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评价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54-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评价体系中的某些指标和指标评判标准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使该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反映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进行描述、评测的系统化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评价指标构成方案、电子政务评价指标数据和有关统计分析测算的方法制度。电子政务的绩效评测标准、评测办法将直接引导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和建设重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电子政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意义。在规划阶段,有助于明确目标,突出建设重点,使电子政务建设一开始就在一个良性的框架中进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在实施过程,有助于及时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确定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持续改进,提高建设效率,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在完成阶段,有助于确定实现程度、了解其使用效果,有利于制定新一轮的阶段规划。
二、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忽视社会效益评价
与电子商务不同,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方面表现为办公效率提高、费用降低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因此,与电子商务绩效评价不同,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不仅要对电子政务经济效益评价,还要对电子政务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此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的与电子商务不同,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借助信息化促进政府改革,构建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和法制化的现代政府,推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价时,应体现这一最终目的,在评价电子政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重点评价其社会效益。但目前很多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工作,都是围绕着政府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电子政务的硬件建设、政府办公成本降低等等而展开的,没有关注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最终目的的实现。因此,只有重视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评价,我们才能有效推动政府改革,借助电子政务的实施来构建现代政府。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不够灵活
目前,大多数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评价以国家为整体的电子政务状况,因此它们考虑的多是一个国家的状况,很少关注某个地区或城市当地电子政务实施的情况。这种单一固定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缺乏灵活性,往往不符合具体地区的自身特点和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事实上,对用户而言,当地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要较全国的水平有意义的多。绝大多数政府信息或服务是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给公众的,而不是中央政府。而且,相对于国家性质的公共生活,公众会更积极、更乐意参与当地公共生活。另一方面,每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其自身特点,电子政务的发展要与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因此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没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进行评价。
(三)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
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单一,出现了“技术偏好”、“供给偏好”等单一评价指标导向的现象,使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首先,在已有的一些评价指标中,评价侧重于技术指标。诸如网站是否可以发送在线表格;公众是否能通过网络技术与政府官员沟通;政府网站提供多少公共服务;国家是否给予足够支持等。这些评价指标偏重于技术问题和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忽略了对设施进行操作的人力资源软环境,更没有考虑电子政务的效率和效益。其次,目前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只关注电子政务服务供给,却很少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具有“供给偏好”的评价指标,无法让我们发现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不到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目的。
三、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绩效评价体系必须体现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的
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政府改革和提升政府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我国构建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应当成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价值核心,同时兼顾电子政务的投入和过程。具体而言,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应当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政府办公高效率、低成本、法制化、推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民主、开放、廉洁、负责、稳定和独立自主。这些价值取向应当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中得到体现。
(二)评价方法定量化
电子政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评价涉及范围广、评价项目多,目前对此较为成熟的定量综合评价方法是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由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涉及范围广、评价项目多,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如果仅仅通过部分可量化指标来评价,既不完整,也不科学,必须将难以量化的工作环节通过定性指标加以衡量,并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构建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数据处理,又要有综合性,能全面反映电子政务绩效。同时,各种绩效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也要根据电子政务绩效评价自身的特点来相应选取。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灵活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在重点考虑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普遍性的同时,还要给具体地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留有适度空间。具体做法可以考虑为:涉及具体评价对象时,在不影响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职能和特点,调整非核心指标和评价标准。
(三)评价体系全面化
围绕上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全面反映电子政务绩效的综合情况。一方面,既要体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又要重点反映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既要反映电子政务建设的纯产出,即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电子政务组织建设水平,又要体现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获得和政府形象的提升。各个评价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道玲,于施洋.论电子政务绩效本质及其评估导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6)
[2]向俐双.浅议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J].法制与社会.2009(10)
[3]张亚明,刘海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BSC-AHP模型及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04)
作者简介
孙晓东(1990-),男,辽东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2
[关键词]电网企业;低碳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碳足迹;层次分析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71
[中图分类号]F272;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3
“十二五”计划把节能减排和控制碳排放强度作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性指标,而“雾霾”与“低碳”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主题。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24 738万kW,同比增长9.3%,火电装机容量86 238万kW,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火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导致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损害。
电力供应链中的电网企业,它是吸收煤炭等一次能源、输送和配供绿色电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它在低碳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在国家节能减排浪潮中面临挑战的同时蕴藏着很大的减排潜力。在研究低碳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之前,已有学者对与此相关的低碳电力、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做出了研究。孙彦龙等建立的低碳电网指标体系总结提炼了与电网低碳发展相关要素,全面揭示了与电网低碳发展相关的关键因素;顾英伟、李彩虹阐述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并对其进行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水平程度、CO2减排量;田俊丽从低碳效益方面分析了CO2、SO2等污染物的减排价值,并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李冰进行了电力企业完整的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Sovacool根据碳足迹这个指标对全球12大都市区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低碳、减少碳足迹的建议,而孟美文以内蒙古电网企业为例提出碳足迹的核算和评估过程。
1 电力企业低碳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雾霾背景下的低碳管理绩效是扩展到从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客户满意和社会效应4个层面上逐层推进的。因此本文运用DSR模型,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生态指标”构建经济-技术-运营-生态四维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电网低碳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低碳管理绩效指标核查、节能项目合作、建立绿色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1.1 低碳经济指标
从电网规划开始全面对经济指标加以定义,进行低碳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1.1.1 购买火电的经济性
购买燃煤发电厂发出电量的经济性。随着“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进行,电网企业更青睐成本低、质量高的电能。
1.1.2 清洁能源并网建设投资力度
电网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网投资成本占总投资成本的比重。投资比重越大,碳减排能力越强。
1.1.3 并网结构合理性
2013年电网供给到需求侧的电量输出69%来自于并网火电,并网风电占6.1%,22.5%电量输出并网水电,核电和并网太阳能仅占1.2%。这种不合理的电力并网结构不利于电网低碳的运行。因此,并网消费越合理,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越经济。
1.1.4 总损耗成本
电网中电器设备如变压器、输配电过网损耗电量成本占总输送电量价值的比率。损耗成本越低,越能提高企业低碳管理绩效。
1.1.5 环境管理成本
环境管理成本可反映电网管理过程项目实施对环境破坏而进行治理的费用。环境管理成本越小,说明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小。
1.1.6 企业环境收益
企业环境收益指的是企业的环境赢利,是企业因为进行环境投资而从环境资产或环境治理中得到的效用总量,如电网中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带来的环境收益;也可以是企业积极参加节能减排获得的优惠或政府补贴这些实际收益。
1.2 低碳技术指标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网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1.2.1 节能设备渗透程度
基于降低污染提高利用率的节能减排技术渗透程度,如无功补偿技术、节能输配技术,节能变压器,替代SF6的节能、低污染电气设备的应用程度。
1.2.2 节能电力供给技术
电网输出电用于如节能电动车,节能电灯等节能设备占的比重。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雾霾的形成作用较大。据数据显示,2014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67万辆,同比增长5倍;其中,纯电动车生产2.58万辆,插电式生产1.36万辆,同比增长近25倍。用电侧对节能电力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污染。
1.2.3 智能用电装置研发覆盖率
基于电网需求侧,智能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同时获取用户用电量,从而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电能损耗、降低用户电费支出的装置的研发或实施程度。
1.2.4 低碳电力调度技术
低碳电力调度是当用户用电超过限定额度时,对电网供电量加以限制并最后输送给用户用电的技术,既能减少能耗也能促进电网移峰填谷的效果。
1.3 低碳运营指标
低碳运营指标即电网通过低碳技术调度的电量被消费的方式、运营程度。
1.3.1 电力规划集聚程度
电网规划供电运营范围与居民区、产业园区的聚集程度。供电范围越密集,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电网节能降损和电力企业的碳减排工作的进行,同时保证了电网建设和改造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1.3.2 水电气复合网运营程度
通过逐步实现能源联产联合调度,形成有机水、电、气复合能源网。如浙能集团的电/气联合,提高整体系统性效益。
1.4 低碳生态指标
雾霾背景下这种管理形式对资源环境方面的效益。
1.4.1 碳排放量降低程度
电网实施低碳调度、节能技术等各项低碳管理后,在供电所有环节中减少的电量损耗而降低的碳排放量与传统调度方式下碳排放量相比较优化的程度。
1.4.2 节能工艺工程贡献程度
电网规划建设过程的节能“工艺”对碳减排价值的影响大小。如电网在建设输配网项目时使用埋线代替架空建设以降低线损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如建设暴露在外的大型电器设备时采用隔热节能工艺工程在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由于设备年久失修而造成的损耗。
1.4.3 碳足迹认证实施程度
电网碳足迹是对电网从电网规划、建设运行这整个过程产生的CO2的核算和评估。它包括从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汇总、统计数据,计算分线、分站网损率碳足迹及管理排放如电网自身照明、供暖、计算机等用电设备排放。它是从电网自身消费和消耗出发的,是对电网碳足迹实施与否的低碳管理绩效评价。
1.5 低碳标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最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电网企业低碳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管理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经济指标 燃煤发电机组上网
清洁能源并网建设
并网结构合理性
总损耗成本
环境管理成本
企业环境收益
低碳技术指标 节能设备渗透程度
节能电力供给技术
智能用电装置研发
低碳电力调度技术
低碳运营指标 电力规划集聚程度
水电气复合网运营
低碳生态指标 碳排放量降低程度
节能工艺工程
碳足迹实施程度
2 基于AHP的电力行业低碳标准化管理评价体系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1 步 骤
2.1.1 构造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后要在各层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对于n个元素来说,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2.1.2 重要性等级
进行1-9重要性等级标度。
2.1.3 层次单排序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公式1
(2)计算上式n次方根
公式2
(3)对正规化
公式3
W=[W1,W2,…,Wn]T即为所求特征向量。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公式4
其中AWi表示AW中第i个元素,是等级矩阵和特征向量的乘积。
2.1.4 一致性检验
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作为衡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即用
公式5
其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给出:
公式6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采用1-9阶的判断矩阵。
当CR
2.1.5 总层次排序
最高层次的总排序就是其层次总排序。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根据上述确定的电网企业低碳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经济、技术、运营、生态指标进行权重的确立。
目标层A的构造的判断矩阵确定指标重要性程度,如表2所示。
表2 A判断矩阵
低碳指标 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运营指标 生态指标
经济指标 1.000 0 3.000 0 3.000 0 1.000 0
技术指标 0.333 3 1.000 0 2.000 0 0.333 3
运营指标 0.333 3 0.500 0 1.000 0 0.333 3
生态指标 1.000 0 3.000 0 3.000 0 1.000 0
同理可求其他指标权重,各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均通过。总层次排列如表3。
3 案例分析
选取河北省A电网企业和河南省B电网企业进行比较,根据专家的评分(满分10分,实施效果越好,分数越高),计算如下。
A企业总分数:0.121 6×8+0.072 0×9+0.072 0×6+0.022 8×7+
0.022 4×8+0.060 2×5+0.058 2×6+0.009 8×6+0.058 2×8+
0.025 3×7+0.071 3×6+0.035 6×8+0.194 6×7+0.123 8×6+
0.052 5×8=6.980 9
B企业总分数为6.429 4。可知,A电网企业分数高于B电网企业,则A企业低碳管理绩效比较高,通过实际调查,与现状相符。
4 结 语
在雾霾背景下,电网企业低碳管理不仅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保证企业安全高效地运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而且能保证企业在整个低碳环境下运行,并且能为将来除了电网企业之外的售电公司提供借鉴,使得各电力企业在契合当今国家对生态的要求下更好更快地发展。随着社会用电水平不断提升,合理地评价电力企业低碳水平,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大力推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建设的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Z].2015.
[2]孙彦龙,康重庆,陈宋宋,等.低碳电网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7).
[3]顾英伟,李彩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田俊丽.低碳经济下光伏发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5]李冰.火力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6]Sovacool,B K,Brown M A. 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J].Energy Policy,2010(9).
[7]孟美文.碳足迹分析在电力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8]万林葳.环境收益、环境效益和环境绩效概念辨析[J].财会月刊,2011(24).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3
关键词:区域创新;绩效;灰色关联投影;理想点
一、 引言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要实现上述目标,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效率,尤其是在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更应该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客观地评价,以便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部门正确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情况,有效地识别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区域发展政策,进一步提高区域科技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效率。目前,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提出的评价模型大部分是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以及其拓展模型为主,但区域创新绩效评价问题更具备灰色系统的特征,因为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系统中既有已被了解的白色信息,又有尚未被发现的黑色信息,而更多的是一般性了解的灰色信息。因此,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与矢量投影原理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灰色关联投影的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对评价指标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二、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1. 灰色关联投影法原理。灰色关联投影法是从矢量投影的角度探讨多目标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以各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投影值大小,作为评判决策方案优劣的标准,并通过特定的算法,使重要指标的加权系数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决策方案和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使得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更接近客观实际。考虑到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对象集合a:a={a1,a2,…,am},各评价对象的因素指标集合v:v={v1,v2,…,vn}。记评价对象ai对评价指标vj的属性值为rij(i=1,2,…,m;j=1,2,…,n)。一般来说,为了消除原始数据指标单位及其数量级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3.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步骤。
第一:收集数据,确定评价对象集a和属性指标集v;
第二:对原始数据r按照式(1)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 r′,同时确定最佳评价对象a0;
第三:利用式(9)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w=(w1,w2,…,wn);
第四:用式(3)计算子因素r′ij与母因素r′0j的关联系数?酌ij,得到由?酌ij组成的多目标灰色关联度矩阵f;
第五:利用式(6)计算各待评价对象在理想最佳评价对象上的投影值di。
三、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计算结果。设计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讲,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创新绩效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由于研究者对区域创新绩效含义的理解不同,所给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原则,在创新投入方面主要选取r&d研发人数(v1)和r&d研发投入资金额(v2)两项指标,在创新产出方面主要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v3)、发表科技论文数(v4)、国内外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v5)、大中型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额(v6)以及当地gdp水平(v7)五项指标。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的相关数据,并按照公式(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所示。按照公式(2)选取比较序列,再按照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步骤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别带入表1数据进行计算,便可得出表1第9列和第10列的评价结果。
2.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由表1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绩效排名前十的地区既有处于东部的省市,如北京
市(排名第二)、上海市(排名第三)、辽宁省(排名第四)、天津市(排名第五)、河北省(排名第六),也有处于中部的省份内蒙古(排名第八),同时还有地处西部的新疆(排名第一)、青海(排名第七)、甘肃(排名第九)以及贵州(排名第十);区域创新绩效排名后十名的省、市、自治区中,东部地区(江苏、福建、山东、浙江和海南)占到了50%、中部有江西、黑龙江和安徽,西部有西藏和宁夏;同时还可以发现,创新绩效排名在第11到第21的地区中,只有一个东部省份广东,其余均为中西部地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创新绩效和地方的经济强弱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是分布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内。
为了分析区域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这里引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中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次序,重点分析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他们分别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湖北、四川和重庆。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其相应的创新绩效未必高,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创新绩效水平与其创新能力有所呼应,而江苏、浙江和山东的创新绩效水平却处于后十名,广东、湖北、四川和重庆的创新绩效水平则处于中等水平。
摘要:文章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另外,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创新绩效评价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评价矩阵的固有信息,利用逼近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区域创新;绩效;灰色关联投影;理想点
一、 引言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要实现上述目标,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效率,尤其是在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更应该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客观地评价,以便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部门正确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情况,有效地识别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区域发展政策,进一步提高区域科技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效率。目前,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提出的评价模型大部分是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以及其拓展模型为主,但区域创新绩效评价问题更具备灰色系统的特征,因为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系统中既有已被了解的白色信息,又有尚未被发现的黑色信息,而更多的是一般性了解的灰色信息。因此,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与矢量投影原理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灰色关联投影的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对评价指标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二、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1. 灰色关联投影法原理。灰色关联投影法是从矢量投影的角度探讨多目标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以各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投影值大小,作为评判决策方案优劣的标准,并通过特定的算法,使重要指标的加权系数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决策方案和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使得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更接近客观实际。考虑到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对象集合a:a={a1,a2,…,am},各评价对象的因素指标集合v:v={v1,v2,…,vn}。记评价对象ai对评价指标vj的属性值为rij(i=1,2,…,m;j=1,2,…,n)。一般来说,为了消除原始数据指标单位及其数量级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3.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步骤。
第一:收集数据,确定评价对象集a和属性指标集v;
第二:对原始数据r按照式(1)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 r′,同时确定最佳评价对象a0;
第三:利用式(9)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w=(w1,w2,…,wn);
第四:用式(3)计算子因素r′ij与母因素r′0j的关联系数?酌ij,得到由?酌ij组成的多目标灰色关联度矩阵f;
第五:利用式(6)计算各待评价对象在理想最佳评价对象上的投影值di。
三、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计算结果。设计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的
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讲,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创新绩效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由于研究者对区域创新绩效含义的理解不同,所给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原则,在创新投入方面主要选取r&d研发人数(v1)和r&d研发投入资金额(v2)两项指标,在创新产出方面主要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v3)、发表科技论文数(v4)、国内外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v5)、大中型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额(v6)以及当地gdp水平(v7)五项指标。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的相关数据,并按照公式(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所示。按照公式(2)选取比较序列,再按照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步骤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别带入表1数据进行计算,便可得出表1第9列和第10列的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4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恩施州国资公司 湖北·恩施)
摘 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考核财政支出效果的一种财政管理制度,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本文对湖北省试点会计建账监管地区开发的建账监管系统进行了改造,拓展其功能,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设计了基于动态监测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框架,可实现与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还预留了信息公开、反馈的出口,以期实现预算的透明与公开。
关键词 :建账监管;系统;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会计制度的执行、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等实施监督。建账监管是财政部门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履行会计监督管理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预防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治理腐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湖北省于2007年出台了《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鄂政发[ 2007 ]15号),荆门、咸丰等地进行了试点,并开发了建账监管平台,从实际运行情况考察,建账监管系统功能还比较单一,未能实现与“金财工程”的融合。
一、建账监管系统功能及流程
建账监管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局域内网,行政区域内有预算拔款的单位均通过该平台办理建账审核。纳入建账监管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
1.建账监管系统的功能
建账监管系统分为财务核算、台账、监管、权限设置四大系统模块,具有规范单位财务处理、审核管理、预警和汇总查询四大功能。(见图1)
(1)预算单位财务核算系统。预算单位等用户终端安装财务核算软件,其核心模块是总账系统,可与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应收及应付款管理、工资管理等多个系统集成应用。该系统由用户(预算单位)根据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财务应用环境,并可设置科目代码、级次、选取会计标准、汇率计算方法、凭证类别、格式等个性化的专用模块;具有严密的制单控制功能和操作员的权限设置控制;自动计算并保证凭证借贷平衡;凭证对冲、科目汇总功能;往来账款管理功能;预警功能;审核功能;出纳管理;查询功能;提供引导式记账功能等。在这些传统的财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原始凭证及附件扫描上传功能等。
(2)财政业务股室台账系统。为加强财政局各业务股室对预算资金的监管,及时掌握资金拨付、使用及结余等相关的监管信息,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各业务股室的资金台账系统。业务股室根据管理权限在后台录入预算资金指标,适时查询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资金流动情况保证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该系统,财政局各业务股室根据其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的用款指标和计划,在监管系统中录入指标台账,并通过录入的指标台账和预算单位填的记账凭证,汇总生成“指标拨付和使用汇总表”,反映预算单位是否按照财政所下达指标和计划所指定的用途使用资金。
(3)财政财务监管信息系统。预算单位通过财政局所下达的用款计划,打印用款支付凭证,同时根据用款凭证及其他相关原始凭证,在单位财务软件中填制记账凭证,并扫描上传相关原始凭证。财政局各业务股室通过监管系统查看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的相关账务处理情况,对账务处理有问题的会计凭证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监管系统对各预算单位没按时做账,以及没有及时处理财政局对相关会计凭证提出的意见的,进行统计和预警。
(4)管理权限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对系统管理员、用户以及各股室管理员的权限进行管理。
2.建账监管系统的工作流程
纳入建账监管系统的单位首先要在系统中注册填报相关资料,在建账监管系统中录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编号、税务登记证号、经办人相关信息、单位性质、区域等相关信息注册并提交;然后打印相关资料审核盖章,填写完所有资料(建账监管审核表、主要财务指标表、纳税情况表)并上报成功后,将所填资料及上传会计报表打印一式两份,检查核对后盖章;最后现场审核确认,资料上报后三日内携带账簿(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审核表、主要财务指标表、纳税情况表及会计报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金融机构核办的开户许可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经办人身份证等资料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建账监管审核确认手续。具体建账监管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1)注册填报相关资料。登录系统,填写注册信息,确认无误提交后,就可用注册时的组织机构代码和密码登录系统,并按建账监管信息系统操作说明,填写、上传、上报相关资料。
(2)打印相关资料审核盖章。填写建账监管审核表、主要财务指标表、纳税情况表等相关资料,上报成功后,将所填资料及上传会计报表打印,检查核对后盖章。
(3)现场审核确认。将账簿(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审核表、主要财务指标表、纳税情况表及会计报表、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金融机构核办的开户许可证、财务人员(包括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经办人身份证等资料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建账监管审核确认手续。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是在会计建账监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和开发,其功能如图3。
(1)会计核算功能。系统的客户端(用户)安装用友财务软件,预算单位通过财政局所下达的用款计划,打印用款支付凭证,同时根据用款凭证及其他相关原始凭证,在单位财务软件中填制记账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2)绩效评价功能。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中,开发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数据库。在实施评价时,直接从指标库中抽取评价指标,利用会计核算系统和其他渠道收集评价数据,实现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3)绩效动态监控功能。系统通过预算单位上传的绩效成果凭证,结合项目绩效指标台账、国库支付系统适时跟综项目绩效。
(4)绩效指标台账功能。财政局各业务股室根据其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申报的项目绩效目标,在系统中录入绩效目标台账,便于和项目实施绩效进行对比分析。
(5)预警功能。财政局各业务股室通过监管系统查看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
此外,拓展的系统功能还包括对比分析功能、实用兼容等核心主体功能等等。
三、基于建账监管系统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实现
l.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数据设计
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系统中设计开发指标库、标准库、方法库三个数据库。基本思路是按照财政支出功能分类九大类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便于实践中的操作和基础数据收集,也能和预算管理保持一致。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各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绩效评价方案的核心内容,具有引导绩效评价的功能,也是衡量绩效评价指标得分情况的基准。理论上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评价标准的强度和频率,是指评价标准的内容,也就是各种规范行为或对象的程度或相对次数;评价标准的标号,是指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评价标准的标度是测量的单位标准,是评价标准的基础部分。按绩效评价的手段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按评价的尺度可分为类别标准、等级标准、等距标准、比值标准和隶属度标准;按标准的形态可分为静态标准与动态标准;按标准的属性分类,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客观标准等。要结合评价对象的特性,根据指标与标准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广泛收集整理并通过大量的案例等,逐步建立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数据库。深入研究公众评判法评价社会效益的方法,创新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同时,探索项目评级工具( 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PART)及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对具体评价过程中需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实际需要时直接调用即可使用,减少评价过程中建模和计算的工作量。
2.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
按照财政部2011年4月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基于建账监管系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流程表,如表l。
(1)选取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对象后,按照财政项目支出类别,结合评价对象的特性,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从评价指标数据库中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论证,修改整理后构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一套完整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这种综合性的统计方法,对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研究变量,比如满意度、战略等,可以找到一些可观变量作为这些潜在变量的标识,从而有效地确定各种明细绩效指标的权重。
(3)评价结论。根据定量计算结果,确定评价对象的结论,可根据优、良、中、低、差五个级别设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如表2。
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动态监测模块设计
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系统中,设计开发基础信息、目标跟综、动态监测等模块,实现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的动态跟踪和监测。
1.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信息模块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基础信息由评价项目编码、项目预算支出科目名称(编码)、项目资金安排文号、项目资金安排年度、项目评价年度、项目评价类型、评价项目的时间、主管部门、类型、项目(用款)单位个数、项目开始完成时间等组成。此外,还包括资金设立依据(财政批复部门预算文件,专项资金的政府文件、会议纪要或者立项研究报告,发改委、财政批复文件),具体的立项方式;反映部门预算支出计划或专项资金分配计划预算分配绩效目标、项目预期可以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其数量的预期产出绩效目标、项目公共产品预期可以产生的经济社会效果的预期效果绩效目标、项目实际设定衡量预期产出和效果的绩效指标(个性指标)的绩效指标等。设立评审专家库、评价中介机构库等后台支撑,实现绩效评价的信息化。
2.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跟综模块
根据资金到位与使用明细、项目进展、项目的效益和效果等项目实施情况,按照数量和质量指标对计划任务数和实际完成数进行统计,设计验证实际与计划不一致的方法和依据,分析计划与实际完成数产生偏差的原因等,建立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的动态跟综。
3.财政项目支出绩效动态监测模块
财政局各业务股室根据其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申报的项目绩效目标,在系统中录入绩效目标台账;预算单位通过财政局所下达的预算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扫描上传项目绩效成果凭证;通过财政局录入的绩效目标台账与预算单位上传的绩效凭证进行对比分析,汇总生成“绩效目标和资金使用对比分析汇总表”;财政局各业务股室通过监管系统查看所分管的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达到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综合分析、实用兼容等核心主体功能目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动态监测流程,如图4。
五、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建立完善绩效报告机制、反馈整改机制以及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及时报送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促进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5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ERP系统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ERP系统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ERP应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较有名的评价方法当属ABCD法和平衡计分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重点是对若干评价指标进行相应组合后给出评价方法,并未对这些指标的评价顺序进行研究,这势必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因此应该探索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根据企业应用ERP要达到的目标来区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而确定指标评价的顺序,从而对症下药。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的顺序,再据此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改进ERP系统,下面详述之。
一、选择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因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ERP系统的实施效果,我们可能会选取众多指标,这些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自然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而得到的信息又较多。主成分分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工具。通过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并且结合本文研究的数据特点,本文选择了主成分分析法,并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ERP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由于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所以,ERP应用绩效评价指标数量较多,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各种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及时,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确定、物料数据、物料单数据、生产计划数据、工艺过程数据、加工路线数据、成本数据和账务数据等等;
2.主要财务分析指标在采用ERP系统前后的比较,评价指标:财务预算准确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另外还可从降低物料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产品成本等资金管理方面分析有无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3.企业管理是否发生一些明显的改进、提高和创新,评价指标可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过程测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信息集成、全员素质、企业形象等方面进行;
4.实施ERP前后有关顾客方面的分析,评价指标可从产品到顾客时间的缩短、顾客对产品的接受程度、顾客争取率、顾客延续率、市场占有率、顾客对企业形象的印象等进行分析。
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顺序
绩效评价指标确定后,可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顺序,下面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例:将上述指标作为变量形成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本研究问卷采用7级量表测量,通过采用随机调查形式对某市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10份问卷,去除不完整问卷,确定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80份。
对样本进行KMO测度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如下:KMO值为0.714,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巴特利球体检验的 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5,小于1%,说明变量具有相关性,适宜作因子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得到4个解释因子,该4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86.84%,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其中有18个变量在该4个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负载,而另外9个变量的负载较小,没有得到这4个因子较好的解释,将其删除。因此,最终得到的评价指标如下:F1基础数据,包括物料数据、加工路线数据、成本数据、账务数据;F2财务数据,包括财务预算准确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金管理;F3企业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信息集成、全员素质、企业形象;F4顾客,包括产品到顾客时间的缩短、顾客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市场占有率、顾客对企业形象的印象。
接下来进一步计算各个因子重要性的概率,即计算P(Fi>4),因为调查是采用7级列举比量表形式,选择“4”的客户的态度是“无所谓”,而大于4的态度则认为该指标是重要的,因此P(Fi>4)代表了客户认为Fi重要性的概率。
通过前述的因子分析,可以得到Fi与相应解释变量的计算系数,如“顾客”(F4)与解释变量F41、F42、F43、F44间的计算系数为0.153、0.186、0.16、0.18。因此,根据
F4=0.153F61+0.186F62+0.16F63+0.18F64+0.168F65,计算出F4的180个样本的值,计算其均值和方差,得均值μ为5.46,标准差σ为1.68,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P(F4>4)=70.28%, 即有70.28%的企业认为“顾客”对于他们是重要的。同理可计算出:P(F1>4)=61.70%,,P(F2>4)=90.49%,P(F3>4)=55.17%.可见, 4类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顺序为:F2(财务数据)、F4(顾客)、F1(基础数据)、F2(企业管理)。
需要明确的是,绩效评价指标是动态的,企业不同则指标也不尽相同,上述指标可为企业提供基本参考,企业可以运用上述方法并结合企业应用ERP的目标对上述指标进行个别修正后再确定顺序。
四、绩效指标的评价
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的顺序即重要性程度后,接下来的评价工作就会有的放矢。评价时可依次从财务数据、顾客、基础数据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如果对财务数据和顾客评价效果不理想,则说明ERP系统实施效果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应尽早改善系统,而后面的基础数据和企业管理则不用费力去评价;如果对前面的指标评价结果较好,则说明ERP系统实施效果较理想,这时再对后面的基础数据和企业管理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改进系统。
在评价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切合企业实际。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ERP的实施过程要充分结合企业的流程和企业的各种特点,因此对ERP绩效的评价也应考虑到相关的因素,以确保绩效评价的顺利进行;第二,勿忘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企业的领导必须首先对ERP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这是任何一个ERP项目成功和绩效评价正确的关键,此外,企业员工和技术支持人员的配合程度也关系到ERP系统的绩效评价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绩效评价系统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08)02-64-06
基础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活动,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以及对其内在发展规律的阐明。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前沿已从技术开发转移到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已经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认可。同时,随着我国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体系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愈加重要。合理有效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还能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组织纷纷建立了基础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对于众多基础研究项目、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点等进行了评价。但由于我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相对国外发展起步较晚,同时基础研究绩效本身具有长期性、间接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基础研究绩效评价在有关的内涵表述、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研究绩效的内涵表述不统一,导致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从相关学术文献以及科研单位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的分析来看,对基础研究绩效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很多文献都把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理解为学术评价或者科研业绩评价。事实上,从基础研究的定义以及特点出发,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不仅包括对基础研究直接产出的评价,还包括中长期效应以及间接影响的评价。正是由于对基础研究绩效内涵的界定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
2.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重短期产出,轻长远效应。由于基础研究自身的特点以及科学研究的累积效应,使得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基础研究从开始立项到成果产出的周期一般较长,且成果并不会立即见效而直接作用于社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目前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多侧重于短期产出的成果,如论文数量、专著、会议报告、专利等,而体现长远效应的具体指标却没有过多分析。
3.导向性不明显,没有充分体现评价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许多评价体系只是将评价视为一个工具,没有与组织战略目标以及国家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基础研究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备受世界各国科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不仅是科学界关注的问题,更是国家利益的体现。而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同组织战略目标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评价不能切实地为国家科技政策以及国家战略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而长远的指导[1]。
4.重有形评价,轻无形评价。现有评价大多以有形投入或产出成果为评价对象,如课题经费、设备、论文数、专利数等,过于强调成果的量化评价,但对于基础研究人员和组织所具有的知识存量、研究机构的声誉、成果的无形资产价值、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较欠缺,同时对这种无形指标进行评价时缺乏一套合适的评价理论与方法[2][3]。
5.重静态评价,忽视动态评价。许多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系统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事后静态评价,对当前和以后的评价没有直接影响。而基础研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是随着时间发展日益凸现出来的,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几十年之后才得以体现出来。因此,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更应强调动态性评价,尤其要体现出在不同时间周期下的影响作用。
二、基础研究绩效的概念界定
要对基础研究的绩效进行具体评价,必须区分两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基础研究的“产出”和“效应”,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受到重视。基础研究的“产出”是指研究的直接成果,包括论文、专利、毕业生等新知识载体,往往在一项基础研究完成时立即产生;而基础研究的“效应”是指基础研究的产出作用于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通常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体现,对于较为直接的效应(如特定基础研究成果对于政策的影响)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就能观测到,但更为间接的效应(如上述受影响的政策对于最终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则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由于基础研究效应带有这种间接性和时滞性,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始终未能找到系统的分析方法,实践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此更是无能为力,因而一方面过分偏重直接的产出指标,另一方面“产出”和“效应”这两个概念本身常常被混淆使用(Godin,2003)[4]。
近些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方法的优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认识到原先重“产出”而轻“效应”的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反映基础研究的实际价值,因而主张重新界定基础研究绩效的内涵。美国政府绩效法(GPRA,1993)规定政府机构在衡量研究项目时必须区分产出(Output)和产效(Outcome),并要求应该同时结合两者来衡量项目绩效,这里的“产效”就是指研究产出带来的间接效应。OECD(2002)作了与此类似的分类,将产出定义为“通过活动实施而产生的产品、商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由活动引起的变化,这种变化和实现产效相关”,产效被定义为“(研究的)产出将要实现的,或已实现的短期和中期效果”,此外,研究活动带来的更长期的效果被称为“影响(Impact)”。
鉴于以往的研究常常混淆基础研究的产出和效应,这种概念上的澄清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些已有研究,我们对基础研究“绩效”的界定也包括了产出、产效和影响三个层次的不同因素,如图1所示。
三、国内外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1.国外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
在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中,Martin(1983)最早提出了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1)科学维度:基础研究对知识产量的贡献,例如对已有领域研究的深化或新领域的开辟。(2)教育维度:基础研究对研究人员包括参与研究的研究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锻炼以及经验积累的贡献。(3)技术维度:基础研究对提高原有产品工艺水平,或促进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的贡献。(4)文化维度 :基础研究对组织自身文化、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贡献和影响[5]。John R. Hauser等(1997)认为,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和尺度应考虑以下六个因素:战略目标、质量/产出的价值、人员、过程、用户、收益/成本。在这里他们将评价与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并强调了用户在评价中的作用。不过,Hauser等学者并没有进一步讨论如何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组织战略目标,以及用户如何参与评价。Cockburn等(2000)指出,在评价基础研究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和本领域理解它的贡献,还要从其他学科领域的角度、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视野来考察,包括科学成果、知识传播、工艺改进、促生新企业、改变人类思想观念等科学、教育、技术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贡献。Salter和Martin(2001)通过文献梳理,在Martin(1983)研究的基础上,又系统分析了基础研究的六类广义经济效应,包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技术人员、创造新的科学工具和方法;形成网络并促进社会互动、提高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新的企业[6]。Godin(2003)在对加拿大17个政府研究中心进行深入调研后,系统性地将科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效应划分为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组织、健康、环境、象征、培训11个维度并归纳出39种受影响的客体[4]。
图1 基础研究绩效的示意图
此外,OECD(2001)以及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政策上的说明。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将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的目标指标在原有的基础上简化为三个,它们分别是:人才(people) ——发展各式各样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遍布全球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良好的后备力量;思想(ideas) ——促进同知识创新及社会服务相关联的科学工程前沿的新发现;工具(tools) ——提供能够广泛应用设计精良并能共享的科研和教育设备工具。
我们将上述学者及机构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进行汇总(见表1),可以发现,尽管国外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划分的维度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涵盖了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经济绩效的评价,也包括了广泛的社会文化、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评价。这些评价指标扩大了评价工作的活动空间,能够更灵活地依据具体的研究计划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2.国内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
在我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活动起步较晚,但仍有不少学者对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指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沈新尹(2001)从几个方面测度基础研究绩效,即统计数字、同行评议、国际地位、对政府其他目标的贡献、对未来利益评价及长期跟踪评价。同时,他通过研究美国NSF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指标,认为我国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定量指标可以包括数、论文被引用数、专利数等内容,而定性指标可以包括项目的前沿性、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国家目标的贡献和前沿科学的贡献)。此外,对基础研究机构的评价还应注重国际地位评价[7]。周洪芳(2002)认为基础研究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从项目参加者情况、经费使用、论文产出、获奖、专利和产业化、获得后续资助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比较,同时她强调基础研究项目的绩效评价要重点突出创新性和人才及其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价[8]。单广良、赵爱芳等(2002)指出由于基础研究离实际应用或成果转化的距离比一般的应用研究要长得多,因此,它的直接产出成果可能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专著、会议报告等,而间接产出主要体现在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在评价基础研究绩效时,还要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等问题,考虑与学科自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因素,如人才结构和团队精神等[9]。
对比国内外学者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在绩效评价指标分类思路上与国外有较大区别,国外侧重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把握指标分类思路,既突出绩效评价指标的短期性,也注重绩效评价指标的长期性;而我国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思路较为狭隘,侧重绩效评价的短期性,在指标划分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产出、产效以及影响的划分思路。其次,国内学者在评价基础研究绩效的社会效应时,指标比较笼统,没有进一步展开或细化,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在评价基础研究社会效应时,具体划分为人才培养、解决社会问题(如安全、健康、保健、环境等)、提高国家的创新性、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等方面。
四、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1.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本文在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进行指标设置时,主要按照以下原则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构建。
首先,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即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必须完整有序、逻辑严密。同时所构建具体指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能单独用来评价某一项基础研究,只有综合运用体系中的每一指标,才能科学、全面地进行评价。层次性原则强调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体现基础研究的产出、产效、影响,以及短期和中长期效果的层次性,从而为科学地确定各指标权重提供依据。
其次,政策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政策性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出国家的科技政策和战略目标。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同行专家评审对基础研究绩效进行评价时,实施容易、方便;还要求不同维度的基础研究绩效在评价指标时应有所不同侧重。
再次,可预测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根据对过去和现在的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情况,预测将来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最后,动态性和发展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根据科学技术、科技政策、社会与经济等的发展,相应地做出调整和改变,表现出评价客体的动态性。
2.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国内外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整理以及我国基础研究的特点,本文将基础研究绩效评价分为产出、产效以及影响两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选取了若干关键指标,构成二级指标,共14个,并对该二级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我们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初步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我国基础研究绩效水平。如表2所示。
根据国外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的经验以及我国科技部门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价的相关政策说明,我们在对基础研究绩效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研究者个体, 还要强调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科学研究机构的评价。即要求我们在对基础研究绩效进行评价时,要考虑从基础研究机构、基础研究项目以及研究人员三个维度出发,多维度评价基础研究绩效。
因此,在上述三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时,可以围绕表2中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进行操作,但由于这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特点,短期以及中长期产生的效应也有所区别,因此,在利用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时,不同维度的具体二级评价指标在评价重点和权重上应该体现出差异性。具体见表3所示。
3.指标权重
权重的确定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指标体系中的关键因素。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如相对比较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为了使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在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中可以采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权重。值得说明的是,基础研究绩效的评价既涉及到机构、个人、项目的评价维度,又涉及到时间周期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具体设置时,不应一概而论,不仅要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别、不同研究机构的差别,还应考虑不同研究阶段的区别。
4.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基础研究绩效进行评价,既包括定量分析也包括定性分析。在对基础研究绩效的产出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法相结合的方式。而在对基础研究绩效的产效以及影响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以及经济增长函数来评价绩效中的经济贡献大小,同时还可以采用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评价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大小等。 当然,由于基础研究的长期影响指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和成熟的评价方法,因此,对于这方面的影响贡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