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1

一年级学生刚进校园,还不能很快适应课堂教学,上课时容易走神、做小动作,甚至交头接耳,影响了学习效果,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把握学生获得信息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受益一生。

一、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内因

1.这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全所致

“大脑中与注意力有关的髓鞘形成直至小学结束方才完成。大脑的发展和教学的关系表现为,孩子在儿童早期难以集中注意力并长时间全神贯注,但是儿童的注意力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有所增强。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小学和之后的阶段,短暂的休息也可以使儿童保持精力和学习动力。”

2.沉迷于电视、电脑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看电视、上网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其实,“电视、电脑看久了,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特别是一些电视画面的频繁切换,对孩子视神经刺激更大,也会造成他们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学生看电视、玩游戏时,往往是被动接受,而缺少阅读书籍时的主动探寻,而且,过多具象的画面,也让学生缺乏对抽象文字的想象能力,因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二)外因

1.家庭环境

我们在家访时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状况。一般在课堂上注意力差的学生,其家庭学习环境往往较差。学生在房间里做作业,父母则在客厅里看电视,甚至打麻将。学生自制力本来就差,受到外在的刺激,更加三心二意,而且极易产生不平情绪:凭什么他们这么轻松,只有我在做作业?而一些具备良好学习氛围的家庭,则是学生做作业的时候,父母也在一旁看书、工作,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课堂环境

学习内容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师生缺乏互动、课堂纪律差等外在原因,都可能使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因而难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对于家庭的因素,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阐明注意力的意义,并要求家校联合,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及时遏制孩子对电视电脑的迷恋。通过弹琴、画画、唱歌、写字等有意义的活动改变孩子与电视、电脑的长时间独处,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提高注意力呢?除了编排好教学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动机,培养规矩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就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有用的,现在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长大能好好地工作。其次,课堂常规强化训练,如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认真做作业、不拖拉等,都需要经常提醒。注意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提高的。而注意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受益无穷。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难易程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从而激起求知、探索等学习意愿。若教学内容过深,使小学生畏而却步,打击学习积极性;若学习内容过浅,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要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要让教学走在小学生发展的前面,注意深浅得当,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设置情境,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

一年级学生热爱听故事。如果能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编成故事或游戏情境,并将教学内容镶嵌其中,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设置一个闯关游戏。比如美羊羊被灰太狼锁在狼堡里,设置了许多铁门,每道铁门上都有一道100以内加减法的习题。喜羊羊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一个个习题,最后胜利救出美羊羊。

课堂中,只要能用上教具、学具或多媒体的就应积极应用。例如,上认识钟表的课,可以让每个学生拿着手表或闹钟拨一拨,转一转。如学习立体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等,这样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定时刺激,保持学生注意力

课堂上,学生往往对新异的、有趣的刺激较为敏感,所以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是一个性格活泼的教师,可以通过音量声调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插播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笑话、小故事。甚至可以在课中做半分钟短操,如转转脖子、摸摸五官等,先放松,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种强烈刺激能使大脑皮层维持较高水平的兴奋,容易加强孩子的注意力。

同r,也可以用抽签决定谁来回答问题,而不仅是让学生主动举手。这样,全班学生都会保持高度警觉。具体操作方式是,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做成纸条,放在盒子里,通过抽签来决定谁发言。当然,问题难易程度可以由教师掌控。如果抽到学习程度不高的学生,可以让他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这样,成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参与进来。

总之,要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除了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并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上升到有意注意,使每一个孩子都变得会学、善学、乐学。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2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培养注意的持久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每一种注意都依赖于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因此,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无意注意较长时间地集中,并逐渐向有意注意转化。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有意报数,学生刚报完数,我就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用除法算式验证,结果全对。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算得这么快?究竟用的什么方法?这样便会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由兴趣支配的注意力将会得到较长时间的集中,从而愉快、主动地探求知识。

二、动手实践,培养注意的稳定性

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数学内容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必然会减弱注意的集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亲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活动,能达到注意的集中、稳定。

例如教学“7”的认识时,让学生认识了“7”之后,还要教学“7”的组成。这时教师提出下列一些问题:如果6根小棒先摆在桌子上,要想凑出7根,该怎么办?如果分别是5根、4根、3根、2根、1根先摆在桌子上,要想凑出7根,又该怎么办呢?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摆。学生觉得有趣,兴致很高,有的学生很快摆好了。根据摆的情况得出1和6、2和5、3和4都可以组成7的结论。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儿童的无意注意,培养了有意注意,同时由于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可让有意注意得到稳定。

又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让学生亲手摸一摸它的面、棱;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时,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直观演示,提高他们注意的稳定性。

三、巩固练习、培养注意的自觉性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既要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兴趣,又要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使他们注意力的自觉程度在练习中得到检验,获得提高。学生对课内主要内容回答正确、中肯,对独立解答的复杂习题,能愉快地完成,说明他们的注意发展了。假如不能完成时,教师应给以提示,引导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比较关键性的问题上。

如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去时用了5小时,回来时用了4小时,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往往学生错列成120÷(5+4)。教师指出这道题的关键问题是“往返”两个字,并问道:往返是什么意思?点出这道题的关键词后,学生马上意识到总数量与总份数不对应并很快列出正确算式:120×2÷(5+4)。这种复杂而且易错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的自觉性。

又如讲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设置下列层次:首先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让他们感知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教师提问: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时可指名学生回答:将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全部加起来,就是它的表面积。教师对学生的说法加以肯定,并作进一步引导: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没有必要将它六个面的面积都求出来后再加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将这三个面面积加起来乘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而且动手、观察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形成牢固的记忆,进而让学生的注意个性得到逐步发展。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3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分散现状

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些小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与其他小学生说话、玩耍,在座位上相互做一些小动作,而部分学生间的互动,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小学生,进而导致大家的注意力都开始出现分散。受到影响的小学生不再认真听课,而是出现了分神,或者是被某一事物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听教师讲课。当然,随着教改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开启了自主性的教学模式,部分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分散情况也有了改善。同时,小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的非常感兴趣,有的不怎么感兴趣,也就是说,“针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不同,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情况也不相同”。

二、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分散控制策略

1.借助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的有效方式之一。多媒体呈现出的充满童趣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能带领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教师设计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愉快、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表现特点,“由语文课本上的无声到有声,由静态变为动态等,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课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课文中小松鼠与鼹鼠之间的对话,并展示最后小松鼠等的花生的花瓣都已经脱落了,还是没有找到花生的动画视频,给学生构建一个逼真的情境,让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寻找花生的下落,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达到了文本知识的学习。

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比如在课堂中采用游戏或比赛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轻松的语文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学到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进行找朋友,或者是看谁记得最快、读得最好的游戏和比赛。再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时,课文插图是最先吸引学生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观察所得,这样的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人们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有效途径。倾听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

一个学生良好倾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在每节语文课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学习用品整理好;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应大胆地举手向老师询问;对于需要做笔记的地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备注,听课要仔细认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举手回答,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以后,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要教给小学生基本的倾听技巧,让小学生学会倾听。在大家发言的同时,要引导小学生不仅只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倾听的技巧就是先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然后迅速理解其发言的内容,并作出思考,记住发言的要点内容;倾听时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等发言结束再质疑;并学会用眼睛“倾听”,注意发言人的手势,面部表情等,以加深对发言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4

一、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意义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什么是注意?什么又是注意力?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准备状态。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对教师来说,学生注意力品质的高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尤其重要。

二、在语文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我长期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1.巧设“拦路虎”,有意锻炼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仅靠学习兴趣和动机是不够的,必须磨炼小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拦路虎”,锻炼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借助学生喜欢的比赛形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抢读、抢答比赛;学过的单词、句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下来等。通过设置“拦路虎”,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能够自己约束自己,使注意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利用语言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位语言丰富、组织应用能力强的语文老师在讲一节课的时候,学生会有一种如乘轻舟的感觉,学生会把听这位老师的课看做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如果换成一位相反的语文老师来教,学生会有一种如入荒山野岭的感觉,把听这位老师的课看做一件头痛的事,从而导致这位老师的课堂目标难以实现。从这里就能看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了。教师上课时可以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等,体现出不同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以表情、语调等行为方式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统一,从而有效地吸引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3.用成功的喜悦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结合“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的普遍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练习,再结合教师的口头语言评价,如“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你真棒!”等看似普通的评价性语言,让学生体验到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好处,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意志力。

4.重视课前3分钟,唤起学生注意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的特点,在课前3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有谜同猜等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将他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5.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常常体会到,即使是在教学秩序较差的班级,只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几乎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提问,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等课堂导入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能唤起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6.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课堂有意注意一般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再加上他们的学习只是单调的“填鸭式”的学习过程,他们学习的兴趣不高,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游戏、比赛等小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的目的。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5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各种教育方法都在进行着改革的尝试,而任务型教学,更是在小学教育中普遍应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是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清晰的任务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更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转为任务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再只重视知识型教育,而是更对孩子审美、道德的熏陶和培养。然而小学音乐就是这样一门以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而任务型教学引导小学生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并且以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审美情趣的目的。然而,小学音乐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所以,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不能用学校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小学生为主体,要让小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身体验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而任务型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备课情况,联系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小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及一步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强。这时音乐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给小学生施加一些压力,使他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完成老师的任务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心,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种课堂结构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音乐教师可以一上课就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让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同步思考,更可以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从而能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中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综合思考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习内容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对小学所要学习的每一门课程而言,课堂提问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好,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这种课堂提问可以很好地为小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虚荣心,这种课堂提问常常会变成抢答,这种结果就要求小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说出学到的知识,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快速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锻炼了小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成长学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型教学实现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让班上的小学生开展歌唱比赛,作为一节课的课堂任务。这种类似临场发挥的表演,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即兴表演的模式更可以让学生在所学歌曲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和发展。这种任务模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临场发挥能力,同时也是对小学生的胆量和心理素质的一种培养。

三、总结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6

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我觉得学生的分化,即孩子分为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时候,是在课堂上分化的。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却东张西望,胡思乱想,老师讲什么不知道,这样,学生的学习慢慢就会出现滑坡;而有的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总是跟着老师走,他们就很容易成为好学生,学习成绩也会优秀。所以说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好的第一步,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2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必须讲究课堂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会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涣散了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应在课堂设计时让小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课堂设计要注意思考性、趣味性、科学性、层次性的有机结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让小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3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 养成踊跃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要十分珍惜和爱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必要时应给予耐心的启发和帮助,使他们能说清楚、讲明白。

让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师课堂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