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品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范文1

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形象;感悟;技校音乐教学

技校的学生虽不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他们有着更广泛的音乐兴趣和爱好,要努力发现他们心灵深处最有活力的音符,是技校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涵盖很多方面和环节,而音乐作品的形象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个环节,使作品的形象对学生产生震撼,对其成长中的心灵就会产生一次美的洗礼.

一、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是形象分析的前提

音乐感悟能力是学生对音乐语言的在感性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某种情绪体验,将这种体验与自身的经验相结合,生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自身情感共鸣,再通过相关音乐知识的积累,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在指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力求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综合体验.

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对乐曲作较为完整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对该首作品的感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每一音乐作品展示的形象,再通过反复欣赏或表演多次感悟,这样作品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感受形象的影响力,理解形象的时代意义.

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文化修养、阅历、职业等都有密切关系。培养音乐感悟能力,首先要重视音乐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美国的艺术课程标准多处有强调音乐知识技能重要性的地方,瑞士的奥尔夫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也都始终贯穿着音乐知识技能教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这具体涉及到旋律、节奏、和声、曲式、力度、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及其运用。仅凭对于音乐的原始本能体验,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就没有真正的感悟基础,更谈不上对形象的认识.

二、音乐作品形象的类型

1.自然景色形象:朝阳的活力、夕阳的美好、原野的风光、山峦的壮丽,都可以音乐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格里格组曲《培尔·金特》的第一组曲第二乐章《奥塞之死》和第一组曲第四乐章《在山蘑的宫中》这两组曲中,描写了多个音乐形象。“朝景”中,开始主题在不同的调性重复几次后,人们刚觉得音乐较多的重复会有单调之感,作曲家就忽然引入新的东西把早晨清晰、嘹亮的音响转向另外的意境。大提琴独奏从D大调转到F大调,长笛的颤音和圆号的号角声非常美妙!学生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联想”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学生就会逐渐尝试从《外婆的澎湖湾》中感受清新,从《在希望的田野上》享受美好,从贝多芬的《月光曲》中体验壮阔、惊骇和悲怆,捕捉宁静、柔和与温馨.进而激励学生对美好的追寻.

2.人物形象:歌曲和乐章都显性或隐性地塑造人物的形象,学生通过欣赏或表演都会对其中的形象有个初步的认识,随着感悟能力的不断提升,其认识将不断加深,由感悟到感动,形成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把握环节,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当学生唱到“……可怜他死得这样惨”时,都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3.场景形象:音乐可以展示场景形象,也可为场景配置音乐来烘托场景。《迎宾曲》在基调、力度、和声、复调、音色、节奏、演奏形式的有机结合下展示了友好和谐欢快的迎宾场面,《雨打芭蕉》演奏有强有弱、快慢结合、张弛变换,击打出芭蕉傲然风雨中的场景。反复欣赏乐曲进入身临其境的境界才使场景形象在脑海中逼真出现。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女童《歌唱祖国》演唱,震撼了全场,庄严的时刻与歌曲中展示的伟大祖国的形象融合于全中国人民的心中,音乐与场景的关系得到了伟大的升华.

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很多不是单一的存在,常常是几种类型同时存在,这时往往有主有次,有时场景和景色突出人物,有时景色和人物构成场景的背景。当感悟这些形象的时候,所得到的美的感受比身临其境还要丰富多彩,这与不同的阅历和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他的感悟又和审美能力密切相关的,一部作品形成的形象在作者心里是固定的,而在欣赏或表演者的心里是不同的,对清晨的感悟会有不同的意像,农民晨星理荒秽,工人蜂拥骑车急,学生琅琅读书声,那在理解音乐作品形象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润色。有的会产生更高的形象点,这就是平常说的形象大于思维。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作为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必须“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作品教学范文2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核心,钢琴的教育同样如此。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作为一种传播感情的艺术形式,对爱国情怀的教育、传播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钢琴教学,由于更看重西方经典钢琴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因而更加重视用西方作品进行钢琴教学,而中国钢琴作品则受到忽视。钢琴原本来自西方,西方钢琴艺术造诣优于中国钢琴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教学中国过度依赖外国钢琴作品,则会让学生单纯地把西方钢琴作品作为衡量自己钢琴水平的标杆,认为只要把西方经典作品演绎好就是学好钢琴的标志。甚至对西方的钢琴作品产生了盲目的崇拜。但是,任何的一种艺术作品归根结底都是情感的表达,西方的钢琴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完美地展现出了一种情感,而学习者在学习西方作品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可能无法领会这些作品的内在情感,而变成了单纯的模仿。这样,学生的钢琴水平只能在技术方面提升,而无法达到质的提升。中国的钢琴作品是钢琴同中国传统艺术结合的产物,作品中反映的情感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描述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梁祝》就是最好的例子;有的歌颂我们伟大的革命前辈和民族精神,如《军民大生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的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巴蜀之画》;还有的描述中国乡村的质朴静美气息,如《牧童短笛》。这类作品都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者在演奏时容易产生共鸣。要演奏好这样的作品,就要怀着饱满的爱国热情,因而,这对于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让学生更容易领会如何用情感弹奏钢琴,让学生从模仿者变成了真正的演奏者。

二、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

(1)首先是传承

在目前中国的钢琴教学普遍重视西方作品的环境下,中国的钢琴学习者对于西方钢琴作品和演奏技法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但是,由于每天都在接触西方音乐文化,反而对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知道的越来越少。然而中国音乐自源以来,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有人继承下去。相比其他艺术,钢琴艺术在我国还是比较年轻的艺术,学习中国钢琴作品,一方面是传承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另一方面是传承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钢琴艺术。传承用钢琴演绎中国文化、中国情感的方法。

(2)随后是发展

在当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国的音乐文化想要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要融入现代元素,把一些先进的音乐理念引入到中国音乐的创作中,赋予音乐艺术新的艺术内涵,同时,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中,学习中国传统的演奏技法。

三、结语

作品教学范文3

品味文学语言要着眼于语言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指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推敲字词。文学语言是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很注意锤炼字词,只有认真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一些用得好的字词,看似作家不经意的一笔,实际上可能是作家已经“捻断了几根须”才确定下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借一个女子香菱之口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的字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非常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有两次写到孔乙己付酒钱: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次是“排出”,一次是“摸出”,两者作用不同,不能互换。前者的“排”字是个很生动的细节描写,值得好好体味。“排”这个动作是孔乙己在被人们嘲笑的环境里做出,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态,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有人说“排”表现了孔乙己“穷酸”的本相,有人说“排”流露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的恋恋不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我认同另一种说法:“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后者的“摸”字写出孔乙己付酒钱的吃力,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在穷途末路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神气。诗歌要比其他文学作品更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否则,很难理解诗歌的情思。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溅”字和“惊”字,只有反复咀嚼,才能理解诗人内心那伤时恨别的痛楚。

推敲字词的做法,其实可以参考香菱赏析《塞上》一诗的做法:先看字词本来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该句中的作用,尝试找个字词来替换,看看有没有比它更好的。即“词语的品味、理解、鉴赏的方法与层次:本义一般意思课文中意义用法及其效果换一个词语如何?”(曹殿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品玩语言艺术》)这是很好的做法。

第二.赏析修辞。“修辞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调整,修辞的目的就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最佳选择,求的最佳的表达效果。”(张维耿《汉语修辞学》学习提要)文学作品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具有感人的力量,通常会积极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品味修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表达效果如何,这可以用作一个比较办法:用运用了修辞的表达和假如不用修辞的表达进行比较,看看那一个的效果更好。如鲁迅的《故乡》:“……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放肆的性格。如果去掉“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也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但远比不上原句那样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修辞,欣赏最佳的表达,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三.填补作品语言的空白。本来,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通常运用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时也采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因此,我们在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语言空白。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妇啼的苦,在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吏呼什么,作者却省略了,留下了语言的空白,但空白的内容,通过老妇的言语可以推断出来:由老妇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可以想象出官吏那“你家的男人呢”的怒问;由“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可以想象出官吏在追问“难道你家就没有别的人吗?”老妇在官吏的逼迫下,曾“请从吏夜归”。但她到底有没有被抓走,作品没有明确交代,但只要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中可想象出老妇已经被抓走了――官吏征兵连老妇也不放过。这样,作品的主旨就表达出来了。通过想象和联想,填补作品的语言空白,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思想,还能欣赏作品的艺术的美。

第四.留意句式结构。在不同的作品中,为了使作品行文富有文采,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的使用各种句式,例如: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散句和骈句等。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读那些靓丽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句,使之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冰心的《谈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河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生命中,我们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行文中灵活地运用长句与短句,使语句既语意连贯,气势磅礴,又生动明快,富有节奏感。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是强调的对象不同,有的是语气的程度不同,有的是表现语言的节奏。因此,留意句式结构,品味表达效果,也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思想。

作品教学范文4

文学,一般是指以语言文字对社会客观现实进行形象化表现的一门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包括搭建在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并具有特定文学功能的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法律主要指有权机关合法制定的成文法,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在特定阶段或一定范围内实际具备“法律”功能的文件、原则和规范,如民间的习惯法在民事法领域是民法渊源之一。法律是一种“他律”,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晶,其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学术化、思维的明晰性等,成为法律条文构成的显著特征。相对于经济基础,法律和文学作品皆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文学是一个人文的世界。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基本价值均是通过揭示人性来实现的,而现代法治型的法律也是把人作为表现的逻辑起点,以其内在固有的价值观念熏陶人、教育人。文学与法律有着复杂的关系,文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原法律现象。从文学视角认识法律,能够使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从法律视角研究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发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其更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对涉及法律的诸多现象进行一定的还原,引用涉法文学对法律社会学、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的特征,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具有法学学科所不具有的认同感和亲和力,用文学的方式来彰显的法律正义比以法学的形式来表现更容易让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法律作为文学作品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是通过对广义上的法律解释来完成法律的任务。文学作品属于具象逻辑思维,不同的正义观念都能得到表达:每个角色通过沟通和对话阐释自己对公平的主张,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不仅仅是法官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伸张法律正义的目的。法律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道德、宗教、历史、心理、美学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从而为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描写天地和丰富的素材。文学中的法律传达了作者对所处时代的法律的全面认识和反映,涉及到法律中立法的指导思想、制定、执行等诸多内容。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对法律的回应普遍存在。翻开《史记》,不难发现,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法律内容,如《陈涉世家》提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斩”,此段文字反映了秦朝刑事法方面的规定。又如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八卷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和刑事结合的案件,反映了我国古代司法审判的重“人情”轻“法理”的特点。从法律的视角对涉法文学进行阐释,才能发掘其丰富内涵,如冯象的《木腿正义》、朱苏力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和余宗其的《鲁迅与法律》都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二、文学作品的运用对法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通常是指在教学中结合法学课程的内容,将文学作品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运用到法学教学中,让法律知识与原理同文学作品相互关照,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当前要求提高法学教育的实效、推进法学教育的转型这一背景下,法学的教学方法是其主要突破点,而将文学作品引入法学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现实认知、熏陶其人文品格

现代社会变革促使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下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和价值关怀的日渐势微。文学关注人,法律同样关注人。文学是人学,法学也是人学,文学要尊重人性,法学也要尊重人性。不尊重人性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不能长久,同样,不尊重人性的法律,是一种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强行法,即使勉强制定出来,也难以推行。即使短期内得以推行,其后遗症也迟早会显现出来。文学对正义的崇尚,对邪恶的鞭挞,这点和法律精神相通。法学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法律人应当具备人文素养。文学作品张扬人的自由与人性的尊严,一般都展现着人文关怀,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阐释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可以使学生潜在地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树立未来法律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拓宽思维视野

在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作品较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之中增强其理解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以此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避免讲授式教学极可能出现的沉闷、乏味氛围。此外,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法律现象有可能会极大地超出书本理论知识的范围,这比较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性、发散性、批判性等法律思维方式,增强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单纯的法律条文、法律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法律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纯理论性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中存在较多地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内容,如《水浒传》中重要人物之一林冲,他的经历足以说明宋朝刺配刑等刑罚使用的有关情况,《西游记》中的“倒换通关文碟”无疑与今天的出国“签证”相类似。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所涉及法律知识的情节,并对其展开一定的分析,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将“法律与文学”相结合,对文学作品进行法律阐释起到的课堂效果,是单一的法律规则教育所无法相比的。

三、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虽然许多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学教育价值,但法学与文学毕竟是不同学科,其思维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文学作品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均能够运用到法学教育教学中,当然也不是每个法学知识点都需要借助文学作品来进行学习。具体来讲,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运用文学作品要适时

“适时”就是引用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引用时才相应地进行引用。在法学教学中引用文学作品需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具体来讲,是重点分析,并以此过滤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法律信息,而不是进行艺术赏析。因此,如何选择文学作品至为重要,对此,主要是要注重作品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适时引用。此外,选取文学作品还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等,引用作品不能太艰深、太生涩。尽量选择富有艺术魅力、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熟悉相关文学作品的内容,并有效地收集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的文章,了解作品的法学价值。

(二)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当

所谓“适当”,通常是指需要注意运用的准确性,即所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对理解教材内容的内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进行理解。文学作品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不是实际生活的真实,通常是对生活的提炼,因而,作品中的法律生活和真实的法律现实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在广泛阅读有关史料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比较,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极易产生误导的作品不宜进行引用。

(三)运用文学作品要适度

“适度”,是指引用的文学作品应少而精。对文学作品的展示、分析、讲解等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宜过长,引用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不应太多,不要较多地去追求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冲淡了教学重点,应尽量控制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因此,文法结合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能为了极力追求教学的生动效应而喧宾夺主,影响主要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将法学课上成文学鉴赏课或文学史课。

四、结语

作品教学范文5

笔者认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根本点在“教”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作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其深厚内涵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引起无数中外仁人志士的深刻共鸣,这样的作品应该分享给每一代人,更应该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而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精辟的讲解、精深的分析,有赖于教师精心的点拨、启发和引导,教师的“教”无可争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教师“教”的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可以试着从“教”中找到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固守“根本”打好基础

教师是否从内心重视鲁迅作品教学,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否具有丰富的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知识,便是能否做好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和基础。

1.树立“新课标”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要想做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形成“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夯实“教”的地基

目前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的过程,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作技巧要通过教师来完全明确地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从对作品全然无知到完全明确的掌握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内容。在这个教学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得以进行和完成。而这样的现实就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鲁迅作品知识的积累

①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是必须大量阅读鲁迅原著的,这是深入理解鲁迅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鲁迅作品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形象塑造、表现手法及语言安排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体味鲁迅先生那深刻含蓄的思想和在创作中精神层面的变化与挣扎,才能将鲁迅作品透彻的讲解出来,才能在面对学生的疑惑时给予及时而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阅读原著,不仅是走近鲁迅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②教师要广泛涉猎鲁迅研究界的研究成果。随着教材的编写与学术界的联系愈加紧密的趋势,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被收录到教材和教参中来。教师只有在大量掌握知识和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入鲁迅作品学习的新境界。这样,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理解作品提供了材料,另一方面,将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在更多的学习鲁迅、研究鲁迅的人的面前,又使这些研究成果接受更多的人的检验和研究。

(2)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态度

①在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当学生面对生僻字词产生反感情绪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稳定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克服语言方面的问题,并带领学生去发现鲁迅作品的经典所在。其实,一旦克服了鲁迅作品中生僻字词的困难,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鲁迅作品的伟大价值。

②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和鲁迅进行心灵沟通的关键,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对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看问题的视角、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客观的个性差异,所以对同一鲁迅作品的理解也会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语文教学就因此而成为让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可以对鲁迅作品作出自己的阐述,形成自己的评价,不以他人的好恶为好恶,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非,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探索

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常常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熟悉课文——分析课文——分析主旨,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程序无可厚非。但笔者想在此提出一个设想,面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几十年没有实质性突破与进展的局面,我们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价值反观下进行鲁迅作品教学,即:详细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在社会、文化、思想上的价值、地位(包括民族精神方面与文学方面)——说明文章主旨、介绍写作背景——以文章主旨为引领分析课文。正如笔者在本文中一直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意义的认知下进行学习。

(1)教师应将鲁迅作品所具有的内在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保有崇敬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教师在教授鲁迅作品中,不是按照教材和教参上的内容对鲁迅及其作品、写作背景等信息进行单薄、生硬的介绍和讲解,而是应该不厌其深的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甚至细致的剖析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可深入介绍鲁迅,告诉学生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及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他又是一名文化巨人,他既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又关注人类共同的问题。也可介绍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对《彷徨》和《呐喊》——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进行详尽介绍,其小说的成功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的创作格局——注重文体和写作的笔法、风格上的特点,先引起学生兴趣,继而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

(2)挑选出骨干教师专门教授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开设类似鲁迅作品研究、赏析的选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上,对选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综合统一的讲授,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开去,同时涉及其他适于中学生学习的鲁迅作品。这样,学生更易透彻的把握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纵向、横向的引申,使学生在鲁迅作品的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3)采用将课文分类讲解的新方式。将整个学习阶段(高中三个年级或初中三个年级)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归类,按文体类别进行讲授。教师可以选择讲授收录于教材中的小说,也可以选择讲授杂文,这样一以贯之的讲授某一种文体,就会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学习鲁迅作品的某个文体,更利于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

作品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文本内容 主观感知 语言艺术 高境界

前段时间,学校教科研室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语文青年教师非正式公开课比赛。所谓“非正式”,就是一改过去由学校资深教师组成的评委评出等第,成绩列入业绩考核的做法,而是由学生担任评委,评出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具体做法是:将年级语文成绩最好的高三(3)班拿出来,按成绩高低、男女比例平均分成三组,由三位不任教该班的高三青年教师分别给其中的一组同学授课,具体给哪部分同学授课,由三位教师抽签决定。规定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另外两组同学可以坐在后排旁听,但不得参与教学活动。三节课后,全体同学无记名书面回答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上法?最不喜欢哪种上法?为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上课的内容是孙犁的《荷花淀》,材料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课上发给同学。三位老师精心准备,各显神通。王老师的课扣住小说的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件精美;李老师的课抓住人物性格形象分析讨论,课堂气氛热烈;马老师的课侧重抓住“诗意”小说的特点进行语言品味。

比赛结果却是马老师胜出,他的上法最受学生欢迎。这有点出乎大多数听课老师的意料。大家都认为可能是李老师的课最受学生的欢迎。可看看同学的评价却令人深思:对王老师评价最多的是“传统”;对李老师评价最多的是“活跃”;对马老师评价最多的是“有味道”。这让我想起了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现借用青原行思大师的话探究一下马老师的课最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兼谈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追求的是文本的客观内容;

曾有许多学生实话实说:小学语文是这么上,初中语文是这么上,高中语文还是这么上,高中语文至少要“高”出点什么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尴尬就是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在上完之后,让学生生出“你不说我也知道”的感觉。的确,高中生经过多年耳濡目染的母语熏陶,经过九年系统正规的训练之后,高中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了。而我们却还在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已经懂或者差不多懂的地方,即“义理”方面。“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语文教材可以“文以载道”,但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传道”.“传道士”常常满足于对写作背景、故事内容、思想情感和现有社会观念的诠释,普遍缺乏使用“文学语言”的自觉。这种教学模式的最高成就可能也仅仅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而非正确运用。语文教材的“义理”本位使得语文教学背离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的宗旨。更何况学生在小学时看到的是这样的“山”,初中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山”。到了高中看到的还是这样的“山”,怎能不生厌呢!

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一直以来,学与不学的差异极不明显,教师的作用很不显著,原因在哪里呢?王教师的课扣住小说的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件精美;然而一切施教手段,最后都指向于一个普遍认同的东西,这就是说教。这种教学方法本质是告诉学生“有一个林黛玉”。一个老师心中的“林黛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客观的文本渗入了读者的主观认知。

为了体现新课标“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李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切中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单向传授、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弊端,符合课改理念。而由于李老师切入引导巧,(由祥林嫂的性格命运引入并作对比,看出中国妇女思想的觉醒,命运的改变),注重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气氛。可以说客观的文本渗入了读者主观的体验,走出空洞的说教的影子,绽放了思想的火花,实践了自由解读、个性解读的鲜活的阅读体验。这也是听课老师认为他可能胜出的原因吧。但是这种方法却难以把握难度,很多课堂讨论并不能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讨论结果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明星”学生;因为时间的限制,很多课堂讨论都只能草草收场。有时学生的讨论比较热烈,但又可能离题千里;极具形式意义,却不一定能够实现内容意义,新课标“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只能是美好的期待。李老师的课抓住人物性格分析,课堂气氛热烈,这种教学方法本质是四十个学生有四十个“林黛玉”。当然是学生心目中自己的“林黛玉”。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作者、文本和读者的统一。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艺术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荷花淀》一文主题深刻但并不深奥,人物性格的描写含蓄但并不曲折,马老师“冗繁削尽留清瘦”,在《荷花淀》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孙犁的小说追求“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的创作风格外,还通过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如(1)、修饰语的准确运用以及词语的巧妙组合:“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绘,将读者带入绝美的画面中,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通过品味揣摩,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艺术化处理来表现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性美的。(2)、倒装句的品味。《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让学生了解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3)、省略句的咀嚼。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通过咀嚼,让学生知道人物对话中省略句的运用更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可能也是让学生觉得经典名著比许多武侠、言情小说“有味道”的地方吧!

引导学生在作品语言艺术上探幽发微,这既是诱发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情达意的有效方法,通过阅读所积累的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品味与模仿,以逐步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更能使学生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语言的感染力逐步增强,应该紧密联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终实现“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的。马老师从语言艺术入手,品味文学作品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知道一个“怎样的林黛玉”。

高中生已经或即将步入成人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你教师所说的“林黛玉”正是他心目中的“林黛玉”,可能引起他的共鸣。你也可能觉得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殊不知你还在传授他已经知道的东西而已。总是在传授已经知道的东西或点明点穿他差不多看得懂的知识,日复一日地原地踏步,长此以往,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语文成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