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煜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煜诗词范文1
摘 要:李煜后期作品多数为言愁写恨之作,表现了词人经历沧桑巨变,从一代帝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和悔恨。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的意象图式理论,探究李煜愁恨词中意象图式及隐喻的认知关系,发现其愁恨词主要采用了容器图式和路径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词人所处的环境及其在带有自身情绪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有关。用图式理论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把握词人诗词创作时的心态和人生感悟。
关键词 :意象图式 李煜 愁恨词 容器图式 路径图式
一、引言
南唐后主李煜(937-978),是南唐的亡国之君,同时也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艺术家。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幽禁在汴京,三年后又被宋太宗赐酒毒死。从历史的评价来看,李煜不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其词作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煜的词以南唐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煜前期词大多是对人生恣意欢乐的描写,而后期词多描写伤怀故国、追忆往事,无论在词的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其词的最高境界。在他的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中不难发现“愁”“恨”是其中主要的抒情基调。目前对李煜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其修辞手法、艺术表达效果等角度的分析,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的视域解读李煜的愁恨词,力求找出文学语言创作与作者内心世界及其对现实世界认知之间的关系。
二、意象图式及隐喻
作为认知诗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象图式来自于人们与世界互动获得的感知经验。我们的身体始终处于和外部客观世界的接触和互动之中。意象图式就产生于这些看似无关的活动之中并使这些看似无关联的活动相互连贯,给抽象的活动赋予具体结构(李福印,2007:81)。意象图式是最基本的认知结构,是隐喻的基础。当一个概念被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特别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时,意象图式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主要依据(王寅,2006:177)。
Johnson认为意象图式和隐喻在从感知体验到认知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Johnson(1987:126)总结了27个典型的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部分-整体图式等。
对意象图式的探讨和应用主要是集中在语言学领域,Turner(1989)大胆尝试把意象图式理论应用到了文学语言分析领域,开辟了此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Freeman(2002)也将意象图式理论扩展到对诗歌的研究。中国古诗词中有着大量的隐喻用法和特定的意象,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识解的重要手段,可用来分析中国古诗词,了解词作者的心灵活动。李煜入宋后写的愁恨之作最为人所喜爱,本文选取其中的经典词作,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意象图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李煜“愁恨词”意象图式分析
意象图式与人的经验和切身体验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产生了不同的意象图式,从而构建不同的隐喻。李煜后期词中,容器意象图式、路径图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及其隐喻意义
容器图式是意象图式最基本的图式之一,产生于人自身体验,建立在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空间关系之上,它包括容器内部(interior)、外部(Exterior)、界限(boundary)三种结构成分(Lakoff,1987:272)。容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和语言表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容器隐喻使我们将容器概念图示投射到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非容器概念中,即把不是容器的地域、时间、事件、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从而来组织和描述这些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抽象概念和经验。
地域常常被视为容器。在物理空间范围之内就是在容器里面,在范围之外就在容器的外面。李煜归宋之后,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不仅做人的尊严丧失殆尽,就连人身自由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词人在描述自己的境遇时,把这栋囚禁自己的高墙深院视为闭合的容器,在容器里面就意味着受困于其中,无法摆脱。以李煜的《相见欢》为例,词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的上片是词人登楼所见之景,词人的视点,或仰视天空,或俯视庭院,都是限制在“容器”之内的一种打量。“西楼”“钩月”“梧桐”“深院”,这些意象均被纳入地域“容器”。意象是情感的载体,词人所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悲伤的认知。词人如同“寂寞”梧桐一般,牢牢地被“锁”于“深院”之中,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下片则以直白的方式,道出了词人进入这“深院”容器之中的感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今朝苟延残喘的阶下囚,亡国之君的沉痛,往事成空的悲哀,人生长恨的遗憾尽含在这“滋味”之中,去国之愁,亡国之恨,欲言难言,读来令人尤为伤痛。
人们常把困境当作难以摆脱的境地,一旦陷进去就很难摆脱,故而“境况是容器”。若在容器的里面,则经历该状态;若在容器之外,就脱离了该状态。在《乌夜啼》中李煜写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此,词人借用“林花”“寒雨”“晚风”“流水”等景物衬托自己权势风光不再、处境悲惨的心情。栉风沐雨,林花凋谢,残红狼藉,春去匆匆。美好的一切就这样匆匆离去,词人陷入无力挽回的失落状态中。花本无泪,“胭脂泪”实际上是词人移情于花,其身世世变,泣血洒泪,不亦色若涂败的胭脂?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面对风雨摧花、逆臣误国却无力护花、无力回天,在默默的惋惜哀叹之中,他感受到了“人生长恨”这样意义深广的生命主题,水之必然长东,人之必然长恨,可见其愁恨之深重。
又如在《浪淘沙》中,李煜写道:“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词描写了是李煜归宋后幽闭时的心情。被俘入宋后,李煜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身陷“往事只堪哀”的境况中不能自拔。眼前景和心中事两相对照中流露出词人浓重的失落感,故而“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不卷,终日谁来?”在这个阶藓帘静的场景中,可见后主亡国之后生存环境的荒凉和冷清。在这种状态下,后主只能对月倾怀,而对故国的思念和怀想并不能解脱其心中的屈辱和痛苦,“空照”二字表现了词人内心无限的落寂。江山一失,永难回归,其痛悔悲愁的情绪溢于言表。
李煜词中隐喻性语言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环境及其在带有自身情绪过程中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有关。用容器图式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把握词人诗词创作时的内心状态。
(二)路径图式(Path Schema)
路径图式,即始源-路径-终点图式,指由一处到另一处的具体的或抽象的过程,有起点(source)、终点(destination)和系列中间各点组成,基本逻辑是一个动体从起点在一定方向下沿着一条道路到达终点。
作为一个核心的认知概念,路径图式除了构建“运动”之外,它还为复杂的隐喻思维提供了基本的认知结构,支配着我们对于“有目的行为”的理解。路径图式体现在人们用一个结构相对清晰、具体的始源域去认识和表达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抽象的目标域的隐喻思维活动中(蓝纯,2005:112)。在这个“目标行为是一种自行运动”的隐喻中,起点映射人现在的状态,终点映射人意欲达到的目标,而路径用来表征实现目标的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路径”意象图式是如何在李煜的愁恨词中发挥作用的。
以《破阵子》为例。李煜写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该词写于亡国之时,是李煜作为丧国之君痛定思痛的内心独白。该词使用倒叙的手法,起点映射的是后主现在的状态,身受亡国之痛和臣俘之辱所造成的双重苦难,精神上不堪其苦,面容上不堪其瘦。当美好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人们往往依赖回忆,往日的一切开始变得更加细腻和美好。从眼前的情景出发,后主的思绪回到了往昔,楼阁壮丽,山河广阔,草花鲜美的江南是其思绪的终点。这一“位移”映射出后主对江南故国深厚的情感和无限的留恋,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该词下片中又涉及到一个路径图式,后主从今忆昔,又将焦点从现实推回到国破家亡之时,重现自己辞庙之日,听教坊离曲,挥泪宫娥之时。从“归臣俘”到“辞庙日”,再到“垂泪对宫娥”,这些动态、连贯的一个个事件构成了路径途经的各个中间点,连接着起点和终点。这番回顾可谓后主情感积淀的大爆发,是其对政治、对人生的深层体会与领悟,对往昔种种错误的追悔。
从李煜构建的路径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意象“位移”的目标,多为虚幻之念想,多是忆旧忆故,意象往江南故国方向运动。如《虞美人》中,后主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可见李煜国破家亡后内心的挣扎,身陷囹圄,心系故国,这当中的被迫与不舍、含悲饮恨暗结其中。在后主入宋后写的愁恨之作中,梦,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而南唐故国无一例外是这个路径运动的终点。后主在现实中找不到解脱之路,只好遁入梦乡逃避,求得心灵的片刻安慰。梦成为现实的补偿,借助一次次梦境,词人从空虚落寂的如今这一源点奔向昔日春光无限好的江南,完成了一次次的精神慰籍之旅。如在《忆江南》的两首小词中,后主分别这样写道:“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词人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故国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然而,梦境愈是美好,梦醒愈是悲凉。梦中的盛况反衬了今日之孤寂,今日悲凄之境又倍增了对往日美妙生活的眷恋和想往。身在汴京,却心思故国,故国不堪回首,却又频频回首,长歌当哭,怎能不肝肠寸断、涕泪双流。“多少恨”“多少泪”正是词人内心沉痛难耐的几多写照!
四、结语
意象图式与人的经验和切身体验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意象图式转换和映射进行预测和推理。可以看出,李煜后期词中,亡国的悔恨,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李煜诗词中容器图式的出现,与李煜羁押汴京有关。身陷囹圄的恐惧,忍辱负重的凄凉,对自由的渴望,对命运的思考,种种生存的痛苦体验,投射在各种意象中,这些意象以“容器”模式组合、衔接,酝酿出词人的凄楚情思。而路径图式的大量出现,则多与其国破家亡的境遇有关,是李煜频频抚今追昔、回望故土的客观经验的一个投射。它承载着李煜被囚生涯的茫茫愁思,勾画着李煜曲折的阶下囚的心路。
意象图式在诗词中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意象图式往往融合在一起,激起人们多种身体经验,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借助认知诗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词作者的心态和人生感悟,理解欣赏其作品。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13YJA74008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李煜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从认知诗学视角”[2462012KYJJ103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80-85.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G.& Turner,Mark.More than cool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5]Freeman,H M.Momentary Stays,Exploding Forces[J].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2002,(30):73-90.
[6]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李煜诗词范文2
【关键词】杨万里;俗语词;例释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南宋诗人杨万里人生经历丰富,诗词中生活意味浓烈,在他的作品中出现很多当时流行的的俗语词,本文利用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杨万里诗词的俗语词作一些简单介绍,并把它们进行了分类,比如分为名物类、行为动作类、情貌类等。
一、名物类
“名物”就是指事物的名称以及名目与物产等。杨万里诗词中有关事物名称、特征等的名物类俗语词主要有:
【水银窝】
杨万里《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水银”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以下几个含义:
1、即汞。 晋・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宋 ・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达明 复命函 贯 首自随,以生油、水银浸之,而以生牛皮固函。”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圆又大的热泪滚向膨胀的胸前,却有水银一般地沉重与灿烂。”
2、指月。 唐・李白 《上云乐》诗:“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王琦 注引《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水,水气之精者月。”
3、喻水珠。 南朝・梁元帝 《登江洲百花亭怀荆楚》诗:“柳絮飘春雪,荷珠漾水银。”
在杨万里的词中,“水银”是“急雨”落在荷叶上水珠,是一颗颗会跳动的“真珠”,那“水银窝”就是聚在荷叶叶底的水珠。这个俗语用在这里,形象而生动,把水珠灵性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子】
《归去来兮引》: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
这首词中“老子”一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俗语词。它是作者对自己的称呼,相当于“老夫”。比如:《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宋・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需要注意的它并不是今天“自高自大的自称”,如: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办正事,你这不点儿大的小东西,也要来打岔。” 巴金 《憩园》十二:“你敢动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赵!”。
【今来】【昨来】
《归去来兮引》: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
读到这首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里面的“今”就是现在,“昨”就是过去。
在杨万里词中的“今来”和“昨来”,其实和陶渊明的“今”“昨”是异曲同工的,都是作为时间名词,表示现在和过去。比如: 三国魏・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 唐 ・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懦弱, 曹操弄权。” 明 ・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针关,透针关。”
“今来”还可以表示从今以后的意思,如: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侬家】
《归去来兮引》: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侬家”,是一个方言俗语词,一般是女子的自称,如:宋・晏殊 《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侬家解说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宋・苏轼 《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元・杨椿 《西湖竹枝词》:“侬家生长在西湖 ,暮管朝弦随处呼。”
这里的“侬家”是自称,即“我”,其中“家”是后缀,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杨万里描述“自己”的家境。这样的意思在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如: 唐・《寒山诗》之一六九:“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五代・王延彬 《春日寓感》诗:“也解诗也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 清・吴伟业 《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侬家媚。”
二、动作行为类
【滑流匙】
流匙:古代舀食物的器具。
杨万里的《归去来兮引》: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二・秫》:“秫(shǔ)即粱米、粟米之黏者。有赤白黄三色,皆可酿酒熬糖作糕食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陶渊明做了彭泽令,就教官田都种秫,以便做酒,因了太太的抗议,这才种了一点(jīng,黏性较小的稻)。”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杨万里所说的“秫”与陶渊明如出一辙的。成熟后的“秫”米,珠圆玉润,个个分明,用“流匙”舀之不起而滑落。形容“秫”的饱满而光滑,借此来说明作者的才华外溢。如唐・杜甫《佐还山后寄》诗之二:“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白居易的《残酌晚餐》:“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除却慵馋外,其馀尽不知。”
【流澌】
《归去来兮引》: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
从字面上看,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木欣欣向荣,沉睡一冬的泉水也开始哗啦啦的流动了。但是“澌”该怎么解释呢?《汉语大词典》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王逸 注:“流澌,解冰也。” 汉・刘歆 《遂初赋》:“激流之泪兮,窥九渊之潜淋。” 三国・魏・曹操 《步出夏门行・河朔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唐 岑参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诗:“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
清・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夜半流澌结条,多年布衾真似铁。”2.流水。 唐・元稹 《江陵三梦》诗之一:“寂默深想象,泪下如流澌。” 清 ・吴兆骞 《谪宁古塔记》:“其石冈三十里,长三百余里,嵌空玲珑,下有流澌潺。”
上面的两个解释都是把“流澌”作为名词使用的,但是杨万里的词中,“流澌”应该是动词。从词中所描写的景象来看,应该是泉水里的冰块开始解冻,并且在流动,表明春天来了。万物先衰再复生,何况人呢?
【哦诗】
《归去来兮引》: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哦诗”,作诗或者大声吟诵诗歌。一个人,在大山大水的怀抱中,恣意自如,这是“舒啸”“哦诗”是最好的情感释放。这里的“哦”,读作“é”,表示吟咏的意思。如: 唐・韩愈 《蓝田县丞厅壁记》:“对树二松,日哦其间。” 宋・欧阳修 《东雨中》诗:“直时偷暇,幽怀坐独哦。” 清・秋瑾 《秋日独坐》诗:“小坐临窗把卷哦,湘帘不卷静垂波。
三、情貌类
这类主要是指人的神情、面貌、内心思维或判断价值、事物状态、特征等词。
【扑鹿】
《昭君怨》: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这里的扑鹿,是一个象声词,表示翅膀拍打的声音,也作“扑漉”。词中,这个词是形容沙鸥拍翅的声音。
这样的用法在其他作品中也可以见到,如:唐・张志和 《渔父》词之十:“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鹿飞。” 宋・陆游 《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诗:“苍茫林霭灭,扑漉水禽惊。” 元・欧阳玄 《逢江易艺芳干赋芳洲》:“王孙斗草归来晚,扑漉鸳鸯带水飞。”
【醉杀】
《念奴娇》: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这里的“杀”,用在谓语的后面,表示程度之深。比如:《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清・吴伟业 《感旧》诗:“羡杀江州 白司马 ,月明亭畔听琵琶。”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醉杀”表示醉酒的程度。
【特地】
《武陵春》:长铗归乎十暑,不着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词中,把“去年”和“今年”做了比较,“今年”更冷清。这里面的“特地”表示特别,格外。 唐・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馔,特底解人颐。” 唐・罗隐 《汴河》诗:“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五代 尹鹗 《临江仙》词:“西窗幽梦等闲成。逡觉后,特地恨难平。” 宋・赵长卿 《朝中措》词:“客路如天杳杳,归心特地宁宁。”
“特地”还可以作“突然,忽然”的意思。《古尊宿语录》:“放看,特地骨毛寒。” 唐・罗邺 《大散岭》诗:“望人,特地身疑是。
俗语词产生于人民大众,自然会回归到大众中,那表现形式就是出现在当时的文学、诗歌作品中。俗语词的研究可以回归作品的原貌,对后人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生活面貌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王.诗词曲语辞例释(第二次增订本)[M].中华书局,2005.
李煜诗词范文3
“月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乌啼”是鸟的鸣囊振动发出的声音。“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渔火”表明燃料燃烧时,将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钟声”是在振动时产生的,靠空气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客船”因受浮力和重力的作用静止在江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为什么钟声半夜才能到客船呢?那是因为声音会“拐弯”。声音是靠空气来传播的,可声音有个“怪脾气”,那就是它喜欢朝温度低的地方走。由于白天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空中高,声音就往上拐到空中去了,若距离声源较远,那就听不清楚或听不见了。夜晚和清晨,接近地面的气温比空中低,钟声传出去以后,就顺着温度较低的地面移动,于是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能清晰地听到钟声。同时,也与夜深人静、杂音较少有关。所以,声音会传播得更清晰、更远。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诗人陆游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热岛效应”。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出大量的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上的水泥比热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水域面积小,水的蒸发吸热少;四是楼群难以形成空气对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弓箭能射大雕,说明拉紧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射箭就是将弹性势能转换成了动能。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我们知道,柳絮是白色的,诗中怎么能说“柳絮”是“片片红”呢?是否诗中写错了?其实,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柳絮反射红色的夕阳,所以看起来是片片红。
“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
这两句诗说的是光的两种现象。前句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因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就如同我们观察盛了水的碗一样,看上去水好像变浅了。后句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静静的池水如同一面很大的平面镜,它可以将明亮的月光反射入我们的眼睛。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花气袭人知骤暖”是说闻到花香,就知道天气慢慢变暖了。这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前后两句的参照物分别是行船和河岸。如果把河岸当作参照物,则是船动;如果以行船为参照物,那就是“两岸青山相对出”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了物体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同学们,下面提供了几句诗,你能说说其中包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吗?
1.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煜诗词范文4
关键词 词汇 教学 语域 语场 语旨 语式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6-02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词汇的习得是决定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词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屡屡发现词汇教学并不像想象中简单。其一,单词表中所列单词大多包含了几个义项,学生要在短时间记住很困难,也容易混淆,重点也不突出;其二,职高的学生多数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部分有畏难情绪。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即使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实际却收效甚微。
本文拟从韩礼德提出的语域理论着手,诠释语域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语域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词汇的教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也能使学生在基础薄弱、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韩礼德的语域理论
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总是离不开具体语境的,在实际教学中,词汇的讲解也经常会放在一定的例句中进行辨析,但这样的例句创设的情景是否是恰当的,我们却没有一个可以量化分析的标准。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韩礼德认为言语行为发生的情景为言语行为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关于所表达的意义的信息,而情景语境之所以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是因为情景语境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语场、语旨、语式。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说还是写,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
二、例析语域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只有在具体的语域中才能获得准确的词义,胡壮麟认为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我就从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出发说明三要素如何影响词汇的选择。
1.语场
- I’m glad you have worked out an offer for us. For how long will this offer remain valid?
-It’s subject to your reply reaching us on or before May 15.
上面这个例子的语场特征为:双方正在进行某项交易,卖方给出报价,买房欲对报价跟卖方进行进一步商洽。其中,中心词“offer”这里的意思应为商务环境下的专有名词“报盘”或“报价”,这个义项在其他语域中是很少见到的,更多时候,offer当动词表示提供的含义。
因此,在具体讲授中,教师应结合语场选取恰当义项进行解释,并且可以选取语场相似的例句进行多次操练,来加深印象。我认为针对某专业学生,教师可只提供该专业语域专属义项解释,既有利于学生记忆,也有限节约了课堂时间,重点突出。
2.语旨
话题参与者的角色地位也影响着词汇的选择。其中,语旨影响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正式程度关系密切的人往往采用比较随便的语体进行交际, 关系疏远的人则常采用比较正式的语体。
例如,在商务合同中一般而言交际双方的关系是销售商与顾客的关系, 关系比较疏远,但法律关系是平等的, 因此在语言的选择上常用一些由法语或拉丁语派生的书卷用词来取代同义的一般英语词汇以示其文体的高雅、正式。
Party A shall dispatch an engineer to the installation site to assist the installation work.
句中的dispatch (派送) 与assist (帮助) 为书卷用词,分别与send和help同义,但要庄重正式的多,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注意的就不是单词的意思,而是单词使用上的语旨差别。
3.语式
语式在语言中的制约作用表现为,参与者希望用哪种方式取得预期的效果,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是说教的还是推理的等等。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静态的英语,更要鼓励他们学会鲜活地使用英语,这就是说,让学生讲生活化的英语,而不是从课本走下来的书面英语。因此,注意区分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用法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这两段文字就体现了口语体与书面体的特征:
例1.…but you must believe me when I tell you that I have found it impossible to carry the heavy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and to discharge my duties as king as I would wish to do, without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the woman I love.
例2. …but you must accord me credence when I state to you that I found it impossible to endure the heavy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and to consummate the fulfillment of my stewardship as king without the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of the lady upon whom I have bestowed my affection.
例1为口语体,例2为书面体。这两段文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用词却相差甚多,口语体中选用过了常见的小词,如believe,tell,duty等等,而在书面体中,相应的概念则选用了比较生僻而更加艺术化的表达方式:accord…credence, state to, stewardship等。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词时就要提醒学生注意它们应该出现的语域特征,如果缺少这种必要的区分,在口语交流中混杂书面语,或在书面文章中乱用过于口语化的词甚至是俚语,必然导致中国式英语的泛滥。
词汇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才有意义,也只有在语境的约束下人们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但语境是个很空泛的概念,韩礼德提出的语域三要素为语境的量化分析提供了卓有成效的途径,我们可以将这种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的实际教学中,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加有效。本文在用语域理论来指导英语词汇的教学方面作了初步尝试,比较清晰地展现了词汇在语场、语旨和语式特征不同时所呈现的不同变化。由此可知,语域理论与词汇教学实际相结合可以为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模式,摒弃传统词汇教学耗时多但效果差的弊端。
参考文献:
[1]陈曦蓉.语域理论视角下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李煜诗词范文5
关键词:历文 出土文献 近代汉语
敦煌历文是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有关会计的文书,多属吐蕃统治时期以及归义军统治时期,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其中尤以寺院文历数量最多,包括诸色入破历、常住什物点检历等方面。敦煌历文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中外交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在经济方面,更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我国经济制度以及寺院经济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历来受到中外经济史家的重视,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实际上,从语言角度看,敦煌历文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今选取敦煌历文中出现的几个词语试加考释,以就教于方家。
1.涝篱 Ch①九六九——七二号《唐(开元九年?)于阗某寺支出簿》:“出钱三拾文,买涝篱两个供厨用。”
“涝篱”,池田温释为“牢篱,篱栅、篱障之类”,误。从文意看,“涝篱”是“供厨用”的,应为厨具。“涝”通“捞”,《广韵》同为鲁刀切,音同可通。“涝篱”即“捞篱”,“捞篱”即“笊篱”,指用竹篾或金属丝、柳条编成蛛网状供捞物沥水的器具。盖“笊篱”的用途主要是捞东西,故又名“涝篱”。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拣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臛浇。”又作“洒篱”,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一九“笊篱”条:“洒篱,《传灯录》:‘龎居士女灵照常制竹洒篱,卖以供朝夕。’按,洒篱即笊篱,用以捞物也。”关于“笊篱”的起源,清陈元龙《格致镜源》卷五二“箕”条:“笊篱,《事物原始》:‘黄帝命元妃西陵氏养蚕,制笊篱以捞蚕蛹,以竹为之’;《开元遗事》‘明皇赐安禄山什物有银丝笊篱’。”敦煌历文又有“爪滤”,亦应为“笊篱”,P.3638《辛未年(911年)正月六日沙州净土寺沙弥善胜领得历》:“铜爪滤壹。”
2.殍刺 P.2032V《净土寺食物等品入破历》:“面贰斗伍升,窟上殍刾,僧食用……麸四斗,窟上殍刾时,喂马用。”
“殍”,《广韵》有平表和符鄙两切,义为“饿死”和“草木枯落”。“殍刺”之“殍”,显然应为“草木枯落”义。“刾”同“刺”,《集韵·寘韵》:“刺,俗作刾。”敦煌历文中,“刺”常用作名词,指各种长满针刺的柴草,如“白刺”“柽刺”“刺柴”等。那么,“殍刺”何义?张小艳认为“殍刺”为动宾短语,意为“等这些长有针刺的柴草枯萎、雕落时,将其砍伐,以清理窟岩”,并说:“众所周知,莫高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岩上,虽属佛教圣地,但因远离城区,人们只在举行特定的活动(如‘上水’‘开窟’‘造檐’‘上泥’‘上梁’‘燃灯’等)时才到窟上去,平常则很少有人前往。因此,在‘人迹罕至’的窟岩上,难免会荆棘丛生。这样,每当人们到窟上进行某种活动时,首先便得将那些遍布窟岩的刺柴‘殍’掉,将其砍伐清理干浄。”此论恐误。若如张氏所言,“殍刺”为动宾结构,“殍”为动词“砍伐”义,辞书或文献典籍应有记载,但翻遍诸辞书,“殍”并无动词义,张氏所释,纯属主观臆断。那么,“殍刺”究竟作何解呢?“殍”为“草木枯落”,应无异议,正如张氏所言,在窟前草木枯萎、凋零的时候,要定期进行砍伐清除,“砍伐”义从何得之呢?我们认为得之于“刺”。“刺”有动词“铲除”“清除”义,古注多见,《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庶人则曰刺草之臣。”郑玄注:“刺,犹刬除也。”《荀子·富国》:“掩地表亩,刺屮(草)殖谷”。杨倞注:“刺,绝也”。“绝”即清除干净。明郝敬《仪礼节解》卷四:“刺草犹言采薪也”。从上举历文看,“殍刺”多由莫高窟附近寺院的僧人来完成,故有支出粮食的账目记载;又清除的草木可作柴用,需要马车运载,故有“喂马”之“麸”支出的记载。
3.鑺 BD7384V《丑年到未年都司仓入破历》:“又鑺一具,折麦贰硕二斗。”
“鑺”是“瞿”的后起分化字,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或认为戈属,或认为矛属。《说文新附·金部》:“鑺,兵器也。”清郑珍新附考:“古止作瞿,加金后出。”清钮树玉新附考:“《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孔传:‘戣、瞿皆戟属。’正义引郑注云:‘盖今三锋矛。’据此,知瞿即鑺矣。”清严可均《铁桥漫稿·书后》:“瞿,戈属,非矛属。戈,平头戟也;戟,有枝兵也。瞿平头而孔传以为戟属,亦非也。”又同“戵”,《集韵·虞韵》:“鑺,戟属,或从戈。”上举历文为寺院常住什物,作为佛门圣地,不大可能储藏兵器,疑为“镢”之形讹字,两字形近易混。五代释静、释筠《祖堂集》卷四:“经一二载余,石头大师明晨欲与落发,今夜童行参时,大师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后刬却。’来晨诸童行竞持锹镢,唯有师独持刀、水,扵大师前跪拜揩洗。大师笑而剃发。”孙昌武等点校:“镢,原作‘鑺’;本书‘镢’字凡十一见,六例作‘鑺’,五例作‘镢’,其中四例‘镢头’连用。”又《祖堂集》卷七:“师令大众鑺地次,佛日倾茶与师。师伸手接茶次,佛日问:‘俨茶三两垸,意在鑃头边,速道,速道。’”吴福祥、顾之川点校:“‘镢’原作‘鑃’,下同。”孙昌武等认为“镢”原作“鑺”,而吴福祥、顾之川却认为“镢”原作“鑃”,孰是孰非呢?吴福祥、顾之川点校本以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的影印本为底本,参考了柳田圣山《祖堂集索引》所附断句本,日本花园大学禅学研究所影印本以及刘坚《近代汉语读本》,刘坚、蒋绍愚《近代汉语语法数据汇编(唐五代卷)》等有关的点校成果。而孙昌武等点校本以日本禅文化研究所基本典籍丛刊本为底本,这个本子又参考了花园大学藏本及太田辰夫、柳田圣山等相关研究成果;另外该点校本还参考了韩国东国大学影印的另一传本,收入《高丽大藏经补遗》第四十五卷。应该说,这是目前最可靠的《祖堂集》点校本。因此,吴福祥等所校“鑃”恐为“鑺”之误。
“镢”指大锄,古代的一种农具,《说文·金部》:“镢,大鉏也。”王筠句读:“其用与鉏同,其形与鉏异,老圃用之,其名不改……可以斫地,因名曰斫。”《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镢臿,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高诱注:“镢,斫也。”《玉篇·金部》:“镢,居缚切,锄镢。”元王桢《农书》卷一三:“盖镢,斸器也,农家开辟地土,用以斸荒。凡田园、山野之间用之者,又有阔狭大小之分,然总名曰镢。”“镢”在其他敦煌文献中也多见,应为当时一种较为常见的农具。P.2685《沙州善护遂恩兄弟分家契》:“大郎分:镢壹具……遂恩:铜灌子壹,镢壹具。”P.3649《丁巳年贺保定雇工契》:“更若畔上失他(却)主人农具铧耩镰刀铁镢袋器什物者,陪在作儿身上。”“镢”又有动词“铲”“掘”义,《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镢株林。”李贤注:“《埤苍》云:‘鐇,铲也。’谓以铲镢去林木之株蘖也。”《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李佑、李忠义镢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胡三省注:“镢,锄也。”
4.覆 P.2049V《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麦叁硕捌斗,西库内付酒本冬至岁僧门造设兼纳官冬坐局席并西窟覆库等用。”
“覆”此处为“审核”“核查”义,《尔雅·释诂下》:“覆,察也。”《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郑玄注:“覆,犹察也。”《管子·五辅》:“下愈覆鸷而不听从。”尹知章注:“覆,察也。”《韩非子·内储说下》:“韩昭侯之时,黍种尝贵甚,昭侯令人覆廪,吏果窃黍种而粜之甚多。”唐高适有《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宋王《唐语林·补遗二》:“于是宣索窦参没官银器,覆其刻处,皆如上清言。”“覆廪”犹“覆仓库”,即审核、计算库存情况。宋黄震《黄氏日钞》卷五十五“韩非子”条:“覆廪即近世所谓盘量。”而“盘量”即“计算”“盘点”。宋苏轼《与朱鄂州书》:“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
“覆”又与“核”同义连文而成“复核”“覆察”,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五“王起”条:“起,字举之,元和末为中书舎人。穆宗时,钱徽坐贡举失实,贬,诏起复核。起建言以所试送宰相阅可否,然后付有司。”《三国志·魏书·梁习传》引《魏略·苛吏传》:“(刘类)性又少信,每遣大吏出,辄使小吏随覆察之。”
5.气 P.2049V《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粟贰斗,寒苦店内付本雷教受气袈裟用。”
“气”,《广韵》有许既切,指赠送人粮食,后作“饩”。《说文·米部》:“气,馈客刍米也……《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侯。’”今本《左传·桓公十年》作“齐人饩诸侯。”段注:“按从食而气为声,盖晚出俗字,在假气为气之后。”然上举历文“气”显非此义。疑“气”通“乞”:“气”,《广韵》一音去既切,溪母未韵;“乞”,《广韵》丘既切,溪母未韵,音同可通。“乞”为“给”“给与”义,《广雅·释诂三》:“乞,予也。”《广韵·未韵》:“气,与人物也。今作乞。”《集韵·未韵》:“乞,与也。”《正字通·乙部》:“乞,凡与人物亦曰乞。”《汉书·朱买臣传》:“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宋书·萧惠开传》:“厩中凡有马六十匹,悉以乞希微偿责。”唐杜甫《所思》诗:“世已疏儒素,人犹乞酒钱。”仇兆鳌详注引郝敬曰:“乞,分给之也。”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多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金王若虚《别家》诗:“谁能置我无饥地,却把微官乞与渠。”“乞”既有“予”义,又有“取”义,一身兼二职义,古人所谓“美恶不嫌同辞”,属于“反训词”,往往通过声调加以区别,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假借乞》:“乞之与乞一字也。取则入声,与则去声。”
注 释:
①“Ch”指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的斯坦因所获敦煌文献(现
已并入英国国家图书馆);“P.”指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P.Pelliot)编号的敦煌文献;“BD”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敦煌文献;“V”指背面。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402.
[2][日]池田温.麻札塔格出土盛唐寺院支出簿小考[A].段文杰敦煌
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221.
[3]张小艳.敦煌籍帐文书释词[A].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二
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43.
[4]孙昌武.《祖堂集》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0.
[5]吴福祥,顾之川.《祖堂集》点校[M].长沙:岳麓书社,1996:
李煜诗词范文6
【关键词】地理 诗词歌谣 兴趣
阿尔弗雷德・赫特纳曾这样描述过:“在学校中地理学的地位仍然不明确,并受到非难,虽然学校不得不把它列为课程之一,但是仍然像小媳妇似的受到歧视,它只能充当小伙伴角色,不能同数学、语文,甚至历史学科平起平坐,而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这段话说明了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全面、深入、彻底的理解。地理不仅能综合进行国情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策教育,还能教给学生有关天文、气象、地质、水文、区域地理等知识,还能促进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意识,这样才能重视我们的课题,重视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巧借诗词歌谣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地风土人情、美好山河、人文景观。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巧借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借诗词歌谣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典诗词歌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很多源于生活场景,反映了很多生活现象。这些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可能是出于鉴赏的目的,咬文嚼字,推敲其中的感情。但是它同样也可以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借引用,适时点拨迁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述“天气与气候”一节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一起背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分析指出,诗人以南方春景喻北国冬景,着意造境堪称奇绝,颇富浪漫色彩。正当学生为这千古佳句所陶醉时,我突然提问:“诗中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同学们立刻处于“愤悱”状态中,接着便开始学习新课,效果甚佳。
诸如此类的还有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借此诗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高度的差别带来气候温度的差异,同时引导他们留心生活,注意在生活中发现各种有趣的地理现象。
二、巧借诗词歌谣渲染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介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比如在介绍“泰山”、“庐山”、“长江三峡”、“桂林山水”等章节内容时,教材文本只局限在干巴巴的旅游景点介绍中,没用多少感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借助诗词歌谣着意进行形象化的描绘,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在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时,引用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庐山的景色秀丽、山峰奇绝则引用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长江三峡”的滩险、流急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桂林的山美水美,则用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些诗词歌谣,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或者绘声绘色地描述,都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欣赏祖国的一片大好河山,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自豪感。
这个时候的地理教学,显然已不亚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知识,还教会了他们如何触类旁通,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科媲美,吸取其他学科的精华,发扬自己的特色,将小知识融入大学问中。
三、借诗词歌谣开拓视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