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的演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范文1

【关键词】您;人称代词;演变;尊称

“您”,是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第二人称代词。它出现的年代较晚,元代以前的韵书中从未出现过该字,仅在极少数南宋、金时期的文献中发现了“您”。唐代出现了“你”,却无“您”。唐代之后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当时念作“你弭、你瞒、你门”,宋以后,随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他们所使用的阿尔泰语也逐渐融入了汉语,语音在语言发展中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在汉语和阿尔泰语的接触和互相影响的过程中,“你”字逐渐鼻音化,加之语言的演变需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逐渐地,“你弭”两字连读即合音成一个音节nim,直至演变成nin,也就是后来“您”(也作“恁”)的音。据考证,“您”最早收录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你与您同义,音恁”,但却并没有出现义训。在元代的诸宫调,尤其是元曲和元杂剧中,开始频繁地使用该字。清代的《五方元音》把它收入人韵,注曰:“上声,您,你也”。《康熙字典》在备考中下注为“俗称‘你’字”,正式给了“您”一席之地。

“您”是一个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不但是近代汉语中新产生的字,而且是现代汉语中唯一一个表示尊称的人称代词。关于这一点,学术界颇有争论。以吕叔湘、王力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尊称的您,和元代出现的您是同一个写法,却并不是同一个词语。第一,元代中出现的“您”是“你老”的合音,代替了“你弭”表示复数,虽然也有表示单数的记载,但却并没有体现尊称的意味,而现代汉语中的“您”只能用于单数及表示礼貌的语境下,说话双方有尊卑的区别。第二,“在早期以复数为主的‘您’和现代以礼貌为主的‘您’之间,没有可以证明用法递变的文献。” i吕叔湘先生查阅了《红楼梦》等近代文献,发现这些书中并没有“您”字,这也是他提出上述理由的重要依据。而以高明凯先生为代表的另一派学者则认为,“你们”合音为“您”就表尊称。

那么,究竟有没有可以用法递变的文献来证明早期以复数为主的“您”和现代以尊称为主的“您”之间的关系呢?后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从元代到近代,“您”广泛应用于北方方言中,并非通用语,李渔的《闲情散记・词曲部》中记载:“北曲有北音之字,南曲有南音之字,如南音自呼为’我’,呼人为‘你’,北音呼人为‘您’,自呼为‘俺’为‘咱’之类是也”,说明了“您”是一个北方方言词汇。写成于清代初期,反映北方生活和山东方言的《醒世姻缘传》中就大量出现了“您”,在这部作品中的“您”即可用作单数也可用作复数。例如“我说的倒是正经话言,过粮过草的,俺两个县里还认的人,您们也还用得着俺。”(《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二回)。此例中“您们”中的您显然表示单数,尊敬意味并不明显。“列位,我待家去咧!这晁近仁的家当,您待分与不分,我从此不管,再别要向着我提一个字!”(《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六回)中,“您”是“列位”的代称,显然表示复数,也无明显尊敬之意。看到这里,“您”究竟是合音还是表尊敬,似乎更难区分了。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过去的中国社会,家庭重要过个人,因此凡是跟家庭有关的事物都不说‘我的’‘你的’,而说‘我们的’‘你们的’(‘的’字通常省去)。”ii吕先生这段话说明,用“我们”、“你们”这样的复数形式来称呼和家庭有关的事物,更有尊重之意。“你替我放着,我自家合您奶奶说去。(《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三回)”很显然在此例中,“您”的用法既是“你们”的合音,又是一种尊称。在现代北方方言中,“您”可以用于复数,也用于单数表礼貌式,这与元明清时期北方文献中的用法,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明显的用法递变。其实,将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用作单数委婉的称呼不止这一例,也并不局限于第二人称。我们知道“俺”是“我们”的合音字,也可以用作单数并被附上了一定的感彩。

“你们”合音为“您”,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音节与词对应关系的结构,从而导致了“您”在语义上的不稳定,最终倒向了尊称形式。这种变异过程缓慢而艰难,然而却最终带来了“您”在北方口语中的大放异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北京方言中,“您”已经在语义上固定为第二人称单数的尊称形式了,这造成了它在人称代词系统中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令人感慨的是,“您”原本是威信和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创造的语言词汇,之所以能变异为纯粹的尊称形式,生动地活跃于非知识界社会,并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不仅在于语言结构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您”的语义变化适应了社会的交际需要,它不但在等级森严、界限分明的封建宗法社会里表达了尊敬谦卑之意,广泛用于权势关系中下对上及一致关系的交际场合,而且在底层社会的民间交际中承担了客气、恭敬的功能,当我们需要让对方缓和情绪的时候,很显然,“您”比“你”要间接、和缓得多。现如今,随着封建等级团体的解体,语言已经被市民阶层所选择,“您”的意义已经逐渐固定并形成习惯,成为了独立的、表示尊称的人称代词了。

注释:

i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学林出版社,1985:32.

ii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学林出版社,1985:72.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学林出版社,1985.

[2](清)李渔.闲情偶寄[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齐鲁书社,1980.

[4]高明凯.汉语语法论[M].科学出版社,1957.

汉字的演变范文2

关键词: 汉字 字体演变 书写效率

效率性、准确性是文字书写的两大基本要素。汉字担负着记录、书写汉语言的任务,在书写速度上具有快捷的效率性,在书面表达上具有高度的准确性,这是汉字演变发展围绕的中心。为满足书写的效率性要求,汉字字体在不断地趋向于简化,表现形式是汉字字体不断符号化,内容是字体的结构由繁杂趋于简单;为满足准确性要求,汉字字体的演变对效率性又有所抑制。汉字字体演化到现代汉字这种体式,虽然在书写的效率性方面比以往已有极大的提高,但由于汉字本身在书面表达上所具有的高度准确性,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高节奏、高效率,汉字的书写效率仍然是滞后的。然而,汉字简化一直处于演变的主要矛盾方面而成为主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高效快捷、便于书写的追求。

一、汉字字体演变中对书写效率的追求

汉字的产生,有“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的传说。其实,仓颉不过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使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作了总结性的统一罢了。以后由大篆到小篆,由篆到隶,由隶到草、到楷、到行书,以及现代汉字的简化,都是这种情况。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六国古文等在内的大篆和小篆合称篆书,是古文字的统称。早期的古文字在书写方面师法自然、据物绘形,具有强烈的象形性质,近于图画,相同的一个字有多种写法,而且结体不拘,用笔自由,没有定型,书写起来相当困难。周宣王时的太史籀对古文字进行了整理,石鼓文可为其代表。石鼓文的特点比早期古文字规范、严整,结构较紧凑,字体较完备,接近小篆,是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字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诸侯割据所形成的“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采纳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字”的建议,并命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改革,对大篆进行了简化,淘汰了大量的区域性的异体字,使全国文字统一起来,于是形成了“小篆”,古文字也因此进入了定型期,奠定了汉字“方块型”的基础。经过技术性的处理,小篆这种字体结构统一稳定,偏旁简单化,笔画固定化,书写线条化,在运笔速度上较大篆迅速多了,所谓“小篆为大篆之捷也”(晋・卫恒)。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来的隶书,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秦时,“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说文解字・叙》)。隶书是因当时军政事务繁忙,为适应快速记录语言、快速书写的需要,一种比篆书简易、书写速度更快的字体,也就是草体,由下级官吏创造并推广使用开来。《四体书势》曰:“隶书者,篆之捷也。”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说:“秦始皇的特出处,是他准许并奖励写草篆,这样就使民间所通行的草篆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促进了由篆而隶的转变。”秦始皇在文字史上的作用不仅是整理简化了古文字,统一了文字,而且开创了今文字,实现了古今文字的分野。文字研究表明,秦王朝在汉字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短暂的几十年内创制了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

隶书取代篆书的过程,是破和立的过程。它通过对汉字字体和结构的同化、异化、讹化、位移、简化、草化等技术手段,对汉字的字体结构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逐步把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将篆书的象形图画线条变成了书写笔划,使文字由篆书的长方变为横方,使文字显出了符号性的特征。这种从文字结构、笔划到字体上的变化,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它既奠定了近两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方块汉字字体的基础,又提高了汉字书写效率,为记录速度在技术革新方面提供了方向。

汉字在新旧字体演变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发展,在效率性与准确性的矛盾中不断演进,每一次演变和发展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进步在书写技术革新上也都有直接的体现,而每一次革新都凸显了在使用上“实用”、在书写上“迅速”这一汉字字体演变的“魂”。

二、汉字字体演变中对书写效率的抑制

汉字虽然因记录汉语言而产生,但也受到形与义联系的松懈而更注重视可视性的制约。由于长期为了满足于使用者视觉的需要,也引起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比如因为同语音相联系和易于辨识,而大力发展半形半音的形声字;为便于书写的需求,产生了草书。广义概念的草书包括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草体,如草篆、草隶、稿草、章草、今草、狂草、标准草书等。汉字字体演变发展到草书这种字体,标志着汉字记录性书写在速度上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后汉蔡邕对草书的形成有这样的说法:“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草篆、草隶;唐代张怀璀在《十体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稿草、章草。宋代张拭在《南轩文集》中说:“自笔札以来,便已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形式的草体;明代赵宦光在《金石林绪论》中也说:“草书起于列国,天下有事,急就为之,或起草他简,然后正书,皆不暇致详而作。”这里的“草书”实际上就是草篆、草隶。

对草书产生的时代,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草书是由于“救速”、“赴急”、“赴速急就”、“急就为之”而产生的“急就章”。所谓“写得不谨”和“不暇致详”也是因为“急”“速”所致,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写出最多的字数。不难看出,草书是在特定条件下,在实用价值的驱使下,用比隶书书写速度更快捷的一种字体。草书的书写之所以可以迅速完成,效率极高,其技术性因素有三:一是损隶书之规矩,存字形之梗概;二是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自如;三是笔划简捷,线条活泼,纵任奔逸。

汉字的演变范文3

论文关键词:耶稣会士,汉语拼音方案,历史演变

16世纪之前,西方文献中有关中国的记载不多,且很少涉及语言,因此“研究”二字无从说起。伴随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大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总结以往传教经验、教训基础上他们认识到,“进入中国这样一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有着自身完备的文化和制度的庞大国家进行传教,首先应当会读、会写、会说中国语言”[1](P44)。正如范礼安所言,要确保在华传教成功,“最要之条件,首重熟悉华语”[2](P21)。

由于汉语和西方文字大相径庭,对大多数来华耶稣会士来说,汉语学习最深切之感受恐怕便是一个“难”字,尤其体现在语音上。利玛窦曾详尽列举汉语难学的五大理由,其中一条便是汉语语音的声调差异微小:“一共有五种不同的声调或变音,非常难于掌握,区别很小而不易领会。……每个发音的字的确切意义是由它的声调质量决定的,这就当然增加了学习说这种语言以及听懂别人的困难。我要冒昧地说,没有一种语言是象中国话那样难以被外国人所学到的”[3](P28-29)。一位17世纪中期的耶稣会士在失望之余甚至将汉语比作是“鸟的语言,并且只适合鸟的唇舌”[4](P246)。

为了能够掌握汉字发音,来华耶稣会士在学习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借鉴西方音韵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语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几经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的特殊方法,“使之成为传教士学习汉语的便宜法门,由此发展出一整套汉字注音方案”[4](P257),开启了中文拉丁音化的历程,在汉语音韵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葡汉辞典》——汉语拼音方案之雏形

最早进行这一尝试的是罗明坚和利玛窦。早在入华之初,他们便共同编写了《葡汉辞典》。据杨福绵、张西平等人考证,“这部手稿共189页,长23厘米,宽16.5厘米,其中手稿的第32-65页是葡萄牙语和汉语对照辞典。共分三栏,第一栏是葡萄牙语单词和词组,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第二栏是罗马字注音;第三栏是汉语词条,里面既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也有词组和短语”[5](P206),例如:

 

葡语词

罗马字

汉语词

Aguoa

scioj

Aaguoa de frol

zen sciã scioj

甑香水

Bom parecer

pizu ci

标致、美貌,嘉

Escarnar

co gio

割肉、切肉、剖肉

Fallar

汉字的演变范文4

“冰”字是个象形字,即“^”。①是甲骨文字形。两个折起的线表示突出或有纹理的冰块。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同形同义。③是小篆的字形。为表示冰是由水冻结而成的,又在旁边加上了一个“水”。④是楷书的字形。“^”和“冫”都是“冰”的象形字。《说文》:“冫,冻也。象水凝之形。”其实“冫”为“水”的初义。《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申为冻结。“冫”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冫”组成的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如“冷”,“冻”、“凉”、“冽”等字。

“冶”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左上部的二短横表示金属块,下部为“火”,右边的“刀”表示用“火”熔化金属块铸造刀具之意。②是小篆的字形。原来左边的二横讹变成了“冰”(可能是意指在火的烘烧下金属块和冰块都会熔化,所以相互替代),同时,原来的“刀”讹变为“台”。③是楷书的字形。《说文》:“冶,销也。”销是指铄金。可见“冶”字的本义就是熔炼金属。由“冶炼”可以引申为“铸造”,又可引申为“造就”。“历”字很象形。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是两棵“禾”,用以表示是一行行的庄稼,下部是脚(止),脚趾朝卜,表示前进的方向,意思是走一・行一行的庄稼并从巾穿过。②是金文的字形。在甲骨文字形之上有加卜了一个“厂”字,表示在山崖前种有一行行的庄稼。③是小篆的字形。将甲骨文和金文进行了整合,字形复杂但表意更清晰,表示人徒步从山崖前的庄稼地中走过。④是楷书繁体字形。⑤是楷书简化字形,下部全部变了,仅有一个“力”字,变成了一个外形(厂)内声(力)的新形声字了。

“历”字的本义是经过。由这个本义可以引申为“逐个地”,“一件一件地”,再可引申为叠声词“历历”。杜甫有《历历》一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成语“历历在目”即由此而来。

“历”字在古代有很多写法,如“”、“”。其中的“”字,是古人专指历法,历书,日历的“历”字。古人把历字原在下部的“止”改成了“日”,以“日”代“止”很有道理。“”和“”的关系,是古今字的关系,但不管那种写法,现在都简化为“历”字了。

“原”字是个象形字,是“源”字的本中。①是金文的字形。表示在山崖间有清泉涓涓不断地流出。②是小篆的字形。把一个意思已经讲得很清楚的字搞得更复杂了,一下子由原来的一股泉水加成了三股泉水,这更强调了源源不断的指意。③是楷书的字形。

“原”字的本义是“源泉”。“木水之有本原”这句话讲的是木有本,水有源,所以从这个本义义引申为开始,起源。因“源”字又含有“水流平缓”之义,又可引中为将平坦之地称为“平原”。

汉字的演变范文5

许慎的《说文》中讲:“,相纠缭也。一曰瓜瓠结起。象形。”“”与“纠”其实为古今字之区别,字的本义都是“纠缠”,如《诗经》中:“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意思是说:用麻绳缠绕制成的鞋子,怎么能穿着它踏冰踩霜?

“纠”字的词义还包括:①结集:纠合。②督察、矫正。如纠察、纠正。

当今还有“纠纷”一词,多指“争执”、“纷扰”。

“乱”字原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上部为“爪(手)”,下部为“又(手)”,中间是(hù,古时的一种绞绳器)上的一团零乱细丝,这个字表示用手整理乱丝。②是战国时楚文的写法,右边增加了“乙”,字义未变。③是小篆的字形。④是楷书繁体字形。⑤是简化字

“乱”字的本义为“治理乱丝”,后引申为“无秩序”。“乱”字的词义还包括:①反叛:战乱。②混杂、混淆。如以假乱真。③迷惑。如“酒乱其神也”。④。⑤治理。如《尚书.顾命》:“其能而乱四方。”

“经”字是原来个象形字。①是金文的字形。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就学到,地球仪上南北方向的线为经线,东西方向的线为纬线。②是小篆的字形。右边没变,为了使“经线”的词义更加明确,又在左边增加了表义的“纟”,这样一来,“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③是楷书繁体字形。④是简化字。

“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与“纬”相对。《文心雕龙》中有:“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舒畅。”意思是:经线与纬线相交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后,文辞才能顺畅。后来“经纬”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如:“国中九经九纬。”“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意思,如记载一定思想标准的书籍为“经典”,人体气血脉络的支干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经”还有治理国家之意,如:“以经治邦国。”“经”字的词义还包括:①常道、规范。②指古代图书目录中儒家经典部分。③测量、计度。④经过、经历。如久经考验、身经百战。⑤数目。如:“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⑥姓。现代汉语中“经济”一词,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不能理解为“钱财”。

“幽”字本是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在下面点燃的是火,上边有两缕细丝,表示以微火烧细丝,发出幽暗的微光。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其下部渐变为“山”形了。④是楷书的字形。

“幽”字的本义为“昏暗”,如屈原《离骚》:“路幽昧以险隘。”这是说道路昏暗不清而又十分险恶。由此引申为“隐晦深奥”,又可引申为“幽静”、“幽情”。如大家都熟悉的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字词义还包括:①深。如:“宅幽而势阻。”②隐秘、隐微。③僻静。如:“幽栖地僻经过少。”④阴间。如幽冥、幽界。⑤关闭、困禁。如:“后宫多幽女者。”⑥通“黝”。黑色。

现代汉语中的“幽默”,是英语humour的译音,意思是说某人的行为或语言生动有趣,并且有较深刻的含义,而非古语中的“幽默”。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幽默”意指“寂静无声”。这是有根本区别的。

“绝”字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字形。表示用一把刀切断“丝”,意思为断绝。②是小篆的字形。左边为“丝”,右边为“色”,且“色”的字义也是“断绝”。③是楷书繁体字形。④为简化字。

汉字的演变范文6

【摘要】 目的:测定延胡索及其与川楝子配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研究中药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样品中生物碱进行提取,酸碱滴定法分别测定延胡索及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延胡索和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2.219 mg/g和3.422 mg/g,配伍后较延胡索单品中生物碱含量高1.203 mg/g,经统计学处理,P < 0.01。结论: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对其生物碱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延胡索;川楝子;延胡索乙素;生物碱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与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由于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配伍理论,并把配伍理论视为中医组方用药的基础。开展配伍规律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对于继承、发展和揭示方剂配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有效指导临床用药和中药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胡索(Rhizoma Corydalis)为罂粟(Papavera  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  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又名元胡、玄胡,为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常用于血瘀气滞所致机体各部位的疼痛[1]。其含有多种生物碱,如d-紫堇碱(d Corydaline,即延胡索甲素)、d1-四氢巴马亭d1 Tetrahydro palmatine, 即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Protopine, 即延胡索丙素)、1-四氢黄连碱(I Tetrahydro coptisine, 即延胡索丁素)、d1-四黄连碱(即延胡索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l Tetrahydro 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己素)、d-紫堇鳞茎碱(d 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罂粟碱(d 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葵素)、a-别隐品碱(a Allo oryptopine, 即去氢延胡索甲素)等?眼2?演。主产于浙江。性味辛温、苦,归肝、脾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所以古有延胡索主一身上下诸痛之说。延胡索止痛作用显著,作用部位广泛,且持久而不具有毒性,是一味比较优良的止痛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延胡索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镇痛、解痉等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延胡索乙素,其镇痛作用较强,对轻度痉挛性疼痛的有效率大致与杜冷丁相当[2]。川楝子Fructus Toosendan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sendan sieb.et Zucc的果实,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川楝素、生物碱、树脂、鞣质。川楝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及甘肃南部,全株有毒,果实毒性较大,可作为杀蛔虫药,民间也作为土农药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已有收载[3]。中国化学工作者对楝树皮的化学成分作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其树皮的主要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苦楝素和异苦楝素[4]。近几年,还有不少人从根、皮中不断分离出新的物质如类固酮、萜类。从果实中分离出三萜类化合物如苦楝酮、苦楝醇、苦楝二醇、苦楝三醇和川楝素;苯环化合物如香草酸、香草醛;新木脂类如苦楝新醇[5]。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楝树果实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相当活跃,已报道的化合物有几十种,其中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昌军等?眼6?演从川楝子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苯丙三醇苷,同时首次分离出苏式—愈创木甘油。延胡索与川楝子的配伍在中医上称为金铃子散,是疏肝泄热、理气止痛的基本方剂,具有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为临床常用药,广泛用于胃痛、胁痛、腹痛等疼痛症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镇痛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延胡索乙素,复方金铃子散亦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时,川楝子对延胡索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延胡索单品及延胡索与川楝子的配伍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研究中药配伍的合理性,揭示中药配伍后协同增效作用的物质基础。

1 材料与试剂

延胡索、川楝子由甘肃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提供。氯仿(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氨水、0.45 mol/L硫酸、氢氧化钠试剂、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由兰州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提供。

2 方法

2.1 实验方法

2.1.1 药品制备

将延胡索及川楝子生药品进行粉碎至颗粒,备用。

2.1.2 生物碱的提取

由于生物碱盐类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游离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对其水煎液用浓氨水进行碱化使之游离出生物碱,然后用有机溶剂氯仿进行提取。

2.1.3 含量测定

采用酸碱滴定法,加入过量的硫酸使之与生物碱充分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滴定未反应的硫酸,从而得出与生物碱反应的硫酸的量。每1 mol的延胡索乙素消耗2 mol的硫酸,以延胡索乙素衡量其所含总生物碱的量,每1 mL 0.01 mol/L的硫酸相当于7.1084 mg的延胡索乙素。

2.1.4 指示剂的选取

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用量及溶剂3方面。温度的改变能够引起电离常数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准确度,通常被滴定试液为20 ~ 30 mL时,指示剂的用量约为1 ~ 4滴;溶液的电离常数不同,变色范围也不同。当指示剂为弱酸性时,变色范围向pH较大的方向改变;若为碱性时,则向pH较小的方向改变。综上考虑,本实验选取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因其具有变色范围窄(4.6 ~ 5.0)、变色较灵敏(红色蓝绿色)的优点,在滴定过程中其用量统一确定为4滴,以排除其用量所造成的影响。本实验对样品的滴定选取在同一时间段,以避免温度对其造成的影响。

2.1.5 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对指示剂的影响外,酸碱滴定中本身还有很多可影响的因素。比如,滴定终点的确定、指示剂颜色变化的灵敏度及停止滴定时颜色的判断、滴定液及样品液的移取与读数等,直接影响着滴定的准确度,而这些操作误差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再者,药物中生物碱的含量较少,这些误差会使测定结果变化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对不同样品的制备及滴定,尽量在平行条件下、在同一时间段内多次操作,以尽量避免其操作误差。

2.1.6 计算公式

VH2SO4=■ (1)

M生物碱=■ × 7.1084 (2)

(1)式为计算滴定中未与生物碱反应所剩余的硫酸的量。

(2)式为计算生物碱的含量。

2.2 延胡索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2.2.1 样品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延胡索颗粒各10 g,平行2份,置于1000 mL烧杯中加水第1次400 mL,第2次

200 mL煎煮2次,每次微沸25 min,用脱脂棉过滤后合并滤液,加水调至一定体积(500 mL),移入分液漏斗中,以浓氨水调pH值至11 ~ 12,用氯仿萃取3次100 mL,80 mL,40 mL,合并萃取液,加无水硫酸钠3 g脱水后,回收氯仿至40 mL左右,转入50 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备用。

2.2.2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液5 mL于烧杯中,精确加入0.01 mol/L硫酸溶液20 mL,置于水浴上除去氯仿,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0.1 %甲基红醇液与0.2 %溴甲酚绿醇液以2 : 3比例混合)4滴,用0.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终点由红色转为蓝绿色。滴定结果见表1。

2.2.3 计算方法

总生物碱含量以延胡索乙素计算,每毫升0.02 mol/L硫酸溶液相当于7.1084 mg延胡索乙素,以延胡索乙素计算其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见表2。

2.3 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2.3.1 样品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延胡索颗粒各10 g、川楝子颗粒各

5 g(以延胡索:川楝子量为2 : 1配伍),平行2份,置于1000 mL烧杯中,加水第1次400 mL,第2次200 mL煎煮2次,每次微沸25 min,用脱脂棉过滤后合并滤液,加水调至一定体积(500 mL),移入分液漏斗中,以浓氨水调pH值至11 ~ 12,用氯仿萃取3次100 mL,80 mL,40 mL,合并萃取液,加无水硫酸钠3 g脱水后,回收氯仿至40 mL左右,转入50 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备用。

2.3.2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液5 mL于烧杯中,精确加入0.01 mol/L硫酸溶液20 mL,置于水浴上除去氯仿,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4滴,用0.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终点由红色转为蓝绿色。滴定结果见表1。

2.3.3 计算方法

其生物碱含量以延胡索乙素为标准衡量计算,每毫升0.02 mol/L硫酸溶液相当于7.1084 mg延胡索乙素,以延胡索乙素计算其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见表2。

3 结果

延胡索和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2.219 mg/g和3.422 mg/g,较延胡索单品中生物碱含量高1.203 mg/g。为了研究中药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后,川楝子中化学成分对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比较单品与配伍后生物碱含量变化的大小,对所测得的延胡索单品以及延胡索与川楝子配伍后的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中生物碱的含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说明配伍后生物碱的含量明显提高,这不仅是由于川楝子中含有少量的生物碱,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对延胡索中生物碱的溶出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而且中医方剂配伍后,具有药理上的协同作用,即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其含量,使之表现出活性增大、疗效增强。

4 结论

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后,其生物碱的含量显著提高,川楝子中所含的生物碱对其与延胡索配伍生物总碱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中医方剂配伍后,其化学成分间相互影响,对其配伍后生物总碱的含量也具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对川楝子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毒性及川楝素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杀虫及化工农药。在所含生物碱方面,大量参考文献只提及到其含有生物碱,而对其结构、化学性质等方面没有具体报道。延胡索中含有的生物碱种类较多,达20余种,成分也较为复杂。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后,川楝子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对延胡索中生物碱的溶出率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延胡索与川楝子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延胡索中所含生物碱的成分及提取具有一定的影响。

金铃子散为中医疏肝泄热、理气止痛的传统方剂,应用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大量的临床检验及观察中发现,金铃子散在理气止痛方面的药效较延胡索显著,这可能就是由于上述因素造成的,这在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解释为协同增效作用。对该实验具体增效的原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药理实 验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1]李小芳,罗庆洪,任文. 延胡索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测定及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5 7.

[2]张贵军.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M]. 第2版. 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2:56-57.

[3]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9.

[4]杨光忠,陈玉,张世琏,等. 苦楝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