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3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维生素k3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维生素k3范文1

病因分析:

呃逆是膈肌痉挛引起的,而这个患者脑内疾病直接影响延髓或颈髓,直接支配膈肌的是膈神经或迷走神经。此神经来自第3、4颈椎脊髓根的神经节(此处称呃逆中枢,此中枢上面还受延髓控制)。这个患者的呃逆病因明确,但临床解痉挛治疗效果不明显。其用法用量如下:

(1) 东莨菪碱。 用东莨菪碱0.3-0.4mg肌注,每6-12小时1次。

(2)氟哌啶醇。氟哌啶醇5mg,每日3次口服。

(3)麻黄素。用麻黄素5mg静注。

在会诊时发现患者很痛苦,由于反复用东莨菪碱,它的副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扩瞳,导致患者嘴干,视物不清而烦燥。因睡不好觉,出现精神紊乱症状。打骂、吵闹,要求回家,认为医院治不好他的病,如不同意出院,就绝食以死抗争。他的儿子在病志上签字,自动出院,后果自负。

回家后,病情没有好转,仍然24小时呃逆,只是能少量进食。

一周后,医院负责社区的家庭病房医生到患者家里随访,发现患者呃逆完全好了。精神状态也恢复了常态。问其究竟,是社区的医生只给打了一针维生素k3就全好了,当即查阅了药典,维生素K3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止血,没有治疗呃逆的记录。

为了证实这个说法,我特意到社区访问这个医生,他说,维生素K3在解平滑肌痉挛上,效果非常好,副作用极小。他在基层医院经常用这种方法治疗呃逆的患者,就是胆道蛔虫患者痛得撞墙的患者都有效。有一个因犯了错误,怕领导处分,在家装病的人,结果真的有病了,就是呃逆,24小时不停,到我们这打一针,就好了。我详细地问明了出处,这位医生很自豪地告诉说:他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1979年在中华内科杂志上看到的报道,用维生素K3解平滑肌痉挛,效果明显,副作用很小,他在二十年的医疗临床医疗实践中,每当遇到呃逆的患者都用这种方法,屡用不爽。我问统计过没有,有效率是多少,答80%以上。

思考:

维生素k3范文2

资料与方法

3例患者均系女性,平均34岁,维生素K1 10mg,1次/日,于肾穿刺前3日开始臀部肌肉注射。分别于用药第3、9、3天出现臀部注射部位迟缓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轻者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皮疹,压之不褪色;重者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皮温高、压痛等症状。

3例患者经硫酸镁局部湿敷,依巴斯汀10mg口服1次/日,莫匹罗星软膏、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治疗后均康复。其中第1例因误诊为注射部位局部感染,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反而加重,红斑面积最大达到了(6×9)cm2,至出院前局部皮肤仍有脱皮及色素沉着,出院半个月后随访患者诉局部色素沉着变浅。

讨 论

维生素K1注射液为普通药品,临床对其安全性重视不够,通过以上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提示在临床用药中要把握以下几点:①用药前均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维生素K1过敏史,并告知此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②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置;③医护人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原则及护理要点,忌冷热敷,引导患者正确理解、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近年来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综合数篇文献报道的分析表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给药途径、稀释溶媒及给药速率有一定的关系。维生素K1注射液一般首选口服给药;若肠道吸收功能不良,采用肌肉注射给药;以上给药途径均无法采用时,才考虑静脉给药。静脉滴注或静推出现过敏反应机率最高,静滴维生素K1甚至有死亡的报道。静脉给药时,可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溶媒,不要选用其他液体稀释。由于静脉给药容易引起呼吸循环意外,故应严格控制给药速率。还有因其遇光易分解,故在药品保管及操作时应注意避光。所以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和稀释溶媒,控制给药速率值得临床医护人员高度关注。

本文3例维生素K1过敏反应中,第1例患者因误诊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使局部反应加重,严重影响了其舒适度,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在此失误的教训下,余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我们均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准确、及时的对症处理,使其很快恢复。所以临床医护人员准确、及时识别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有文献经研究后提出:建议肾穿刺术前不必常规肌注维生素K1。

通过3例患者发生维生素K1注射液局部迟缓过敏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及时与我科临床医师进行了有效沟通,从而对预防肾穿刺检查前后出血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建议选用其他止血药物作为预防肾穿刺检查前后出血的治疗。

通过对3例维生素K1过敏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旨在提醒临床医护人员使用维生素K1时,合理、安全的用药并加强对维生素K1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使患者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蒋人贵,冯伊利,罗会萍,等.41例维生素K1不良反应分析.海峡药学,2008,20(3):152-153.

2 卫冰,郑燕芳,张建国等.维生素K1局部过敏反应2例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价.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999.

3 王昕昕,王丽珍,金小红.维生素K1引起严重不良反应8例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5):439

4 陆晓和.实用临床用药监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3.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36.

维生素k3范文3

维生素C

治疗慢性肝炎

服用维生素C每次2克,每日3次;或2~5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促进细胞再生及肝糖原的合成,增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能力,提高肝细胞的抵抗力。

治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可将食物中的铁质转化为易吸收的形态,每次服250毫克维生素C,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改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治疗变性血红蛋白症

维生素C通过其强还原性使变性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并保其氧化还原状态。单用或与亚甲蓝合用,可治疗特发性和某些药物引起的变性血红蛋白症。服用剂量,轻症日服0.4~0.6克,危急病人可以静脉给药,剂量1~3克,最大剂量10克。

治疗胆道蛔虫症及胆绞痛

蛔虫害温恶寒,遇酸即止。服维生素C,每次1~2克,或0.5~1克加入5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可使胆管口括约肌松弛,胆汁排出量增加,胆囊收缩力增强,利于退蛔,缓解疼痛。

促进伤口溃疡及骨折愈合

维生素C每日口服2~3克,配合局部外敷治疗,或用2%~3%维生素C溶液常涂患处。维生素C在损伤组织中积蓄,促使脯氧酸和赖氨酸羟基化,参与胶原纤维和粘多糖的合成,从而促进创伤愈合。

防治牙床疾病

缺乏维生素C,可增加牙床发病的机会。维生素C有激活脯氨酸羧化酶与赖氨酸羟化酶的作用,直接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是构成骨、软骨、牙齿、皮肤、血管壁、肌腱、韧带及癜痕组织的重要成分。缺少维生素C,会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致使皮下毛细血管内膜的胶原纤维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血液就会从血管壁细胞间隙漏出,形成皮下淤点,稍受外力,即可出血,又可造成淤斑。如此,可引起牙质发育不良,牙齿出现松动,牙脱落及牙龈出血等症。

治疗黄褐斑

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在体内产生较强的氧化还原反应,阻止皮肤色素的改变。用法为,维生素C1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毫升中,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12日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可多吃些绿叶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可以使出现的黄褐斑逐渐消退。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的蔬菜之中,比如绿花菜、花椰菜、花菜、甘蓝、芥菜、白菜、萝卜、油菜。这类蔬菜还含有其他抗癌成分,即吲哚碳化醇和含硫有机物,它们能在人体内产生许多保护性酶,消除致癌毒素,从而达到抗癌疗效。

维生素K

维生素K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凝血因子合成时分子的修饰过程。当人体维生素K缺乏时,就会出现凝血活动的障碍,容易发生出血。维生素K主要有4种:植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K1,人体消化道内大肠杆菌合成的是K2;维生素K3、K4是由人工合成的。K1、K2为脂溶性的,需要胆汁来协助吸收;而K3、K4则是水溶性的,不需胆汁帮助吸收。近年来,又发现了维生素K的许多新用途。

治疗肝炎

多选用维生素Kl而不宜用K3。急性、慢性肝炎均可使用。一般用K120毫克肌肉注射或40毫克稀释后静脉点滴,2周为1疗程,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改善肝功能。

调整消化道的活动

可用于胃肠道蠕动功能不良及手术后肠蠕动无力而胀气的病人,多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缓解平滑肌的痉挛

当消化道受到病因刺激、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引起疼痛时,可配合使用维生素K,如急性肠胃炎、胆道蛔虫、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时的腹痛。

维生素K1发生作用快,维持时间较长,多作肌肉注射,急性患者也可静脉用药,但速度不要过快,否则可出现面部潮红、胸闷、汗出淋漓等,甚至虚脱。一般病人口服维生素K4就可以了,对吸收不良者则用维生素K2肌注。

小儿支气管痉挛

应用维生素K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甚好。它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以取代氨茶碱,作用机理可能是:能延缓皮质激素在肝脏内的分解,间接地起到增强内源性皮质激素的作用;能直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小儿常用剂量为维生素K1或K3,每次1~2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2次,可行静脉滴注或肌注,疗程为5~7日。首次剂量要充足、病情较重者应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

小儿肝炎

应用维生素K可以增强肝细胞活力和吸收能力,消灭病毒,降低黄疸型肝炎的血清胆红素,缓解痉挛,降低血清转氨酶,常用于治疗小儿慢性或急性肝炎。常用量为维生素K20~40毫克/次静脉滴注或肌注,每日1次。每一疗程,轻症10~14日,重症20~30日,基本可以治愈。名为“激饲疗法”,只是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维生素K3还可以佐治小儿秋季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症。(维生素K用于小儿疾病治疗一般副作用很少,是高效而安全的药物。但是,对于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特异质病人,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还容易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维生素K静脉滴注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出现面部潮红、胸闷、青紫、出汗、严重者可造成血压突然剧降乃至死亡。用药时以肌肉注射比较稳妥。静脉滴注时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引起注意。)

维生素E

治疗儿童癫痫

维生素E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儿童癫痫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神经细胞膜不稳定,细胞膜产生异常放电,即产生癫痫发作。癫痫患儿加服维生素E,结果使80%以上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3个月后患儿基本上停止癫痫发作。

维生素E治疗癫痫的具体用药方法如下:患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口服400毫克维生素E,连续服用3个月,一般服药数天即可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在服用维生素E的同时,继续服用原来的抗癫痫药。在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时,请示医生后逐渐减药,或吃维持剂量药物,或逐渐停用药物。

对于经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癫痫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加服维生素E,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了。

治疗老年斑

老年斑是老年人体内脂褐质外在的一种表现,标志着人体已走向衰老。人随年龄增长,进入中老年后,神经细胞、心脏、肝和肾上腺皮质的部分细胞内会产生一种色素,即脂褐质。它是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的分解产物,是细胞无法排出的废物。这种物质若在机体内越积越多,就会妨碍各种细胞和脏器的功能,使人越来越衰老。因此,脂褐质的多少,被认为是衰老程度的一种标志。

维生素E是机体里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能阻止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以减少脂褐质的产生,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维生素E逐渐减少,因此应逐渐适量补充维生素E,可以推迟衰老进程。

维生素E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也有积极作用。故而,凡年长者都应补充维生素E,口服最佳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这对抑制老年斑生长,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极为有益。

治疗消化性溃疡

目前国内外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均以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用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有研究报告,用维生素E胶丸,每次400毫克,每日两次,佐服胃舒平2片,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仅有少数病人出现腹胀、头晕等轻度不良反应,均不影响继续治疗。

维生素k3范文4

“老K”能预防骨折?

还是从钙和维生素D说起。钙是构成骨骼的主体,骨质疏松就是骨里的钙含量少了,流失了。只有补充大量的钙、同时把吃入体内的钙变成了骨成分,才能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所以,首先要把钙吃进去,否则就没有构成骨的原料。当然光有原料还不够,它还要运到骨那里。谁来负责这个吸收和运输的过程呢?维生素D。维生素D完成了肠道对钙的吸收过程。

接下来,钙如何进入到骨头里去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专业问题,即骨钙素对钙的羧基化。这个过程必须要有维生素K的参加。如果没有老K的参与,人体肠道吸收的钙就不能变成骨成分。

目前发现维生素K至少与三种以上维持骨健康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其中一种叫作成骨细胞,它是参与骨构建、骨构成的,而维生素K促进它的成长与活跃。第二是破骨细胞,维生素K是抑制、减少它的。所以,维生素K的合理摄入,能在促进骨构成、骨构建,防止骨破坏两个角度维护骨的健康,从而达到预防、甚至部分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而很多其他物质只有其中一个方面的作用。

青少年补维K要尽早

钙在骨中沉积,也就是骨密度的增加,在25-30岁之前,是个增加的过程,即储存期。骨密度在25-30岁时,达到峰值。这个时期后,不管男性女性,都开始下降,没有例外。甚至由于雌激素锐减,女性在绝经期前,下降得更快一些。如果储存期的峰值高,那么下降后剩余的也多,所以25-30岁之前一定要提升骨量的峰值。同理,维生素D、维生素K也要提前补。青少年一定要从小关注维生素K的摄入,30岁以后再补就费力了。

那么,过了骨量的峰值后,再补还有用吗?有用!以骨质疏松来看,不管是补雌激素,还是其他措施,补钙始终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没有钙原料,其他手段再高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钙要维持终身补。同理,维生素D、维生素K的补充也要贯彻始终。

心脑血管防护,我也管

《家庭科学・新健康》第三期曾经谈到维生素P家族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其实维生素K的作用与它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分工不同。维生素P的作用是预防血管太脆,及维持正常的通透性。维生素K的作用是,一旦血液渗透,它要参与血液的凝固,负责血液凝固的完整性。值得指出的是,维生素K参与的是血液渗出后的凝血,而不是增加血管中血液的凝固性。因为我们从食物中维生素K的摄入量,决定了维生素K不会有那么大的凝固性。

维K主要靠食补

天然的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而且它主要靠食补。

从营养学上看,天然维生素K可以分成维K1和维K2。维K1主要来自各种深色的绿色蔬菜,比如香菜、菠菜、芥蓝、油菜等。维K2主要是肠道细菌合成的。量虽然小,但也不能忽视。当然,维K2是不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需要的,所以还得通过饮食补充维K1。如果每天保证1-2斤绿色蔬菜的摄取,维生素K是不至于缺乏的。

那么,水果中有没有维生素K呢?水果中维生素K的含量远不如绿叶蔬菜,所以爱吃水果的女孩要注意一下。

由于天然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不是水溶性的,所以最好结合各种油的载体食用。绿色蔬菜在油炒的过程中,维生素K不会造成更多的损失,虽然不排斥生吃,但是热炒在补充维生素K方面是首选。

【超链接】

人工合成的维K3与维K4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此外,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维生素K的易缺人群

首先做自我评判。在纸上连续记录七天,看自己有没有吃绿色蔬菜。七天算是一个提示过程。当然如果长期不吃绿色蔬菜,那肯定就是缺乏人群了。此外,以下这些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K。

① 新生儿

新生儿是维生素K易缺乏的群体。因为他们易导致出血,比如脐带出血、包皮出血、肠道出血等。所以新生儿要注意维生素K的补充。如今儿科在常规检测与保健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缺乏的症状要细心观察,比如新生儿是否出现皮肤瘀斑、出血点。如果出现,就要考虑是否缺乏维生素K了。

至于早产婴儿,这与新生儿相似,它本身储存的就少,摄入的也少,更易造成维生素K的缺乏。

新生儿维K缺乏,可以采取母乳补充,早产婴儿只能靠打针输液的补充方式了。当然还要儿科医生视具体情况而定。

② 经期妇女

有的女性在经期失血量很大,如果维生素K缺乏,那可能导致出血更多,当然也包括铁质的流失。很多女性在经血多时,要补充一些含铁多的食品,这是对的,但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既要补血、补铁,又要补充维K的消耗。

③ 痔疮患者

痔疮能引起诸多问题,其中失血是重要的一项,如果维生素K再缺乏,失血就会更严重。

④ 经常流鼻血的人

除了联想到维生素C的缺乏、甚至一些恶性疾病的病变,还要联想到维生素K的缺乏问题。

⑤ 正在服用抗生素的人

有些抗生素可能造成肠道细菌群的紊乱,从而影响维生素K2的合成。当然这里指的是大剂量、长期服用。

⑥ 严重灼伤、外伤者

近期有严重灼伤、外伤的人,体液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大量的维生素K参与凝血而造成消耗,从而造成维生素K的缺乏。

维生素k3范文5

长寿大师维生素F

早在1917年德国化学家Unger就分离出了我,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才发现维生素F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1975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上考察时发现,岛上居住的爱斯基摩人活到百岁以上的很多。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了爱斯基摩人的长寿秘诀――他们血液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从此,身为不饱和脂肪酸的我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说说我的具体功效吧。我可以有效防止动脉中胆固醇沉积;助长健康的皮肤和毛发;在某种程度上,可防止X光线的有害影响;帮助腺体发挥作用,使钙质被细胞所利用,从而促进成长;辅助治疗心脏病;转化饱和脂肪酸,帮助减肥。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食物来补充我:植物性油(由麦芽、亚麻种子、向日葵、红花、大豆、花生等榨取的油)、花生、葵花子、核桃、鳄梨等。

凝血大师维生素K

我是维生素K,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和骨骼生长的重要作用。人体对我的需要量较少,但在关键时刻缺我不可。比如,我能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预防内出血及痔疮、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等。

与其他维生素成员不同,我很奇特,因为我维生素K既是脂溶性维生素又是水溶性维生素。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K4则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的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而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则不需要胆汁协助。通常,维生素K1和K2的获取更为普遍,人们可以从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等日常饮食中获得,如香菜、莴苣、菠菜、豌豆等。

通透大师维生素P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维生素P吗?因为我是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要素(P是英文单词Permeability――可透性、渗透性的第一个字母)。维生素P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以预防脑溢血;防治管性紫癜症、急性出血性肾炎、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流血等。

我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在柑橘类(柠檬、橙、葡萄柚)的白色果皮部分和包着果囊的薄皮部分,以及杏、荞麦粉、黑莓、樱桃、玫瑰果实等处,都能找到我。

神秘成员维生素T、维生素U

我是维生素T,人类对于我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目前仅知道我能够促进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对于对贫血症和血友病的预防很有帮助。建议每日摄取量尚未确定。我会藏身在芝麻和蛋黄中,目前市面上没有维生素T制剂出售。

维生素k3范文6

[关键词] 秋季腹泻;炎琥宁;维生素K4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64-03

小儿秋季腹泻儿科为常见病,秋、冬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可称为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肠炎,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1],多见于6个月~4岁的婴幼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等,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严重威胁着患儿的身体健康。本研究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维生素K4(口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较为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

1.2 纳入标准

①在发病的3d内就诊者,就诊前未用清热解毒药和(或)抗病毒药物;②年龄:1个月~2岁;③有明显的腹泻症状,大便镜检无或有少量白细胞;④患者家属同意本次临床研究;⑤无全身重大疾病者。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年龄阶段不符合者;②发病时间过长者;③不能全程参与者;④有全身重大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63,规格0.2 g),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0.16~0.4 g/d,1~2次/d,维生素K4(开封白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854,规格2 mg),口服,2~4 mg(1~2片)/次 3次/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河南华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675,规格0.1 g)静脉滴注,10~15 mg/(kg・d),连续用药7 d。1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等。

1.5 观察指标

总有效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

1.6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订的标准[2]。对症治疗24~48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对症治疗48~72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水分明显减少,大便性状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对症用药72 h后大便次数仍>2次/d,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而更换药物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毒进入消化道后主要停留在小肠绒毛上皮的顶端,在绒毛上皮的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从而使小肠绒毛排列顺序发生紊乱,导致小肠上皮发生脱落,严重影响小肠绒毛正常的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从而引起腹泻[3]。在轮状病毒的致病作用下,小肠的正常屏障保护功能及肠道菌群出现失衡与紊乱,患儿表现为腹泻,大便呈水样,可伴有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4]。此外还有小儿自身的原因:①小儿的消化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系统中的酶活性低下,常发生消化不良;② 小儿免疫能力较差,在细菌及病毒感染后,免疫能力不足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蚀而导致秋季腹泻[5]。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研发的秋季腹泻轮状病毒疫苗对患者的病情改变效果较为一般,因此研究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显得尤为必要。

炎琥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提取物,是经过现代医疗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穿心莲性味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功能。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证实,炎琥宁能够有效抑制表皮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肠腔表面炎性渗出和水肿,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6]。炎琥宁静脉注射药效作用时间较长,能有效杀灭细菌及有效抗病毒,且具有镇静作用,可增加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应激能力,还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改善CD4/CD8水平[7]。

维生素K4片、维生素K3针均系维生素K人工合成品,均为水溶性,维生素K4片口服吸收良好,用药方便。经研究表明,维生素K4除具有止血作用外,还有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内容物的有效吸收和肠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功能恢复,纠正胃肠运动紊乱而导致的腹泻作用[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江米足,陈洁.第六届全国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79-480.

[2] 方松鹤.98年全国腹泻和防治学术研讨会记要[J].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56.

[3] 肖毅华.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5):74-75.

[4] 赵文军.浅谈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症状及中西医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152-153.

[5] 温月琴.炎琥宁配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0例临床观察[J].内科,2013,8(2):151-152.

[6] 张国华,高海燕,陈胜利.注射用炎琥宁、病毒唑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42.

[7] 王国云.炎琥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648-649.

[8] 谢立颖,杜艳红,洪丽.维生素K3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1995,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