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维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厂房维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厂房维修

厂房维修范文1

关键词:天车梁 天车轨道 复合橡胶垫 钢板垫

为什么天车走道板在A列第4个牛腿柱上掉下一个角钢支架,天车梁一端向北倾斜30~40mm是天车轨道A、B两列轨道中心距超差,还是A、B两列轨道标高偏差大。现场天车轨道测量结果如下:

由测量结果可知从B列5柱开始天车轨道中心线向北平移13mm,第6-10柱之间向南侧移5-7mm,这样相应最大偏差20mm,A列5-9柱之间天车轨道向北侧最大偏离差15mm。所以天车在运行中每经第5-10柱之间(6×5=30m)时,天车都向北倾斜。

根据现场实际观察及测量结果分析:

1、第6-10柱之间的天车梁底坐落在牛腿柱上的基座大部分悬空,部分天车梁基底预埋件与牛腿柱预埋件焊接不牢或开焊。造成天车梁一端向北倾斜30~40mm带下来的走道板在A列第4个牛腿柱上掉下一个角钢支架;

2、天车轨道下没设厚度为30~ 50mm细石砼找平层C30,造成天车轨道在运行中与天车梁受力不均,轨道变形由天车吊装重量的大小而随之变形和变形。

3、个别的天车梁端头水平预埋件角钢拉板与牛腿柱上垂直预埋件上脱离,观察确认是50年代施工的柱子上预埋件与锚筋没焊好、开焊,连接件与它们脱离造成天车梁不稳,天车运行梁与柱无拉结向北倾斜。

一、对天车梁底座不牢的处理方法:

新101车间南跨A列4、5、6柱下天车梁底座支承不严,A列第4个牛腿柱上的走道板掉下一个角钢支架,天车梁一端向北倾斜30~40mm。为了消除隐患,将天车梁柱4两端头、柱5两端头、柱六一端头进行返工吊装,重新焊接天车梁底座支承,使之梁底受压密实受力均匀。

吊装方法:将天车梁底座与牛腿上支承不密实的钢垫板用火焊割掉(人站在双排脚手架上,标高为8M操作)。切割前先用斤不落和钢丝绳固定在天车梁端及柱顶钢梁上进行切割。垫400×200×40钢板,天车梁就位后,钢板与天车梁底和牛腿上的预埋件焊牢,焊缝饱满,焊缝高度8mm。同时把掉下来的走道板的支架焊接牢固。并检查另一个走道板的支架焊接是否牢固。

二、由于工期要求,采用钢板垫块@600代厚度为30~ 50mm C30细石砼找平层,增加轨道的刚度、强度,其方法如下:

在天车梁轨道下每600间距中间放加强肋,也就是钢板垫块。轨道标高高差用对称的铁楔子找平,为了不让铁楔子相互串动,设档板与铁楔子和钢板垫块焊牢。天车梁基层上施工程序: 400×200×8复合橡胶垫400×200×40钢板垫块60×60×8异型压板对称的铁楔子找平档板与铁楔子和钢板垫块焊牢。考虑到原天车压板对称2个异型压板与轨道垂直方向上下窜,现将¢6钢筋L=80mm焊在钢板卡子后端的大压板上,为了保证异形压板表面水平,将异型压板底加3-7mm厚,长100mm宽40mm厚的钢板与异型压板一端焊牢。带紧异型压板内¢22螺栓后,保证轨道压板不移动,牢固。同时,将所有的螺栓弹簧垫更换新的,原因是原弹簧垫失去功能,将原有的断裂螺栓及变形更换新的。同时,为了保证轨道钢板垫层下400×200×8复合橡胶垫前后不移动,先用¢6钢筋L=50的垫板四周各焊2¢6钢筋伸出400×200×40钢板垫块外5mm,然后用锤子将5mm向下拍到90度,四周像卡子一样卡住复合橡胶垫。使钢板垫块与复合橡胶垫合在一起。

三、个别的天车梁端头水平预埋件上的角钢拉板与牛腿柱上垂直预埋件上脱离,处理方法:

在柱与天车梁预埋件标高相同处设二个水平2[16槽钢,长度=柱侧边长+20,用2¢16膨胀螺栓水平将槽钢固定在柱的两侧上,螺栓长度100mm。突出20mm方向对着天车梁焊[16槽钢,使之用∠50×50角钢与天车梁连接焊牢,保证天车梁垂直的稳定性。

最后,校正天车轨道垂直度、二轨道之间的中心距及轨道标高。其方法如下:

1、 将南跨铁轨中分三点即中间A点及两侧B、C各一点;

2、 将仪器放在中间A点,前视B点,后视C点调到B、C通线,确定仪器中心点O;

3、 复视B、C、O点通线后,将每个柱6M跨在铁轨标上点a、b、c……n点的偏差数据。每松动一跨天车梁轨道便调整标高和铁轨中心线,由此类推。

4、 将北跨与南跨铁轨分别对称即分三点A′B′C′各一点,由B、C点量跨距16.5m到B′C′确定中心距。

5、 用上述方法将a′b′c′……n′点的偏差数据标在轨道上。

同理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整标高和铁轨中心线。

四、质量要求:

1、 梁与柱及牛腿的连接件必须焊牢,牛腿预埋件与连接件、连接件与天车梁底埋件之间应全面紧密接触。

2、 天车梁底座平稳牢固、焊缝饱满、焊缝高度8mm。

3、 天车梁中心和定位轴线的偏差小于5mm,梁顶面标高偏差:0;-5mm。

4、 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要求:轨道中心线位置偏差小于等于5mm;轨道顶标高允许偏差小于等于5mm;两条轨道中心线间距偏差小于等于5mm。

5、 天车梁中心线与天车中心线间距小于等于5mm。

6、 所有钢结构刷二道防腐漆。

作者简介:

厂房维修范文2

关键词:汽车 常见故障 日常维修 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即使是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也可以支付得起一台普通车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费用,但没有人愿意经常往维修保养店跑,因此在汽车的使用与保养中,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日常检修方法是每一个爱车人士所需要了解的。

一、火花塞的保养

火花塞又叫做火咀,这是个体积小但作用决不可小觑的零件。众所周知,汽车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活塞运动提供动力的,然而当活塞压到止点时,虽然油气混合气被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此时仍未达到其燃点,这个时候需要火花塞通过点火线圈的高压产生放电,击穿电极间的空气产生火花以点燃混合气推动活塞,这是火花塞的工作原理。

关键点在于火花塞的绝缘体,如果绝缘体的绝缘效果被破坏,就会造成点火电极的“短路”现象,高压电不会经过电极自然就不会产生火花点燃油气推动活塞。因此,火花塞的保养重中之重在于绝缘体的保护。然而,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错误的认识,导致火花塞“提前退休”。

比如有些车主很爱车,经常对发动机喷银粉或进行其他维护,然而在清洁火花塞外表时,却错误地用砂纸或者金属片进行除垢,就像用砂纸给金属除锈一样,认为把火花塞磨的锃光瓦亮就最好了。不可否认,这样确实能够很好而且很方便快捷的除去火花塞表面的污垢,然而与此同时,火花塞的表面的绝缘体也被慢慢破坏掉了。其实正确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清洁火花塞时,把火花塞浸入汽油中,再用毛刷清除表面的污垢,这样就能达到清洁火花塞的目的,又能很好的保护其表面的陶瓷绝缘体不受破坏。从一些没有经验的车主了解到,有些人喜欢用火烧的方法来清除火花塞以及群部的积炭和油污,这种方法最坏的地方在于,因为火焰的温度难控制,所以常常因温度过高而使绝缘体烧裂;而有些车主并没有经常清理火花塞的习惯,殊不知火花塞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极与群部会产生积炭,时间一长,就会使电极漏电甚至不能点火。所以,对于火花塞的保养,不仅要经常清洁火花塞,而且更重要的是应用正确的方法。

二、汽车空调的维护

汽车空调显然不同于家用空调,其使用的环境比家用空调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多,先不谈汽车空调随着汽车的行驶的颠簸程度,单单是高温、油与气等的污染,就是家用空调无法比拟的,况且汽车空调的空气压缩机是半封闭式的,不仅容易受到空调外部的污染物影响,而且随着汽车长时间的颠簸以及空调自身的运行,空调内部势必会产生杂质和油污。这些杂质与油污随着空气的压缩、膨胀不断在空调内部循环,必然会对空调循环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零件造成影响,长此以往,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对于这种问题,有人就会说,换个压缩机就都解决了,其实不然。更换压缩机只是把旧的压缩机换掉了,而空调系统里面的杂质还是存在于空调内的管路、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膨胀阀等处,在进行制冷的过程中还是会不断在空调内循环,所以,即使是更换压缩机,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必要的日常检查与定期维护是非常必要的。空调的制冷是制冷剂在起作用,因此,杂质、油污的也是跟随着制冷剂不断循环的,所以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回收混有杂质的制冷剂,然后换上新的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当然,对整个空调管路进行抽真空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日常的检查还能发现空调系统的一些机械故障,比如某处的接头、螺丝松动,某零件有没有什么磨损等等,这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小故障,保证汽车内空调的良好工作情况。还有就是要经常检查各管路、线路的接头是否有松动或者松脱,有一点要值得注意,那就是如果空调制冷效果变差或者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停掉空调的工作,以免小问题不断扩大造成更大的破坏,并且要及时进行维修。

三、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与传统的离合器踏板与手动变速操纵杆进行变速相比,自动变速器的有点显而易见,变速平滑、驾驶方便等等,它能够进行反复的加速、减速变速器换挡等功能,因为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只用控制油门就能方便进行加、减速,避免了手动操纵杆的频繁操作与驾驶员的分心,所以它在减少驾驶员疲劳度、降低交通事故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平常的驾驶中,会有一些很常见的自动变速器故障,比如自动变速器打滑、自动变速器发生异响等等。

厂房维修范文3

关键词:硬盘 故障 维修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本文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 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本文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一、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二、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 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三、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四、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上述诸现象是硬盘出现坏道的明显表现。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可用软件修复,因此称为逻辑坏道;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由于这种坏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复,因此称为物理坏道,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故障排除:对于硬盘的逻辑坏道,推荐使用MHDD配合THDD与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

参考文献

[1]丁光生.走进“教育e 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

厂房维修范文4

[关键词]测长机、投影立式光学计、万能工具显微镜、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0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78-01

一、测长机分米示值超差的原因与调修

在日常工作中,测长机分米示值超差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分米分划板的松动,机体导轨变形,校正平板玻璃的松动等。上述各种原因造成的示值超差,都可以通过调整分米示值校正平板玻璃的两个调整螺钉进行调整修复。

如果分米示值超差超过十个微米,可松开分米分划板座子上的固定螺钉,通过左右平移分米分划板座加以粗调,然后再调整校正平板玻璃螺钉进行精细调整,达到示值误差技术要求,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调整校正平板玻璃螺钉进行修正,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分米标尺上座上盖板拆下,调整标尺座上对应校正平板玻璃两侧的两只调整螺钉,松开一只螺钉,压紧另外一只螺钉,当示值误差超差为正时,则压紧右边螺钉,松开左边螺钉,使分米示值超差得以校正。反之,则螺钉旋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使校正用平行平面玻璃板转动一个角度,从而促使分米双刻线的示值线发生偏移,达到分米示值误差的修正。

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调整时首先应注意,两只调整螺钉必须将校正平板玻璃座子固紧,不得松动,因为螺钉的压紧松开是一个无法量化的过程,又无法直观的观察螺钉的压紧情况,如果螺钉与调整校正平板玻璃存在间隙,或者用力过猛,就会有后续弹簧持续变形,示值最终超差不确定。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调整螺钉时应做到松紧同步,协调用力,这需要一个长期手感的积累。另外,开展两次以上由粗到细的间隔调修,可以尽量避免因弹簧持续变形导致的示值超差不确定现象,最终达到修正目的。

二、投影立式光学计成象不清晰的原因与对策

依据实际工作经验,投影立式光学计成象不清晰的原因可以总结如下:光学元件发霉;光学元件松动移位以及调修后光学元件装配不到位。

光学元件松动移位与调修后光学元件装配不到位可以通过轻轻敲击光学计管,同时观察视场标尺的偏移来判断,然后通过重新装配加以解决,通常这两种现象并不多见,常见的成象不清晰主要还是由光学元件发霉造成。分析对成象影响最大的光学元件是反光镜,分划板与物镜。

当关键的光学元件发霉时,光学计成象质量会明显恶化,标尺刻线发黑发暗,整个视场亮度也会变得很低,仪器难以正常使用。下面就各个光学元件的发霉判断与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如果投影反光镜发霉,通过投影屏观察,会发现霉斑清晰而且不随标尺象移动。此时需打开投影箱侧面盖板以生物酶反复清洗反光镜面。若反光镜发霉严重,霉斑已经侵蚀深入镜面,则需拧开固定螺钉取下投影反光镜组并将反光镜和座,从吊紧弹簧上取下,换上新的反光镜组,并将分划板象装配到正确位置。

若是主反光镜发霉,可取下格值圈与测轴压圈,进而旋下示值螺钉把整个测轴组从镜管中取出进行生物酶清洗,如果发霉严重则需将吊紧弹簧的螺钉拧开从测量轴上取下反光镜组,旋下套圈取下弹簧压圈将反光镜取出再换上一块新的平面反光镜,并装上弹簧压圈和套圈,使弹簧压圈压紧反光镜,摆动整个座子时,反光镜无松动即可,但也不能压得过紧,以免反射面产生应力引起变形而使成象质量下降。调整三只调整螺钉,使反射面与平面支座上的三个硬座合金小平面相平行。

物镜发霉现象比较少见,可与物镜松动采取同样办法进行处理,需要拆下测量轴,旋开物镜座压圈,取出物镜组,进行物镜的清洗与重新组装调配。

以上光学元件的拆卸,清洗与重新装配,是一个细心与耐心的工作过程,需要对光学零件的位置与方位进行标记或拍照标识,以保障光学零件的重新装配到位和避免装配力过大造成的光学元件变形。

三、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显器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数字式万能工具显微镜是在目视式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基础上,以光栅数显装置取代了原机构的纵、横向阿基米德螺旋读数显微镜,实现了万能工具显微镜纵、横向数字显示测量,成为一种新型万能工具显微镜。仪器通过LED半导体数码管直接显示,读数直观、清晰,且可遥控输出打印,便于使用和存储数据。大大减轻操作者视力疲劳,提高了劳动效益。当数显器出现故障时可按下述方法检查、排除。

1开机后指示灯不亮。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接触不良,用万用表检查电源是否供入机器,插好插座头。

2数字显示器不亮或出现缺“笔划”现象:

1)电源箱保险丝熔断,应更换保险丝;2)检查数显板有否虚焊、脱焊,如果有应该焊好焊头;3)如果是译码器损坏,应该更换元件。

3打开电源开关后只有小数点和符号管亮,其它均不亮:

检测电缆输出短路,应关闭开关,排除短路现象。

4使用过程中数显突然熄灭,但小数点和符号管亮:

1)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的话,应插好插头;2)如果是开机时间过长,应关闭电源数分钟后再开启电源工作。

5移动导轨,光栅头部位有吱吱声:

间隙调整太小,两光栅摩擦,应重新调整光栅尺与相位光栅间的间隙。

6光栅读数头无信号输出:

1)电源箱无电压输出,检查电源箱、保险丝及电输出接触应良好;2)光电二极管损坏,应检查电路板是否发光板电源短路;3)检查信号电缆与数显箱是否插好。

7、有输出信号但数显器报警:

1)光栅尺上有脏污,用纱布蘸酒精乙醚混合液轻擦光栅尺;2)数显箱信号电缆插座接触情况,检查插座头,插座定位正确插入;3)光栅头输出信号、幅值太小,且相位偏离要求,应该用专用电缆接出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按使用条件进行调整,并保证90?相角。

8、信号波形失真:

光栅尺与相位光栅气隙太小或太大,两光栅间有交角,应正确调整气隙,用观察法调整光闸条纹,消除光栅尺与相位光栅间的交角,要求交角为零。

9、计数器漏数:

1)前置放大器损坏时更换元件;2)输入信号不符合要求时调整信号;3)数字电路故障,应找寻虚焊或损坏元件及时更换新元件。

厂房维修范文5

关键词:硬盘;故障;维修方法

 

1 引言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本文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 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本文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2 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1 IDE硬盘的常见故障

2.1.1 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2.1.2 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 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2.1.3 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2.1.4 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

厂房维修范文6

一、SY-1200型输液泵的认识

1、外形构成图示

二、常见故障维修方法

1、无法开机:

(1) 首先检查电源部分,观察面板左下角的交流灯是否点亮,若不亮,可能是保险丝烧坏,用螺丝刀将外壳固定螺丝起出,使泵前后壳分开,拧开连接在滤波器上的黑色保险丝套,取出保险丝,

a、若保险丝确实烧坏,更换新的保险丝。

b、若保险丝完好,极有可能电源模块损坏,更换新的电源模块。

2、交流电源开机,出现使用内部电池并伴随系统出错报警:

此种情况的出现,由于开机时,检测内部电池电压信号错误所致,首先考虑更换检测信号芯片U5 74HC165,一般情况下更换新的74HC165后都能解决问题,若无法解决,则考虑更换RP1 八脚排阻,如图2.1。

3、开机后,驱动不正常:

此情况的出现为电机运转不正常所致,用螺丝刀将外壳固定螺丝起出,使泵前后壳分开,开机夹上输液器将速度调至10ml/h,测量电机驱动端口J6 1 2 3 4是否各有0.75-4.4V摆幅电压,若有,则说明电机损坏,更换新的电机;若某一相输出的摆幅电压有异常,则说明驱动芯片A3984损坏,尝试更换新的驱动芯片,如图2.2。

4、液晶屏不全或缺横显示:

此种情况较为简单,大都为液晶屏内部损坏,更换新的即可。

5、输液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