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 问题 反思 修正

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演绎和归纳,这是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上位思想。演绎和归纳不是相矛盾的,其教学也不是矛盾的。有时通过归纳预测结论,再通过演绎验证结论,然后再次归纳得清晰的结论;有时经历演绎再归纳出结论。课改前“双基”教学重演绎轻归纳,课改后新课程教学,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阐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这里“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归纳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纵观当前课堂教学情况,“归纳”教学环节存在教师代替学生归纳的伪归纳现象和半归纳的状况。下面以两个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反思修正。

案例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周长。

教材中教学资源:求边长30厘米的地砖周长。

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反馈情况如下:

生1:我的方法是把地砖四条边的长相加,得到正方形地砖的周长。

算式:30+30+30+30=120(厘米)

生2:我先算地砖两组对边的长,再相加得到地砖的周长。

算式:30×2+30×2=120(厘米)

生3:我想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用求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算式:(30+30)×2=120(厘米)

生4:地砖是正方形,每边长都是30厘米,只要边长乘4就得到正方形地砖的周长。

算式:30×4=120(厘米)

师:同学们真棒!能用多种方法求出正方形地砖的周长,比较这几种算法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1:用30×4的方法最简便。

生2:算正方形周长用边长乘4最简便。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以后求正方形周长用这种方法计算。

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案例解读:案例中学生“归纳”过程只从算法比较中,得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等于边长乘4的方法最简便。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时学生也会应用“边长乘4”求正方形周长,从计算的层面要求是达到教学目的,但学生并没从中学到归纳的数学思想,案例中的归纳是虚的,是“伪归纳”。

案例反思与修正:何为真归纳、有效归纳,案例中学生交流四种不同求正方形地砖周长算法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算法简便与复杂层面的比较,而应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思考方法的交流归纳。教师可提出此问题:这四种求正方形地砖周长的不同算法有什么共同点?此问题抛给学生后,作以下的“学情预设”:

生: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求正方形地砖四条边总长,也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师:你能从具体算式说一说吗?

生1:30+30+30+30是四条边长度相加,得到周长,也是边长乘4。

板书:30+30+30+30=30×4

生2:30×2+30×2是先算两组对边的长度,再相加得到周长,也是边长乘4。

板书:30×2+30×2=30×4

生3:(30+30)×2先算两条邻边长度,再乘2得到周长,也是边长乘4。

板书:(30+30)×2=30×4

师:这四种不同的求出正方形周长方法,实质都是一种方法,大家说一说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周长等于边长乘4。

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修正后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方法的同时也学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法,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认知得到内化。

案例二: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

教材中教学资源:计算417、418、419、420

比较每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计算。

②发现归纳规律。

师:从计算结果比较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在有余数除法里除数比余数大。

生2: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把“都”字换 “一定”更准确请大家说一说。

生: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案例解读:本案例教师根据教材编排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归纳“余数规律”并无不妥之处。笔者作为听课者课后找学生问“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无学生能正确回答。说明教学有不到位的问题,学生对余数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反思后觉得原因是教学过程是由抽象算式中抽象出余数规律,欠缺数学原型的支撑,故不理解规律的内涵。像这样的归纳只能算“半归纳”。

案例反思与修正:怎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对余数规律的认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然。教学设计要有数学原型支撑,才能达其效果。本课教学设计用14根小棒摆图形或数字展开教学。活动要求如下:①用相同根数的小棒摆你喜欢的一种图形或数字,直到摆完14根小棒或余下的小棒不够摆一个相同的图形或数字为止;②把摆图形或数字的过程与结果用除法表示。(教学有余数除法后,引导学生发现、归纳余数规律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除法式子中的除数与余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1:这些式子中的除数比余数大。

生2:我想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师:谁能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生1:我用14根小棒摆正方形,4根摆一个,摆3个,余下2根不够再摆一下正方形,所以余数2比除数4小。

生2:我摆数字3,摆一个数字用5根小棒,摆2个数字3,余下4根,不够再摆一个数字3,所以余数4比除数5小。

……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的规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2

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索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租船》这一课时,我没有把余数除法作为新知识进行单纯讲授,而是由浅入深地组织学生探索和讨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解决。如:我先出示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每只船限坐4人”“每只船每时3元”两条信息。然后提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试着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当大家统一认识到至少要租6只船后,提出“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出分配方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就可以。最后组织学生讨论“试一试”中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通过这样三个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是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我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租船教学反思(二)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 “最多”、“至少 ” 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 时 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租船教学反思(三)

《租船》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余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对春天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其中插入了“惊蛰”这个节气,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而后通过创设同学们郊游需要租船的情境来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3

一、在情境中,明确探究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架起生活中具体问题与抽象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需要,明确探究方向,引发学生开展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我没有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而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熊购物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学生感觉很亲切,把枯躁的知识生活化,把抽象的问题情景化,探究目标明确,为后面知识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体验

观察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动手操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知。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的材料,从而让学生自己运探索,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分析研究,揭开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引导培养“探究性”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首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有的学生摆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摆的是正方形、小金鱼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说他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紧接着,结合学生用13根小棒摆三角形这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学生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从而学生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生对自己的猜测有一定的期望值,就会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学生在思考—猜测—验证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结论,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首先结合学生用13根小棒摆三角形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如果增添小棒的根数继续摆三角形,还可能余几?会不会余3根,余4根呢?为什么?学生在动手操作、验证、反思的基础上,理解性地说:如果余3根的话,又可以摆一个三角形了,就没有余数了。当然,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我没有仅仅停留在直观操作水平上,紧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增添小棒的根数继续摆正方形即一个数除以4余数可能是几?学生在完成手中的一组除法算式后,纷纷发现:除数是4,余数是1、2、3,那除数是5呢,除数是6呢,迁移类推,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得出余数小于除数。学生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试商过程中要通过简洁口诀找到的应是一个与被除数最接近的数,除法计算的重点和难点被突破了,收到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四、重视了教学评价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自主探索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也是一个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是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下面通过几个不同领域的教学说说数学实验的应用。

一、空间图形的教学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章时,在第一堂课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物体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用具的有限,我只是在讲台上进行了演示,由学生在下面观察,然后说明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当观察物体的左面、右面、上面的时候,我也只是把那一面转向学生,以此让学生来观察说明的。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第一堂课的教学很不理想。于是,我对这次的课程进行了反思,并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天观察组合图形的教学中,我事先准备了数学学具——小正方体,规定每个小组5个小正方体,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摆放图形,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观察组合图形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观察时可以在课堂中走动,以此从不同方向来观察物体的形状。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来教学新知,学生纷纷动手操作,并不时就自己在操作和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连平时发言并不积极的学生在这次课堂里也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意的见解。课后,学生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由此看来,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实验活动,整个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数与代数的教学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根还余1根,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在新课结束前,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当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为什么只余1根,不余更多呢?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得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才不能再分,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在认识几元几角时,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向自己的组长购买文具盒6元5角,水彩笔9元8角,提倡能想出更多的付钱金点子,而后指导学生有序地按号数在小组中买卖文具,并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说对了,大家才能允许组长给他记100分;说错了,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样让全组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评价中,还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在学完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后,我创设“无人售货商店”的活动情境,指导学生文明有序地进行购物的模拟实践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带着自己的购物白板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具,算算自己购物所用的人民币,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实践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在“游戏的公平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抛硬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及数学家实验数据验证,使学生不仅体会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5

一、设置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做”

任务1:在大家桌上有很多小棒,从中取6根,大家试试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

任务2:如果从中取7根、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大家试试分别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摆完了分别还剩几根?并记录下来。

借助上述两个任务,同桌的两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学生在摆三角形这个实实在在的动作中进行直观感知平均分配这一概念,并记录操作的结果,为进一步互动交流提供了资料。

二、引导学生反思“做”的过程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有少数学生与余数的概念非常接近。为此笔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采用问题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反思其摆三角形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师:如果摆三角形最后有剩余不能摆成三角形,一般剩下几根小棒?

生:有时候剩下1根,有时候剩下2根。

师:为什么不会剩下3根、4根或5根?

生:如果剩3根,那么这三根正好又可以摆一个三角形,就没有剩余了;如果剩下4根那么其中3根还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最后剩下1根;同理5根摆下来最后剩下2根。

借助于学生汇报和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摆三角形即一个数除以3的结果越发清晰,而且还为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从剩下的只有1根、2根这一支撑点出发,只要稍加引导,学生能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下节课学习内容形成初步印象,使数学学习过程更为连贯。

三、互动探讨共建算式

1 基于认知需要自主猜想

笔者以7根小棒摆三角形为例,让学生自主构建算式,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猜想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收集到的结果有如下两个:

生1: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6剩1”。

生2: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成2个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2剩1”。

在学生猜想后,自然生成证实和评价的需要,顺学而教的效度就比直接教授高出许多。

2 顺学而教,建立概念

以6根分了没有剩余,学生自己建立的“余数”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生1”、“生2”的表达方法进行评价,学生很快可以意识到“生2”的表达方法更为合理。在学生认识到位的基础上,笔者进行新算式教学:“7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2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数学家列出来的算式比我们同学的更合理一些:“7÷3=2(个)……1(根)”。“余数”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对于平均分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我们叫它“余数”。并进一步指导读法:“7除以3等于2余1”,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形式自主理解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 模仿训练,巩固概念

在7根小棒的摆放列式和读法师生共同探究并建立概念后,学生内心都有自主体验的需要,为此,笔者设置了2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内化概念。

(1)要求学生对上述操作活动中“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其他情况进行列式。

(2)要求学生取10根小棒,试试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并列式。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6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理解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与此同时,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重组教材,回归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寻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与儿童思维规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挑选出难的、重要的或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去探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1、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求学生发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淘气的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毛巾,每条毛巾8元钱,最多可买几条?还剩多少钱?学生解答完后,老师接着问:“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是正确的?”学生们找到了多种方法:(100―4)÷8=12,(100―4)÷12=8,8×12+4=100。老师乘胜追击:“你们知道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这种在真实情境中学得的知识,由于是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发现的结果,因此学生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迁移得更顺畅。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镜面对称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水平,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践表明,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著称。尤其是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第一,评价时应做到客观公正。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第二,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

三、加大对课后工作的重视

1、重视课后复习与课堂的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