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1
小处入手、放眼未来、育人为本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他向盘锦市全体中小学生提出的课下“五个一分钟”要求,即每天一分钟“做家务、写日记、唱歌、踏步走、记忆力比赛”,正是从小处入手,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这“五个一分钟”渗透到中小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层面,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每个人一天的生活来说,一分钟时间是完全可以挤出来的。如:我让我班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晚上抽出一分钟时间进行认字,把认会的字剪下来,第二天到校贴到自己的学习园地里(学习园地里有全班小学生的名字)。一星期下来,有的学生居然认识了50个生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就把无为的一分钟变成了有为的一分钟,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这种习惯将使学生受用终生,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无限乐趣。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会暗自庆幸:也许成功就是从这不起眼的一分钟开始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挤出很多一分钟,如一分钟讲故事、一分钟朗读、一分钟讲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原来如此简单,知识可在点滴的积累与活动中不断丰富。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人是存在差别的,教育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型里脱出来的“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对教师提出的“课上十条”要求中,我们看到,他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不备课不能上课”。设计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留”三种不同的作业,这完全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的教育思想,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教一堂课纯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至少给学生10分钟自己活动的时间”,这些做法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还学习的时间给学生,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教师由台前“演员”退为幕后“导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习方法,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这种做法就是授学生以“渔”。对此,我尝试了,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兔”字,然后把它所表示的实物图拿出来,让学生看一看,怎样读,再边看图边看字,问学生怎样记住它。有的学生说:“上面的‘刀’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腿,最后‘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有的学生说:“免费的‘免’我认识,加上‘一点’就是兔。”有的学生说:“我能给兔子找朋友,兔子,白兔,黑兔。”有的学生说:“我能说一句话‘我喜欢小白兔。’”我紧接着说:“小白兔是一种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有的说:“它爱吃萝卜和青菜。”有的说:“它蹦蹦跳跳好可爱。”这样,学生不仅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而且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习,更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记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意。渗透了学习方法后,我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余下的“羊、鸟、木、禾、竹”五个字。试想:魏书生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高超的“渔”技,他整日奔波于事务、学术交流,每学期仅靠30多节讲读课学生岂能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市教委主任”,还有“38项社会兼职”,仍然当“校长”、“班主任”,“教语文”,奋战在教育的最前沿,是在作秀吗?非也,他是在和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握新时期的脉搏,与时俱进,更好地指导教育的决策。这一点怎能不使每个教师肃然起敬呢?
以人为本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人文表现。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最微妙的接触。对教师而言,上课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单纯劳作,是艺术创作而不是教授,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是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展示结论。只有深入交流了,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对方。教育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魏书生要求教师一堂课讲完后,让学生做课堂总结,教师虚心听学生讲听课的感受和对老师授课的评价,并且提出教师“课后不要马上离开教室,而是要利用课间和学生聊天、谈心,获取反馈信息,交流师生感情”。老师并非圣人,这就要求教师走下“神”坛,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友好相处,做学生的朋友,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变威严为微笑,这是教育人文性的表现。“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而教师缺乏的正是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意识,往往只管教。不管学生的学,实际上是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这样就成了两条道上跑的车。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不超过20秒”,要学会对问题的冷处理,不能动不动就摆“师道尊严”。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2
语文知识要不要教?这似乎是个假问题,知识就是力量,无知即无能,当然要教!但紧跟着的是,什么是“知识”?哪些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要靠“教”吗?
一、语言文字出现眼前,语文知识站在背后
我们不妨找个实例,先来“挖一挖”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首现代诗《最后一分钟》,先看第一节: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短短五行诗,浸透知识里。
社会知识。“午夜”的时间指称,“香港”的地理位置,“最后一分钟”所包含的时间、地点、事件。
语基知识。拼音、构字、组词成句、独词句、单句、复句。
修辞知识。拟人,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看待,便于抒感,倾吐肺腑之言;夸张,“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排比:三个“听”句;仿词,由“风雨兼程”仿造出“风雨归程”。
文体知识。现代诗的分行排列;大体押韵;突破语言常规:第一行“午夜”是句号,没有换行,而“香港”后是逗号,却换行了;凝练:“风雨归程”涵盖了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一百多年的艰难历史;跳跃:三个“听”,说的是三个方面——历史风雨、终于回归、万众激动和思考。
写作知识。过渡句的“启下”:这一节的末行“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一个过渡句,以引起下文;下文的第二节就是写看到的升旗仪式和万众激动的场面,扣住“心跳”;第三节则是回顾历史,扣住“叩问”。遣词造句的准确:三个“听”,似乎听到一分钟的倒计时滴答声。第一个是“倾听”,准确表现最后一分钟时大家紧盯着倒计时钟滴答滴答的钟声的情景,这钟声也是风雨归程的声音;后两个用“听”,不宜“倾听”,因为“越走越近的脚步”,声音越来越响;“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应该是更强烈的声音了,更不宜“倾听”。修饰和限制:用“所有”来修饰“中国人”,表明心跳和叩问的还包括香港的、澳门的,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内地的中国人。
这还是诗的第一节,若是整首诗,各系列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更多了。此外还有关于课文理解的知识,关于略读课文的知识,关于作者的知识,关于语文作业的知识,而且如果要朗读的话,还有抑扬顿挫起伏疾徐的知识;如果要写诗,还有观察、构思、立意的知识等等。
可以说,知识无处不在,无“知”不成“文”,无“知”不成“章”,无“知”不成“书”。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此且避过不提。
二、工具人文或左或右,课标修改一锤定音
把罗列的这些知识都作为教学内容,明显是“学究先生”的教法,这样的课堂估计不会有。有四个制约。一、教材。现行教材以主题内容编排,入眼的首先是内容,知识无序,且很少明确标列。二、教师。教材文本是以文字出现的,知识“藏”在文字后面,需要教师自己去发现,见仁见智决定权在执教者手里。三、学生。人一出生,凭着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大脑,就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在“习得”各种知识了。像这一节诗,不用教学,学生也能大致“读懂”,尽管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语言规律的术语和各个分支系统。四、课时。按照常态,这首诗教材作“略读课文”处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不可能教授系统的知识。
以理解内容为主,知识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这样的课堂教学这几年比较多见,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对应试教育的弊端作过比较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可以说,应试教育的主要基因是“知识”。反对应试教育,“知识”当然不可能成为“座上宾”。进入本世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工具性”的内涵并未点出,“人文性”又并非是语文学科所独有,因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现状是人文性强,工具性弱,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阅读教学重内容轻语言、重情感轻知识、重理解轻运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这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回归”“返璞归真”“本色语文”“语文姓‘语’名‘文’”“语言是语文课程的DNA”等等主题词和说法不绝于耳。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颁布,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出了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内涵有三方面的限制词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使工具性和实践性有了清晰的凸显。“语言文字”是内核,“学习”是手段,“运用”是归宿,“综合性、实践性”是工具的外在特征。只有“语言文字”这张“皮”存在,学习、运用、综合、实践这些“毛”才有依附。
三、精要选择语文知识,不可忽视语用背景
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内容或者只关注语文知识,都是“走极端”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正道还应该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明的。比如阅读教学的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文知识“可以”学习,但应该选择“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语文知识学习必须克服一些弊端:脱离运用、系统学习、死记硬背。
教学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并不等同于语文知识。语言文字是语言实践的产物,语文知识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挑选、解释、加工、整理、归纳和分析,是对语言运用的系统认识。所谓系统,是指名称、定义、例举、作用、辨析等一系列的知识链条。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实践。获得语文知识尤其是“系统”的语文知识并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语文知识教学没有必要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有这样几点是需要明确的:
1. 学段有别。学习语文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是不应该系统化的。小学有低中高段,知识学习也有不同侧重。比如讲比喻,那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是什么句、喻词、喻体”里边打转转就不应该。修辞学习可以是低段认识变异,中段体会效果,高段学习用法。比如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花了一些时间介绍古典小说技法“背面铺(敷)粉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不妥当的。
2. 实践出知。未受过系统知识教育而成为大家的大有人在。往远的说,《诗经》作者不可能受过什么系统教育。往近的看,小说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写”的大师;脱口秀周立波活跃在大江南北的舞台,无疑是“说”的名人。就圈内而言,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1200多篇,著作130多部,“著作”远远“超身”。可如此能说会道善写的人,竟然都是小学学历,他们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感悟、反思、总结,掌握了写小说、脱口秀、发专论的真谛。
3. 教材导向。现行教材的编排思路,可以避免教学陷入“语文知识系统化”误区。上世纪70年代起,人教版几套教材是以小学生应当具有的读写能力为序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读或写的训练项目。现行教材以内容专题组织单元,试图统整各项语文活动。当然,我们更期望内容序列、读写序列都能呈现的“双序列”教材问世。
4. 为用服务。小学生学语文知识,不是培养语言学家,而是为了提高读写能力,当然不需要系统。诗人李小雨以自己《最后一分钟》这首诗为例,谈了新诗四个方面的艺术特点:高度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和细节;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含蓄,注重诗的意境。如果说,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一种语文知识,教学必不可少,那也只能是在帮助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写诗欲望中,选择一些必要的呈现出来。
四、知识面孔不该僵化,语文实践灵活无痕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或不是,非我所论,引此是想说明,知识是纯粹的、枯燥的、严肃的,如果在课堂上摆出一副冷冰冰的僵化面孔,再强化知识教学也没有效果。应该把知识乔装打扮,成为活泼的小姑娘,使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无痕地获得语文知识。笔者曾有所实践,在此晒一晒。
1. 口诀。二年下期《雷雨》,怎样写好“垂”字,老师在“田字格”里边范写边说口诀:“千到底,草头宽,长短两横垂好看。”把笔顺、笔画、匀称的写字知识都含在里边了。学生写字姿势不好,关键在于执笔姿势不对,正确的执笔应该是——寸笔(指离笔尖一寸),对齐(中指垫在笔杆后,拇指与食指对齐),朝你(笔尖朝别人,不是朝自己)。
2. 老搞先生。三年下期《女娲补天》,课文中的动词使用丰富准确,常见的教学是找动词、换动词、说作用,繁琐且无必要。我就故意编造说有一“老搞先生”,凡说到动作词语都以“搞”字搞定,如果他来写这一段,会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五彩石搞齐了,女娲在地上搞个圆坑,把五彩石搞在里面,用神火搞,搞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搞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搞在一个大盆里,搞到天边,搞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搞,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搞好了。
学生读得笑破了肚皮,然后亮出课文的正解。这样的动词运用知识,学生记得更深刻。
3. 变脸。四年上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变序、重组、增减的训练手段体会古诗的艺术。比如全诗可以漏一字变成词,或每句减一、二、三、四字成另诗。五言:故人西辞楼,烟月下扬州。帆影碧空尽,长江天际流。三言:西辞楼,下扬州。帆影尽,长江流。漏“花”字成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抬杠。五年上期《最后一分钟》,采用“抬杠法”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抬杠,然后老师故意说:“香港是一个地方,怎么能说‘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呢?这句话有毛病。”让学生来“压杠”。学生受此启发,纷纷找出“抬杠”之处,并引起“压杠”。互动说出来的这些“变异句”,都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修辞特点。
5. 看电影。六年上期《军神》,读小说文字如同看电影,语言简洁直观。要体会这一特色,让学生猜一猜,下列两段话,哪一段仿佛是我们在看电影:
A.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B.(课文语言,略。)
A段只是一种记叙,像我们平时的作文;B段语句不介绍谁问谁答,但分行排列,简洁明白,这是电影语言。
6. 猩猩读对联。六年下期《狱中联欢》。采用边体验边填空的方式初步学习对联知识。课文通过特务头子猩猩的眼睛,出现一副一副对联,猩猩还可以看到一些对联,比如来到楼八室、楼九室、楼十室又看到几副对联。呈现以下几副对联填空(第三副是猜字谜填空)。
(1)渣滓洞中练道骨(歌乐山外)吹仙风马到(成功)
(2)旧冬唉声(叹气)(新春)眉飞色舞都有(话说)
(3)天居竹林下人在围墙中(笑囚)迎春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一课时,第81页。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抓紧时间学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
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表模型。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师:这节课学什么?
生:认识时间。
师:再读一次。学生读课题。
2、在情境中感知、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读得好,奖励你们看动画片。课件播放龟土赛跑的情境。
师:我们来看看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小兔子和小乌龟走到的路程。先数出乌龟走了1大格,再数出兔子走了12大格。
师:谁胜利了?
生:小兔子。
师:是的,在这次比赛中小兔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抓紧时间终于取得了胜利。看来,只要抓紧时间,就要获胜的把握。
课件播放小兔子变成分针,小乌龟变成时针的情景。
2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2.1 认识钟面。
(1)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针?小乌龟变成了什么针?
生:小兔子变成了分针,小乌龟变成了时针。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指认时针和分针。
(2)认识大格
师:从起点(数字12)到数字1的这段叫一大格。
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数大格。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并板书。
(3)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面还有些什么?
生:有一些小点点,有一些小线线。
师:就是这些小点点和小线线又把大格分成了许多小格格。我们先把第一大格剪下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学生随课件数出第一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师:数一数第二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
生:5小格。
师:再数一数第三大格,第六大格,第十大格有几个小格?(两人合作数)
生: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
归纳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并板书。
师:从起点到数字2一共有几小格?
生:10小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每个大格都有5小格,5加5就是10。
师:从起点到数字3一共有几小格?
生: 15小格。因为又增加了一个大格就增加了5小格,10加5就是15。
播放课件:学生随着课件算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小格数。
最后归纳出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并板书。
2.2 认识“分”。
(1) 认识1分钟
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然后让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说一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2)5分5分地数认识“分”
师:分针走5分钟,刚好走到几?
生:刚好走到数字1。
师:如果分针从起点走到数字2,走了几分钟?
生:走了10分钟。因为从起点到数字2共有10小格,分针走10小格就是10分钟。
播放课件:让学生知道分针从12走到3、走到4、走到5各是多少分?
请同学们两人合作,数一数,算一算,写一写,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时各是几分?最后说一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种?(并板书60分)
(3)拨一拨,记一记钟面上每个数字表示几分。
2.3 认识几时
(1)认识几时整。
(2)认识几时多一些
(3)认识几时多一半
(4)认识几时多得多。
2.4 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9时5分的钟面
出示9时5分的钟面。两人合作,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最后教学9时5分的两种写法,当用电子法表示时,说明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在圆点右边第一位添写一个“0”。
(2)认识6时25分的钟
出示6时25分的钟面,先让学生认一认,再汇报认的结果和方法。
(3)独立认识11时20分的钟面
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2.5 认识时分关系
师: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播放课件: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几个大格?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了1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时=60分
2.6 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听1分钟的音乐,同时做口算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虽然短暂,如果珍惜,你就会不断收获。
介绍课外知识:电子计算机一分钟能运算90亿次,人造地球卫星一分钟能飞477.9千米,银行点钞机一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一分钟能做那么多事,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要学会珍惜每一分钟时间。
3 实践应用
3.1 老师出示时间,学生在钟表模型上拨出来。
3.2 老师出示钟表,学生认时间。
4 全课总结。
5 板书
认识时间(时、分)
大格:12个 9:05 6:25
小格:60个 9时5分 6时25分
1时=60分
课后反思: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24时计时法以及推算经过的时间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教学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几时几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我有四个方面体现得好。
1 引入环节设计好。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上午第四节课的学习疲劳,我以看《龟兔赛跑》的动画导入,这样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通过认识在相同时间内兔子和乌龟所跑路程的比较,为本节课的难点(1时=60分)作了铺垫,也渗透钟面上有12大格,时针比分针跑得慢,还渗透了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重要性。这样设计既有趣,又为前后知识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
2 本节课将难点分解,逐个击破的设计思路好。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理解1时=60分,二是正确认识几时几分。在突破“1时=60分”这一难点时,我首先设计了在引入部分观看龟兔赛跑的动画,给学生作了孕伏,然后在学生认识了“时”,认识了 “分”,认识了“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设计通过观察分针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 “1时=60分”的意义。在突破“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这个难点时,这是一个复名数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挺有难度,因此我分三步进行突破:第一步:单独认识分针走的时间(即1分和几分);第二步:单独认识时针走的时间(即几时,几时多一些,几时多一半,几时多得多);第三步:综合认识时针和分针走的时间(两人分工合作,首先是一人认时针走的时间,另一人认分针走的时间,再将两人所认时间综合起来;然后是两人交换认时针和分针所走的时间,进行综合;最后是每人独立认识几时几分,并归纳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教学艺术 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写到,“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教学就是我们的追求。
1 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很死板的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一分钟记忆训练、五分钟探讨、十分钟头脑风暴等,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观察学生,随机对“学生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过程。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对学生的提问要做出合理而有开放性的解释或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也应予以肯定,如点头示意,或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在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给学生增加语言的交流平台,运用任务驱动,实现分组教学,倡导学生用英语合作与交流,当个别小组在用中文回答时,笔者会请其他小组的成员给予帮助。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的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主体的角色中来,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在牛津英语中“谈论食物”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一节内容中,笔者事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样自己喜欢的食物,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课堂上,每位学生更是活跃,每位学生都争着用英语介绍他最爱吃的食物,就连最胆小的学生也能勇敢地举手发言了。
3 运用得体的教学艺术
教师应注重自身对语言、板书、教态的把握,一手漂亮的板书、一段精彩的讲解、自然亲切的教态会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工整合理的板书能较好地体现讲课的重难点,合理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在讲英语发音的时候,教师能运用手的形状形象生动地表达舌头在嘴里的正确位置与舌头的状态,相信这会使一些英语音标的发音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4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确保学习成功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妨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教学任务,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学习新知识后能及时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探究有关的问题。对于一些后进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外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除看教师能否精确传授、认真指导外,还要视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来确定。而学生的课堂心理反映和行为方式折射出教师具备何种教育思想并采用何种方式来优化教学结构、驾驭课堂之舟驶向更高境界。
5巧用课时的“边角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无形中根据教学内容把讲述时间切割成一些细块,在这些细块的缝隙间也有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边角料”。比如在教师板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马上把刚才教的英语单词背一背,也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马上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能提前进入角色。还有在课堂上的最后几分钟人们会认为是学生思维最糟糕的时间,但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比如来个小小的竞赛、一分钟速记等,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情境;需要;真实;有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80-01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别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探索知识中;也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更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充足的发展,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变"学会了"为"会学了"。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情境教学成了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能见到五彩的画面,美妙的音乐,高科技的辅助教学工具,追求情景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仑美奂的情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画蛇添足,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表现在:
(1)情境不实际。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是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如,某教师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小博士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所谓的一起学习只是老师的语言"小博士"代言的灌输课,又有什么价值?
(2)情境干扰教学。主要表现在情境创设不能直奔数学学习的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某教师教学《时、分、秒》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用《龟兔赛跑》的动画引入,然后问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绕了很长时间,最后才由教师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
(3)人为杜撰情境。有些老师为了创设所谓的课堂教学情境,而随意杜撰与生活实际不相吻合的内容,反而引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争论,导致课堂教学"跑题"。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4)情境依赖媒体。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多依赖现代教育媒体,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依赖多媒体。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这个过程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信理解会更加深刻,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隔靴搔痒了。
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吗?我想不是,"情境"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创设一定要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其关注的焦点:是否真正地促进了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不是这个情境本身是什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真正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
认识了这一点,本人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注意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情境的需要性
恩格斯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在真实的生活中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表现方式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内容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情境创设时,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根据教学设计中所制定的教学目的,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注意呈现的方式和时机,在需要创设情境的地方设置情境。
如教学《位置与方向》让学生为自己的学校画一个简易图并标上东南西北,回家后 寄给你的亲人。学生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一连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但喜欢画,还不时的问,这个字怎么写?哪是东面?哪是南面?到底哪面是东,大家怎么标的不一样?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自然而然进入主动学习的角色。
再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设计:我们来为我们的教室计算一下粉刷面积。师:首先我们要测量出什么呢?学生想出(教室的长、宽、高)一生:用什么来测量呢?特别是高的问题?一生:用绳子量长宽快,但是高呢?另一生:用竹竿。量出教室的长宽高以后,计算时发现不能死套公式,地板和门窗不要粉刷。还要测量门窗的长宽算出面积,可从五个面积的和减去门窗面积得出粉刷面积。一方面不但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让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知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达到了真正的合作,还养成认真思考,细心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教的需要,也是学的需要,更是教学的目的――学以致用。
2.情境的生动性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6
首先,我感受到课前准备的“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课前准备的广义的诠释。上完这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面对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应对课堂教学变幻莫测的生成内容,就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从狭义而言,课前的准备还需要老师对教材、学情和校情的了解和熟悉。针对这堂课,我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明确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内容、过程与方法的合理运用、情感与态度的恰当引导;针对教材内容,课前我不但收集了有关细胞衰老与健康的资料、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材料,而且还根据我校具备的条件制作了PPT课件。尽管课前的准备是苦的,但是有了这些课前的准备,加上自己平时重视对知识的积累,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尤其是经常向我校优秀教师学习,使我对上好这堂课有了“底气”,对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显得游刃有余。
其次,我感受到课堂演绎的“乐”。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内涵与睿智,娴熟地驾驭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使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学规律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学目的得到充分的贯彻,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这堂课,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乐趣。这种乐趣源自于课堂气氛的和谐。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在师生融洽交流的基础上。在这堂课中,我始终面带微笑,以理解、尊重和信任的目光注视着每位学生。为了讲解细胞凋亡,我甚至在课堂上唱了一首与其有关系又是学生熟悉的歌曲,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当讲到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回答一个与其息息相关的话题:你们当中谁知道自己父母的出生年月?如此贴近生活的话题和充满人性的关怀不仅使学生课堂参与热情高涨而且使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沟通和升华。由此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强了师生彼此间的信任,产生了“通气”的效果,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这种乐趣源自于对课堂教学原则的合理运用。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这节课的导入阶段,我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地挖掘校本资源,将学生熟悉的图片,如,平和的蜜柚和我校校园中的龙眼树,用比较的形式,通过PPT展示出来,以说明细胞衰老的特征,从而一下子激活了学生大脑中的固有知识,使他们的“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迅速地连结起来。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启发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在这节课的讲授阶段,我不断地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体验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这种乐趣源自于对个人教学风格的淋漓发挥。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尽管后来走上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岗位,但是上了这堂课,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在现场气氛的调节中,在语言、肢体艺术的表达中,在现代与传统教学媒体的交替使用中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长期形成的教学风格依然是那么沉稳自信、严明和谐、风趣幽默和民主开放。也许这就是有人所说的课堂上的“霸气”,拥有了这种气度,便拥有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最后,我感受到课后反思的“静”。课后,在局领导和学校同行评议中,我静下心来反思这堂课的不足之处,我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