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长范文1

这让我想起曾经自己填过的那无数张的表,入团的,入党的,竞选班委的,参加比赛的……

无数张的表中,最让我纠结的一栏就是:特长

特长?!还记得当时自己挠着头皮想了半天的情形,有的同学写唱歌,有的同学填跳舞,书法,篮球……

只有我,愣是不知自己的特长是啥。

我五音不全,对音乐没啥兴趣细胞,跳舞又胆怯的很,因着小时候个子比同龄人要高,怕打乱整体舞队的美感,连六一儿童节的跳舞节目都不曾让上过;书法,我的爬字也就停留在小学时期的黑板报上,书法谈不上;至于篮球,更是无从谈起。

想了半天,我填了看书!

好吧,显然这不能算特长,而且明显地文不对题,可我实在想不出那时那刻花费我最多时间东西了。那个时候的我还算是乖巧地,整天沉浸在每一本自己能捞着的书本中,吃饭睡觉不放过,上厕所不放过,更是连上放学的途中也在看……所以,我的眼镜还真的是在那时戴上的,当然看来的电视剧是后话了。

可如今这“特长”,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开始开启了电视,玩起了电脑,点开了手机,虽然也会用电子设备看些电子书,然而却没有了往日的专注。

特长范文2

特长爱好应该写上自己的强项,并且不要写太多,两到三项就可以,再写上一两项体育爱好,这样的特长爱好就比较完美了。具体详解:

1、写强项,弱项不要写,面试人员说不定对哪个项目感兴趣,有时会聊两句,一旦聊到的是弱项,绝大部分人会很尴尬,显出窘态,丧失自信,这对你很不利。

2、写上一两项体育爱好,如果没有写,招聘人员会认为个人的体质很差不适合运动,或者缺乏毅力不愿运动,因为有些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或者加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可能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可能就不会聘用你。不妨写上打篮球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运动项目,既没有高抬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在捡球的水平,又没有让招聘经理失望。

(来源:文章屋网 )

特长范文3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我想,如果当初她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填上“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会像“做苹果饼”这么打动人心。其实,那些填写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画几笔素描。但是,他们不敢那样写,非要用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把自己的特长掩盖起来。细细打量,这背后更多的是心虚。而细化自己的特长,则显示出一种天真的可爱和拙朴,同时也是一种自信。我一个朋友求职时,在自己的简历“有什么特点”一栏中写道:“说谎时容易脸红”,这比起那些自称“从不说谎”的人来,要真诚得多。有些特长,虽然不伟大,不高贵,但是它照样可以让我们享受一生。细化它们,并张扬它们,你的自信便一点一滴地渗透出来。

笨拙的聪明

易水寒

英国搞了一个“搞笑商品说明书”评选会,有这么几个经典的“说明”入选:某药厂生产的安眠药,药瓶上写着“服用此药会产生困意”;美国航空公司随班机供应的花生米,包装袋上写着“请开袋食用”;一盒沙丁鱼罐头上写着“本品原料选自奥克尼湾湖潮汐渔场出产的上等沙丁鱼,肉质细嫩……注意事项:内装鱼肉;”一只吹风机的使用说明提醒消费者:“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几种品牌的圣诞彩灯上则都注明:“只能在户内或户外使用”……

相信每个人看完以后都会会心一笑:这些商人真是太笨了。有个美国老太太在饭店里被咖啡烫了嘴,竟向餐馆主人索赔500万美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院竟支持了这一请求!在这种情况下,侍应生端给你的咖啡杯子上印着:“咖啡烫嘴,请小心饮用”,你还会觉得可笑吗?你在睡眠的时候,忘了关闭手上的吹风机,结果感冒了,第二天就可以到法院去厂家。所以,厂家在说明书上标明“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是必要的。成熟的市场培育成熟的消费者,成熟的消费者造就成熟的生产商,而成熟的厂家又有力地维护着市场。

为什么跟那些“笨拙”的人做生意时,大多是他们赚我们的钱?我们争相抢购的,也大多是他们的商品?也许,“搞笑说明书”就是理由。

看望乡下的姑姑,正逢四月初八,小镇的庙会要唱一天野台子戏,我便和姑姑姑父赶去看戏,尽管去得很早,但戏台前还是已经围满了人。不一会儿,我身边就又有人围过来。我注意到,有一个年轻的壮汉领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那孩子不停地踮起脚来,伸着脖子,显然,是因为个子太小,看不到戏台。这时候,一阵锣鼓激动人心的响起来,戏开场了。随着依稀而来的悠长委婉的唱词,我身旁的孩子急得一次又一次地往高处跳,可都无济于事,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一旁的父亲见了,对孩子说道:“你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可以帮帮你。”孩子开始四处张望,可地面上少得可怜的砖头早被其他一些人踩在了脚下。

看着失望的孩子,父亲问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孩子无助地摇着头。

“其实,你还有一个办法没有想到……”那父亲边说着,边一下抱起孩子,将孩子扛在了肩上。一下子,孩子成了全场最高的人。嫩绿娇红、淡白深青、人来马去、刀光剑影,惹得孩子立刻欢叫起来……

看着孩子,我不由得想起刚刚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有几只鸟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决定来一个比赛,一只小鸟知道自己飞不了太高,但它意识到鹰可能飞得最高,就悄悄地伏在了鹰背上,鹰越飞越高,最后,其它鸟都已经回到了地上,只有鹰还高高的飞在天上,等鹰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并不是所有的砂都能够变成珍珠。有一种智慧叫机巧,借助珍珠的光亮明亮着自己。

借用是一种智慧,不同于取巧。每个人都不可能万能,懂得发现身旁他人的优势,并能够借用过来弥补自身不足,才可以让人生减少遗憾。

当自己不能拥有鹰的翅膀的时候,时刻关注身旁的鹰,好做鹰背上的鸟,于人生不可能处飞出奇迹和惊喜!

潜能是一口井

澜涛

因为18岁那年的一场爆炸,我左手的食指被割掉了,拇指虽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因为神经损伤而失去了感觉。平日里,左手做起什么来都很吃力。每每吃西餐的时候,我总是刀叉都用右手来操作,而系解衬衣右面袖子上的扣子就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够完成。

鉴于我左手的种种笨拙,当我将电脑买回家的时候,很多熟悉我的朋友都玩笑着问我怎么打字。最初的时候,左手的不便的确给打字速度带来很大影响。可因为每天都需要依靠电脑来进行写作,也只好硬着头皮坚持着。近3年的电脑写作下来,那天在网上和一个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朋友聊天,他突然惊讶起我的打字速度。按照他的话说,他每分钟可以打100多个字,打字速度已经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了。可是,他明显感觉到我的打字速度要超过他。于是,我对自己进行了一下测试,果然,我每分钟几乎可以打字130个。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左手并没有阻碍我的打字速度!想想,应该是我每天都要打字而熟练出来的原因吧!

一棵树木的枝杈被砍掉之后,常常会在刀口附近生长出来更加繁茂的枝杈来。命运的炙烤,常常让我面对粗糙皴裂而黯然,从而忽略了命运深处的油层。

潜能是一口井,井口上总是覆盖美妙和清丽,或者斑驳和沟壑。井下的风光只属于那些能够冷静越过花簇和坚韧着穿过森冷的人。

谁是圣人

陆勇强

去买草莓,一溜儿的摊位前,我选择了一个农民,就因为他挺淳朴。

他说两元一斤,早上刚摘来的,特别新鲜。我称了两斤。到了家里,发现下面草莓的颜色已转黑,显然他骗了我。

几元钱的草莓是小事情,扔了也罢。但心情却被他糟踏了。没想到这样老实巴交的人也会使坏,我可是相信他才买他的草莓的。

前几天电脑坏了,网络公司来了人,看到我的网线上联了两台电脑,他说按照规定,一条网线上是不能联两台电脑的。

我说这种情况很多,大家都这样,难道我不能这样。那人笑笑,不置可否,只是出门的时候叹了口气。

本来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可偏偏让我有些感悟。人看来是很难逃脱小恶的,它就像空气一样存在着。某一个时候,你痛恨小商贩的伎俩,觉得他们太世俗了。但换一个环境,你其实也是这样的有着坏毛病的人。

如果仔细想想自己的言和行,就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好恶来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有些是善意的,有些是带有“恶意”的。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相反。其实他们都只说对一半,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好人者是善多恶少,恶人者是善少恶多,这是一条普通的标准。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情况又会发生改变。一些坏人,在某些人的眼里是坏人,而在另外人的眼里却是好人。

江苏有个教育局长,在外包二奶花天酒地,结果因为纠纷又把二奶给杀了。在法庭上,为他辩护的竟然是他的妻子,她说丈夫除了花心什么都好。

恶与善是相伴而来的,很少有人能说自己是一个善人,包括我自己,我绝对不敢承认自己是善人。在下意识中,我有着小善又有着小恶。譬如揣测别人的阴险、奉承、沉默等等。最令我汗颜的是,别人遭遇车祸了,而自己没有,所以就庆幸,甚至还站在车祸现场看上一会儿。还有就是看到我的文章排在版面的末端,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排到头条。

这样的下意识的小恶如果全部串联起来,那是十分可怕的。

看来人要有点自知之明是困难的。古代日本有个和尚,对着围棋,每天思想自己的善与恶,脑中每想到一个恶,就取一枚黑棋,想到善,就取出一枚白棋,黑多白少,他就喟然长叹。如此思想了10年,最终才白比黑多。

我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从媒体上的社会娱乐新闻就可见一斑了。如果没有读者的小恶,焉能有娱记的成篇累牍的炒作。

任何国家都无法对小恶进行有效的制裁,譬如一个轻视的眼光,一句讽刺的话,你有办法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吗?

特长范文4

特别擅长。指自己特别擅长的能力或兴趣、研究范围,且拥有的这些特长不属于平庸范围。比如:某人嗓音很好,这不是特长,而是自然能力;但如果唱歌字正腔圆,除了职业歌手,一般人比不上,那么这就是特长。特长不一定是专业能力(当然也可以是专业能力),多指的是专业之外的、与兴趣相关的技能。如下棋、写作、朗诵等,这些可能与直接的工作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说话要委婉谦虚,一般在回答前应平和地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特长,只是稍知道一些„”然后以最简洁的语言来突出自己的特长,而且尽量以实例来说明问题。例如:写过什么作品、反映如何;擅长什么运动、曾有什么记录等。这样即使后来被问倒了,主考官也不会怪你夸大事实、故弄玄虚,因为在这之前你已给留下了余地,掌握了主动权。

(来源:文章屋网 )

特长范文5

笔者有幸参与了所在城市高中艺术特长(声乐)加试工作,这段经历,让笔者生出诸多感慨和忧虑,从而对歌唱这个最自然、最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在考场上,绝大多数学生都选取与其能力不相称的歌曲,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声部,男中音当男高音来唱,女声则用花腔来展示自己的嗓音。孩子们不顾自己的年龄和嗓音条件一味选择尝试高难度经典曲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嗓音条件和演唱能力的优越。那些新的、时尚且技巧奇高的曲目总是很快就在初学者甚至这些少年中间流行,让人从心底里为此而感到痛惜和忧虑。实际上,无知的拔高无疑是在自毁前程,尤其对于以培智为目的的艺考,痛苦的挣扎丝毫不会引发创造性思维。这样的结果是,几十个具有天分的十五岁左右的少年,歌声里鲜有童真的自然、欢愉,鲜有音乐美、艺术享受的表达。而商业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浮躁心理如此强烈地显现在他们身上,让人不由得心生愤懑与怜悯。用如此功利的心态学习歌唱,无疑扼杀了孩子们对美与情感的认识和真实表达,毁坏了刚刚变声或正在变声的稚嫩嗓音,给他们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不敢想象如此这般,孩子们的歌唱未来会在哪里!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乐器演奏、舞蹈等技能技巧科目通过“童子功”,即经过几年至十年以上的学习,在十五、六岁能够达到相当的技术水准,可以进行高难度的技巧展示。而声乐的学习却与之相反,人声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会有童声、变声期以及变声后的成熟期。童声与变声期后的成熟期嗓音器官会有很大变化,这个成长过程使得歌唱的机能进行重新配置,形成新的、成人的、稳定的嗓音状态,这是成人学习声乐的嗓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有效的。可以,声乐学习的正规教育,应从变声期后开始。因此,教育部门选择高中开始招收特长生是科学的、恰当的。我国已故著名嗓音专家冯葆富先生研究认为:“变声期开始年龄是12岁,最晚17岁,大多数是13、14岁,变声期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短的3到6个月,一般一年左右。”①他同时告诫说:“青少年应节制用嗓,忌大喊大叫,大声争辩,高声唱歌最容易使声带受损。”②根据这一结论,不论是从嗓音机能还是心智发育上,初中二、三年级的少年都应是有保护性地进行声音训练,使嗓音机能在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不至出现发声“亢进”,形成生理伤害,进而在歌唱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使学生对歌唱产生畏惧情绪,让歌唱的欢乐变成技巧追求的痛苦。不幸的是,现实声乐教学实践时常印证这一命题,在成人声乐学习者中失败的事例已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因此,爱护少年歌唱的嗓音,关乎的不只是演唱效果问题,而是歌者训练的方向性和今后的演唱前景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心理影响,其意义之重大,不可小觑。选择歌唱学习技术路径及教育理念的优劣,功过分明。

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冯老前辈的这一研究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少年的歌唱心理与嗓音生理一样,也是初生的、稚嫩的,需要精心呵护才能促其健康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少年在声乐艺术上的心理能力甚至像懵懂时期的婴孩一样,表现几乎是无认知、无思想,当然也是无禁忌的。依据少年心理,他们会在求知欲与探索心的驱使下,对于所学的一切都以一种欣赏或好奇的态度来看待。表现在声乐学习上,不论是唱歌还是练声,他们都会积极努力地去完成,上课时则会毫不顾忌地把乐谱以歌词的形式唱出来。但因其对歌唱技术、声音运动的感知能力微弱,使其几乎处在一个纯粹模仿的盲从期,教师过多讲解抽象的技术、方法显然并不合适,只能使孩子机械地模仿,从而更深地陷入迷茫,甚至形成大喊乱叫发泄型的表达,丢弃对美的感受和自然流露,让启智教育的良好初衷变成美育和智育毁灭的屠场。由此可见,以发现和获得美为原则,把情感表达作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才能体现歌唱学习寓教于乐的意趣,从而获得发散性思维的智慧之果。因此,了解发声器官的实际能力,从演唱者的自然嗓音入手,用带着感情的“说话”、“朗诵”或“呼喊”等调动发声器官运动积极性的内容进行训练,在循序渐进中获取喉咙打开、声音放松流动的歌唱状态,逐步提高其歌唱能力,发掘其潜能,形成“自然歌唱”的教学效果,才是有益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模式。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初学者,尤其是少年,拥有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才更容易培养起学生的歌唱兴趣,让他们逐渐加深热爱歌唱艺术的情愫,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良好的声音形象概念和自然真实的情感表达艺术境界,让孩子们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世界创立起良好的开端。这在流行歌曲一统天下的今天,尤显重要。

在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因材施教,更准确地说是因“声”施教理念的确立同样不容忽视,这是避免不切实际的拔高和张冠李戴似的声部错置的前提。实际上,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对学习者的嗓音机能进行了解并归位,以便依据个体嗓音特点实施有效的引导和开发,即列入女高音、女中音或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各声部机能分类当中比对,找到其相应声区部位。而声部机能分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有助于展示人声个性及机能,也更容易遵循“自然法则”,充分而有节制地使用嗓音,使歌唱训练效果更好,这对变声期后还显稚嫩的嗓音来说意义重大。这样的量化规范,可以有效地规避少年学生歌唱训练时生理与心理的风险,从技巧上和音乐表演培养上,都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学生进入高中及以后的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避免导致恶劣的教学后果,影响声乐人才的选拔和青少年心智的开发。同时,这也是“美声唱法”的基本精神和嗓音科学训练的实际内容。

显而易见,今天我们所践行的“美声唱法”,是我国声乐教育工作者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用现代人的思维、科学的态度总结和实践的,是既符合发声规律又被国人审美所接受的演唱形式。比如新人新歌辈出的民族唱法,其通透松弛的声音从技术上完全是美声的,只是表达方式是中国式的,所以,民族唱法同美声唱法一样成为艺考的选项。我们没有必要一谈到美声唱法就认为是崇洋或学人家的东西。追求纯净、圆润、饱满的声音是传统价值观在声音审美上的体现,就艺术效果来说,是为了获得全音域的自然放松所带给人的愉悦、崇高与圣洁的完美感。人本主义认为,只有纯净而饱满的声音才是健康的,这正是我们要给予下一代的最美好祝愿。以笔者愚见,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在艺术培智教育中“不输在起跑线上”。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托斯蒂歌曲集》前言写道:“他的(托斯蒂)歌曲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是当今世界各国专业院校教学作为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向歌剧过渡的基础训练曲目之一。”③另一本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托斯蒂艺术歌曲新编》中这样描述托斯蒂的歌曲:“也许由于他自己就是一位声乐教授的缘故吧,他的歌曲易于歌唱家发声和演唱,他声乐化的作品十分有利于声乐训练和歌唱技术发挥。”④正像我们前面说明的,选取这样两段话也不是要我们的学生都唱意大利歌曲,而是我们的声乐教师应当明白,歌曲集出版的目的不是仅仅为我们罗列出一大堆好听的、使用方便的声乐曲目,而是让我们针对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声乐学习者有所选择地充分利用。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况及学习程度的声乐爱好者的具体情况,在选择声乐曲目的时候就会有充分的把握,可以对症下药,给学生旋律优美、音区适合,有益身心健康并能提高志趣和修养的声乐曲目,使歌曲的演唱不仅成为声乐学习的阶梯,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智力开发和美育教育作用,这才是艺术教育功用的充分体现。

一切教育的本质都是育人,声乐的学习也不例外,在生理与心理的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传达正确的理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其一生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中学教育篇指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的核心。”⑤国家提倡艺术教育的目的,正是为发展学生开放式、具有创造性思维及特殊才能的需要。这是高中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在初升高艺术(声乐)特长生源选择上暨这一时期的声乐教育理念应是:认识少年儿童嗓音发展程度和潜力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深度和能力,是选择符合高中教育阶段声乐人才的关键;同时,让学生了解学习声乐是循序渐进的培智过程,避免学生歌唱嗓音能力及心智所不能承受的歌曲给嗓音生理带来毁坏,给其心理带来挫折感,是声乐教师的根本责任。

注 释:

①冯葆富《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7年版,第33页。

②同①,第128页。

③陈瑜、尚家骧《托斯蒂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特长范文6

在很多农村高中,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大都比较差,单单依靠文化课考大学的希望非常渺茫。从学生的前途着想,大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而言,意义都非常重大。

在工作实际中,体育生的培养大都是通过课余运动训练来完成的,课余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列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成功与否,是以能否让他们升入高等学府为衡量标准的。是通过每年的体育加试和文化高考来完成的。有人说体育生比一般文化考生要多一次高考,这一点都不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体育生所承受和付出的更多。

一、体育特长生的挑选与管理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生一般讲都爱动,他们精力充沛不容易静下来,所以给管理上带来了许多困难。体育生相对来讲文化成绩稍差,而且少数学生经常有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学校的管理者对体育生很头疼,认为他们只会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直到歧视体育生甚至不招体育生。其实,体育生也有利于管理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性格直爽,敢作敢当,很讲“义气”,只要学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的引导他们也能使他们规规矩矩。

对于体育生的管理学校应有一系列系统的特色方法和专班人员。班主任、体育教师特别是教练员要积极参与管理。只有在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

1、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周期一般是三年

第一年是打基础阶段。应在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配合下对体育生的文化课进行狠抓和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以后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训练应在不影响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三至四次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训练。在此阶段应该注意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掌握。

第二年是提高阶段。文化学习丝毫不能放松。学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为体育生在基本课程的学习上适当开一点“小灶”来提高文化成绩。此时,训练的运动量、运动强度也可适当加大,使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此阶段应以身体素质训练与预选专项的专项技术训练为主。特别应注意本年度的冬训,这一年的冬训是关键。

第三年为冲刺阶段。这时,文化与训练要双管齐下。体育训练应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加大专项训练的力度,围绕体育加试的项目,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加强体育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

体育运动训练是很苦很累的,特别是身体素质训练更感枯燥。没

有很好的意志品质、吃苦精神是难以坚持三年的。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赛场气氛很紧张特别是体育加试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心理压力会很大,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是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的。教练员可以适当安排同学之间相互竞赛,各种测验、模拟考试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到校外参加比赛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参加以便适应赛场气氛,积累比赛经验。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水平较高的考生在考试中没有考出好的成绩,大多是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