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魅力的网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魅力的网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魅力的网名范文1

【摘要】企业的官方网站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平台。本文以国内几家知名的传媒企业官方网站为例,以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理论为基础,结合华谊兄弟、中视传媒、光线传媒、分众传媒、凤凰传媒等传媒公司的网站建设实际情况,同时借鉴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大型跨国集团网站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作为传媒企业应该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体验来建设优化网站内容。

关键词 传媒企业 用户体验 网站优化

一、提升用户体验对企业网站建设的意义

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享受某种服务或接触某种系统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著名学者Norman 在他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将大脑反应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 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 年底提升3.7 个百分点。②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建立自身网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空间,企业网站是企业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最直接有效的平台。企业网站的基本用途是企业及产品的信息,深层次的目标在于宣传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核心特质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而企业网站要想达到介绍产品及服务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等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网站要给访问者良好的用户体验。只有用户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感到愉悦,能够方便快捷的满足信息需求,企业网站的建立才有意义。所以企业在建设及维护自身网站的过程中,要以用户为中心,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对网站进行建设及优化。

二、我国传媒企业在网站内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笔者以国内几家知名传媒企业网站为例,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华谊兄弟、中视传媒、光线传媒、分众传媒、凤凰传媒等公司的官方网站建设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信息陈旧,内容更新不及时

打开国内几家知名传媒企业的网站,反映出的最明显的不足是企业及产品信息的更新不及时。首创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的分众传媒,在企业官方网站上最早的公司新闻于2013 年5 月24日,一年时间没有更新企业动态。其他的一些传媒企业如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凤凰传媒、小马奔腾等都存在企业动态不及时的现象。

2、网站内容同质化

国内传媒企业网站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现象。在对于企业自身介绍的部分,众多传媒企业都是文字简介,包括企业规模、企业业务范围甚至企业愿景等相似度极高。“国内领先”“国内一流”“最著名”“开拓性”“最具实力”“先行者”“创新”等用语被反复使用,而能够凸显企业特色和优势,使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经营理念及文化建设等内容却较少提及。

3、网站内容有效性不强

当笔者访问一些传媒企业网站页面时,发现包括华谊兄弟、中视传媒、光线传媒等众多官方网站中,相当一部分链接是无效的,用户根本无法浏览,网站内过多的死链接会使用户感到这个网站处于废弃状态。例如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网站内,点击各艺人的明星视频所显示的都是网页无效,没有办法看到视频内容。除此之外,一些网站中设置的信息搜索框也无法使用,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当用户在网站中根本无法找到想要了解的内容时,就谈不上用户体验了。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传媒企业网站内容优化

著名信息构建师Peter Morville 设计出了一个描绘用户体验要素的蜂窝图,③如图1 所示。

该蜂窝图描述了用户体验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从企业网站的内容优化角度来具体分析。可用性(useful):网站的内容要具有可用性,这包括网站的文字、视频都应该是可见可用的,网站内部的链接应该是有效的。有用性(useful):它表示网站所展示的信息应当是有用的,而不应当只局限于条条框框去设计一些对用户来说根本毫无用处的东西。可找到性(findable):网站应当提供良好的导航和定位元素,使用户能很快的找到所需信息,并且知道自身所在的位置,不至于迷航;可获得性(accessible):网站信息应当能为用户所获得,比如一些文本视频资料的免费下载,或者建立网站搜索框,使用户能够获得自身需求的信息。满意度(desirable):网站内容在设计优化中要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根据不同访问者的不同需求来创建各部分的信息内容。可靠性(credible):网站的内容要真实,关于企业及产品服务的介绍要实事求是,不可虚夸作假。价值性(valuable):网站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无论是介绍企业产品的基本信息还是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方面的信息内容都应该以有价值作为衡量标准。除此之外,根据企业及产品的不同,用户体验可能还包含更多方面的因素,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进行网站信息构建设计时参照这几个方面将会大大提高网站的用户体验水平。结合以上对用户体验因素的分析,从国内几大传媒企业网站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探寻基于用户体验的传媒企业网站内容优化策略。

1、有针对性的设计网站内容

美国市场学家Wendell R.Smith 于20世纪50 年代提出了客户细分的概念,旨在通过对消费者以各种属性进行细分,从而有针对性的优化产品设计及营销手段。同样的逻辑,企业的官方网站要对网站的访问者进行细分,即弄清楚“哪些人会访问我们的网站”“他们想要看到哪些内容”等问题。对于国内几家知名的传媒公司而言,企业网站的访问者可分为企业员工、企业客户(包括潜在客户)、传媒产品消费者、竞争对手、普通网民几大部分。不同访问者的目的不同、所关注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在对网站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对于网站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关注此部分内容的访客是哪一类用户,他们想得到哪些信息。迪斯尼公司的网站建设采取了针对不同产品不同消费者建立分网站的形式,大大提高了访问者查找信息的便利性,提升用户体验。

2、增加网站与访客间的互动内容

与用户的互动可以体现在许多层面,用户从对网站外观风格的选择到对企业及产品信息的下载分享都是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表现。例如美国华纳兄弟的官方网站能准确的锁定访问者的具体地理位置,并准确判断访问者所在地是否有公司的影片上映,如果没有,可以留下联系方式,网站记录下用户的信息后就会在用户所在地有最新影片上映的时候提醒用户观看。这样就使企业和每一位关注企业的消费者建立了一对一的紧密联系。

传媒企业的电影、电视剧、唱片等产品,由于带有“名人”符号,很容易被消费者所关注,企业可以在网站内容上增加一些关于影视剧或唱片制作风格、发行方式等与消费者互动讨论的内容。消费者对于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想法等,可以让消费者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能够大大的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感受到企业网站上的内容不是企业强加给自己的,而是由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创造的。

3、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调动用户的各种感官

如果传媒企业网站在内容建设上能以独具特色并富于美感为目标,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的良好体验。传媒企业的官方网站若能充分利用图像和视频来向消费者展示企业和产品,将会给用户留下更好的视觉体验,和对于网站内容更深刻的记忆。例如迪士尼网站在电影专区为其知名电影作品《加勒比海盗》设计的网站风格十分独特,网站主页在外观设计上是一艘海盗船的形状,网站上的所有图片视频等内容都在这艘海盗船上一一呈现,极具震撼力的电影音乐和视频预告给访问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借鉴迪士尼公司的网站建设,传媒公司可以将公司的艺人及影视作品以视频及各种动画的形式展现在网站上面,利用画面和声音的感染力增强访问者对于信息的体验感。

结语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的传媒企业在规模实力,文化建设等多方面都与历史悠久的迪士尼、华纳兄弟、哥伦比亚等大型的跨国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对企业自身网站的建设方面所能投入的各种资源有限,但是这些全球知名企业对网站访问者的重视,在网站建设中对用户体验的创新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内容建设和优化,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投入情况下使网站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宣传企业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中信出版社,2006

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16

③莫维尔、路易斯·罗森菲尔德著,陈建勋译:《Web 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有魅力的网名范文2

墩小贤,桥墩的墩。

在一个人最想去张扬个性的青春期,十几岁的张笑贤却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憨憨的网名。这似乎在预示着他将如何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墩小贤三岁起就痴迷于画画,却进了理工科见长的天津大学。毕业画展上,他一下拿出300张作品,轰动全城。他善于用密集的黑白线条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生命的思考,风格独特锐利,被媒体称为“黑白刺客”。又与多个潮流品牌合作,担纲产品设计师,在年轻族群中有众多拥趸,被视为中国硬笔插画的代表人物。

插画,从传统的插图蜕变而来。在今天来讲,插画是多用于报刊书籍和影视动漫的美术作品,特点是装饰性强,设计感强,应用广泛,商业属性突出。

但当你看到墩小贤最得意的作品时,却不一定会喜欢得来。

他的画在秉承国际主流密集风格插画特点的同时,带有自己的独特味道。繁复,华丽,充满想象力的视觉意象密度极大,并且足以成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天敌。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得益于这几个方面的条件:对绘画的狂热,推动他持之以恒地练习,并学会了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年轻人都爱思考,是生活境遇让他的思考有了根。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呈现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最好的方式,恐怕还是直接将他的说话就放在这里,让我们接触到一个未被加工过的90后画者。

墩小贤:

画画是我骨子里的东西,没有不行。

我喜欢有更严谨学风的大学。学画画不一定非得进美院,美院也不一定就能让你成才。画画不一定有特定的环境,喜欢画画,自己画就好,在哪都一样。

我从小学过几次画画,但都是老师带着画,自己能创造的东西很少,所以我不喜欢,我现在也在自己教课,但是我只是引导,不会固定学生画什么,创造力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教育,包括美术教育都如同背课文,人人都一样,创造力0。

其实艺术生百分之九十都是学习不行才转的,都不是真正喜欢的,但是社会认知,老师观点就是认为艺术生是差生。

每个学校班级都有通过率,为了百分之百通过率,所以就不让那个学画画的考,说他过不了,好像也打算不让我考,但是我坚持要考,因为过不过是我的事,老师不应该有阻止学生考试的权利。

所以那阵子开始有了思考,社会,教育怎么会这样,出什么问题了,这样不平等对待与歧视绝对是在毁学生,老师应该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未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而不是封杀,阻拦。

也是磨炼。也感谢这些事,让我在思考人性、社会等等问题,算是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我过得很舒服,估计我也不会想那么多,画的东西也许跟现在很多主流无聊漫画插画一样,没有意义。

很开心自己大学四年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浪费。

大学时光是最好最珍贵的,大学四年的利用,对今后的人生改变很大,我觉得大学四年的锻炼比高考重要得多,是一个人人生改变的最重要的一个时间。

四年每一年都耽误不得,大学如果比高中过得还充实,那必然会不一样,高中三年忙的是考试,大学四年忙的是今后的人生。

其实就是个画画的,虽然越来越火,会有很多活动,杂志等等出席拍摄,但我本心还是坚定的说自己就是个画画的,出名也没什么不好,出了名把自己的作品推给更多人看,如果能真正影响到更多人,那岂不是更好不踏实?我也没觉得哈,因为走每一步之前我都会踏实的打好根基,当初起墩小贤名字就是,墩,脚踏实地,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基础是稳固的,这样就不会掉下来。当然从内心不应该有松懈,做什么事都要贵在坚持;当然我也没别的爱好,只会画画,所以我也不太担心,我准备一条道走到黑。

这画法是我中学毕业后,一个暑假都没出门,在家画了一暑假,网络也发达了,就搜很多牛逼的作品,后来发现有个欧洲艺术家用纯黑白画这种画,也挺复杂的,觉得特别对我胃口,那一瞬间就爱上这风格了,自己也一点点试,最后形成了自己现在的风格。

画画都是直接就画不打草稿,哈哈,跟着感觉来,画之前心里想想要表达的主题,就好,很多细节都是临时决定增加的,如果一上来就打稿就觉得被束缚住了,在一个框子里发挥,这样也许很多新想法就出不来了。

有魅力的网名范文3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战略性因素似乎表现得不是那么突出,企业溃败多缘于战术性错误。比如:一次错误的市场推广活动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就会让自己苦心研发的产品非但没有占领市场,反而招致巨鳄的蚕食。当然,很多战术性溃败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战略问题,但本文依旧想单独解析战略性溃败问题。毕竟,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说,忍受战术失败的能力很强,其溃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基于战略层面的。

从中国第一家电商看战略性溃败

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悖于人类总体发展方向,违背基本商业规律而陷入难以补救的困局――这就可谓战略性溃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越挣扎、越进行战术方面的努力,往往陷得越深,恰如一个走入沼泽地的人。

比如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兴起时,曾出现过几个响亮的名字,然而它们转瞬即逝。8848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锋,创办者是王峻涛(网名“老榕”)和联邦软件。这家企业从开始创建时就命运多舛:资金紧张、核心团队战略方向分歧,联邦软件仅仅将其视作线下连锁店的一个在线窗口;创始人一门心思将自己打造成“网红”,整天对着媒体乱喷……以致8848这个“孩子”终究未走出襁褓。

1990年代末,正值互联网春天来临,但这个春天来得太短暂了。8848开始主要专注B2C业务,很像京东的初期。但1999年获得IDG、软银等的战略投资后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这些投资者却认为像亚马逊之类的B2C平台早晚要死去,消费者怎么会相信互联网、购买他们从未见过的商品呢?还是B2B有前途,于是,驱动8848进行战略转型,转到他们根本不熟悉的B2B市场。当然,这一转型是完全失败的,最终,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8848的倒下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溃败。首先,因为其母公司背景,这个网站就不想割舍线下连锁店,而是想借机扩大线下连锁店业务,这个战略性短视是葬送8848的根本原因。其次,对B2C市场的错误判断是其战略溃败的直接原因。没有对电子商务远景有清醒认识,忙于进行资本运作、杀鸡取卵,是第三个原因。

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没有一个投资商或创始人耐心分析8848还有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而是忙于拆台,惦记着如何分割2000万美元的账面资金以及企业的无形资产。1999年10月,软银代言人谭智出任8848的CEO。谭智担任过微软中国总经理吴士宏的副手,对电子商务并没有什么概念。很多案例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那些在外资供职的高管都是玩坏互联网企业的高手。因为微软、IBM这些企业的高管已经不可救药地染上了“大企业官僚综合征”,他们没有创新激情只会按部就班,他们习惯了听从咨询公司的忠告而没有自己的商业感觉。2000年,8848分家,谭智领导被投资商看好的B2B业务,而老榕领导B2C业务。但很快,因为资方之间各类矛盾云集、高管之间各种不默契、团队人心涣散,没等到资金耗尽,8848就关门大吉了。

与8848相比,阿里巴巴成功的本质来自战略方向正确。马云从一开始就洞察到电子商务将会很大程度取代传统渠道,电商是为制造商服务的,搭建的是制造商到消费者的桥梁,不是连锁店到最终用户的桥梁。虽然都是做电商,但出发点不同,战略方向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结局。

那么,企业究竟如何避免战略性溃败呢?下面是三个关键。

关键一:如日中天时最危险

企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时,也是最容易犯战略性错误的时候。因为那时,制定企业战略的核心团队或者容易好高骛远、贪恋本不存在的虚幻市场,或者利欲熏心、大肆玩资本运作及收购,几个回合下来,就把企业折腾得病入膏肓。3Com公司就是其中典型。

3Com曾经是和美国思科(Cisco)公司并驾齐驱的网络技术巨头,但在其管理者一套战略性失误组合拳之后,最近几乎悄无声息了。在1970年代末,以太网技术趋于成熟,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之父”的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离开施乐公司,创立了3Com公司。在经历一系列起伏后,至1990年代,3Com公司在通讯设备领域站稳脚跟,很多初创者已退休,继任者是一些热衷于资本运作的人,他们对技术本身就不感兴趣,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前瞻性。

在数据交换协议领域,有个著名的争执:思科倡导的“标记交换”和3Com倡导的“IP交换”之争。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用的都是IP交换,思科进入了误区。可这个陷入误区的企业竟然将一个“走正路”的公司赶出了高端网络设备市场。

3Com在技术上的不自信以及退出高端设备市场,是其战略溃败的开始。1997年,3Com以85亿美元购得U.S.Robotics(美国机器人公司),后者最被3Com看中的产品是调制解调器,但花费85亿美元收购显然不值得,因为普通调制解调器很快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在一通混乱不堪的战略组合拳之后,3Com已呈F出摇摇欲坠的疲态。

3Com的战略溃败源自急功近利的战略,醉心于资本操作,而忘记了自己的立家之本――技术,尽管其拥有一流技术开发人员,但这些人并不能左右决策层的战略制定。

不过,有技术就天下无敌了吗?有意思的是,3Com创始人工作过的施乐公司曾是一家真正的信息技术发明者,包括以太网、下拉式菜单等都是这家公司的发明。但当很多公司利用施乐的发明发展壮大成为比施乐更强大的技术公司时,施乐公司则还是在复印机这一类传统办公设备上耕耘,最终“看不见方向也看不见路”,成为战略性溃败的典型。

一个是急于用技术进行赚钱而不看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不会用先进的技术赚钱。3Com与施乐殊途同归。

关键二:你敢自我否定吗?

一个大企业就如同一个大国,各种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其发展大方向很难被扭转,即便前面是深渊,它也会一头扎进去。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算柯达了。

曾几何时,柯达就是摄影的代名词,它不仅有出色的相机,还有高质量的胶卷,随处可见的冲印店。从黑白相机到彩色相机,大约经历了100年;从彩色胶片相机的广泛应用到数码相机的铺天盖地,大约只用了25年。柯达是彩色胶片相机的发明者,同时也是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可就是这第二个重要发明,在短短25年间葬送了一个百年老店。

笔者曾经采访过前柯达中国区总裁叶莺女士,她是一位精明、开朗而有魅力的女人,在她的运作下,柯达收购了中国的乐凯胶卷。此时,数码相机已经初露锋芒,但普遍的观点是:胶片相机不可能被数码相机所取代,因为数码相机无法拍出胶片机那样质感的图片。其实一直到现在,胶片机也有它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其成本高、输出不便等诸多劣势。数码影像产品基本按照摩尔定律的步调进化,越来越高的像素、越来越快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大的存储空间……这都让人们淡忘了胶片相机,淡忘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柯达。

有人惋惜,柯达缔造了一个葬送自己的伟大发明――数码相机。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柯达早些转型,从开始就强化数码相机产品线,还会有那么多竞争者出现吗?据说,当时柯达内部也有激烈的争论,最终保守派占据了上风,柯达由此无力回天。

与柯达类似的公司还有不少。

联想从创立开始就确定了“贸工技”的发展路数,可发展至今,也就是到了“工”的地步,至于说“技”,还谈不上。联想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这与其管理层的理念有关。现在的核心管理层多数是销售起家,他们不懂技术,也不会在技术上进行大规模投入。可以判断的是,如果联想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前程堪忧。因为联想也是个不敢自我否定的公司,它只能随波逐流。

关键三:核心领导应根治“恋权癖”

多数企业面临战略失误时,会考虑战略调整和转型,但多数企业又会出现调整不利、转型不彻底的新困局,这主要是因为其核心决策层健在,他们的思维模式无法跳出旧的框架。就像一位母亲看到儿子患重病一定要守护在旁边一样,企业的缔造者也愿意亲手医治自己企业的痼疾,但医治的结果往往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人是患恋权癖最严重的民族。相对于约翰.钱伯斯、莱斯利.维克尼、沃伦.巴菲特这些“大咖”担任50年以上CEO职位来说,TVB创始人邵逸夫一直把控着这家电视媒体公司近60年,据说邵逸夫整个职业生涯担任了80年的CEO。60年的发展,TVB还是在香港、大陆这个华语圈转,没有更大志向,其发展无法冠以“辉煌”之名,跟BBC这样创立了许多经典节目的公司无法相提并论。家族性企业可以发展很长时间,但很难变成一个巨头。因此,企业缔造者在合适时机退出,将企业推向市场,是非常明智的抉择。

中国不少企业,口口声声要进行市场化、职业经理人化,但实际怎么样呢?从外面找来一个职业经理人,但整个家族都不放心,一方面对CEO处处监视,另一方面拉帮结派、成立自己的独立纵队,置公司总体战略于不顾。这样的公司在中国不胜枚举,其归途必然是导致战略性溃败,因为大家用力的方向不一致,最终会走向完全失控。

一个家族企业进行职业经理人化,就是要从职位上让绝大多数或全部亲属从公司退出,持有股份、在董事会好好“呆着”就好,无需再任实际职务,只进行战略方向把控,余下的事情让职业经理人专心去做。

治疗溃败唯一解药:快刀斩乱麻

那么,当一个企业坠入战略性溃败的深渊后,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常听到的是“转型”,但笔者认为,趁着公司还有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应该尽快找到合适的买家卖掉自己,所有大股东都退出――这才是上策。

鼓吹转型的公司太多了!IBM的转型口号至少喊了十几年,他们要从产品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于是将不赚钱的笔记本、台式机和X系列服务器产品线先后卖给了联想。此后,IBM几乎一直维持了业界技术发明专利数第一的位置。IBM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实力,而“向服务转型”根本不能发挥这些技术专利的长处,反而吸引来一大批只会忽悠的所谓“行业专家”、咨询师。

其实,解救IBM的不是转型,而是要思考如何转变在其内部深深扎根的作风。在互联网时代,服务越来越碎片化、智能化,此时的IBM如果不进行更大的“转型”,恐怕难以过这道坎了。也许,回归到产品技术本身,才是IBM的正确选择。

在巅峰之时,企业的战略溃败已经开始出现并且不可避免,将自己卖给一个大玩家,是一条好的出路。

想想雅虎的悲剧吧:当初谷歌想以100万美元卖身给雅虎,杨致远不要,谷歌今天的市值是5000亿美元;Facebook想以10亿美元卖身给雅虎,钪略断肟臣鄣8亿而未果,Facebook今天的市值是3000亿美元;雅虎曾经市值高达1000亿美元,但其经历了一番不可救药的战略性溃败后,2016年7月以不到50亿美元耻辱地卖给了Verizon,并不得不改名为“阿里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