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1
关键词:胸痛;病因;临床诊疗
胸痛是指胸部体表、骨骼肌以及内部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是有胸部疾病引起,少数有胸外疾病引起,是内科门诊常见疾病[1]。由于因病因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疼痛,所以如果医生缺乏认识,容易延误诊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门诊113例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进一步总结门诊诊治中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患者选自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急诊内科门诊,男70例,女4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8.5岁;113例患者均作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血常规检查,查明病因,明确诊断,正确治疗。胸痛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比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胸痛的处理包括病因就只和对症处理。心绞痛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吸氧,予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适当运动、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及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缓解期再做进一步扩冠等处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初期大多给予心血管病药物的治疗,待排除心脏器质疾患后,先采取建议的心理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在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情况下,再及时给予精神科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予卧床休息、预防感染、上氧、胸腔穿刺抽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予胸腔穿刺抽液、抗结核、加强营养治疗;肺癌或癌性胸膜炎患者均因年龄大、体质衰竭为进行放疗和化疗,给予抗炎、支持治疗、增加机体抵抗力及止痛等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细胞、止痛、预防感染治疗;胃食管反流给予制酸、促肠胃动力治疗。
2 结果
11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气胸、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癌症患者死亡;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而转上级医院治疗。
3 结论
3.1 胸痛的病因分析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凡因炎症、肌肉缺氧、外伤、异物刺激、机械压迫、内脏膨胀、化学刺激、肿瘤或神经病变造成的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支配的气管、支气管、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胸痛[2]。致痛物质包括K+、H+、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此外还可因解剖和生理关系引起牵涉痛或放射痛。在做出诊断时要综合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全面考虑。本组113例患者中心源性胸痛占63.69%,而非心源性胸痛占36.31%,心源性胸痛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且生命危险性较大,因此应引起内科门诊医师的高度重视。
3.2 胸痛症状特点与诊断
胸痛作为一个主观感受,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产生就只有简单的3个环节:致痛源—神经传导—感知中枢。无器质性病变的胸痛患者通常由精神问题引起,如焦虑、抑郁[3],此类胸痛的特征是主诉较多,出胸痛外可能涉及多个系统,但阳性体征及检查结果少,与较多的主诉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作为与常见器质性胸痛的鉴别要点。其诱发因素往往是持久的精神紧张,由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超过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
3.3治疗体会
胸痛伴休克,急诊应立即给予扩容、纠酸等抗休克治疗,边抢救边诊断;胸痛伴明显气促者,胸部叩诊为鼓音,基本可诊断为气胸。且呼吸困难正在加重者,应立即采取胸穿抽气,建立简易气体引流装置,再做相关检查,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危及生命。能忍受胸痛的患者,最好先明确诊断,再行治疗。老年人因多种疾病并存,在用药方面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654-2与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合用后相互拮抗,作用抵消[4]。
总之,在急诊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通过对113例内科门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闫京涛;李文达;杨蓉;胸痛伴ST段抬高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2]胡大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新处理策略[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2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2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中的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型多,传播途径多样,可引起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只感染发病,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肝周炎,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和眼炎等。其混合感染也很多,尤其是幼鸡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发展。现将鸡大肠杆菌病及混合感染的防治介绍如下。
1鸡大肠杆菌病
1.1病原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孢;在空气、水源、土壤中均有存在,分布很广;在畜舍内的水、粪便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周或数月之久。该菌在健康禽的消化道及大肠内容物中均有存在,但多为非致病性的常驻菌。大肠杆菌根据其菌体抗原、表面抗原和鞭毛抗原不同可分为多种血清型,各地区差异很大,同一地区不同鸡舍也有不同的血清型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鸡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有O1、O2、O3、O7等。
1.2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各种禽类对该病都有易感性,以鸡、火鸡和鸭最为常见,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多发生于雏鸡,特别是3~6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发病率一般在30%~45%,死亡率为25%~50%。传播方式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垫料、空气、尘土等为该病的主要传染媒介,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创伤等途径引起水平传播。也可引起该病的传播。鸡大肠杆菌病为一种条件性疾病,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寒冷、通风换气不良、氨气过多、空气中游离的尘埃刺激呼吸道黏膜、饲养密度过大,营养不均衡等,均可诱使该病的发生。该病可单独感染,但更多的是继发或并发感染。
1.3临床症状
1.3.1急性败血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大多数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个别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然后死亡,内部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
1.3.2卵黄性腹膜炎型多见于产蛋中后期,由于病鸡输卵管感染产生炎症,常导致输卵管伞部粘连,卵黄坠入腹腔而发生该病。病鸡腹部坠胀,剖检时腹腔内可见大量卵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
1.3.3生殖器官感染及产蛋下降患病母鸡卵泡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卵泡破裂,输卵管发生充血、出血,内有渗出物。该病一般病程较长,可持续几个月然后死亡,存活者产蛋量急剧下降。
1.3.4卵黄囊炎和脐炎型指幼鸡的卵黄囊和脐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可达40%。临床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腹部下垂等症状。
1.3.5肠炎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原发性肠炎很少见,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某些病毒病,在肠道黏膜抵抗力降低的前提下,发生致病作用,慢性经过者较多,表现为精神沉郁和腹泻等病态。此外,还有眼炎型、关节炎型等。
1.4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鸡,有黄白色沉积物,气囊壁浑浊增厚,并有黄白色纤维素絮状物附着,部分气囊腔内有干酪样物,心包混浊变厚,其上也附有一层白色纤维样物,少数心包腔内有不等量淡黄色积液,心脏表面有出血点;肝稍肿大、瘀血、质脆、边缘呈黄色,表面有一层白色纤维素膜附着,容易剥离;胆囊肿大;输卵管内充满黄色干酪样物,重者输卵管阻塞;卵泡膜充血,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卵泡破裂,卵黄落入腹腔,形成淡黄色硬块和多量淡黄色黏液;腹腔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腹腔内有卵黄样或豆腐渣样物;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壁有出血性炎症;鸡的肝、脾、肾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有的患轻度肺炎。
1.5综合防治措施
1.5.1预防措施选择无大肠杆菌病史、正规的种鸡场引入鸡苗,这是保证后期大肠杆菌病少发的一个基础。加强饲养管理、清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是防治的重要措施,及时清扫鸡舍的粪便、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对鸡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消毒剂可选用一些醛类、双链季铵盐、碘类等刺激性较轻的消毒剂。饮水是大肠杆菌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可定期在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氯制剂或其他的饮水消毒剂以保证水质,提高禽体的免疫力。同时应提供优质全价饲料,保持鸡舍内适宜的饲养密度及温湿度等。
1.5.2治疗措施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以氟喹诺酮类药物效果为佳。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但不宜长期使用[1]。因其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影响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率并可导致一系列肠道反应。同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易产生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而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因此,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药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常见混合感染及防治
2.1鸡球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1.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欲增加,腹泻中带血,周围被粪便污染,冠和肉鬓苍白,贫血,消瘦,个别鸡眼睑粘连,单侧失明,呼吸困难,打喷嚏,腹部肿胀,皮肤紫红色,触摸有波动感。发病初期出现零星死亡。病鸡还出现瘫痪,不愿走动,尖叫,死亡明显增多。
2.1.2剖检变化肝脏瘀血、肿大,表面覆有白色易剥离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腔积液,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肿大、瘀血、充血;肾肿大、充血,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小肠增厚,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腔内有心包性粘连;盲肠肿大,黏膜增厚,充满血液和血凝块。
2.1.3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地面卫生,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及污物,用百毒杀按使用说明进行带鸡消毒,2次/d;地面用2%NaOH溶液消毒。饲喂无霉变饲料和清洁饮水;收集的粪便和垫草进行发酵处理。
2.2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
2.2.1临床症状鸡群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咳嗽、喘气、打喷嚏,鼻道不通;有的眼睑肿胀,流泪;有些鸡只拉白色、黄白色或绿色稀粪,有的粪便似蛋清样;鸡冠发紫,大群鸡表现明显的咳嗽、喷嚏,呼吸出现音,频频甩头或作吞咽动作,个别鸡眼睑肿胀、流泪,一部分鸡伸颈、张口呼吸,夜间声音更大,并出现死亡,死亡率呈直线上升。
2.2.2剖检变化鼻腔、气管、支气管有多量浆液、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黏膜潮红;肺脏充血、水肿,有不同程度肺炎;肝表面及心外膜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的气管轻度充血、出血;鼻窦肿胀,气囊增厚、浑浊,肺脏瘀血。
2.2.3防治措施铲除原有垫料,更换新的干燥垫料。鸡舍用0.02%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1次/d。在保暖的同时,加强通风换气。用禽族乐拌料饲喂,连用5d。用恩诺沙星原粉以0.01%浓度饮水,连用5d。饮水里加入适量电解多维,连用5d[2]。支原净按140mg/kg和强力霉素按400mg/kg饮水6d[3]。
2.3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3.1临床症状病鸡体温高达40~41℃,表现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张口伸颈,气喘,呼吸困难,常有“呼噜”声响,咳嗽,口腔中分泌物增多,摇头并有吞咽动作,企图将分泌物排出;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病程稍长的发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下垂,冠和肉髯发紫,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态。
2.3.2剖检变化病死鸡皮肤干燥,脱水。内脏浆膜出血,心冠脂肪和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口咽部积液,嗦囊内充满酸臭、混浊液体。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部分鸡肾脏肿大。腺胃肿胀,腺胃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肿胀。肌胃内膜易剥离,肌层有出血斑;各段肠管出血,心包炎,心包内积有淡黄色含纤维素性液体,心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边缘钝圆,中间有小的白色结节,整个肝脏被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包裹;脾、肾多有充血和瘀血。
2.3.3防治措施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水溶性粉剂,于每100L水中加入1g,每天1次于早上集中饮用,连用4d。饮水中同时加入水溶性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连续饮用4~5d[3]。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允新,郑伟,冯宜水.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0(6):141.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3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儿科疾病;综述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1995年由Okamura等[1]从痤疮丙酸杆菌和脂多糖(LPS)联合处理过的小鼠肝脏提取物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为IL1家庭中的成员,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其分子量约为18 KD,以非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通过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在天冬氨酸位点上水化NK细胞并刺激其分泌IFNγ,促进活化T细胞分泌IL2、IFNγ和GMCSF,抑制IL10的产生,在多种器官、组织和细胞中可检测到IL18的mRNA,如胸腺、肝脏、脾脏、肾脏、胰腺、肺、成骨细胞、皮肤角质细胞、肠上皮细胞、枯否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等,在神经垂体亦可检测到IL18 mRNA,可能作为神经免疫调节剂起作用[2]。IL18在机体内保持动态平衡,异常情况下IL18的升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加重疾病。笔者仅就IL18与儿科疾病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1 IL18与感染性疾病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它具有识别、吞噬和消灭感染颗粒与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IL18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具有多种免疫功能,能诱导产生IFNγ,无论在病毒感染早期或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效应阶段,IFNγ对抑制病毒复制和病毒清除都是至关重要的[3]。可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抵抗力,对新型隐球菌、分枝杆菌、流感病毒A、单纯疱疹病毒1型、弓形体、鞭虫、大利什曼原虫等的感染有保护作用。
1.1 细菌性软脑膜蛛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
细菌性软脑膜蛛网膜炎患儿脑脊液IL18显著上升,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IL18略有增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中IL18与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相关,但细菌性软脑膜蛛网膜炎患者无此现象。细菌感染时蛛网膜下腔单核巨噬细胞与多核白细胞集聚,IL18大量释放,致病菌被清除。细菌性软脑膜蛛网膜炎患儿脑脊液IL18显著上升,表明IL18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加重了血脑屏障的破坏和颅内炎症反应;另一方面,IL18具有促进T细胞繁殖,增强Fas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诱导IFNγ的产生,发挥抗感染作用。
1.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有研究表明[5],新生儿在病毒、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时IL18及IFNγ升高,而且血清IL18及IFNγ值呈正相关,细菌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和对照组未见存在相关关系,说明病毒作为诱导剂能够诱导感染患儿细胞产生IL18,进而产生IFNγ,两者共同调节免疫功能。IL18在免疫网络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能诱导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IFNγ可诱导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提高抗原呈递能力,增强抗原呈递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增强T细胞辅助抗体产生和辅助细胞毒T细胞产生的能力。
1.3 上呼吸道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
S.Ichinohe等[6]对儿童扁桃腺单个核细胞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诱导产生高浓度的IFNγ、IL18,但Th2细胞因子——IL4、IL10等不升高,而且 IFNγ、IL18并不依赖于病毒的复制,曾有过敏史的儿童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的儿童,而且IL18与年龄无关,在3岁时已达到成人的水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Th1、Th2细胞功能失调(Th1功能缺陷、Th2功能亢进)有关。Julian P等[7]研究证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8 mRNA表达水平在发病第5 ~ 7 d明显低于单纯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感染而无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但IL4的水平明显升高,证明了其发病机制与 Th1、Th2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调有关。
2 IL18与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调节T、B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受体的功能,而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SLE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并与SLE疾病的活动指数DAI呈正相关,非活动期SLE略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SLE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强的松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IL18在SLE的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LE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升高,且与DAI呈正相关,是因为IL18能增加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性T细胞(CTL)细胞的FasL表达,引起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导致组织损伤。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对川崎病患儿血清IL18测定发现?眼9?演:急性期平均IL18水平明显降低,而亚急性期较急性期明显增高,且与发热持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有正相关性,可以反应出川崎病的严重程度。
3 IL18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
某些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骨髓单个核细胞IL18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M1至M6都有较高的IL18,而以M4、M5为最显著,经化疗后的缓解期IL18水平下降[10]。这与化疗后免疫活性细胞受抑制而分泌IL18等细胞因子相应减少有关。一方面,IL18通过诱生γ干扰素和IL2等细胞因子,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表现其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上调功能性的FasL在细胞上的表达,通过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作用,调节细胞间的动态平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患者发病初期血浆IL18水平升高,而且在急性和慢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较IL18数值逐渐下降。ITP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增高,出现Th1细胞的优势状态,这必将导致Th1/Th2比例失衡。Th1相关细胞因子的增高引起Th1型反应,进一步诱导巨噬细胞激活、补体形成和细胞毒细胞活性增加,终致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其血浆IL18水平逐渐下降,证实了其协同参与ITP的免疫紊乱。另外,ITP的骨髓及血浆IL18也同样升高,而缺铁性贫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IL18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0-11]。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疾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非恶性疾病的治疗,而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主要的并发证和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目前的研究认为T细胞和单核细胞激活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的连锁反应导致了aGVHD 的发生。通过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8的研究表明[12]:移植前IL18的水平在无GVHD、Ⅰ度GVHD、Ⅲ-Ⅳ度GVHD组无显著性差别,移植后Ⅲ-Ⅳ度GVHD患者的IL18水平高于Ⅰ度GVHD患者,而Ⅰ度GVHD患者高于无GVHD患者,发生GVHD患者在症状缓解后IL18明显降低,其原因是IL18对免疫细胞有多向性的作用,对 GVHD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4 IL18与肾脏病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与免疫失调有关,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IL18测定表
明[1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进展期血清及尿IL18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儿童,且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相关性,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较两者无差异。单纯性肾病组IL18明显高于肾炎性肾病组,出现这种情况的机制可能由于致炎因子大量增加及IL18抗炎因子分泌量的相对减少,肾组织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导致肾炎性肾病的蛋白尿和血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IL18迅速下降,临床表现也明显改善,表明IL18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有关,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
5 IL18与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Th1型细胞应答反应异常减弱,Th2型细胞应答反应异常增高,Th1/Th2比例失调是导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在哮喘发病过程中IL18起促进作用还是保护作用仍有争议。哮喘患者血浆IL18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14],可能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单核—巨噬细胞被大量激活,促使IL18分泌增多,由此推断增多的IL18可能促使细胞活化,加强Th2细胞免疫应答,从而促进和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
6 IL18与内分泌系统疾病
儿童糖尿病时T淋巴细胞是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主要浸润细胞,同时T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18等对胰岛细胞也有破坏作用。发生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与IL18表达量异常增加,继而激活了胰岛细胞反应性Th1细胞有关。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及其亲属血清IL18水平升高,他们具有相同的糖尿病易感基因——HLA基因。因此可以认为,除高血糖之外,高水平IL18是具有遗传倾向但血糖水平正常者的一种致病因子,与T1DM患者急性冠脉事件较高危险性有关。
7 其他
Yamamoto等[15]曾报道,一名3岁患有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缺乏儿童血浆IL18呈高水平,且为成熟形式,其原因是因为该患者缺乏T细胞免疫,不能调节巨噬细胞或NK细胞的功能,使之产生过量的IL18。
特应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变应性皮肤病,该病患儿血清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6],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激活,巨噬细胞表达IL18的水平增加,在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异常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最近几年对IL18的研究较多,对其结构、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都有不少报道,基因克隆、纯化也正在进行。IL18有可能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L18必将为临床疾病的诊治开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Okamura H,Tsutsui H,Komatsu T,et al. Cloning of a new cytokine that induces IFNγ production by cells[J]. Nature,1995,3782:88-91.
[2]裴冬生,赵惠仁. 白细胞介素-1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纯化和复生[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0,27 6:576-578.
[3]刘恒贵?熏 曹殿军. 白细胞介素-18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病毒感染中的表达调控[J]. 动物医学进展, 2002,234:6-9.
[4]蒋昭伦,廖培元,李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及意义[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436-437.
[5]叶长宁,陈昌辉,李茂军.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IL18、IFNγ与免疫球蛋白关系探讨[J].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6:311-313.
[6]S.Ichinohe,I.R.Hussain,S.L.Johnston. Cytokine production of RSV/PHAstimulated tonsillar mononuclear cells:influences of age and atopy[J]. Eur Respir J, 2003, 22, 317-322.
[7]Julian p.Leg,Imran R.Hussain,Jill A.Warner,et al.Type 1 and type 2 cytokine imbalance in acut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3,168:633-639.
[8]彭学标,朱小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8的表 达[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4):208-209.
[9]Nomura Y,Masuda K,Maeno N,et al. Serum levels ofinterleukin18 are elevated in the subacute phase of Kawasakisyndrome[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4,1352:161-165.
[10]ZHANG Bin,RAO Qing,ZHENG Guoguang,et al.Expression ang signficance of IL18 in the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1162:218-221.
[11]张鲁勤,葛晋源,郭玉琳,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及其有关细胞因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6:662-664.
[12]居小萍,王健民,侯军,等. 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移植 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2,105:452-454.
[13]卢宏柱,李祥民.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J].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2003,1812:764-765.
[14]李燕,马涛,陈青. 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4:277-279.
新冠肺炎初期症状范文4
【关键词】 手术切口分类; 细菌性感染程度;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doi:10.14033/ki.cfmr.2016.31.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serum Procalcitonin(PCT),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and c-reactive protein(CRP),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rgical patients,to judge the degree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o guid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579 patients with PCT, WBC,CRP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in the author’s hospital,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rgical patients,the severity of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determined,its relevance was found out,its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was evaluated.Result: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cision group Ⅲ PCT,WBC,CRP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Ⅰand groupⅡ,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RP positive of group Ⅲ(81.5%) and groupⅠ(78.8%),groupⅡ(78.2%)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PCT positive group Ⅲ(1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Ⅰ(19.4%) and groupⅡ(69.9%),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lassification of surgical incisions; Degree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Calcitonin in the original; White blood cell count; C-reactive protein
First-author’s address:Linsh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nshui 638500,China
外科手术将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分为3类:Ⅰ类切口(清洁切口),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Ⅱ类切口(可能污染切口),指手术时可能带来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手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消毒部位、6 h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近愈合的切口需再次切开手术等。Ⅲ类切口(污染切口),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或邻近感染区,如阑尾穿孔切除术、肠梗阻坏死肠管切除术等[1]。一般情况下,外科手术患者会面临细菌感染的风险。临床医生习惯利用WBC计数判断患者细菌性感染性程度,但是有时患者严重细菌性感染WBC不会增高反而偏低,说明其针对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2]。CRP由肝细胞合成,是第一个被认识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在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和肿瘤浸润等迅速显著增高,为非特异性指标[3]。PCT在1993年被Asslcot等发现,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主要是在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刺激下产生,在非感染性炎症状态下一般不会升高,目前国内外将其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灵敏指标之一[4]。笔者将患者的PCT、WBC、CRP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其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部分外科手术患者579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26例,年龄7~74岁,平均(40±12.3岁);女253例,年龄10~75岁,平均(43±10.14岁)。根据患者手术伤口分类对应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有175例、193例、211例。
1.2 方法
PCT采用固体免疫层析分析技术,仪器和试剂由佰奥达生物科技公司提供。WBC计数仪器和试剂由ABX公司提供。CRP检测仪器及试剂由金瑞西亚克公司提供。检测结果采取回顾性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PCT>0.5 ng/ml、WBC>10×109/L、CRP>10 mg/L[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PCT、WBC、CRP结果比较
Ⅰ组PCT浓度大多数正常,WBC、CRP数值部分有异常;Ⅱ组PCT多在2.5 ng/ml左右,WBC、CRP数值升高;Ⅲ组PCT值升高较多,WBC、CRP数值明显升高;Ⅲ组PCT、WBC、CRP数值均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WBC阳性率比较
三组WBC阳性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0788 ,P>0.05),见表2。
2.3 三组CRP阳性率比较
三组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7523,P>0.05),见表3。
2.4 三组PCT阳性率比较
PCT阳性率Ⅲ组最高(100%),明显高于Ⅰ组(19.4%)和Ⅱ组(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7.696,P
3 讨论
外科手术患者细菌感染程度与手术切口分类有一定关系,分类级别越高,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由表1结果可以证明。对于细菌感染现象,找到一种有效试验方法作出准确诊断或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尽快作出判断和及时有效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力参考依据[6]。
人类白细胞有抵御和消灭外来病菌的作用,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百分比发生变化,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已成为细菌感染疾病辅助诊断的一种传统手段。目前广泛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其白细胞分类计数不很准确,只能通过瑞氏染色人工分类进行复检,但耗时较长、麻烦,限制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7]。并且,人类WBC计数要受生理状态影响:运动、劳动、冷热水浴、酷热、严寒等出现一过性增高;一日之内最高值与最低值可相差1倍[8],这样可能会误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估计,造成抗生素过度使用。从表2看出3个组WBC计数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WBC计数用于细菌感染诊断特异性不够,有局限[9]。
C反应蛋白(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CR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配体(凋亡坏死细胞、入侵微生物的磷酰胆碱)结合,激活补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带有配体的病原体或病理性细胞清除。当机体发生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疾病时,CRP水平迅速升高,可至上千倍,并不受年龄、性别、体温及贫血等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10]。在疾病治愈后,其含量急速下降。CRP检测常用于评估感染或慢性炎症疾病风险[11]。但是,表3各组CRP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CRP检测特异性不很高。针对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临床上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检测结果更特异的试验方法。
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体物,116个氨基酸糖蛋白,在正常人和非细菌感染者血清中含量极低,甚至检测不到[12-13]。血清PCT的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在全身系统性严重感染中PCT早期会升高,经抗生素治疗后PCT会下降。在病毒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无全身表现患者仅轻度升高。表1、表4统计结果证明PCT的检测特异性最高。PCT已被用作全身感染或败血症时重要观察指标[14]。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患者PCT、WBC、CRP检测值一般都会增高,但是PCt值与患者切口分类、细菌性感染程度关系更密切,其特异性更高。因此根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分类情况,检测PCT比检测WBC、CRP的诊断价值要高,能及时判断细菌性感染程度,对抗生素合理应用有很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3-104.
[2]王志军.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20-821.
[3]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8.
[4]臧金萍.动态监测重症肺炎并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255-256.
[5] Prat C,Dominguez J,Rodrigo C,et al.Procalcitonin,C-reactive protein and leukocyte count i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03,22(11):963-968.
[6]索亮亮,武雅俐,周东芳,等.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60-1061.
[7]熊玮平,代小英,黄立冠.血清降钙素原鉴别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192-1194.
[8]熊立凡,⒊捎.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5.
[9]卢志勇,囡,许德顺.动态监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RP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1):113-114.
[10] Hur M,Moon H W,Yun Y M,et parison of diagnostic utility between procalct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for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culture+positive sepsis[J].Korean 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2009,29(6):529-535.
[1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12-413.
[12]王璐,胡琼.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969-970.
[13]高金爽,锡霞.前降钙素、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