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体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体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体温范文1

关键词:右归调经汤;月经失调;体温异常

月经失调时临床女性群体常见的疾病,主要以月经血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过少、经期持续时间长等为表现,其中基础体温异常是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患者,月经失调和基础体温异常具有一定的互相协同作用,进而会引起病情的严重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有效积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结合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右归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Y料 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2.34±2.5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02±0.74)年;月经稀少15例,闭经8例,经期间出血7例,月经量多19例,崩漏11例。观察组60例患者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01±3.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78±0.33)年;月经稀少16例,闭经9例,经期间出血6例,月经量多17例,崩漏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均在月经前2 d或见血后开始服药,连续服药7 d为1个疗程[2]。服药期间严禁服用止血药,并禁食辛辣、生冷食物,对于血流量较多的患者连续服用3个疗效,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1.2.2观察组 给予右归调经汤治疗,药方:山萸肉8 g、仙灵脾15 g、熟地10 g、益母草15 g、菟丝子10 g、当归10 g、枸杞10 g、红花10 g、覆盆子10 g、香附10 g。具体依据临床患者症状加减,期初体温上下落差无序者加用柴胡6 g、白芍10 g;单项偏低的患者加仙茅、巴戟天各10 g;单项呈偏高加用丹皮12 g、骨皮10 g、白薇10 g;基础体温呈双向上升患者加用:川芎6 g,丹参10 g。每剂加水500 ml,用开水煎至200 ml,每剂煎2次,将其与第一次的200 ml混合,然后每天早晚2次分服,200 ml/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1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月经量、周期以及基础体温连续两个月恢复症状,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出现排卵、妊娠;有效:临床月经量、周期以及基础体温连续两个月有显著改善,并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月经量、周期、基础体温连续以及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3]。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人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36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月经失调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临床通常会引起患者腰酸背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膝胫无力等症状,临床若不能积极的给予有效治疗,甚至会引起不孕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4]。在临床中月经失调通常伴有基础体温异常,因此临床合理有效地给药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大量的研究显示,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的大力推广,中药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效果理想,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月经失调在中医角度来讲主要是肾虚,肾为先天之本,生育之根,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群体,肾与女性的月经、孕育有密切的关系[5]。所以,月经的产生必须肾气充旺,天葵生发,正常的月经周期、月经量均是建立在冲任通盛的基础上。若果冲任不通盛可能会造成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月经量、色异常,由此可见临床治疗的根本是滋阴补肾。本文提出的右归调经汤,适宜滋阴补肾为治疗原则的。方中熟地、山萸肉、构杞具有滋阴、益肾功效;仙灵脾和菟丝子具有补肾、温阳功效;红花和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功效;当归具有抑制和兴奋子宫作用;香附具有调经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收缩子宫作用。诸药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奏滋肾补阳、调经助孕之功效,并且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月经周期的恢复,进一步实现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祁玮姣.自拟补气调经汤治疗气虚出血性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2]邵婷婷.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石亚萍.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月经失调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欧春平.温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基础体温范文2

一、字音

字音方面通常考的是声母、韵母、声调,还有就是音近字、多音字。这些东西看起来庞杂无序,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平时多积累,也就是利用平时零散的时间不断地练习,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出现的误读字(音近字、多音字)要特别地加强记忆和巩固,这一看似很难的板块很容易就能攻破。

二、字形

字形方面主要考的就是形近字。做好这类题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平时的零散时间经常不断地练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平时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因为它的形相似,有时音也相近,所以,我们要从它们的形入手,考虑它的含义,从它们的词义去推断其字形正确与否。还有一个捷径就是熟记《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因为这100个别字是近10年以来出错频率最高的。做到了这些,那么,解答字形一类的题目,就不容易出差错了。

三、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在学生眼中是很难的。首先看实词,实词的辨析主要是分析词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语素上分析。因为两个词含有的语素,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我们在辨析时,一定要重点分析不相同的。二是通过组词或者找出它们的反义词来理解和分析。三是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辨析。四是注意运用排除法,将容易辨析的词语先行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其次看虚词,虚词的辨析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句子的关系入手,选择恰当的关联词。二是看句子中的关联词是否搭配。

四、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题就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是感彩。弄清成语的褒贬性质,切莫褒义贬用,也莫贬义褒用。二是成语含义。弄清成语的真正含义,切莫“望词生义”。三是词义轻重。弄清词义的轻重,切莫用词失当。四是一语多用。弄清成语的多层意思,不同语境相同运用。五是形容对象。弄清成语描述的对象,特定对象特定描述。六是语体色彩,弄清语体色彩,不同语境不同运用。七是搭配恰当。弄清短语或句子中搭配的成分,搭配应恰当,不能相互矛盾。八是合乎习惯。弄清其在实际运用的使用习惯,不能违背。总之,成语题的准确率与积累和经验分不开,甚至取决于积累和经验。只要注意在平时里用那些零散的时间多记就行。

五、病句修改

历年的高考试题,都不乏语病的检测题。《考试说明》也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学会辨析和修改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做好这类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考查的题目类型来看,病句修改的类型有:①对句子进行是否有语病的判断。②让考生在原来的句子上进行修改。③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正确与否。④让考生对病句的修改正确与否进行判断。

第二,我们要具体看一下考查的知识点。①语序不当。定语和中心语倒置,定语置于状语的位置,状语置于定语的位置,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主语和宾语倒置,分句的顺序颠倒。②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必要的附加成分,缺少关联词语,缺介词。④赘余。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附加成分多余,关联词语多余。⑤结构混乱。句式杂糅,语句杂糅。⑥表意不明。指代不明,句子歧义。⑦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交叉,强加因果,多次否定引起混乱。⑧对应不当。前面有正反两面的词语后面只有一个方面的词语。⑨偷换概念。

第三,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我们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的类型,但一定要学会找出病因,并加以治疗方可。辨析病句的方法有:①语感审读法。即对句子细致审读,从感性上觉察语句的毛病。也就是说,按习惯的说法审察一下读起来是否别扭,如果别扭,那么别扭之处便是病灶。②紧缩法。即先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剩下句子的主干,看一下主干是否有毛病,主干若无,再行审视枝叶部分。③造句类比法。即按照原句的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有无问题便能一目了然。④逻辑分析法。即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这类病句往往从语法上找不到毛病,所以必须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是否恰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因为病句的辨析常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所以,还要特别留意句子中的介词、程度副词、两面性的词语、指代性的词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并列短语的句子、句子中的“是”字、特殊短语等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增(成分残缺的)、删(赘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但有一点必须告诉大家:修改不是再造,修改时一定不要改变原句的本意,能调整的决不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修改也需简要、高效。

六、语言连贯题

所谓的“连贯”,指的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要同一,句序要合理,呼应自然。语言不连贯属于语病的一种,只是没有“病”得那样严重而已。我们只要勤于思考,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调整,语句就会变得简明、通顺。这类题型的能力层次为D级,属于较高层次的“应用”类,它的知识点较为隐蔽,因而做起来比语病修改要困难一些。

解这类题目要做到:一是话题的同一性,即陈述的对象要一致。二是行文的照应性,即行文的结构和内容上,要做到前后呼应。三是格式的一致性,即注意句式的结构要相同。四是分承的对应性,即在行文中,前面提出几个并列的方面,后文也要按照前文提起的顺序,依次加以表述。五是事理的逻辑性,即在行文中要遵循逻辑(包括生活的、自然的、思维的)。六是风格的趋同性,即行文中前后的语言风格或平实,或生动,或庄重,或简约要趋于同一。此外,还有情景氛围的特定性,事情的先后顺序性,叙述角度的同一性,叙述交代的周到性,行文围绕中心性,音节的和谐性,语言的习惯性,意境的一致性……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只要将上述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了,就肯定不失分了。

基础体温范文3

[关键词] 机械基础 问题教学 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设置问题情境,激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笔者的几年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如何如期、有效地开展问题教学,值得我们更深一步探讨。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的内容

(1)设置问题情景,讲究趣味性。例如,我在讲完第六章时,即将进入第七章凸轮机构教学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告诉学生我们现在玩关于凸轮的玩具,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虽然技校生15~16岁,却还是童心未泯,很兴奋的等我把玩具一一取出,我把6~7个玩具都发到学生手里,其中一个是变脸玩具,一个是会下蛋的鸭,一个是仿真狗,一个是爬行娃娃,一个是圣诞老人打鼓及小猴吃奶,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玩透。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2)设置问题情景,讲究生活性。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景。在课堂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学生会感到具体、亲切,有助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例如:第三章链传动,我设置了看环法自行车拉力赛录像。体会自行车运动的刺激和辛苦。课下安排了一个学生自行车慢走比赛。引入自行车的传动靠链传动,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3)设置问题情景,讲究冲突性。(4)设置问题情景,讲究情感性。(5)设置问题情景,讲究挑战性。(6)设置问题情景,讲究问题性。(7)设置问题情景,讲究有效性。

二、激活问题情景,触发问题

教师在设置情境后,要及时激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的“端倪”。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认为的“无疑处”往往会出现问题,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形成“无疑处质疑”的习惯后,学生往往能从更深层面去考虑问题,千方百计去挖掘,在挖掘过程中,学生往往能体现其对问题的独特认识,有利于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刚开始学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来找问题,无问题可提或者提出的问题很幼稚,琐碎,很片面,索味,数量也很少。我就从以下几点入手增强其设问能力。(1)选择探究内容难度适中。过易或过难,学生都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2)强调提出问题的关键要新、特、奇、有启发性。(3)适当时机用各种方法点拨。这种点拨不是命令学生如何去做,而是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各种时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4)尊重所有学生的探究活动,花更大精力关注差生。(5)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6)给学生思考的时间。(7)营造轻松、快乐的思考氛围。(8)加强师生间感情沟通。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例如:上面一例中凸轮玩具,这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问题”上,也就会集中在自己手中的玩具上,和书本上,去寻找原因。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由组长带领大家总结归纳写在纸上,随后我会把老师写出的问题和各组学生的问题,让同学传阅。再互相讨论、交流、争辩、质疑,最后筛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由大家思考、解决,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很大的进步。

三、思考问题情景,探究问题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时间来解决问题。为避免探究的单调性,我还设计了师生信息互换、角色互换环节。由学生上台解答、反问、质疑,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学生讲解,教师倾听;做一次演员,学生演示,教师观察;当一回导演,学生提问,教师答辩。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讨论、逐步深化,产生新的问题,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做一次裁判。学生评价教师的活动。

四、结合情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向课本要答案外,也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网络,向父母,向他人请教,向书刊查阅,借助先进的信息资源,上网查寻所需资料,各显神通,多渠道地搜集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五、总结情景,拓展思维

基础体温范文4

别着急,停药后最好等半年

口服避孕药之所以能够避孕,是因为其药物中的黄体素和雌激素会抑制卵巢排卵,并改变子宫颈粘液粘稠度,不利于进入,此外还会干扰子宫内膜的形成使胚胎难以正常着床。因此,长期服用避孕药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有很大的副作用,也不会造成不孕,但由于卵巢长期受到抑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排卵功能。同时也要留给身体足够的时间,代谢出体内残留的药物。

服用避孕药一年以上的女性,应当在停止服药6个月后正式开始怀孕计划。在这段时间里,不妨选择、阴道隔膜这种不会损害和卵子质量的避孕方法过渡。服用避孕药不到半年的女性则可以在停药后马上受孕。

别慌张,刚开始月经可能会不规律

不少女性在停服避孕药后会出现血量少、月经推迟的问题。这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的激素成分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通常,停用短效避孕药1周后,月经便会恢复正常,长效避孕药则为3个月。因此在面临这种情况时不必过分慌张,应等待身体调节至正常状态。如果月经问题持续下去,就需要去医院接受检查,诊断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了月经不调。

别闲着,基础体温要定期测量

基础体温是指人经过6~8小时睡眠之后,在尚未饮食或运动的情况下测出的体温。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会随着排卵而升高,是推算排卵期的重要方式。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会在在停服之后的1~2个月重新开始排卵,那时便可开始记录基础体温直至受孕成功。

基础体温范文5

关键词: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基础是一种可以适应多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地基建设的形式,在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应给予其施工过程高度的重视,掌握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能予以高效率的解决。

1.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即是钻孔问题、混凝土灌注施工问题,下面本人将对这两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1.1 钻孔施工问题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孔口的坍陷将会使钻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是因为孔口的坍陷会导致护筒底部的土质变得松散、背后回填土不够结实,有时还会使护筒周围土质受雨水长时间浸泡等因素造成护筒失稳或脱落,这种问题会使护筒移位;有时因为钻机操作人员实施的操作不规范、穿过岩层时发生突变、钻机突然发生、机械故障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钻机发生卡钻问题;在钻孔施工时,如果塑性土发生膨胀,将会使成孔后的孔径产生弯曲、孔径局部变小,这将引起钻孔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在新疆这类松软土层中,如果进尺的速度较快、吊装钢筋笼碰撞孔壁或是未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制备符合标准的泥浆等因素均会造成坍孔问题的发生,从而引起钻孔施工问题;在钻孔是,如果钻机的钢丝绳发生断裂、钻机出现机械故障或者钻孔发生坍塌,会使钻头掉落到孔底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

1.2 水下混凝土灌问题

这类施工问题主要是由封底失败、卡管、钢筋笼上浮等原因造成的。产生封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孔底沉渣厚度超过所规定的标准范围,从而引起了混凝土在灌注后没有实现水下混凝土封底,从而引起施工问题;因为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差、灌注混凝土时冲击力不足的特点,此外混凝土中还含有很多大块骨料或受潮凝固的水泥块,这就引发了卡管问题,无法正常的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操作;由于钢筋笼制作、堆放、吊装、运输等过程不符合施工的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内径与导管外壁间距没有符合规定的尺码,导管在提升过程中挂带了钢筋笼,或是由于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面升至钢筋笼底部产生向上“浮力”导致钢筋笼上浮;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原材料也未能符合规定或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局部坍塌的杂物土质等侵入混凝土及混凝土和易性差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发生断桩的施工问题。

2.针对于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处理措施

2.1钻孔施工所发生的问题的应对处理措施

首先,护筒埋入在土层中的深度一定要大于水头高度,而且必须穿过松散土层、淤泥层,此外,护筒四周的回填土必须夯填密实;再者,假如发生卡钻的施工问题是,我们不要直接强行拔出,应该晃动大绳以便钻头松动后提起或者插入高压水管置换泥浆,也就是先下放钻头而后迅速上提使岩层突变物受强力冲击而破碎或回缩,从而提起钻头,切忌不能蛮拉;在施工时,应用的是加大泥浆密度、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方法进行操作,在坍孔问题严重时,我们必须回填重新钻孔,以免加大了施工问题;如果采用冲击法进行钻孔,可利用投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其挤入孔壁来制止坍孔,而当钢筋笼吊装造成坍孔时立即将钢筋笼吊出,添加泥浆护壁将坍陷物清理干净,确认不再坍塌后重新安装钢筋笼。

2.2水下混凝土灌所发生问题的应对处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利用导管内安装高压风管的方法重新清孔,将已灌注混凝土彻底的清理干净,然后再重新开始水下混凝土浇筑,也可以先拆除导管,拔出钢筋笼,将未灌注混凝土部分回填,稍后用钻机钻头清除已灌注混凝土,然后再重新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在施工时,先慢慢的提升导管,而后快速下落导管,这样可加大混凝土灌注量而后快速提升再快速下落以冲击导管,便于导管的疏通,还可以适当的加长上部导管的长度,然后以一次性较大量混凝土来冲击混凝土达到疏通的目的;最后,我们应该关注混凝土浇注过快引起的钢筋笼上浮问题,面对这类施工问题,我们应立即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量和浇灌速度,并且反复上下摇动导管,采用这种方法,钢筋笼上浮现象还是得不到根治,就必须立即中止浇灌混凝土,拔出导管侯向孔内回填黏土,该桩作废处理,并及时与监理人员、设计人员联系重新补桩。

3.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钻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钻孔前,应先对桩位反复进行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在护筒上用交叉十字线的方法涂抹红漆,这样将方便于钻孔过程及成孔后桩位的技术施工核实。在钻孔过程中,我们必须详细准确地记录地层地质的变化情况。要做到详细、准确、认真地记录钻孔记录,技术人员积极了解地质变化情况并及时向上级反映相关情况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能够为工程变更提供合理的依据和真实数据。为了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变化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对钻渣及时进行取样并留取渣样。

3.2加强成孔检测

首先,施工人员应仔细查看详细真实的钻孔记录,切实准确得掌握不稳定的地层,依照不同的地形制定切实合理的灌注方案。第二,要详细记录各项检测数据,尤其是孔深的记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计算泥浆沉淀速度和深度,便于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采取合理的灌注办法。最后,我们应该认真做好灌前准备工作,根据土层的不同质地,应做好导管的打压试验,以确保导管的密水性符合要求。

4.结语

众所周知,钻孔桩基础是地基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那么它施工的好坏将决定工程施工的好坏,所以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了解在施工的环节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以预防为主,规范施工工序流程,做好质量控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基础体温范文6

关键词:大坝基础;防渗施工;灌浆技术;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其稳定性与整体性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能否安全运行。但是从水利工程运行实践现状来看,很多水利大坝的基础都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早期修建的水利大坝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灌浆施工是大坝基础防渗施工的重要环节,一旦坝基出现渗漏会严重影响到坝体的安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防渗加固处理措施来减少坝基渗漏危害。本文以下内容先对大坝基础灌浆施工方法给予正确引导,然后针对灌浆中断、串浆、漏浆、固管等常见问题进行探讨,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二、熟练掌控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流程和方法

1、大坝基础灌浆施工实例

某水库大坝坝顶高程200.00m,在高程189―185m之间为全―强风化片麻岩,风化层厚约2.00m,岩芯呈泥状和3~5cm破碎块状,左坝肩地层岩性为弱风化―微风化花岗片麻岩,应作防渗处理措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防渗,采取封闭式帷幕灌浆,孔底按相对花岗片麻岩以下3m控制,位置为0+000至0+120段,灌浆孔布置在大坝轴线上下游两侧各49个孔,距坝轴线均为0.75m,孔距2.50m,呈梅花形布置,造孔总进尺2283.40m。针对这一工程实例采取的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阐述。

2、 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导引

(1)工艺流程

孔位放样孔位复核钻机就位钻机校正孔段钻进孔深测量钻孔冲洗灌浆第一次灌浆结束复灌封孔。

(2)成孔质量控制

灌浆孔采用Ф110的回转钻机钻孔,孔身尽量保持垂直,孔斜偏差控制在孔深的1.50%以内;孔壁冲洗采用孔口敞开,孔底导水法冲洗,控制水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塌孔,孔口回清水10min,冲洗总时间不少于20min,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10cm。

(3)灌浆技术控制要点

灌浆按分序的原则进行,选用自下而上灌浆法,阻浆塞封闭在灌浆段段顶以上0.50m处、浆液孔内循环,分段施灌,灌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深度、段长及压力,测定浆液密度,保持管路畅通。

1)水灰比。灌浆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0:1,0.60:1。浆液容重为12.70~15.70kN/m3,粘度达到30s以上。

2)制浆。制浆材料应按规定的浆液配合比计量,计量误差应小于 5.0%。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质量(重量)称量法计量。制浆过程要严格控制投料量、掺合料及外加剂,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

纯水泥浆液的拌制时间,使用高速制浆机时应大于 30s;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 3min。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 4h。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时,应使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减水剂。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少于 2h。

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 0.5:1 的纯水泥浆液,加料误差应< 5.0%,输浆流速 1.4~2.0m/s,输浆压力 0.2~1.0MPa,各灌浆地点应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制使用。浆液温度保持在 5~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的视为废浆。

3)变浆。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渐变换,变浆标准为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变化时,变浓一级;当注入率>30L/min时,可越级变浆。变浓浆液必须经监理认可,对浆液比重定时检测。

4)灌浆方法

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分Ⅲ序,先进行Ⅰ序孔,然后Ⅱ序孔,最后进行Ⅲ序孔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塞应阻塞在该灌浆段段顶以上 0.5 m处,防止漏灌。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浆或遇其他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应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每灌浆段采用 5.0m 长度,可适当调整;在岩石条件较好、渗透性较弱的地区,段长可长些,但不得大于 10.0m;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 10.0m,对该段应采取补救措施;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渗漏严重的地区,段长缩短至 3.0―4.0m。

射浆管距离孔底≤ 0.5m。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值(灌浆压力为0.6~0.9 M Pa,Ⅰ序孔采用小值,Ⅱ、Ⅲ序孔采用大值),当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但最大压力值不允许超过每段规定的极限压力值,而且灌浆过程中不允许降压。

5)终孔。在规定压力下,注入率

6)压力。随着灌浆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灌浆压力逐步加大至设计压力,压力表规格宜为最大控制压力的1.50~2.00倍,达到最大控制压力继续灌注时间30min。

(4)灌浆材料及制供浆

一是水: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要求;二是水泥:灌浆用水泥采用新鲜的同一强度等级的水泥。灌浆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三是灌浆浆液采用现场临时简易制浆站集中拌制(湿法制浆),水泥浆自制浆站至灌入孔内时间≤4h,否则,弃之。

(5)封孔。灌浆孔灌浆结束,采用压力注水泥浆封孔。

三、灌浆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灌浆中断

在灌浆施工中,由于堵塞、机械故障、输浆管破裂以及停电等因素导致灌浆过程中出现的中断现象。其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对满足施工标准要求的输浆管材进行使用,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连接牢固、堵塞现象以及无破损问题实施经常检查。促使灌浆泵的性能和施工需要得到满足,最最大灌浆压力作用下,进行长时间的持续操作,并落实施工中的保养,在完成每次灌浆之后,对灌浆泵的清洗做到详细操作,及时校正压力表,从而将施工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2、串浆

在灌浆施工中,有时会产生浆液从其他钻孔或地下裂缝内流出的现象,并流向设计范围以外,引发串浆问题出现。在治理串浆问题时,应运用以下内容进行操作:同时对串浆孔和灌浆孔进行灌注;运用灌浆泵在每个孔洞位置进行设置,开展灌注施工;在串浆孔漏浆的上方位置对灌浆塞实施安装,从而实现封堵严密。

3、漏浆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由于有较多缝隙及较大灌浆压力存在,从而导致过大的浆液注入率现象发生,往往会有大量漏浆出现。漏浆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内容:运用低压甚至自流式的灌浆方式对灌浆压力降低,直至逐渐填满缝隙,并使流动性降低后,再使灌浆的压力得到慢慢提升;限制进浆量,使其控制在小于30L/min~40L/min,并运用浓浆实施关注,直到有明显减少的进浆量出现后再使灌浆的压力实施慢慢提升。在长时间内,当岩层出现大量进浆现象时,还可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开展一段时间的关注后即停止灌浆。当浆液有一段时间凝结形成后即可进行灌注施工。

4、固管

在泥浆灌注的过程中,当浆液与凝结条件相满足时,则会导致孔壁与射浆管形成胶结,从而产生固管问题。固管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在灌浆施工中,运用回旋式孔口封闭器,会有经常上下活动和灌浆管转动出现;对回浆浓度和回浆量进行经常观察,确保回浆管内一直存在15L/min的回浆量存在,并当具有过多回浆失水现象时,应及时稀释浆液。

四、 结束语

灌浆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之中,并且随着科技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浆技术本身的渗透性、完整性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这对于我国未来的水电站建设工作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灌浆法的应用,使得岩体强度以及工程坝体周围的岩石物理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锋,阮雪茵,柯红革.大坝基础灌浆在台州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杨旭.大坝灌浆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