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言文学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言文学奕

文言文学奕范文1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强化诵读; 鉴赏能力

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教学人员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在文言文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般采用“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把各段意思概括起来,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本人就谈谈自己对于文言教学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学生对文言文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所以得让学生感兴趣。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四条教学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动机原则,认为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学生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天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用下列方式创设情境:

①播放影像资料。学习《三峡》,可以欣赏三峡优美的风光,把学生带到那个情境中去,激起学习的冲动和热情。学习《口技》可以用一段现代口技表演的录音导入,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致学习《口技》,体会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

②讲相关的故事,或改编故事,或分角色朗读。学习《隆中对》,就给学生讲一讲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曲折经过;对于像《唐雎不辱使命》《公输》《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事先应做好相应的指导)。

③背诵相关诗文,以激发兴趣。教学《湖心亭看雪》,可以用张岱的《自题小像》“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也怕痛,荷锄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仅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来引入,并引导学生评价张岱,以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请学生背诵与雪或西湖有关的诗句来引入本文。

④诵读作者的其他诗文或介绍作者的成就、写作背景来引入。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们可以应该介绍苏轼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的成就,让学生首先对苏轼产生一种敬意;也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背诵苏轼的诗词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让学生体会苏轼的豪迈、豁达的胸襟;背诵《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认识一个柔情的苏轼。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更好的教,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感到满足,享受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使学生关系和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的内涵。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诵读应该有明确的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第二步,粗知大意,掌握思路;第三步,读出语气、语势;第四步,体味情感、感悟意境。在学生诵读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要结合文章的感情意境指导朗读,要让学生多读一次就有新的体会。不能机械重复的读“望天书”,摇头晃脑读得不亦乐乎,结果是脑子里什么都没装进去。比如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在让学生读准字音、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历史背景,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讨论,读好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当学生对人物特点和课文中语气语势的把握都比较到位的时候,再让学生模拟表演。可以指导朗读的文章一定要不怕花时间,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一种爱意,觉得学习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有趣,甚至更有趣。只要学生爱上了文言文,那一点时间就花得很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三、借助注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学生结合注释或进行合作学习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注释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下面以《三峡》第一段为例说明注释的重要性: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本段的注释有:“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阙”、“亭午”、“夜分”“曦”。根据这些注释,学生很容易明白本段的大意,只要认真推敲两个“自”的意思(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如果” ),那么整段的意思就能够轻松的弄明白了。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教师就不用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了,学生本身也就有事可做、就有成就感了。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就不会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了。

四、培养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文言文学奕范文2

什么是“文言合一”?所谓的“文言合一”就是以语言为抓手,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文章时,既着眼于篇章的整体,又能与具体的词语理解相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品析,在品析中体悟,努力在“言”“文”之间多走几个来回,言文贯通,进而积累言语经验,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现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进行文言文结合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主问题”带动法

对重点内容采取的“主问题”带动方法,避开了文言分开,疏通文意的传统做法,而且学生讨论词义时几个来回的激烈争论,对“言”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对应知应会的文言词语也自然会在研读中体会其意义和用法。

《满井游记》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之一袁宏道的游记小品。此文在教学方面主要的障碍是生僻字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总担心学生可能不懂。以往笔者都是采用“文言文叠加”教学方式,就是先教“言”再教“文”,这样往往割裂了“言”与“文”内在的意蕴和融合。学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写景的美感体验也自然没有了。

教学中,笔者大胆采用了文言结合的教法,效果显著。疏通字音,读诵课文后,针对第一节设计了一个主问题: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节的内容。学生马上就会回答“余寒犹厉”。教师马上追问“犹”为何意?学生不加思索地答:“很、十分、非常”,也有学生结合《石壕吏》中“犹得备晨炊”和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解释为“还”,学生争论不已。此时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余寒”二字,发现只是剩余的寒气,毕竟已经是春天了,所以解释为“还”比较贴切。结合文章语境,学生很快对“犹”意思的理解深刻到位。

教师紧跟着再追问:“犹厉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结合文章很快回答:“东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笔者顺势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时作”“走砾”的文义,很快学生就达成共识“时作”是“时常刮起”,“走砾”是“石子跑起来”,这些都说明北京城内风大天冷。很快学生又找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也能说明“余寒犹厉”。就此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驰”“辄”的含义,学生也很快理解到“快步走”“就”的意思,体会出作者被拘束在家中不得出行的无奈之情。此时,教师正好总结归纳,小小的城中余寒就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余寒“犹厉”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并适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体会。

这样几个来回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不仅有思维的含量,而且最令老师担心的“言”的积累也会在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得到巩固。

二、“变形”阅读法

众所周知,文言文最初是没有标点符号和分好段落层次的。编入课文时,为了方便学生朗读和教师教学,加了标点符号,分好了节次。所谓“变形阅读”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可还原其本来面目,让学生自行尝试分层次说理由。它重在对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的理解把握,适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例如《醉翁亭记》就可以抓住“也”字句结构,体会“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也”抓住这些特殊的句式,体会“也”的不同含义,有表示解释和判断的;有表示感叹、祈使、疑问和反问语气的,教师再朗读之后,根据这些特殊句式,划分层次,随着作者的视角,层层推进、移步换景。然后引导抓住关键的字词义进而理解层义,感知文意。如:琅琊山的特点就引导学生体会“蔚然、深秀”的含义,就能感受到琅琊山茂密秀丽的特点。在如此探究之中,学生文言词义的积累多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课堂的思维表达能力,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灌”了。

三、“诵读”咀嚼法

谈到诵读,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文言文时也很重视,但往往还是单纯地为读而读。这样的读,也只是在解决字音、句读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把“文”“言”割裂开来了。其实,有些文言文,在诵读上教师适当引导,文言依然结合巧妙,让课堂重现生机。

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就采用“诵读”法实现“文言合一”的教学理念。这篇课文的内容情节初三学生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对话是文章的主体,对话既展现人物丰富的个性,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因此,教学时,设计了三个环节:初读,读通课文;再读,读准节奏;三读,读出语气。设计的重点在读出语气这个环节中。每一节都是两个人的对话,我让两位同学示范朗读,要求就是读出恰当语气,并让学生点评朗读者的人物语气是否朗读到位。例如,在学生诵读第一节时,对于秦王派出的使者的语气,学生就认为应当读出秦王傲慢无礼、目中无人、霸道蛮横的语气。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找出依据,学生很快发现“安陵君其许寡人”中这个“其”就是很好的证明,“其”在这里加重肯定语气,有“一定、必须”的意思。说明秦王“换地”的主意是不容对方反悔不答应的,可见其霸道蛮横的一面,朗读时就一定要突出,加重音。分析到位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诵读,此时的诵读语气情感就有明显的提升。教师再适当总结“其”字作为语气词的几种用法(表反问、表推测、加强肯定语气),学生对“其”这个文言现象的理解也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的点评,让智慧在碰撞中闪现,让思维在碰撞中提升。

文言文该如何教?实践告诉我们,努力改变传统教法,让“文言合一”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位,学生一定会爱上文言文。也许有老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授课流程就是与现代文阅读教学一致,似乎还是重“文”轻“言”了,学生文言文的能力如何提升?这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明确重点突出词语进行反复的强化,在“文言”之间多走几个来回,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词汇自然有所积累。当然,在课后检查、检测也是弥补的最好方法。

事实上,在试题中,学生遇到的文言文都是课外的,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字字落实,因此文言文合一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避免文言文教学的枯燥,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思维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好文言文、做好文言文练习的信心。

文言文学奕范文3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46-01

用文言表情达意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然而前人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粹却以“文言”的外壳保存了下来,文言文承载着古人、名人轶事、天文、文物等许多知识,是我国文化宝库的一大瑰宝。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故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美简练的语言,至今还活跃在现代人的笔下,被引用、借鉴乃至模仿。学习和阅读文言文,对于年青一代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语言文学的理解力,而且也使得他们在表达时能够做到适当地运用,更有意义的是,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国家的文化修养水平。因此,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中学语文大纲也提出:将“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极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要注重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一、熟读成诵

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重视熟读成诵。熟读成诵的好处一是积累。积累多了,逐渐融会贯通,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二是加深理解。熟读是理解的第一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熟读成诵对加深理解的作用。

熟读成诵一要坚持,二要指导,三要训练,还要经常反复,才能取得效果。要做到熟读成诵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标点符号、关联词语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行背诵。例如,《岳阳楼记》第二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一句是提挈,后面用的是冒号。从“衔远山”到“气象万千”中间有一个分号,并列“水势浩淼”和“气象万千”两个层次。接着是两个短句,一句总结上文,一句照应第一段,以后几句一逗到底,说明“览物之情”因人而异这一层意思,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弄懂了标点符号的作用,理清了层次,背诵就容易多了。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大声朗读。朗读可以借助听觉,在脑子里形成某种暂时联系,凭着这种语感,容易熟读成诵,而且常常可以自己发现错漏。如《醉翁亭记》,讲义上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一句中镂刻了“而”字,许多同学一读,就觉得中间少了字,这靠的的就是语感。在指导中,教师还应该注意经常总结经验交流,比如有的同学善于理清文章结构,有的同学注重理解内容,有的同学注意标点符号,有的同学努力做到口到、眼到、心到等,这些方法对于熟读成诵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在理解材料和具有一定语感的条件下,要求同学边听边读边诵,很容易使学生背下古文,另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忆的能力,这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迅速找出记诵这段古文字的难点和关键词句。

二、新旧联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不是彼此孤立,不相联系。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育学上很重视新旧联系,有的教育家把“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列为上课的重要环节。把新旧联系适当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嘘声知识的增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该允许他们有从“不求甚解”到“融会贯通”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用新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例如有些学生知道有“寡廉鲜耻”这个词语,却不知道词中的“鲜”字如何解释;有的学生会用“是可忍,孰不可忍”,却不知道这里的“是”和判断词“是”有什么区别。学过《爱莲说》“陶后鲜有闻”和《口技》中“当是时”以后,通过新旧联系,学生对于“寡廉鲜耻”、“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两个词语就可以真正理解了。为了加强古今词义的联系,我们常常让学生在词义辨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词义,找出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或成语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丰富学生的词汇。

三、逐步归纳

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由博及约,形成系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逐步归纳的方法。例如对古汉语常用实词、虚词,我们就使用分散学习、集中整理的方法,使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一个词,首次出现时重点讲解,再度出现而且词义不同时,则进行比较,待到这个词的基本用法大致齐全时,就把它加以整理、积累起来,这样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言文学奕范文4

1、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来源:文章屋网 )

文言文学奕范文5

何谓"句读"?古人写文章是不断句也不标点的,后人阅读时,常在一句末尾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这就是古人说的"句读",也就是我们讲的"断句标点"。

近两年,中考语文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除了考查学生理解实词、虚词,翻译句子,理解文意四个基本题型外,又新增了对诵读能力的考查这一题型,即"断句标点"。断句标点已纳入考纲,走进我们的视野。因此如何开展"句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开展"句读"教学首先应当克服畏难情绪。我们承认给文言文断句标点,必须积累和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文言词汇、句法,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历史和文学常识。但我们不能因此产生畏难情绪,乃至放弃。"断句标点"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必修课。克服畏难情绪,脚踏实地的工作,是搞好文言文"句读"教学的前提。

其次要善于从教学实践中找寻规律。由"句读"一词的涵义可知:研究"句读",必须观察研究句首,句末和句中的遣词造句规律。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规律在哪里呢?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把它们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根据虚词的位置断句标点。

(1) 用在句首的发语词,谦敬词,反诘,揣度等副词。

例如: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

4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例1中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例2中的"愚"表谦下,相当于"我"。例3中句首"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您"。例4中的"岂"表反诘,有"难道"之意。例5中前一个"其"同"岂",表疑问反诘,有"难道"之意;后一个"其"表揣度语气,有"大概"之意。

(2) 用在句末的语气词

例如: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2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3南方有鸟,其名为,子知之乎?(《惠子相梁》)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5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

6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例1中的"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例2中的"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3中的"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4中的"哉",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5中的"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6中的"矣",句末语气词,表祈使。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用在句首的副词和用在句末的语气词,确定了句子的语气语调,了解了不同的语气,标号就易如反掌了。值得一提的是句首的副词不能以字解字,否则我们在句意理解上就会闹笑话。

2. 根据文言句式断句标点

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例1的"者"表提顿,"也"表判断,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句式,当然也有直接用"也"字表判断的。例2的"焉",疑问代词,相当"哪里"。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因而它既是疑问句又是省略句,例3是个被动句,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熟炼掌握不同句式的特点,对我们断句标点也是不无裨益的。

3. 根据修辞方法断句标点

例如: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1和例2均采用了排比修辞格。排比要求结构对称。了解排比的结构特点,划分节奏就会得心应手,不会出太大偏差。

4. 根据专有名词断句标点

古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专有名词,平时我们要留心观察,擅长积累。

例如: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4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例1中的"孤",古代王侯自称。例2中的"寡人"封建君主自称,它们属于表示人称的专有名词。例3中的"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是表时间的专有名词。例4中的"侍中"、"侍郎"表示古代的官职名称。

5. 根据"曰"字断句标点

例如: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第五章)

例1中的"曰"可直译为"叫做",朗读时不需停顿。例2中的"曰"可直译为"说",标点断句与现代汉语中的"说"用法相同。"曰"字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标志,才能正确断句标点。

文言文学奕范文6

题目: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提高措施

摘要: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提高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医学检验 临床技术 重要性 现状 提高措施

医学检验技术是辅助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方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水平,影响着治疗的安全性。快速、准确的临床检验技术能够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1医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内容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包括尿液检验、血液检验、粪便检验、检验、羊水检查、前列腺液检查、脑脊液检验、胃液检验、引导分泌物检验、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检验,根据检查诊断活动、检查项目领域、检查技术内容的差异,检查方式也有所不同。医学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影响,细菌鉴定、药敏实验等,都关乎着临床诊疗工作的成败。

2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现状

现代化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强调多学科的配合与渗透,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检验工作是一门综合化的学科,各类单项学科技术对检验工作都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就现阶段来看,临床医学检验不仅可以应用在医学诊疗工作中,在保健、卫生预防、康复领域也有广泛的使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诊断工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在规模建设、机构设置还是普及率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机制,制剂管理、仪器配置、实验室设置、科室管理上还存在漏洞,导致医学检验时常发生错误,此外,各类新技术的诞生也对临床检验人员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满足这一要求,需要针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要求进行改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3提高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措施分析

3.1提高临床标本的采集质量

在临床标本采集前,要核对好患者性别、姓名、待检验项目,向患者解释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检验准确性。以血液标本的采集为例,在采集前,要控制好受检者情绪的稳定性,保证标本、注射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在血肿部位采集标本,在采血前5~10min,避免剧烈运动,空腹时间以8~10h为宜,避免超过16h,不在输液同侧采血,避免输液稀释受检者血液。在采血时,受检者采取卧位与坐位,先使用酒精擦拭消毒,待酒精完全干后,再采集标本,及时加入抗凝剂。对于尿液标本的采集,要叮嘱患者避免服用抗菌药物等禁忌药物,保证标本的新鲜,控制好尿液PH值,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检验单应该注明患者的详细信息以及申请检验的项目、标本采集的日期时间、化验的日期和时间等,检验科要建立完整的标本采集手册,将具体的标本采集方法、运送条件、保存方式、注意事项、患者责任等做出详细说明。医学检验只有系统化、规范化,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2注重检验与临床诊断的沟通

作为检验人员,要加强与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每一位医生都可以了解具体检验项目的方法和含义,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将消息传达给临床医生,与其一起讨论异常结果的产生原因与对策。此外,检验人员也要积极学习,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和意见,完善自己的检验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3.3保证检验质量的控制水平

在检验之前,要检查各类检验仪器的备用状态,严格按照仪器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给临床检验造成误差。对于试剂的使用,首先要保证试剂质量,检验工作结束之后,要加强仪器的保养和维护,详细记录仪器的维修和使用情况,提高检验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3.4促进医学检验成果的转化

各个科研机构、医学院校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成果的转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学检验技术水平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宣传,针对部分企业缺乏成果转让费用、缺乏专利的问题,可以采用技术入股的形式,降低转让门槛,开拓科研机构与大中专院校的经费来源,保证研究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

4结语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于治疗效果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医疗体系的转型下,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阶段下,我国相关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要加强科研速度,注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促进医学检验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杰。探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与相应解决对策[J].人人健康,2017(12)。

[2]周丽华。完善临床医学检验方法的探讨[J].人人健康,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