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古诗范文1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京都元夕
元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 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元宵节古诗范文2
元宵儿圆圆心里儿甜甜。画一个圈圈添一个弯弯。加两个点点送你个笑脸。心儿再酸酸也该会缓缓。如果还烦烦再吃斤汤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元宵节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元宵节小故事1正月十五闹元宵,我们一家三口,回到老家,和弟弟一起放烟花。也许,烟花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个道具罢了。但在我眼里,它给我带来了乐趣,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象。
一进屋,弟弟就抱着一大堆烟花,对我说:“姐姐,你看!这么多烟花,够我们放了!”说着,带我来到前院。我看看天空,黑漆漆的,比较无味。可一想到等下放烟花,可就不一样了。弟弟把烟花都堆在地上。我仔细一看,种类还真不少,有礼花、二踢脚、喷花、旋转烟花等等,这里面喷花最多,有四十个吧。“爷爷,蜡烛呢?”弟弟一放下烟花,大概累了,就使唤起爷爷了。不过爷爷倒乐意帮忙。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看着弟弟玩得尽兴,我也来了兴致,但我知道烟花很危险。我拿起一根烟花,小心翼翼地点上火,“咻”的一声,烟花从根子里喷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第一反应就是将烟花扔掉,烟花一落地,就灭了。“哈哈哈,哈哈哈……”背后突然传来一阵笑声。我回头一看,弟弟正捂着肚子在笑呢!“有什么好笑的!刚才只不过是失误,不信我再放一次给你看!”我假装生气,又拿起一根喷花,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做好心理准备,比上次更小心翼翼地点上了火。这次我玩得特别好,一点也没被吓着,还得意洋洋地挥来挥去。
“等等!等等!姐姐,喷花快没了,先入礼花吧!”弟弟挥舞着双臂,大声制止了又拿一根喷花的我,“好吧。”我无奈地点点头。只见弟弟拿来了一个礼花,找来了一根香,站在距离礼花一米远的地方,伸长了手,去点礼花。我则站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弟弟点礼花。弟弟弯着腰点,站着点,都不行。最终,蹲下来一试,成功了!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礼花放出的亮点在半空中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仔细一看,似乎在说:“新年好!”过了一会儿,亮点渐渐落地,就像《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一样,落在地上不见了。礼花灭了,可我们还沉浸在礼花的美丽中,久久不能自拔。
“放烟花了!”一声有磁性的男高音打断了我们美好的遐想。我回头一看,是爸爸!爸爸搬来一个大大的纸箱烟花,放在离我们二十米远的地方,在石板上找到了弟弟的香,熟练地点上烟花。妈妈搂着我,爸爸抱着弟弟,爷爷奶奶依偎在一起,全家人一起看烟花。
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可以定格,让这温馨的场面永远持久……
元宵节小故事2在我们这里过元宵节的时候,有蒸刺猬的习俗,据说刺猬可以给家里驮来粮食和金银。每到元宵节前两天,每家每户都要做蒸一些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的小刺猬。
今年过元宵节的时候,妈妈又在做刺猬,只见妈妈首先拿起一块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揉成碗状,里面放上豆馅儿或煮好的红枣,在把面揉成一个半圆形光滑的面团,把一边捏尖,接着横切约二厘米深的一刀,拿一颗泡好的黑豆粒横放在切口里,就是咬着豆粒的“刺猬”的嘴巴。接着,把“刺猬”横托在左手上,“刺猬”的尖嘴朝着大拇指,右手用剪刀贴着“刺猬”的背,轻轻剪约一厘米长的小刺儿,并向上稍微一提,刺儿就翘了起来。“刺猬”的背上依次剪出五行小刺儿,每行刺的数量都按照三、四、五、四、三的顺序照空儿排列。最后在“刺猬”的脸上嵌入两粒红小豆或绿豆,当作“刺猬”又小又亮的眼睛,再用一粒黑豆塞到它屁股后面。一只肥肥胖胖、憨态可掬的刺猬便跃然手上。我看呆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妈妈,你真厉害,太像了,简直太像了。我也想做一只。”妈妈说:“好啊!你做吧。”于是我就拿起来一块面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面团在我手里不听话,不是粘在手上就是捏不成刺猬的形状。我生气地把面往板子上一扔,说:“这么难做,我不想做了。”妈妈帮我拾起面团,说:“什么事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这就是眼高手低。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做下去会成功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做下去。剪刀拿在我手里也不听使唤,我做得满头大汗,但是功夫不有心人,终于做成了一只小刺猬。尽管我做得很难看,也不太像,但是我特别开心。而妈妈还直夸我哪,“你做的小刺猬的刺特别细,像真的小刺猬。所以说,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去做,坚持做下去,就能取得成功。虽然你是第一次做,相信自己的实力。”
通过这次做小刺猬,让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元宵节小故事3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晚饭时间到了,既然是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好吃的汤圆了。妈妈把做好的汤圆端上桌,里面有芝麻馅汤圆和无馅汤圆。看着碗里的一个个“白胖子”,我满脸欣喜。迫不及待的舀起一个芝麻馅汤圆,就往嘴里凑。当吃到嘴里时,我不禁露出了笑容,太好吃了!香糯的外皮,加上汤圆里面甜甜的芝麻馅,当咬破外皮时,清香甜蜜的芝麻馅就争先恐后地涌出来,满口的幸福。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的小精灵,躲在大汤圆旁,闻起来可香了,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的“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吃完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就坐在沙发上看元宵晚会。窗外是一片绚丽多彩的景象,五颜六色的烟花升上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炸开之后,“金砂”就像流星雨一样刷刷落下。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漂亮的烟花占满了我的眼,美极了。
元宵晚会也是精彩极了。相声小品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在地上打滚;歌手的演唱也让我难忘,一句句优美的歌声让我陶醉;魔术表演也十分有趣,让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奇迹的发生……
元宵节是多么的精彩啊!元宵过后,年就过完了。当它悄悄离开时,我依依不舍,不希望它走,也在期待下一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小故事4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包括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小朋友,你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元宵节。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快跟我走进元宵节吧!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泉州这片古城时,大街小巷早已热闹非凡了,这时,你往窗外一看,人山人海,舞狮子的舞狮子,吹拉弹唱的吹拉弹唱,敲锣打鼓鼓声震耳欲聋。人们纷纷到街上观看,整个古城被挤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
到了中午,小巷旁纷纷挂上灯笼,我和爸爸妈妈妹妹回到爷爷奶奶家包汤圆,奶奶爷爷一看到我们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皱纹都消失了。奶奶把做汤圆的材料逐一拿了上来,我定眼一看,哇!有花生、白砂糖、芝麻和绿豆!只见奶奶先把材料滚成一个球,把球沾点水放进满是面粉的大盆里,拼命地摇动大盆,把汤圆裹上了一层白衣裳。再沾水,把汤圆穿上第二层毛衣……就这样,待汤圆穿上第五层衣裳时,一个美味的“白胖小子”就诞生了!我和妹妹玩得不亦乐乎,整只手都变白了,脸也一白一黑的,我和妹妹都大笑起来。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有鱼,有青菜,有汤圆,还有火锅呢!我们不可能“嘴下留情”,把食物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妈妈又带我和妹妹去看花灯,看着这五花八门的花灯,我的心激动不已!有趣的走马灯,有神秘的仿古灯,还有可爱的老鼠花灯呢......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接着我还去参加猜灯谜大赛,获得了一等奖。
哈哈,你明白元宵节的习俗了吗?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元宵节发扬光大吧!
元宵节小故事5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有漂亮的烟花,还有好吃的汤圆,美丽的灯展。
一大早,我们全家就一起去超市买元宵,节日的超市格外有元宵节的味道,柜台上摆满了各种元宵,有袋装的,还有散装的,还有各种口味的,如:黑芝麻馅的、松仁馅的、白糖、核桃仁、青红丝的应有尽有,品种至多,让人流连忘返,那里品种较多,不知该买哪一样,每一样都那么精美,因为我喜欢吃黑芝麻馅的,所以,我们就买了四包黑芝麻馅的。回到家里,妈妈立刻烧好了水,把汤圆倒了进去,把锅盖盖上,过了一会儿,打开锅,那汤圆浮在水上,个个都浑圆精致,肤白胜雪,滚动在汤里,晶莹剔透,美丽极了,真是一种美丽的诱惑,妈妈把汤圆端上来,那汤圆洁白淡雅,碗里盛上了几个洁白、润泽,如玉盛雪的汤圆,好像艺术品,用勺轻轻捞一颗放在嘴里,外皮软绵、爽滑,里馅甜香浓郁,直沁人的心脾,我立刻就被这美丽精致的小东西陶醉了,我甚至想只有月宫里的嫦娥仙子才配吃这样的美食吧。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去江边看灯展和焰火,刚到彩虹桥,犹如海啸一般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只见美丽的焰火在天空中此起彼伏的绽放,点亮了美丽的夜空,有的烟花像钻天候一样冲上天空,然后在天空中灿烂开放,还有的绽放时像一朵大大的荷花,点亮了整个夜空,礼花放完以后,成千上百个孔明灯,慢慢的升上天空,久久也不消失,好像一个个流行划过夜空,又像天上繁华的街市,看完孔明灯以后,我们还去看了灯展,那里的灯有的像凤凰,有的像条龙,还有的像一只东北虎,置立在灯台上,显示虎虎生威、龙跃龙腾、生龙活虎、虎虎有生气。
元宵节古诗范文3
关键词 小麦;苗枯;原因;解决措施;山东阳谷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057-01
阳谷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南北长32 km,东西宽39 km,总面积1 064 km2,辖3个办事处,15个乡镇,总人口8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7万人,是全国和山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全县耕地面积6.67万hm2左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小麦是阳谷县重要粮食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约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5%,小麦单产、总产持续增加,机械化耕作水平显著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进一步提升,集约化生产技能显著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小麦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但是近几年小麦返青后,部分麦田出现苗黄、干尖、苗枯甚至死苗的现象。本文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小生产水平。
1 小麦苗枯原因分析
1.1 干旱
阳谷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干旱时有发生。当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偿蒸腾消耗时,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死亡[1-2]。田间表现为整个麦田发黄较一致,根小而细,新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叶色灰绿,分蘖发生慢。这类小麦多发生在没有浇封冻水、透风跑墒、抢墒播种、底墒不足的田块。
1.2 玉米秸秆还田量大
一般秸秆还田的要求是1 hm2田的秸秆还2 hm2的田、配施氮肥和深耕25 cm。从全县生产实际看,一般农户为省时、省工,1 hm2田的秸秆还1 hm2的田、耕层不足20 cm,有的不配施氮肥,造成秸秆腐熟与麦苗生长争水争肥。在春季小麦返青浇水后,出现苗悬空成片发黄,甚至死亡。
1.3 缺肥
由于播种过早、冬前旺长、保肥性差、基肥中含氮量低或基肥不足,导致小麦出现发黄现象[3]。小麦氮肥不足或磷肥不足都会造成小麦发黄。小麦基肥中不施磷肥、磷肥施用量不足或土壤中缺磷,常使小麦缺磷发黄。如不及时补救,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1.4 病虫害
病虫害是造成小麦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4-5],从阳谷县情况来看,造成小麦发黄的病害主要是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小麦纹枯病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在小麦拔节后发病,严重的可造成死株。根腐病主要在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病,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田间小麦苗色发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和金针虫。从近几年情况来看,主要是金针虫危害较为严重,造成枯心苗,缺苗断垄。
1.5 冻害
小麦春季返青后,抗寒能力下降,当遇到恶劣的低温天气,极易遭受冻害。小麦遭受冻害后,叶色暗绿,叶片似开水烫状,受冻轻者叶尖失绿变黄,重者造成地上部分干枯或整株死亡。
2 解决措施
2.1 造足底墒,及时浇水
应对干旱,小麦播种时要造足底墒,深耕深松与镇压、划锄相结合,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有条件地块及时浇水。
2.2 秸秆减量还田,增施氮肥
在生产上要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秸秆减量还田,增施氮肥,以满足小麦生长及秸秆腐熟需氮量。
2.3 施足氮肥及磷肥
对于基肥中氮肥施用不足情况,应在小麦返青期追施尿素75 kg/hm2,起身或拔节期再追施尿素180~225 kg/hm2;必要时也可叶面喷肥,喷施2%尿素溶液450~750 kg/hm2,约7 d后再喷1次。
当小麦苗缺磷时,可沟施二铵150 kg/hm2或过磷酸钙675~750 kg/hm2;必要时叶面喷肥,喷施3%过磷酸钙水溶液900 kg/hm2,间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6]。
2.4 综合防治病虫害
防治小麦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5 kg/hm2兑水750~900 kg/hm2喷雾。发病严重的田块,隔7~10 d再防治1次。防治小麦根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300~450 g/hm2或20%粉锈宁600~750 g/hm2兑水750~900 kg/hm2,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15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地下害虫一般可在整地时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30~60 kg/hm2,严重地块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4 500~7 500 mL/hm2喷雾淋洒小麦茎基部[7]。
2.5 科学防御冻害
合理选用小麦品种,应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提高整地质量,合理密植,及时查苗补苗,适时中耕、适度镇压,培育越冬壮苗,以防御冻害[8]。
3 结语
干旱、秸秆还田量、缺肥、病虫害和冻害等众多因素均可(下转第60页)
(上接第57页)
引起小麦苗枯、苗黄,农户应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关键时期,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科学秸秆还田、精细整地、适墒规范化播种、合理防控病虫害、浇好越冬水等关键技术措施,杜绝苗枯、苗黄影响小麦产量,实现苗齐、苗匀、苗壮,为小麦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4 参考文献
[1] 白孟云.小麦苗黄苗弱形成原因及其预防[J].河南农业,2016(1):38.
[2] 郑卫红.小麦苗发黄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河北农业,2009(1):25.
[3] 周伯瑜,杨海月.小麦弱苗类型与施治[J].农民致富之友,1996(12):11.
[4] 董娜.小麦苗弱原因在哪儿[J].农家参谋,2015(1):17.
[5] 彭敏.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6):66-67.
[6] 刘云,张宁,程静.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4):88-89.
元宵节古诗范文4
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张灯鸣炮,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后来又形成了元宵张灯之俗,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特别是到了唐宋年间,元宵节已经演变成中国的传统大节,各种的地方庙会、特色节会、灯会灯谜,使得元宵节成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山东庆祝元宵节的方式是别具格的。
逛庙会
元宵节那天,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山东各地都有自己的庙会,寄托着人们对传统民俗的继承和热爱,其中蓬莱阁庙会、庙岛显应宫庙会、滨州丈八佛庙会、德州庆云海岛金山寺庙会、泰安东岳庙会、枣庄甘泉寺庙会、济南千佛山庙会、济南大观园庙会尤为隆重和热闹。
蓬莱,乃八仙过海的起程点,蓬莱民间自古便盛行崇尚神仙之风。蓬莱的神仙文化,缘起于海市,兴起于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郡志上记载的地方性神仙人物已多达数十位。
蓬莱阁庙会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正月十六是天后(海神娘娘)的生辰,所以蓬莱人有正月十六赶庙会的习俗。一年一度的庙会已经发展成为蓬莱市传统的节日民俗盛会。每年都有来自周边近万名群众前来烧香拜佛,观光游玩。各地农民组织戏班、秧歌队到蓬莱阁戏楼、广场上表演,届时蓬莱阁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正月十三、十四,渔民们要过渔灯节,人们纷纷到蓬莱阁的龙王宫送灯、进奉贡品,祈求龙王爷保佑,以图新的一年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按照风俗,许多人要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赏花灯
除了逛庙会,元宵节花灯会也是游玩的佳地。在济南,每逢元宵节,各地的大型花灯队、民俗艺人就会涌向趵突泉,来为八方游客展示各种传统的民俗遗产。
趵突泉迎春花灯会至今已举办了30届,已成为泉城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文化项目。虎年灯会以“园博、全运、传承、发展”为主题,共展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灯组36个。这些灯组或栩栩如生,或寓教于乐,得到了众多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喜欢。
同时,精彩的高跷秧歌表演和传统的皮影戏、拉洋片、有奖猜谜等活动丰富了灯会内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灯赏泉。在各色花灯的映衬下,趵突泉喷涌而出,生机勃勃,显示出了齐鲁人民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相信兔年的花灯会绝对值得大家的期待。与此同时,泰安岱庙灯会、烟台山灯谜迎春会、淄博奎盛园民可艺术花灯会、东营黄河口元宵灯会、聊城阳谷狮子楼元宵灯会、日照烟花灯会、莱芜元宵节花灯会也是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
民俗会
春节期间,特色节会更是活跃在齐鲁各地的民俗奇葩。
青岛海云庵糖球会给大家的缤纷节日增添了许多美味佳肴,孟府迎春诗会古色古香,给人们一个以文会友,交流学习的好机会,也延续了中国上千年的古诗文化,泰安爬桥节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假日里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其中,滨州惠民胡集书会最为热闹,从元朝兴起,至清初极盛,一直沿袭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胡集书会分为前节、正节、偏节,例定正月十二逢集时书会开始。正月十之前,来自德州、惠民、济南、淄博、烟台、沧州、石家庄、保定、唐山、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等地的说书艺人,带着乐器和被褥,便三三两两云集胡集,一些业余的曲艺爱好者随之而到,散住在镇上各客栈中。艺人们来胡集的途中,沿途说书卖艺,这称为“前节”。
正月十二大早,各路说书人便都来到集上,摆下摊子,扯旗挂牌,各自登场献艺。上午10时,鼓乐四起,鞭炮齐鸣,书会正式开始,由这天直到1月十六,为“正节”。
这期间有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民间还有跑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抬芯子、杂耍、武术等传统艺术表演,书会达到。书会正节期间:艺人的演出要价最高。书会上曲种丰富多彩,有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毛竹板书、评书、渤海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
元宵节古诗范文5
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2、故事: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元宵节古诗范文6
关键词: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10KV配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面广、线长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造成其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运行中为了能够保障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是很重要的。
1、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原因分析
1.1外力破坏造成接地
一是树木障碍引起线路接地。线路附近树障没有及时清理,或者清理并没有达到线路安全运行要求,同时,强风也容易吹断树木,从而使造树木接触线路或者压断线路,从而引发线路接地故障。二是人为外力造成的接地故障,如施工车辆碰线、偷盗电力设备损线、放风筝搭线等。三是由行动物引起接地故障,如鸟对配电变压器的触碰等。
1.2雷击闪络造成接地
导线在受到雷击的时候,引发瓷瓶闪络,导线通过电弧、横担接地。一般雷击情况下,单相接地线路会自我绝缘瞬时恢复,两相及三相接地线路则会自动跳闸,但若出现瓷瓶炸裂现象,则会造成较为严重故障影响。
1.3瓷瓶运行状态不合正常运行要求造成接地
由于瓷瓶本身质量的低劣或者长期运行的老化,在电压正常和天气良好情况下,也会产生瓷瓶绝缘击穿、 炸裂现象,从而造成接地故障。
1.4对同杆架设或交叉跨越低压线、弱电线放电造成接地
此种接地故障对配电线路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容易造成电力用户的电器设备的损坏,接地产生的原因是10KV 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或被交叉跨越的低压线、弱电线距离不够,线路弧垂变化达到放电距离时,则对低压线、弱电线放电,接地就会发生。
1.5倒杆及导线断线落地造成接地
导线断线及倒杆也是线路接地故障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老旧线路断线事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也容易引起接地。
1.6针式瓷瓶扎线松脱致使导线掉到横担或其它设备上造成接地
针式瓷瓶扎线产生松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受线路多年使用,老化严重,从而造成扎线松脱。二是针式瓷瓶本身的制造工艺水平较差,在瓷瓶绑扎环节的质量不能满足长期使用要求,或者设计制造过程中没有长期考虑外力和应力的影响,在日积月累的风载荷和线间应力的刺激下容易造成扎线松脱。
1.7杆塔或线路其它设备由于跳线的放电而造成接地
由于风偏、断线等原因造成跳对杆塔或其它设备放电而引发接地。
1.8配电线路相关设备产生故障而引发接地
如柱上开关某相绝缘击穿、变压器某相击穿、避雷器某相击穿等造成接地。
1.9配电线路施工事故造成接地
该类接地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对线路施工造成影响,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常产生于配电线路交叉跨越带电或临近带电施工作业阶段,因事故使带电线路施工机具等接地。
1.10非线路设备故障的假接地
假接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变电站 10KV 母线空投时,铁磁谐振由电压互感器引起,假接地产生。二是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或二次侧熔断器一相熔断时,其它两相正常,而熔断相接地电压表为0,假接地产生。
2、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实践研究的不断创新,从目前 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查法方法应用现状来看,有多种方法, 除了根据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传统经验判断接地故障外,常用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种,可根据接地故障实情和方法特点进行选择。1)绝缘子判断法2) 绝缘抽查摇测法。3)绝缘整体摇测法。
3、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预防措施
3.1外力破坏接地的预防
首先应建立10KV线路运行管理树障台帐,清理树障应达到规程、规范要求。已建10KV 配电线路,需重新界定保护区,使其符合规范及线路安全要求。改建或新建 10KV 配电线路,为了减少树障所引发的接地现象,建议采用绝缘导线。其次加强线路保护区内的施工作业管理。要加强施工作业的实时监护,重点防止施工机械碰线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制度上要完善施工作业防接地标准化建设,对于一些易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隐患点,要建立线路施工作业保护档案。再次对于风筝多放的 10KV 配电线路地区或风筝产生接地故障较多的地区,要配备警示标志,提醒人们不要放风筝,以防碰到线路造成危险,同时,也要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对此现象进行排查。最后为了防止飞行动物引发线路接地故障,可对易受影响的电力设备,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桩头等加装绝缘防护罩。若飞鸟在引发的线路接地故障在某一地区多次频繁发生,可以通过改造线路来解决,如增加线间距离等。
3.2雷击闪络接地的预防
非常重要的10KV 线路段和大档距线路路可通过架设避雷线来提高其绝缘水平; 若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为三角形,需在电线杆顶端加装避雷针或在顶线上加装氧化锌避雷器;与其它线路交叉的10KV线路或与弱电线路(通信、电视等线路)交叉的10KV线路,交叉档两端的的铁塔或钢筋混凝土杆均应接地;超过50m长度电缆与线路连接时,应将氧化锌避雷器装设在线路和电缆两端,不超过50m长度的电缆与线路连接时,只需装设在连接处即可。同时,电缆金属外皮应与氧化锌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连在一起共同接地;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由于雷击而引发的接地故障发生频率,在雷电多发区,建议采用高电压等级的绝缘子。
3.3瓷瓶绝缘击穿、炸裂接地的预防。
防止瓷瓶而引发的接地,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证供电运行过程中瓷瓶的质量,也就是说要淘汰质量较低和已经老化的瓷瓶,更换为性能优良、制造工艺水平高、质量合格的瓷瓶。从目前瓷瓶应用发展现状来看,针瓶换成棒式绝缘子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4低压线或者弱电线放
电接地的预防。首先要清理“三线”,以保证高低压线路的距离处于安全状态,禁止电线杆塔有弱电线搭上,禁止低压线路被跨越。增强对线路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接地故障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台风到来之前,要增加线路巡视检查的强度和数量,以减少台风对线路的破坏程度,降低接地故障发生率。
3.5倒杆及导线断线接地的预防
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老旧线路要加强检查、巡视与维修,防止倒杆和断线故障的产生,逐步进行改造和更换。新建或改造线路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6针式瓷瓶扎线松脱造成接地的预防
通过对针式瓷瓶扎线松脱的原因分析,可知提高针式瓷瓶绑扎质量是防止针式瓷瓶扎线松脱最直接的方法。同时,也要加强登杆对线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扎线松脱现象并作出处理。
3.7跳线对杆塔、设备放电接地的预防
充分考虑风偏、热胀冷缩等因素的影响下,保证跳线连接安全可靠,接地处于安全距离范围内。跳线对杆塔、横担的净空距离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若不符合标准,则进行校核。
3.8设备故障
接地的预防。除了对相关电力设备定期加强加强巡视和维护外,还要进行接地预防性试验,保证电力设备处于健康、安全、稳定运行状态。若无法损坏无法维修的设备要进行更换,在新建或改建线路中要选择质量优良的设备,如避雷器、跌落保险等,要符合电力系统的长期运行,并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影响。
3.9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接地的预防
同杆架设线路、交叉跨越线路、平行架设线路施工过程中尽量不要带电作业,确需带电作业的,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
3.10 非线路设备故障的假接地判断
变电人员应根据接地故障实际情况,详细的检查相关变电设备,准确的判断是否是上文所述的两种假接地, 若不是则为真接地,然后根据真接产生的原因进行故障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对故障进行遏制,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