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汪曾祺谈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汪曾祺谈吃范文1

关键词: 汪曾祺散文 “闲” “感动”

汪曾祺的散文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作品中,形成了轻淡闲适的风格,对文坛和散文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独到之处便是他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镶嵌,而是有机统一地融进了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他的散文与吃、喝、、民俗等内容有关,所叙便是“闲”之物;他的话语不紧不慢,在平淡自然中流露出温柔敦厚,这便是“闲”之语;他在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中把握个体生命的永恒,使得他的散文重和谐、重平和,这就是“闲”之情。

应该说:汪曾祺的散文就是他的气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下产生的。翻开他的散文集,我们可以发现编者也是有意将其散文分类放置的。大概可分吃食类、类、民俗类、游玩类、忆人写事类这几种。就像作家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蒲桥集》的内容简介中所写:“……有集诸篇,忆人集,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鱼虫,瓜果事物……”大致如此了。

无论是哪一类,所叙之物,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事了。可在汪曾祺的笔下,这大俗之物却让人感觉到了大雅。例如写鸭蛋:“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外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吱一红油冒出来了。”笔调平淡却亲切细腻,让人觉得吃咸鸭蛋是有讲究,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情趣,这便是俗中见雅。又如《葡萄月令》中从一月写到十二月,不紧不慢地叙写了葡萄的十二个月,他笔下的葡萄不仅仅是一种吃食的水果,更像是一位老朋友。正是在这种闲话家常的氛围中俗物褪去它物质的外表,在精神上内化成一种情调,这种情调在作者的营造下自然而又亲切,平淡而又优雅,让人们在体味中感受到了平和优美,这就是大雅。从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平和优雅的美,虽不及崇高的美所带来的激情与冲击,但却迎合了这个激情淡出的时代。人们从他的散文中获得美感,寻得慰藉。显而易见,汪曾祺的气质是适合叙闲的,也只能叙闲,传统文化在影响他气质形成的同时又使他自觉地继承了这一审美取向。这种交织让他的文字俗中见雅,在取材上,也正是他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汪曾祺在取材上选择了日常生活的平淡事物,即俗事,却在俗的物质世界里定下了雅的情调。而直接营造的工具便是他的语言。他独具风格的语言在营造雅境的同时本身也是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他的散文,使之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显然,汪曾祺的语言风格与他的话语内容是非常协调的,而这种风格就表现在语言的温柔敦厚、高雅淡远,在有限中营造了无限。

总体而言,汪曾祺的语言简约而生动,古朴而高雅,时若涓涓流水,不动声色却流入你的心田;时若一壶清茶,啜一小口,余香绕齿。那么这种“闲”的无限性的语言的艺术张力是如何表现的呢?

1.语言的诗化。想用白话文写出诗化的言语,营造诗化的氛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做到这点,古典文学的修养、古文语言的吸收是必需的。汪曾祺具备了这一条件并进行了“汪曾祺式”的处理。总的来说,他散文的语言短句居多,句与句之间跨度很大,经常几字为一句,这使得他的语言逻辑性不强,带着一种散漫的主体意识。如《天山行色》第五篇《伊犁河》:“人间无水不朝东,伊犁河水向西流。……在河边小作盘桓。使我惊奇的是河边长满常所熟悉的水乡植物。芦苇、蒲草,蒲草甚高,高过人头。”这段文字跳跃性就很大,作者在意识的流动中营造了诗化的氛围。

2.语言的平淡敦厚,在平和缓慢中见悠云野鹤。中国古代文人向来把内心到达的一种平和状态当作是一种高的境界,要达到平和,须冥思。冥思须静,而静的获得须走出社会,走入山水田园,所以中国有一种特别的人群叫“隐士”。隐士写出的文章便也带了“静虚”的东西,因此内心的平和淡远带来的文字大概是“竹篱茅舍、小桥流水”,若想读到惊天动地、汹涌澎湃是不可能了。但是若以为写出质朴平和的语言是一件容易的事便大错特错了。要在质朴平淡中现“闲”的内涵是困难的,汪曾祺做到了。如《泡茶馆》里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姓陆的同学,是一个怪人……一起来就到茶馆里去洗脸刷牙,然后坐下来,泡一碗茶,吃两个烧饼,看书,一直到中午,起身出去吃午饭。吃了饭,又是一碗茶,直到吃晚饭,晚饭后,又是一碗,直到街上灯火阑珊,才挟着一本很厚的书回宿舍睡觉。”这段文字是质朴极到了,不懂的人若认为它是段流水帐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整个一段就是写陆同学喝茶、吃饭、睡觉,似乎觉得很嗦可笑,可是在叨叨絮絮中,用一种不带表,温和平淡的语调叙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对陆同学的“泡馆”功夫是佩服的。

汪曾祺的这一文风是与他的创造思想、审美取向密不可分的。本身带有闲者味道的语言在某种氛围的浸泡中冲出了语言的单一平面,在遐想上有了更大的空间。造成这种氛围的便是叙“闲”之情。

不可否认,江曾祺的散文是找不到任何激情的,但是如果连任何情感也读不到,那便是我们的愚钝了。因为汪曾祺摒弃了激情,却重拾了中国传统中一个古老而有生命的美学命题,那便是“感动”。他总是温情脉脉地抒写着他所钟情的人、事、物,对什么都保持着一份“感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那么这种感动是如何融入他的散文作品,又如何在审美和人生哲学中最终完成了他追求“闲”的理想之路呢?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寻得得蛛丝马迹。

1.感动于人,浓郁的士大夫情结。在他缓慢和平淡的笔端中,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人格理想,看见了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忧国忧民精神不正是中国文人几千年来从未间断的一个追求吗?我们常常把这类人叫做“士大夫”,进则忧国忧民、兼济苍生,退则寄情于山水、淡薄名利。两种状态的把握以至达到一种理想的结果不正是中国文人追求的“闲”的境界吗?江曾祺处于一个令文人尴尬的商品经济时代,他的个人气质与性格决定了淡泊的生活取向。在这样一个时代,汪曾祺的散文都似乎尽量在冲淡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在淡化人们对于物欲横流的世界的诱惑,在回避着人们对于钱、权欲的追逐。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文化的缝隙中,他想到了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身上打了一个洞,流出的营养滋润了他,成就了他,可见他是很有意识地去继承传统文化的,或许那些东西亦平静了他的心。

2.感动于生命。古往今来,千古风流人物在成就自己辉煌一生的同时,却对“生死”问题耿耿于怀,帝王们孜孜不倦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文人们默默感叹弹指一挥间白发苍苍。时间的无情流逝,人的“生与死”的思考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的古老的母题。那么汪曾祺是怎样来回答自己的呢?仍是“感动”。

儒家认为“死”并不可怕,但在“生”中应该有所为。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在看来,只有明白了生的意义,死就无可惧了,这正是从生的自觉中消除死的恐惧,从死的自觉中体会生的意义。或许汪曾祺正是明白了儒家解释死生的真谛,他从不回避生死问题,相反,谈之亦如谈吃饭谈睡觉,一样的从容,一样的豁达。或许正是他对“生命”抱着一种感动,因此他觉得活着就是好的,活着就应该快乐着。生病、老去、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因此要在活着的每一天感受活着的幸福,他在这种感动中形成了对生老病死的洒脱豁达的态度。在他的《对口》、《牙疼》、《疟病》等“旧病杂忆”散文中,可以看到他对于疾病是很乐天的。

汪曾祺谈吃范文2

有评论认为,彼得・梅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他把平淡无奇的法国乡村生活描述成人问最高级的享受,把一杯佐餐红酒当成上帝,将一块面包描述成救世主。

这并不妨碍文艺青年把“普罗旺斯”四个字刻进愿望清单里。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三部曲”(《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出版至今,多少年过去了,世界上最“小资”的事,依然是千里迢迢跑到普罗旺斯买个葡萄园,种葡萄,酿酒,然后端着一杯葡萄酒坐在家里的露台上,领悟生活的真谛。

汪曾祺让吃变成一种美学

汪曾祺不仅是名作家,更是一个资深“吃货”,还是一个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的人。他曾写道:“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这是何等的境界。

一道很普通的菜,经他的文字一摆布,不仅没有了油腻的烟火味儿,还直接延伸到了审美的境界。《萝卜》《五味》《豆腐》《干丝》《家常酒菜》《故乡的食物》……汪曾祺的吃,是平民的吃、家常的吃,他始终怀抱着对民间生活情趣的热情。

三毛让流浪成为一种时尚

很多人是在中学时代某个夏季的午后,在闷热的教室里,第一次遇见三毛的。年轻人在她简单直接的文字里,看见一个女子活得勇敢、纯粹又潇洒,在遥远的加那利群岛上,在撒哈拉沙漠里。

20世纪70年代,三毛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轰动了中国台湾,这种效应后来还蔓延到了大陆。那时候,年轻一代对三毛的狂热,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三毛让流浪成为一种时尚,她树立了一个生活标杆。“像三毛一样去流浪,去爱”甚至成为一些人的信念。

琼瑶让感情充满文艺范儿

琼瑶是一个创作成果颇丰的作家。她在纯爱情小说领域的写作方法指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50年来,她创作了64部小说,改编小说并投拍50多部影视剧,创下的电视剧单集最高收视纪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琼瑶所书写的题材有浓厚的生活味儿。实际上,她所写的爱情是高于生活的。如在《情深深雨鳌返脑著《烟雨鳌分校根本没有“你无情你你无理取闹”这样的台词,原著探讨的并不只是依萍与书桓的爱情故事,还包括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金庸让武侠成为一种经典

自梁羽生以一部《龙虎斗京华》开创新派武侠小说以来,金庸“以无可争议的功绩,被誉为‘武林盟主’”。1955年,金庸开始创作《书剑恩仇录》,其武侠创作历经18年。多年来,人们对这些作品始终保持一种不降温的热情。

金庸的武侠作品衍生出了各类次生产品――电影、电视剧、游戏和各类笑话。金庸的读者是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的。一个作家的小说能普及到如此地步,且能深入地影响读者的生活,这是不容易的。金庸做到了。

梭罗让远方成为一种诗意

人们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倍加欣赏,比如远方的诗意。《瓦尔登湖》就是如此。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像梭罗那样放弃一切,在瓦尔登湖畔,对抗欲望,过着隐士般的清苦生活。

然而梭罗的目标不在于离群索居,他也不是出于对污浊世事的失望才选择隐居。他常常在周末和朋友们交流思想。他只是在林间与一些美丽的事物为伴,思考人生的意义。

梭罗的书,为喜欢自省和独处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让人活得更有趣,眼前的苟且经过湖水的涤荡,成为一种诗意。

村上春树让读书变成一场修行

像很多人一样,村上春树的跑步也是从减肥开始的。1982年秋,村上春树在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他在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诚实地书写跑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诚实地书写自己。

很多读者读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后,跟随村上春树的步伐,开始跑步,追逐一种原始的乐趣。潮流也罢,读书也罢,跑步也罢,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区别于芸芸众生。

《基业长青》让企业居安思危

《哈佛商业评论》评选出的“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两本管理书籍”之一就是《基业长青》。这本全球畅销的商业书,选取了侣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公司作了深入的研究。这本书不是跟你谈企业如何赚钱,不是和你谈企业如何发展,而是告诉你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性。

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不止一个,但这本书提出了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运气好时赚钱易,但如何在运气不好时仍然能够熬过难关,才是那些百年长青的企业生存的秘诀。

《失控》让预言成为一股潮流

作为一本写于20世纪90年代的预测未来的书,《失控》既没有成为笑谈,又没有成为鸡肋,到如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读完《失控》的大学生,我肯定录用。”这本书已成为互联网信徒必读之书,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经济,等等。这本“预言”书让互联网信徒安心“失控”。

《三体》塑造科幻的中国味

汪曾祺谈吃范文3

关键词:《菱川竹枝词》;底层救助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52-01

《菱川竹枝词》是清末高邮州临泽镇韦柏森所撰。韦氏“每览百氏之书,如洛阳有《风土记》,荆楚有《岁时记》,窃心羡焉,爰不揣谫陋,将吾乡新旧事迹,一一纪以俚言,成绝句百首”。人谓“此作非等闲吟咏可比,能使古今事迹不致失传。”

以上两段,见《菱川竹枝词》的前序后跋。此处所言菱川,即高邮州临泽古镇,所言“新旧事迹”,或者称“古今事迹”者,部分属于文化记忆,比如临泽县、乔公祠、古孝子巷、常住院、安乐教寺等,这里从略,本文仅就《菱川竹枝词》中那些挂人齿颊的“现在进行时”部分,来考察临泽镇清末市井社会的一个侧面。

《暂栖所》:暂栖所创亦辛勤,为有穷人屋被焚。并住梨园来子弟,数椽投宿庇慈云。

《施材局》:最惨皮囊弃道途,无财难免土亲肤。出钱共建施材局,骨隐蓬蒿泽及枯。

《粥场》:历年善款揆余波,粥放隆冬煮几锅。水冷草枯贫最苦,一人一勺厚而多。

《都天行宫》:都天大德活群黎,署额行宫金字题。有客江湖谈命相,暮鸦聊借一枝栖。

《丰备一文善愿》:鸟尚绸缪未雨时,岂无饥馑预防之。一文善愿丰年备,月月钱生利九厘。

清末的临泽镇,有粥场,为冻馁着提供粥食。有暂栖所,收留流离失所者,也让走四方吃百家饭的戏曲艺人暂住栖身。那时候都天行宫似乎也可以开放,让江湖术士借住一宿。诗中所谓“聊借一枝栖”,属于借喻吧――我在《书信中的汪曾祺》一书中见过此语,韦柏森之孙韦子廉先生,曾经为少年汪曾祺传授过古文,是汪曾祺的授业老师――此话按下不表。有施材局,可以为饿殍提供棺木寿材。所谓饿殍,即指饿死者的尸体,我们这里称为“路倒”。还有吸收捐款的民间机构,那时所募捐款也是可以投资生利,反哺灾民的。这些基本上都是银两只“出”不“进”、良心只红不黑的所在。这些救助机构及其人道救助,当然不会像现代社会这么完善,――毕竟那时还没有民政部门,没有安置办,没有红十字会,没有慈善晚会,更没有应急指挥部,所有救助设施、场所均为民间捐赠、捐建,而且诈捐冒领、挥霍捐款的事情应该并不多发――可见,贫有所恤,老有所终,家破不作饿殍,饥馑得施一粥,这些起码的社会救助,在清末的临泽并不缺乏。

《义学馆》:教子亲心总一般,家贫因叹读书难。馆开义学多成就,荆棘丛中出畹兰。

三街六巷九坡台的临泽古镇,乔竦声名冠淮南,陈造成就教化功等等,自古以来此镇就文化昌明,文风很盛,尊师重教自然成了民风民俗,有钱人家送子读书,没有办法打理束的家庭,子弟也可以进义学馆就读,倒也使“荆棘丛中”出了不少“畹兰”。这实在应该属于义务教育的先例了。当然这样的义学馆不会普及,也不会全方位提供各种教学辅导。挂名义学馆,应该是只收留了少部分的贫困子弟,大抵上也是塾师看重某家孩子的天赋,破格施恩的一种表现。基于对临泽古镇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的状况发自内心的推崇,我在这里忽然联想到的“要让孩子们读书”的遗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茶棚》:炎炎如火日光迎,雨汗淋漓路上行。止渴望梅梅不得,有茶请坐坐茶棚。

《利孤》:利孤大众发慈心,焰口轮流各巷临。无数纸钱飞白蝶,秋坟故鬼笑多钱。

《祭孤坛》:乞儿家是祭孤坛,数个莲花夹竹竿。灵应君侯来两度,仙舆一朵瑞云幡。

汪曾祺谈吃范文4

“饕餮”

“饕餮”本是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此怪兽自喻,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为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什么“东坡肉”、“潘鱼”、“谭家菜”……真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文人雅士如梁实秋先生、王世襄先生、汪曾祺先生以及赵珩先生等,皆是此道高手。

赵珩.《老饕漫笔》

关于美食文字,一直有一个疑问,明明是味觉的东西,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呢?翻阅词典,所能找到的形容滋味的词汇,十分有限,形容味道好,除了“好吃”,似乎也无其他更为贴切的了。再翻阅各类美食书籍,竟也失望地发现,多为一些菜肴制作方法。直到无意间翻阅到一本赵珩所著的《老饕漫笔》,关于美食的文字表现手法便豁然开朗。

“清茶沏开后,茶叶约占了杯子的三分之二,两三口后即要续水,一只藤皮暖壶是随茶一起送来的,不论喝多少,坐多久,水是管够的。茶叶确是刚刚采撷下的,碧绿生青,一两口后,齿颊清香,心旷神怡……”关于品茗的悠然闲适、清香润喉,顿时跃然纸上;“冶春茶客吃点心的时间,总在午后三四点钟,一杯清茶喝得没了味道,意兴阑珊,腹中略有饥意,于是要上一只黄桥烧饼和两个淮扬烧卖,恰到好处。这时已近黄昏,小雨初歇,便可以择路而归了……”《老饕漫笔》的描述方式,正告诉我们,美食的绝妙之处,并不在于食物本身是否为难得一见的御膳精馔,或是用料的罕见,而在于品尝时的天时、地利、人和。

逯耀东.《肚大能容》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人人都懂得,但多以为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虽口腹之欲人皆有之,毕竟耻于侈谈吃喝。古人告诫“君子远庖厨”,因此,除了作为技艺的烹饪方法和作为医学科学的营养学之外,专门谈吃谈喝的文字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肚大能容》的副标题为“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作者逯耀东,也因此自称非美食家,而是“饮食文化工作者”,非常谦逊。因此,味不分南北,食不论东西,而且所品尝的不仅是现实的饮食,还要与民众的生活习俗、历史的渊源和社会的变迁联系在一起,这么一来,从北京的“豆汁爆肚羊头肉”,到“海派菜与海派文化”、“东坡居士与‘东坡肉’”,他用文字与我们边吃边聊,哪怕“只剩下蛋炒饭”,也照样吃得津津有味。而其中“吃的艺术”就像用古典的散文笔法写就的食谱,还分成“禽蛋肉类篇”、“蔬菜篇”和“点心篇”等等。山珍海味、青菜萝卜,皆可入文,端看怎么写。

袁枚.《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是清代乾隆时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号随园老人)所著。他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有着丰富的烹饪经验。根据自己的饮食实践,他结合了古代烹饪文献和听到的厨师关于烹饪技术的谈论,将有关烹饪的丰富经验系统地加以总结,形成烹饪学理论著作《随园食单》,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对于一位文人而言,如此倾其热情地编著一本关于吃的书籍,若不是出于本身对饮食的热爱,又怎么会事无巨细地去整理去编著呢?《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14个方面。在“须知单”中提出了既全且严的20个操作要求,在“戒单”中则提出了14个注意事项。书中所列的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品种繁多,其中除著者常居的江南地方风味菜肴外,也有山东、安徽、广东等地方风味食品。可以这么说,要想写美食,就绕不开袁枚的《随园食单》,就如同写言情小说就非得读过《红楼梦》一样。

唯灵.《唯灵食趣》

一个人尝遍珍馐美味后告诉你,他最喜欢吃的却是顺德农村的米心粥,最让他难忘的美食是一杯廉价的果冻,他就是香港资深食评家、国际饮食旅游作家协会远东区主席唯灵先生。

唯灵是香港著名的食评家,在国际食评界亦享有相当的知名度。“食不厌精”是《唯灵食趣》的宗旨,他对食物的要求极为讲究:材料新鲜自然不在话下,泡制力求精致,搭配要十分用心,“色香味”俱全,而且讲究推陈出新,有吸收,有灵感,有创意。原来像唯灵这样吃尽天下山珍海错的食评家,最反对的是吃得奢侈、吃得浪费,他认为食物并无贵贱之分,要紧的是如何加工、如何烹调。

唐鲁孙.《天下味》

汪曾祺谈吃范文5

曾经,故乡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可以说对于故乡,我从未有过明确清晰的认识。只知道,放学以后该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饭时,该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时;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而现在,我喜欢站在连云港师专最高的地方,举目向南看,一直向南,我想看看故乡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夜晚亮了没有。

睡不着的时候,就出去看校园里黑色模糊的轮廓,偶尔散落在教室里昏黄的灯火。天亮的时候会抬头望天,想着那些移动的云朵会不会拼凑出一张记忆深处的面容,一瞬间可以让我丧失所有的语言,仓皇的、伤感的,花果山山顶,有飞鸟扑闪着翅膀飞上高高的苍穹。

我思念故乡的吴侬软语。站在上海嘉定轻巧细致的拱桥上,双手支贻,聆听潺潺地流水声,眼望两排白墙青瓦的小屋,小屋里传来阵阵吴侬软语的评弹,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陌上花开素颜,思念缱绻,半支素笺,再也无法呈现一个唯美的流年。纵使人在咫尺,而思在天涯,也挽歌不会当初那澄净纷繁的往事。

汪曾祺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我觉得:上海像一团糍饭,外部表面光洁和谐,里面却包着七歪八扭的路、街、弄堂。我小时候虽住在弄堂里,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弄堂里最有意思的就是夏天了。夏天的早晨,被闹钟闹醒,大家就起来干活了,搓衣板的声音、切菜的声音、哪一家音响开得很大,传出来的音乐混杂在一起,却让我没有觉得丝毫的烦躁,倒反而很和谐、很温馨。

夕阳西下,弄堂里的躺椅就多起来了,外头车水马龙,弄堂里面却安安静静。小朋友们打牌,妇女们磕瓜子,老人们话家常、谈子女,不紧不慢。稍微晚一些,小朋友们被大人哄走了,该回去睡觉了,老人们丝毫不察觉,在泛着黄光的路灯下继续侃大山,聊到九点甚至更晚才回家睡觉。

上海浦西有一个着名的景点——城隍庙,那里有上海的特产——小笼包。城隍庙里的南翔小笼包是在上海能买到的最好吃的小笼包之一。店里每天都有成群的人来吃小笼包,要是不先定位再去吃的话,就要排在那一条龙似的队伍里等待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特别是中午的时候,城隍庙原本就人流如潮,店里店外更是人山人海。

为什么呢?游客来到上海,都想品尝一下上海这最富盛名的特色小吃;而本地人呢,吃了还想吃,就像我一样,去了一次又一次。

小笼包有不同的口味,人们通常吃的是鲜肉小笼和蟹粉小笼。鲜肉小笼物美价廉,属于大众点心,其本上都是人见人爱。而蟹粉小笼,因为原料珍贵而稀少,所以贵了好多。小笼包做工精巧,营养丰富,美味无比,让人百吃不厌,真不愧为上海的特色美味小吃的代表!

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宏伟建筑如金贸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的拔地而起,到轻轨、地铁、磁悬浮列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建设和运用;从中西合璧、风情万种的外滩到拥挤不堪而又热闹非凡的城隍庙,从精致、宁静的石库门到滨江大道两旁林立的高楼和夜幕降临时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离你心灵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远的牵挂;家就是当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汪曾祺谈吃范文6

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民间美术的荒漠化,并竭力保护民间艺术。究其原因,面对全球化的霸权,各民族的文化全都身陷危难,全球化的本质是消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各民族自身的精神传承依靠的正是自己独有的文化。在世界一统和本民族特性的夹缝中,民间美术艰难存活,如果我们因为资金的匮乏和人员的缺失导致几十上百年后窗户上仅有防光膜没有剪纸,防盗门上只有机器印刷的“福”字没有年画和春联,端午节只知道吃各式馅料的粽子没有挂过五色缕……那么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魂魄究竟存在与否?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是推广这一大类美术类型的阵地。我觉得应该达到的标准应该是:了解、接受、收集。

首先是了解,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很多形式是根据民间需要应运而生的。比如讲到《剪纸》一课时,学生提出问题:为何要在窗户上贴上窗花?这个问题和地域、人文、风俗都有莫大联系,在这里我一般会打出一张我国西北部的图片,问学生对于这张图片色彩的直观感受,那是单调的土黄。正是那单调的土黄创生剪纸的骨髓性发源:人们需要看见明亮的、鲜艳的色彩,而剪纸刺目的大红色配合纸窗的白色正是对眼睛的强烈刺激。正是对于环境、文化的了解,学生才理解为何剪纸发源于我国西北地区,并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再从造型、题材谈开,学生感受到这就是剪纸的精髓。正因为了解,才能够认可。再比如《端午节》一课,我以汪曾祺所写《端午的鸭蛋》导入,里面提到一个风俗:系百索子,就是一种五色丝线,系在手腕脚腕上,是保佑小孩平安的一种风俗。有学生不能理解,觉得这是封建迷信。在这里我列举了在婴儿百日赠送银质小手镯的习惯,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小时候就佩戴过。我说,这并不是一种封建迷信,和送银镯一样,是家长对孩子平安成长的一种期盼。这样将心比心的介绍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认同感。所以我认为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了解这一现象或风俗产生的背景、缘由,否则,以21世纪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两千多年的文化艺术,他们只能表面违心叫好,内心却把此等同于愚昧落后。

其次,推崇和介绍民间美术的标准是接受,这是比了解更高层次的标准。民间美术的生命与活力能否延续下去,光靠了解是不够的,需要学生由里及外地接受。我认为接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亲身实践。在《端午节》一单元中,我安排的动手作业是制作彩粽。彩粽是端午节传统的配饰,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所流传。所需材料很简单:卡纸、彩色毛线。在介绍彩粽时,学生对于这种传统的配饰有了一定了解,但只停留在表象的看看上,自己动手是截然不同的。用纸条折出粽子一般的六面体已经很神奇,再用看似平常的毛线经过缠绕,竟然就变成了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彩粽。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多做一些用绳线串联送给家长和朋友。这本身又达到了传递民间文化的高度,可见动手在民间美术的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再如《纸版画》一课,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版画的奥妙:可以多次反复印刷,这一古老的形式有着手绘绘画无可比拟的重复性优势。在自己动手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杨柳青的年画为何出众:想在版上处理处细密的线条和生动的人物表情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学生通过了解产生兴趣,通过制作顿生喜爱,这就完成了从了解到接受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