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范文1

关键词:中学德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学德育对中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其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学德育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开展中学德育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中学生独立性、重视其自主性、激发其创造性,以注重主体性德育教育超越传统学校德育教学范式。注重德育工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对传统中学德育方式方法的扬弃,体现德育工作过程中切实践行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进步。

1解读主体性原则的涵义

1.1关于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期望视野”和“需要与追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学生在开始学习过程之前,会根据其对学习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个体的学习动机,这就形成了学生主体的“期望视野”。学生主体具备学习动机后,对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或是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这是学生主体“需要与追求”的表现。

1.2关于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行为准则。在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人们认为教育者是实施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是教育客体。不过在实际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全然被动的客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在积极发挥着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这一方面看来,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而且有能力成为教育主体,在教育环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想使得中学德育工作取得有效性并且深入到中学生的实际行为中去,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就不可忽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更应当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把受教育者也看做是与教育者处在同一地位的能动个体。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刻,我们进行中学德育教育都要坚持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含义的界定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主体性原则的理论特征以及更准确地把握主体性原则实施办法,对于中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更有效促进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值得关注的是坚持德育的主体性原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德育工作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原因

2.1中学德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中学德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国家对当代中学生发展所制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一系列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经过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后,使得自己内心发生变化,在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得自身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能够把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精神状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才使得中学德育教育取得质的飞越,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没有这个内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不完整。在中学德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得教育要求和内容能够内化成中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从而形成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

2.2中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德育活动环节的主体性作用,对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时效性的充分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想在中学生德育环节充分发挥主体性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当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中学生将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视作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为德育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只有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学的主体,并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德育内容与要求以及德育影响深刻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者如果想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达到教育目标,必须做到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性格特点,从而能够掌握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

2.3中学生能够认识并影响教育及其教育主体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非只是被动地一贯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更不会通过简单的接收而把这些教育理念原封不动地自己吸收。相反,作为能动、独立的个体,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通过自身以往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基础,再加上这一时期中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与判断能力,对教育者所传达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判断,对于他们认可的理念进行加工和改造,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外化在自身的行为上;对于不认同的思想观念,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排斥倾向,这也与中学生特殊的成长时期有关系,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具有较强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很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思想。同时不难发现,在整个德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也在无时无刻不受到受教育者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就更不能忽视受教育者,教育者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受教育者是否乐于接受此种方法。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以及情绪的波动总是能动地影响着教育者,因此主体性原则对于德育工作至关重要。

3中学德育主体性原则实现路径

3.1树立服务意识,加大新媒体教学手段投入

首先,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性格特点、个人喜好的了解,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其次,要注重对新媒体的利用,在软件与硬件的配备上扩大投入,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于新媒体的高效且正确的利用,可以在落实主体性原则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交互性特征,把自己的想法、观点等通过这个技术平台展现出来,使得教育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3.2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激发作用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在德育环节的始终都会受到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的积极作用是引导学生,使其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肩负起引导者的使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依据社会对于中学生道德水平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科学且符合受教育者性格特点的方式方法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做学生的指导者。教育者从社会要求出发并且要结合中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现状选择教育途径,实现目标结构的对象化。

3.3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增强奉献意识

教师是实现教学的最终环节,必须注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使得教师充分发挥“教”的主体性,在工作中承担自己引导者的使命与责任。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对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收到效果的重要性。教师应当主动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注重于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奉献意识。在新媒体的视域下,教学活动应拓宽环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到教育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教育场所的跨越性,这样也就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转变,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3.4注重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要培植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必须着力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便会事半功倍。教师要深入开展调研,准确掌握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方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5注重“灌输”与“对话”

教育方式的并行在素质教育的普及观念之下,“灌输”教育似乎成为贬义词。但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或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前期认知与基础的准备,这离不开“灌输”教育的帮助和实际操作。“对话”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发展与延伸,它站在全新的教育角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合作,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是“对话”教育不应该是对传统“灌输”教育的全盘否定和批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决定了其对外界复杂信息接收成熟度并不高,不能有效、及时地判别信息的正误性和完整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灌输”与“对话”双重教育方式的并行,首先让中学生对教育要求和内容有基础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才能让中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内开展“对话”式教育,将教育要求内化为中学生自主的认识或认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中学德育的主体性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赵红莉.从“灌输教育”走向“对话教学”———对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8).

德育原则范文2

所谓“三精四适”,即精细勘察学情,精巧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并使活动具有适情、适时、适口、适度的特点。几年来,我们依据这一原则,坚持对广大学生进行德育系列化教育,所设计和开展的活动,仅去年就有四项被团省委评为“最佳德育活动”。我校德育工作经验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下面重点介绍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作为德育工作者,只有在活动之前,精密细致地摸透学情,确切地把握学生实际,才能使教育引导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所谓学情,就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所想、所议、所为等。教育者不但要了解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还要注意他们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疑惑和环境上的困扰。精细勘察学情,主要采取行为监督、问卷调查和学情分析等途径。

行为监督,主要指学生课外自发行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一般没有掩饰,较为客观真实。通过对自发行为的监测分析,可初步了解到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

问卷调查,主要指由学校编制的思想动态测试和教师、家长的学情调查。这是进一步探测真实学情,以便准确把握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保证使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指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参加的活动。这是定论学情,也是设计活动的前奏。它的客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实效。

前一时期,部分学生受社会上商品经济的冲击,产生拜金主义思想苗头,有的欲弃学经商,有的欲提前就业。这种倾向曾一度成为学生舆论的热点,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无目标、无动力,学习气氛低落。若不及时引导,部分也将会波及全局,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被动。面对这一客观情况,学校及时设计并组织开展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主题班会、座谈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较好地转变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学生不胜感慨地讲道: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优胜劣汰,竞争激烈,若不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别说能为国为民做出多少贡献,就是在社会上找一个较好的立足点也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学习,丰富自己。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期末抽考,学校夺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吃透学情,才能保证德育活动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学情勘察要精细、具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设计,这是颇费心思的一环。

活动的设计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在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保证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还要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召力。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原则范文3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主体性原则符合辨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它是以德育心理学为依据的,坚持主题性原则,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实到实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德育便不能落实到实处。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对象,他们的知识、智能、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德育之所以存在,正是建立在它的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本点上的。但是受教育者绝不仅仅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道德教育过程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也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一、主体性原则及其特征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自主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体现在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体现在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德育实践告诉我们,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上,是更客观、开放,更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所谓主体性原则指的是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真挚的、发自心灵深处的道德情感体验,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主体性原则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即把德育的主动权逐步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是一切积极因素的源泉,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为德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学校。苏霍姆斯林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德育内容设计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能动性。所谓能动性,即不仅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强调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自我实现、张扬个性的内在需要,在具体德育情景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教育者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德育内容的活动,让教育对象参与,如演讲、论辩、知识竞赛、革命歌曲演唱、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创建文明小组等等。这些教育性活动以直观的形式,在操作的层面上把德育内容传达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活动中介的特点是具有渗透性和体验性,使接受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理解、确信,逐渐认同社会主导的道德观念,放弃和改变自己原有的狭义或错误的观念。同时,使接受者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有一种成功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如此,德育就成为“愉快教育”,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三是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应鼓励受教育者富有创新思维,具有变革更新观念的能力。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决定着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应该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这种完善中求得情感的愉悦和人格的升华。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循环往复,没有终结。它会面临众多的矛盾冲突,甚至是道德的两难境地,但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择比之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这种出自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道德行为,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理想境界。

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首先,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而应该有他的自主性、独立性,成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和你”、“你和我”的主体问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哲学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进行实践活动前,会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意见,提出计划、方案等等,这是动物无法做到的。不少动物具有奇特的本领,比如,蜜蜂制造蜂房的本领常使建筑师感到惊讶,然而,即使最拙劣的建筑师也要比它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建筑房屋之前已有设计的图样,蜜蜂建筑房屋只是它的本能活动而已。当然人的反映不是“照镜子”,也不是“照相”,而是在获得外界的信息后,要经过人的大脑思维从而形成意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强调主体要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原则的选择,这就肯定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不要期望受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习惯,都能背下来并原版的去展示,这正如人们可以强制地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饮水和怎样去饮水一样。我们只能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在程序,努力“唤醒”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做好外化的工作,而内化的工作,还是要由主体接受反映并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从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促使主体精神境界的提高。正如辩证唯物论所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新陈代谢”。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过程持续时间再长也总有结束,而发展是必然的、永恒的。道德同样也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它的发展也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无限发展的过程。通过道德主体去继承时代道德的合理部分,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从而实现时代的超越,促进道德的发展。其途径是由道德主体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判断,而又自主、自觉、自愿的做出道德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道德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做好事,到90年代以来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扶残助残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些都体现了道德主体在促进道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其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是以德育心理学为依据的。

德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有机组合,和谐发展,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品德结构。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就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总的来说,“知”是“情”、“意”、“行”的基础;“情”影响“知”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知”相结合,构成“行”的动机,调节行为。“意”是“知”与“情”的具体表现,同时“知”和“情”又是在“行”中不断发展的。四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德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传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传授给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掌握下来,然后经过思考,产生认同感,巩固下来,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调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交互作用。传授社会道德规范,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而是提供必要的生活准则。不同的德育内容对情境氛围有不同的要求,任何德育过程都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不同的情境状态,对德育接受有不同的影响。教育者要善于营造德育接受所需要的情境氛围,或庄严,或活泼,或宽松,或温馨。通过多媒体(音乐、图片、影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道德事实、理想人格和价值观念,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品格是被社会所推崇的,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社会价值的。真挚的、发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是接受道德观念的前提。

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意识。人的行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人们只有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又能坚定地、有意识地组织行动加以克服,才能显示出意志的作用。一个人在活动中克服的困难越大,显得意志越坚强;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活动中不能克服困难,就显得意志薄弱。深刻的道德认知、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行为出现的前提条件。

道德实践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成个体道德需要的必要环节。缺乏道德实践,个体无法把自己学到的社会主导的道德规范加以运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矛盾冲突,也就无法体会到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着的巨大的合理性,要想达成较高的认同效果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规范不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难以“开放、发展”,难以择其善者而吸收,个体的道德观念一旦出现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思想保守,不利于个人品德的持续完善,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道德的向前推进。

总之,通过道德教育为学生介绍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以之为发展的基础,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在道德实践中运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陶冶,进而形成强烈的道德追求和稳定的自制力,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内在因素。内外因素交互地对学生良好品德构建产生作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发展。

再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到实处。

德育的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从社会功能来讲,通过德育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赋予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德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和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德育为经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现实的基础;尤其是通过德育建立起健康的经济行为价值标准,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准,使社会更加和谐。现代德育把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精神和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引入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培养出的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在任何时候不需要监督就可以做出道德行为。

比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网民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的,你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与别人交往。外在他律的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自律、自制、“慎独”显得特别重要。恪守公正、文明上网就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再比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起保证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双方的诚实守信,不可能有“第三只眼”始终在看着你。如果只要挣钱就可以不讲信用、不负责任,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流行,那么,不要说个人和民族在道德上无法自立,甚至连一个比较健全而稳定的市场机制也建立不起来。所以,培养自律精神,学会承担义务与责任,在满足个人需要时,同时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从德育的个体功能来讲,一方面,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操守、善良的心灵、坦荡的胸怀,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而当作自我发展的需要。人们在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中,体验到做人的乐趣、自豪和幸福。如此,德育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当外在的约束逐渐内在化、个体社会化,理性积淀成为人的自觉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人们就不会轻易改变与放弃自己在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信念、情感,这些是他存在意义的象征。此时,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地。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更需要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

德育原则范文4

一、活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带来了教材领域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突出表现,就是教科书价值定位和功能的根本转变。在德育知性观的统摄下,传统德育教材被教师视为圣经而顶礼膜拜;学生只能听受、记诵、复制教材内容。按照生活德育理念,教科书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只是教与学的必备和必用资源,在教学中尚需与其他资源有机整合。伴随教科书的变革,必然带来教材使用模式的转型:即由以往“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死板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为活用教材;由教师指令学生听受、记诵教材,转变为引领学生与教材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思和重建,实现对意义的自主建构。

教师活用德育教科书一般要恪守五条基本原则。

(一)对话性原则

德育教科书,不是供教师教授的文本,亦不是让学生呆读死记的文本,而是对话文本。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对话。引领学生与德育教材文本对话,不仅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德育教材育人功能的需要,而且是学习者和教材之间互动,双向建构意义的需要。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媒介,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元、多维对话。

(二)生成性原则

教师使用《思想品德》新教材,不是讲授其中的知识,让学生成为“输血”的受体;恰恰相反,用教材就是要让教师借助“这根拐杖”,引发学生活动,为他们的思考、感悟、体验提供资源,将学生的“生命感、创造力和价值观唤醒”,成为自我“造血”的主体[3]。教师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从中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三)开放性原则

我们所说的“开放”,是指不能把教科书凝固化、绝对化。强调开放性原则有两个要义。第一个要义是教材内容的开放。教科书创编之日与教科书使用之时有一段时间间隔。相对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教科书时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注意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及时地吸纳到课程内容中来。开放性的第二个要义是,教师要善于处理教科书的普适性与具体教学对象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教科书作为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文本,虽然融入了青少年学生的经验,但是每册教材的内容,决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中的具体学生的经验。要解决、调谐这种矛盾,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一定要扣住具体班级中的具体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并注意添加有利于引领他们自主学习的“活性因子”。

(四)引领性原则

新教材中的话题、案例、活动设计及其所呈现的道德知识,均属于表层内容。教师在活用教科书时,应引领学生从表层的话题、案例、活动和道德知识的背后,把握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方式;进而又引领学生从道德问题思考方式的背后,去深度感受和体验其内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德育课程需要教师凭借这种“用教材教”的引领艺术,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精神成长。

(五)创造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根据自身的教学智慧、经验及学情,创造性地对教材文本作出教学化处理:即对教学内容有所淘汰,有所选择,有所增补,有所凸显,有所提炼,从而在使用教材中获得超出教材本身价值的价值。

二、活用德育教科书的主要策略

活用德育教科书,是德育教师基于实践性知识的积累而孕育的教学智慧,是德育教师彰显教育艺术性的主要表征。活用教科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策略:

【策略1】注重激活教科书中的活性因子,使之进入学生的生命体,并对他们的德性建构和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活性因子一般寄寓在教科书所设计的话题(或问题),所呈现的活动情境、生活事件、案例,所精选的道德谚语和经典名言及所创设的留白中。仅就话题而言,德育教科书针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所设计的一个又一个话题(或问题),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无疑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其生命激情的活性因子。

例如《师友结伴同行》(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个教育主题,即“同学・朋友”“男生・女生”“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本单元的“问题链”可梳理为――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怎样让自己的朋友多一些?怎样对待朋友?怎样交朋友?男女同学之间怎样正常、健康交往?怎样保持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你与老师交往时有过烦恼吗?有了烦恼,你是怎样处理的?怎样与老师沟通?这些话题(或问题),是能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的活性因子。学生也正是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懂得了应当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异性同学,如何对待老师,如何与老师交往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认识到师生结伴同行,走过美好青春,是创建和谐校园生活的需要,是赢得幸福人生必须要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

【策略2】注重让学生从教科书呈现的“你”中,觉察到有一个“我”,通过切己思考,明确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从而发扬善的行为,杜绝和改正不良行为。

教科书与其他读物不同,它要通过教学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教师要通过教学,让教科书中的内容“发酵”,以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道德认识,优化道德情感,明确道德行为,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教师特别要注重让学生成为教科书所述生活事件的卷入者、反思者,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和体验,以点亮学生心中的道德明灯。

例如《诚信是金》(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教材借助文字和图片,呈现了一名在餐馆洗盘子的“打工学生”的形象:做工不负责,做事不守信,从而失去人们的信任,最后酿成无法在这个城市容身的惨痛后果。教科书就此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教师教学时,特别注重让学生从“打工学生”这个“你”中觉察到有一个“我”。学生针对“打工学生”的表现、行为和后果以及自我日常生活中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言行及其相应的正负效果进行比照、审度和反思――从而明白了为人不能扯白说谎;对人做出承诺,不能说完就忘;做事不能图私利,马虎潦草,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害人骗己。通过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这种“你”“我”对话,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了诚信是立身之本,不诚不信,后患无穷;做人一定要做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从教科书中觉察到了“我”,教科书就能在学生的心灵中运转起来,活动起来,构成他们生命体中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实现知识的习得,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自我建构。如此活用教科书,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策略3】善于活用教科书中的留白,实现学生内心的意义世界与德育教材文本的双向建构。

《思想品德》教材,除有文字、图片外,还在关键处设计了一框框留白,留下了许多省略号。这是德育新教材所预设的开放性空间,意在让学生倾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的创意、构想;总结自己的经验、优点;展示自己的作品、设计;放飞自己的想象、期待……例如《日新又新我常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一课,按照老子“自知者明”的观点,设计了两个表格:

表格1的提示语是:“回顾自己的经历,找出几件有助于你认识自己,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表格2的提示语是:“根据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科书中的留白,旨在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营造空间。学生在学习这个主题时,借助“留白”,向教材这位“朋友”,敞开心胸,认真进行了倾述。请看两则案例:

上述案例表明,教师善于活用教科书中的留白,赢得了两方面的功效:其一,为学生展示自我心灵营造了空间,为学生表达道德创造性搭建了舞台;其二是通过活用“留白”,使教科书不仅负载了公共知识、人类经验,而且也汲纳了学生的个体知识、个体经验,从而使教科书的意义更加丰满,更有亲和力,更富有魅力。

【策略4】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以改造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成对教科书中的道德观点的内化。

基于活用教科书的需要,教师既要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教材与引领他们关注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生活德育所倡导的道德学习,其要诀之一,就是要“关注生活”[4]。鲁洁教授说:“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关注行为’。通过‘关注’,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原有的生活经历被置于意识状态中,成为学习者所明晰感知到的事物,从而有可能使之转化成为自觉学习的对象。有关的生活遭遇、生活情景从思考中、记忆中被提起,在意识中被定格化地呈现,生活的经验在关注中被‘再经验’,使经验得到深化。”[5]而这种经验的深化,正是掌握和内化教科书中的道德观点所必需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自我新期待》(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要求学生把学习教材与“自我观察”“关注生活”“反省自己”结合起来,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请看小刚的学习笔记:

上学路上,邻居小丁邀我中午放学后等他一起走,我一口拒绝了。在我心目中,小丁是一个不爱学习、成绩又差的孩子,我自然不愿同他结伴。

那天是星期一,要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可我下楼晚了,只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后面。第一项是奏国歌升国旗,我发现站在前面的小丁双手垂在身体的两侧笔直地站着。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低头歪肩的怪样子,他的表现与自认是优秀生的我没有什么差别。我用老眼光看人,心里有了一点内疚。

升完国旗,第二项是校长讲话,颁发流动红旗,然后是学生演讲,题目是“在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我看见班上的学习“尖子”――小兰根本没听,而是捧着一本小书低头默看,而小丁却在认真地听。以前我总以为是小丁这样的人不尊重别人,没有集体荣誉感,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想想过去的我,自以为成绩好就可以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趾高气扬。对比小兰和小丁的表现,唉,我真为我的想法感到羞愧呀。

学习《自我新期待》,教材告诉我:“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话说得多么好啊!我要铭刻在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财富。

这个案例启迪我们,学生对教科书所承载的道德观点的内化,是依托对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经验的“再经验”而实现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把学习教科书与关注生活、学会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策略5】注重以教科书资源为引线,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课堂,这是活用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

活用教科书既要考虑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儿童从实践中孕育和积累直接经验,促使他们在亲历亲为中获得叩击心灵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建构优良的德性。

例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节(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材陈述了安庆市一家私营企业的发展及其所作贡献的案例,并提出了如下问题:“在你周围有哪些私营企业?它们的作用如何?”教师教学时按照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的要求,没有让学生生硬地去阅读文本材料,而是引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自身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

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孕育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又能帮助农民致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真正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让学生终生铭记。

活用德育教科书是教师职业生活中一项最基本的修炼。活用德育教科书,要求教师既要有娴熟的教学功力,临堂应筹的灵性,更要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我们期望教师不断总结、升华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演绎精彩的活用教科书,促进学生德性建构、品德发展的教学故事。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德育原则范文5

关键词: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原则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反映,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P.22)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一、德育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育人者的双重职能,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不少人,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与其他课程教育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德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其实德育对学校其他课程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德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应具有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其他学科的教育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才能。可以想象,一个学术水平高而没有良好的道德、法纪观念的人,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只有将德育和其他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可以说德育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起着方向盘和引擎的作用。

高职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必须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增强使命感、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施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相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去。在专业知识教学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并适时地渗透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自觉地加强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以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 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职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以德治教的要求

以德治教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建设者具有深刻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中心环节,要培养有道德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模范表率作用。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教书的本领,而且要有育人的良好品德。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3]等问题,表明以德治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德治教需要高校教师共同协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自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当中。这样,以德治教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确保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抵御各种诱惑和经受得起风浪考验,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志在国庆4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学问”与“道德”是培养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应尽量挖掘各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结合任教学科的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现象,抓住本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抓住矛盾的变化发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必然与偶然、现实与未来等对立统一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思维基础。

二、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外界信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言行过程。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在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应该讲究方法,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原则范文6

一、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价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须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任何学科教育目标,都以德育为首,比如孔子的“六艺”;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教育目标;教育家斯金纳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这个本质的重要内涵指的就是知识承载的思想、能力、素养品格。这些都要求数学学科在实践中要深入研究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也就是说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新课程,实施德育的渗透整合。

1.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

悠久的数学史创造了许多世界名家,并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史料和基础知识。同时新教材《函数》、《统计》等模块中大量选入了我国社会建设成就的内容,特别是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方面的数据,内容翔实可信,比空洞说教更具有实际效果。

2.数学教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去认识世界和探索问题

数学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1)数学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数学教育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质。(2)数学知识所揭示的对应统一规律,数学内容所展示的现象和本质关系,数学变化过程中蕴含的量变与质变规律,都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等观点,为我们实施数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可能。(3)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贯穿和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能用辩证法的思想组织教学和评价学生。

3.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机渗透德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必须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进行“传道”。“授业”与“传道”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质,又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人才,数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学教师应是活教材,结合数学本身,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蕴的德育内容。实践证明,通过数学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大有可为,脱离数学本身的特点进行空泛的说教,将会大大地影响教学质量。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

德育内容应有机渗透到教学上去,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当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有机结合原则。

数学学科教学任务必须与德育大纲的任务有机整合,让德育内容、过程、方法等完全融化在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技能是主线索,教师则应充分利用其与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抓准材料,精心设计,画龙点睛,挖掘德育的渗透点实施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还应重视结合实际的应用,紧跟信息时代,不断调整完善现实中显性德育因素以充实数学教学。如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为:平面内到一定点F和到一条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当0

可以用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随着e的逐渐增大,椭圆就逐渐扁平;一旦e=1,椭圆就“质变”成为抛物线;越过e=1这个“关键点”,就“质变”成为双曲线,并随着值的增大而开口渐大。因此我们可以把抛物线看成是椭圆和双曲线之间的分界线,这正如零是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分界线一样。这样处理的目的:帮助学生感知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圆锥曲线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批判性,掌握辩证法,培养辩证思维的素质。

第二,方向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向,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突出并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面向全体为主线,坚持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影响学生,坚持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三,循序渐近原则。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高中生学习数学兴趣、思维各有特点,故应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针对性明确,不仅有利于各年龄段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层次,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如《统计》学习中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患者的统计案例进行未成年人行为规范教育。

第四,情感性原则。

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课堂中单纯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往往并不是很浓厚。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情感,创设产生情感的环境,促进认识的深化。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课堂中饱含真情,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讲述娓娓动听,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产生共鸣、认同,以至内化。

三、德育渗透整合的途径

品德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思想品德的形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内化过程。笔者以为渗透德育途径最为关键是选择渗透点,准确地发掘教学进程中的德育因素。

第一,以情激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1)各章节的第一节课学生刚学时,往往充满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如计算圆周率,东汉张衡、三国刘徽、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杨辉三角”提示二项式系数的规律早西方数学家400多年,祖恒求几何体积的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1000多年。近代徐光启、李善兰;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所研究的数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教师饱含真情的宣讲,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2)组织讲座专门讲

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孜孜探索的故事,也有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故事,又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能拓宽学生的数学素材,体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借助专题讲座宣讲,比如介绍数学家的钻研创新精神及目前世界数学难题,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华罗庚学历仅是“初中毕业”,可他深钻细研,成为当代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家。可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也可介绍数学中的大量的美学原理及数学文化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等。

第二,探索规律,大胆创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不应把辩证法作为外来的东西引入数学,而应从数学内容与方法中发现辩证的因素,在数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一、开展变式习题训练,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在实践中领会;二、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教师应大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多让学生解一些结论并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

第三,言传身教,渗透科学态度、科学素质教育。

(1)从自己做起。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方能教书育人。教学时运用数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板书要有条有理,推理有据,书写规范,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

(2)从小事抓起。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遇到难题要有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品质。哪怕是学生作业中一个错别字、一个小数点失误也要强调修正,从而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能亲身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同时在解题中能体验到“以退为进,逐步调整”等解题策略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能进能退”的开阔心胸,在逆境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良好心理品质。

(3)从身边事做起。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身边的物体,从生活中提出问题,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并大胆创新,选择研究性课题,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生数学小论文。

第四,借助信息技术,扩大视野,渗透现代科技德育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至今日,已经为数学学科提供了现代信息教育的工具。互联网上一些教育网站中有许多数学教育的素材,特别是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德育内容。教师应经常让学生领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便捷,让学生明白只有投身于学习现代科学的热潮中,才能报效国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柳斌.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

[2]王晓芬,刘国学.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J].教书育人,2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