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践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实践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实践论文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历史现状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3.3制定优惠政策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对苏北、苏中和苏南三类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要设立发展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增加投人,解决农民的资金投人问题。对于苏南地区,大力引导和鼓励“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钢架大棚,鼓励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大力推广遮阳网、喷(滴)灌等辅助设施;对于苏中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适当支持,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积极发展大中棚;对于经济薄弱的苏北地区,要给予更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标准化节能型日光温室、竹木大中棚,鼓励发展钢架或钢架、竹木混建温室、大棚。

3.4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

连片成规模,规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设施农业投人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使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培育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3.5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要引导那些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相同市场地位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培育适合市场竞争的共同利益集体,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同时,建立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各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运行。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现代农业 示范区 建设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发展现代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如今,中央三令五申,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致富的有利平台,表明国家已摸索出一条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首先论述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运营与建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接着就解决这些问题给出若干可靠的见解。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示范区的若干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诚然,农业示范区在机制体制方面已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因示范区的建设毕竟起步晚、起点较低,出现其他部门给示范区的资金落实不到位以及协作机制较为散乱等不良现象,这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背道而驰的。在示范区建设所需资金方面,符合“三农”特征的低压担保机制并未出现,为数不少的示范区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较小、抵押产品严重匮乏,无力满足现代农业的继续发展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在农业土地的流转上,因交易平台的缺失,总的来讲,农村地区土地流向异常散乱、规模不大,农民经营土地的权限流通范围相当狭隘,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农业科技的水平较为低下、缺乏创新活力

在技术层面,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整体水平较为低下,就技术需求的层面讲,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的狭隘加剧农业“次生”风险的发生,也不利于农业科技顺利地运用到经营活动中。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富余劳动力流失相当严重,农村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尚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也在很大意义上降低了示范区农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在技术的供应上看,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仍延续多年前的陈旧器械设备,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全新机械,农业的技术普及度较为低下,同样少优良科技品种,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推广不利于农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示范区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示范区内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偏小、绝对数量偏少,这严重地削弱了引领农民规模生产的优势功能,未能彻底地组织广大农民,打造与市场“对等沟通”的“经济共同体”,每一农户分散饲养的局面并未得到完全地改变,这不利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当地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带动能力十分有限,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十分脆弱,附加值比较较为低下,示范区所培育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出售范围普遍狭小,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数量不多,示范区的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较为松懈,影响产业化经营。

(四)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不尽健全

一直以来,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低下,示范区的土壤或多或少地存在突出问题,尤其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酸化现象异常严重。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水利设施不完善,在干旱的天气条件下最易削弱抗灾能力,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剧烈,这不利于综合产出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国主要农业示范区已推行改土、改水,但由于投资匮乏、建设指标低下,与实际高产、稳产的高水平农田有着显著地差异。就当前一个时期,农业各项硬件设施的建造经费大都源自于财政扶持与集体投入,这也无法迎合长期示范区农业基建的客观需要。

二、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明定示范区的建设类型,有规划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完善,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借助于示范区的各项优势条件,明确建设类型与规模,推动蔬菜、养殖和粮食等综合建设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发挥当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调度,切实保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将示范区办成综合类农产品加工服务区,实现区内的集约化生产、绿色生产。

明确类型后,便可着重开展示范区的建设任务,从现阶段的粮食配给方面看,要着力解决示范区的道路、沟渠、电力等诸多基础设施搭配建设,这主要经由农业经济的持续科学化、合理化规划来实现,构建稳产、起点高的农田示范区。可借由当地的养殖优势,发展规模化家禽养殖,在政府及农业部门的政策引导与资金帮扶下,振兴果蔬产业,形成标准化的蔬菜基地。

(二)加强粮食种植大户和农业建设开发的协同合作

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是建设示范区的先决条件,必须推进土地流转的规模化效应,由农业综合建设项目与种植大户的结合,完成农田改造任务,充分做好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及土地储备。首先来看,财政、农业及国土等多部门强化联动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抓好农田建设;其次,紧密依照示范区的类型差异,构筑规范化的示范园区,并经这些园区的不断扩建与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业示范区。

(三)政府要提高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重视度,给予适度的优惠

作为影响系统的、繁杂的工程,农业示范区的创建与运营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怀。各地应因地制宜,尽快成立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指挥、各部门分工明确的骨干团队,提高各职能机构的责任意识,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定时定其召开示范区建设调度会议,及时对建设的成败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努力解决建设中暴露的各项难题,并为建设提供各种物质支援,提升示范区创建的进度与步伐。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均十分丰富,在发展和振兴现代农业时,要着力搞好农业示范区建设,正视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弥补,为农业的发展夯实牢靠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奚邦圣.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8).

[2]王汉光.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步伐[J].老区建设.2012(05).

[3]雷岁江,曹俐.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践及发展策略——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3

春节过后,珠三角地区再爆“民工荒”。据笔者近日对中山市部分镇和企业的调研情况看,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趋暖回升,劳动力的结构性缺口不同程度上存在。

从调研情况看:一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招工要好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相对低,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缺工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大中型企业的招工要好于小企业。因为前者用工比较规范。三是技工比普工要好招。因为技工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以前农民工是见厂就进,现在则选择更加审慎,有的是待业观望、“待价而沽”,这就造成职业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职业的稳定性也进一步降低。

一、“民工荒”说明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珠三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将比较优势建立在以农民工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低端制造业上。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为了与家人团聚却只能利用春节往返于城乡之间,职业薪酬微薄且没有保障,等等。这是过去一代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也正是这一代农民工的汗水,换来了珠三角经济的腾飞,换来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过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接受这样的条件,离不开两个前提:在城乡和区域分割体制下,一是生活所迫,当农民没有出路,只有往外走;二是即使打工收入微薄,但相对于农民种地来说,打工收入仍较可观。

但是现在,这两个前提都发生了变化。一是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惠农支农政策的逐步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境遇,有些地方甚至当农民比当市民好,出现了“非转农”;二是非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当地就业机会增多,与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正逐步缩小。况且珠三角消费水平相比内地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就削弱了。

所以,“民工荒”的出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为原先支撑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由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低利润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从全球范围看,一旦越南等地的加工企业比国内更具优势,订单外流就是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从原来以农民工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中尽快走出来。

在这个意义上讲,“民工荒”其实是一件好事。

二、出路在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4

作者:王俊 李玉娟 单位: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 呼兰区水务局

本文以2004-2009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以期间各地区的平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各地区的耕地面积(未包括农垦总局),以期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代表水资源量,分析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配置情况。可以看出,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三地的耕地面积分别居全省的第1、3、6位,合计耕地面积占全省13个地市的43.6%,而其水资源总量则分别居第6、8、12位,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13.7%,从而使得其地均水资源总量居全省最后三名。而大兴安岭、伊春、鹤岗三地的耕地面积居全省第10、11、13位,耕地面积仅占全省的4.9%,但其水资源总量分别居全省第1、5、10位,合计水资源量占全省的31.3%,其地均水资源总量居全省前两位。其余的地区则介于以上两类地区之间。从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给水利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水平低。虽然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该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全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以2008年为例,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仅为26.39%,全国为48.04%,黑龙江省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1.65个百分点。全国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24.19%,而黑龙江省仅为5.52%,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提防保护面积为457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比重37.55%,而黑龙江省仅为24.8%。

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对降水的依赖性强,必然带来粮食生产的极大不稳定性。仍以1996-2008年为例,12年间,除2000、2002年两个年份的粮食播种面积有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则呈现增长态势,但1998、2000和2003年三个年份出现明显的减产,尤其是2000年,减产的幅度达到17%,远远大于播种面积面积减少3%。农田灌溉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2007年,黑龙江省节水灌溉面积75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5.3%,而全国节水灌溉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为40.7%,黑龙江省较全国低15.4个百分点。以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排序:灌溉效率较低的喷灌为第一位,占90.0%;防渗渠灌为第二位,仅占6.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第三位,占2.2%;微灌为第四位,仅占1.0%[7]。从中可以看出,喷灌面积比重明显偏高,而投资少、效果好、能防冻防渗渠灌等灌溉的比重偏低,表明黑龙江省的节水灌溉发展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粮食生产抗灾能力差。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度,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粮食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特别是旱灾和水灾。根据相关统计年鉴数据,1996~2008年间,黑龙江省的农作物多年平均受灾率(受灾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高达50.15%,较全国平均值高出19.53个百分点。降水的年际变化必然影响到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进而引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为说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引入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略)式中,xi为i年份黑龙江省的作物受灾面积比重,yi为i年份黑龙江省的粮食单产水平。将1996-2008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粮食单产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系数为-0.62,在自由度f=11时,查表得r0.05=0.5529<|-0.62|,表明黑龙江省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入大、建设周期较长,在黑龙江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很难在短时期内投入巨额资金。因此,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对于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意义就显而易见。黑龙江省应该积极利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大水稻和玉米等单产水平高的作物的播种面积,压缩春小麦、大豆的播种面积。在空间上,扩大三江平原、松花江、牡丹江等流域的水稻播种面积,玉米则应向北部地区扩展。加大投入,加快水利建设步伐首先要加强投入。资金投入是水利建设的保证。结合国家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努力争取国家的投入。其次,改革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民间资本和国内、国外资本投入,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积极扩大融资范围,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中下游以及兴凯湖沿岸地区提水工程,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的沿江、沿湖地区建设大型新灌区。重视水利规划结合大江大河治理,参照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全局出发,高起点,对全省的水利建设进行重新规划。既要考虑大江大河的防洪排涝治理,也要重视小流域治理;既要重视水土流失治理,也要重视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既要兼顾大灌区的建设,也要重视小型水利工程。善管理,依法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良好的水利建设离不开科学管理。首先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法规,优化配置管理队伍,理顺管理体制,依法管理;第三要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加大水利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加强监督管理。同时,还应深化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形成合理的水资源价格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5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第二:增加行业管理能力,增加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一体化建设,发挥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同时在增强行业管理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农业实践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创新性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1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1]。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土壤学可能将成为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生态性创新型大学”的理念,把环境科技学院更名为环境与资源,就是为了让本学院更好地以土壤学硕士学位点为基点,把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本科生更多地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通过对《土壤学》的多年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经验,笔者认为面对社会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了让当代农林院校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应该对《土壤学》教学进行以下的改革和创新。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

自1985年建校开始,土壤学课程就是本校的重点建设课程,在其教学内容更新、课程实验改革、实习内容安排以及授课方式创新等方面都积累了十分重要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成功申请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给我们人类来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土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土壤学的地位也日益显得十分重要。新的变化形式和当代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也不时地督促着我们对土壤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2]。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最主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学生是当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源泉,他们在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扎实地掌握土壤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要认真的学习农业土壤研究最新成果(如,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和土壤肥力提高等),同时也要重点掌握它们的应用和推广技术等方面知识。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在对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强调现代应用,突出前沿热点,各种学科交叉灌输”的原则,增加其适应性,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改革和设置

教师授课的目的是通过课堂、实验和实习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课本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专业技术分析和应用能力,因此在上《土壤学》的基础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之前是同学们对本堂课的知识范围和目的有个初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采取了一下措施。

首先绪论的认真讲解和让学生养成上课之前必须预习的习惯。绪论是支撑这门课程成功的关键开端,它涵盖了整本书意义的精华,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门。任课老师一定要详细的阐明《土壤学》在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所起到的作用,表明该课程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所涉及的知识对当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表达出这门课程对将来毕业直接走向社会的和从事科研机构的学生所起的关键作用。这样会大大的启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土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对此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根据《土壤学》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讲解和阐述。例如,在上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有机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和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章节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的课程之前,笔者会把班级想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5~6个人,分成一个组,每个组的成员分别搜集3~4个不同研究方法,做成PPT的形式,再派出一个代表在讲台上进行系统的分类讲解,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对比和讨论,最后小组再写出一个报告总结,作为本堂课的作业,算入平时的考核分数。另外例如对土壤中非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等学术研究性较强的内容,也采取上面类似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激发学生从主动学习土壤科学知识到被动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明确教学内容知识的现代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确立教学的基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学生把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和目前社会适用技术相结合的水平。针对土壤肥力的衰减和提高内容,我们常常利用常规的土壤化验分析来指导施肥进行讲解和分析。但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最新科研工作进行讲解。比如我们可以把最近科研动态热门的生物质碳(Biochar)作为一个学术成果较好的例子进行讲解,从实验的设计、样品的采集化验、数据的记录分析以及归纳总结进行一个完整的剖析,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从教学内容学习的知识所应用的方向,与现在农业科技结合的创新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的合理改革

实验和实习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实验和实习的合理组织安排对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3]。以前实验和实习不仅与课程内容脱节,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多是应付为主。这样就无法让实验课和土壤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融合,也不能保证让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合理的应用验证。

针对以前的情况,我们把实验、实习环节与土壤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实验课程尽量安排在课堂的基础理论课之后,保证不脱节。同时实验课程组织安排分成“基础型”、“科研型”和“应用型”的分析测试系列实验组,每组4~5之人,并且每组实验内容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创新项目、大学生的创新科研项目、研究生论文工作及生产单位土壤资源分析调查任务结合起来;而且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实验报告写作等环节均让其学生参与并独立认真的完成。此外鼓励每个小组学生发表成功的小论文可以作为本组成员的毕业论文。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的操作应用能力。最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成果表明有很好的成效,学生也一致反映良好。

其次对于每次的实习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一份实习心得报告。这样可以有效地把实习与土壤学知识和实验内容更好地融合,显著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了社会生产及一些科研单位项目的需求。

四、考核制度的适度改革

教师对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学生土壤学课程成绩的科学和客观考核,会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每个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4]。土壤学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的学生反映该课程总体上难度不强。大学生的考试本来就是主要考察其的思维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基础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让其运用实验和实习过程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去分析、归纳和总结做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以后社会和科研单位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学的主动性,在土壤学考试课程中也应该加大实验课程内容和实习过程的技术能力的测试。学生课堂问题提问和讨论气氛的活跃性和平时学习过程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以及其实验和实习过程表现和实验内容实习报告的质量程度,也应该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平时松,考试严”的心里状态。

因此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考核应该包括基础理论测试,实验课程内容和实习过程等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学生课堂及其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评价。其中考试占据考核分数的60%,实验实习能力考核占据30%,学生平时态度变现占据10%。这样综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对学生课程理论基础的学习,实验实习技术应用操作能力,以后社会工作和科研态度都能有较好的体现。

五、总结

土壤学是各高校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最基本的重要专业课,有着较强的科研和实际运用价值,对学生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科研学习肩负着重要的任务。目前,面对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型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及一系列新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授课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土壤学课程做出更新和改革,来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和时代的需求。合理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科学负责的对待学生的考核结果,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真正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能迅速地适应和融入到以后的社会和科研工作中。

参考文献:

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2010,(5):18~19.

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9):56~59.

上一篇商业贷款

下一篇夏天如何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