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端午节禁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端午节禁忌范文1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端午节禁忌范文2
端午到了,我也没啥送你,就把我兜里所有的零钱换成钢蹦送你,有人欺负你,就拿钢蹦砸他,让他知道有钱人的厉害!
绝对值得发的端午节短信
希望你这样过:开怀地笑(^o^)
温柔地睡(-_-)
天真地发呆(*_*)
放心地陶醉(@_@)
美好心情伴随你过好端午节!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祝端午节快乐!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给你!
绝对值得发的端午节短信
提前送你一包粽子:青青的叶儿是纯洁的友谊;红白的馅儿是无尽的关怀;下锅后是浪漫;咬开后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祝你开心每一刻,平安每一天!
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端午节快乐!
拜托你粽子少吃,注意消化。
两千年前的汨罗江,屈原无语再问天.五月初五的鸳鸯江,飞舟逐水流,粽子雄黄酒祭天问.手执艾叶,送个香囊给你挂:端午节快乐,愿你一生都平安!
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分钟,手机电池续电能力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而且打电话时能闻到粽子香味。端午节快乐!
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端午节快乐!
喜讯: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当然,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端午节快乐!
我原来是买了粽子要送你的,并且发了短消息给你,但小偷拿了你的手机,亲爱的,我们一起跳江吧!端午节快乐!
我那天在自己动手包粽子,眼看就要包好了,可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包点什么肉进去的好。直到我突然看见了你,我决定就包点猪头肉进去吧。端午节快乐!
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端午节快乐!
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杀,如何? 端午节快乐!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祝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快乐!
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端午节快乐!
粽子该是透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万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友情维系无远近。端午节快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禁忌范文3
【关键词】 中药喷雾剂; 品种; 现状; 前景
中药喷雾剂是中国特有的剂型,既可发挥中医药组方的优势,又可展示细微液滴递药的特点,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得到普遍认可。中药喷雾剂目前发展的状况如何?产品分布和应用有何特点?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未来前景怎样?本文从产品注册、适应证、规格、配方、标准等角度作一综述。
1 中药喷雾剂产品现状
气雾剂(Aerosol)、喷雾剂(Spray)与粉雾剂(Dry powder inhaler)是密切联系又有巨大差异的3种剂型。气雾剂靠抛射剂驱动,粉雾剂依赖人呼吸作动力,以吸入为主,喷雾剂则是一种独特的剂型,既有雾化给药的特点和优势,又避免使用抛射剂;既安全又可靠,特别适用于皮肤、黏膜、关节肢体表面、腔道等部位给药。近几年随着气雾剂抛射剂氟里昂禁用,诸多气雾剂产品也在寻找喷雾剂的工艺思路,喷雾剂得到飞速发展,其中中药喷雾剂的走势引人关注。据统计,截至2007年2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了43张中药喷雾剂注册证,其中烧伤喷雾剂3张,口腔炎喷雾剂4张,是同品种中申报最多的,其余品种均各对应一张批文。共涉及38个品种。品种名称、生产企业、规格和功能主治。
其中,肿痛舒喷雾剂、伤科灵喷雾剂、筋骨伤喷雾剂、鼻宁喷雾剂和口鼻清喷雾剂来自贵州苗医传统配方,而复方青蒿喷雾剂为云南彝医用药。从品种的角度,我国中药喷雾剂种类较多,品种覆盖范围较广,与化学药品喷雾剂产品不相上下[1],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体现如下特征:①适应证分布较广。所有中药喷雾剂品种中以治疗口腔和咽喉炎的最多,有11个:活血止痛、治疗跌打损伤的7个,治疗心绞痛的3个,烧烫伤的4个,鼻炎的4个,妇科用药3个,感冒药4个,痔疮1个,皮肤病1个。基本体现了中药的特色和专长。用法以外用和腔道为主。 ②配方粗糙,质量标准不高。由于喷雾剂多以溶液、混悬液、乳液等形式递送,配方相对简单,质量控制指标宽泛而粗糙,《中国药典》2005年版竟未收录一个中药喷雾剂。③品种规模小,无巨无霸产品。38个品种分布在35家药厂生产,产值和利润微薄,在企业中与其它品种相比一般无足轻重,不少产品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前景甚忧。
2 中药喷雾剂的发展前景
2.1 困难和挑战中药喷雾剂囊括了中药和喷雾剂的双重特性,面临三大挑战:
2.1.1 质量标准中药喷雾剂由于质量标准和成分的复杂性,困难重重[2]。质量标准是产品品质的标尺,没有的质量标准,难以谈及中药喷雾剂的大发展。
2.1.2 吸收和作用机理譬如鼻用喷雾剂对于鼻腔纤毛运动的影响和鼻黏膜毒性、外用喷雾剂的经皮过程等[3]
2.1.3 配方和工艺配方涉及到药效的合理而科学认定;工艺则涉及活性成分的富集、保护和递送,还受容器、阀门、递送泵、材料等多重因素影响。
2.2 机遇与前景
2.2.1 机遇中药喷雾剂同时也面临机遇:①雾化给药的形式独特而不可替代,工艺相对简单[4];②气雾剂由于抛射剂替代问题遭遇困境;③粉雾剂在微粉化、稳定性、递送可靠性方面都有难以克服的障碍;④与化学药品比:安全且配方来源广泛。
2.2.2 前景良好的机遇使中药喷雾剂成为近年研发的热点,相关研究甚多。展望其发展,具有广阔前景:①中药喷雾剂未来几年将有巨大发展,喷雾剂将成为雾化给药体系的主导。②适宜于喷雾剂的活性组分和天然提取物将成批涌现。植物化学的飞速发展,发掘了众多活性组分或提取物,可考虑采用喷雾剂发挥独特递送效果。如鬼臼毒素喷雾剂[5]。③名优特中药改为喷雾剂是捷径。有人利用蜂胶成膜性快,杀菌性强及促进黏膜新生的作用,佐以其他成分,制成喷雾剂方式,治疗口腔溃疡[6]。复方土牛膝口腔喷雾剂[7],清开灵喷雾剂[8]都是正在研发的例子。④中药喷雾剂将首先在口腔咽喉炎、鼻炎、烧烫伤、感冒等治疗领域获突破。
参 考 文 献
[1] 丁立,赵骏. SFDA注册的药用喷雾剂汇总.气雾剂通讯,2007,27(2):12.
[2] 周雪华,蒋建华,周国文.鼻腔的药物分布及临床意义.临床耳鼻咽喉科杂,2006,20(11):513.
[3] 张慧燕.关于中药喷雾剂质量标准如何完善的探讨.中国药品标准,2004,4(4):22.
[4] 陈文,吴军,袁勇.中药气雾剂和喷雾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石河子大学学报,2002;6(1):72.
[5] 张锦芳,张磊.鬼臼毒素喷雾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中国药业,2003,12(1):48.
[6] 蔡光明,何立波,刘峰群,等.复方蜂胶喷雾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药学学报,2006,22(1):60.
端午节禁忌范文4
近日参加学校教研活动,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学生正确地判断出了接近几千,教师追问判断的依据,帮助学生总结出:判断一个数接近几千,只要依据百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判断即可。
评课时,针对这一环节,教师展开了争论。一方的观点认为:虽然“四舍五入”法现在还没学,但是提前教给学生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出结果,教给学生方法等于给了学生个拐棍,能提高学生判断的正确率。另一方认为:教材在此没有安排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问题,肯定有它的道理。这儿判断接近几千,学生如果有困难,完全可以依托刚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联系数轴来理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以内的数。
【明理】
争议无法解决问题,教还是不教?成了我思考的问题。研讨活动结束后,我试着走进书本,再次钻研一下数学教材体系,争取从中寻求答案。
一、“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见的求近似数的方法之一。另外还有“去尾法”“进一法”等。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小于4,就把尾数都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把尾数各位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级上册《除法》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完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后,学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引入“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把除数当做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二、错误率高达75%的“四舍五入”
记得《中小学数学》2011年第12期上有一位教师叙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整数,把它精确到万位后是10万,那么这个数字最大是( )。”在班级练习时,有75%的错误率,主要错误是99999。学生在做此题时,只考虑到“五入”一种情况,忽略了另一种情况“四舍”。
看来“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我们想当然所认为的这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按照教材体系学完后,做练习时还有着如此高的错误率。
三、内容难易度对比
数学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加深”的原则展开教学。“四舍五入”法原是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而且教学时先只要判断一个两位数是接近几十,从而掌握除数不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在本节课,教师将“四舍五入”法提前至三年级上册,一下子就要判断一个四位数接近几千。学生可能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机械模仿,却在第一次接触新知时就没有透彻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在懵懂中简单模仿,机械操练。先难后易,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究因】
明明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什么却要提前至三年级上册教呢?教研组研讨时,赞成提前教“四舍五入”的教师说出了如下观点:有利于学生判定一个数接近几千。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的认数从开始的20以内,至100以内,千以内,至万以内的数,有了很大的拓展。虽然认识了这些数,小一些的数字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比较好理解。数目变大,学生头脑中没有表象。要用以前低年级时结合数轴的方法,离几千近就是接近几千,错误率会非常高。教给学生方法,判断的时候,他们只要严格比对百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判断即可。
深究其原因,还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没有真正感受理解这些大数。没形成表象,5870等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个抽象的数字,无法体会这些数字在数轴上是如何排列的,到底是离谁更近些。初步教会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来判断,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却掩盖了学生对大数体验不够的事实,学生的数感没能形成。用一个提前教授的知识,遮住了“学生对大数体验不足”的事实。
“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掌握了这种方法,会按正面叙述的方式解题,只是表明初步掌握了这个知识。遇到像《中小学数学》第12期的问题“有一个整数,把它精确到万位后面是10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错误率就会很高。此类反叙的题,需要学生逆向思考,同时考虑“四舍”“五入”两种方法,看学生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否真正理解。
任何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表象,才可能真正掌握。在面对学生“无法正确判断是接近几千”的问题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数感始终贯穿于认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大小,就要通过有趣的素材丰富对数的认识。有些素材学生虽然可能在生活中曾经经历过,有所了解,但对其中的数量并没有真切的感知,通过学习能使原有的认识得以升华。
【回归】
明理才能辨是非,依托教材、参考书籍进行比对,不难得出结论,在三年级上册进行“四舍五入”法的教学,是不太恰当的。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却会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产生障碍。似懂非懂,后续的学习变成炒夹生饭,怎么也炒不熟。
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不熟悉的,需要教师对它进行加工后,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内容的呈现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弹性。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灵活地驾驭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端午节禁忌范文5
端午的起源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欣赏(11张)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快乐!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3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祝福就像包一个小粽子,细心选叶,精心拌馅,用心系绳,小心加水,耐心煮熟,然后送到你手中,轻轻对你说:端午节快乐!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4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 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摇摇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爱情好比春风沐,生活快乐又幸福!
简单又漂亮的端午节手抄报图片5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子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送给远方的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禁忌范文6
端午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所以在端午节这个节日,都有很多的庆祝方式。比如端午节发微信红包,那端午节微信红包吉利数字发多少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微信红包吉利数字发多少合适1.68、16.8、168——一路发
1.78、17.8、178——一起发
1.88、18.8、188——一直发发发
0.66、6.6、6.66、66.6、66.66——顺顺顺顺、一帆风顺
0.88、8.8、8.88、88.8、88.88——发发发
0.99、9.9、9.99、99.9、9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
20.99、21.88、29.98、29.99、20.09——两人友谊长长久久
1001——千里挑一
100.1——百里挑一
13.14,131.4——一生一世
15.88、158.8——图的就是一辈子我
1.66、16.6、16.66、166、166.6——人生一路顺风
1.99、19.99,199.9,1999——一辈子长久
5.20、520——我爱你
2.58、25.8、258——爱我吧
3.60、360、36.0——想念你
25.13、2513——爱我一生
20.13、2013——爱你一生
7.75、77.5、775——亲亲我
8.85、88.5、885——抱抱我
52.40、5240——我爱死你
2.40、24.0——爱死你
24.06、2406——爱死你啦
5.30、53.0、530——我想你
53.406、5340——我想死你
34.06、3406——想死你啦
20.99、20999——爱你久久
15.73、1573——一往情深
19.20、1920——永久爱你
3.4、34——相思
34.56、3456——相思无用
80.50、8050——抱你吻你
70——亲你
99.50、9950——久久吻你
端午节微信红包发多少合适主要看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心愿,这个没有标准限定。
端午节能不能说快乐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的时候不应该说端午快乐,而是应该说端午安康,不过现在很多人并没有这种讲究了,所以其实说端午快乐也是可以的。
民间说法,因为端午节是许多古代圣贤死去后,民间对他们的亡灵的纪念日,包括屈原,伍子胥等,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死去的,因此民间有说法,认为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还互相祝快乐,有点不合时宜。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开始是人们去除疾病,防止疫病的节日,但是这一天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了。因为秦国攻破了楚国,屈原忧国忧民,对前途感到非常的渺茫,他虽然有抱国的心,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报效祖国,只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所以这一天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为了纪念爱国圣贤亡灵的日子,如果用快乐这样的词语,就显得非常轻视他们,而且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所以民间一般不用“快乐”,而用“安康”这样的词语。
另外,端午节在古代其实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节日,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毒月,五月初五也被认为是毒日,因为夏季比较热,人们容易生病,并且那个时候瘟疫比较流行,所以人们为了驱除灾害,在这一天会吃一些带有黄字的食物,如黄酒等,还会在身上抹上一些雄黄酒,可以用来消毒,或者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
有些人则会拴葫芦和扫把,代表可以延续生命,生活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或者是不好的事物,扫除出去。还有的人会去采艾蒿,然后将它放在手腕和脚脖上,每到第一场大雨的时候就把它扔进河流中,寓意着将疾病冲走。
这些都是民间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在他们认为是恶日的这一天做出的努力,从而达到生活安康的作用。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了祝福端午安康这样的词语。
端午节的各种名称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