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情感日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1
一、 班级日志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任务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管理的载体,在中小学中的应用是相当普遍。中小学的班级日志记录内容涉及课堂情况、学生生活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学生思想情况等,例如,课堂纪律、学生的出勤率、学生的衣食住行、集体活动、突出情感、情绪表现等。中小学生由于其所处的成长阶段而决定了其记录的班级日志内容简单,针对性强,更多地突出了班级日志的管理功能。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情感越来越丰富,人格日渐独立,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在大学生的班级日志中,没有了流水账式的班级记录,更多地记录了他们的所感所想所悟,理性地向同学及老师坦露心声,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实现了班级日志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功能。
二、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 同学间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养尊处优,没有兄弟姐妹导致其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与迁让。进入大学后,甚至有的同学对于沟通存在恐惧心理,找不到有效途径缓解。而班级日志每天在不同的学生手中传递,其公开性保证了它作为同学们之间沟通渠道的功能。班级日志的存在给予了学生表达感情、诉说心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使他们心情变得愉悦,生活和学习也更有动力。
2、 师生间心灵沟通,增强信任的桥梁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要求辅导员要充当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辅导员扮演社会角色越多,角色冲突也越大。突出表现在,辅导员既要成为一个严格的管理者,又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往往是前一种身份使学生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将辅导员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对于辅导员的某些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辅导员对于班级日志的及时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付出,对学生的爱,从而逐渐打破师生间的隔阂,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辅导员也能够尽快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 班级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有力手段
班级日志天天记,班会却不可能天天开。于是,这样一个日志成为了班级成长的一个有力的见证。在记录班级日志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去认识和思考班级或个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日志中的分享,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有利于班集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从而形成民主、活泼、团结、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营造出和谐进步的班级氛围。
4、 辅导员掌握信息、加强管理的得力助手
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困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工作的开展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不能真正迎合学生的需求。班级日志为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加强班级管理提供第一手材料。对于辅导员而言,班级日志无疑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资料信息库。以上面节选的班级日志为例,辅导员及时发现了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惑,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借助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同学们澄清个人在时间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情况,并进行整改,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5、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记录班级日志的几年时间中,最令笔者感动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都毫无保留地流露在日志中。从日志中,笔者读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激情、理智、积极向上,相信同样读过日志的大学生更能感同身受。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青年学生们要能成为有用人才,就要大学期间经受严格锻炼和成长的磨炼,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是自己淘汰自己[1]。班级日志成为了学生发挥“三自”作用,交流成长的收获与挫折,互相勉励的加油站。
三、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班级日志,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载体,其教育意义的实现具有隐蔽性、渗透性、间接性,需要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接受教育,也需要时间的考证[2]。故而无法引起部分学生的重视,单纯地认为班级日志是为辅导员而记,也就难免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有些学生只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机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有些则会应付式地摘录网络或书籍上的文字。
(二) 班级日志的形式较为单一。
班级日志多是以记录本的形式进行传递,纸质的本子限制了班级日志的记录只能是文字,形式新颖一些的或许会配以部分手绘画。单一的形式,使得部分学生在记录班级日志时,只关注个人完成记录,而疲于去阅读其它同学留下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班级日志的作用的发挥。
(三) 班级日志的时效性仍不够突出。
由于大学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小学,班级日志每天在同学们中传递,并不能实现辅导员每日一阅,而只能在周末时集中阅读本周学生的日志。因而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对发现问题的解决便具有了滞后性,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每逢重大节日或对于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想要在班级日志上记录些感悟与同学们分享,却苦于班级日志并未在此时传递到自己手中,而无法在日志中及时记录,也体现了班级日志在管理过程中不完善的环节。
四、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1、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开展班级日志分享的主题班会等,展示班级日志中记录的学生的成长心路,激起共鸣,引起广大学生对于班级日志的重视。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2
According to Susan Hopkin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Girl Heroes: The New Force in Popular Culture, for some kids the constant 4)surveillance of webcams affirms their identities―because they’re like, you know, sorta kinda on TV, and only celebrities and important people appear on TV. It’s the same 5)impulse that provides a never-ending cast of unembarrassed reality show participants. It’s why TV crews never seem to have trouble finding a grief-stricken person to interview after a disaster. The camgirls themselves talk about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empowerment,” and surely that’s true for some. But for most of them the 6)omnipresent eye of the webcam serves only to validate their existence: I cam, therefore I am.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broadcasting the intimate details of one’s life has become mainstream. Many of us are now blogging, Twittering, Facebooking, Flickring, and YouTubing at least some details of our lives. In his book The Peep Diaries: How We’re Learning to Love Watching Ourselves and Our Neighbors, Hal Niedzviecki calls this “peep culture”. Peep culture is a play on“pop culture”, a phrase that entered the language around 1959 (although the longer form “popular culture” is surprisingly older, with a first 7)citation from 1854,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e form is the “lifestream”, an online record of a person’s daily activities, either via direct video feed or via 8)aggregating the lifestreamer’s online content, such as blog posts, social-network updates, and online photos. If this lifestreaming is video only, especially if the person is using some form of portable camera to broadcast his or her activities over the Internet 24 hours a day (à la the camgirls), then it’s called“lifecasting”, and the stream itself is a lifecast.
The 9)highbrow version of lifestreaming uses no video and is called “mindcasting”, the practice of posting messages that reflect one’s current thoughts, ideas, passions, observations, reading, and other intellectual interests. Mindcasters are also called informers because they post information, as opposed to“meformers”, who post updates that deal mostly with their own activities and feelings.
Other examples of “-casting”include “egocasting”, reading, watching, and listening only to media that reflects one’s own tastes or opinions; “Godcasting”,
posting an audio feed with a religious message; “slivercasting”, delivering video programming aimed at an extremely small audience; “screencasting”, showing a video feed that consists of a sequence of actions on a computer screen; and, of course, the familiar term “podcasting”.
We may be well on our way to becoming addicted to being watched, but who’s doing the watching? If we’re all broadcasters now, it’s entirely possible that we’re beaming our streams, tweets, photos, and status updates to hundreds of “friends”and thousands of “followers” who are too busy broadcasting their own lives to tune in. Peep culture may be the new pop culture, but is this really a two-way mass phenomenon? Maybe most of us have an audience of one: ourselves.
几年前,我在研究“视频女”一词,它所指的是在网络上实况直播自己生活行为的少女或者年轻女子。我当然力求成为一个不偏不倚的新词汇收录者,但有时候,我不得不摇头叹息。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场数码化的窥视秀呢?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某些喜欢出风头的青少年在新科技影响下产生的离奇嗜好。但后来我得知视频女的数量有成千上万之多,而且,不错,还有大量的视频男存在。显然,这背后的因由不容小觑。
据《女孩英雄:流行文化的新力量》一书的作者苏珊・霍普金斯所述,对某些孩子而言,网络摄像头的持续窥探肯定了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这样就像,你知道,类似于上电视,而只有名人和重要人物才会出现在电视上。正是由于同一种助力的推动,那些真人秀节目才会源源不绝地充斥着毫不尴尬的参与者。这就是为什么电视台工作人员在发生灾难后进行报道时,总是不难找到极度悲伤的群众进行采访。视频女们会自称那是“艺术表现”,是“增强自信”的方式,当然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确有其事。但是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所不在的网络摄像头只是为了证实他们的存在:我视频,故我在。
过去几年里,广播自己生活隐私的细节已然成为主流。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如今都在写博客,发微博,在脸谱网上消息,在网络相册上发照片,在视频网站上放一些我们生活细节的视频片段。在《偷窥日记:我们是怎样变得爱上窥视自己和邻居的》一书中,哈尔・尼兹维奇称这种现象为“窥视文化”。“窥视文化”是对“流行文化”这个短语的一种戏称,“pop culture”大约是在1959年出现的词汇(虽然完整形式“popular culture”更古老,据《牛津英语词典》所载,其最初于1854年被引用)。
其中一种形式是“生活日志”,指的是一个人在线记录自己的日常活动,通常是直接通过视频,又或是通过汇总日志记录者的网络内容,诸如博客帖子、社交网络的更新和网络相册等。如果生活日志只有视频形式,特别是如果这个人使用的是某种便携式摄像机,在互联网上24小时播放其一天的活动(即“视频女”),这就叫做“生活播放”,而这种日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播放。
生活日志的阳春白雪版并不使用视频,被称为“心思播放”,指的是反映某人当前的思想、观念、情感、观察、读物和其他思维兴趣的信息。心思播放者同时也被称为信息通报者,因为他们信息,与“自我信息者”相反,自我信息者更新的信息大多只与自己的活动和感受有关。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3
毫不夸张地说,话剧《猫猫球减肥日志》让人看得从头笑到尾,走出剧场后的感觉就像刚刚蒸完桑拿――一身轻松。这是一部青春爆笑喜剧,它大胆地以“热点大拼贴”的方式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而有意思的是,这些热点又无一不起源于网络媒体。
热点一:网络原创小说。《猫猫球减肥日志》原是起点中文网上的一部近30万字的都市言情小说,讲述了一个身材肥胖的女孩子的情感经历。小说点击率曾在“起点”排行榜上名列前十,其受欢迎程度为同名话剧的人气打下了基础。热点二:达人秀红星蔡岫勃。在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上,胖女孩蔡岫勃脱颖而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仅因为她嘹亮高亢的嗓音,更因为她的形象和惊人的举动。制作方邀请蔡岫勃本色出演猫猫球一角,为演出增添了一份人气卖点。热点三:网络流行元素。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川话版《让子弹飞》、神曲《忐忑》、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和《食人鱼》等各种当下在网络所流行的事物掀起的真可谓此起彼伏,让台下观众爆笑不断,自始至终充满了创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也充满了温情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剧中的猫猫球并非天生胖者。初中的时候,她暗恋一位男生,为了帮他集齐收藏卡,她吃了100包干脆面,于是变成了一个圆球,并且再也没有瘪回去。高中的时候,她暗恋另一位男生,可是那位男生嫌弃她的身材,跟着她的好友跑了。大学毕业后,猫猫球开始找工作,可总是处处碰壁,都是因为她太胖。直到她遇见同类身材的程米高,一直生活在自卑中的猫猫球的生活才由此出现了亮点。猫猫球决定参加达人秀来展现自己的风采,于是“甩高跟鞋”的经典一幕重现舞台……
电影片段式的表现手法是该剧一大特色,整出戏竟有四十几场,就如同幻灯片播放似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奇怪的是当你看了半场后,就会发现所有拼贴的情节真可谓相得益彰。虽然该剧主角是猫猫球,然而重头戏却都落在其他演员身上,由此也可看出主创的一番良苦用心――因为编剧管燕草考虑到女主角蔡蔡不是资深演员,于是用了借力的手法巧妙弥补。同时她还煞费苦心,除了主角的个性形象遵循原小说中的情节外,如今舞台上呈现的几乎都是重新创造的。
这部由起点中文网、映酷文化传播公司和现代人剧社整合资源共同打造而成的作品,可以说不论在制作还是在演出效果上都表现不俗。三方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准备再合作推出一系列作品来推动原创话剧的发展。虽说网络的力量不言而喻,通过网络资源拓展戏剧创作的新模式更令人期待。不过,网络改编作品的生命力是否能得以持久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力度。因为,不论是对创作者还是对观众来说,网络改编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过把瘾就行,大家最终渴望的还是它能在人们心里留下痕迹,真正能为话剧的原创提供源泉。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4
关键词: SNS;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13-02
一、校园SNS网络概述
(一)校园SNS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1. SNS网络起源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指社会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网络的理论基础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所谓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性网络。
2. 中国校园SNS网络发展
目前中国最大的校园SNS网络为人人网(原校内网),人人网以用户实名制为基础,已经开放了3000所国内大学和1500所海外大学,垄断中国大学生用户80%以上的市场份额,网站已经跻身国内热门互联网站前十位。这种基于真实性的社交网站将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移置到网络之上,通过便捷、快速的网络传播,扩大使用者的交际圈。加入校内网,你可以展示自我、结识新朋友、寻找老同学,甚至可以通过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资料,找到失散已久的老同学;可以用日志和相册记录生活的点滴和成长的经历;可以和朋友们分享喜欢的音乐、电影、书籍,结识兴趣相投的朋友;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身边好友的最新动态;可以认识选相同的人,评价上过的课程,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用户向网站输入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资料完成注册,便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页面,即可使用校内网为用户提供的日志、群组、即时通讯、相册、集市等互联网功能体验,满足用户对社交、资讯、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校园SNS网络的特点
和传统的网络工具相比,SNS网络具有实名制、开放性的特点。首先,相比之前的网络聊天形式,校园SNS网络具有实名制的特点,提高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人人网(原校园网),提倡注册实名制,注册过程需要验证用户IP地址范围,提交用户真实信息。其次和电子邮箱、BBS相比,校园SNS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SNS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更方便的查找自己的同学,更容易通过已有好友列表扩宽自己的好友范围。
二、校园SNS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随着校园SNS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校园生活的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校园SNS网络的平台性以及其多种多样的功能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SNS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SNS网络为大学生人际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改善学生人际关系。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在SNS网络中,同学们可以将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加为好友。当现实中的好友在SNS网络中建立起一个网络之后,通过这个网络,同学们可以联系到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或者日常中不很熟悉的同学,利用SNS平台分享趣事、日志以及评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仅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管理个人人际关系网络,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对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第二,SNS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在SNS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个人空间,可以通过写日志的方式来抒发个人感受。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们更为平等,从而使得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在这个独特的平台之上,更容易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爱好、志趣相投的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二)SNS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校园SNS网络对大学生群体也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沉湎于SNS网络中的游戏,比如“偷菜”等。由于SNS网络游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SNS网络平台的游戏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某些学生在接触这类游戏后,体现出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特征,甚至不能自控,在这个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业以及真实生活的人际交往。
第二,由于校园SNS网络用户群的限制,交流具有局限性。交流仅仅限于年龄相仿的同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眼光,缺乏大学生和全社会之间的交流。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三,琐碎情感蔓延。多数学生仅仅将校园SNS网络作为娱乐的天地,无节制的发表琐碎的情感,由于猎奇心理和网络范围较大,这种琐碎的情感飞速蔓延。这使得某些学生被琐事淹没,缺乏积极向上的朝气。
三、校园SNS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对校园SNS网络的了解与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SNS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校园SNS网络虽然仅有几年的发展,但它发展的速度之快,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范围之广,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之深远,是其他网络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舞台,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校园SNS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资源;校园SNS网络的快捷性,内容丰富性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校园SNS网络的交互性,特别是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耦合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有效拉近了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校园SNS网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势必给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来新的冲击,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导的任务更加艰巨;师生网络技术运用和信息接收途径的次序改变,颠覆了原有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结构,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发挥校园SNS网络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和辅助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崭新的课题。
(一)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要将校园SNS网络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首先需要老师在思想上对SNS网络有正确的认识,当前很多老师认为,SNS网络只不过是学生的一个娱乐工具,对于思想教育没有任何意义,更有甚者对SNS抱着反对的态度,这种观念是需要改变的。应该认识到校园SNS网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要做到政治理论水平过硬,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熟悉掌握网络技术,深刻理解网络文化特点。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校园SNS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园SNS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通过SNS网络了解学生动态
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很大问题在于没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而校园SNS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融入SNS网络,很多大学生通过SNS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心情,表述同学交流对事物的看法,倾诉自己的烦恼。通过这些真实而原始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学生状态,判断学生思想变化情况,从而因人而宜,因时而宜的展开思想教育工作。
(三)通过SNS网络加强师生交流
在了解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应努力借助SNS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关注学生动态。对积极的思想和时间要进行推荐和赞扬,对出现的不良问题要果断处置,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积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拉近师生距离的作用。通过我们的实践表明,我们在SNS网络上的指导性文章受到了多数同学的关注和好评,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与老师进行了网上或网下的交流,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
网上教育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远程的影响,网下教育是现实生活中对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应以网下教育为主导,充分利用校园SNS网络平台提高思想教育水平。通过网下举办形式多变,有吸引力的活动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通过网上教育影响学生思想动态,两种教育形式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四、总结
总之,现实与虚拟,网上与网下的结合,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以至舆论引导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校园SNS网络的发展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将校园SNS网络作为今后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开拓新的思路,让思想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葛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途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121-122.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5
简单设置沟通无障碍
由于突破的通道是GPRS网络。而且需要各种应用软件的支持,因此携带的最好是智能手机(至少也要是支持Java扩展的手机)。本文以诺基亚3230及中国移动的GPRS为例介绍具体操作。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网络,大家可申请一款合适的GPRS套餐并试用。做好上述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在碰到困境的时候就无所畏惧了。GPRS的具体调试和使用请参考手机说明书和咨询当地移动公司。
险境求援无国界
身处险境首要之事当然是求助,除了传统的电话求助外,我们现在还可以使用手机登录论坛发帖求助。论坛求助是向广大在线网友求助,这与传统的电话求助不同。电话求助一般是向好友或者公众部门求援。求助的范围比较狭窄。论坛求助则借助广大热心网友的智慧实施开放式的求援,有时候效果反而更好。比如,有些参加自助游的朋友,如果在陌生的地域迷路了此时可以登录新浪旅游论坛向网友问路。打开浏览器登录,然后切换到“论坛”,在论坛导航页面进入生活论坛下的“旅游子论坛”,切换到“发主帖”。此时按提示输入标题和帖子内容(当然要详细描述清楚自己境况),然后单击“立即发送”即可。这样很多新浪网友可以看到求助内容,热心的网友会及时为我们解决难题。我们只要及时浏览帖子回复即可。
受困现场实时播报
网络求助当然没有那么及时,在等待求援的间隙何不把自己身处险境的心情感受和现场情况记录下来?比如通过手机把心情记录在QQ空间里。首先手机登录htpp://下载适合自己手机的QQ软件。登录QQ后展开“腾讯空间”一“我的QQ空间”,登录自己的QQ空间后切换到“写日志”。按提示撰写博客日志,然后单击提交即可。QQ空间还支持插入图片,现在很多手机都自带摄像头,我们可以把当前的场面和环境“记录”在自己博客里。由于QQ默认会显示最新日志,这样我们的QQ好友也可以及时知道我们的状况,说不定也能给我们帮助呢。
及时交流无牵挂
身处险境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在外地,此时想和家人、朋友联系报平安?不要再怕昂贵的漫游费了因为我们可以使用PICA与朋友免费、及时的语音交流。登录下载适合自己手机的客户端,只要把朋友的PICA账号添加为好友就可以免费语音通话了口在家的朋友可以使用PICA的PC客户端。我们使用手机登录PICA后,在列表找到好友并展开对话窗口,按下手机的发送键开始录音,录制完毕后PICA会自动把语音剪辑发送给对方:PICA用户收到语音消息后在对话列表会出现一个喇叭图标,只要单击它即可播放。当然,对于使用手机QQ的用户,也可以使用QQ对讲机功能语音求助。
休闲娱乐也不误
为了获得援救,很多时候我们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等待的时刻觉得无聊?我们还可以用手机看电视。当然,也可以听听当地广播,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新闻、天气和求援状况有所了解,更好地配合救援人员的解救工作。登录,下载适合自己手机的Gglive播放器。在手机上登录Gglive后切换到“手机电视”。然后按提示选择电视或者在线广播,缓冲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播放。
网络情感日志范文6
关键词:作文教学 网络写作 自由平等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们学生的作文现状令人堪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小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以上。”而从整个国民的写作素质来看,13亿多人,绝大多数没有写作能力,不会写作,这也是事实。在一次研讨会上,甚至有学者愤言,“99%的老师也不会写作。”
那么,我们目前作文教学的困境是如何造成呢?原因当然很多。首先和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观有关。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不是代圣贤立言,就是套话、空话、废话和假话连篇,缺少个性化写作。他们的生活体验、人生经验、情感世界不仅没有成为写作的源泉活水,反而成了写作的禁地。所以,很多学生无话可写,不知怎么写。其次,和我们的作文教学偏离作文教学的根本取向有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总取向,也同样体现在写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如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但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取向是“应试”。有人把这种背弃了“交际”取向的写作教学称为“虚假的作文”,[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认为正是这种“虚假的作文”把作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此外,我们作文教学过程的单向性(学生向老师上交作文)和教学评价的“封闭性”“单一性”也大大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网络写作的迅速繁荣,和网络写作自身的一些特点是分不开的。其最大的特征是:自由平等。在互联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网络上,编辑死了。”正因为“编辑死了”,所有的写作者都变得自由平等了,大家的写作欲望也就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
所以,在我们作文教学和作文批改中,也不妨经常让“编辑”(教师,教师的权威、话语霸权)“死”一回,让学生体会到真正自由平等的写作,真正做到想写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同样重要的,我们也要借鉴网络写作的那份发表的自由、平等以及“天大”的机会。
在实践中,笔者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Blog+QQ群”网络作文教学模式,把它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
下面,笔者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希望能为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搭建作文教学的网络平台。
博客(Blog)就是网络日志,它是近几年来在网民中兴起的新的写作类型。它最能体现网络写作的自由平等和娱乐精神。把博客引入教学(教学日志),在许多学校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校的教学日志就曾经被评为全国网站设计一等奖。笔者利用我校校园网良好的运行环境,建立作文教学专题博客,借助博客“平等、开放、共享”的机制,让学生(也含老师)把自己的文章、评论、想法发在上面,与大家分享。同时,借助QQ群的即时通讯和群功能(班级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随时进行交流。QQ是基于Internet的一种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是国内用户最多的通讯软件之一,也成了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必备的网络通讯工具。高段学生喜欢网络聊天,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几乎人人有QQ号码。我就在班级公开自己的QQ号码,把班里的学生均加为好友,并和不同班级、不同小组的同学组成不同的群。把学生当作网友,用聊天的方法和学生对话,学生觉得老师和他们的心理距离是那样的近,愿意说真话。
采用“Blog+QQ群”的模式,主要是两者具有互补性。QQ虽然具有即时的优势,但是交流过的信息不易保存、共享,并且受语境的影响,其交流的信息可能性是肤浅的。而Blog正相反,它没有即时通讯功能,信息与他人浏览是不同步的,但它具有日志的优点,可以“深刻”的东西,并且受众群体广
所以,尝试“Blog+QQ群”模式,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让学生有自由平等的发表机会和空间,从而改进学生对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二则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有良好的交流空间和机会。博客上的评论,是一种历时性、评论式、接近于智性的交流,而QQ上的交流,则是一种即时性的、感性的和朋友式的零距离交流。二者互补,可以在一定程度摆况当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困境。
二、拓展互动作文的空间。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写作存在一种怪现象:无需考虑对象(老师是永远、唯一的读者),无需考虑任务(为考而写或为分数而写是明确的任务),无需修改(老师的批改往往意味着写作意义的获得及写作活动的结束),无需跟同学讨论(有时候课堂写作就跟考试一样严肃,教师提要求、学生埋头写作是常见的模式)。[叶黎明、陶本一《网络写作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2期。]而这种怪现象其实是我们写作教学偏离交际性取向的一种表现。要想克服这种怪现象,“Blog+QQ群”作文教学模式的互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博客写作,是自由平等隐私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但博客的共享性(大家都可以看都可以评论)和点击率,又会让学生自加“压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拥有更多的读者(更高的点击率),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评论)。所以,学生写作的第一个互动环节就开始了,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显性或隐性读者,关注自己预设的阅读对象。很多学生在写作前就会和同学或老师讨论要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发到博客上之后还会通过QQ群通知群里的人,希望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事实上也要完成了自我修改的过程,而这一点,对终身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其互动性表现在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作文,相互点评,可以一人作文多人点评,可以小组讨论互评,甚至可以跨班级互评。当然,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经常保持QQ上线状态,经常性地光顾作文专题博客,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及时做些读后感式的点评。老师及时的点评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最好鼓励,而且对学生的互评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此外,老师可以应邀参加学生的讨论和研究。同时,学生也可以用老师的口吻去点评同学的作文,老师也可以用同学的语气赞美学生。平时老师和家长最不放心的网络聊天变成了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形式,QQ成了现代化的学习软件。“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和学生在互动中拉近了情感距离,没有了平时的师生隔膜,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大提高。
三、实现多元化写作教学评价。
在网络上,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硬环境,而网络文化则是一个开放的软环境。它们为网络上的自由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使网络写作在语言、文体、思考内容、逻辑等方面体现了明显的开放性。这正是“Blog+QQ群”作文教学在教学评价需要着重借鉴的地方。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主要有这样几个倾向: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和高大全;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和灌输性;评价方式(角度)的单一化——主要是文章学评价,缺少写作学评价。
多元化的作文教学评价,首先意味着老师不能对学生作文采取“高大全”的标准而百般刁难,万般打击,再也不能用“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这样的空话套话去蒙骗学生了;而是千方百计地在他们的文章中寻找亮点,想方设法地去鼓励他们,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千方百计地去找寻学生认知知识和体验生活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赞同学生夸奖学生。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和赞美,心情非常激动,不但写作的积极性高涨,而且还把家长拉进来一起参加。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采用QQ聊天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实现写作学评价,从而克服我们传统作文教学评价只有文章学评价的倾向。“写作学评价考察的是写作者的写作能力,因此必须把作文所反映的构思能力、行文能力和修改能力作为评价的着眼点。”[董承理,《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2007年第2期
新华网《“网上作文”受中小学生青睐》 2009/11/03 ]所以,这是一种动态生成的作文教学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和对写作本质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中,这种动态生成的评价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通过QQ聊天和交流方式,却是不知不觉得在进行写作学评价。在QQ中,总是不免要谈到写作的前前后后,要谈到构思和成品,要谈到修改和修改方向。
当然,笔者所尝试的“Blog+QQ群”作文教学模式,还仅仅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同时,有一点也必须说明,它仅仅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和辅助。但作为作文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它的确已经展示出令人欣喜的生命力。网络式作文没有,高段学生青春的躁动、灵魂的激荡、性情的朦胧等等,全部成为成长的写真。作文成为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舞台,成为他们演绎生命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多种表达方式的自由运用。学生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灵活运用,没有刻板的模式,也符合现在作文命题的趋向。也终于打破了多年来学生的文体中心论,解放了学生的思维,让作文成为学生思想和情绪的载体。 所以,就笔者的体会而言,“Blog+QQ群”模式作文教学,让我们收获不仅仅是一种作文教学的新模式,更是一种新理念新视野。也许,这才是网络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无穷魅力无限可能所在。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05/07/20
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
叶黎明、陶本一《网络写作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