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火星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火星语范文1

几点渔火照彻了逝去的星光。

星光中有早春的碧波在颠簸,

谁泛的舟,燃着几簇粼粼的星子?

采下了一轮满月的甘甜,

远思的梵语在寂静地谛听着:

彼处的碧波,

火星语范文2

关键字:货币;存贷款;存款准备金

(一)

经常听见这样一句话“银行是特殊的企业”,没错,因为银行在经营着一件特殊的商品,那就是――货币。如果说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那么银行就是金融的核心;金融并不是那样的难以理解,其内涵就是将资金有效地配置给那些能够创造财富的企业和个人。社会上总是有融资的需求,而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成为融资需求者的首选。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银行是当今时代的核心经济机构,甚至可以说银行承担着经济发动机的职能。

银行的资金来源就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公司的存款。银行能以存款的方式吸收资金,是因为银行允许存款人在任何时候提取部分或者全部存款。银行在吸收存款时出具的欠条(存折),使存款人能据此随时来取现。也正是因为存款人能随时提取存款,所以这种借贷与其他类型的借贷明显不一样。对借贷双方来说,都没有一种借贷的感觉。存款人从来没有感觉失去过对存款资金的使用权;而银行在依据存折支付给存款人资金时,也没有感觉到是在偿还一笔借款;当银行通过发放贷款给借款人时,也并不认为是在运用别人的钱。同时在上述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银行是社会大量闲置资金的集中地,是存款人为了方便和安全把资金存放在银行,而银行的业务就是经营着这些资金。

(二)

银行不但经营货币,而且还创造货币,这正是银行的与众不同之处。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是中央银行创造了货币,其实中央银行只是行使了货币的发行权,而货币的需求量却是由商业银行创造出来。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动力就是用存款进行放贷。存款对于银行来讲,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负债,一旦把存款放贷出去,这时候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看到,在负债不减少的情况下会增加等量的资产,而这些放贷出去的资金,并不被借款人以现金所持有,而是再一次回归到了银行,形成新的存款,这实际上等于增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也即创造了货币。

假设整个银行体系中有A、B两家银行,起先A银行有存款100万,B银行无存款,其后A银行一名客户由于要购房向A银行贷款100万,于是A银行经审核后放贷100万,而这100万最后又划向了房地产商开在B银行的账户内,形成了B银行的存款。在上述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由于贷款的机制,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增加了100万,又因为银行的存款可以随时提取,这就相当于创造了货币。

(三)

在第(二)节的例子中,还存在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是:如果A银行的100万存款进行重复放贷,那么重复N次,就会有N倍100万的货币被创造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整个银行体系不是仅有A、B两家,而是有3家、4家、……N家,那么重复N次,同样也会有N倍100万的货币被创造出来。两种情况都预示着货币发生了通胀。

对于第一个问题,解决之道就是设定存贷比上限,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目前商业银行的最高存贷比为75%,贷款总额不得高于存款总额,这就保证了银行每一笔存款不会进行重复放贷。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这项制度为银行每一笔存款所能派生出来的货币数量设定了上限。

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把一部分存款放在中央银行,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流动资产储备;而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存款总量的比值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整个银行体系有N家银行,一名客户把10000元存入A银行,A银行接受这10000元现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00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余的9000元发放贷款,贷款客户将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款项存入B银行,这将使B家银行获得存款9000元,B银行在提取10%准备金后(即900元),将剩余的8100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C银行获得存款8100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整个过程中银行体系到底形成了多少存款货币:

10000+9000+8100+……=10000×(1+0.9+0.92+……)=10000×10.9=10000×110%=100000

一共上缴给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

10000×0.1+9000×0.1+8100×0.1+……=10000×(1+0.9+0.92+……)×0.1=10000×10.9×0.1=10000×110%×0.1=10000

从上面两个结论中,可以看到,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10000元的原始现金存款创造了等量的存款准备金;同时因为放贷机制,形成了数倍于自身的银行存款,其倍数值正好等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此数值也称为货币乘数。

由此又可以推导出另一个结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变小,原始现金存款创造货币的能力减弱,称之为信贷收缩或收紧银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变大,原始现金存款创造货币的能力增强,称之为信贷扩张或放松银根。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马丁.迈耶著.大银行家.海南出版社,2000年.

火星语范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

How to manifest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Li Qiuzhen

【Abstract】“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urriculum is take child’s life as a foundation, promotes student good personal character Tong Cheng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This curriculum mainly has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This curriculum’s three aspects are an organic synthesis entity. The teacher should grasp the goal comprehensivel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hange stresses the knowledge study in the past, neglected ability and the emotion, the manner, the values raise teaching idea, through many kin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helped the student to obtain the rich emotion experience, to form the positive life manner, to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the enhancement to adapt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bility. Masters the necessary elementary knowledge, thus overall achieves the curriculum goal.

【Key words】“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1 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课程标准中“儿童的品德和

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

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的一点看法。

1.1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在教学《悄悄长大》这一课时,我让儿童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怎样生活、怎样长大的,让儿童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和耐心的教育,使儿童从小知道父母的辛苦,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1.2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需要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又如,在教学《我与家庭》这课时,我们要让儿童知道当家的辛苦,让儿童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洗碗筷,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上街购物等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小鬼当家”的酸甜苦辣,从而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1.3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在教学

中,我们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走向文明》这课时,我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调查,如: “乘公共车时拥挤不拥挤?”“有投有人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发现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面不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课堂上的教育,这时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认识社会,谈谈自己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有何感受?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在自己的心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 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而所谓的综合性课程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综合课程”的内涵:它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因此综合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这种综合是一种内在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盘。这种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与各科课程内容的整合,主题学习的综合,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等三个方面。

2.1 与各科内容的整合:《品德与社会》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学科知识相

互渗透,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小学中高年级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因此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理念.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这一课,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访问、游览、查阅资料等)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人情风俗、旅游交通等多方面的知识,真实地去感受自己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用“我来做个小导游”的角色表演形式,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感受家乡的可爱,从而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形地将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 主题学习的综合:

《品德与社会》是由相关学科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其教与学的方式会更加丰富、灵活。各学科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在新的综合课程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可以综合运用。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来实现的。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角色游戏、看录像、讨论交流等。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这课,我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了解到家乡的一些存在问题,如:工厂废气、污水的排放污染,垃圾的处理不当等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同学讨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设想,有些同学还提议给市长写一封信,建议把工厂迁移,建立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觉到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真实性,同时学生的自主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3 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将品德与社会课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又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主体活动性教学,品德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儿童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教材。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的活动式教学是建立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上的自觉行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式改变的必然趁势。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火星语范文4

自1990年始,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每10年联合开展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最新的调查结果是2011年10月21日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查总体显示,大多数中国女性热爱家庭,满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但妇女状况与男性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女性的性别意识相对落后,女性状况还有待继续改善。

女性眼中的幸福

在大环境与性别观念关照下,有80%多的女性认为:婚姻家庭幸福是她们最主要的幸福。而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进行的“你的婚姻幸福吗?”和“你认为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两项调查结果显示,略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婚姻使自己感到幸福”,“性格”、“孩子”与“家庭”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而“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则显示,在婚姻家庭方面:85.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妻子参与家庭生产/经营、买房/盖房和投资/贷款决策的比例分别为72.6%、74.4%和74.7%。数据显示,包括与配偶联名在内,女性有房产的比例为37.9%,男性为67.1%。72.7%的已婚者认为,与丈夫相比,妻子承担的家务劳动更多。在被访者中,3岁以下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主要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城镇25-34岁有6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在业率为72%,比同年龄组没有年幼子女的女性低10.9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容易满足并习惯忍耐,顾全大局并思想传统。尽管从外部环境来说,女性在管理层面的人数只占男性的一半;在比较高层领域的提拔比男性难,女性在就业方面仍受到歧视;女性的收入较男性要少近三成。在婚姻家庭内部,3岁以下的孩子大部分由女性照顾;6岁以下孩子的妈妈存在严重的双重劳动负担;女性每天较男性多干近一小时的家务劳动;还有占24.7%的女性遭受过各种形式、程度不同的家庭暴力。在这并不有利于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下,我们的女性仍然把家庭的幸福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幸福来源,我们的女性仍然热爱生活,拥抱现实,可见中国女性的贤惠、忍耐、付出、牺牲,还有成男人之美。

八成以上女性认为婚姻家庭是她们幸福的主要来源,这样数字似乎在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希望走入婚姻,建立家庭,拥有孩子,她们认为拥有一个相互依赖的伴侣,有一个相依为命的人,有一个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希望和美好的一面并非是婚姻家庭生活的全部。虽然有一半多一点的人认为婚姻使他们幸福,但也有近两成的人对婚姻家庭并不满意。婚姻家庭生活不仅是地位、责任、义务,还有更多内容决定婚姻家庭是否幸福。婚姻生活与家庭生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虽然我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已经十分理性与务实,但生活中的繁复与琐碎还是在考验人们的耐心。

虽然调查中有80%多的人认为,女性的能力并不比男性低,而且有近90%的女性认为自己可以和男人干的一样好,还有80%多的女性希望自己一生有所作为,甚至有84%以上的女性认为即使自己家里有足够的钱,她们仍然希望继续工作。但同时“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6%和54.8%。一方面是女性对自我的肯定,一方面是女性自觉地为家庭及男人牺牲,这看起来矛盾的事实,正说明着中国女性的特点,说明着性别意识的落后,也说明着目前中国婚姻家庭多元化的复杂趋势。

女性的婚后困局

女性婚后的生活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调查显示,“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思想有所“回潮”,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男女比例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7.7和4.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这一思想的回潮带来的必然是女性在社会上的发展受到影响,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会有下降。既然中国有一半还多的人认为“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那么在养育孩子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分配上一定会有偏倾,而调查数据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首先,在生育年龄阶段有近10.9%的女性放弃工作,而兼顾工作的年轻母亲不仅承受着双重劳动的负担,而且因为以孩子及家庭为主而影响工作。在女性最美好的年华,在工作需要打基础的起跑线上,女性首先处于劣势地位。许多女性在35岁之后就基本不再受到单位提拔,50岁就面临退休,这种种现实状况都不利于女性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在教育体制不完善、升学竞争如此残酷的今日,一个女人要精心照顾孩子到18岁,如果家中的男人又是大男子主义者,这个女人在这18年中将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虽然调查显示88.6%的人同意“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但86.7%的人承认“男女平等不会自然而然实现,需要积极推动”。在“说与做”还有漫长距离的时间里,女性每天比男性多干40分钟家务,周末两天中每天多干1小时家务,这必然使很多45岁之前的女人身心疲惫。一个职业女性,一个母亲,她一周的5天中,晚上9点前几乎不可能休息,这必然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等到孩子上了大学,女性也到了单位提倡退休的年龄。女性的人生竟然是这样的被动与身不由己!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孩子,这必然使一部分女性考虑:要不要孩子?要不要家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丈夫?丈夫能否分担家务劳动,必然成为未来影响家庭稳定的主要因素。因为女性的自主意识每年在增长,既然有54.8%的女性认为“男性以社会为主,女性应该以家庭为主”,就证明有近45%的人不一定赞成这种思想,这一群体中只要有一半的女性把自己的事业看得重于男人、家庭及孩子,她们就可能进行“家庭革命”,因此未来结婚与离婚的比率一定会发生变化。

火星语范文5

关键词:生活; 教育; 源泉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68-001

今年寒假期间,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给一年来对你帮助最大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慰问信,并诚挚地邀请对方回信。假期结束以后,学生们交上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件。

现摘录两封如下:

一、沟通是教育和谐的桥梁

刘晓宇:爸爸,您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我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为什么还要给您写信?因为这些话我一直不敢当面对您说。我想:正好借这次完成作业的机会,把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

今年,您又跟往常一样,给我报了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钢琴班……我望着您,心中的怒火急速上升。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吼道:“爸,您有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想一想,我累不累呀?报班也得有个限度呀……”

爸爸:女儿,你的信,我看了好几遍,心里觉得很惭愧,逼你上兴趣班,确实不对。可我们还不是想让你上个好初中。在这里,爸爸给你道歉,以后,我们一定会征求你的意见,让你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习。

点评:学生的学习负担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社会现实的激烈竞争,逼得有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套上了紧箍咒。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被来自各方的期望压得紧紧的,他们需要喧泄,需要反抗。可是面对家长严厉的目光,面对老师殷切的希望,他们常常选择沉默,在窄小的空间里寻找着平衡。这样的时候,慰问信就成了孩子抒发心声的正当渠道。在这里,孩子与家长之间找到了交流的机会,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教育也不总是和风细雨。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烦恼,当我们在教育中遭遇瓶颈,这时,该怎么办?为学生创造与家长交流的合适契机,是教师的责任。选择写信的方式,让孩子找到了一个合理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也让家长能够平静地思考孩子提出的问题。当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时,家长与孩子之间就搭起了一座桥梁,使爱的双方能够互相体谅对方,共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理解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

李清秀:亲爱的妈妈,谢谢您!在这11年里,您付出了许多,也受了不少苦,可是您一句怨言也没有。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我们生活的幸福。以前我小,不懂事,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对你说过,总是认为您坐在有暖气的办公室上班一点也不累。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您,发现您忙个不停,一会儿给病人挂水,一会儿给病人打针,不知不觉,豆大的汗珠从您的额头上流了下来……我已经12岁了,前面的11年,您都是这么过的,而我却没有给过您一句问候的话语。如今,我才知道您平时是多么辛苦,现在,我好想对您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妈妈:亲爱的小雨点,收到你的信,妈妈感到温暖和感动,这可是女儿给我的第一封信。在妈妈的心中,一直以为你还是以前那个不懂事的小不点,今天,看了你的信,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的女儿长大了。

当然,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可能有些方式方法不太恰当,有的事情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你,让你感到很委屈。对于这一点,我要向你道歉,以后我们要加强沟通,只有了解心中所想,我们才不会有误会和矛盾。我们要做一对朋友式的母女,你说好吗?

点评:“我们要做一对朋友式的母女”,多么美好的想法。一封简简单单的慰问信,流淌着浓浓的爱意,它弥补了忙碌于生活奔波的家长的忽略,它弥补了不知生活艰辛的孩子的忽略,它弥补了教育对家长、孩子内心世界的忽略。

火星语范文6

维管植物体内包含了能够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管道,在大约4.5亿年前,维管植物出现并繁盛,开始从地球大气层中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步下降,使得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降温,于是冰川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地,大面积冰川覆盖了广阔的地表。当地球上温暖再次来临,冰川开始融化时,冰和水磨碎了原来坚硬的岩石地表,形成了岩石碎屑。

植物进一步把岩石碎屑分解成了泥土和矿物质,并用自己的根系把泥土固定在原地,不被冲走。于是,流水的河岸开始形成,流水在两岸之间流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地表肆意地漫流。有了河床和河岸,流水就变成了有固定流动路线的河流,河流周期性地泛滥,淤泥沉积形成富饶的土壤。当大量树木扎根在新形成的土壤,并一代代地荣枯,无端落木潇潇而下,堵塞了河流,让河水改向新的方向,制造出更多的泛滥,也制造出更大面积的淤泥沉积,使得树木可以在更广阔的地表上生长。

植物出现之前的沉积岩中不含有泥巴。但是当植物出现后,泥巴就成为沉积岩的成分之一。泥地景观在地表分布广泛,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一句话,维管植物实际上创造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泥地、河流等地表景观。

这些植物与河流关系的新研究,让科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地外行星上发生的事情。

首先来看看火星。火星上已经发现有河道,那些河道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些河道似乎是短暂的灾难性大洪水的作品,而另一些河道似乎更像是类似地球上长期流淌的河流的遗迹,特别是如果火星昔日确实如某些人推测,存在一个北半球的海洋的话,那些河道就是真实存在过的。难道火星上曾经有维管植物出现吗?

再来看看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泰坦,它的表面如今依然有河流流淌,只不过“河水”并不是水,而是液态的甲烷和乙烷。但又是什么导致了泰坦上河流的形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