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塞下曲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塞下曲古诗范文1
一件有意义的事,却遭遇着儿童不在状态的尴尬,怎么办?让我们试着从儿童立场出发,对诵读积累重新改进。
一、积累目标:从步伐一致走向弹性调控
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常识。可是,我们常常忘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习惯于整齐划一地走。回归常识,我们就得理性地对待差异,实行分层、分阶段要求。
1.要允许每个人的积累目标不等。诵读积累,要允许差别存在。一是数量上要有弹性指标,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一方面要为有能力的孩子提供空间,鼓励他们多积累一些;另一方面要允许能力稍欠的孩子在保证课标要求的篇目达标后,对于有些篇目混个眼熟就行。总之,不要让孩子因背诵数量齐步走厌恶学习。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是诵读积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当下背诵篇目的多少。二是内容上要允许多样性。每个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对整齐短小的句式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对凝练的文言爱不释手。因此,在积累目标上不要以一种语言方式的材料来要求孩子,需要提供多样性的材料选择,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所长去挑选,并形成一定的积累习惯和能力。
2.要允许每个阶段的积累目标不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采取每周定量的方式推进诵读积累,其实,这样匀速的背诵节奏并不科学。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为例。二年级语文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语言各有风格。其中,七、八两个单元的课文文字优美,句式独特,均要积累背诵。课堂上留时间给孩子背自是没错,但,大部分孩子课后还是要花些时间巩固的。而三、四单元的一些教材均为故事叙述性文字,不必背诵。很显然,两个阶段的记忆任务不同,如果课外诵读积累的任务还是一致,势必要导致孩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均,而影响总体目标达成。因此,课外积累的步伐要和课内学习步伐相互关照,让孩子的整体学习节奏保持平衡。
二、积累内容:从不着边际走向科学规划
“生有涯,学无涯”,人们的记忆往往到此打住,岂不知后面还有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从古至今,从唐诗宋词到现代名篇,应该背、值得背的篇目不计其数。究竟从哪开始?如何对所要积累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一)关于课标中必背的75首古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推荐了小学阶段必背古诗75首。这75首如何推进,课标没有给出具体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回避。
1.对照整理中,科学规划背诵进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75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它们在各册教材中又是如何分布的?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统筹规划。于是,笔者把75首古诗与教材(以苏教版为参照)中的古诗进行了比对盘点。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已有44首分布在各册教材中,按照每学年6——9首的数量,由浅至深的内容编排向前推进。也就是说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生,按照六年自然进度学习,课标中的44首古诗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因此,这44首,没有必要急吼吼地挤在课外积累篇目中,只需按教材编排自然跟进就行。
2.经验对接中,合理分解背诵内容
课标中提到,教材中没出现的还有31首。按每学年5首分配,6年完成自然不难,问题是怎样分解更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们的背诵能拾级而上?我们不妨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两首为例,探寻分解策略。《塞下曲》,唐代诗人卢纶的一组边塞诗。其中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出现在课文《李广射虎》中,为了更好实现经验对接,《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放在此处背诵顺理成章。再看《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依然是说李广,与故事《李广射虎》中李广神勇无比的形象正好勾连,因此,此诗放在学习这课前或课后背诵显得水到渠成。
相融则利。如此,课堂能时不时实现经验对接,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勾连、融通互补,孩子们的积累显得自然而然。要做到经验对接,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课内课外的对接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按照主题相关、内容相连或作者一致,再参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另外31首进行了以下分解:
课标中要求的75首古诗文保底篇目,按以上循序渐进、化整为零的原则推进,每学期只摊到5——6首,全体学生完成不算难事。
(二)关于75首以外,自主选择的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除了上面整理的必背古诗75首,其余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教材编者通过课文背诵来实现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我们语文老师自己选择。关于如何选择,“行走在农历天空下”的常丽华,“以童谣、民谣为主题”的周益民等教育先行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管是哪种做法,有一点是一致的:诵读积累的主题都努力在接近孩子的生活,并通过课程设置作系列化推进。看来,自主选择不是由着自己高兴,想哪做哪,它应该建立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长计议。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们特别爱听故事,就以文言小故事为蓝本,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带着孩子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不知不觉,《开天辟地》、《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10篇文言短篇连同一个个小故事落进了孩子的心里。
塞下曲古诗范文2
一、文包诗的教学定位
文包诗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要想提升教学效能,就必须对这一类型文本产生的过程以及目的有真正的把握和通透的了解。教师只有在对这一文本有了深刻的洞察,才能真正遵循文本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 在目标制订上,聚焦于诗歌还是文本
在文包诗刚刚诞生初期,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一类型的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的核心和目标定位常常在文本和诗歌之间摇摆不定――是借助诗歌解读文本,还是依托文本体悟诗歌?其实。稍加考量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文本更加经典。还是诗词更加经典?从文包诗创作的目的来看,其主要价值便在于借助通俗易懂的文本语言感知诗词大意,在文本语言的阐释中为学生成功体悟诗词内在的情韵铺设高速通道。从这个角度审视,文包诗文本的产生是为了便于学生解读诗歌。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树立这样的认知理念:解读文本是策略。体悟诗歌是目的。如果相反的话,文包诗的教学将会本末倒置,不管采用怎样的策略也终将无济于事。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这首文包诗时,笔者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意思:教学重点定位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古诗《塞下曲》。
如此设定,始终将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对古诗的理解体悟上,真正契合了文包诗这一独特文本形式的规律,为文包诗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在方式选择上,是研读文本还是套用诗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凭借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能够厘清文本与古诗之间的关系。但一旦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常常会不自觉地被文本中生动精彩的语言所吸引,教学中学生对文本语言单方面地品味体悟、赏析悦纳也就成为家常便饭,而文包诗文本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教学重点却被忽视了。这其实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以文学文。真正的借文学诗是要努力将文本的语言与诗歌的整体意蕴进行有效链接,让学生在“诗”“文”的互相对照下,将文本的内涵与气韵渗透到诗歌之中,从而成为诗词教学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文包诗时,教师就紧扣“独、倍、遥知、少一人”等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寻找注脚。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学生的阅读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或者古诗等某一个板块中,而是在诗文的对照联系中,最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体悟。
二、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纵观苏教版教材,文包诗的形式贯穿始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有不同类型和深度的文包诗文本。而不同的年级段,文包诗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停留于形象化层面,应该侧重于借助文本学习古诗的大意: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的逐步增强,则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节人手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内核,感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下面就以《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为例,谈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1 整体感知,把握内在气韵
文包诗中的课文内容尽管是编著者依据相关资料和诗歌本身创编而成的,但文本所着力表现的气韵旨趣却严格遵循诗词本身的特点,两者之间的文理可谓一脉相承,既可以将文本视为诗词作品的赏析解读,也可以将其看成是解读诗作的补充性资料。因此,在借助文本解读诗歌的模式框架中,先行感知文本是学生探入诗词意境的基础性环节。鉴于此。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包诗的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和感知,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主导者的作用,使得学生自主性感悟围绕着诗词作品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
还以《李广射虎》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初读感悟”这一环节,并没有急于引导学生诗文互证,对应链接,而是先从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人手,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主人公李广形成原始的印象,而后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梳理初步感知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特点,从而为借助文本体悟故事这一核心环节的实施奠定基础。
2 比照互文,紧扣内在关联
整体感知文本是文包诗教学的基础工程,但绝对不是核心工程:是课堂教学整体框架中的基础策略,绝非最终的教学目的。以文本学习古诗,其核心价值在于借助诗与文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点,使得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点不断向诗歌内核进发,从而真正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意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有效路径引导学生在文本与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形成有效的认知,引发学生感悟诗歌。提升对诗歌的解读效益。
在《李广射虎》的教学中,教师在整体教学思路的设置中就是以诗文对照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的,教师以“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诗歌的意思”为统领教学的抓手,引导学生在诗歌和文本的对照研读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体悟,成功地将学生引入了诗歌的感悟中。教学中,教师要求: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林暗草惊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将军夜引弓”的句子,从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文本中“月色朦胧”“疾风”“沙沙”等词语体悟到夜晚的松树林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一片的幽深氛围。
如此设计,在诗文的对照印证下,使得文包诗众多类型的教学都归于一处,提升了其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3 回环映衬,零散走向聚合
阅读教学讲究从文本的整体人手,然后细化到文本细节,最后又回归到整体。如此,让学生经历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在文包诗形式的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心已经放置在诗歌之中,基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知规律,教师应该将诗歌视为整个教学的原点,先让学生借助文本为诗歌的高效解读和深入体悟服务。在回归整体的环节中。教师也可采取重新朗读、回照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印证的视角重新关注文本。这一整体关照的过程,使得学生由原先的零散感知聚合成为对古诗解读成果体系的建构。
塞下曲古诗范文3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教材基本都是古诗词,且这些诗词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之作,感情丰富,非常具有阅读、欣赏和审美价值,极具有教育意义。而传统意义的古诗词教学却出现一些教学误区,过于专注课文内容、音韵音律,忽略了古诗词的诵读。古诗词的诵读也是一种能力,是感受艺术的方式之一。新课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诵读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决不能局限于能书面表达的浅显层次,所以研究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对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一、诵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一)诵读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
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古诗词的诵读,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学生作为诵读的主题,对于课文中的内容,反应是多元化的。诵读是品味古诗词的一个过程,是诵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所以,在诵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进来。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总是过分注重诗词中的艺术特色、分析其修辞手法,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诵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如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望江南》这首词时,(1)老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和语调的诵读这首词,然后介绍作者以及流派。老师让学生讲述《望江南》整体内容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这直接关系到老师对该诗词的拓展,此时学生对作者情感把握不到位。(2)老师饱富深情的诵读《望江南》,之后请几个同学深情的朗读,师生一起讨论词中的内容,之后再请学生表达词中的情感,此时学生基本能够准确表达。但这是一首饱含思念之情的词,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之下,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融入作者情感。(3)教师首先播放《望江南》的录音,之后让学生跟读,学生被现场气氛所感染,自觉融入到词中体验作者情感,最后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也就自然全面的把握了这首诗词。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富有感彩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体验诗词的过程。
(二)诵读教学体验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丰富自身知识和修养的一个过程,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组成,可以说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是社会人化,人类情感的载体,而古诗词更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文化的积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诵读古诗词也是学习和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在反复的诵读中,我们的思想和思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有这样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巧借古代名将来讽刺边疆将领的无能,情感深沉、语意含蓄,满怀爱国之情。又如《南园》中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就表现了了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诵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古诗词,领略汉语的文字魅力,更是了解古人和中国历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学生诵读古诗词也是一个情感和志向内化的过程,有益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诵读在现在的教学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诵读教学的依据
我国古诗词都非常具有音律性,它们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音乐和歌舞。从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李益的《塞下曲》中的“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等等都体现了诗歌中蕴含的音律美、音乐美。
因此,通过诵读的有效教学手段全面的理解和鉴赏诗词,不仅仅只是学习汉语的语言艺术,还能品味其音乐美、意向美、融入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之中。诵读诗词可以从其音调、韵律、节奏等方面入手,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加深学生对文义的理解。对诗词意象和情感的体验,需要读者自身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自身情感修养的累积,在这一过程中,诵读仍然是有效途径之一。诵读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而学生在诵读时,能够有效调动思维,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意向,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体味其情感。
塞下曲古诗范文4
古诗词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表现手法类题目更是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复习课内学过的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的古诗句,通过例题引路,引导学生了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形成印象;再与最新的相关中考原题链接,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巧;最后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的答题技巧得以巩固,形成答题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赏析中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表现手法类型的认识。
2.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一、复习一组古诗词句子。(说出上句或下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比喻)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比喻)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拟人)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夸张)
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陈子》)(对比)
二、集体朗读以上诗句。
第二环节,对号入座
三、详细介绍初中课本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分析古诗词中句子的表现手法,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从点上看,表现方法通常是指修辞手法,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从面上看,表现手法通常是指表达技巧,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兴、烘托、想象、用典等。
四、逐一指出前面20个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见前面“一”)
第三环节,例题引路
五、指导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要点。
表现手法类题目往往不仅考查运用了什么手法,而且要答出其表达效果。
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表现了描写对象什么特点;(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从上面的句子中选出8个典型的句子具体说明。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诗人以“蓬草”“归雁”自喻(步骤二),写飘零失落之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意情结(步骤三)。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运用拟人的手法, “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焦虑之情(步骤三)。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运用对比手法(步骤一), “白发生”与建功立业的追求形成对比(步骤二),突出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悲愤(步骤三)。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比兴手法(步骤一),句中以“爱情鸟”――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步骤二),引出一个男子对女子深切的思慕,含蓄而富有韵味(步骤三)。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步骤一),诗人借用向秀怀念旧友来表达自己对已死的友人的怀念;借用王质误入仙境,回到人间已过百年的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步骤二),整句含蓄地表达了对长期贬谪的不满(步骤三)。
第四环节,中考链接
七、呈现2012年江苏省部分大市中考表现手法类题目。
(一)(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研讨:第(1)题要求指出修辞手法,“妙处”应指出描写的对象,并指出表达效果。解答如下:
“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百花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二)(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讥笑。 ③尔曹:你们。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研讨:该题明确了表现手法,要求指出其表现内容及表达作用。解答如下:
甲诗将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
乙诗将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三)(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题目。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塞下曲古诗范文5
关键词:经典;写景;乐情;正衬;反衬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1-0173-02
“读经典学作文”是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面,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习惯于应付客观题型的广大师生,特别是不少复习备考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往往存在着惶恐心理,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去提高自己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从古代诗歌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可能考查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这两大方面着眼,而具体的突破口,可先选择诗中的景物描写。
一、景物描写,寻找突破
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理解好这个特征,对阅读和鉴赏古诗的意义非常重大。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大致可分为好的和坏的两种。考虑到景物与感情的这种密切关系,我们不妨将感情方面的“哀”与“乐”也用来形容景物。下面,分几种情况简要举例介绍:
1.“乐”景正衬“乐”情。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这可由尾联可见。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即是为了抒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2.“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例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即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凄苦的心情。
3.“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是古代诗歌中可追溯到《诗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这时一定要注意,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4.“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请看李白的这首《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5.“哀”景不“哀”。就是说,景物表面上似乎是破败萧条,好像是借以表达伤感之情。实际上却相反,诗人对此非常欣赏和得意。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诗人特殊的身份和审美取向。像陶渊明、王维等喜欢归隐田园的这类诗人,在他们眼里,质朴、清静的农家田园风光远胜于繁华热闹的都市。
二、重现颜色,感知诗意
细细品读写景的古诗,会发现这些诗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到美,是因为诗中蕴涵了丰富的色彩。我在教学写景古诗时,先让学生感知景物,再回到诗文中,让学生读出诗中所蕴含的颜色,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加深学生对诗中景色的印象。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就可以了。
三、品读字词,读活画面
塞下曲古诗范文6
小学生阅读古诗的流程,一般经历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形成意象、体会情感三个阶段。阅读古诗,首先要接受诗的信息,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词句意思;二是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开展想象,领会意境;三是要探究诗的言外之意,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三个阶段,体现理解古诗的三个层次。实践告诉我们要教好古诗必需把握好这三个层次。
一、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 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 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 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