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专业

数学专业范文1

数学二主要是针对农、林、地、矿、油等专业的考生,适用的招生专业为:

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注意:数学一、数学二有可以任选其一的招生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数学专业范文2

一、当前数学专业学生数学观的现状和特点

从当前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观实际出发,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总的来说,数学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的本质问题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不仅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能认识到数学在教育上、应用上的功能,并能够根据数学的严谨性来展开相应的应用实践.

1.从性别角度来分析对数学观的异同点

数学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性别上没有显著的变化,但对数学知识的本质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比如女生对数学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要高于男生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女生在学习数学的态度上更加认真和细致;另一方面,女生在数学学习的工夫上要通常多于男生,因此,在数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相当的情况下,女生的认知水平会更高一些.

2.学生的数学观的发展水平与其年级的递增成正比

通过对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观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学生对数学观的认知水平与其年级递增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其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步增强.从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数学观需要从教育中来引导,并且在教育的推动下,以促进学生对数学观的理性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定理来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调查显示,很多高年级的数学专业的学生能够从对数学知识的积累中,逐步摆脱了套用公式或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运用数学思维,而是更加主动的,依据自身对数学掌握情况,灵活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沉淀,并随着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更加专注于思考,更加关注于对数学思维的认识和应用.

3.学生的专业成绩与其数学观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数学专业成绩的高低与其数学观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比如对数学观的调查中,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其数学观普遍较高,而成绩低的学生,其数学观相对较低,从中我们发现,专业基础好的学生,由于其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也逐步增强,对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理解得更加深刻,所以,数学观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反,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数学专业知识相对较低的学生,由于其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构建得不够稳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数学观的提升.

二、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观的策略和建议

结合高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习特点,从数学教学和指导上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兼收并蓄,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学生数学观的提高,并非与其数学专业知识成正比,通过对数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认识,加强对学生更多知识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从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并促进学生数学观的提高.

2.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习从自身实际出发,从自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逐步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从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增强对数学内涵的深刻体会,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创造,特别是数学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从数学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知识.

3.关注学术史,培养全面的数学观

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历史,从数学知识的发展和数学方法的提出,都与其数学历史紧密相关,为此,学习数学史,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数学的发展和变化,可以从中感知到数学知识及其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自身的学习导引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而形成数学历史观.

三、提高高校数学专业教师的数学观的建议和方法

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和形成与高校数学教师之间的正确引导息息相关,不同的教师,因其对数学的态度、观点不同,对其教学方法和措施也有所迥异,为此,全面提高高校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并促进其对学生数学观的养成.

1.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从数学思想中逐步引导学生来学习,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想来指导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注重数学课程知识点间交叉性

数学知识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各类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比如在学习几何和代数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几何知识在代数学上的应用,以及代数在几何学上的表现.为此,面对如此众多的数学分支学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深刻内涵,理清思路,帮助学生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上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前景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能力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在日常生活当中,从天气预报到最后的股票起落,都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以甘肃省为例,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名列前茅,由于数学人才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所以就业前景也很被看好。随着我国教育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日益壮大的毕业生队伍的就业问题以显得格外严峻,教育部曾在多次重大场合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人才资源中属于较高一层,就业问题也是国家人力资源配备的最高环节,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紧密联系,与它依托相近专业选择的比较多,所以,报考该专业的和其他专业的回旋余地也会比较多,需要重新择业改行的也会更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就业。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很扎实的数学功底,同时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市场就业趋势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就业工作仍然需要根据学校的类别和专业的需求不同,一方面技术的专业正在慢慢走俏,另一个方面是基础专业,比如,汉语、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人才相对比较紧缺,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预测,我国高中教师的缺口就达到了120万人,对于数学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也很大,全国37个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统计分析,数学教师非常抢手,根据《教育文摘周报》进行披露,北京市所需要的毕业生大概是5万人,所以使其需求量最多。毕业生是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未来对于数学专业人才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多,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数学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未来就业前景也不被看好。

三、现代各行各业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三维动画制作,都需要有数学知识,同时工商管理、通信工程、化工制药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专业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严密的逻辑思维则来源于扎实的数学功底。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数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数学专业知识也得广泛的应用。根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未来人才就业就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导致就业专业化和职业化;另外一个方面是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的变换需要各种基础专业知识作为重要的依托,然后进行相应的转换。有关专家对IT行业进行表明,以数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作为重要的依托,这样才能真正地进行转换。有关IT行业250名成功人士进行抽查,以数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依托的职业再选择人数占了90%,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其他专业联系非常紧密的,则需要以它为依托相近的专业进行比较,所以报考该专业比起其他专业,其回旋的余地也很大,重新择业改行也相对比较容易,可以实现更好地就业。

四、数学与应用数学案例分析.比如,以保险精算师为例,我们需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熟练地运用各种各样的现代数学方法,对未来变化作出一个科学的预判,同时还需要有坚实的经济理论方面的基础,对于法律、税务制度和财务会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尤其是对风险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处理风险的能力,由于普通的精算人员要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精算师,则需要花上5~7年的时间。保险精算师目前的薪酬水平,在国外平均年薪是需要10万美元,而国内月薪是在一万元以上,所以四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不断加强,保险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根据预测,年收入是在15万。以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薄先生为例,它是国内通过北美精算学会考试的唯一一个,当年一些学生考精算师,是因为想从考研的失利当中找到自信,薄先生用三年的时间通过精算师的考试,可以说这样的速度对于精算师资格认证来说非常快的,一般来说通过精算师的认证都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而且也有一大批没有通过考试的例子。

结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就业需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就业和自己创造的岗位能力与自身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为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项学生来说,在今后的择业和创业的过程中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迎合现代人才的模式和现代的人才观,才能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就现在的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来看,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看,通过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者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项的特殊性,虽然数学专项学生的今后发展之路仍然非常宽广。其中,一些经济环境相对良好的大中小城市,都可以为综合性院校的专项学生提供一个非常宽广的创业舞台,所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对于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要想通过数学与应用数学来开创自己的美好事业,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地吸引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通中学师资来源正在慢慢打破行业的界线,只有拓宽师资的力量,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经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最重要的办法,这样无疑给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提高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的教育内容正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其教学手段也慢慢变得现代化,所以对于数学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还需要在质量上有所提高。由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教师传统模式,并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高需求,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优势,所以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可以保证未来就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中国高校规模扩张与大学生城镇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6):27-37.

[2]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10(31):82-89

[3]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2011.

[4]朱继光,祝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1.

数学专业范文4

2011年10月20日,一封长达五页纸的特别来信,呈在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的桌上。这封信的作者,是该校新闻学院2011级一位朱姓学生。他在信中阐述了新闻学院学生不应该修习数学的理由,并质疑“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估计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封信,不仅成功引爆“数学无用论”的社会舆论,而且将数学――这个曾经火爆的专业摆在了极为尴尬的窘境。

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弃文从数,科学救国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首创数学门(相当于系),成为中国第一个数学系。到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数学专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混战中,因此较之外国,中国近代的高校数学教育起步晚了一截。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涌现出苏步青、华罗庚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事实上,正是当时的劣境促使这些优秀的人才“弃文从数”。

根据著名中国数学史学家李学数回忆,“因为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救国是当时的社会思潮,也是大部分人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苏步青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学数原名李信明,学数是他的笔名。他1945年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数学系。1973年,李学数开始在法国南巴黎大学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其间,他感叹于研究所的学者们进行数学史研讨会时只知道希腊、埃及、印度,完全忽略了中国。于是,几乎是仅凭一己之力,他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并以“李学数”为笔名写了八册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的故事就收录于第三册中。

李学数说,中学时的苏步青有一个雅号,“文人”。因为喜欢文史,当初他还立志要啃完《资治通鉴》,以后当一名历史学家。然而,在他初二那年,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杨霁朝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中国。’他旁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最后他说:‘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这想法影响了苏步青。”

1924年,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进行入学考试。和现在国内大学动辄上百人的录取不同,当时该系只招收9名学生。苏步青最后以“微积分”和“解析几何”满分的成绩成为唯一被录取的中国留学生。

苏步青在1931年成为第二个在日本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第一人是他的学长陈建功。陈建功毕业时,曾约苏步青到浙大。苏步青说:“你先去,我毕业后再来。让我们花上20年时间,把浙大数学系办成世界一流的数学系……”

轰轰烈烈的中国数学应用时代

正是在苏步青等前辈的努力下,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得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数学从纯理论研究过渡到实际应用。李学数在《华罗庚对我的影响》一文写道:“那时候政府要求科学家从研究所出来,到实际生产中找课题,并将他们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

李学数和华罗庚结缘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在一位长辈的牵线下给华罗庚写信,希望华罗庚给他指点一二。因为这位长辈和华罗庚交情极好,传闻中脾气暴躁的华罗庚爱屋及乌,和青年李学数的书信交往十分顺利。

“1964年秋天,华罗庚顺应当时的潮流,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和他的助手到大西南地区,帮助建设成昆铁路。”李学数讲述了当时华罗庚工作的艰辛。他们不仅要在山上风餐饮露,还得忍受严重缺水的日子。没有水洗澡,衣服长满了虱子,没有水洗衣服,临睡前把衣服脱下来抖一抖,虱子就成片往下掉。华罗庚的腿不好,生活和工作比一般正常人还困难,在山上如厕,更要吃力地用手扒着山上的大石。

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他也待了足足半年。一句“国家的需要,政府的要求”,让他和其他人甘之如饴。

也就在这个时候,华罗庚的个人美誉度和数学专业声望达到了巅峰。许多大学生都把能进入数学系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当做是一种既时尚又无比荣光的事情。可让华罗庚想不到的是,这种社会氛围仅仅持续了十几年。

数学成为出国跳板

1978年起中国派遣的数学留学生和进修教师大量增加,包括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数学学术会议。李学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陈景润的。

1979年初,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陈景润和吴文俊到美国作短期研究和演讲。当时曾传出“陈景润将留美不回国”的风声,遭到陈景润义正言辞地训斥:“我是中国人,我还要回我的祖国!”

这样的谣言虽是无中生有,但也有迹可循。“当时中国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很多人来了(美国)都不愿意走。”李学数说,当时有一位访问学者去美国,因为太穷,李学数的朋友让出一门课给他教,薪水是正式员工的1/5。但就是从美国领的这份薪水支撑了这位学者的全部生活开支,并且让他在乡下盖了一栋楼。而陈景润在短期交流中拿到7500美元(这笔钱后来尽数捐给科学院购买书籍),怎不让人眼红、怀疑?

李学数介绍,中美建交后,他接触到的中国数学留学生增加了不少。“那时的留学生大部分能够申请到每月3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其实钱并不多,但是从这300美元里拿出60块,就足够养活在乡下的一家人。现在来美国留学的人也不少,但似乎自费的较多。”

的确,读数学已经成为移民新时尚。据统计,北大数学科学学院5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在google上输入“数学专业出国”,跳出10400000条结果。除了留学中介的广告外,大部分是关于“数学专业出国”的话题。论坛里超过九成的回帖说“只要成绩不要太烂,把GRE成绩做好看一点,基本都能出去”。

显然,通过学数学出国不是北大学生独享的潮流。某留学中介告诉本刊记者,近几年数学专业学生出国留学的越来越多,但大多转到商科、金融和统计等专业,“落差大一点的例如人力资源都有,但继续读数学的并不特别多。”

许骏一的本科是在黑龙江大学数学系读的。从大一开始他就觉得数学枯燥,加上师兄说“就业不好”,心情更加郁闷。大三的时候,他发现数学专业出国并不难,而且转专业很方便,于是他决定出国。在网上向牛人取完经后,许骏一把重点放在雅思和套磁上。(套磁,意为“套近乎,搞好关系”。在留学申请中,特指申请者讨好相关学数以增加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最后,他以“数学专业GPA78,雅思6.0”的成绩申请到英国利兹大学。

学习掺水分,就业屡碰壁

像许骏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出国太易,找工作各凭老爹本事,谁还熬夜看笔记?

“如果在自习室最后一排坐着几个人,拿着笔连续几个钟头在A4纸大的本子上画来画去,在关门的最后一秒才离开的,基本是我们专业那些喜欢数学的人。其他不啃书的,都忙着联谊。”两年前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郭鸣说。从本科到硕士,郭鸣班上男女比例都是9:1,“苍蝇都比女同学多”。毕业的时候,除了和郭鸣一样读研的,其他找工作的同学叫苦连天。

根据《北京考试报》报道,近几年,社会对数学系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供需比保持在1:10以上,就业情况良好,分配去向主要集中在IT行业如华为、联想等大公司。“也许吧。但我们没尝到这个甜头。找工作那阵子,吐苦水的远远多过炫耀的人。”郭鸣说,“也只有有资本的大公司愿意招我们。因为学数学的优势往往要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显示出来,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耗不起。”

但是,这样的大公司能有几个?2008年郭鸣本科毕业的时候,全班只有两个同学拿到华为的offer,其他人都像他后来一样,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两年前,郭鸣来到深圳,面试一份助理分析员的工作,月薪只有2400元,还得兼做前台的工作。那段日子,他担心被同事嘲笑,甚至不敢告诉他们自己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数学专业范文5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数学专业范文6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数学专业代数与几何课程的教学作了探讨,分析了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偏高的原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就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使抽象的代数概念能让学生易懂好学,提高考试成绩,实现现代教育目标进行一些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代数;抽象;教学;思想;方法

作为大一新生的数学专业基础课——高等代数,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想方法、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该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概念多,内容抽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听课不积极、作业思路不清晰、考试不及格率偏高的现象.对老师来讲,上课很被动.而对于解析几何,该课程是在中学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基础上的提高,所以学生有了中学时期的直观认识,理解起空间的曲线曲面就不是难事了.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针对代数与几何课程进行着探索与实践: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实施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融合.李尚志教授认为代数几何熔一炉,也就是说几何给代数提供了模型,代数给几何提供了方法.所以很多高校都在尝试将这两门课合二为一,将抽象的代数知识与直观的几何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我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尝试,但仍有些环节需要继续探讨完善.

本文立足于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就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使抽象的代数概念能让大一新生易懂好学,提高考试成绩,实现现代教育目标进行一些探讨与实践.

一、注重代数学概念的发展史,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代数有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教学安排的特殊性,我们将原本三个学期的课时压缩到一年完成,每节课讲授内容很多,学生接受得慢,导致很多学生整本书学完不知道为什么要开设该课程.所以,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不会涉及数学课本里的知识,而是给学生讲数学家的生平故事,讲代数发展史,这样让学生知道代数是什么,他们也会从中受到感染,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的乐趣所在,下次课学生还会盼着听故事.从第二节课开始,我会在讲新的知识前搜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包括自己当年学习的趣事)来和学生一起分享,先把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再讲课,效果很好.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秉承这样的观念:更多地掺和一些数学发展史在教学中,这样既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

二、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教学内容的紧凑性

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我们可以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合起来讲.如:关于二次型化为标准型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几何部分关于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部分介绍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让学生知道二次型最初就是为了解决几何问题而产生的.再如:在介绍有限维线性空间时可结合有限维向量空间,在给定一组基后将一般线性空间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向量之间的线性表示直观反映出来,所以只需要将向量空间的结构理解了,那么一般域上的有限维线性空间理解起来就不费力了.对于教学内容,我们要系统地设计整门课程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哪些,难点又是哪些,整个教案呈现出来要具有完整性,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脱离自己的课本直接看自己的听课笔记,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代数学基本方法的认识和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解题方法看似也掌握了,但是课后的作业不会做.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但也不希望学生不会解题.实际上这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解题的关键,再者,现在的学生学习热情呈现多元化,再加上财经类院校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文科出生,逻辑思维稍微差一些,有些学生对数学明显不感兴趣.时间不允许我们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练同样类型的题目,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一些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知识与例题,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述不变子空间时,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如空间直角坐标系绕着某一个坐标轴旋转(一种特殊的线性变换),可以形象地比喻成跳钢管舞,这根钢管(旋转坐标轴)可以看成一维的线性子空间,与之垂直的坐标平面看成二维的线性子空间,这两个子空间上的向量不论怎么旋转,仍然在这两个子空间上,从而这两个子空间在旋转变换下为不变子空间.大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地体现在课后学生的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每周腾出一节课来,让学生到讲台前讲述本周所学的知识(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老师在讲台下给予鼓励和适当的纠正,我相信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学生上课的热情,听课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当然,要将代数与几何这两门课程以每周6课时的速度一学年讲完,势必会对内容作取舍.对于财经类院校数学系学生,可以将λ-矩阵以及线性变换、双线性函数部分内容舍去,到了大三再讲解.对于一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网络补充教学,这样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也可以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一学期的探索教学,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有所下降,学生普遍能够接受这种教学进度的安排.

最后,借用中科院研究员吉敏的话来结尾:数学有点像艺术,你要是喜欢它你就会觉得它挺有趣的,很有吸引力,很美.但你如果不喜欢它呢,就会觉得它很枯燥、很难、很艰涩无味.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样,只有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了,他们才会有动力主动去学习去钻研,才会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