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哥特式风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哥特式风格范文1
一、 作者及小说介绍
简・奥斯汀是一位英国女性小说家,出生于英国小镇汉普郡。她自学成才,并写下了六部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傲慢与偏见》、《艾玛》和《理智与情感》。作为奥斯汀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诺桑觉寺》完成于十八世纪晚期。早在十九世纪初,该小说就吸引了许多读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力。其中,很多学者都特别关注该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在他们看来,作者有意模仿并讽刺哥特式文体,同时,主人公凯瑟琳也是一位充满了哥特式幻想的女性。尤其当被邀请到诺桑觉寺做客时,由于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产生了很多的古怪念头,而这些古怪的念头和行为最终让她在深爱的亨利面前丢了面子。直到那一刻,她才清醒过来。最后,她终于明白了那些哥特式小说里的情节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或者现实生活。对于以前的研究者来说,该小说充满了对于哥特式风格的批判,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哥特式风格造就了这部独特的小说《诺桑觉寺》。
本文意在呈现小说中体现了哥特式风格的语言文字,并通过语境、气氛和人物角色对其进行分析,由此论证哥特式风格对于《诺桑觉寺》的重要性,同时,帮助读者们更深入地理解这样一部充满了诡异情感氛围的小说。
二、哥特小说介绍
哥特小说繁盛于十八世纪晚期和十九世纪初,但是这种文体风格的作者和作品却受到了文坛的抨击和忽略。哥特小说常用的套路是,故事发生在遥远偏僻的地方,主角通常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那里有鬼神出没。小说中的爱情故事通常伴随着悬疑情节,跌宕起伏。但是,哥特小说所描绘的爱情故事绝对不同于浪漫主义小说。它们的差异在于,哥特小说通常描述的是神秘的冒险爱情故事,主人公之间感情所遭遇的困境不再来自于社会家庭的阻碍,而来自于一个充满邪恶力量的对象。
三、对《诺桑觉寺》中哥特元素的分析
(一)故事地点
哥特小说的发生地点通常都在哥特式的城堡或者大寺院中,强调神秘恐怖的房间,布满幽灵的楼梯,黑暗和隐蔽的通道,等等。该小说中故事地点由女主人公凯瑟琳对诺桑觉寺的第一印象带出。凯瑟琳是一位天真而善良的女性,在她眼中,这座寺庙充满了神秘色彩,那些小小的窗户,忧郁的建筑风格,色彩绚丽的玻璃,布满蛛网的墙壁,无一不激发了她的无限幻想。
(二)神秘悬疑气氛的渲染
因为主人公凯瑟琳在参观诺桑觉寺之前就深受哥特小说的影响,所以即使是正常的事物环境,在她眼中也会生出魔幻的色彩。
首先,在他们去诺桑觉寺的途中,凯瑟琳这样形容他们的旅途:“一路上如此的安静和顺利,既没有强盗又没有暴风雪的袭击,这样,我们的英雄都没有出场的机会了。”[1]通常,人们在外出旅行时,都希望一切顺利,但是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凯瑟琳却对他们的一帆风顺觉得不满。事实上,她希望能遇到强盗或者暴风雪等灾难,在灾难中得到英雄的拯救。在她的眼里,只有灾难和拯救的发生才能为她未来的生活注入一丝活力。但她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于所读过的哥特小说,是不切实际的。
(三)超自然现象的描写
凯瑟琳到达诺桑觉寺的第一天,作者这样描写天气:“整个下午,风一阵一阵地吹,但当人们分离的时候,突然开始狂风暴雨了。”[2]为什么这样的坏天气会出现在女主角到达的第一天呢?只是一个巧合吗?或许这种阴霾的天气为本来正常的诺桑觉寺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当凯瑟琳在房间里准备吹熄蜡烛的时候,“突然间,一阵狂风吹过,一切突然变得恐怖起来。凯瑟琳浑身颤抖。紧接着,她敏锐的耳朵听到了一阵远去的脚步声,外面的门合上了”。[3]蜡烛突然被风吹灭在凯瑟琳看来是非常奇怪的,同时,那些猛然的风,远去的阵阵脚步声,以及关门声,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哥特式氛围。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细节的探讨,我们能得出一个自然的结论:《诺桑觉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哥特式风格的语言文字构建而成的。它既是一部抨击哥特小说的小说,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部由哥特风格所主宰的小说。它的产生来自于当时风靡的哥特小说及社会风潮。无论是文中的角色本身,还是诺桑觉寺的环境设置,都充满了哥特式的神秘色彩,因此,如果完全排除那些哥特元素,那么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另一本《傲慢与偏见》或者《艾玛》,但它都不可能再是《诺桑觉寺》了。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们将明确他们对于哥特小说的态度,可以喜欢或者追捧,但是不再沉迷,不再将书中的情节强加于现实生活,从而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诺桑觉寺.1797.
哥特式风格范文2
关键词:城市的思考、城市个性、以人为本、传承文脉
中图分类号:TU113.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科技等突飞猛进的发展,地区间、国际间的交往正变得日益频繁,各国、个地区不同的城市建设模式、理论和技术成果在信息时代已经变成了全球共同财富,这些“财富”在共享的同时,在许多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对当地城市历史文脉、文化传统、民族宗教、经济产业、资源环境等内容的深入探讨与发掘,于是出现了大量城市建设一味的模仿和“克隆”现象,这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界和规划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各地城市都在深入地研究自己的历史文化,总结其历史经验,捕捉当前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的学者对城市的地域特色的研究也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有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探讨,有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化的关系等。
1.对城市的思考
城市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史明史的开始,古罗马的文明、 古埃及的辉煌、古希腊的建筑、古代中国的文化等。无不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开始。但细想一下,东西方文明与城市具有千差万别,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上反映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1.1形成城市个性的原因
城市的区位与气候是古代城市的建设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城市的区位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地理因素、因地制宜的建筑材料、适宜的建筑形式。依山傍水的建城选址,体现了“上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淘肪省”的思想:砖石结构、砖木结构的取材是充分体现人类利用自然的结果,而建筑形式的差异则是人类根据风、雪、雨的特点,决定了“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建筑、中式建筑的区别,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城市居民的宗教与民族文化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思想、文化、、生活习惯是决定城市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的思想决定行为。其是审视美与丑的重要标准.古罗马的庄重柱式与围廊、“哥特式”建筑的高耸钟塔、教堂的穹隆顶、中式建筑的屋式、宫殿建筑严谨的布局形态等,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信仰与崇拜、宗教与文化淋漓尽致的反映(图1、2、3)。
1.2对城市的理性解释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完全是以现代人的喜好和各种怀旧的心志去解释、分析、理解城市。而城市信息的来源一则是城市遗存的点点诸滴{遗址、建筑、街坊以至砖瓦、古树等),二则是记载城市的史料与人文信息,而要比较正确地“闷读”城市、不仅去认识城市遗存的事物,而且要从城市肌理、街坊格局、建筑关系击领会它们所构成的
整个城市的空问秩序与整体风貌。
城市的发展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在此过程之中,受当初自然环境与科技水平的制约,城市的建筑、风格、街坊格局型制是满足其当时人的生存需求,反映了特定时期的人娄文化.而城市的建筑与一草一木是有形的实体。积淀了丰富的时代信息,给现代人以丰富的遐想与启迪,如何正确地认识城市,理性地加于分析,处理好城市现代生活与城市过程积淀是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途径,主要是应解诀三个思想:(1)城市的形成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2)现令城市的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尚未超越城市的发展阶段;(3)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以满足 “人”为前提的。
1.3城市“千城一面”的原因
当人以怀旧的心态去寻找“城市”的时候.惊呼为什么现代城市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宽广的马路、摩天的大楼、大量的玻璃幕墙、多彩的霓虹灯,形成了现代都市的一个象征。认真地去思考城市出现的问题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究其原因可归纳为: (1) 自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的出现使原来以动物为原始动力的交通工具产生了飞跃,变通的迅速便捷、使人的交流与交往日益增加;(2) 科技的发展 建筑水平的提高.新科技、新材料的应用,是城市建设与建筑东西方风格渐近的根本原因之一;(3) 建筑流派的充分盘流,从处理手法上存在着区别,但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源上并无太大的区别; (4)民族文化、宗教风格在城市建筑的体现上逐渐趋向淡化、仅仅反映在较为单纯的宗教建筑的风格与形式之上。
2 城市设计的探索与城市的个性把握
城市的个性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它是城市文化品格及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文化格调、形态结构、历史底蕴、景观形象等综合起来形成的个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质量的要求也越高,以功能分区为基础的城市设计模式引起人们的广泛批判,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在这过程中,城市设计开始由单纯的物质空间塑造转向对城市社会文化的探索;由城市景观的美学考虑转向具有社会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生活的创造等等。现代城市设计工作者与学者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各种视角对城市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并发展出一系列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2.1 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人的需求的激发下不断探索新事物、开拓新资源,同样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自身价值获得更为适宜的实现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提升优化,从而让人们在城市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安全和幸福。因此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强调尊重、关心、理解具体的、现实的人及其需要。对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很多的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所体现。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对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认为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种基本要素构成了城市的意象。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批判了当时欧洲城市盛行的功能主义规划原则,他呼吁“对户外空间中活动的人们应给给予关注,并深切理解那些与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交往密切相关的各种微妙质量”。
2.2 传承文脉的思想
城市文脉是指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有的、景观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文脉包含两种形态:显型形态是指能够为人所感知的外在城市特征,直观上表现为城市实体及城市空间。隐形形态是指那些对城市的形式和发展有着潜在的,而从城市的某一区域、局部来讲可能就具有比较完整的文脉关系,表现出较强的文脉稳定性及传承性。这种有序的文脉关系也会在更小的范围表现出来,如上海外滩街面、天津一些早期租界地、南京夫子庙一条街等。
2.3 因地制宜的思想
因地制宜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宜方法。每个城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内,因其所在的地点和区域的自然、人工、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各因素都不同,所以我们只有尊重各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才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城市,因此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还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
2.4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曾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含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三大项。因此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还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必须焦点必须从重视物质形体向生态圈转变;注重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很多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学科理论也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这一思想。
今天,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不同的城市建设模式、理论和技术成果在信息时代已变成了全球共同财富,这些“财富”在共享的同时,各国和各地的传统文化与原本各自精彩的城市地域特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历史格局、传统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自身建设的盲目和无序导致了城市风貌特色的混乱,城市建设的模仿和“克隆”现象的增多导致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等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性格。随着问题的加剧,城市地域特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的思想和方法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蕾.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设计初探[J]. 山西建筑,2008,10:63-64.
哥特式风格范文3
一、“孤独”的诗人情怀
“孤独”是冯至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首先,“孤独”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冷漠与隔膜状态。冯至在其第一首诗歌《绿衣人》中就已对生存的孤独给予了关注:“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人人都是冷漠孤独的,都可能遭遇不幸。诗人描绘了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被社会隔绝、被人群漠视的悲哀,从而由一种个体的“小孤独”达至人类普遍的“大孤独”。《晚报》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孤独”:“我们是同样的悲哀,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1]这种由己及人,由个人而及人类的思想极具哲理意味。诗人还营造了大量孤独无依、漂泊无根的象征性意象,如风雨飘摇的“小船”、灰色城里的“孤云”、走向暗森森巷中的盲者等。这些意象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产物,既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又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境遇。其次,“孤独”是某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在著名的《蛇》中,冯至赋予了“孤独”更为形象的外衣,他大胆而奇特的呼喊道:“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如蛇的寂寞,带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冰冷、光滑,寂静无声地来到诗人的梦中,渗入诗人的灵魂。而这种深邃、凄冷的孤独感恰恰来自对爱的渴求:“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正是爱的火热使诗人倍感孤独的冰冷。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诗人的寂寞就别具意味了。表面上是在描绘对爱情的渴求,实际上是对现实压抑下的理想的热望,这是虚幻梦境中开出的一朵爱之花,梦境的飘渺苍白、花的鲜艳娇丽,赋予这“孤独”以深刻的内涵———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屈!在孤独的外衣下,深藏着火热的理想主义激情。诗人还饱含热泪地写下:“他”是我旧日的梦痕,又是我灯下的深愁浅闷;当你把花儿向他抛散时,便代替了我日夜乞求的泪落如雨──(《如果你……》)在黄昏深巷中形影相吊的“孤独者”,是诗人的旧梦,是诗人忧愁情绪的具象,更是诗人自己。他宛如鲁迅笔下“荷戟独彷徨”的斗士,“斯人独憔悴”地走上一条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路,但却走得果敢坚毅。诗人的眼泪则是对他的最高褒奖。最后,“孤独”是冯至对生命本身的深切感悟。他将“孤独”看作诗人最根本的生命体验和创作源泉:“没有一个诗人的生活不是孤独的,没有一个诗人的面前不是寂寞的……尼采、屈原,是我们人类最孤寂的人中的两个,他们的作品却永久的立在人类的高峰之上,绝非普通一般人所可仰及。”[2](P170-171)这种“天才式的孤独”是诗人所特有的,是其显著于世的根本特质。在这里,“孤独”是不同流合污的高昂姿态,是保持人格独立的有力武器。正如诗人所写的:“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南方的夜》)天才的诗篇恰似这“珍奇花朵”,必得在“二十年的寂寞”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非寂寞无以绚烂,非孤独无以璀璨。冯至笔下的“孤独”,既是个体的情感体验,又是群体的普遍境遇;既是现实的冷漠,又是理想的热切;既是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思,又是每一个天才成就自我的根基。
二、“明心见性”的哲理沉思
从幽婉佳作《昨日之歌》到现实诗篇《北游及其他》再到“沉思的诗”《十四行集》都贯穿着冯至的哲学思考。尤其在《十四行集》中,冯至以一种普遍联系和相对论的观点积极思考、探索并追问生与死、有限与无限、宇宙与人生等哲学命题,他因此被称为“现代诗国里的哲人”。这种哲思是于自然万物的启示中对于生命本质的“明心见性”。
1•转化与更生的生死观对生与死的追问是诗人哲性沉思的焦点,是其对人之生存本质的诗意诠释。诗人多次描写了死亡,如《秋战》中战士的壮烈死亡,《最后之歌》中的母亲之死,《在阴影中》则探索了死亡的神秘。无论是“为了死亡、为了秋天”的战士、“洁白花朵”般的母亲,还是在“地狱深层”里望向光明的“我”,都历经了死亡的洗礼而获得了崭新的生命与灵魂。诗人打破了传统的“死亡”之悲,用一种全新的笔触探寻着生命的真谛:在“死”的背后是对“生”的热切渴望,生死并非截然对立,死中孕育着生。“生和死,是同样的秘密/一个秘密的环他们套在一起/我在这秘密的环中,解也解不开,跑也跑不出去。”(《北游》)冯至的理解十分独特:生与死并非对立,它们本是一体,共同构成了生存的本质,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北游》纪录了一场污秽的“地狱之行”:“这真是一个病的地方,到处都是病的声音”。然而黑暗的现实更激起诗人精神的蜕变和灵魂的苏醒:否定腐朽之“死”,呼唤蓬勃与欢腾的“生”!如在《我只有……》中营造了一系列对比的意象:希望与失望、婚筵与坟墓、生产与死亡等,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归宿:生命的欢腾!诗人对“生”的力量发出了由衷赞叹。在《十四行集》中,诗人延续其一贯的哲理思索,力图在生与死的转化中发现永恒。他竭力歌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月之静美”,死与生一样华美壮丽、一样激荡人心。《我们准备着》诗意地描绘了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体的必然归宿,但是生命强力的迸发却能赋予死亡意义,诗中的小昆虫虽然最终死去但却经历了生命的,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这种生死交融与转换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歌德蜕变论的影响。“蛇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传说中的凤鸟从自焚中获得新的生命,是歌德惯用的比喻。”[3](P5)在歌德看来,自然界万物都在生长变化,蜕变是一切生命的必经历程。从自然生物的蜕变到人的蜕变,每一次蜕变,都使生命获得新生。蜕变不是自我否定与重复,而是自我更新。这种蜕变的思想在冯至《十四行集》中随处可见:“歌声从我们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诗人把“未来的死亡”比作一段优美的乐曲,“死亡”不是瞬间的凝结和静止,而是不断蜕变的过程,就像“歌声从音乐身上脱落”,最终达到一种永恒的静默,获得宁静的美感。“青山”意象格外动人,山的无限与旷远、坚实与厚重,恰若生命本身的特性。音乐的动态美与青山的静态美共同铸就了“死亡”独特的审美意蕴。又如:“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扑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的意义:死和变。”(《歌德》)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副死亡———蜕变———新生的辉煌图景,落叶谢花、扑火之蛾、蜕皮之蛇,都是自然万物为求新生而进行的变化过程。人的生命亦是如此,死亡并非单纯的生命终结,而是孕育着某种新生,它是生命的辉煌完成,是生命价值的完美体现。生命的本质囊括于宇宙万物的生死荣枯之中,诗人在对自然的静观中“明心见性”,哲理地沉思,诗意地书写。
2•沟通与交融的宇宙意识这种“明心见性”的哲思在其诗中更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宇宙意识:即自然万物都处于一种普遍的联系与交融之中,在这种融合中实现了生命的永恒与不朽。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处于一种经久不衰、和谐统一的状态之中。在其早期的诗篇中,这种普遍联系的意识就已显露。如《海歌》,短短八行寄寓无限哲思:在海水的那边,是些迷路的灵魂:鸟儿没有巢,船儿没有坞。在海水的这边是些空虚的躯壳:巢里没有鸟,坞里没有船。几组相对照的意象构成了一副奇特的海边画面:鸟———巢,船———坞,灵魂———路;自然界的怪异景象喻示着人类世界的不合理,自然万物无法适得其所,人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海水的两边构成了隔绝的双方:那边所缺的,这边有;这边有的,那边无。如果将两边联结沟通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这正是冯至宇宙意识的显现:沟通与交融。在另一首《桥》中,诗人更通过“桥”这一具体意象表达了“沟通”的愿望:“‘你同她的隔离是海一样地宽广。’/‘纵使是海一样地宽广,/我也要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呢,/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这种“沟通交融”的宇宙意识表明了诗人对孤独自我的超越。在经历了早期的浪漫抒情和抨击现实以后,诗人逐步走向更为澄明阔大的境界。《十四行集》集中体现了诗人的蜕变。在冯至看来,宇宙万物具有相互契合的内在同一性:异中有同,隔绝中有沟通。“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在这里,诗人把宇宙万物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其中任何部分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宇宙万物紧密联系,人化为物,物化为人,生命与生命相互转化、合而为一。同时,诗人逐渐领悟到个体的独立并非绝然的自足与排他,而是人与人、人与宇宙之间的统一与交融。只有将个体融于群体之中,将人类的有限生命置于无限的宇宙之中,才能获得永恒,这是生命的真谛。《原野的小路》一诗明确表达了这一观念:“路”是大地的血管,“原野的小路”象征着人类血脉相传的历史轨迹,代表着一种不朽的生命力。前人走出来的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延续,“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在《别离》中诗人描绘了人与宇宙的交融:“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时序更替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在这样的规律面前,“人间规定的年龄”何其渺小。死亡中孕育着新生,别离是为了再见,如同自然季节的循环往复,人的生命也是个不断轮回的“圆”。
三、中西结合的艺术手法
冯至曾说,“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4](P176)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古典诗词与西方诗歌对其创作影响深远,中西合璧、古今结合是冯至诗歌的一大特点。
1•融古典意蕴与现代精神于一体的诗歌意象冯至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中的大部分情调和意象都源自古典诗词。如“天河”、“一钩新月”、“柳荫”、“采莲的小舟”等,都直接取自传统诗词。《孤云》中“我对望亭亭的孤云”,让人联想李白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在郊原》中“续了又断的/是我的琴弦,/我放下又拾起/是你的眉盼”,“它是那红色的夕阳,/运命啊淡似青山”,“眉盼”、“夕阳”、“青山”等意象,是古典诗词里反复出现的,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到了《十四行集》中,仍是冯至所偏爱的一个意象———“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即使是深受西方诗歌影响的《十四行集》,其中的许多意象依然来自古典诗词,比如“青草”、“秋风”、“飞蛾”、“凋零”等,借以表达生命荣枯、人世代谢的感受。冯至诗中的许多意象出自古典诗词,但它们并不只是古典意象的现代白话翻新。相反,诗人赋予某些意象以独特的自我感受和现代精神。比如“孤云”体现的是“哀愁”与“离思”,而不仅是闲适空灵、自由飘逸”;“夕阳”与“青山”也染上主观的愁绪,它们不再只是表达一种时空的无限感,而抒写的是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哀愁”;“别离”不再是长亭送别的凄楚,而是生命轮回的美好,这就具有了浓郁的现代意识。又如《北游》里的“荒原”意象就更明显地带有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的烙印了。
哥特式风格范文4
关键词:艺术歌曲;风格特点;历史价值;演唱表现
中图分类号:J6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
在世界漫长的音乐历史发展中,欧洲艺术歌曲有着特殊的地位,成为专业音乐领域中具有深厚艺术造诣的音乐品类,不但是音乐体裁中的一朵奇葩,更对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艺术歌曲这种独立的歌曲形式,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与歌剧中的咏叹调有相似之处,采用独白的形式来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所不同的是它较多出现在音乐会(室内乐)舞台,所以艺术歌曲是一种专业性、室内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产物。艺术歌曲的艺术性,主要在于它的抒情性、戏剧性,以及对作品内涵和人物内心淋漓尽致的刻画,以致形成一种庄重而高雅的欣赏氛围。
一、艺术歌曲风格的形成
欧洲艺术歌曲是在欧洲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博大的文学历史土壤中成长、发展的,最早产生于德国的艺术歌曲,按德语的译音是lieder(浪漫歌曲)的意思。它的形成源于两个条件,首先主要由于欧洲悠久的文化历史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诗人、文豪。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大量出现,要求有更为精致、完美的音乐形式予以配合,而由此产生了注重情感抒发,更具艺术水准和表现技巧的艺术歌曲。早期的艺术歌曲较多采用歌德、海涅、席勒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名诗不但能唤起听众的心灵共鸣,也给作曲家和歌唱家的音乐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灵感。艺术歌曲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的珠联璧合,歌词都具有文字精美、格调高雅、形象生动的特点,音乐的旋律与诗歌也能水融、浑然一体,极具艺术性。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将艺术歌曲阐释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它的特点是歌词较多采用著名诗歌,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手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的地位。”[1]艺术歌曲大师雨果•沃尔夫所说:“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融合,对作曲家来讲诗歌永远是音乐灵感的源泉”。[2]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浪漫主义的诗歌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发展。
其次是由于当时钢琴伴奏的成熟,在艺术歌曲的伴奏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作曲家采用多种手法烘托和丰富音乐的表现,并在和声织体或转调运用上大胆尝试,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舒伯特使歌曲与钢琴伴奏得到更充分、完美的结合,他为了更充分地表现出作品的意境、内容,加大了旋律与和声的表现力,将诗歌按照音乐特有的表现规律融汇一体,又能通过旋律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不同风格特点。钢琴伴奏能以独立的形象和特有的表现手法与旋律交织,形成音乐形象塑造的铺垫和补充,也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整体。不少的“作品的前奏、间奏和结尾用钢琴来表现歌唱者演唱中只能体验到而又不能道破的情感,不但营造了意境和氛围,加深了作品的心理刻画,也使作品的形象塑造更加完整。”[3]比如《魔王》中的马蹄声,《鳟鱼》中的欢快的游姿,《纺车旁的玛格丽卿》中纺车声,《美丽的磨坊女》中欢快的小溪等声音形象,都是由钢琴伴奏来表现,由此与歌唱形成交汇融合,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
在艺术歌曲的发展中涌现一大批优秀作曲家,特别是舒伯特有非凡的贡献,是他把艺术歌曲的创作推向新的高度,赋予了艺术歌曲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它的音乐创作深受贝多芬的影响,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更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质,从他的作品中对大自然的特殊爱好和作品富于色彩对比和变化看,它受浪漫派的影响,体现出古典与浪漫的二重性,并在传统作曲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对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以600多首作品成为多产的作曲家,作品诗意盎然、情景交融、题材丰富、手法细腻、情纯感人,运用音乐化的诗与诗化的音乐使人们能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和感悟到音乐的内涵,充分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注,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二、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特点
艺术歌曲在欧洲有近300年的历史,由于民族习惯、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主要以德奥、意大利、俄罗斯、法国为主要代表,这些作品较多是根据著名诗歌创作的,也有不少是对本民族民歌的提炼和升华。
(一)德奥艺术歌曲。德奥是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以歌德、海涅、席勒等大诗人笔下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文学性与哲理性,极大地激发起作曲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等是当时最为活跃的作曲家,他们被称为是诗人型的作曲家,极具浪漫气质,音乐既高雅又通俗,作曲的表现手法细腻,体现出特有的严谨与规范,成为世界音乐舞台艺术歌曲的典范。他们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声乐套曲,作品风格各异,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深受歌唱家和欣赏者的欢迎,由此也造就了大批优秀的艺术歌曲歌唱家,形成了特有的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意大利艺术歌曲。(也称意大利古典歌曲)早期意大利歌曲产生背景主要是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基础上发展的。音乐体裁上主要受音乐与诗歌紧密关系的影响,用词精练,意蕴深刻,细致入微地表现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以斯卡拉蒂、乔尔达尼、贝里尼等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优秀艺术歌曲,曲调朴素、典雅、活泼、浪漫,蕴含戏剧性,有极高的艺术性,成为世界声乐舞台广为传唱的经典。正如声乐教育家赵梅伯所说“从歌剧诞生以来的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歌曲,它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在声乐写作技术上亦有可供借鉴之处,而在风格的纯正和表现古典美方面则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是发展美好音质,学习真正的美声唱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典,也是全世界声乐教学的好教材。”[4]
(三)俄罗斯艺术歌曲。早在沙俄时代,上流社会的艺术活动就十分活跃,曾出现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耶夫等大批著名诗人和文豪,他们的不朽诗篇成为作曲家的佳作。以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著名作曲家,写出了风格各异、感情真挚、内涵深刻、富有内在激情,典雅精致而充满新意的艺术歌曲,作品极好地传承了传统音乐文化,也保持了浪漫主义艺术特点。
(四)法国艺术歌曲。有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歌词较多出自历代著名诗人的名诗,以现实生活、爱情、死亡等为主题,作品着重心理刻画,曲式精练,极富旋律美感,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戏剧性对比。作曲家主要以弗雷、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各有其独特的风格。法国艺术歌曲注重声音色调的对比、变化,细腻而典雅,含蓄而优美,需要歌唱者有全面的歌唱修养。
三、欧洲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
欧洲艺术歌曲博大精深,制作精致。由于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形成特有的艺术特色。
(一)表情性:抒情性是欧洲艺术歌曲创作和艺术表现的第一要素。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较多都出自诗人精致优美的诗歌,诗意浓浓、情意绵绵、内涵深刻,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美学家称艺术歌曲是“用音乐写成的抒情诗”,既能给人以听觉的美感,也陶冶人的情操。如尚家骧在《欧洲声乐发展史》中所讲“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大量的反映出思恋、爱慕、离愁、哀怨、邂逅的喜悦、失恋的痛苦、典雅的风度、妩媚的姿态、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友谊、甜蜜的回忆、幸福的憧憬……爱情方面的主题。”[5]比如歌曲《阿玛丽莉》就是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典范,歌词中对爱的大胆表白,体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歌词中的爱情主题体现出现实生活,善于把握人物的内在情感,热情地讴歌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欧洲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丰富多彩,有的情绪奔放,有的深情内在,有的亲切委婉,也有的轻快活泼。由于表现题材的广泛性,旋律表现既抒展、宽广而富有歌唱性,也有的流畅、活泼而富有炽烈性。音乐表现出深远而细腻,情感起伏跌宕,旋律色彩变化丰富,都极好地体现出表情性特点。
(二)戏剧性:较多的艺术歌曲词、曲具有叙事、描绘性,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和造型性。歌词较多具有情节描写,有的是将叙事与抒情交织,有的又是在现实与理想、希望与失望的冲突中进行,具有极强的表现性、情节的冲突性以及深刻的哲理性。比如舒伯特的《魔王》具有复杂的情节性,用朗诵调模拟出父亲、儿子、魔王以及叙事者的不同语气,有强烈的冲突性和表现性。而《幻影》则用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流浪者对自己可怕影子的和痛苦。音乐结构较复杂,富有层次,旋律常用的是波浪进行和直线进行,跳越与平稳的交替进行。歌曲的速度和力度都变化多样,强弱分明交替呈现,规律不突出,节拍形式多样,较多采用多种音型节奏来表现音乐形象,强调对作品表现的细腻和造型性。
(三)技巧性: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还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技巧性,不但完美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声乐技巧的丰富性和规范性,使声乐艺术得到更全面地发展。有的作品为了抒感和情节造型的需要,音域适中,演唱时都在歌唱者最美好的音区中,要求歌唱展现自然、纯净的音色,秀美而感人,强调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流畅性和完美性。有的艺术歌曲则由于表现的内容情感奔放,旋律跨度大而音域宽广,跌宕起伏,要求演唱者要有高超的技巧,演唱中要有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和对比,情感真挚,语言表达要真切感人。歌词具有描绘性,生动活泼,具有丰富的表情,极富歌唱性。如法国的艺术歌曲《燕子》、俄罗斯的《夜莺》等,歌曲旋律热情奔放,流畅而优美。要求演唱者气息流畅,声音灵巧,富有弹性,高音通畅而富有魅力。
(四)完整性:欧洲艺术歌曲强调歌唱与伴奏造型的完整性。注重钢琴伴奏对旋律的补充和深化,使旋律更富有表现性,形象生动。所采用的钢琴伴奏部分也不同于一般歌曲的伴奏,仅仅是旋律的衬托或旋律表现的背景。艺术歌曲不仅用伴奏来带动歌唱者的表现,而且在节奏、和声、情绪、意境等方面都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是作曲家表达深刻情感内容与歌唱旋律整体构思的重要手段。往往利用丰富的节奏音型和音区、音色的对比来表现诗的语言,十分注重描绘、渲染诗词的意境和形象。歌曲中前奏、间奏和结尾等细节,都充分考虑与诗的协调,形成一种精致而富于诗意的互动关系。比如为人熟知的《魔王》、《菩提树》、《鳟鱼》等作品,钢琴部分就赋予了鲜活丰富的音乐形象和诗意的氛围,巧妙地将诗歌、旋律、钢琴融为一体。比如《魔王》:伴奏用八度三连音音型的烘托、造型,贯穿于全曲之中的疾驰飞奔的马蹄声,令人毛骨悚然、忧心如焚。儿子病痛中的、父亲的焦急不安与梦幻中时隐时现的恶魔形象交织在一起,久久地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歌曲《菩提树》的伴奏,将凛冽的北风与主人公流浪者的心情交织、对比。而歌曲《鳟鱼》的伴奏则以潺潺流水为背景,塑造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画。
四、欧洲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由于欧洲艺术歌曲题材广泛,形式丰富,作曲家用精湛的作曲手法制作的一首首经典作品,已成为世界声乐舞台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其艺术价值是难以用语言来概括的。欧洲艺术歌曲对世界歌唱艺术的发展既对歌唱艺术的审美规范和歌唱技巧的发展起着一个极好的导向作用,也对歌唱者唱功的磨练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的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欧洲艺术歌曲的演唱主要通过流动的声音来表情达意,他不像歌剧的演唱是通过角色的扮演,随着音乐的深入塑造角色,使演唱者与其它角色形成戏剧性对比。音乐会舞台上只有歌唱者与钢琴伴奏,必须靠自己对作品的体会,靠自己富有魅力的歌声和适当的肢体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艺术。演唱艺术歌曲要求歌唱者具备全面的音乐修养,掌握复杂的歌唱技巧,感情表达要求细腻而深刻。有人将艺术歌曲的演唱比喻为用“富有音乐的声音”去表现“富有声音的音乐”,是非常经典的。一切都靠演唱者内在的表现能力,通过自己完美的歌声将听众带入歌曲的意境中,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揭示内蕴。比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较多表现的是主人公对大自然的感受,并将其融入性格之中。作品《美丽的磨坊女》中的小溪是主人公的伴侣和安慰者,也成为她最后的归宿地。《冬之旅》中的菩提树、霜雪、乌鸦等都与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紧密相连,成为他生活之中的痛苦回忆与联想。歌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深入体验、感受作品,才能用歌声来阐释其内涵。
由于欧洲艺术歌曲是欧洲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体现,作曲家都将自己对作品的创作意图、艺术表现等要求暗含于作品音符的连接和音乐的律动之中。歌唱者在对歌曲的二度创造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忠实于原作,简言之,就是歌唱者首先要能读懂“乐谱”,按照作品原有的风格进行演唱,能从作品中理解到词、曲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表达的内涵,表达出作品特有的意味等。“成功的表演必须建立在对作品细致的“解构”之上,只有通过 “解构”,才可能在舞台上再“结构”出完美的音乐和完美的艺术。”[6] 同时“风格纯正的音乐表演,将使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放射出它们本来的光彩,以他们各自独具的艺术特色和美的魅力而永世流芳。”[7]
欧洲艺术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特定的风格表现和演唱的艺术规范。19世纪的音乐旋律较多都结构简短,节奏舒缓,旋律极具抒情性,体现出柔美、优雅、幽婉、恬静,真挚,这一时期作品较多用的表情术语是“充满爱情的向往”(amoroso)与“甜美、柔和”(doice)等,正由于作品的特点也要求演唱这些作品时要细致入微,声音要纯美、自然,对音色、气息、感情都要有艺术性控制,避免强烈的声音力度对比,显示出艺术歌曲特有的纯朴、华贵的气质,充分表现出歌唱的尽善尽美。有人总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一切遐想都是美好的,孤独都是宁静的。”强调抒情与歌声的完美和谐,应该在像天鹅绒般的光滑、柔美的美声中去表现作者美好的遐想和宁静的孤独,能给听众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审美享受。有的艺术歌曲具有高度的性格化,需要细致的心理刻画。只有充分理解作品,才能用准确的声音色彩去表现作品。正如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对学生演唱《阿玛丽莉》时所要求的“这首歌表现的是一个青年向美丽少女阿玛丽莉表达自己真挚、纯净的爱情。要唱得很年轻、单纯而朴素。……呼吸的控制要非常好,非常柔,非常均匀,唱时音乐要柔美、漂亮。……每个表情记号都是根据表现的内容需要而写出来的。” [8]
欧洲艺术歌曲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演唱要富有想象力。有人称“艺术歌曲是人类想象力的结晶。”比如形式多样的小夜曲较多是通过柔婉舒缓的旋律表现年青人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对获得爱情的喜悦或对失去爱情的悲伤等等,以此来颂扬爱情的崇高与永恒,这一切又都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分不开。只有使自己的声音把握住作品内在的情感脉络,一切技巧只有与情感想象融合,才能完整地表现音乐。
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歌唱艺术创造的基础。歌唱者要能准确地抓住作品中的节奏形态,旋律发展的特点以及力度、速度等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将作品的词、曲意蕴与自己的歌唱表现高度融合,借助自身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理性智慧,力求能够准确表现出作品的精神实质。对作品的一切都烂熟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舞台表现中从容、完美的表现,“精湛的演奏(唱),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来自对每一部作品的不断思考、辩证分析、深入解剖和相互比较,让每一个音符、节奏、表情都清晰、清楚地在自己心里流动,赋予它们以文化、历史意义。”[9]
五、结语
欧洲艺术歌曲以风格独特、意蕴深刻、曲式完美、制作精致而享誉世界声乐舞台,成为世界音乐创作和歌唱艺术表现的范本,值得每个歌唱者认真学习和精心钻研。综上对欧洲艺术歌曲的理性探究是为了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演唱艺术歌曲的艺术性,增强歌唱者理性审美的灵动性,以至达到表现欧洲艺术歌曲的深刻性、准确性。欧洲艺术歌曲成为人类研究欧洲音乐历史和欧洲声乐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歌唱者规范演唱技巧,提高表现能力必不可少的活教材。艺术歌曲要求歌唱者真正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歌唱,歌唱者必须运用自己所有的技巧和智慧去精心塑造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和形象,才能使艺术歌曲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2]刘式.音乐名言[J].中国音乐, 1993(4):67.
[3]付国庆.歌唱技巧与修养 [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
[4]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5]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6]肖承兰.付聪钢琴演奏上的美学追求[J].人民音乐,1999(8):46.
哥特式风格范文5
关键词:日本;和式;室内装饰;风格;特征。
一、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演变
日本的古代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逐渐形成了有浓厚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
日本的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而日本和式住宅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寝殿造、书院造、茶室、数寄屋等阶段。
约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入了中国南北朝和隋唐的传统建筑技术与风格。从此,佛寺建筑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在飞鸟时代(公元593―709年),佛寺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各异,到奈良时代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既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又在向有日本化的型制过渡。到平安时代(公元794―1184年),这个过渡基本完成,在佛寺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在贵族府邸中形成了“寝殿造”。 寝殿造形成于平安朝代后期,是仿效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住宅,其有寝所的内部空间除涂笼外没有明确的区分,只在有活动时用屏风、帘帷等加以划分。而配置的必要的室内用品,则称之为“室礼”、“铺设”,榻榻米也仅在必要的场所铺设。
从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85―1335年)到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335―1573年),日本地方势力兴起,宫殿、神社、佛寺、府邸逐渐推向全国。此时,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
到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1602年),日本既有文化开始真正迈向近世文化,形成了以城郭建筑为代表的宏壮的文化,并形成了真正的书院造建筑。这时从中国传来的饮茶、品茶逐渐变成习惯,并在禅师倡导的品茶与斗茶下形成茶道,并成为日本人审美观的一种特有的综合艺术,并影响到书院造建筑,茶室遂大兴其道,其间又以草庵风茶室最为流行。此类茶室体形较小,若是单独建造,则常选取于山野之郊,依山傍水随形就势而筑;若是在住宅中辟出一隅而建,则多与野趣庭院相结合。它讲究动静之变,往往以一间单独的书斋为中心,气氛沉静、优雅、纯洁。取材与构造通常为木柱、泥壁、或毛竹做的窗棂,惯用带皮树干为木质构件。
到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1年),政府把日本置于与欧美近代国家并列作为目标,招聘外国建筑师建造西式建筑。因此,室内装饰逐渐采用了“西、日折衷”的形式。明治二十一年建造的明治宫殿,为以后日本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界树立了一个双重结构的典范:公共部分用西洋式,对内部分用和式,使内外有别。至今,西式家具在日本仍然占据主流,而双重结构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和洋并用”的生活方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全西式”或“全和式”都很少见。
二、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
日本建筑通常都非常简单,室内风格也是如此,但室内的细部设计却是颇费心机甚至殚精竭虑的。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细节的变化极其丰富而复杂。被称为“隐居之所”或“城市中的山野隐居处”的和室,被认为是通往“冥想之路”的入口。在这里,通过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为人们在虚饰繁杂的都市生活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的天地。
和式室内的重要特征是视点低,也就是室内的家具都很矮,进门塌塌米,人们席地而坐。另外,日本室内风格中的造型比较明快。室内装饰简洁、变化不多,色彩较单纯,多以浅木本色。同时,日本人比较注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现代和式建筑中比较注意根据地区气候、地域风土来安排居室,使住宅努力追随大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在充满着木材纸张等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长方形的线条、自然的色调与植物柔和的色彩给人以幽静和美的感觉。
和室中常把实用性的家具、陈设都布置于室内的中央,使自由空间的感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色泽柔淡的砂壁涂料涂饰于壁上,由于深深的屋檐与长长的回廊而使其远离日光。这样,无论在室内何处,我们都能欣赏到这朦胧的日光投射在昏黄色的墙壁上,似乎在勉强地维持着“落日的余辉”。阳光和阴影使白天的室内永远有一种下午时分的韵味和感觉,物体的视觉特征变得丰富起来,粗糙的表面也变得异常的柔和。和室室内很少采用人工照明,自然光由深深的屋檐下透过低矮的窗格,经地面的反射往往成为室内采光的唯一来源。和室室内人为的痕迹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与自然更贴近。
具体的说,日本和式室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室内多用推拉门扇分割空间,开闭自由方便;2)室内大量地使用木装修,如天花、隔断多为木质材料;3)室内地板多覆盖草编的席子,人们惯于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夜间则铺上寝具席地而卧;4)擅长表现室内饰材的质感与色泽的自然美,讲究构造美; 5)室内环境色彩素洁、淡雅,陈设洗练;6)室内家具造型简洁,带有东方传统家具的神韵。
哥特式风格范文6
【关键词】穆夏风格 装饰美 装饰艺术语言
一、穆夏风格独特的审美趣味对传统艺术的吸纳借鉴
装饰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出了两种风格,即曲线型艺术风格和直线型艺术风格,其崇尚的观点是反对传统样式和关心机械生产。穆夏是曲线型装饰艺术的代表。穆夏在艺术创作上受到多种艺术的影响,并对其借鉴吸收,通过创新运用到自己的招贴设计、室内设计、插画设计等多种实际作品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穆夏风格”。他保持传统的因素,也建立了新的设计语言的绘画风格。
穆夏的画面通常由美丽的女性形象和具有装饰性的流畅的曲线型花草组成。在他的作品中女性通常都是青春甜美、优雅、身材婀娜、柔美飘逸的长发。穆夏的作品吸收了大量的传统艺术文化,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对拜占庭艺术华丽的色彩和几何装饰图案的借鉴。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以暖色调的单色平涂背景,结构和色彩极其简练,流云般韵律优美的曲线,尽善尽美地把握了女性肌肤的柔和感觉。平面装饰感很强,这一点在穆夏的作品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同时还吸收了巴洛克、洛可可细致的描绘手法。
二、穆夏风格作品的装饰特色
1.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
法国的新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线描、颜色平涂和平面化的装饰手法。除穆夏之外的设计大师,劳特雷克的《红磨坊》,用有力的轮廓勾画了巴黎夜总会里的歌舞演员,人物动作夸张,没有描绘细节,大量使用剪影的效果,暗示巴黎欢乐狂热的夜生活气氛。格拉谢特设计的马凯尔墨水海报,浮世绘平面化的效果更强,粗线条用于描绘主体形象轮廓,细线条表示的衣褶和发丝接近一种装饰纹理的效果,倾斜的标题文字、背景上飘动的云、头发和竖琴等细节互相辉映。
英国的威廉・荷加兹曾提出:“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请注意:在最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蛇形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1]纤巧的曲线可以体现柔美的特征。观赏者在欣赏的同时可以随着曲线的延伸得到视觉上的美的享受。这位学者充分强调了曲线的美感。
在穆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大量运用线形,用各种韵律的线条描绘植物花卉以及几何形状,柔和的节奏、优美的曲线,他笔下的线条刚柔并济,变化丰富,反映了穆夏高超的曲线技巧和节奏技巧。
2.明快的装饰水彩效果
对于设计者来说,在色彩研究中,努力把颜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元素进行尝试。穆夏创作了不少装饰组画,即围绕同一个主题创作的成套的四幅图画,常常出现在纸张或是织物上做装饰用。包括“四季”“星辰”“四种艺术”“四种花”等。这些作品有共同的突出特点,画面的色彩变化丰富,既有对比又相互协调。色彩围绕主题安排,每一套色彩都体现一种情节以及内心体验。
在这些装饰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的层次感以及整体性。从背景主色调,到画面人物的头发衣饰,再到画面中烘托的植物和几何图案的色彩,颜色的深浅对比,突出主体人物,增强画面的层次。同时,色彩搭配之间高度和谐,整体的色彩效果直接体现出主题,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人物衣着的装饰纹样和色彩与背景巧妙呼应,从细节上融合在一起,展现出非常精致的和谐美感。
3.崇高优美的女性形象
穆夏崇尚完美而崇高的女性形象,在他的笔下女性形象是充满理想色彩的。这也是穆夏风格的独特之处。穆夏曾在巴黎的朱利安学院求学。这段学习经历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德拉罗什画派,杰出的艺术大师米勒曾是德拉罗什的学生,他的绘画风格属于古典学院派,因此穆夏在人物造型上表现出古典学院派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具有清新端庄的仪态、丰腴的身材。[2]吸纳借鉴了古典学院派对女性的审美趣味,将古典传统风范表现在女性造型上,符合当时巴黎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
在法国女性是优美感的代表,并非女性在这里好像比在别的地方更受人爱宠和重视,而是因为女性给予了机智、礼貌和良好的风度等最可爱的才华以最良好的场合来焕发出她们的光辉。[3]女性在洛可可时代审美主张沙龙文化已成为洛可可风格的主导力量,呈现出优美的审美意味。穆夏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其作品的特点和成功,当时人们出席各种艺术场合,身穿奇装异服,名为看画展、出席沙龙,实际上是借此来炫耀自己。其社会时代背景决定了穆夏的作品具有了优美的审美趣味。
4.和谐的装饰效果
穆夏在作品中绘制了很多女性和植物的形象,这些形象是美的象征,同时也充满了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将人物和植物相结合,彰显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4]穆夏作品大都将人物与植物自然物象结合,运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案的和谐搭配,营造出高度和谐优美的氛围。
结语
穆夏通过对于各种艺术的传承与借鉴,呈现出大量美轮美奂的作品。我们应深入分析艺术的价值,了解学习艺术观念和意义,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姚相君.承上启下的丰碑――解析阿尔丰斯・穆夏装饰艺术特色[J].美苑,2009(2):91―92.
[3]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钱丹丹.穆夏艺术风格的再认识[J]. 现代装饰理论,2013(1):168―169.
[5]宋桂芳.法国洛可可造型艺术的美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