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灌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灌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灌溉

园林灌溉范文1

关键词:园林 灌溉系统 设计 施工

1、研究背景

园林灌溉不仅要满足各植物需水的标准,又要为园林增添水景景观,因此做好园林灌溉设备方面的工作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1]。

2、灌溉技术发展史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能源、水资源危机的逐步加剧,园林灌溉系统正趋向更加环保化、能耗节省化、控制智能化、行业开放化、喷洒低压、利用综合化、用途多向化等技术快速开发[2]。

2.1灌溉方式的多样化

植物供水作为园林灌溉系统的主要对象,基于植物的各异性,必须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提供“精准”灌溉。随着园林灌溉系统的进一步创新研发,对于喷灌、滴灌等灌溉方法的界限将逐一被突破。其中,在喷灌区域中有多种不同的微灌方式,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滴箭、涌泉灌、树木根部灌溉等。然后,针对园林绿地植物的多元化需求,同一个灌溉系统将采纳不同的灌溉方法。不同植物的根系层深度各有差别,吸水范围也不尽相同,可以结合地上灌、地面灌、浅层灌、深层灌,统一调配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形成综合一体化的植物灌溉水分管理系统。

2.2灌溉产品的多样化

在园林灌溉产品方面,具有世界知名品牌的园林制造商已制定了完善的系统。我国的园林灌溉设备产品与世界的同类相比,距离还相差很大。其主要表现在产品类型单调,配件不全,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相对来说不成熟。当前国产的控制器和电磁阀可靠性不高,在小型电子控制器研发方面,还留有空白。

3、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

3.1灌溉系统设计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开始运用于市政园林灌溉系统之中,灌溉方式也从简单喷灌向着喷灌、滴灌、微灌、涌泉灌等多种灌溉相结合的系统性灌溉过渡,并开始将准确把握植物需水规律的“精确”灌溉作为设计目标。设计中应首先考虑灌溉地域的土壤、地形、气候、植物群落等基本情况,并注意设备的隐蔽性以保证景观效果的美化。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灌溉的精确程度,达到提高效率和经济实用的双重效果。

灌溉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管网以及喷头等部分组成。首先应保证水源的水量及水质,在市政园林灌溉中通常选择城市供水系统;首部枢纽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等,用于取水、加压、水质处理和系统控制。在设计中应根据水源条件、灌溉产品类型及灌溉对象适当增减设备。管网包括不同管径的干管、支管、毛管等,作为压力水的运输通道,通常以防锈蚀的UPVC管、PE管等作为首选。喷头是使灌溉水均匀喷洒在绿化区域的设施,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射程的喷灌、滴灌或微灌产品。

在灌溉方式上,应以整体喷灌与局部滴灌或微灌的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系统,其中全自动系统可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植物需水的某些参量(土壤气候条件、植物群落条件等)自动开闭水泵并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可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3.2灌溉系统施工

牵连到有关建筑物的施工更改,应严格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1)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确定好相应的水源位置,测量并记录静态水压。

(2)清晰把握整体布局设计规划,并了解当地的冻土层厚度,明确水管线的埋深度。

(3)根据不同型号喷头的工作压力、出水量,做好选择合适的喷头型号工作。

(4)放线,定点。根据不同喷头直径所喷洒的距离,确定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同时还需要考虑当时给水的压力、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点喷头之前,其控制点,边角点必须先点上,并统计管材管件数量。一般的布置方式选用正三角形布置,而对于正方形布置,应注意的一个限制因素就是最大间距对角线的限制。

(5)开挖喷灌沟。开挖之前,要分开放置表层土与下面的阴土或者建筑垃圾,管沟找准坡度,其下面不能有尖锐的东西阻截, 要保证平与直。

(6)连接管材。先用大号砂纸打磨接口,再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在接口处用水胶均匀涂抹,接着迅速插入并用力转一圈,停一分钟以防接口接触不全面。

(7)测试压力,回铺管沟。先在管材上面回铺一层好土,然后把原先挖出的土回填,清理好当地的建筑垃圾。

4、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

随着世界性能源问题的出现,市政园林除了其发挥其美化城市生活、调节生态环境等作用外,其节能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节约型生态园林概念的提出,对灌溉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灌溉系统不断向低成本、低能耗、多样化、自动化的节水、节能、节劳的方向发展。

首先,应以不同植物的灌溉特点优选灌溉方式及灌溉器具。低矮易蒸发的草地宜采取射程较远的喷灌以降低水的雾化程度和空气中的漂移损失;自然型灌木宜采用滴灌方式,将滴头设置在植物的根部附近减少水的损失;大型乔木可用根部灌水器和涌泉喷头将水分直接送入其根系,解决表层压实土透水性、透气性差的问题。而时令花卉与修剪型灌木则应分析具体情况,以滴灌、微灌或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操作。其次,管材和配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节水的效果。管材的人为损坏、老化、冻裂等情况,都可能破坏其密闭性,产生漏水现象,故应选择质量较好,柔韧度较高的UPVC或PE材料。而将某一区域的入口水压保持在同一最佳范围内,可产生更为均匀的灌溉效果,因此可在入口管道处设置水压调节器,使灌溉器在最适压力下工作。此外,灌溉系统后期的维护和对自动化程序的不断修正也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总之,市政工作者应合理设计和运用灌溉技术,根据不同的园林环境设置不同的灌溉模式,为城市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贡献力量。

5、结语

园林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园林的绿地植物是否健康成长及其水资源是否科学合理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灌溉技术的前提下,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科学创新,与时俱进,实现资源的综合可持续利用,创造更多的园林企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园林灌溉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灌溉;给水排水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具有综合性的设计思路,根据城市规划综合标准,对城市公园的综合环境标准进行规划,尽可能的完善水量的综合性利用标准,满足城市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需求标准。需要设置合理的水资源灌溉结构建筑,从水源开始,按照不同的比例对用户进行不同处理方法的分类,按照实际送水点进行水系的规划,形成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给水排水标准。

一、水资源的需求简介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如果受到严重污染,就会形成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排放,就会对土壤、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污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有用物质,经过科学的处理,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雨水虽然较为干净,但为了保证水资源的纯净性,避免水污染问题,往往需要按照实际的水土流失标准,对城市生活、生产、工作标准进行规划,确定给水排水实际水资源的处理标准和处理方向,尽可能的提高城市园林给水排水工程的优质化管理。

二、园林给水排水工程的优势

1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是有效实现

城市园林灌溉的基础方法,在很多城市往往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给水排水优势特点。园林给水排水工程实际的设施构造较为简单,需要与城市地下给水排水的管道网络相互连接。如果连接的城市较远或无法相互连接,就需要采用单独园林给水排水系统进行管理。除生活基本用水外,城市消防、景观灌溉、路面养护等多个方面都只需要改用无污染问题的水即可。园林灌溉后的污水属于生活污水,成分较为简单,有害物质较少。给水排水实际的设计和修建需要具有良好的和谐步伐,利用降水、排水实现建筑园林材料设施的有效建设。园林给水排水通畅需要采用合理的排水标准,而管道排水是辅助的方法。

三、园林灌溉给水工程组成标准

完善的园林给水排水工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取水、净化、配水是其三个部分。取水工程是对城市附近范围内的江、河、湖等自然资源进行取水工程。通畅会采用搭建取水结构的方式进行,将管道、机械设备、取水建筑结构组合起来,实现园林用水灌溉的标准合理性。净化水工程通畅无法直接使用,需要根据用水类别进行不同情况的分类,确定水质的不同需求。例如,对植物的给水过程需要注意含氟氯浓度标准,需要将水放置2天至3天后,进行除氯,提高灌溉植物的养护效果。对于氯化物敏感的植物,就更需要注意。采用有效的原水净化方法进行净化,消毒,取出水中含有的杂质,逐步提高水质效果,确保水质净化工程的有效发展。配水过程是对园林绿化中的管道网水进行就近接入,解决较远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利用周围的地下水资源、周围江、河、湖等水资源的截取选用。

四、园林水源分析

1地表水。园林的水源中地表水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来源于大气降水。其中包含江河湖海,受地表水的影响,水资源往往浑浊,这是因为地表水大部分都暴漏在地面,容易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实际的水质较差,但是地表水水量较为充沛,汲取方便,可以用于植物园林的灌溉。

2地下水。地下水是受渗透作用,形成渗透入地下面的水。地下水的水质较为良好,无色无味,水存储量高、稳定性高、分布较为广泛,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影响。地下水正常是可以世界使用的,如果特俗需求需要进行有必要的消毒处理。

3自来水。自来水是城市园林灌溉主要的水资源,通过城市水管处的消毒处理,保证水资源可以满足的基本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氯化合物,需要接出后,静待两天或三天,保证氯的挥发,确保有效挥发作用。

五、园林水管网分布

按照城市园林规划标准对城市用水进行特点性分析,确定园林用水的分散标准,对水分布起伏范围地形进行分析,确定水质不同用途的标准,确定用水高峰和低谷时期。根据给水管网实际的布局标准形式,采用树状、环状两种方式实现给水管网的有效布置。树状管网是有多树枝化分布实现的,从树干到树梢,实现管道网络的分布建立。其具有良好的管道分布优势,投资低。但供水的可靠性较差,如果管网布局发生事故,需要检修,整个树状管道网络中的水都容易中断。管网的末端可用水量较少,水质较差。这种树形管网适用于管网分布不密集的地域。环状管网有主要干管和支管组成,具有良好的供水优势和安全可靠性。管网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死角问题,可以沿着管道网络实现流动,水质不会出现变化。挂电脑线路总长大于树状管道网络,造价较高,但却具有相比树状管网更大的优势特点。供水可靠性较差,如果管网出现事故或需要检修,需要对环状管网中的各个分支管网中断,管网末端的水量较少,水质量不足,适用于用水分散的地区。给水管网需要按照实际的区域水资源需求进行划分,确定主干管网的供水点,确保水量和水压标准范围。干管尽可能的铺设于绿化地下内,避免与路面施工的连接影响。干管需随着实际铺设地势起伏设定,避免地形、地段受施工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土方石工程量,按照合理的管道标准进行距离规划,减少管网造价范围和经费使用标准。

六、城市园林灌溉废水的排放管理

园林经过灌溉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植物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城市园林灌溉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的施工用量进行规划,对园林城市施工灌溉人员进行管理,尽量选择平正的地区,避免选用水流或地势复杂的地区。可以采用灌溉车进行施水量的调整,采用有效的灌溉标准,尽可能的满足灌溉效果,及时对废水进行排放处理,减少废水的推挤,影响城市园林的有效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天,陈希.试论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思想内涵[J].中国园林.2004(03)

[2]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中国园林.2004(03)

园林灌溉范文3

1引言

城市土壤是指出现在城区和城郊区、受多种人为活动方式的影响、原有土壤的特性受到强度改变的土壤的总称。城市土壤是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产物,是在城市的特殊背景下孕育而成的,从本质上讲是一类扰动的人为新成土。城市土壤广泛分布在公园、道路、社区、体育场、城市河道、垃圾填埋厂、废气工厂、城市郊区,或者简单地成为建筑、街道、铁路等城市和工业设施的基础而处于埋藏状态。城市土壤在空间上变异十分明显,除自身土壤物质外,城市土壤还包括大量的人为物质,这些物质影响和决定着城市土壤的形态学和理化特性。

2城市土壤的理化特性

2.1物理特性

2.1.1土壤中侵入体较多

城市土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过长期多次无序的挖掘、搬运、堆积、混合和大量废弃物填充后,形成了无层次、无规律的土体构造。土壤中侵入体包括建筑废弃物、砾石、砖块、混凝土块、石灰渣、煤渣、玻璃等物质。据对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中环线至黑牛城道段行道树土壤的测定,直径大于2cm的侵入体含量高达18.2%~31.8%,平均值25.2%,而近邻的天津宾馆内绿地土壤侵入体仅有3.49%。

2.1.2土壤通透性差

土壤压实和板结是土壤物理退化的主要形式。在城区由于人流的践踏和车辆的碾压,土壤容重明显大于郊区土壤,一般愈靠近地表,压实和板结程度越重。人为反复践踏可压实土壤深达20~30cm,若经机械车辆多次压实,影响深度可达1m以上。据调查,天津宾馆内绿地(0~20cm)土壤容重平均为1.42g/cm3,比郊区同层土壤容重高16.9%,总孔隙度降低16.4%。中心城区内有近14%的土壤容重大于1.6g/cm3。土壤通透性降低,树木根系的垂直生长和水平伸展空间受到限制。由于土壤紧实,加之路面和铺装的封闭,自然降水很难渗入土壤蓄存,而在雨季,又常因土壤紧实渗水速度缓慢而造成沥涝灾害。

2.1.3土壤温度偏高

由于“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而城市地区地表普遍封闭,不仅阻碍了土壤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且将更多的地面热量传递到下层土壤,使土壤温度升高。据测,夏季街道最高温度比大气温度要高出10℃之多。土壤温度过高会使树木代谢紊乱,引起焦叶和树皮灼烧,抑制根系生长,严重的会使树木干枯死亡。

2.2化学特性

2.2.1土壤碱化度增高

天津市友谊路两侧行道树土壤的pH值平均为8.77,而天津宾馆内绿地土壤的pH值为8.20,海河沿线土壤的pH值小于8.0,可见行道树土壤有碱化趋势。土壤碱性增强的原因可能包括:融化道路积雪的氯化钙、氯化钠和其他种类的盐,随地表径流积累在土壤中;建筑废弃物、水泥、砖块和其他碱性混合物中钙的释放;流经混凝土和石灰石表面的径流到处存在,而径流中含有钙离子等碱性物质;土壤碳酸盐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等。

2.2.2土壤养分含量降低

城市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单一,土壤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降雨、废物等,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据测定,海河沿线由中心城区向外延伸地区的土壤调查表明(表1),公园土壤比非公园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均有显著降低。土壤缺乏养分使城市绿化植物出现生长缓慢、新叶发黄、枝条生长细弱、部分枝叶死亡、寿命缩短等现象。

2.2.3土壤污染较重

土壤污染源主要来自污染的大气沉降、废水和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以及农药的施用等。城市土壤重金属一般较高,可移动态占比较大,生物有效性高,植物体内的累积量远超过无污染区(表2)。城市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含铅汽油的污染与燃烧,尤其是公路两侧的土壤含铅量明显增加。

3城市土壤改良利用和管理

3.1城市绿地土壤改良利用和管理措施

城市土壤是城市中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园林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由于城市植被结构简单,植物群落大多呈孤岛式分布,使得园林土壤中的水、气、热循环和物质转化大大减弱。此外,人为践踏、交通碾压又提高了土壤紧实度,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需采取综合措施,以创造近自然生态条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维持土壤的良性循环,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3.1.1改进绿地种植结构

在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土壤生态环境的空间,绿地面积要相对集中,土壤边界要扩大,以维持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正常进行,实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具体设计时,要减少树木的孤植,增加群植,乔、灌、草结合,深根和浅根结合的复层混合群落,这不仅符合“互惠共生”的原理,而且随着绿地面积扩大,植物枯枝落叶及代谢产物大多数保留在系统内,有利于土壤物质的积累。行道树绿化是城市中最难的课题,原因是受土地面积限制,根系的活动范围小,生存条件差。为此,建议在新城区建设时,要适当扩大绿带宽度,以改善行道树的土壤环境。

3.1.2深翻熟化,松土除草

深翻结合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通透性。除整地、定植前深翻外,对重点树种和重点区域,还应适时深翻,以刺激新根发生,保证树木随树龄的增长对肥、水的需要,促使树体健壮。深翻的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深翻的深度要因地、因树而异。深翻后应能保持后效多年,间隔时间根据需要决定。松土可疏松表层土壤,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返盐,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除草可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使踏实的园土恢复疏松。每年应松土除草2~3次,松土深度因苗而异。

3.1.3增施有机肥

改变园林植物不施肥的习惯,要在园林植物栽植时和各个不同生长阶段增施有机肥料,特别是要注重栽植前的基肥。栽植土壤质量差时,地表要普施腐熟有机肥6~8kg/m2,深翻埋入土内;在定植前,每穴再施有机肥3~5kg。建成绿地的树木施用有机肥应根据树种、树龄、土壤理化性状等条件来决定,一般采用每2cm胸径施1kg有机肥的方法,在行间或株间挖宽30~40cm深20~30cm的沟或穴施入,施时要结合土壤改良一起进行,肥、土、改良物掺拌匀后回填,填后浇水。

3.1.4掺拌通气性物质

为减轻土壤严重紧实状况,可在栽植穴内或在后期掺拌粗砂、粉煤灰、碎树皮、腐叶土、草炭等物质,这样不仅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而且能起到保水抑盐作用。

3.1.5铺设透气透水性地砖

过去行道树周围铺装混凝土沥青封闭地面,严重影响大气与土壤之间的气体交换和雨水的渗入,造成土壤缺氮,影响雨水资源的再利用。要改善土壤的生态条件,回归自然,应对“人行硬路”进行改造,铺设透气透水性地砖。

3.1.6设置防护隔离

面对人为践踏,可采取防护隔离措施;小型绿地边界可构筑砌石圈围成树池;行道树绿带设置围栏,减少人为和机械破坏;对主干道路和游览区的孤植大树周围铺盖金属网架,以防止践踏和土壤板结,培育和延长大树的寿命。

3.1.7加强环境管理,防止土壤污染

城市土壤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物质循环转化单调缓慢,土壤环境容量小,自身净化力低。因此,防止土壤污染,是城市土壤利用过程中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措施。①严格限制污水灌溉,充分利用雨水和中水资源。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积极开展雨水利用工程,以便雨季来临时能多蓄水,多用雨水灌溉。②减少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侵害。应严格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激励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尤其对可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泥,将其充分发酵腐熟,制成有机肥料,既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又为园林绿化开辟了新肥源。③控制融雪剂的危害。冬季降雪时,市区通常喷洒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以加速融雪,这些盐水一旦接触到植物,就会对植物产生严重危害。为防止融雪盐水的危害,应严格控制化雪盐的合理用。量,及时清除融化的雪水,严禁将带盐的雪堆到树木根区。

3.2城区内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

3.2.1建筑场地表层土壤的利用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需土量大,但因人均耕地少,土壤资源严重短缺。而在现实中,土壤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不断发生。不少施工单位,不珍惜土壤资源的保护,常把熟化表土作为建筑回填土压到建筑物下,或是把污染不严重、土壤侵入体少且可筛分的土壤随便清除掉。为此,对建筑场地范围内的表层土壤要进行充分利用,并采取以下规范措施。(1)凡在规划区内,正在或将要进行建筑施工的地方,一定要在开挖基础前,把表层熟化土壤起走作为绿化建设土资源储备起来。起土深度可根据地下建筑深度确定,一般40~100cm,最低不应少于40cm。(2)因土制宜合理利用。对城市废弃土,凡是污染不严重、侵入体在20%以内,一定要把侵入体筛分出来后,仍作为园林绿化种植土使用;对污染严重、侵入体超过20%的土壤可作为1m土层以下的回填土使用。(3)对绿化不能使用的土壤,可作为建筑物下层回填土使用。

园林灌溉范文4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现状

绿化住宅小区,是创造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为居民创建相对稳定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空间。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程度及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不足,许多地方达不到国家标准,设计布局也欠缺合理性,无法体现花草、乔木、灌木的合理搭配,赏心悦目的四季景观也就无从构建。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功效大,益处多。首先,园林绿化可以净化小区的空气、土壤及水体,减少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对于人体的侵害作用。植物在光合作用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阻挡和过滤烟尘、粉尘,植物地下根系还能够吸收有毒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效果。另外,园林绿化还可以为住宅小区的居民降低噪音、避难防灾。其次,园林绿化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生命的绿色及协调的园林布景会给人以平静感和舒适感,为人们缓解疲劳以及舒缓神经。而绿化施工创造的巧夺天工的园林布景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放飞心情。

2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概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施工管理的对象是各具特色的草皮、花卉、乔灌树木等生命活体,具有生物性。通过栽植及搭配这些植物而起到净化、美化小区环境的效果。所以,充分体现生物的形态、季节性、自然条件要求等,是施工管理的必备前提。同时,施工管理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实现小区园林绿化的艺术效果,要通过植物搭配、布景、点缀等工作来展现自然美,给小区居民以舒适的美感享受。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充分领会工程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施工问题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实现小区的绿化艺术之美。

其次,施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要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工作维度大、工作点分布多、涉及专业技能广泛、占地面积大等特点,所以在组织管理上应当理顺施工程序,保证各专业技能的相互衔接,促进流水作业及连续施工。

3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3.1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不高

受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限制,施工管理中对于人员的专业技能欠缺重视度,加上欠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植物质量差、施工程序不合理、与施工图纸意图相悖、返工现象频率高、工期拖延、施工成本增加等情况。这些问题造成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效率低。

3.2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小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实际施工经验不足,往往存在无法理解设计图纸的含义、施工不规范、施工管理方法不科学、仅对绿化施工进行表面的花草修剪及土石搬运等工作、欠缺责任心等问题,这些情况导致园林绿化的真正施工效果难以实现。

3.3植物绿化功能不能充分体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中,格局设计不合理;因疏于监管而致苗木的质量差;因不了解特定植物的习性及栽植技术而无法实现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未能因地制宜地栽种植物,如小区园林中常绿树种偏多而落叶树种偏少,就会导致季相景观变化感不丰富,终因比例失调而影响到绿化景观的效果;未能兼顾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人们的需求来设计绿化工程,因而无法真正美化生活环境。另外,养护管理水平落后会致杂草丛生、草坪退化、苗木花卉修剪不到位、病虫害严重等,反而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生态科学性的忽视,绿化结构的单调以及资金的浪费。

4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4.1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前准备工作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的勘探工作非常重要。设计施工部门要具备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控制及管理的功能。要重视设计、施工图纸的重要性,对图纸进行会审研究,并进行技术交底,让施工管理人员掌握施工期限、要求、场地、所需材料设备等情况,进而制定全面的技术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的预算及工程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与此同时,施工前要做好现场的准备工序。要在合理的高差范围内平整绿化种植地表,确保排水顺畅。一般的,为避免泥水冲落地面,靠近路边的绿化地带应当低于路边5厘米左右,并将绿化用水引至周边的排水管井;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水排到草地的排水沟,相应的,路牙要等高于或者略低于草地。由此可见,绿化施工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准、以勘探测量数据为准。而坡度整理这一道工序也要做好,它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中假山、涧、溪、谷等协调搭配起来的必要条件之一,应当从有效排水和富有景观美感这两点出发进行考量及施工。

4.2科学管理植物

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特定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植专业技术,保证植物的生命力以实现绿化效果。具体来说,要了解不同植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力,据此选择栽植的品种、时间、方式等,使生物因时因地地体现其自身生命活力。同时在花草、苗木的规格、数量、搭配上,要综合考虑住宅小区的场地空间、建筑物高度、居民需求、视觉效果以及成本控制等要素,构建良好的设计意境。另外,还要对花草树木及肥料进行科学管理,明确其来源途径,做好质量检查,确保植物没有病虫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栽植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如修剪、灌溉、施肥等,以防其生长不良。

4.3保证施工质量

首先,加强材料、设备、土方、场地、植物等各方面的管理。把好质量这一关,要根据施工前的勘察情况,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苗木及土方,准确检测土方的成分、酸碱性、含量等,检查植物质量,并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得当,避免工程施工受阻。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及施工安全意识,避免施工漏洞。再次,规范施工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当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时,不得开展下一道工序。

5 结语

当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需求。针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协调好施工人力、物力及财力,合理搭配植物,控制管理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需求灵活施工,有利于通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真正实现雅致的绿化效果,为人们营造温馨的小区人际环境,给人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建国;赵丽;赵红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5期.

[2]李;秦柯.生态型校园植物配置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19期.

[3]钟晓辉.风景区人文景观建设――以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19期.

园林灌溉范文5

关键字:社区园林;绿化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园林绿化,则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中之重。美丽的园林绿化已成为社区环境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社区整体水平及质量,同时又是房地产开发商能否经营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今天,切实加强社区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社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社区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

1.1 保护环境资源 社区园林绿化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社区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自然空间的资源在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1.2 综合功能 通过植物景观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游憩的空间,在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的同时,更能提高社区的入住率,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3 提高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城郊风景区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1.4 促进城市文明 社区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社区环境质量,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我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和行为道德标准。

2 社区园林绿化必须坚持规划建设与养护管理并重

2.1 社区园林绿化建设要以规划为先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社区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迫切要求通过园林建设来创造城市、社区的第二自然,促进城市的新陈代谢,改善城市、社区的生态环境。社区园林绿化建设要以规划为先导,合理配置公共绿地,建设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良性的生态环境。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面的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社区绿化各环节相互衔接。植物造景和人的需要完美结合是绿化设计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社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节变化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社区绿地应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 社区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同样重要 社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实现设计意图及目标的关键,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支撑保护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说明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提高社区绿化建设规模,树立创优意识、精品意识,努力提高社区园林绿化水平,进而提高社区档次。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杜绝违法占绿、毁绿和任意改变绿地性质事件,真正做到“建养并举,养管并重”。

园林灌溉范文6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衬砌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50-03

1 灌区基本情况

北塬灌区是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底建成投入运行的中型自流灌区,其有效灌溉面积0.87万hm2。灌区南北长36 km,东西宽10 km,平均海拔1 900 m,年平均降雨500 mm,年平均蒸发量1 300 mm,年平均气温6.8 ℃。现有干、支渠道9条,总长97.70 km;斗渠177条,长171.40 km;农渠592条,长249.50 km,共有各类建筑物4 886座。灌区涉及临夏县东北的北塬、桥寺、莲花等13个乡镇,受益区人口达12.10万人,其中移民3万人。

北塬灌区是临夏州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也是临夏州主要的产粮区。灌区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当地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农作物能得到适时灌溉,旱田变成了水浇地,增加了复种指数,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灌区聚居着汉、回、东乡、萨拉、土族等多个民族,灌区人口占到全县1/3,其中包括刘家峡库区移民3万人。该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促进临夏县乃至临夏州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对临夏县乃至临夏州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灌区受建设期历史、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工程艰巨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给灌区的运行管理留下了许多隐患。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干、支渠道进行了一、二期改、扩建建设,提高了干、支渠道的设施标准,水资源利用率,使支渠以上渠道过水能力基本满足灌区扩大后的用水需求,但由于绝大多数斗农渠未进行任何衬砌,仍为土渠,水量损失严重,田间配套程度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0,其中干渠0.92,支渠0.90,斗渠0.78,农渠0.78),致使灌溉轮期延长,农作物不能得到适时适量灌溉,造成灌区作物生长发育期的“卡脖子旱”。为了切实保护和发展北塬灌区这片商品粮生产基地,尽快立项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当地农业条件以及刘家峡库区3万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已成为灌区发展的燃眉之急。

鉴于灌区存在的问题,经多方努力,依据灌区实际和管理情况,提出了在北塬灌区进行斗渠节水改造的初步设计,报经省水利厅批准实施,工程总投资930万元。

3 节水措施及建设情况

3.1 节水措施及内容

本次斗渠节水改造根据灌区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了预制砼“U”型槽及预制砼板衬砌斗渠为主的常规节水措施。主要内容是对灌区中未衬砌的斗渠127条,总长133.30 km进行衬砌。

3.2 用资用工方式

水管所针对衬砌任务大,资金相对紧缺的严峻形势,采取了国家投资主要用于生产预制件及建筑材料的供应,渠道衬砌用工则由受益区群众投工投劳完成的方式进行。

3.3 斗渠衬砌及配套工程

灌区经过近50年的运行,斗农渠等配套工程已破烂不堪。此次斗渠节水改造根据灌区灌溉实际情况,采用“U”型槽衬砌斗渠44.10 km,采用砼板衬砌斗渠89.20 km,配套分水等各类建筑物676座。在预制“U”型槽时,考虑到防冻涨、封顶困难等因素,根据州质监站在全州范围内对“U”型槽预制及实践经验提出的建议,对施工方的“U”型槽钢模进行了改造,预制成的“U”型槽底为平底,带封顶。衬砌时施工方便,群众易于掌握技术,且美观实用,很好地解决了防冻、抗折、封顶不牢固等问题。经实际运行得出:采用“U”型槽衬砌后不仅渠道输水速度快,缩短了灌溉轮期,而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占地面积,节水节能。

3.4 实行计划用水

北塬灌区总结群众多年积累的丰产灌水经验,制定灌溉制度,并以灌区干、支渠道量水测水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配水计划,实行严格的轮灌制度。供水时以支、斗渠为单位实行分组轮期,进行集中连片灌溉,以达到整个灌区的均衡受益。实践证明:采用合理严格的轮灌制度,大大缩短了灌区的灌溉周期,减少了偷水、跑水现象。

4 主要做法

在项目实施管理中,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严格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用水户参与”的整体发展思路,以建设农民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的精品工程为目标,从组织、宣传、质量、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4.1 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管所,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联络。镇村两级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协调财政部门及时拨付工程资金,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程建设情况,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