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折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心相印折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1

【关键词】  肾移植;心理护理;干预性研究

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肾源的短缺以及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接受肾移植手术后肾功能恢复进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昂贵的医疗费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等均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性影响[1]。术前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的发生率为68%[2]。近年来,我们对影响肾移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适应疾病过程,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一定成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住院的肾脏移植手术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8例,女65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2岁。存在的负性心理问题:(1)恐惧:担心手术风险、排斥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2)焦虑:担心治疗的效果及经济负担;(3)悲观:认为肾移植术未必能够彻底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4)人际关系敏感:对医疗、护理及家庭支持程度感到不满,表现为多疑、自卑、孤独感,或对其亲属供肾者及家庭产生内疚、负罪感;(5)心理排斥:对移植器官有“异物”感。

1.2 心理干预措施

1.2.1 术前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 说明宣教目的,解答疑问,鼓励患者表达感情。在了解患者经济状况、家庭状况、文化程度基础上,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手术医生的情况,手术的简要步骤、手术、麻醉方式、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必要时请同病友现身说教,介绍自我护理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器官排异反应和感染的症状,预防感染和应对药物的副反应,维持促进健康的行为[3]。促使患者能进行自我观察和监测。

1.2.2 加强护理、家庭及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与患者沟通,鼓励安慰患者,了解患者最担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力解决。鼓励家属、亲友多探视,开导、支持患者,避免将家庭困难和矛盾直接暴露给患者,给患者以希望与信心;定期组织病友交流,由移植专家向患者讲解移植方面的有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使其了解肾移植;另一方面,争取社会的支持,使患者术后可以参加工作及社交活动。

1.2.3 康复后心理指导:指导患者做好康复后角色转换,尽早转换患者角色到健康的换肾者角色,消除对疾病复发的不必要的担心,提高心理素质,尽早重返工作岗位,一般肾移植手术后3~6个月的患者即可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

2 结果

手术后随访3~6个月,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产生恐惧感,产生焦虑情绪128例,产生悲观情绪77例,人际关系敏感35例,产生对移植器官有“异物”感45例。经心理干预后所有患者负性心理明显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加强。

3 讨论

目前,肾移植患者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们通过分析影响肾移植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减轻或解除。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积极配合治疗,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和受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临床肾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肾移植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的文化修养、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经历、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1)文化背景及程度: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及文化氛围的陌生感会大大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杨淑玲等[4]在探讨肾移植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时发现,同文化组的患者孤独和陌生感发生率(0.4%)比跨文化组的孤独和陌生感发生率(72.2%)要低的多。(2)年龄:在移植领域,一般将50岁以上者称为高龄。李玲等[5]发现,高龄肾移植患者术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1)。(3)家庭状况及经济条件:肾移植手术费用较高,加上术前透析及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费用,这给很多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经济条件是影响术后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家属的状况也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6]。(4)移植本身:移植肾功能能否顺利恢复对患者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王静新等[7]调查显示,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患者中100.0%存在焦虑,77.8%存在抑郁;肾功能恢复顺利的患者中28.7%存在焦虑,28.6%存在抑郁。因此,提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5)环境因素:患者术后在封闭式隔离病房,虽然减少了感染机会,增加了安静气氛,但也带来了社交隔离和感情的剥夺[8]。护理人员与患者缺少交流,易使其产生孤独、恐惧等负性心理,产生一些不适反应,表现出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9]。

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安慰、交流、健康宣教)调整患者情绪,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本结果表明:通过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肾移植相关知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自我健康检测,使患者早日融入社会[10]。护理人员应根据肾移植患者的不同时期、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启荣.肾移植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现代护理,2003,85:809810.

2 曹曼林,程安龙.肾移植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术后心理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53.

3 张庆,李留洋,李力任,等.肾移植患者的自测健康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学医学,2006,9:16021604.

4 杨淑玲,徐莉,赵代红.移植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山西护理杂志,1997,11:111112.

5 李玲,刘慧玲,谢翠媚.高龄肾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心理障碍特点.广东医学,2005,1:134135.

6 段秀英,李晓娟,李丽红,等.肾移植病人亲属心理状态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80282.

7 王静新,叶桂荣.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748.

8 罗艳华.60例社区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69171.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2

关键词 传媒从业者 流动 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北京100000

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双重转型阶段”,即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所谓体制转轨,即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的事业体制,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向逐渐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企分离的双轨制转变;媒体转型是依托数字技术的推进,在多媒体融合的大平台上,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型。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传媒市场化浪潮,曾经作为事业单位甚至享受机关稳定待遇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媒体单位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新闻从业者的观念也产生了急剧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传媒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在市场化环境中得到释放。

由于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新闻和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大于求以及应届生培训成本高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不再招聘应届毕业生,转而直接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传媒人,媒体单位不再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以北京为例,2001年创刊的《京华时报》,吸收了北京、广州、西安、四川等地的一大批报业人才加盟,《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以及中央级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有人流向《京华时报》;2003年《新京报》在北京创刊时,当时在京城已崭露头角的《京华时报》竟有十数记者前往;《法制晚报》创刊时,在京城其他媒体的记者中也曾引起过骚动。在这两份报纸创刊期间,有媒体的采编人员流动率竟然超过了30%,据2011年《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显示,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想跳槽;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类新办媒体层出不穷,新办媒体无法完全依靠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发展,如2011年2月新浪浙江站在招聘人员时几乎对所有职位都有1-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要求,这必然带来传媒行业人员流动的加剧。

那么,当前新闻记者队伍流动性究竟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新闻从业者的流动性?2010年10月8日-11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中国大陆主流媒体的从业者,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文基于这次调查的相关结论来分析传媒从业者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方法

首先,本次调查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五个中国特大型城市的媒体进行抽样调查。一是这五个城市代表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是四个区域的中心城市。

北京在北方,上海在东部,广州在南部,成都、重庆在西部;二是这五座城市代表中国文化、经济、区域发展的趋势。北京是首都,是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同时是中央级媒体的所在地。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州是中国南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中国最活跃的媒体大都出自该市,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广告额占全国广告额一半左右。成都是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是中国都市报和中国第一家媒体上市公司的诞生地,重庆是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西部最大城市,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其次,对五个城市的报纸、电视、新闻网站、新闻杂志进行抽样。

在报纸方面,对五个城市的都市类报纸和党报都进行抽样,但有所偏重。广州的报纸是中国最发达的,还对该市市场化程度高的专门化报纸做了调查,北京有中国最多的行业类报纸,对北京该类报纸进行了抽样;在电视方面,主要对北京和广州的电视台进行了调查,包括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以及广州的南方电视台;在杂志方面,中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都分布在北京、广州和上海,本次的杂志调查也只在这三地进行抽样;在新闻广播方面,有全国影响的新闻广播电台主要在北京,故只在北京进行抽样;新闻网站选择了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网站新浪和地方政府投资较大的重庆华龙网进行调查。

第三,对于选择的新闻媒体进行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也就是对于一家媒体的一个部门全体从业者进行问卷访问,这样为避免某一个部门人员上班时间不同而漏填造成样本偏差(如白天调查会漏掉夜班编辑)。

第四,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7%,问卷由访员当面发放,自填密封后再由访员回收,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当前新闻从业者流动现状

本调查关于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的媒体数、新闻从业年限和重新择业意向,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评价当前新闻从业者流动性的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从业者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内(占71.7%),约1/3的被调查者从业5年及5年以下(占38.6%)。计划经济时期新闻工作者在一个单位工作二三十年甚至一辈子比较常见,而本次调查调查发现在一家媒体从业2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很少(仅占8.41%),而新闻网站从业者的流动性更加突出,5年及5年以下从业者比例达到76.3%(表1),当然新闻网站从业者工作年限短与网站是一种新媒体有关。

将从业年限赋值,大致得到新闻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资同为8.66年(N=1304),不同媒介从业者新闻职业从业年限存在较大差异,报社从业人员平均年资8.68年(N=726),电视台和电台从业人员年资相对较长,分别为9.75年(N=268)和9.65年(N=126),而网站从业人员年资最短,仅为4.35年(N=80);如果纵向比较,中国大陆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资缩短了,从业者职业流动增强了。由于媒介市场化刚刚起步,二十世纪末两次调查均显示我国大陆新闻从业者年资较长,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调查显示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总体平均年资为12年,其中,从事新闻工作11年以上的资深人士占现职新闻工作者总数的48.4%(N=1649);2002年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0年。随着传媒市场化的发展和市场类媒体的兴起,一方面一大批新人加入新闻媒体,另一方面,传媒从业者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从而传媒从业者平均从业年限越来越短,传媒从业者流动性增强。

本次调查显示,将近一半(46.9%)的新闻从业

者至少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媒体(包括现工作媒体)工作过,换句话说,近一半的新闻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

从不同媒介来看,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从业者流动性较小,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只在一家媒体工作过,而杂志和网站的从业者流动性较大(表2)。虽然几种媒介中网站从业人员从业年限最短,但仍然有超过一半的从业者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网站工作过,可见网络新媒体从业者的流动性最强。

再看被调查的新闻从业者重新择业方向,只有37.2%的被调查者表示重新选择仍会从事传媒业,但明确表示不会选择传媒业的也仅占15.2%,而超过四成(43.47%)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这说明新闻从业者对职业的忠诚还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与历次调查相比,这种对新闻职业未来的坚持在下降。

2002-2003年在全国八个城市进行的新闻从业者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有7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5年以后还会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类似的,2002-2003年在杭州的新闻工作者问卷调查显示,72.4%的受调查者表示五年后愿意从事新闻工作,除了职业忠诚度可能的下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媒从业者择业的市场化。

另外,本次调查中超过四成的“说不清”,说明当前转型期的新闻从业者对未来迷茫、矛盾的心态。不同媒体从业者对重新择业问题的回答有显著性差异,电台从业者有一半比例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新闻业,而新闻网站和杂志却分别只有26.9%和29.6%的人表示愿意(表3),调查显示,电台从业者继续从事新闻业的意愿最高、网站从业者的意愿最低。

从未来就业意向看,电台员工的忠诚度最高,有一半的员工表示如果重新择业,还会选择选择新闻业。

三、不同新闻从业者流动性的差异分析

新闻从业者的身份、所在单位的性质、性别、职务等因素与其流动性紧密相关。

与新闻从业者流动性联系的首要因素是从业者的“身份”。在传媒市场化之前进入媒体工作的从业者,多属传统事业编制,但新闻单位的“铁饭碗”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尤其是都市类媒体、新媒体均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在用人上实行聘用制,进入媒体较晚的从业者多属聘用制,目前媒体通行的用人体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本次调查发现,聘任制成为新闻单位用人主流体制,占被调查对象的六成。在新旧用人制度并存的情况下,事业编制身份的从业者往往比聘用制从业者拥有更优越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在同一家媒体同一职位的员工,事业编制员工往往比聘用制员工月薪高两三千元;另外,由于聘用制员工不属于铁饭碗,员工职业流动程序也更方便,因此聘用制身份人员的流动性明显高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本次调查也显示,三分之二的事业编制人员只在一家媒体工作过,而在聘任制人员中这一比例仅为44.1%;在两家或者以上媒体中工作过的人员比例,事业编制人员中只有三分之一,而聘任制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比例(表4)。

本次调查发现,工作时间越短的员工中聘用制身份的越多,而工作时间越长,则事业编制从业者的比例越高(表5)。从业者事业编制者多是传统计划经济下媒体的用人制度,事业编制新闻工作者从业年限相对较长,这一方面因为事业编制的从业者相对稳定舒适,不愿流动,另一方面,事业编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传媒用人机制,这就自然导致事业编制从业者的从业年限长于聘用制员工。聘用制是一种市场化用人方式,从业者与媒体是一种合同关系,而事业编制是一种事业单位身份,等同于政府公务员的待遇,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身份正在处于从事业单位编制向市场聘用制的转变过程中。

通过加权计算,有正式事业编制员工从业年限平均为11.28年,而聘用制员工从业年限平均为6.95年,T检验显示,事业编制员工从业年限显著长于聘用制员工(t=14.10,p

其次,从业者所在媒介单位属性显著影响了其流动性。媒体性质不同,从业年资具有明显差异,党报/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传媒体制改革中作为公益性事业来对待,其从业者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待遇,而都市类媒体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性产业成分更多,其用人机制相对灵活,因此党报/台员工比都市类媒体员工更具稳定性。本次调查显示党报/台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年资平均为10.01年(N=564),而都市类媒体从业人员平均年资为7.83年(N=463),另外,行业类媒体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资为7.98年(N=161),新媒体从业人员平均年资仅4.09年(N=66);党报/台从业人员不但从业年限长于都市类媒体员工,且超过六成(60.82%)的党报/台新闻从业者一直只在一家媒介工作过,而只有45.79%的都市类媒体从业者只在一家媒介工作过。

实际上,从业者的身份和所在媒介的属性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将从业人员身份和媒体性质进行交互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党报/台的员工大多有正式编制,占52.7%,而都市类媒体员工则以聘用制为主,占68%(表6)。因此从业者的身份和单位性质交互影响了其职业流动性。

另外,传媒从业者所在单位的待遇影响了其流动性。本次调查虽然没有涉及工资收入等经济待遇,但调查中涉及的签订劳动合同与否显著影响其流动性。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忠诚度明显高于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与单位签有劳动合同的员工只在一家媒介工作过的占53.95%,即仅有46.15%的员工有过跳槽经历,而未与单位签劳动合同的员工跳槽率(在2家或2家以上媒体工作过的比例)高达62.30%。

再次,本次调查发现从业者职务与其流动性具有明显相关,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工作过的媒体也越多。本次调查的7位媒体老总均在2家以上媒体工作过,即均有职业流动经历,媒体从业人员的年资和职务呈正相关,即职务越高其从业年资越长,基层员工的平均新闻年资为7.61年(N=1034)、部室主任为12.90年(N=228)、媒体老总则达到18年(N=8),从业年资越长其工作的媒体一般就会更多。但另一方面,从未来职业意向看,职务越高者越不倾向于再流动,调查的7位媒体老总中4位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职业还会选择新闻业,而基层员工的这一比例仅为38.31%,这表明,较高职务的新闻从业者往往通过较长年资、职业流动等经历来积累的,当他们获得较高职务后,便不太愿意流动了。

最后,由于生理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别对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女性较男性倾

向于稳定。本次调查显示,男性从业者平均在1.80个新闻媒体工作过,而女性从业者平均在1.67个媒体工作过,T检验显示,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

四、结论和讨论

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单位的核心,稳定、高素质从业者对一个单位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本文分析可见,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在重新选择职业意向上再选新闻业的比重也在下降,随着传媒市场化的深入,可以预见,未来新闻从业者的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对任何行业而言,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流动才有活力,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新闻工作者个人而言,流动能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传媒单位,从而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对于传媒业来说,新闻从业者的适度流动有助于媒体建立灵活的用人体制,加强了媒介从业者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不同媒介从业人员的相互流动也有助于不同媒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特别是随着不同媒介界限的模糊化,跨媒介、跨地区和跨行业成为中国媒介发展的方向,不同媒介从业者的相互流动给媒介业带来新鲜血液,有利于媒介之间的有序竞争,也最终促进媒介市场化的建立。

但传媒从业者过度、无序流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媒介从业者流动过于频繁会影响媒介单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使员工缺乏归属感,一位报社记者称,许多记者在各家报纸间跳来跳去,“没有根的感觉”,“没有时间思考”,“没有职业的荣誉感”,“只是谋生的职业,而不是什么新闻理想”;其次,有些竞争白热化的同城媒介互挖墙脚不利于媒介间的有序竞争和良好合作。一些经常跳槽的“漂记”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时心不在焉,反正不行就走,不利于媒体的发展,传媒人的频繁流动加重了本来就存在的报刊同质化问题,过度流动也让媒体都不愿培养人才而倾向于挖人,因为培养人才要承担被挖的风险,长期以引进代替培养往往会“引进女婿气跑儿”,引起员工的不满;再次,不理性流动不利于传媒人个人的发展。媒介从业者跳槽到了另一家媒体经常“水土不服”,一些专业记者、编辑被挖去搞管理,是对专业人才的极大浪费并且效果不好,以传媒“川军”外流为例,2002年原成都《蜀报》、《商务早报》部分记者投奔《21世纪经济报道》后,呆了不到两月,就被悉数淘汰出局,一些曾在昆明、福建、广州等地媒体担任领导职务的四川记者也纷纷打道回府,“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传媒人“文而优则仕”的现象往往影响了传媒人的发展,优秀的采编人员并不一定适合做管理工作;最后,一些媒介从业者在不同行业间跳来跳去,将新闻行业看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本次调查中有被访者表示新闻从业者在年轻的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几年后会重新考虑职业前景,本调查显示,新闻从业年资平均8.66年,这种情况不利于资深新闻人的培养,对比美国的新闻同行,从业年限长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很多,如美国著名电视主播丹・拉瑟直到74岁才告别他服务了44年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

要规范传媒从业者适度、有序的流动,首先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用人机制。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从业者的身份显著影响了其流动性,表面上看这是身份造成的差异,而背后则是这种身份差异带来的薪酬、待遇和地位的差距。这是我国传媒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当务之急是逐渐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打破因身份差异,建立起按劳分配的机制,减小因身份差异带来的流动;其次,相关部门要创造有利于媒介从业者有序流动的体制。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责任和偿付、人才流动与保障媒体工作相对稳定、流动人才的社会保障,以及媒体宏观的新闻人才调配等等方面,现在各个媒体均有自己的政策,相互间矛盾甚至对立,缺少新闻传播行业整体性的人才流动的制度空间,这亟需建立有利于媒介从业者合理流动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成熟的传媒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第三,媒介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养,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媒介单位要为其员工创造充分发挥个人才干的平台,注重对自己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如果各个媒体都想抢现成的熟手而不愿意培养记者编辑,这将扼杀传媒人才的成长环境。当前,过度追求市场占有率、吸引眼球的媒体竞争打乱了市场秩序,有的报社记者感觉像是“写稿机器”,严格的绩效考评体系逼得记者无法做深入报道。现在的很多传媒重用人轻育人,据调查,近90%的新闻从业人员“从未有”或“极少有”脱产进修的机会,近一半左右的人“从未有”或“极少有”聆听专家学者讲座的机会,而在对青年传媒人的一项调查中也发现,如在进修、提职、加薪三者中只选一个的话,50%的被访者选择了进修。所以,建立合理、透明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传媒人才培训制度,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是我国传媒积累高素质人才、让传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唯一办法。

参考文献

[1]林晖:《“双重转型”态势下中国传媒业发展战略》,《新闻记者》,2009年,第8期

[2]佚名:《人才流动的驿站?记者纷纷跳槽为哪般》,《招商周刊》,2004年,第48期

[3]周凯:《首发四成调查记者计划转行》,《中国青年报》,2011年6月14日,第3版

[4]《新浪浙江站诚聘英才》,引自新浪城市,

[5]全国主流媒体的从业者对整个中国新闻从业者有示范性意义,他们是当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最活跃的、也是代表下一步中国新闻业走向的从业者群体。

[6]这种赋值的标准是:从业年限5年或5年以下记作5年,6-10年记作8年,11-15年记作13年,15-20年记作17年,20年以上记作20年。

[7]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道德》,《新闻记者》,1998年,第3期

[8]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道德》,《新闻记者》,1998年,第3期

[9]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4页

[10]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1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6页

[12]包丽敏:《报人“转会”》,《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31日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3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里茨成为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信息经济学家第三次荣获该奖。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严重。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先是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后来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又导致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巩固和增强国内外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我国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业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最脆弱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数量很大,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针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一般的解释是成因复杂,主要是体制问题。笔者认为,体制问题固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才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银行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由于银行信贷交易存在跨时风险,因此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种天然的脆弱性不仅是因为当前处理的资金的未来支付与预期有关,而且也与对交易对手的逆向选择及其承担的道德风险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有关。银行信贷风险分如下三种:

第一,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型的借款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一是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二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银行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

第三,银行内部风险,即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问题”。针对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总行难以区分不良贷款是由分支银行草率行事甚至是寻租行为造成的,还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总行作为委托人,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小化的风险,是风险规避者。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为: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等。e和A正相关,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一步升迁的机会。r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目前,银行系统一般采取定额薪酬,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分支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信贷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但我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成为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银行的努力只能使后两种风险降低。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识别和严格监管等信息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信贷合约和机制设计等激励手段来降低风险。

二、关于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

第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一是运用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建立起的系统和工具,包括贷款决策系统,五级贷款分类、行业信用风险评级、抵押价值评估、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和信贷组合管理系统等,将贷前的评审、贷中的管理和贷后的监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动态监控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立银行内部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如工商银行在2001年运用信贷管理综合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由总行对一级、二级分行的主要业务实行直接监控,充分发挥总行信贷监测控制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逐户逐笔监控信贷投放,每旬通报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借鉴央行监管模式,建立内部警告、整改、停牌、市场禁人和责令退出制度,增强了总行对全系统的监控能力,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

2.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第一,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只有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提供理财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第二,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作用。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而使用框架文本,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期还款。

第三,要提高监管质量,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资产质量转劣的苗头,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

第一,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同业之间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第二,积极推广银团贷款模式。银团贷款是当今国际信贷业务的通行做法,由于贷款风险是由各贷款参加行按照份额承担,分散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多家银行会根据各自得到的不同信息对项目进行判断,导致坏项目不容易获得贷款或贷款后被及时中止,从客观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良资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目前我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银行对于一个项目或一笔贷款,要么全部承贷,要么不贷。而且,即使一个项目由多家银行提供贷款;通常也是各签各的合同,互不相干。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常陷入无序竞争中,纷纷对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和巨额贷款,从“惜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局部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又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对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同业间的合作,按照风险分散化的谨慎原则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三、相关问题

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生活的基础,银行机制是否能顺利运行最终依赖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形成全社会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舆论环境。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第三,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借助专业担保公司实现企业信用提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信贷交易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于尔根·艾希贝格尔,伊恩·哈珀.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4

【关键词】 音乐语言治疗;戒毒者;负性情绪;心理;行为

Effect of Language and Music Psychological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Behavior Correct Effecacy. Zhang Jinxiang, Zhai Ailing, Wang Yong, et al. Jining Mental Hospital, Jining 27205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gst depressed and harmful active correct effect of music language psychology therapy to detoxificatee. Methods Sixty detoxificatee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s group and control croup, both group were managed and educated with the roution manage wa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urrently (espouse) psychology nurse, 30 detoxificatees(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music language cure way for 6 weeks. All subjects were estimated by SDS/SAS, and NOSIE. Results Decreases of all the scales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music cure way with language introducing could improve the harmful emotion, correct the mistake acknowledge, recover society function, It had the actively affect for psychology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Music and language therapy; Detoxificatee; Negative emotion; Psychotherapy; Active

海洛因依赖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部疾患。据文献报道[1],海洛因依赖患者存有一定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该情绪与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影响,为海洛因依赖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也给临床诊断治疗增加一定难度。因此,全面分析每位海洛因依赖者的负性情绪及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再根据其个性的负性情绪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对海洛因依赖者的康复和预后判定有较高的价值。有文献报道[2],目前,强制、劳教和自愿戒毒所都存在身心康复措施薄弱,重药物脱毒,轻身心康复;重戒毒所内戒毒,轻社会帮教的情况,这也是造成戒毒所成效差,复吸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亟待研究和解决。鉴于此,我们对30例脱毒后具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其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戒毒者进行了音乐语言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7年1月~4月在我所进行戒毒的60例戒毒者,符合CCMD-3关于海洛因依赖的诊断标准,入所时尿吗啡检测阳性,排除严重的精神疾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4.86±13.71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者4例;职业:个体经营者21例,无业者5例,其他4例。婚姻状况:已婚8例,未婚13例,离异或分居者9例。吸毒方式:烫吸4例,注射8例,混合18例。吸毒剂量1.02±0.21g,吸毒时间1.86±0.83年。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22.48±9.69岁。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者4例。职

业:个体经营者20例,无业者5例,其他5例。婚姻状况:已婚10例,未婚12例,离异或分居者8例。吸毒方式:烫吸3例,注射6例,混合21例。吸毒剂量0.96±0.16g,吸毒时间2.07±0.71年。两组戒毒者在上述变量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戒毒者经2周系统的药物治疗脱毒成功后入组,入组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管教,给予一般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为期4周的音乐语言心理治疗。音乐语言心理治疗由工娱疗科具有一定音乐治疗能力的护士专职具体实施。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音乐治疗,音乐采取感受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以聆听针对阴性症状特制的具有轻松、活泼、愉快、欢乐、节奏感强、热情奔放的乐曲,包括轻音乐、民乐、世界名曲等。具体方法是:每周一~周五上午9:30~10:30和下午2:30~3:30到工娱疗科接受音乐治疗,时间为40min。治疗前,调查、测试、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定治疗的目的;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以及编写相应的诱导语言;播放背景音乐。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背景音乐和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语言诱导和沟通。治疗的方法是在播放一段特定的背景音乐的同时进行语言诱导。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的,同时,也有不同的音乐的诱导语言。在治疗过程中,先后采用了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人生历程回忆,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催眠,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积极性暗示,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呐喊与宣泄,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对未来生活憧憬,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对母爱的感恩等。诱导语言的节奏、声音的大小,语言的内容与治疗的目标与背景相匹配。在每次诱导治疗后,与患者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

1.3 评定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由2名从事多年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于入所后2周及6周后进行评定,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ISE)[3]于治疗前及每两周末由分管护士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建立数据库输入SPSS 11.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有关资料表明[4],大多数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且与滥用量、滥用年限、滥用方式、复吸次数有一定的关系。文献报道[5],在强制戒毒所戒毒康复期的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症状的出现率为87.3%,以中度和重度抑郁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占被调查者的38.2%和41.8%。大多数海洛因依赖者在急性戒断反应基本消失的情况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且抑郁程度较重者居多,如不及时发现及控制,易将成为导致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寻找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和不良心理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从多方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音乐作为一种心理干预的方法,其临床疗效已被证实。音乐主要式是通过它的物理性和对人情绪作用来影响人的心理。文献报道[6],音乐干预是精神疾病较好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它能分散精神病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活动能力,调节情感反应,巧妙地把各种病态行为引入正常轨道,丰富住院生活,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但是,单纯音乐治疗也存在不足,

音乐崇尚的是一种感染情绪作用,而不是智力、推理和判断活动,它具有难理解性和缺乏针对性的弱点[7]。语言作为心理治疗媒介,虽然具有逻辑性和说理性强的特点,但却有着“情景性”和“感染性”不足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被治疗者会出现“道理我明白,可就是控制不了情绪的情况,使治疗者无可奈何[8]。有学者报道[9],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能提高情绪机的稳定性,且效果要好于单纯音乐治疗。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被治疗者想象、思维、回忆等心理活动在治疗师主动的引导下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对被治疗者的掌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音乐语言治疗对戒毒者心理行为干预效果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前,两组SAS、SDS、NOSI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OSIE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合分析表明,音乐语言心理治疗,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戒毒者的负性情绪,矫治行为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心理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4 参考文献

[1]穆俊林,孙敏,陈兴时,等.海洛因依赖者的负性情绪与P300电位.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05-207

[2]刘志民,连智,刘锐克,等.昆明、北京两地不同戒毒机构戒毒治疗基本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药物滥用杂志,2005,11(4):214-221

[3]张明园.精神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35-217

[4]冯怡,徐嗣荪,王秀华.50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状况分析.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9,5(1):12-15

[5]张建球,李辉.曲唑酮治疗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焦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3,12(3):201-203

[6]顾红.音乐干预的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64-167

[7]徐光兴.临床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34

[8]浦仁.神奇的音乐治疗.了望新闻周刊,2000,28:48-49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5

关键词: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控制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22-02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疾病,发病率位居各种慢性病的榜首[1]?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粗略统计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约为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衰患者45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风心病患者250万,先心病患者200万[2]?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工作,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难题,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因而社区综合管理工作对心血管疾病控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中心针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5例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1.9±3.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7例,肺心病患者11例,脑卒中患者6例,心衰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 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并排除合并有严重疾病患者,罹患有智力?听力和肢体活动障碍者,不愿配合医生调查者及预期寿命不足1年者?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研法,所用问卷为我中心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不良生活习惯和用药依从性等,将患者填写完整的问卷收集归档,统一保存?对不同影响因素对慢性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影响加以深入探讨分析?其中,体重状况应用BMI 指数加以衡量,不良习惯调查则包括是否存在酗酒吸烟?不良饮食和缺乏运动等问题?对心血管疾病认知状况问卷的内容,则包括慢性心血管疾病知识及日常自我管理措施等测试内容,如患者测试正确率≥80%则视为认知良好,其余则为认知不足?

1.3疗效评价 对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加以评价,分为达标及未达标两种情况?控制情况达标是指,患者的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获得明显改善,并且能够参加一般性的体力活动,疾病对正常生活已无显著影响?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则视为疾病控制情况未达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本组75例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疾病控制效果达标人数约为40例,未达标人数为35例,达标率约为53.33%?相关影响因素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如表1所示?其中,男性疾病控制达标率为45.65%,女性疾病控制达标率为86.36%?年龄≥65岁者疾病控制达标率为39.13%,年龄

作者简介:黄学平 男 (1972―)苗族 大专,独山,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 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方面

30.43%?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疾病控制达标率为21.21%,无不良生活习惯疾病控制达标率为78.57%?用药依从性良好疾病控制达标率为82.85%,用药依从性不佳疾病控制达标率为27.50%?

经过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心血管疾病认知情况?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及用药依从性等影响因素,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通过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加以调查分析,我中心发现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心血管疾病认知情况?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及用药依从性等影响因素,对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完善患者健康档案,加强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准确分析引起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原因[3],通过医生一对一指导?健康宣教及密切随访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敏亚,周浩,张一英,等. 疾病细节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影响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 339-341.

心心相印折纸范文6

【关键词】求职失信 影响因素 面试不实 简历造假 随意违约

当前,为应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减少招聘中的不确定性,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部分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诚信的措施,如虚构简历、面试不实、保底签约、随意毁约等行为,这些失信行为无形中提高了社会劳动力就业成本。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浙江省就业市场中求职失信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总结促进浙江省就业市场诚信求职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提高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人才利用率,切实贯彻落实人才战略。

一、浙江省就业市场求职失信行为的现状分析

以毕业于1990年~2015年之间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在浙江地区的求职者为调查对象。本次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000份,收回987份,剔除数据缺失、不可信问卷等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942份,有效率95.44%。这些问卷发放涵盖浙江的所有地级市。本次调研男女比例相对均匀。各专业人数基本一样。从学历情况来看,本科学历最多,人数达到502,占比为53.3%,大专学历333人(占比35.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最少,占11.4%,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一)简历造假的现状分析

从个人对简历造假的态度方面看,21.4%认为简历造假是有必要的;37.5%的人认为简历适当修饰可以理解,表明有近六成人简历修饰和造假表示认同。仅28.3%的人鄙视简历造假。可见,人们对求职过程中的简历造假态度过于宽容,简历真实程度过低。此外,仅有17.2%的被访者认为求职简历中作假不利于个人的求职,其余或多或少会认为简历作假是有利的。可见,社会上大部分人对简历作假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从简历造假的内容分析,调查发现求职者认为实践经历、证书情况、获奖情况等方面较容易造假,且这些部分的占比较均衡。可见,求职者对简历的多个部分均存在造假的冲动。

有63.7%被访者表示对简历进行过修饰,或是编造过简历。 说明求职中大多数人的简历掺杂水分,简历的可信度较低。简历造假的社会现象较为严重,值得关注。

(二)证书造假的现状分析

从个人对证书造假的态度方面看,被访者中表示不能容忍制造假证书的比例不到一半,过半数人或多或少对制造假证表示可以理解甚至赞成,其中近一成人员表示赞成制造证书,求职者对制造假证的态度过于宽容,可见,证书造假的社会氛围较差。

从个人证书造假的经历看,仅有55.4%的人表示没做过假证,17.3%的人表示有做过假证书,还有27.3%的人表示想做但不敢做,表明制作假证的现象并不鲜见,而且人数较多,制作假证的现象较严重,值得关注。

若制作过假证书,您制作过哪些假证书/假奖状

对制作过假证的163人做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制作过假证书较多的是相对实用性证书,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奖学金证书。相反英语四六级证书的造假率相对较少。

(三)面试不实的现状分析

在面试时,被问及是否报名了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的调查者中,仅有40.7%的人员会直接诚实的对招聘官说出来,其余均存在隐瞒或不实回答。可见,当前社会中面试不实现象较为严重。

样本中,仅有34.6%的人表示在面试时从未有不诚实应答,绝大部分人员表示会隐瞒实情,近半数的人员在面试过程中存在自我吹嘘和做出不实承诺的现象,还有三成人员表示有其他不诚实回答。表明,面试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较为普遍,面试过程的诚信行为亟待加强。

(四)随意违约的现状分析

针对问题“您在与单位签约后,如何看待求职者签约后的违约行为”的调查,仅21%的人认为与单位签约后违约是对用人单位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余近八成人或多或少对随意违约行为持宽容态度,甚至有近10%的人认为只要能找到满意的单位,即使违约也可以理解。可见,受访者普遍认为与单位签约后的违约是正常现象,对签约后违约的行为过于宽容,不利于就业签约的行为约束。

针对问题“如果您己经跟某一用人单位签定了协议,但是您又遇到了一个更好的单位,这时您会怎么做?”的调查,仅35.7%的人表示既然已经签订了合约,不能违犯诚信原则,所以不会毁约;其余均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约行为,甚至有22.6%的人表示不管多少赔偿金也要毁约。表明目前的求职环境中,求职者的违约行为很普遍,且呈现常态化的现象。

针对问题“如果您己经跟某一用人单位签定了协议,但是您又遇到了一个更好的单位,这时您会怎么做?”的调查,仅35.7%的人表示既然已经签订了合约,不能违犯诚信原则,所以不会毁约;其余均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约行为,甚至有22.6%的人表示不管多少赔偿金也要毁约。表明目前的求职环境中,求职者的违约行为很普遍,且呈现常态化的现象。

二、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求职失信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次调查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认为求职行为中出现的失信行为主要受到个人基本情况、家庭诚信教育和诚信氛围、学校诚信就业教育、个人认知情况、社会诚信就业氛围的影响。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求职诚信行为的影响因素

为了具体探析求职过程中诚信行为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变量为是否有过求职不诚信行为(值为1,求职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值为0,求职过程中不存在不诚信行为)。具体根据问卷中的有关被访者是否出现过简历造假、面试不实、证书造假、违约的情况进行定义,即只要上述四个方面中有一个方面存在不诚信行为,即认为其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上述四个方面都不存在不诚信行为的,则认为其在求职过程中不存在不诚信行为。

(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父母的诚信表现、学校诚信教育、个人认知、个人基本情况、社会求职诚信氛围对求职者的求职诚信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第一,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年收入越高、已毕业年限越高,其求职中作假的可能性越高;期望年薪与求职造假可能性成反比,这也许是因为期望年薪越低的人往往是能力相对不足,或者经验不足,或者急需工作,为成功获得一份工作,一方面通过降低自己的期望薪酬,一方面通过过度修饰简历,来提高自己的获得工作的可能性。

第二,个人认知情况。成绩排名越高,就业中的不诚信可能性越低;如果荣获过荣誉证书的,那么概率就会降低为原来的0.55倍;诚信意识越高,求职过程中失信的可能性越低;认为自己是一个自信的人,其在求职过程中的不诚信的可能性将下降56.1%。

第三,父母诚信表现。父母存在不诚信行为的被访者,其求职过程作假的可能性提升3.327倍。

第四,学校就业诚信教育。在学校接受过就业诚信教育的学生,其求职过程中作假的可能性下降为原来的0.478倍。

第五,社会求职诚信氛围。身边的人在求职方面做到诚信的人越多,其在求职过程中的越容易出现造假的行为。

三、加强求职诚信行为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诚信教育

从前文分析可知,在大学或研究生院接受一定的诚信就业教育的被访者,其在求职过程中失信的可能性下降。因此,在注重校园诚信熏陶的同时,倡导父母践行守信。父母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守信行动对子女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一旦发现子女有不诚信行为时,应当关心正视子女失信的背后真实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父母对子女不要轻易夸下海口,一旦做出承诺就要践行诺言。同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信守诺言。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由前文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在求职过程中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信现象,且社会诚信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求职者求职失信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求职诚信氛围。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不断加强对诚信行动的宣传。其次,利用普法教育平台进行宣传渗透,把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和普法教育结合起来。最后,建立市场化监管机制,对于编造假账、偷税漏税的企业,要给予强而有力的严惩打击,要把它从行业队伍中清除出去,使那些吹牛皮、虚假宣传、做假贩假、违规违法、不守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其在社会上没有生存的空间。

(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前文的调查显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基本的《劳动法》常识,不了解我国的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因此,社会公众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法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四)完善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注重考察和评估毕业生从事就业岗位的实际能力,摒一味追求高学历、名学校、多证书等“光环因素”的选人方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使就业市场中求职者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用人单位在要求求职者诚信的同时,自身也要注重诚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真实,建立科学的选拔方式,实现公平竞争,不能将求职者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应聘者个人提供的材料以及自我介绍,应在招聘过程中增加必要的就业岗位能力测试或综合知识测验这一环节,并合理地分配笔试及面试的分数比例。

参考文献

[1]王佳佳.F大学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2]杨飞飞.大学生求职诚信的缺失及矫正研究――以陕西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5.

[3]周有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4]常秀芹.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北省唐山市大学生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7(2):113-116.

[5]向媛秀, 当前大学生求职诚信问题的研究――基于广西三所高校的调查数据[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