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胎心监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胎心监测范文1

[关键词] 胎心监测;脐血流S/D值检测;胎儿窘迫;预测

[中图分类号] R71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c)-0063-02

胎心监测主要是对胎盘功能和胎儿氧储备能力的监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1]。而脐动脉血流检测是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应用的新型检测方法,是运用多普勒超声技术,从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了解胎儿循环系统的情况[2]。一般情况下,对于足月妊娠孕妇,多数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2.5,而当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3.0,则被认为是异常情况,需要及早发现,及时给予相应处理[3]。本研究应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研究其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0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足月妊娠孕妇690例,产前均进行胎心监测、脐动脉血流检测等,根据其结果将其分为联合组[脐动脉血流S/D值≥2.5,并且无刺激胎心监护(NST)无反应,60例]、脐血流组(单纯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并且S/D值≥2.5,280例),以及胎心监测组(单纯进行胎心监测,并且NST无反应,350例)。60例联合组中,孕妇年龄20~41岁,孕龄37~42周;280例脐血流组中,孕妇年龄21~42岁,孕龄37~43周;350例胎心监测组中,孕妇年龄21~41岁,孕龄37~42周。三组患者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脐血流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超声频率设置为3.5 MHz,孕妇采取平卧位,探头置于孕妇腹部,探寻脐动脉,当探及典型脐动脉血流音及波形时,将波形冻结分析,计算10个波形的S/D值的平均值。

1.2.2 胎心监测方法 采用飞利浦胎心监测仪,孕妇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腹部胎心音最清晰区域,描记胎心率,记录至少20 min,若期间没有胎动,可将监护时间再延长20 min。

1.3 胎心监测NST和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

1.3.1 胎心监测NST的诊断标准[4] 反应型NST:胎心率110~160次/min,20 min胎动≥3次,伴有胎动后心率加速≥15次/min,并且持续时间>15 s,该型为正常;无反应型NST:胎动后胎心率基线无加速或加速

1.3.2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5] ①胎心率基线>160次/min,或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胎心监测组及脐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胎心监测组与脐血流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各组间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胎心监测组及脐血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脐血流组与胎心监测组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脐血流S/D值异常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情况下,S/D值≥3.0认为是异常情况,足月妊娠脐动脉血流S/D值极少>3.0[6]。也有文献报道,与脐动脉血流S/D值≤2.5相比,脐动脉血流S/D值处于2.5~3.0之间时,其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明显升高[7]。所以,本研究将脐动脉血流S/D值≥2.5者定为研究对象,联合胎心监测,对胎儿窘迫情况进行预测,探寻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孕龄的增加,胎盘循环阻力逐渐减少,血流量也相应增加,所以,脐血流检测异常可能与胎儿循环血管的管径、胎儿血液黏稠度有关[8]。脐动脉血流检测是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判断胎儿循环系统的情况,反映胎儿宫内供血、供氧情况,该检测方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胎儿窘迫的诊断率,脐动脉血流S/D值的高低能够间接反应胎儿宫内缺氧、缺血程度,当脐血管阻力升高,胎盘循环阻力增大,胎儿就会出现供血不足,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并且脐血流S/D值越高,胎儿的危险程度越高。但是同时脐血流也容易受到孕妇个体差异、胎儿脐动脉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9]。胎心监测通过对胎心变化的连续性监测,通过观察和比较无宫缩状态下胎动与胎心率之间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胎心基线的变异情况,了解胎盘功能,以及胎盘的氧储备能力,通过胎心率的变化,及时了解胎儿缺氧情况,但是单纯胎心监测方法容易受到胎儿睡眠周期、母体的,以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从而影响诊断的正确率[10]。两者联用不仅可以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还能够弥补彼此的不足,为早期预测胎儿窘迫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脐动脉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测都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重复率高等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明显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Korbelak T,Ropacka LM,Breborowicz G. Doppler blood flow velocimetry in the umbilical artery in uncomplicated pregnancy [J]. Ginekol Pol,2012,83(1):38-45.

[2] 宋兰芬,党彩玲,王永红.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检测对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7(3):78-79.

[3] Bahlmann F,Fittschen M,Reinhard I,et al. Reference values for blood flow velocity in the uterine artery in normal pregnancies from 18 weeks to 42 weeks of gestation calculated by automatic Doppler waveform analysis [J]. Ultraschall Med,2012,33(3):258-264.

[4] 杜少韵,陈瑛婷,刘俐.胎心电子监测分析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30(8):65-67.

[5] 周抒,叶红.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及脐动脉血流S/D值检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1,4(2):221-222.

[6] 吴艳,丛林,张斌.足月妊娠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J].安徽医药,2008,12(10):923-924.

[7] Bahlmann F,Fittschen M,Reinhard I,et al. Blood flow velocity waveforms of the umbilical artery in a normal population:reference values from 18 weeks to 42 weeks of gestation [J]. Ultraschall Med,2012,13(2):1128-1132.

[8] 吴淑玲,彭小莲,蔡名利.胎心监护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47-48.

[9] 李霞,董应梅,唐莉.探讨B超脐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18):3656-3657.

胎心监测范文2

转变观念 激发爱心

面对一些教师存在的消极心态,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端正其职业观念。首先,要明确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责任,不能将之等同于一般的社会职业,要明确认识到每个教师掌握着许多孩子未来的命运,决定着许多家庭将来的幸福,甚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可组织教师品读、观看净化心灵的师德建设书籍、音像,组织教师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英雄教师”周福如等本地、本校师德标兵事迹……让教师感受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等崇高的教师职业观,感受到他们工作的美丽,忙碌的愉快,为师的幸福。

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教师转换角色心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学校教学与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这都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现今的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快乐!应以此告诫教师不要怨天尤人,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有自主转换角色的心态,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习,除了钻研专业知识外,还要尽可能多地涉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树立起积极的、成熟的人生观,形成先进、有效的育人理念,这样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更好地教书育人。

目标引领 成果激励

针对存在问题,学校要研究制订师训培养计划,以目标引领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可推出“市、区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学校骨干教师选拔方案”等具体的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措施,按计划对教师分层培养,通过三种途径将计划落到实处:

结对引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骨干教师。联系教研员、名校教师等为其指导,并与其结为师徒对子,不定期到校与定期上门听课请教相结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定期指导或跟踪指导,使教师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增强其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

目标加压。为促进教师尽快成才,人人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列人年度考核。为保证其实效,学校成立教师培养领导小组并制定培训目标,研究具体问题和应对策略,建立个人业务档案。对于骨干教师,要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开展示范课评比、课堂改进计划实施和获奖情况汇报等各项活动,使教师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形成积极的进取意识。

搭建舞台。学校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进修,不断充实和超越自我,自觉进行终身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教学比赛,参加研讨、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同时,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经费支持;尽量争取名额安排教师参加本学科学术研讨,了解教改前沿信息,以转变教学思想,提高综合素养。

疏导教育 调适心理

教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在解决教师的心态问题过程中,学校应该首先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一要竭尽所能帮他们解决切实的问题,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二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和心理咨询治疗等途径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与活动。邀请心理专家做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报告等,切实提升教师心理素质,使其学会自我舒缓心理压力。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教师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鼓励老师积极参与,提高其语言交往能力。组织参加体育锻炼,放松教师身心,缓解紧张情绪。如开展迎新年联欢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友好单位联谊活动等,让教师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样不但加强了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单位人员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凝聚力,还能让教师在活动中忘却烦恼、愉悦身心、展示才华、寻找自信。

关注需求 激发潜能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今,教师的生存需要已基本得到满足,而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则日趋强烈。学校应调查了解教师的感受和需求,重视教师主观感受上是否满意、情绪体验上是否愉悦,充分关注每一个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并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和谐发展。所以,除了积极争取物质条件的改善,学校更要着力满足教师的情感、精神需求。

关注教师健康。疲劳工作给教师带来的是倦怠感,我们首先要把教师休息的时间还给教师,平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双休日不加班加点。其次,提供锻炼身体的设备与时间。如安排教师集体操、设置教工活动室,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体检等。

关注教师情感。学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状态,作为校领导要摈弃居高临下、以权压人的管理方式,以服务者角色耐心听教师倾诉,细心为教师解开心结,及时帮教师调整情感状态。要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优化教师情感的活动,如开展“教师家庭联欢会”、“集体生日联谊会”等,让教师切身感觉到学校管理者是真心实意的服务者。

关注教师发展。关注教师发展是学校工作的要务,是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从关注教师的整体发展出发,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给予教师发展、创新、成功的空间。要把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每个教师发展的具体计划有机结合,在学校物质文化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不断为教师发展尽力、尽职、尽责,在组织、培训、措施、指导思想上全面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落实。这是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素质发展的保证,也是学校管理者应有的专业素质。

分层评价 激励进取

胎心监测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质量监督;信息化;浙江

检测工作是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质量监督队伍的不断壮大,过去凭借经验推进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在实体质量监督工作中“让数据说话”的信息化检测手段更加让人信服。然而,目前浙江省质量检测行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存在检测单位数量少而检测任务量大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手段和机制,存在部分检测单位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意识不足、条件不具备或研究开发深度有限,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检测机构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行业管理或检测过程的少之又少,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进行的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集成行业管理和检测行为为一体的研发和应用更是空白。浙江省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中,部分引入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部流程管理进行了提升,但仅停留在简单管理运用层面;部分由于意识尚未转变或能力不足,极少探索检测过程的信息化实现。为此开发了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检测效率、规范检测行为,推动浙江省水利质量检测行业发展。

一、总体目标

本系统总体目标是开发出一套适用性强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为浙江省所有检测机构提供数据接入、业务流转的线上业务操作平台;同时为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实时全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数据,动态监管全省水利工程的检测数据平台;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相关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和报告,为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项目相关检测在线委托和样品管理的平台。具体业务需求和流程见图1。

二、研发内容

该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试验检测、数据应用三个方面核心模块功能。1.基础数据库模块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基本数据库,包括水利工程检测单位企业基本情况、仪器设备、主要人员、检测人员、计量认证、诚信情况等基础信息,对公众提供检测单位资质等级、有效期、地址、联系方式,质量检测员及外省检测单位分支机构等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全省检测单位信息共享。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检测机构企业基本信息库。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地址、联系方式、组织机构、工商许可、企业负责人等信息。②建立检测机构计量认证信息库。实现对检测机构通过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相关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③建立检测机构仪器设备信息库。包括检测机构仪器、管理信息、检定信息、使用信息等。④建立检测管理人员、检测人员信息库。包括检测人员基本信息、持证信息、培训信息等。⑤建立水利工程见证、取样员人员信息库。包括全省水利工程见证取样员人员信息、见证员人员信息、相关培训信息等。⑥建立外省检测单位分支机构信息库。包括外省检测机构分支机构信息、母体检测机构信息、分支机构本省计量认证信息等。⑦建立省内工地试验室信息库。包括工地试验室母体检测机构信息、人员信息、授权信息等。⑧各信息库互联互通以及应用。

2.试验检测模块该模块是系统平台的核心模块,搭设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相互联通的互联网工作平台,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及监管信息的提取、采集、传输。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功能,对岩土、混凝土、金属结构、机械电气、量测等类别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在线生成、监管和共享。对全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形成统一格式,实现全省工程检测报告标准化、检测行为智能化,提高检测监管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具体内容如下:①实现各检测单位网上委托、收样、检测报告生成的全过程管理。在线填写工程检测委托内容、检测试件收样管理信息、检测报告跟踪管理信息等,实现全过程进程可视化管理。②部分检测试件实现唯一识别检测过程。检测试件与唯一性标识相绑定,在取样、制样、送样、收样、试验过程、试验结束等检测流程中实现试件可溯源性管理。③室内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功能。检测记录表自动读取对应试验室仪器设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记录表内含的数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修约和结果判断,同时自动评判检测结果。④室内检测(非力学性能检测)实现手动填写原始数据、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功能。记录表模板依据最新的水利检测规范标准统一设置数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修约和结果判断,用户只需输入最基本的检测数据,即自动计算生成并评判检测结果。⑤室外检测(现场检测)实现现场委托、信息定位功能,并与相应检测报告相关联,信息包括室外检测相关部位、检测内容、委托方信息、见证信息等。⑥检测报告格式和文本样式实现全省统一。统一全省检测机构检测报告格式、各类试验报告格式及文本样式。⑦实现检测报告的真伪性识别功能。在线查询检测报告编号及防伪标识。⑧实现委托进度查询和报告在线下载功能。⑨检测数据需要和现有的水利建设工程信息数据平台整合。

3.数据应用模块数据应用模块是体现智慧检测的核心要素。该模块将检测单位、水利工程、检测项目、检测指标等信息按不同维度在系统平台中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以掌握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情况,为质量控制趋势提供参考分析。同时,利用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跟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状态,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不同权限实现各检测单位试验数据的显示和归类。②根据不同权限实现对各项检测指标的查询、统计和分析。③根据不同权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可按项目、属地、工程类别等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④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项目、检测机构等进行预警。⑤根据不同权限实现不合格检测报告的统计分析。

三、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1.关键技术①提炼检测项目指标。根据法律法规、检测管理办法等,研究分析提炼5大类检测中水利工程涉及的24项检测项目584个检测指标。②划分不同层级用户的协同操作模式。检测信息化平台开发需要解决监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平台是行政主管部门、检测单位(工地试验室)、委托单位共用的协同操作平台,各层级单位和部门对工程质量检测的职责几乎完全不同。不同层级用户在平台中监管处理的事项均有差别,系统划分了各层级单位和部门的具体处理事项,形成协同操作模式。③跨平台数据接入与采集的方法。检测信息化平台开发需要解决现场检测数据如何实时上传的问题。平台涉及多种类型、多种数据接口、多种通讯方式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检测试验过程中产生大量检测数据,有些是实时数据,有些需要附带地理位置信息,有些是工地现场的数据。通过开发跨平台数据接入与采集方法,确定传输的通讯方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确保海量数据上报的安全性和通畅性,解决了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④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多维度、多埋点的标准网格化数据。通过网格化检测数据定义,将检测数据单元格细化到每一个可自定义的节点。以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多维度、多埋点的统计和智能分析为数据基础。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预判,给监管者提供决策参考。

2.创新点全省检测机构通过本平台进行在线受理、检测过程管理、检测结果计算、出具检测报告的工作流程。检测范围涵盖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要求参数指标以及常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参数。检测业务委托方可在平台上查询检测信息、管理检测结果。通过检测过程取样唯一性识别标识防伪,进行检测试样溯源性全过程管理;通过改造后的设备自动采集检测数据,直接上传平台,自动出具成果报告;通过平台出具全省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唯一,且具备二维码防伪标识,杜绝虚假检测报告,打击了检测造假等不良行为。具体创新点如下:①实现了基于Web的水利工程检测数据集中管理检测业务处理模式。②实现了多层级、多角色、多类型终端协同操作的模式。③实现了利用“物联网+”模式对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多种设备类型、多种数据接口、多种通讯方式的统一接入。④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基础网格化数据单元,并形成标准化的格式记录单和检测报告。⑤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多维度、多埋点的智能分析模式。

四、实践效果

1.检测业务处理和流转效率提高基于Web的检测业务工作平台实现了检测业务的受理、检测、出具报告等全过程线上管理。检测业务程序性的处理和流程由过去的5~10天缩短到现在的3~5天,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开发了专属APP,移植了Web端的全部功能。

胎心监测范文4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对象和方法

1993年以来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全部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男53例,女25例,年龄61.7±12.3岁,高血压病史2~7年。除外陈旧性心肌硬死、心绞痛、充血性心衰、肾功能不全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排除心电图有束支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者。

监测方法:监测前3天,停服任何可改变血压及心电图的药物。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进行同步检测,动态心电图系统为DMI公司8300三导全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导联选用CM1、CM3及CM5。时间划分:将一昼夜分为6个时段:即上午(6~10时)、中午(10~14时)、下午(14~18时)、晚上(18~22时)、深夜(22~2时)、凌晨(2~6时)。监测指标为6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平均心率、ST段压低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缺血性ST 段标准:以J点为准,ST 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1mm,持续60秒以上者为1次缺血事件,以打印结果为准,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氏法分级。

统计分析:统计资料表达为(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例数/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并对室性心律失常及ST 段压低时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 果

6时段的平均血压、心肌缺血时间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规律呈现双峰双容开,峰值时间为上午(6~10时)及下午(14~18时),谷底为深夜(22~2时),及午睡时(10~14时),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血压的高低与ST段压低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高度相关,血压高时缺血时间增加,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增加。本组资料中,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的有20例(25.6%)。出现室性心律失常72例(92.2%),其中Lown氏Ⅲ及以上17例(21.8%),绝大部分出现在血压峰值时。缺血性ST段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压的波动都呈同一昼夜规律:即清晨到上午最为严重(6~10时),深夜最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血压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肌缺血时间与血压的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0.76(P

讨 论

本组结果说明,血压升高是引起心律失常及ST 段压低的重要因素。①血压升高引起左室壁张力及左室舒张末压力增加,使心肌应激性增高,从而发生异位搏动;②压力负荷过重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③高血压引起相对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④高血压患者的室性早搏多呈左心室型(占全部室早33%),也说明高血压先引起左室功能改变,然后导致心律失常。

研究中发现,血压的升高、心律失常的发生、ST段压低的出现都表现为同一昼夜规律,即以上午6~10时发生率最高。这与心性猝死多发生在凌晨至中午的报道是一致的。早晨时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分泌增加,血小板聚集增高,纤维蛋白原分解活动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及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均增高,导致心脏的氧耗增加,冠脉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同样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1]。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较易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2],以便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猝死的预防、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降压药时应尽可能使24小时血压均得以控制,防止早晨血压过分升高,而夜间血压过低。高血压治疗还应同时防止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针对急性心脏事件的药物,应在起床之前使用。

参考文献

胎心监测范文5

【关键词】老年人;病态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66-01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的寿命正在逐步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地增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摆为人类自身生存的十分严峻课题。因此,掌握老年人常见的病态心理特征与对策,不但有助于保障老年人的生命生存质量,减小病残,延长生命,而且对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具有十分现实意义。

1 常见病态心理特征

1.1 孤独心理:老年人因丧失配偶、朋辈或与子女分居,常有孤独感、寂寞感,久之烦躁不安,易怒善疑,总认为自已年龄大了、不中用了,而自暴自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不能自制。如不注意调适,常发展为老年性痴呆或老年性精神病,从而给家庭、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1.2 疑老心理:这类老人普遍存在,一是人老,身体器官总体下降,不可抗拒的各种慢性疾病接踵而来,临床症状为慢性身心折磨,于是常纠缠领导、护理人员送他去综合医院进行全身检查,担心病入膏盲,不治而矣;二是子女或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孤独的心理状态造就变态心理,终日无病,诉说自已年事已高,时日无儿,要求儿女隔日陪伴身边,以防不测。如,我院有一位慢性胃痛史老人,医务人员虽然给予对症处理,但仍觉得这还不舒服,那也还不行,老人听力又差,护理人员稍微大声向他解释,便说护理人员关心、体贴、呵护不周,嫌他老,疑老心重。

1.3 返童心理:有些老年人童心复前,如爱吃、贪玩,表现天真,尤其以文化素质较低的老人为多见。我院一位老人,胃肠不好,却酷爱零食,经常不择时机,倚着拐杖,出去买面包、蛋糕之类,而且一次吃了很多个,而致多次闹肚子病,拉得满身都是腐臭味,而对护理人员给自已的全身卫生清洗和耐心劝解,总是虚心接受、坚持不改,自我意识无异于小孩。

1.4 自尊心理:老年人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恭敬他、服从他,尤其要求晚辈对自已百依百顺,看待年轻人,即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革命的接班人,但又不服气,总认为自已知识多,经验丰富,不承认自已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下降,不如晚辈,性情固执,怪癖任性。如我院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参政意识仍特别浓厚,院内大小事务他都喜欢干预,稍有半点不随意,便不高兴,而大发脾气。这类老人常见于从领导岗位退居下来的知识群体。

1.5 怀旧心理:老年人很喜欢追忆往事,喜欢留恋旧日的同志和朋友,对有的人和事向人反复叙述,尤其是年轻时值得骄傲自豪之事,常在他人面前炫耀不已。如,我院有十几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革命功臣老人,他们多数逢人便会滔滔不绝地叙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虽然我院也曾多次护送他们到附近院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演讲,但他们一上讲台,往往就忘记了时间的推移,忘记了同学们还有其他功课需要温习。

1.6 嗜药心理:农村多数老人因文化程度低,卫生知识贫乏,自我社会价值淡漠,不关注健康之道。患病后却过分依赖药物,以吃种类繁多的药品(包括补药)来自我心理安慰,嗜药心理浓厚,不听医生忠告,如我院一位烈士遗孀得了感冒,却终日躺在床上,闹着要加服ATP,并且要每天静注50%葡萄糖50CC,领导来看望她或护理人员端水送饭上来,劝她起床多走动,她却越劝越反感,固执己见,重药轻医,重治轻防。

2 对策

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待老年人态度要和蔼、亲切、关心、体贴、言语温和,尊重他们,不要勉强老年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向他们介绍当地有关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和防衰老的措施,使他们既认识到衰老是人生中生理发展的必然规律,又懂得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从而保障了老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2.2 临床护理:

2.2.1 生活环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应安排一个相应的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防止各种噪音,夜间睡眠时,室内最好保持弱光,防起床发生意外,床铺被褥要轻松、暖和,衣着鞋袜要适宜。

2.2.2 个人卫生: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肝腺萎缩,分泌减少,以致于皮肤干燥、脆薄、有皮屑、起皱纹、易破损、干裂而引起感染,应给中性肥皂洗澡,必要时给予按摩,以增进血液循环。多数老年人,生活懒散,护理人员应协助和督促他们更换衣服、洗脚、修剪指(趾)甲,注意个人卫生。

2.2.3 营养与饮食:老年人常有牙齿脱落或有齿,咀嚼不便,应给软食或流质,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消化能力低于年轻人,应给氨基酸组成的高生物价蛋白质,以增加营养,如豆、肉、鱼、蛋、牛奶等,少食用动物性脂肪,食用植物油,糖类供应宜用淀粉为主,多食含维生素、钾、钙的水果、蔬菜,钠盐食入量每天不宜超过10g。为增强肠腔运动机能,应适当增加富有纤维的食物,少食用胀气食物,进食时慢吞咽,每餐不宜过饱(即少量多餐),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老年人不利,应耐心劝诫。

2.2.4 适当活动: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往往好静,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体育健身器材功能锻炼,活动肌体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以利老年人健康长寿。

2.2.5 做好预防保健及护理咨询:老年人由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变,容易患病,病后痊愈也缓慢。我院特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生存质量,保证老年人常见病得以及时防治。另外还对老人进行健康指导,使他们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认识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禁戒烟酒等,对增进机体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剖析老年人病态心理特征与对策,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而且要有心理学、语言学基础,视老人如亲人,真正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使老人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为社会、为家庭奋发生命余辉。

胎心监测范文6

方法 总结用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监测2800例患者的资料,筛查并分析窦性停搏患者年龄、停搏时长、发病时间、病因的分布。 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共检出窦性停搏患者168例,检出率为6.0%;窦性停搏时长<3 s 38例占1.4%,年龄25~31岁,其中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无明显病因37例;≥3.1 s 130例,其中昼夜均出现窦性停搏的有96例,仅于夜间出现的29例,仅于白天出现的5例,130例患者均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同时伴有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疾病。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窦性停搏的意义在于可推断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证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窦性停博;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6-0721-03 中图分类号:R 540.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13

动态心电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以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记录、存储、回放分析系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临床应用大大拓宽。与常规心电图(仅能记录数秒钟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持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捕捉发作性心电异常的机会大大增加,对短暂及发作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笔者对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受检患者280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用MIC-12H型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监测的患者2800例,男1600例,女1200例,年龄25~93岁,平均年龄(58±2)岁作为研究对象,记录168例窦性停搏患者的年龄,停搏时长,发病时间,病因情况。

2.监测仪器 北京世纪今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IC-12H型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

3.监测方法 采用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按标准连接方式背戴记录仪,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并将记录数据输入电脑,北京世纪今科软件进行分析动态心电图,存储图像资料然后综合分析。

4.诊断标准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因窦房结自身或其他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心电图示在一段较平常P-P间期显著延长的时间内不见P波,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而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公倍数关系;在长P-P间期后可以出现房室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如窦性停搏时间过长,可出现交界性或室性自主性心律[1]。

结 果

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800例患者中,共检出168例窦性停搏,检出率为6.0%,38例窦性停搏时长<3 s,占总检患者的1.4%,年龄25~31岁,发生于凌晨2~4时之间,其中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无明显病因37例,24例平日爱好体育运动;130例窦性停搏时长≥3.1 s,占总检患者的4.6%,年龄43~91岁,96例昼夜均出现窦性停搏,29例仅于夜间出现,5例仅于白天出现,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或同时伴有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疾患(如呼吸道疾病、肿瘤等)。

讨 论

1.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常规心电图常采用记录时长为60秒之内,而动态心电图可在24 h获得10万次左右的心动周期,所获得心电图信息几乎为常规心电图的2000~6000倍,能全面地反映病人一天完整生物周期内的心电变化。因此,临床上动态心电图可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具有无创、动态、长时间连续记录、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发现短暂及间歇发作性的心律失常,有利于心源性晕厥的诊断[2]。还能使患者停搏时间、活动、症状三者相对应[3]。

2.窦性停搏是引起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充分运用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窦性停搏。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脏性猝死的早期诊断及预警起到积极作用[4]。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激动,心房暂时停止活动。窦性停搏具有短暂发作、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的特点,其隐蔽性容易造成漏诊,给及时诊断带来较大困难。窦性停搏也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头晕、短暂晕厥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1]。

3.病因、诊疗及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资料显示窦性停搏时长<3 s的38例,其中1例为呼吸暂停综合征,37例无明显病因且年龄较轻,其发生于夜间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无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5];时长≥3.1 s的130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治疗可根据其病因、临床症状轻重、其他因素(如年龄、适应证)等,适当选择对症、对因、或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方案。本研究认为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评估某种心律失常与多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也可以监测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可能危及生命的窦性停搏,对易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尤为有意义[6],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疾病的发生与可能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科学的病因推断,对了解某一时段内心电学异常的发作情况、时间和规律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7],对提高诊疗及患者生命的质量意义重大。动态心电图监测应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心血管专科以外的其他专科医生高度重视,对于年龄大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建议将动态心电图监测作为常规检查,以减少临床漏诊及意外猝死的发生。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动态、持续监测的特点,可对窦性停搏发生年龄、停搏时长、时间分布,以及与患者活动、症状、病因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也可监测评估疾病的发生与可能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与参考,有利于预防窦性停搏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意外,对监测短暂及间歇发作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 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0-424.

[2]高玮玮.动态心电图对于晕厥原因待查者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5):332.

[3]吴志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12-113.

[4]衣 风,于 冰.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与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4):60-61.

[5]陈 新.临床心律失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1.

[6]高怀信.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z1):60.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