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屈原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屈原的故事范文1
2、正文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屈原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历史源流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9-2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一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年),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开始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达三百余种。中国戏曲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源远流长,展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以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线索,探寻戏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渊源,让我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戏曲艺术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戏曲艺术的萌芽
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萌芽。它的发展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原始歌舞,如在古代典籍《尚书》《周礼》《吕氏春秋》等中,记载描述了先民模仿和表现狩猎、战争等活动而载歌载舞的场景。屈原的《九歌》之《湘君》《湘夫人》描写的恋爱故事,具有戏剧性因素,《少司命》中所述“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兮忘归”,令人流连忘返,史学家认为从这个可看出后世戏剧的萌芽。在先秦的诸多表演形态当中,“优”的活动被史学家颇为看重,“优”也称为“倡优”“俳优”,是专供贵族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由能歌善舞、滑稽调笑的男子充当。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春秋时楚国宫廷的“优孟衣冠”的表演,已具备了一些戏曲的因素。
汉代的百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各种技艺同台演出、相互交流,对戏曲艺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中角抵戏《东海黄公》的演出尤为令人注意。
二、戏曲艺术的雏形
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展起来的歌舞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代面》(又叫《大面》或《兰陵王入阵曲》)、《拨头》及《踏摇娘》,以说白、动作、歌舞等元素表演故事情节,向“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式迈进和靠拢。唐代的参军戏是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它继承了前代的歌舞戏等发展而来,亦是古代优戏的一种发展。在唐至五代,参军戏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了很多不同内容的剧目,参军戏一词也由一特定剧目转化为一剧种的名称。歌舞戏和参军戏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扮演角色,而且有歌唱、舞蹈、说白、化妆、服饰及简单的舞台装置与布景,具有了后世戏曲的某些特征,可以说是戏曲的雏形。
三、戏曲艺术的正式形成
我国的戏曲艺术正式形成在宋代,学者多数认为始于南宋的南戏,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北宋的杂剧。北宋的杂剧综合了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兴起于北方。其表演结构相对完整,包括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日常生活熟事)、正杂剧(表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散段(又称“杂扮”,是临时加演的滑稽表演)三个部分;已形成了固定的角色行当,主要角色有副净、副末、装孤、装旦、末泥;宋杂剧音乐常采自歌舞大曲和民间曲调,与说白相间,不仅有歌唱,而且有乐器伴奏,演奏者叫“把色”,演奏的乐曲叫“断送”。宋杂剧剧本全部失传,只保存了剧目名称(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北宋后期至金的女真地区,流传的“院本”,和宋杂剧大体相同。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起源于浙江温州,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因产生在南方,为区别于北宋杂剧,所以称为“南戏”。原是在温州一带的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后吸收了词调、唱赚、诸宫调、大曲及杂剧等因素,成为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戏曲形式,南戏有剧本传世至今,从中可看出它是完全成熟了的戏曲形式。元中期以后,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南戏得到重新发展,元末明初,南戏大盛,出现了“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等著名剧作,加上《琵琶记》,并称为五大传奇。
四、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代,元杂剧的出现,形成了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它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起来的更为完善与成熟的戏曲艺术。形成了一整套严格体制,以“折”为单位,一本四折或五折,以一本演一个故事,有时剧情复杂,可增加本数。元杂剧由曲(歌唱部分)、宾白(语言部分)和科(动作表演部分)组成;已形成角色分工体系,有正末、正旦、净等主角,其他还有丑、孤等众多配角。其音乐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伴奏乐器丰富。元杂剧得到文人的重视与参与,发展较快,拥有众多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也出现许多著名演员如朱帘秀、天然秀等,有一大批优秀剧目,如《窦娥冤》《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等等,现存剧本多达160多本,参与创作可考者有120人左右,这使戏曲在元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
元代末期,北方杂剧衰落,南戏在流传中与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曲牌体的戏曲体制叫传奇剧。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其中弋阳腔和昆山腔对后世影响较大。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的加工改进后,成为传奇剧最有代表性的声腔,在明嘉靖至清初产生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最著名的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N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从明代中叶至清前期,昆山腔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但到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落,由新的乱弹剧所取代。
乱弹剧的声腔最重要的是梆子腔,皮黄腔是乱弹剧重要的声腔之一。它总体结构如传奇剧,最大特点是创用了板腔体的音乐形式。
清代中期,北京是全国戏班荟萃的地方,1790年,乾隆诏令四大徽班进京,进京后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特别是汉剧)艺人进行交流并吸收各剧种及当地民间曲调,逐渐演变成了京剧,取代日渐衰落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其唱腔以皮黄腔为主,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初期重要的演员有称为“三鼎甲”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后又有谭鑫培、汪笑侬、余叔岩、周信芳等,更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名角,从清道光至民国初,拥有大量的剧目。在清代,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为代表的众多戏曲,使中国戏曲在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峰。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聚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心血,在广受文化多元化冲击的今天,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田可文编著.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颜长珂.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4]麻文琦,谢雍君,宋波.中国戏曲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
屈原的故事范文3
拔钉楔烛之武退秦师
排众议晋文公归绛都
月明星稀。
汜水之南的秦军驻地,十里连营,灯火通明。
公元前630年9月,秦晋二侯并二十万大军抵郑,翌日围城。
今夜,却是秦晋联军围城的第二个夜晚。
夜风吹过,卷起军帐的帷布。帐内手捧竹简的老者端坐,正是秦军统帅秦穆公。与晋文公的慈眉善目不同,同为“春秋五霸”的秦穆公,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穆公幼时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更兼其贵胄之后的特殊身份,因此,举止之间,隐然有一种睥睨天下的王者气概。但是,秦穆公更多是靠其军事才华闻名遐迩。秦师素有“貔虎之师”之誉,这与穆公的严谨治军有很大关系。据传,穆公有一套极臻完善的赏罚制度,因此,将士们才会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势如貔虎。
此时的穆公,坐在案边,虽气宇不改,面色却略显憔悴―连续几日的行军,更兼忽遇暴雨,道路泥泞,使秦军上下士气低落,若非此次围郑,秦晋联军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穆公绝不敢贸然率军远征。
穆公放下竹简,踱出营帐,仰望夜空之中,明月高悬,心中却蓦地升起不祥的感觉,穆公长叹一声―这种感觉,自决定出征之日,便已在他心头盘绕。
然而,穆公绝不会料到,就在此时,高耸的郑国城墙上,风烛残年的老人正以绳缒城而出,为的,只是少时的一个梦想。
一个时辰以后,当秦穆公巡视完营寨回帐,正欲休息之时,一小校来报:“故人烛之武来访。”穆公微诧,旋又道:“快,快请入帐中。”
―许久以前,曾有人将大隐于市的郑国隐士烛之武荐于穆公,穆公亦曾私下派人赍金银请烛之武出山,却被烛之武婉拒。拒绝的理由,不得而知,或许,烛之武不愿成为一个一心逐鹿中原的霸者的辅弼,毕竟,他的梦想只是息兵止武。
进帐的烛之武一脸风尘,揖道:“郑国使者烛之武拜见君侯。”
穆公闻言,笑道:“先生说笑了,先生隐居不仕,何时成了郑国使者。”
烛之武肃容道:“臣并没有说笑。臣已受大郑君侯之聘,今日夜访,乃是我首次任务,务要请君侯退兵。”
“这……”穆公的确难以相信。当年他曾三次派人携其亲笔书信拜访,都无功而返。那时,烛之武回信明志,表示不愿再出仕为官。
“烛之武今日虽为郑使,然若只是虑及郑国利益,绝不敢贸然来访,之武亦为君侯虑也。”
“愿闻其详。”面对这位传闻中胸怀韬略的隐士,穆公表现得异常谦卑。
“臣以为,若亡郑有益于秦,则不敢以之烦君侯。然秦郑两国,领土并不相连,若亡郑,则郑为晋国属地,而秦无所得也。君侯又何必拼秦国儿郎性命,为晋侯开疆扩土。晋,虎狼也。今日能向东侵郑,难保他日不向西攻秦。君侯尚记否,昔日您曾有恩于晋侯,晋侯许君隹、瑕二地以为报答。可是,晋侯早上刚渡黄河归国,晚上便筑防御,哪有报答之意。之武窃以为君侯助晋攻郑,实是损秦利晋,这又是何苦?”
“唔……”穆公沉吟不语。此次出征,在国内便引起许多朝中重臣反对,穆公顾及到秦晋联盟,才勉强发兵,今日闻烛之武一番话,不禁心中踌躇。
烛之武又道:“昔日,我曾向君侯明志,不再出仕为官,君侯定然感到奇怪,如今我却为何违背诺言,应郑王之请出山。”
穆公笑道:“孤也正疑虑,想必先生必有道理。”
“我年少之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息兵止武,解民倒悬。虽隐居多年,这个梦想却一直萦绕心头,此次晋侯攻郑,为的是报当年受辱之仇。大郑城破之日,人民必遭劫难,我不忍见百姓受戮,才违诺出山。君侯以为,我这样做,有没有错?”
穆公闻言忽大笑道:“先生何错之有……好!就凭先生这句话,孤不仅要退兵,还要派人助郑守城。”
烛之武闻言,仆地跪道:“若如此,之武替郑国百姓感谢大王恩德!”
秦伯忙扶起:“先生不必言谢,因为孤与先生一样,亦有一个解民倒悬的梦想!”
烛之武抬头,清澈的眼神与穆公相对。
那个月夜的帐中,两个韶华已逝的老人眼中,竟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翌晨,函陵,晋军军帐中的晋文公愁眉紧锁。
此次秦穆公的倒戈相向,对晋军士气影响极大,熟谙兵法的文公深知,这支未尝败绩的常胜之师,一旦遭挫,很可能会一败涂地。
帐下大夫狐偃进谏道:“秦伯虽违约退兵,然我尚有雄兵十万,破郑足矣,恳请大王马上下令攻城……”
“不可!若无秦伯,便无重耳今日。”文公思忖良久,告部下,“攻,则不仁,又失盟,不智。宜退兵。”
十万晋军,匆匆离去,而乱世却远没有结束,但终有一天会结束。正如在此之前或之后,这片土地之上上演的治或者乱的时代,终究只会成为历史的尘埃。当尘埃落定,也许你会听到那关于梦想与荣耀的吟唱:
我不知道
我是否该憎你,
自你出现,
便有了血,有了杀伐。
我不知道,
我是否该爱你,
自你出现,
屈原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记账;问题;建议
记账机构由于其专业性强、费用低的特点,被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所信赖和接受,从而弥补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副食厂就是一个小型企业采用记账的成功案例。
一、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在记账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古城副食厂于1980年10月1日在古城镇北关注册成立自从1998年选择记账服务之后,山西省古城副食厂的会计核算工作日益规范,其专业化服务使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在开展新领域,拓展新业务方面有了更有利的保障。尽管如此,本企业在记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双方法律纠纷频繁
截止2012年年末,双方共发生过8起法律纠纷,虽然最终都得到解决,但因此产生的其他问题如赔偿问题、重新选择记账机构等问题会耗时耗力,记账机构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如2010年10月份,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委托的记账人员因为错记一笔账目给企业带来损失,被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既没有合理的说法又不给于赔偿,导致被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在诉讼维持期间的3个月,由于双方的特殊关系,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被搁置,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工作秩序也也被打乱,这正是委托双方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的结果。
2.会计资料的交接麻烦、不规范,遗失或损害时后果严重
由于选择记账,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内部只设出纳人员,负责日常货币收支、财产保管工作及各种原始凭证的管理。本企业无法随时查阅,若会计资料保存在本企业,会给记账工作带来不方便。
3.记账机构过分迎合企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在古城副食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记账人员为了招揽顾客,赢得本企业的认可,竭力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运用各种账务处理技巧为其进行记账。例如,2011年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副食厂的记账人员在年末结账时,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一笔款项结转到收入中,使收入虚增120万元,从而增加了本年的净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样会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
二、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在记账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委托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在与记账机构签订委托合同时,由于各自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因此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也不客观公正;因此当记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由于无法分清双方的责任,会使双方陷入僵局甚至法律纠纷中,为记账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对双方的声誉及未来发展也不利。
2.记账服务方式的局限性及会计资料提供的不完整性
记账的服务方式有以下两类:送达和上门服务。山西省古城副食厂采取送达的方式,即本企业出纳人员定期将原始会计资料送到会计师事务所,然后由其记账人员完成一系列记账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如有疑问还需要双方来回周折或电话沟通,正是因为这种服务方式的局限,因此双方的交接工作非常麻烦、不规范。另一方面,在交接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会计资料提供不完整的情况,若原始资料遗失或损害,会造成严重后果,不利于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
3.记账行业的无序化竞争及政府监管不力
由于记账行业具有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因此同行业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记账机构为了招揽业务,经常屈从于本企业的不合理要求,采用各种技巧制造假账甚至偷税漏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记账行业秩序更加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也更严重。
三、针对山西省古城副食厂在记账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1.完善小企业记账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实施
相关立法部门应全力完善有关小企业记账的法律法规,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使其更加具体化和具可操作性,减少因双方推卸责任而发生的法律纠纷。同时,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促进记账工作的规范化,从而避免记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麻烦,以利于记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树立记账品牌,有序竞争,合理解决委托企业的需要
目前,记账机构数量众多,良莠不齐,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恶性竞争时有出现,因此品牌成为记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而不是为了招揽业务低价竞争或制造假账偷漏税等来迎合委托企业。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要以优异的服务质量赢得山西省古城副食厂的信任,合理解决其委托,为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序竞争,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业务量。
3.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记账监管的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在一定期间内对记账机构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记账机构的工作态度和质量。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对记账机构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章制度,规范记账业务。
参考文献:
[1]成涛林.加强记账机构管理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3(2).
[2]薛松.怎样做好记账工作[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01):83.
[3]徐涔.委托记帐公司为私营企业记帐的探索[J].上海会计,2002(03):16-17.
[4]周群.加强记账机构监管的几点看法[J].财政监督,2007(04):44-45.
屈原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 耕地;问题;开发利用;改良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58-02
原州区现有耕地10.36万hm2,均为中低产田。干旱缺水,耕作粗放,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耕地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干旱缺水
原州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为350~650 mm,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的水分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由于受六盘山脉的抬高影响,降水由南向北递减,且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配不均。4―6月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25%,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蒸发量为1 753.2 mm,是降水量的3.7倍,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原州区水资源极为贫乏,水量受雨量制约。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加之埋藏较深,水质较差,给开采利用带来困难。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因水分不足,土壤干旱,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这是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
1.2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
肥力是土地生产能力的主要体现,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密切相关。据调查,原州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1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0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0.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12.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7 mg/kg。特点为“一高”(钾素含量较高)、“一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三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低)、“一个不协调”(碱解氮与有效磷比值较大),土壤含量低。大面积的丘陵坡地虽黄土层深厚,但养分含量低,结构疏松,易受水蚀,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弱,生产能力低下。部分川地重用轻养,犁底层明显、坚实,作物根系下扎困难。部分土壤供肥能力差,如阴黑土有机质和养分总量贮量虽高,但低温多雨,湿度大,水、肥、气、热不协调,矿质化弱,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土壤瘠薄,肥力不足,限制了自然水的利用,土壤干旱,水分不足,又降低了有效供肥能力。
1.3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
原州区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农业经营结构单一,种植业常因降水影响,产量低而不稳。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动和老龄化,形成了广种薄收,只种不养,耕作粗放的恶性循环。
1.4 水土流失严重,部分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
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毁林毁草开荒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从而引起了表土侵蚀,耕地肥力降低,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在清水河谷的部分灌溉农田上,因长期灌溉含盐量较高的库、井水,从而使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全盐含量达2.5~7.9 g/kg,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2 耕地开发利用措施
2.1 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根据原州区耕地类型,气候特点及种植业生产现状,结合耕地地力评价等级,对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提出如下设想,以便分区经营,综合发展。
2.1.1 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区。原州区包括三营镇、头营镇、彭堡镇及清河镇的部分村队,可充分利用杨黄灌溉、库井灌溉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蔬菜种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向日葵种植面积,逐步建成农业高效示范园区。
2.1.2 黄土丘陵区。原州区包括河川乡、炭山乡、官厅乡、寨科乡、清河镇以东村队以及中河乡的部分村队,该区以旱作雨养为主,应继续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以荞麦、莜麦、碗(扁)豆为主的小杂粮生产,提高耕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1.3 南部土石山区及土石丘陵区。原州区主要分布于张易镇、开城镇及中河乡的部分区域。在巩固提升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的同时,稳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要选育良种,提高品质和单产。同时,要扩大豆类面积,在海拔≤2 000 m的区域发展地膜玉米种植,确保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构建耕地生态保障体系
2.2.1 建设高产稳定基本农田,提高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原州区一、二等耕地主要分布于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地势低平、积温较高、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原州区发展高效农业的精华之地。林茂则粮丰,林业是农业的生态屏障。高标准的农田林网可有效减轻旱、涝、霜冻、干热风对农业的危害。应采取措施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实现田、林、路综合治理,首先将河谷道的一、二等地建成高标准高产高效基本农田。分布在三、四等耕地和6~15°修成的梯田上,五等地58%分布在6~15°坡度上修成的梯田和6~15°坡度上。地形复杂,大部分耕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沟深坡陡,切割强烈,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田建设与草灌植被建设相结合,构建旱作基本农田的生态保障体系。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粮草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保证作物稳定增产。≥25°所处地形部位修成梯田,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2.2.2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保证耕地安全生产。对小流域区内山、水、田、林、路实行统一规划,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林牧用地实行优化配置。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采用库、坝、池窑协调利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安全生产。
2.2.3 建设水资源利用工程。水资源是原州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要遵循开源和节流并重,高效用水的原则。一是加强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重点修复加固已建成的“库、坝、井”及蓄水、输水工程和集雨工程,排除病险,提高标准;二是开发新的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三是大力示范推广小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滴灌、喷灌、膜下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用水,扩大灌溉面积;四是加速杨黄补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和杨黄灌区灌水设施的修复更新,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产效率。
2.2.4 巩固封山禁牧成果,搞好生态建设。针对原州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2003年以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植被覆盖得到恢复,水土流失明显降低。今年要完善措施,建立健全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作制度,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实现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依法保护力度
耕地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1-3]。要根据《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开展耕地地力检测,跟踪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为科学管理耕地,保护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建立健全耕地信息网络体系,优化充实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功能,提高耕地地力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科学依据和信息平台;要建立耕地土壤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环境变化趋势,预测、预报土壤障碍因子和土壤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预防措施及治理办法,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供指导性意见。
3 改良利用措施
3.1 多措并举,培肥地力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是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是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应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不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首要的问题,特别是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要坚持草畜主导,兴牧促农的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畜多才能肥多。二是大种绿肥,实施秸秆还田。原州区农家肥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地力提高的要求,必须以大力发展绿肥,特别是豆科绿肥作为补充。种植绿肥不仅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为发展畜牧业提高饲草,并能延长耕地的季节性覆盖,控制水土流失,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原州区种植绿肥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种植绿肥省工、节本,提高肥力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要因地制宜大力提倡,积极推广。同时实施秸秆还田,重点扩大留高茬还田,运用氮肥调整碳氮比,加速秸秆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三是改进施肥方法,大力推广化肥秋施、深施、种施,以无机促有机,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目的[4-5]。
3.2 挖掘水源,发展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灌溉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增产效益极为突出。由于原州区北部河谷川道区沟阶地多处于河道或冲沟边,分布零散,修建长距离的输水渠道困难较大,但河沟内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因此打井提灌效果明显。对已建立的杨黄灌区、井灌区要完善配套输水工程,大力推广小畦灌溉、膜下灌溉、滴灌等技术。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益,提升原州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次生盐渍化土壤采用完善灌溉体系,提高灌溉质量;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耐盐作物面积,推广地膜种植[6]。
3.3 扩大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一是加强改土治水,发展集雨补灌。根据原州区春季少雨,十年久旱,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的特点,要实施降水的时空调控,继续大力推广打窑集雨节水补灌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干旱的能力。二是大力推广以地膜栽培为主的旱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地膜覆盖特别是秋季和早春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土壤增温保墒和增墒作用。近年来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地膜马铃薯、地膜瓜菜、膜测小麦等种植技术。三是推广“以肥调水”为中心的土壤培肥技术,以“五墒耕作”即旱耕深耕多畜墒,过伏合口保底墒,雨后耙耱少耗墒,冬春打碾防跑墒,适时早播用冻墒为核心内容的适墒耕作技术,以达到保住秋墒、秋雨春用的目的。
3.4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强抗灾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住作物高产。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具体讲,在山区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开展小流域治理,实行坡地梯田化,沟壑川台化,壕地建设坝地及洪漫地,积极推行隔坡梯田。在杨黄、库、坝、井灌区要健全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实行园田化,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4 参考文献
[1] 赵丹煦.福贡县耕地利用特点和动态变化分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49-151.
[2] 索全义,姬宝霖,高聚林,等.高泥沙洪水淤地治沙后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7(5):134-137.
[3] 乔晓娜.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48-351.
[4] 王兵,仝亮,潘元庆,等.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2008(11):64-66.
屈原的故事范文6
我早就从书上读到过有关秭归的传说。因屈原的姐姐听说屈原流放而特地回来看望弟弟,因此这地方称为“秭归”。但我查过《辞海》,秭是数目字。《诗 周颂 丰年》中有句:“丰年……万亿及秭。”说的是谷数多、丰收。我想,可能“姊”与“秭”在古文中是相通的两个字,也可能先是“姊归”,后来才改成“秭归”,这样可以预祝丰收?
离秭归县城约一公里处,有个屈原沱,岸上有屈原庙。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他的姐姐梦见屈原驾龙舟而归,第二天便在江边等候弟弟。只见一条头似艨艟、背鳍如帆的大红鱼溯江而上,游到这个沱湾里,向姐姐点头三下,巨口一张,将屈原的尸体吐出浮在江面上,容貌如生。屈原的姐姐就和乡亲们一起把屈原埋在沱湾岸边,筑坟建庙,以供祭祀,并把这个沱湾取名“屈原沱”。
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人们闻讯后争相驾舟飞驰去救,并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蛟龙虾吃了粽子不去吃屈原的身体。此习俗流传至今,就有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及包粽子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