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乙己阅读答案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1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理念也渐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接受,并落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对话教学”的理解有失偏颇,从而降低了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预设过于充分。在开始对话前教师就对对话的话题和相关答案进行了预设,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局面。二是对话浮光掠影。教师预设的话题缺少一定的深度,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出来,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三是对话形同虚设,为对话而对话。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公开课的教学上,教师放不开,学生也总是试图迎合老师的答案,缺少真实性。四是对话的时机和形式不当。学生还没有对文本进行充分地感知,就被教师分组进行所谓的“对话”——分组讨论,导致理解和体验不深。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对话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讲台下的座位形式,让学生围坐在教师周围,或者教师站到学生中间去,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空间上营造师生平等的氛围。

在对话教学中,对于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

二、给予充裕的有效对话时间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熏陶,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真实的体验。当然这个对话过程不仅仅限于课内,可以是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也可以是在课后布置学生背诵积累、拓展阅读时。其次还要给学生充分的对话时间,让学生在与同伴、老师讨论交流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与感悟,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阅读体验,获得新的感知。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为学生顺利学习课文打下基础。课后我又布置学生通读《呐喊》以及鲁迅同一时期的相关作品,使学生进一步认清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本质,丰厚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设计有效的对话话题

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一个好的话题,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合适有效的话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三是综合性,涵盖面广,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四是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展开丰富的想象;五是开放性,能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多角度考虑问题。上《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话题:1?郾钱学森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2?郾作者为什么说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3?郾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悟?4?郾以“若我出国留学了”为话题,展开生与生、生与师的对话交流。这4个话题环环紧扣,文本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明确,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跳一跳可以顺利摘到“桃子”。

四、倡导开放性的对话局面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以自己个性化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其次,在对话过程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担当好“主导”这一角色,注重细节,善于捕捉学生对话中有价值的东西,科学引导,及时调控。只要学生的解读不背离文本,不背离价值取向,就应该加以肯定和保护。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看法。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孔乙己自命清高,实则迂腐,认为“窃书不能算偷”;有人说孔乙己是个邋遢的人,不讲卫生;有人说孔乙己好吃懒做,以致穷困潦倒;也有人说孔乙己很有才华,能写得一手好字。这些答案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生成的对孔乙己个性化的认识,有些虽然不够贴切,不够深入,但我们应尊重学生与文本对话后产生的真实想法。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79-01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其独立找到答案,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而学生在启发式教学的引导下,既能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发展其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客观教学规律和具体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实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启发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目的。针对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包括:1)其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优化结合课本知识和自身智力。2)其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作用只能作为指向标,不可喧宾夺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实现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3)其强调实践结合理论,也就是教学过程中要有机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情况,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理解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应用策略

1、案例分析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结合

将案例分析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相互结合,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提前布置案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讨论,以促进生生间良好的交流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选用的案例必须是以某种事实为依据编写出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故事案例。只有经过对这种案例的分析,学生才能达到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春》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析文章,寻找作者描写春天的几个方面,以及所描绘的春景有哪些?对景物的描写又分别应用了如何的修辞手法?学生在对《春》这篇文章分析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相同类型文章的知识特点,以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并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如何写作此类文章的技巧和特点。

2、重视提问过程中的启发性

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来启发学生的方法,科学合理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跟上教师思路,然后正确的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带着目的性的对学生提出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所提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复杂,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而教师提问要达到理想效果,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获取答案,充分感知学习的乐趣取得成就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重视提问的启发性是关键。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课外期间,了解文章中描写韩麦尔神态、语言及行动时,韩麦尔先生体现出的心情如何?以及小弗郎士变化中他表现出如何的情感?当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反反复复进行阅读时,就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心情的悲痛和沉重,感受到小弗郎士表现出的爱国之情。又如:《孔乙己》教学完成后,教师不妨提出如下问题:孔乙己到底是受到谁的迫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孔乙己等相关角色,进而总结归纳出:由于孔乙己生活于黑暗的社会中,诸如孔乙己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其人际关系十分冷漠,而孔乙己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备受侮辱、迫害和嘲弄、奚落,这是直接导致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借助启发式提问,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写下文章的目的。

3、启发引导学生做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做相关试题也是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故语文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例如:《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做相关试题:《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文中渔人们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学生通过学习便能知道,中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是文章作者,但很快学生会被第二个问题难住,此时教师要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协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走进桃花源之前路径的描绘词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认真的阅读课外,自然而然就能发现问题的答案:“缘溪行,忘路……豁然开朗。”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是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自学的习惯。

4、引导启发学生讨论问题

任何学科在教学中,带着目的性、计划性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具有积极的促进性作用。教师不妨将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设置某些问题,引导其进行探讨,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例如:《我的叔叔于勤》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基本了解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是丑陋的金钱关系,文章主要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不过,单纯的让学生了解远远不够,毕竟文中描述的社会与学生相差甚远,故而,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有必要组织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抛出讨论题目:究竟文章主人公是谁?引导学生回归到课文中,重新分析课文主人公形象,逐一描述文中出现的人物,再次体会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并深入的理解课文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并非单纯性质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艺术的一种,它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紧密相联,对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进而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志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关爱明天,2015.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3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原本是中医学上一种非常简单的诊断方法,此时,似乎成了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脉的依据。许多教育行家认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积极实施“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与师本化、灌注式教学相对立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精髓就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

从哲学的观点看,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因而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我们的教学一旦促进了学生从“无意识的主体角色”转化成为“有意识的主体角色”,就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要做到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设法提供各种机会,在提供机会中引导,在引导中灵活运用机会。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遵循“生本教育”,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提供机会和加以引导。

一、拟好提纲, 提高阅读能力。

这种做法看上去平凡得很,许多教师都会这样做,但请注意,在这平凡的做法中有不寻常的地方,这就要看有没有把这种做法看成是一个机会。我这样做,是作为给学生提供进入主体角色的一个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什么都觉得好奇怪,什么都想弄个明白,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就要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去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因而,我在上每一节课的内容之前,都认真设计好恰当的阅读提纲,引导学生去思考、阅读。现以九年级课文《孔乙己》的阅读提纲为例:

①作者对咸丰酒店的环境作了哪些描写?并想想这些场景描写反映了孔乙己、酒客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穿长衫的与短衣帮进行对比描写有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

③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的?

④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他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

⑤孔乙己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你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学生依据这个提纲去阅读,既可以站在整课的高度去综观课文的知识点,同时又给了学生明确的阅读导向,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为下来的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铺下了基石。

二、合作研讨,开拓思维能力。

“生本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合作研讨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激发学生发生疑问,提出问题,再通过合作研讨的方式,思维发生碰撞,从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是可怜还是可恨?

这一问题提出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积极研读课文,热烈讨论,寻找答案。有的说:孔乙己科举考试失败,穷困潦倒,周围的人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把他当作笑料,经常戳他的痛处,等于在伤口上撒把盐,真没人性,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真可怜!有的同学却认为: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鄙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不然,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不值得同情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把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讨论中,每个人既有机会充当演讲者,又充当评判员的角色。谁的发言水平如何,都能及时得到他人的评价、纠正、补充。

这样,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 就在一次一次的讨论活动中探索着,实施着,发展着。

三、拓展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教学完《孔乙己》之后,我引导学生与《范进中举》进行对比阅读,比较:①两篇课文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②在科举考试中,范进是胜利者,孔乙己是失败者,他们的不同结局说明了什么?③作者是带着怎样不同的心态来描写孔乙己和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综合性较强或难度较深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思维就会不断开阔,创新能力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4

关键词:语文课堂;三问;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27-01

都说“问题”是课堂有效性的基石。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提问?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努力地学习、摸索、实践,也偶有所悟、所得。我渐渐明白有效的提问是以透彻理解文本、深入钻研教材、真切了解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实效性、检测性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地设计教学中的每个提问。

根据对课堂教学提问的总结,我把有效提问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问文本”、“问读者”、“问作者”。其实,这几个层次是从阅读教学课程理念中的“读文本、读出自己、读懂作者”受启发而想到的。读懂文本即知道文章写的什么;读出自己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读懂作者即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读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一、问文本

问文本是提问的第一个层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纵观全文、整体把握,初步强化关于文本内容,给学生留下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教学记叙文、小说类课文时可以问“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羚羊木雕”为题?学生听后,就会急于通览课文,寻找答案。在教学《孤独之旅》时可以提问“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在教学散文类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在上《背影》时,老师可以提问“文中写的谁的背影,共几次?”……提问的角度可以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提问的次数也因人而异。但不管怎么问,问题指向性都应该很明确,那就是检查学生整体把握内容情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二、问读者

问读者就是问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解读。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事件过程结果、语言等做出自己的解读。因为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应该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实际,开启学生心扉,激起学生思想波澜,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开动脑筋,深入学习。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教学时,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文本解读,就文中的人或事、情或景、字或词、句或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在学生整体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设问“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怎么写、表现出什么等方面考虑。”

这样的设问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使学生回答问题有话可说,并且还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智力。再如,在教学《海燕》探究海燕形象时,可以这样问“读完课文后,你心中的海燕是什么样的呢?请以‘从――,我感悟到这是――的海燕’的句式说话。”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初步感知后可以提问“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腰鼓?请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提问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分析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但是应注意的是,问题设计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否则,学生回答就会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重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比如在上《孔乙己》一课时,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刻画孔乙己形象的语句,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就会有学生回答“我从‘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看出来孔乙己很懒惰。”马上就有学生说:“我觉得可能是他没有老婆的原因。”课堂中顿时一阵爆笑,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我脑子霎时一阵空白,但我马上意识到这也许是学生生活中所见所感。我当时并没有训斥这个学生,而是接着问他“那孔乙己为什么没有老婆呢?”学生回答说:“他很穷很懒,没有人会嫁给他。”我接着说:“是呀,孔乙己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太懒惰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甄别这些“创造性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老师积极地正确的给予引导。

三、问作者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创作者永远是文本最有权威的诠释者。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会不经意的通过文字流露出来。教师恰当设问引导,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文本,深究文本,有所感,有所悟,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问作者”在阅读教学中主要表现形式为探究问题。即调动自身经验去观察、思考,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在上《谈生命》时,我问学生“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陋室铭》一课的探究题可以这样设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是否流露了士大夫自身的优越感和封建的等级观念?”教学《故乡》时,设置探究题“小说中所描写的故乡仅仅是‘我’的吗?还是谁的呢?”题目的设置既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学生定会受益匪浅。在学习两篇有相似主题的文章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设置探究题“试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文作者情感的不同。”借助这道探究题,使课内与课外,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从而接通学生文本感悟与生活的体验,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这才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5

一、批判与创新的关系

批判思维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识断力、鉴赏力、审美力等等。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破旧,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扬弃,对权威的继承、怀疑;而这些都是凭借批判性思维来实现的。故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和归宿。

创新的过程,源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源于批判性思维。故而没有批判性思维也就没了创新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批判和创新思维的培育是合为一体、相辅相成的,两者并不排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能力

1.对各种先进文化的继承

批判性思维总是以一定的思想观点为参照框架的,而这些观点总是以专业领域知识为基础的,熟悉领域知识最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进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并不是批判,而是继承。只有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对传统经典和时代先进文化继承之后,了解了各种知识、观点等,洞悉万象,满腹经纶,你才有了批判、创新的基础。

所以,对各种知识,或是各种陈述性知识――如听说读写方法的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或是各种程序性知识――在操作或实践中“怎么做”和“做什么”的知识,最好能够构建出一定的体系或结构,这些是批判、创新的基础,对经典作家,他们的作品本身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点;但这些作品也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的创新得来的,凝聚着作家着批判、创新的因子,而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品读、领悟、内化之后,必然成为批判、创新的动力。“接受是发展的基础,阅读前人创造的文学经典,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灵感。”

当然,也还有其他方面,如历史学、哲学等的继承。也正是这些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不拘一格的继承,也才能培育出批判的因子、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继承,才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2.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展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与同学的辩论、与老师的思想碰撞中解决问题,从而生成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么这种生成,虽然不可等同于与科学的创新,但是已经带有自己的创新思维特征,必然会对学生形成潜在的影响,进而升华、定格为思维的习惯,终而裨益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工作创新。

在教学中,尤其要能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性学习提倡的学生的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能够以问题为依托,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包括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习。有了问题意识,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的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性学习强调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积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

接受式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则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更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敢于尝试用不向的方法途径探索问题,从而寻求不同的答案。鼓励并支持学生在所谓“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一定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在这种开放性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依托一定的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展开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有效素材,激发学生的批判、创新意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选文。如《六国论》的观点、论据等都存在有争议的地方,《鸿门宴》中刘邦离席后的活动,这些都是教材能激发学生质疑、想象的地方,都可以合理利用。

或者凭借课后习题,在课堂或课后展开探究。对于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来讲,文本是一个非常健谈的提问者。它以一个又一个深邃而迷人的问题,引发学生做出回答。而学生一接触到这样的问题,就会受到启发和感悟。

如,苏教版必修二上的一则活动体验。

阅读鲁迅《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想一想,《藤野先生》和《药》中的人们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是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是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的母亲是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是怎样“看”祥林嫂的?你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的“看”和“被看”背后的实质的?请和同学们交流看法。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6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当深入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种“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如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我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便很自然地驱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当学生找出答案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以此为突破口,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设置的“矛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故弄玄虚,使学生陷入云雾之中。

二、问题新颖,设疑巧妙,激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思维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之一。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就要讲究发问方式,注重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发人深省,情趣盎然。例如,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我问学生:“铭是古代具有颂扬或激励内容的文体,而作者的这篇铭文却是写给‘陋室’的,你想了解他的陋室吗?你能读懂作者的颂扬或激励之意吗?”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一种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使我能很快将学生引入到重点之中,顺利有效地完成本文的授课任务。

三、变直为曲,问法灵活,引人入胜

课堂中的提问如果直来直去,没有迂回,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课文《范进中举》。我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让学生想象如果范进在酒店中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辱骂会怎样?孔乙己如果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巧妙发问,让学生换位思考,一下子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便开始认真地品读文本,分析人物,很快就能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态度。所以说这种拐弯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老师要从整节课、整篇课文谋划,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化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由易而难,理解作品深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深度、广度。例如,在讲解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时,对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学生历来是难以一下子理解的,我便分层设问,先从“坼”和“浮”字的字义入手提问,当学生回答了“坼”是分裂,“浮”是漂浮时,紧接着问学生:“吴楚大地被水分裂,日月星辰如漂浮在水面之上,作者极力地在描绘洞庭湖的什么特点?”学生自然能很快地想到“汹涌、澎湃、浩渺、广阔无垠”,这时我因势利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当年杜甫登临岳阳楼看到洞庭湖如此的气势时是喜悦还是哀伤,为什么?当学生从诗中找到答案时,我适时地对杜甫当时的生活背景及处境作了介绍,然后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赏析的境界,理解诗的内涵,使课堂气氛达到,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让学生学到了赏析诗歌的方法。

上一篇基础体温

下一篇春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