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园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园设计

公园设计范文1

一个新世纪的伊始,必然会面对无数的承接,斗争,更新与突破。人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盲目构造功能所引起的弊病。地球,空气,水,森林等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相依比邻的一切正在日见衰弱,人类在自己引发的频繁且无法控制的各种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措。如果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将身处困境,面对一个如同残破的工业废墟般的未来世界。

二、概念的产生

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Manifestodell''''ArchitteturaFuturista)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必须创造和重建我们的现代化城市,它现在象一个混乱的造船厂,水泥的房子,铁和玻璃,只有在它的线条和造型方面的内在的美才是丰富的,它简单得像机械那样,显得格外残忍,必须把它从混乱的地狱的边缘挽救出来。”

城市远离大自然,环境喧闹,污染严重,住房拥挤,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城市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矛盾与冲突长期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日益产生着不利影响。

Youandme城市公园便是由此而生的灵感,一个被遗弃的废旧的工业设施,就是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的场景。它并非象一般传统城市公园被理解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解毒剂”,是放松休息的场所。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简单如机械一样,颓废而生硬,将社会发展给自然与人的心智和神经的伤害集中体现出来。甚至是有意夸张了这种伤害。其目的是为了让世人看到即将由自己创造的悲哀未来,从而引起反思。

传统城市公园的功用我们不能否定,但单纯以减压和放松为目的,并没有解决城市人矛盾心理状态的本质。因此我想给它一个全新的定义,重新诠释自己的公园。我提出的城市公园新概念所包含的就是直视困难和压力,在逆境中寻找平衡的支点,挖掘生活的希望。困难和压力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它是客观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的,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逃离和放弃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质性问题,因为我们只能年轻一次,而绝不可能老两次。没有人能预测下一个拐角处会出现什么,但不论是好运或者是厄运,只有准备好的人才可以坦然面对。

三、城市公园创作思路与空间解说

巨大的岩石,的混凝土墙壁,它阴冷、潮湿、破旧,好似缠绕在身边挥之不去的郁闷;生活的钢架、铁器,就像你没有温暖而失落已久的心。或者,这就是你最熟悉的梦,这就是你的心境,飘荡、恍惚、游离……

无限长廊,一头黑暗,一头光明,狭长好似没有尽头。沉重的石块接砌起来的走廊,向远方延伸。漆成暗红的钢筋架桥,在这阴冷的走廊里特别刺眼。湿气像是魔爪,把架桥腐蚀得锈迹斑斑,墙壁上也留下了它的印迹。然而,阳光还是通过井字形的天顶照射了进来,拼命挤进那每一个最黑暗的角落里。那是否也是人们心里最黑暗、最需要阳光的地方呢?一种对光的祈盼,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阳光耍累了,嬉笑着跑进来,伸了一下舌头,就默不作声,温温柔柔地,洒落一片光影”,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我印象很深,他讲述道:“我们只有透过光才能感受到那异常抽象的大自然的存在。与这种抽象性相一致的是,建筑变得越来越纯粹。阳光在地面上透射出的线性图案以及不断移动的十字架光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纯净关系。”大师把光与建筑与自然之间联成了一线,引申了教堂圣洁的内在含义。借助大师的足迹,我尝试引伸出我的设计不同于大师的另一层含义。狭长的通道,刺眼阳光的介入这是情感意识与建筑对坦诚的再现。建筑本身不再有明确功能的定义,它是你我传递心境的媒介,将情感的经验无限延展。简洁的线条和繁复的空间以及各种材质的碰撞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人们的迷惘和孤独。

公园设计范文2

关键词: 城市公园;定级;定性;定形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语

做规划不是简单地画几张图纸就行,空间平面布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景观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任何一个规划项目,在下笔进行做方案之前,都必要对项目进行一系列认真细致的分析,确定项目的最基本目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在下笔“画图”的时候才能不失准绳,不会偏离方向。

1、公园建设的意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绿地场所,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创建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园林绿地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瑞安城市的建设发展,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城市公园的功能与规划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协调城市公园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城市公园重塑,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公园地处安阳新区与莘塍交境处,是城市的中心地区,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黄金地段,政府克服种种阻力,为市民留出这样的空间,实在难能可贵。当然,这个公园对于城市也具有重大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1.1 城市形象方面

瑞安作为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山水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而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形象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本公园的规划实施对提升城市品味,融合城市景观要素形成山水特色的文化之城都有深远的意义。

1.2 城市发展方面

瑞安是在普遍的农村地区建设城市,城市更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旧村改造,而目前的旧村改造动力基本来源于因住房面积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利益提升,外部居住环境改善对经济的贡献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而本公园的实施将以活生生的示范告诉人们,通过环境先导可以更大地实现房地产增值,对居民的观念转变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3 民生建设方面

公园实施建设对改善城市气候小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延续城市文化,充实居民娱乐文化生活更有现实意义。

因此,作为本地的规划设计者,我们更要凭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研究分析,做好本公园的设计。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个设计呢?照搬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显然不行,我们必须在下笔之前进行认真思考。

2、关于定位

在挖井之前要通过勘探找准水脉位置,然后才能进行深挖。设计也一样,虽然图纸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准确定位,不准确定位将失去方向,定位错误更是南辕北辙。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前,先定位,包括“定级、定性、定形”三个方面,定级即确定等级,就是要研究这个公园的服务对象是谁,服务范围多大;定级之后是定性,即确定功能,就是要研究在这个服务范围内的这些人到底要什么功能,对这个公园有什么功能上的要求,这是体现公园价值,能否聚集人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定形,就是公园在形象上是什么样的,是体现功能的外在表现,所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是内容,形式就是定形。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定级与定性有时间概念,即随着不同的时期城市建设与人们心理等因素变化而变,而定形依赖于物质,公园各项设施一旦建成,更新或改建都不能说变就变了,因此,前两项内容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近期的现实需要与远期发展可能,在定形的时候既要实现近期需要,又要为远期可能留有余地。

2.1 定级

影响公园级别的因素很多,如用地规模、人口密度与分布、交通可达性、周边休憩设施的服务范围、城市的功能组合等。

2.1.1 占地面积标准:本公园用地规划约8.2公顷,按一般的划分标准,2-10公顷为近邻公园,10-50ha为地区公园,因此,本公园在近邻公园中算大,在地区公园中算小,因此从公园的服务能力来看,应主要面向近邻,兼顾地区;

2.1.2 人口密度:所处地区为城市居住密集区,人口密度在2-3万人/平方公里左右,公园最高日游客量可以达到1万人左右,服务人口约7万人,有效服务半径在800-1000米左右,占到游客量的70%以上;

2.1.3 交通方式:10分钟的车行距离是3000-4000米左右,自行车为1500-2000米左右,步行约500-1000米;公园的主要服务人群应该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步行与自行车的出行应是最主导的方式,因此,公园的适宜服务半径应在2000米以下。

2.1.4目前城市中的休憩设施比较缺乏,大致有以下六处:万松山公园、隆山公园、西山公园、玉海广场-湖滨公园、瑞安广场、市府广场-马鞍山公园。这几处广场公园主导功能主要限于运动、休闲、游览等基本功能,除了万松山有效服务距离大于2000米,其余设施基本都在500-1000米左右(服务区域如图所示)。从民意调查来看,如果出于同种功能需求,一般民众更愿意就近选择,因此,从现状设施分布与服务区域及未来城市功能布局特征,本公园的服务主体应是半径在2000米以内。

因此,从近中期来看,本公园应适当增加服务功能与范围,主导服务对象为中部组团,远期随着周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设施不断完善,范围会因此有所缩小,对象为莘塍、安阳、上望及瑞祥新区,最终成为片区级的公园。

2.2 定性

即公园的功能,

用情况、民意的愿意及城市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2.2.1 现有公园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娱乐、游览、休闲、运动、教育、观赏风景等,通过对六个城市广场公园的游客抽样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小,容量接近饱和、同质化趋向明显,功能较单一、自然景观较差,人工景观为主、停车等设施配套不足、小区及组团级绿地不足,降级使用、无容身之处,不能吸引人们长时间逗号。

城市主要公园的功能组成比例

2.2.2 从民意调查的情况来看,民众对本公园功能期望中,运动占了28.7%,休闲占了24.7%,其它如商业、娱乐、教育、观赏等功能均不到10%。一般而言,景观、运动、休闲、娱乐等功能对周边地区(半径1KM左右)影响力较大,而生态、社会、经济层面的功能则体现在片区范围的中观层面(半径约2-5KM),表现为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片区的聚合作用、周边地价的提升等方面;对整个城市而言(半径5KM以上)则在政治、文化层面更有意义,如:示范作用、文化品位提升等。当然,从中也暴露出我市居住区、小区级公园建设方面的不足,需要通过城市公园来弥补。

2.2.3从城市角度来看,本公园还承担着更高要求,如文化、防灾避险等方面的功能需求,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因此,本公园近中期以日常性的休闲、运动等活动为主,远期还要考虑观光或旅游等多重复合功能的实现。

2.3 定形

那么我们这个公园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古典或现代、中式或西式、自然或人文、综合或主题……这就涉及到如何定形问题了。我想应该公园本身资源条件与人们的审美两方面来讨论。

2.3.1自然、景观、人文资源

本地块濒临承载历史与瑞安人民感情的塘河,又依托繁荣的城市中心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同时,我市千年的历史,又有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划龙舟、桥文化、水文化等)与扎根于民间的审美观(村中有河,河上有桥,桥边有树,树下有亭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格局)。这些要素都是公园定形的营养来源。

2.3.2人们心理诉求

都市人已经厌倦了城市白色景观,崇尚自然的绿色景观,渐渐意识到房子并不难得,天然河流、清新空气、优质景观、珍贵土地才是稀缺资源。在心理上从原本的浮躁、张扬向含蓄、内敛的处世作风过渡,更注重生活品质与个性体验,意识到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精神积极等才是最保贵的。从本次的民意调查也验证了这个结论,在对你希望的公园风格是什么样的选项中,61%以上的人选择了突出自然、生态风貌,其次是中国古典式,占到22%左右。

因此,公园形象应以自然生态为主要基调类型,体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同时要揉和人文关怀,为人提供活动空间,体现本土文化。

2.4 定位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本次规划将公园定位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人文特征,规划成以休闲、运动、游览为配套的独具瑞安地方魅力的城市为片区级综合公园。

3、案例分析借鉴

设计之初的案例调研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省内外一些优秀的案例,如上海静安公园、上海徐家汇公园、杭州太子湾公园、宁波日湖公园和宁波月湖公园等,经过对其实地考察,分析其特点和共同之处,将优点进行合理借鉴与运用。

3.1优秀公园设计风格及特点

静安公园称现代大都市自然山水空间,主要特点是采用小中见大,遮隔景深的传统造园手法,具有壮观的“城市山林”景观,景观看点是假山、古树、草坪。

徐家汇公园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放射式轴线的西式公园。主要特点是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要素,以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景观天桥以及烟囱构成景观要素。

太子湾公园是山野情趣浓郁,又巧妙化用欧美造园素材与手法的大型公园。主要特点是人工瀑布(水景) 、大草坪 、丰富的植物科普、四季观赏。

日湖公园:开放的城市自然式生态公园。主要特点:一是水景灵活运用,二是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密林设置;

月湖公园: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典式公园。特点:一是中国古典园林水景河岸的处理,古建筑与景观的巧妙融合。

3.2 共同之处(借鉴之处)

分析了五个公园的类型和特色,本人发现各公园的设计和理念集中归纳都有类似的共同点,也是公园设计的借鉴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公园的设计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路,人是服务的主体,包括人的感官、行为和需求的研究,设计公园是均要予以考虑,使公园更具亲和力。

(2)水体的运用:在考察过程中,所有公园都巧妙的运用的水,公园的核心均位于水体张开,而且都做到淋漓尽致,生动的表达了人和水的关系。

(3)植物的配置:公园的主体部分植被,是公园亲和力的主要体现,也决定着公园的成败,在考察了五个公园后,发现各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各种类型的植物灵活搭配,林木微地形的处理,保证了四季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景色。

(4)流线的巧妙设计:流线是人的引导线,直接联系着人的感官行为和活动,人在流线的引导下去观赏景色,五个公园在流线设计上也下了一番苦心,使人在游玩的过程中心不会产生疲劳,又形成移步换景的效果。

4、关于结构

任何景观只有与环境融合才有张力,因此必须对更广区域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因为公园空间有限,如何才能使最小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与城市融合在一起,我们采用类比融合的原理,对周边的功能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北为城市商业区或公建区,性格特征为繁荣,活跃;西为城市交通干道,其性格特征为躁杂、快速;南面塘河,表现为灵动与宽容;东是城市居住用地,表现出宁静,舒适的性格特征。因此,通过功能拼贴拓展空间,形成“一核心+四专业功能区”的规划结构:

北:商务广场型,提供集会、节日联欢、游行检阅、地下停车、娱乐等功能;

西:生态防护型,以密林、林荫为主,主要功能为散步、拓展运动、自行车道、隔离等;

南:自然文化型,以水景观为主,突出水、桥、亭、树文化;

东:生活休闲型,提供健身运动,晨练、儿童活动,社交等场地;

中:核心景观区,休闲、体会都市郊野情趣等功能。

公园设计范文3

竹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在继承古典园林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民族化的园林艺术形式和现代游憩生活内容的统一。就山水创作而言,竹子公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北京紫竹院公园筠石苑原为公园花圃,地势平坦,造园者并没有一味地挖湖堆山,简单模仿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自然山水园林形式,而是基于引水入园和造景的需要,将地形作成缓坡和山丘,以竹、石、水面和轻巧的建筑穿插于起伏的地形之中,形成一组优雅的园林。

竹子公园的总体布局应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区、园林景点和风景透视线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使景区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上海万竹园规划有“竹与生活展示区”、“竹与名人展示区”、“竹品种展示区”、“竹与文化展示区”和“竹与民族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各个景区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并且相互呼应衬托,从各个侧面体现了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了充分展示园林景点的静观和动观效果,景点的布设既要注意提供游人驻足留憩细细欣赏的观赏点,也要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来联络组织各个景点。筠石苑规划有十处景点,即“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净”、“松筠间”、“翠池”、“绿筠轩”、“湘水神‘和”筠峡“。游人沿着竹径通幽的导游路线前进,感到景色时隐时现、时远时近、时俯视时仰望,不断变化,层层展开,产生一幅幅有节奏的连续风景画面。收到步移景异的动观效果。

2、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如筠石苑中游憩建筑的占地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公园设计规范》中同面积专类植物园的6%。园林建筑的位置、进行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都应符合竹子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能够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统一协调。竹子公园不论地处何方,都给人以身处南国竹乡的感觉,为进一步强化这种情趣,一般采取南方风格的建筑形式,或用竹材作为园林建筑的主要材料。南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多为青瓦粉墙,褐色门窗,不施彩画,体量较小,布局灵活,显得玲珑清雅,与竹林景观融洽和谐,营造出南国竹乡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为突出竹文化主题,建筑装修材料亦应多采用竹制品精心设计,如墙饰、灯具。门心板、落地花罩、漏窗花纹等都在传统作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栏杆、驳岸、台阶等构筑物亦做成仿竹竿形。获得既与环境相呼应、又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还应借助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通过景名,匾额、楹联等形式着力渲染、弘扬竹文化,营造定出富于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3、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

3.1适地适竹,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

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应按公园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运用种种观赏竹的形式美要素,充分考虑与山石、水体、建筑和其它植物的和谐统一,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裥环境。同时,竹子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竹子大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12~22℃,1月份平均温度-5~10℃以上,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65~82%,性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酸性土。亦有部分竹种具有特殊习性,如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等耐荫性相对较强;黄槽竹、早竹、金镶玉竹等可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北京露地过冬;刚竹、淡竹等可生长于微碱性的瘠薄土壤……在气候不太适宜的地区应用竹子,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能采用喷灌则效果最佳。

3.2师法自然,营造竹子景观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竹林群落是竹子造景的艺术创作源泉,竹子公园应师法自然,种植设计以竹林为主要配置方式,竹林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宜与草坪结合,形成竹林草坪,营造清静幽深的园林植物空间。竹林草坪如能结合微地形和溪涧曲水、自然山石驳岸,则更添城市山林、返朴归真之野趣。竹林中开辟小径亦是竹林景观设计的常用作法,古典园林的竹里通幽艺术手法在安静休息区依然适用,参照公园游人容量,竹径的宽度应在0.9-2.0m之间,为营造含蓄深邃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力求变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在中间开辟若干开敞空间,奥旷交替,以避免产生单调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以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竹径的铺装如能取古人竹子绘画的笑意,拼成竹子图形,则进一步促进了园林创作意境的延伸。

3.3寓情于景,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竹子景观

竹子作为配景,与建筑、山石、水体、其它植物等造园要素的配置要相互因借、扬长避短。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表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常用的有孝顺竹(ambusamultiplex)、紫竹(Phllostachysnigra)、斑竹(Phllostachysbambusoides)等等。倘若园林建筑的抱角、蹲配等置石相结合,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同时注意加强建筑的基础种植,一般选用小型丛生竹作矮绿篱,如凤尾竹(Bambusamultiplex)、菲白竹(Arundinariaargenteostriata)、铺地竹(Arundinariafortunei)、阔叶竹(IndocalamusIatifolius)、矢竹(Pseudosasajaponica)、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等等。

假山石和雕塑一般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亦可用地被衬托雕塑的线条和质感。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阔叶箬竹、大明竹(Arundinariagramineus)等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协调统一,同时竹与石的色彩、线条、质感对比大大丰富了驳岸的装饰效果。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适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园林空间,如盆景园等各种“园中园”,此类园林空间一般采用自然式布局,粉墙青瓦,花街铺地,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在服从空间环境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借鉴“粉墙竹影”、“移竹当窗”、“竹石小品”等造景手法,竹子景观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简远、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因竹成景,以竹为主,追求清静幽雅的园林创作意境。在服从公园竹子景观总体布局的条件下,竹子亦可与其它植物配置组景。古典园林竹子造景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配置模式,如“三益之友”、“岁寒三友”、“四君子”等等,奇松、古梅在竹子公园不可缺少,亦可制作成花台或大盆景形式。南京情侣园一片竹林边几株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富于诗情画意,营造出宁静幽远的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外师造化,内法心源”,现代园林竹子造景更应师法自然,竹子公园除应保留原址的古树名木外,竹林景观应形成人工栽培群落,尤其选择观花或观果类下植被,如毛竹林下可配置杜鹃、油茶、柃木、紫金牛、珍珠莲、新木姜子等等。

4、小结

4.1竹子公园的总体规划应强调突出竹文化氛围。

竹子公园的地形改造要师法自然,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微地形竹林景观为特色。竹子公园的景区、景点布局要充分挖掘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资源……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年,最好选用竹子作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应体现朴素、淡雅的南方建筑风格,以营造出体现南国竹林风光的园林空间。

4.2竹子地被和竹子绿篱在竹子公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竹子地被常绿阔叶,景观效果优于一般地被和草坪,可设计成大面积图案式景观应用于水边缓坡等视野开阔的园林空间,突出表现竹子的群体美。竹子绿篱以自然式为主,其独特的姿态和质感给人以崭新的感受,亦可按特定主题做成整形式绿篱。

公园设计范文4

步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素质和生活都得到显著改善。各种新兴的市政设施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但这其中决大多数是为成人所考虑和设计的。因此,纯粹为儿童考虑和设计的儿童公园便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儿童产业的空间巨大,2008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近2000万人,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为家庭永久的中心,孩子的健康与成长,自然就是家家大人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儿童公园 安全性 儿童心理 儿童需求 设计理念

1、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及需求

0-2岁的婴幼儿需求:第一阶段是以实践性活动为主,属于无规则阶段。重复偶然获得的动作把式,获得技能性的快乐。游戏的萌芽(0-1岁):技能性、社会性亲子性游戏,体验初步的交往关系。装扮动作的发生(1-2岁):开始有模仿性的行为,而不再受感觉运动所驱使。

主要需求为:认知世界、消耗精力、语言发育、提高感知能力。学龄前儿童3-6岁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他律阶段。该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的模仿行为,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游戏从此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社会意义。

主要需求为:锻炼体力和判断力、寻找乐趣、角色扮演。

学龄儿童7-12岁的需求:第三阶段是以规则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自律阶段。该阶段练习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智力型规则游戏产生兴趣,知道规则和结果的重要性,手段与目标渐趋一致。

主要需求为:寻找刺激、更多的体格运动、协调运动、挑战自我、情景扮演、建立人际关系。

2、孩子要玩什么?

积极主动的体育游戏:剧烈的体育游戏,例如跳、跑、骑自行车、匍匐前进、攀爬或者打滑梯,通常指需要一个良好的场地提供保护,防止颠簸和摔倒即可。然而,通常应设置一些模块式设施、结构和多样的地形,这样可以保证游戏的互动性和动态性。

充满想象的创造性游戏:可塑性或可变形材料常常用于这种游戏中,例如沙子、玻璃、水、碎石或黏土。把这些材料放在孩子面前,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能使孩子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合创造力,玩出很多花样来,哪怕最小的孩子,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与人相处的社会游戏:社会性或关系性游戏的内容包括分组追赶、躲藏和较色扮演,想象力是这类游戏应用的主要工具。为孩子们提供抽象和暗示性的道具,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会达到更好地效果。

具有实验性的感官游戏:尽管感觉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孩子们却使这方面实验真正的先驱,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包含感官体验的玩具备受推崇。除了被设计用来刺激触觉、听觉和视觉的玩具之外,甚至还有刺激嗅觉的玩具。

安静地玩耍:游乐场要位孩子们提供休息和思考的机会和鼓励他们进行体育游戏同样重要。如果孩子们想要独自安静地玩耍,这种想法应该受到尊重。为了创造适当的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游乐场划分出一个或多个区域,并将这些区域进行屏蔽,使它们与其他喧闹的区域隔离开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让它们全神贯注游戏的环境,使它们远离外界的干扰。同时,成人也得到了一个安静地环境来享受时光。在这里,我们可以堆沙盒、沙桌和沙凳,还能避免过度的日晒。

3、揣摩儿童心理

我们的设计很少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植、标志标识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创造符合儿童游玩特性的场地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就场地类型、活动内容与小朋友交流交流,也许会发现他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模式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模式存在的差异,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提出让我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行动思维常不拘泥于常理,具有喜欢冒险、群嬉、模仿等特点,总结分析交流后的信息,即可得出儿童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玩耍、嬉戏,我们再经过科学、安全的环境规划设计来完成或是模拟这样的场地。

4、 设计元素的把握

(1)植物种植

植物设计在儿童活动环境中非常重要。国外成功的“迪斯尼模式”的儿童游场地,人工味与商业性过重,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因此,在儿童公园或者游戏场地适当的,合理的种植植物显得十分重要。儿童好奇,好探险。有的时候可以在某些地段密植树丛,在光线上给人黑暗,预示着危险,其实没有危险,对较大的儿童是个致命的吸引,大多可以吸引他们去探险,从而带来了游玩的刺激性.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质感,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在栽植中又一般选择春夏观花,秋季观果,冬观枝的四季景观。同时满足树形,花色,叶色,习性等方面满足儿童们利用的特征,最好是能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的植物材料,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体验,感受,认识自然的机会,寓教于学。

(2) 泥土和水

自古以来,和人最亲近的就是水和泥土,儿童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其刻意去创造一个空间,不如利用现有的自然空间。把这个空间加以分割、引导,利用现有的泥土、水体、植物、地形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而使之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自然的但又是人工组织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发挥,而不是一定要放个滑梯非让他们玩滑梯不可,这样就解除了约束性。

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唯美的,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眼光的去看待,也许我们精心设计的,在他们眼里还不如网络游戏好玩。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会考虑合理性,只要能玩,就是好的,就象猫一样,永远保持对事物的新鲜和好奇。我们不要总拿出大人的架子去教育他们。和他们一起疯狂,一起回味曾经的童年难道不好吗?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注重创造探索性,创造性,知识性,展示性等等。因为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也很多,真正做好一个好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所言也只能给设计师们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玉军.姜辉.高玉玲 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007(23)

[2] J. E. Johnson,J. F. Christie,T. D. Yawkey.《儿童游戏:游戏发展的理论与实物》[M]扬智书社,2003 年04 月01 日

[3] 章俊华,《幼儿园户外绿地》[J]。《中国园林》,2004/3:45-48.

[4] ABBS建筑论坛――景观与环境论坛―《儿童游戏环境》

公园设计范文5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松雅湖湿地公园

【前言】:植物设计作为湿地公园整体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湿地原有的植物资源,然后合理选择适宜植物品种,进行协调、搭配,完善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系统,呈现给游客一个完美的状态。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现有的植被,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原则

1.1生态可持续原则

湿地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湿地的生态持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为湿地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要保持湿地的透水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完整共存[1]。

1.2合理利用原则

湿地原有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湿地原有植物适宜原本的生存环境,生命力强,在保证原有植物的生存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提高其原本的观赏价值,也易于管理。

1.3植被演替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丰富植物种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依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概况

松雅湖公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部,北至捞刀河,南至滨湖路,东至东六线北段和东八线南段,细致松雅河,占地面积489.62公顷。1973年围湖造田,2003年长沙县启动团结垸退田还湖工程,形成现在的松雅湖湿地公园。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该项目规划以松雅湖为核心,建设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2]。

2.2分区设计

2.2.1陆地分区。为满足公园的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分区设计的方式,不同功能区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创智企业区、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创智企业区的行道树,选取香樟树,香樟树适宜长沙的气候,生长速度快,且四季常青,有欣欣向荣之意;历史人文区的行道树是枫香,枫香秋叶变色,搭配长沙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十分协调;健康养生运动区选取布迪椰子作为行道树,搭配沙滩区域,热带风貌的活力特色十分适合这一功能区。

2.2.2水域设计,松雅湖公园全面蓄水后水域面积达6000亩,公园内湿地植被种类众多,生物多样、丰富,在水域设计中,严格保育水质保障水量是项目重点,为搭配大面积的水域景观,设计柳岸莺啼的景观设计[3]。这类景观设计应用垂柳、醉柳、香樟、朴树、枫杨、红枫等植物,配以大面积水域,营造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观特点。

2.3文化设计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对湘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进行搭配,使植物的文化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位于历史人文区的碧竹园,种植金镶玉竹、紫竹、刚竹、哺鸡竹、青皮竹等各种类的竹子,将潇湘名人园包裹其中。竹子坚韧,不屈不挠,寓意古代先贤,利用不同形态构件不同优美景观的同时,利用自身具备的文化特点,与名人园的幽、雅特色完美融合。

2.4特色设计

2.4.1茶园的设计。长沙县著名的产茶基地,茶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在历史人文区设计一片茶园,用以展示长沙县浓厚的茶文化。茶园在布置上顺应地势种植高桥银峰茶,形成梯田式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茶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有优美的视觉景观。

2.4.2梯田花阶。由于松雅湖的历史成因,规划时为纪念曾经的农耕记忆,设计了梯田景观,梯田花阶由种植水生植物的水梯田和种植各类花草的旱梯田共同组成,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4]。水梯田采用分层种植的方式,选用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基部沉于水中,扎入泥土中生长。水生植物本身就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

2.5空间特色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分。植物的搭配,既能美化建筑的优势,又能掩盖空间不足的劣势。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能够营造舒适的植物生态景观。位于运动养生区的烟雨林,将酒店、漫步跑道、健身馆等隐匿于林中,利用香樟、木荷、红花木莲、独本女贞等植物,按照不同生长特点,分层次规划,将烟雨林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将给在这里健身的游客营造一个幽静、隐秘的环境效果[5]。

3、湿地公园植物设计品种选择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常绿植物与落叶类植物协调搭配,使四季都有景可赏;开花植物适当选择,花期会影响整个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开花植物,合理规划景观效果;尽量节约成本,选择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对象,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目前项目还在继续中,生态雏形已现,吸引了黑天鹅等动物的到访。这一成功的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案例,值得我们在其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借鉴学习。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在保证湿地的可持续生存环境的大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张瑞吉,王菲.浅谈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19:115-116.

[2]孙桂玲.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18-121.

[3]赵胤,张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01:77-80.

公园设计范文6

关键词: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 公园景观的设计规划

1.1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土地占地面积是十分有限的,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大景观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特殊的世外桃源般的风景,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所以,根据公园内部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必须充分利用公园内部的每一寸土地,地势高耸的地方适合修筑假山,并在上面种植一些树木、花草;相反地势低洼的凹地可以改造成池塘,再在里面植入些水草,这样,高山和池塘交相辉映,达到绮丽的效果,不仅不会浪费每一寸土地,也为人们提供了高山、流水的自然风光。

1.2 低成本,高实用

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施工的费用,还要靠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所以,设计时不能浪费每一处设施,每一寸景观。例如:最大程度保持现有河流、湖泊、沟渠等风景,并且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地形,减少改造工程量;从环保、经济的方面考虑,保证土方就地平衡。公共设施的设置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尽量顾及周围自然景观,与其和谐地保持一致,最少占用自然风景,保证公园自然景观的整体性,达到环境美化的功能。

1.3 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公园的自然风光是主流环境,人们也往往愿意在树木、花草中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布置公共设施时,一定要注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比如:把凉亭设置在湖泊的小岛上;在树木集中的地方设置供游人休息的亭台等等。同时,公共设施的设置也要顺应自然环境,通过人性化设计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如果是北方城市的公园,公共设施应该尽量采用木质材料,颜色上选用红、黄为最佳,因为北方气温低,天气寒冷,这样的选材不仅保证了视觉上的美观,也使游客更舒服地休息。如果公园地处南方,就要考虑南方湿热的自然环境,公共设施材料应该多采用柔软又结实有温暖质感的材料,材料颜色要艳丽醒目,并注重防潮防锈,所以,最好选用塑料或者不锈钢加上亮色为主。

1.4 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的融入

在设计一个公园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自然风光的美丽,市民游玩的愉快,还应考虑文化氛围的营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地方特色,市民才能在游览过程中有所收获。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公园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设项目,不仅应该反映该城市的文化底蕴,还应该把历史的东西传承下去,这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会代代相传。在设计公园景观时,要特殊关注人文景观的设计,因为人文景观才是反映文化的载体,比如:在山东曲阜,这里是孔子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到处弥漫着儒家文化气息,这里的公园的人文景观就应该多采用与儒学和孔子相关的设计,可以在公园的大门的入口处,设置一尊孔子及其弟子的雕像,当外地人或者国外游客一来到这个公园时就会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

1.5 植物与道路相间分布

一座公园占地最多的就是自然植物了,树木、花草弥漫整个公园,但是要保证人们能享受这些景观,切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要在树木或者草丛中设置林间小路,可以采用木质或者石质的阶梯状曲道,游客在林间漫步不仅呼吸了新鲜空气,也在爬楼梯小道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或者在浓密的树荫下设置小登台,供游客热了或者累了时,在上面乘凉。

1.6 合理安排动物

人们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陶醉时,不免想寻求些新鲜的东西,比如,有人会想要是能有一只小兔子从身边飞驰过该多好啊,公园里的动物要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合理分类安置。长颈鹿要聚集在一个专门区域,营造好适合他们生活的空间,当游客看到他们时获得心旷神怡的舒服感受。

2 公园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科学合理规划一个公园,必须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基础,维持生态平衡;还要按地设置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泛光灯、嵌地灯、洗手饮水池、公厕等等。

3 总结

公园作为城市的世外桃源,不仅仅是城市的绿色海洋,也是市民的休憩空间,公园为城市贡献了充足的氧气,给城市的上空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 没有公园的城市是单调的、木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规划设计好公园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美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