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形象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形象设计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1

民俗符号是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对地域民俗文化的精炼概括之后产生的图形符号,具有强烈的文化性、独特性及识别性。本文以长白山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为媒介,探讨在长白山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当中如何提炼应用民俗符号,进而阐释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俗符号;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应用

1民俗符号与旅游形象系统设计范畴界定

1.1民俗符号范畴界定

符号是一种以具体表达抽象,以简单表示复杂的视觉形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媒介,也是信息外在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它承载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常用来代表一定事物,不但是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基础保障,也是我们认知活动的途径与手段。民俗符号是指用设计的思维、方法提炼出来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域的特色事物或称谓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器物上,可以提炼民俗符号的地域产品包括景德镇的青花瓷、天津泥人张彩塑、南通的蓝印花布等。民俗符号来自特定区域、特定的民俗风情、特定的地产资源、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所代表的不是单一事物,而是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

1.2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的范畴界定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把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内容归纳为:以空间景观为主的环境形象设计;以标志与传播媒介为主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以活动演出为主的动态化的形象宣传设计;以特色礼品、纪念品、展览为主的记忆推广设计。新形势下,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不仅是市场经济下地方发展的一种新需求,同时也是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竞争工具与战略武器。

1.3民俗符号对旅游形象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塑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如上海的时尚之都、三亚的休闲之都、青岛的帆船之都等,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人文历史的概括之上,因为缺少具体化视觉传播符号而显得空洞。而民俗符号是人们审美发展的印迹与造物精神的缩影,它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宗教及历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民俗符号与人们生活距离更为接近。将民俗符号应用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既是当今文化产业视域下对地域文化开发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对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更是增强地方旅游形象鲜明性、识别力、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如何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民俗符号

2.1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基础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要有一定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包括物质静态层面和影像动态层面两部分。依托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及相关建筑工程媒介载体属于静态层面的。基础公共设施体系建设包括景观路段、公园广场、标志性街区建设等。民俗符号在这部分领域应用主要表现在导视系统设计,在精品文化设施项目上积极探索民俗符号在导视系统中的应用,例如“三馆两场”建设、长白山博物馆建设、长白山东北亚植物园项目建设等。在文化创意宣传层面上,积极探索美术、文学、表演、摄影等门类中民俗符号的应用。

2.2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白山目前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体收入的比重大约在2.1%左右,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已成为长白山旅游发展中相对滞后的一部分。例如实地考察发现长白山西坡有一家名为中国民俗文化饰品商店,里面销售的花布缝制的小东北虎、山核桃拼的花瓶及用养殖梅花鹿毛皮制作梅花鹿模型都很有地域特色。但是这些旅游商品没有品牌设计,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品相比较,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钥匙扣,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韩国汉城的小腰鼓,我国湖笔等,长白山旅游商品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市场。

2.3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

民俗符号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应用主要可以从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角度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存在没有文化内涵,华而不实的浪费现象,例如长白山的土特产品人参,现有的该产品包装都是从保护功能角度出发的木盒,而且人参使用之后其包装只能作为垃圾处理掉。基于这类现有产品包装的问题,同时考虑旅游商品的独特文化性,需从新设计方案,设计出发点围绕挖掘长白山已有的天然材料,结合环保、人性的理念为长白山的旅游商品做包装。在装饰上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例如传说故事中的人参娃娃、萨满图腾、长白山满族剪纸等,这样旅游者购买回去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文化。

3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研究重要意义

3.1具有重要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意义

将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精炼为一种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当中去,对民俗符号挖掘、整理、应用这些实践环节,既是对以往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继承,也是对其研究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对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应用研究,将对我们重新认识发展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奠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3.2完善旅游形象设计中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体系

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间地域特色艺术资源挖掘、整理、提炼,另一部分是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两个部分都是在旅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是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它不仅补充和完善城市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方法,同时使其研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3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品牌文化

民俗符号可提炼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绘画、建筑、剪纸、皮影等,还包括传统习俗、工艺、节庆等非物质形态遗产。民俗符号在地方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有的的内容上提炼,再创造新的视觉元素,再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采用设计的语言融入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当中。通过旅游形象系统设计,成为区域间可以传播交流的视觉符号,这种符号对宣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目前旅游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长白山旅游发展来说在原有自然优势基础上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是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媒介,探讨如何构建长白民俗符号并将其融入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去,对彰显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长白山品牌形象,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旅游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谨男 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2

在当今旅游盛行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旅游业意识到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的青睐。广西作为历史、自然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文化大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挖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运用创新的理念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重塑广西本土动漫旅游品牌的“新形象”。

二、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不仅符合旅游产业的需求也满足了动漫产业的需求。是促进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符合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产业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动漫产业的风险,可以为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纪念品提供素材,可以扩宽动漫产业的创意发展空间,还可以有助于延长各个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反之,动漫产业有助于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推广,同时还是动漫旅游营销的新模式,是对传统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纪念品的“再创新”。

三、开发广西动漫与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一)刘三姐动漫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目的

打造鲜明、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其目的在于目前广西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缺乏创新,全国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在市场略有雷同,总体上有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比较少。假如我们开发一个广西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推广项目,比如广西的民间传说人物、故事或动漫游戏,不仅可以作为景区的观光项目,其衍生产品包括玩偶、吊饰、文具、U盘等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产业可以带动广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我们可以以刘三姐为形象品牌结合动漫衍生品,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产品。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礼品。[1]如同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意义。动漫衍生品是指利用卡通动漫中的原创人物形象,经过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

(二)刘三姐动漫旅游纪念品的形象设计思路

1.民族风格。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元素。在刘三姐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可以走民族风格。服饰上,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族服饰进行创作,如利用壮锦、绣球、围裙、挂包、头巾等壮族元素进行装饰。整体的色彩可以绚丽一些,在衣服边角镶上精美的图案,还可以配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案,显示出壮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民族气质。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内涵。在刘三姐的人物气质塑造方面,侧重于壮族人民淳朴的性格。除了具有壮族人民的长相特征,如大眼睛、黑皮肤、厚嘴唇等外,还需赋予她高贵的民族气质。刘三姐不但是民间的传说人物,还美丽动人、聪慧机智、能歌善舞,有“歌仙”之美誉。其歌声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既有一些“野”的味道,又有民族的气质,如漓江水一般清澈。将这种民族气质设计到旅游纪念品上一定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3.民族精神。动漫衍生品及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着重汲取本土民族文化精神。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未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刘三姐形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刘三姐文化品牌,在刘三姐旅游纪念品形象设计方面,应与她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刘三姐新形象,打造一个全新的广西本土动漫旅游品牌形象。

四、结语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3

一、古镇水乡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

特色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旅游形象设计符合当地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就能对市场有吸引力。各旅游地由于地域性差异,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即地理文脉的差异,造成了旅游地形象的差异。地理文脉是古镇水乡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把握当地的地理风貌特征,提炼地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髓是做好旅游形象设计的最重要的工作。古镇溪水盈盈,芦苇青青、遍地绿荫的田园风光,与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气势磅礴的现代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使游客慕名而来,尽享传统文化。游客不仅观赏了美如画的江南水乡景色,而且体会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亲切。对古镇文脉进行提炼,具体可体现在3个方面。

(一)“纯真原始的环境”

置身于古镇中春天的野菜花,夏天的荷塘月色,秋天的芦絮飞花,冬天的冰雪世界中;体会小溪垂钓的情调,平湖捕鱼的乐趣,作坊劳动的快乐,让友善朴实的古镇老人为你讲述小镇的沧海桑田。此刻人们隔绝了都市的喧哗浮沉,寻找着失落的本真、久违的自然,这是何等欢愉的心情。

(二)“传统历史的氛围”

古镇的青砖小瓦房,在一处古街、古庙、古阁、古楼、古树、古牌匾的交相辉映中,感受历史、体验传统,体会古镇沉淀的历史痕迹及曾经的绚烂民俗文化,定会让游客心头有别样的滋味。

(三)“鲜活跳跃的生活”

在宽阔的湖面上、绚丽的晚霞中,勤劳的渔民收网返航、渔歌唱晚;摇曳的芦苇丛旁、美丽的田野间,朴实的村民泛舟嬉戏、快乐劳作。如诗如画的古镇,悠闲自在的人们,让游客身处与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和快乐氛围中。

二、古镇水乡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

(一)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

理念识别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一个旅游地最深层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资源禀赋的体现,表现为旅游地的形象定位、发展方向、规划哲学等,是旅游地开发的原动力,是旅游形象设计的灵魂。旅游形象设计,追求的是个性,个性是旅游形象理念识别的出发点。而旅游的个性主要在于文化价值、文化品味、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1.古镇水乡旅游形象的理念。初级理念:古朴小镇中的人家,怡情适性的水乡,返朴归真的休闲度假地,传统古典的文化之旅。高级理念:信仰的召唤,人性的回归,自然美好的意境与重返传统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信念的寻找和追求

2.旅游宣传口号。旅游宣传口号是根据旅游地特定的文化背景、旅游资源特色,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能最直接反映旅游产品的定位和产品卖点。古镇——“倚古镇老街,体历史情韵”;“道不尽古镇历史,看不完古镇老街”;水乡——“芦苇扶平湖,渔歌唱古今”;文化——“鼎盛文风匡社稷,千秋代代出贤良”;美食——“品人间甘露,戏水中白鹅”。

(二)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

旅游地的文脉是抽象和内在的,需要通过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将旅游形象外在化,成为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理念识别的具体表现。

1.居民行为识别。旅游地中居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活动行为,自然成为旅游观赏内容的一部分,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古镇水乡居民应该“仁信待人”,做到热情、礼貌、朴实待客,提供义务咨询、导游服务,微笑相助、和睦相处,服装上以古朴、庄重、仿古为基调,充分体现“民风淳朴”的古镇品格。

2.服务行为识别。旅游地服务人员的素质、态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因此,要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业务素质、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人员应做到挂牌持照上岗,微笑服务;做到童叟无欺、价格公道,让游客充分体会古镇水乡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准。

3.宣传活动识别。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宣传活动,是塑造旅游行为形象的主要内容。古镇水乡旅游地可以采取旅游节庆活动、评选活动、公关活动等形式,确立古镇水乡旅游地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如以古镇水乡的特色民俗、环境或工艺品为主题举办节庆活动,举办古镇水乡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征集旅游地宣传口号、宣传文等征集活动,古镇民俗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

视觉形象是构成旅游形象最直观的因素。应当根据旅游地的理念和精神,采用独立的个性化统一视觉形象,便于公众认识,使人们加深对旅游地理念的理解,做到过目不忘。

1.旅游地名称。名称是游客认识旅游地的起点,让游客直观感觉和丰富解读旅游地的文化底蕴,体现其文脉特点。如修复阙门牌坊,恢复“千秋古镇”、“紫气东来”的题刻,展现古镇悠久历史和古井文明;对老街中古庙宇、古建筑,保持原有的名牌和字号,如寺、庵、庙、阁、堂等,传递着古老悠远的讯息;胭脂沟、登峰桥、绿杨桥、花园塘等名称,表现出古镇昔日的繁华胜景、曾经的流水人家。对古镇的各种建筑,通过牌匾、题刻,或者导游的介绍、图册的标注,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让游客“闻其名”而动真情,产生心灵共鸣。

2.旅游地徽标。徽标是整个视觉识别系统的中心,成为旅游地形象的标志。所以徽标设计应采用特征性的实物形式和景观物,用简洁、直观和美感的图案色彩,传播丰富的旅游地信息。如选择当地的特殊地形设计为古街牌坊状,经过艺术化的“门户”,用以表现古镇特色(门户文化),表现“古镇敞开大门,喜迎天下客”的热情;如选择当地有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吉祥物形状,设计出能体现旅游地特征的景观形象;可以设计夕阳渔舟的图景,体现水乡情韵,与古镇水乡所在的区域形成统一效果。色彩是视觉神经反应最快的因素,也是诸美感中最大众化的表现。以色传神,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徽标应以青灰色为基调,强调凝重、古朴、原始的底蕴,同时与古镇老街的原景色调相协调,做到外观形象鲜明生动、内在底蕴深邃精湛。

3.旅游地标准字体,文字的统一性能传达一种独特的旅游形象。按照古镇的文化深厚的特点,字体设计可采用名人题字,沿用历史名人留下的真迹等,多采用毛笔字体。

4.旅游地纪念品,旅游地纪念品(包括一些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古镇水乡可以购买并带走的旅游产品,因而成为旅游地形象体现、延伸、传播最佳的载体之一。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印刷品,如明信片、导游地图、旅游画册、景点门票等;另一种是手工制品,就地取材编织、制作的工艺品,体现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旅游纪念品地方性越浓厚、越独特,形象传播力也就越大。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4

[关键词]济南市 旅游地形象塑造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

一、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城市底蕴灵魂的展现,是城市旅游宣传和促销中必不可少的灵魂内容。城市旅游地形象展示着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水平。一个有特殊旅游地形象的城市,不仅能增加城市居民的凝聚力,调节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其城市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吸引人才,增强城市发展的潜力。

(二)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吸引旅游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散客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旅游者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重约为70%以上。我国的散客市场也发展很快。1980年至1990年接待的旅游者中,团队比重占压倒优势。但到1992年团队与散客达到平分市场的局面,1994年和1995年旅游部门接待比重约为38%,而非旅游部门的接待,散客高达62%。散客旅游的发展趋势,促使旅游者的自主决策意识大大增强,其中决策考虑的因素在当代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已发生显著变化,使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而21世纪将是城市旅游大发展的时期,因此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意义重大。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条件及资源现状

(一)济南市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使济南市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泉水。它以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泉城,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为代表的四大泉群与河柳辉映的大明湖连为一体,形成以泉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充分体现出泉城特有的风貌。灿若繁星的泉眼与泉水汇涌而成的大明湖,以及屏立于城南的千佛山,共同造就了济南的丽质天成,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而独特的城市风光,在中国北方城市中独领。

泉水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济南境内有多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中国最早的单层方形石塔――四门塔;世界最古老的齐长城;中国最久远的地面房屋建筑遗址――汉代孝堂山郭氏墓;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子崖遗址;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遗址等。除此而外,济南自古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名君大舜、阴阳学大师邹衍、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均为济南籍人士,李白、杜甫、黄庭坚、苏轼、曾巩、刘鹗、老舍等著名文学家曾在济南游历或居住,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誉。灿烂的古代文化与名人骚客留下的无数佳作与佳话互为辉映,极大地丰富了济南的人文旅游资源宝库。

济南周边郊县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尤其南部山区以自然山水和农家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兴未艾。水帘峡、九顶塔、锦绣川、朱家峪、红叶谷、跑马岭、卧龙峪、黄河等景区和景点犹如散落在济南周边的颗颗珍珠,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一个环城大旅游圈正在逐步形成。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优势条件

1.优越的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北通京津唐经济区,南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靠内陆腹地,东接我国大港青岛港,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区位,是重要的陆地交通枢纽。济南绕城放射状的高速公路枢纽,更是全国少有。向东的济青高速公路,向北的京福高速公路,向西的济聊邯汽车专用线,向西南的济菏汽车专用线;经过济南的现有国道有308、309、104、220等。各级公路汇于济南,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为骨架,干支结合、城乡贯通的优质高效网。济南空中运输发展迅速,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

2.良好的客源条件

由于济南处在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区位上,西靠内陆,东靠日本、韩国两大中国主要客源国,作为省会的济南在青岛2008年奥运比赛的带动下,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3.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水是济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以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为代表的泉城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泉水承载了济南市的生命,也孕育出了李清照等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使济南成为世人注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济南市旅游资源现状

1.泉水资源现状

从济南泉水的成因看,济南市的泉水主要源于南部山区的降水,但由于持续长时间的干旱,及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居民用水方面过度使用地下水,曾一度出现济南市地下水位下降到泉水喷涌的最低水位线以下,泉水不再喷涌,严重影响了的旅游形象。近几年,通过多方面采取措施,部分泉水虽然喷涌,但水量无法与过去相比,与“泉城”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如何保泉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大课题。

2.景点管理不善

由于景点建设审批制度不严格,导致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较乱,景点重复建设。内部管理无序,使景点旅游环境质量差,而商业经营气氛太浓。千佛山、大明湖等景点都存在类似问题,内部娱乐设施、小卖点、照相馆等过多,冲淡了其应有的文化氛围。

另外,景点旅游活动内容单调,功能层次单一,大多数停留在静态陈列观赏的基本旅游活动层次上,参与性较差,游人在景点内逗留的时间较短,经济效益欠佳。如大明湖,由于近几年湖中水质的变化,大片的荷塘不复存在,因此明湖泛舟、明湖垂钓、明湖采莲采藕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基本上不存在或受到很大影响,游客来此仅很短的时间就游览完了。

3.市内旅游交通拥挤

由于济南地下有泉水这一特殊情况,济南市的旅游交通只能在地上发展,这就变相增加了地上交通的拥挤度,不能像其他大城市一样建设地铁。虽已建成了高架桥和绕城高速,但作用还是有限。几个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缺少旅游专线专车。

4.旅游环境氛围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化内涵丰富,但感觉肤浅。济南市的泉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与历代文人墨客及济南市的居民都息息相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目前感觉起来仅是表面的、肤浅的,好像只体现在地方或设施的命名上。其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济南市除主要交通道路外,很多街道、设施设备等的卫生状况都有待改善,环境绿化也有待加强。其三,市民旅游意识不够,参与能力有限,旅游城市形象难以形成,难以造就“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的舆论氛围。

5.市区与周围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差,开发力度不够

济南市市区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但几处文化价值比较高的旅游资源如四门塔、城子崖遗址、灵岩寺、洛庄汉墓等则位于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内,相对较分散,只适合以济南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做节点状的旅游,而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会采取环状的旅游路线,以节省旅游时间。因此分散的旅游资源很难吸引大尺度的旅游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组合开发。

三、济南市旅游地形象定位及设计思路

(一)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占据某处心灵位置,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形成生动如画面、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根据济南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情况,泉水和与之相对应的全文化,是济南市拥有的“拳头”旅游产品,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本文将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为“文化名城,绿色泉城”。本文将从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两个方面对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进行设计。

(二)设计思路

1.济南市的人―地感知形象设计

人―地感知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官认识或视觉认识。对旅游者而言,旅游地是一块充满视觉感性的地方。长期以来,旅游的基本内涵都是以愉悦于目的地风景观赏为主,旅游地一切可看的就是旅游者心中的“风景”。

(1)济南市泉水的保护

济南以泉城著称,泉水是济南的“眼睛”、“灵魂”,是济南的“拳头”旅游产品和最重要的视觉景观。近年来济南泉水水量较小,甚至曾出现干涸断流的情况,如何保护泉水,增大泉水的喷涌量,已成为济南市旅游规划和形象设计的当务之急。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一、根据济南市泉水的成因分析,南部山区是泉水最重要的补给区,是源头,保泉重在保源。历史上南部山区一带植被茂盛,但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山区周围兴建的度假村、旅游区、别墅区也占用大量土地,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加大南部山区绿化工程的速度和规模,实现荒山全面绿化。其次,对南部山区要退耕还林,给当地居民一定补贴,鼓励其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另外还可利用现有山谷河塘,建设一批蓄水工程。二、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是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济南市已采取了采外补内、引黄河水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特别是鹊山、玉清湖两大水库的建成对地下水的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济南市应该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利用,加大地表水的利用比例。三、实施对市区泉水出漏点及地下水脉的保护。四、实现泉水的综合利用。济南泉水涌流量大,水质优良。过去大量泉水喷出后白白流掉,今后对泉水的综合利用就是泉水经观赏后,可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实现泉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五、加大济南市用水紧张形势的宣传,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

(2)济南市旅游产品设计

济南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产品设计上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路:(1)首先是市区景点的组合,以泉城广场为中心,以环城公园为纽带,以市内三大名胜为依托,建立传统名胜中心旅游区,让旅游者深刻地去体验济南的泉文化,领略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灵气;(2)建立南部生态、休闲旅游线,该旅游线包括四门塔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旅游区、锦绣川游乐园、九顶塔民俗风情园、凤凰岭风景区;(3)开展民俗旅游。利用如泉水文化节、大明湖荷花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济南美食节等济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在不同的时间推出,将旅游活动推向,扩大济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4)进一步发展以泉城路为中心的特色购物步行街的功能,重点推出济南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特别是黑陶、木鱼石、鲁绣、玫瑰、阿胶等旅游商品以及九转大肠、汤爆双脆、奶汤蒲菜、锅贴、灌汤包、盘丝饼、糖酥煎饼等特色美食;(5)建立灵岩寺―四门塔―城子崖―洛庄汉墓以点串线的历史文化古迹游;(6)利用平阴玫瑰和天主教堂开发“真情联结,玫瑰有约”平阴婚庆旅游。

(3)泉城标志及户外广告设计

城市的旅游标志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尤为重要,成功的标志会唤起人们对某城市的回忆和向往。位于泉城广场的泉标雕塑以及广场周围的景观设计已经很好地诠释了济南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化,并逐渐被国内外的游人所接受,需要的是进一步做好宣传。

对于户外广告,可将济南市各主要景点的风光、名人题刻等设计成旗帜、路牌广告、大型广告牌、景点雕塑、车体广告及导游图等形式,它们不仅构成济南市旅游地形象的一部分,也具有为旅游者提供实地旅游向导和信息解释的功能。显然,一个缺乏足够的户外广告解释系统的旅游地不能给游客带来旅行的方便和满意,从而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

(4)旅游企业的视觉形象

旅游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的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与众多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的形象分不开,正是由于旅游的综合性,往往会发生由于个别旅游企业的形象而给目的地形象带来正的或负的光环效应。因此应加强济南市各旅游企业的形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如某饭店可在外观设计、内部装饰、员工服装、菜品命名等各方面体现泉城的特色,突出一个“泉”字,推行个性化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其下次再来入住,也带动其他旅游部门的发展,发挥其正的光环效应。

(5)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及绿化

一个城市的卫生环境对旅游者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弹性较大、水平较高的消费方式,每个旅游者都希望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愉悦身心。为此济南市应加大卫生环境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实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城市环境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绿化,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机,为居民带去一份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济南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很多地方,特别是老城区在环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继续扩大绿化的范围,使济南处处可见绿色,到处充满生机,建设真正的“绿色泉城”。

2.济南市的人―人感知形象设计

(1)服务行为的形象设计

旅游服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友好,已被许多国家列为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提并论的又一大类旅游资源。有时旅游者没有欣赏到某个奇景异观的遗憾,会因享受到当地满意的服务而得以补偿。因此优质的旅游服务是获得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条件。济南市的服务行为形象要向济南市的交警看齐,突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2)居民形象

居民是旅游目的地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人,他们分布面广,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活动行为等自然地成为旅游者眼中目的地的一部分,与风景同样的成为被观赏的对象。从旅游者的满意追求来看,旅游者都希望目的地的居民是友好的、自然的和具有特点的。而根据旅游对当地社会影响的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往往随着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从好奇、欢迎、热情、担心、畏惧到冷漠的变化。根据这一情况,济南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居民一定的补贴,以表示因旅游者到来为其带来的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不便而给予一定补偿,以此缓解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因素,保证居民以欢迎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者,树立良好的居民形象。

【参考文献】

(1)济南市名泉办公室,《济南名泉大观》,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

(2)李世欣,《济南市保泉战略对策研究》,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5

旅游纪念品是产品设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其具有纪念意义而被旅游业发展成为一种商品,当旅游者去旅游景点游玩,可以在当地给亲朋好友带去礼物,也可以使自己的旅途留下纪念意义,但纵观我国现在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能够见到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以一些做工粗糙,成本低廉的小工艺品为主,甚至随处都可以买到的小商品,和旅游景点的特色毫无关联,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中难以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旅游纪念品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鄂西北旅游纪念品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越来越显现出不可低估的价值。但现在许多景点景区产品缺少原创,大量同质化、单一化、庸俗化,游客看了不想买。以武当山为例,走访武当山旅游纪念品销售的摊点,发现当地的纪念品仍然处于初级商品状态,大部分都没有像样的包装,很难激发消费者收藏购买的欲望;纪念品虽然本身在结构、用料、图案及文字上极具地方特色,但无统一的表现形式,且缺乏一套对外介绍帮助他人认知的系统;产品造型单一,设计感不足,完全没有为武当山的人杰地灵锦上添花,却略显内涵品位低俗。以大名鼎鼎的武当茶为例,虽然产品本身高大上,但外包装却采用了简单粗糙的纸包装。不仅寒酸更没凸显武当山的特色,且失去了商品自身的价值,怎么吸引游客的目光?销售方面自然没有突破;另外像同心锁、平安袋和护身符等产品几乎都没包装,做工一般,有大有小携带不变。这些没有经过深度开发与包装的纪念品很可能因为以后的使用不当给游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鄂西北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分析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鄂西北属于汉江中游地区,汉江贯穿整个区域。

鄂西北自古就有"四省通衢"的美称,鄂西北汉江沿岸,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略数一下,既有武当山这样的风景名胜,又有许多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比如十堰的道教文化、襄阳的三国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板年画,鄂西北民风民俗文化等,这些最具鄂西北特色的景观符号标识和人文遗产,可以成为旅游纪念品中对于文化底蕴的体现,将此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以传播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宗旨,弘扬和复兴鄂西北文化艺术,从而带动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旅游产业,

鄂西北地域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

在鄂西北地域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围绕文化创意的原则,结合纪念品的纪念,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与鄂西北的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人,设计和文化三者之间的联系。

1.首先立足于鄂西北汉江生态旅游区域的文化特色,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深度挖掘属于鄂西北的“符号性”元素;

2.其实要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思考,利用市场调查,分析旅游纪念品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技术现状,游客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方向和价格要求;

3.旅游纪念品在开发和设计方面,重视大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想到新的功能要求、使用方式,并密切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新的创意设计思路、新的构造方式、新的替代材料,从而适应并满足旅游业日益变化的价值需求和大众审美取向;

4.让游客参与到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制作中,比如老河口的木板年画,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观看制作工艺,亲身体验年画的制作,不仅极大的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丰富旅游的经历,同时也发扬和传承了湖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西北汉江生态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创新设计,在文化产业背景下,用心发现、选择和提炼鄂西北的旅游文化,把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符号转化为产品开发设计的视觉语言,突出设计的文化理念和产品的纪念意义。从旅游文化的创新寻找独特新颖的旅游纪念品题材;用独特的造型吸引消费者,通过造型设计将纪念品的实用功能和观赏功能相结合;找到能满足大众旅客品味与需求的灵感契合点,从而在市场开拓中形成主动性,在产品开发中,旅游纪念品一定要通过差异化品牌化的审美创造,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满足人们审美品味与精神层面的需要,进而扩大市场效应。另外,还要从人性化亲民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让旅客觉得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旅游形象设计范文6

关键词:导向性教学;旅游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82

《旅游规划》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基本上国内各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比较重视该课程的设置。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学科的方法论知识体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发展思维,从而对区域旅游发展、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项目投资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积极探索高校旅游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旅游规划理论基础,提升旅游规划实践训练,是高校培养旅游规划专门人才的核心。

1 导向性教学法概述

导向性教学法是以一定的目标和效果为导向,教学过程不断向目标和效果靠近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不断向结果靠近的学习和教学过程。根据目前的文献梳理,主要的导向性教学方法涉及行为导向、目标导向、行动导向、成果导向、案例导向、过程导向和问题导向等等。导向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引导和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加符合当前成人学习阶段和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在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领悟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引入导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实践能力的掌握。

2 旅游规划课程概述

旅游规划课程在我国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旅游学科开设的旅游规划课程名称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属于旅游学和规划学的交叉领域。部分高校开设旅游规划课程主要基于旅游学科的专家在国内或当地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的实践经验;也有一部分高校虽然没有承担旅游规划研究相关课题,但基于发展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也开设了旅游规划课程。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开设旅游规划课程的高校一般会设置40至56学时的教学环节,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和案例,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校相对较少。

2.1 旅游规划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旅游规划课程的性质,是基于发展理论和未来状况的旅游发展设计。它是基于旅游事业的现实发展条件,以发展目标和发展理论为指导,设计不同时序下旅游发展状况的战略思维。旅游规划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等等。旅游规划涉及到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构想和项目投资修建等方面。与旅游、经济、文化、交通、建筑等各方面存在交叉,尤其是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和园林规划联系较为紧密。旅游规划课程需要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在旅游学科领域,旅游规划课程需要系统的积累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旅游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有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应用型技能。该课程需要学生系统了解当前各旅游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路径,系统掌握旅游目的地在不同时序下的旅游发展状态。同时,旅游规划课程需要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规划的各种实践性技术和各种规划学方法,能够完成旅游规划的编写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规划。要求学习一定的资源调查评价技术,学习市场调查和旅游者需求的技术方法,学习旅游市场形象设计和旅游空间布局的基本技术,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绘图技术等内容。所以,旅游规划课程既有本身的规划技术方法,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技术方法。此外,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预先判断和设计,是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的提前分析,是对旅游市场趋势的提前判定,具有一定的时序先行和前瞻。旅游规划也是在旅游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尝试。所以,旅游规划课程也存在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特征。

2.2 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困境

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规划制定颁布后具有一定的法规指导性,在中长期的旅游建设中贯彻执行而不能随意变更。这与目前国内各高校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一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训练存在较大困难。旅游规划课程的理论学习,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理论,旅游规划相关学科方法,旅游规划分区等内容。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学习,主要集中在规划案例分析,规划方法训练、规划文本编制和规划制图等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规划案例的相关资料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密级别。规划方法训练很难找到实训基地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规划文本的编写很难掌握规划目标单位的详细资料。规划制图需要专业的制图软件和素材,学生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基础。二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存在欠缺。目前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中重理论,缺少方法。绝大多数课程在课堂内完成。学生的专业学习也严重缺少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三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师资水平欠缺。旅游规划课程对高校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很多高校旅游学科的规划能力不强。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管理部门认定的具有旅游规划资质的机构和企业完成,旅游学科的教师参与较少。所以在旅游规划课程的讲授中,高校教师也只能从理论层面开展,而无法开展广泛有效的旅游规划实践教学。

3 导向教学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使用导向性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对课程主旨的把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3.1 旅游规划课程理论的导向教学

旅游规划课程的理论学习部分,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旅游规划的市场目标和资源开发目标;积极思考旅游区面临的环境,搜集和掌握旅游规划区的背景资料和存在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开展旅游区管理部门、居民、旅游服务人员对旅游区规划的要求和希望。从而系统掌握旅游规划的各种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

3.2 旅游规划课程实践的导向教学

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以成果导向、案例导向和行动导向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旅游区的比较和评价,搜集同类型旅游区的规划实践案例。通过一定的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尝试对旅游区进行规划,提交一定的旅游规划成果。从而使学生在旅游规划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3.3 旅游规划课程的考评

旅游规划课程的考评应该以效果导向、行动导向和过程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进行考评。学生学习旅游规划课程的效果,应该是具备基本的规划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完成规划文本的撰写和规划图件的制作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或个人完成一定量的市场调查、资源评价和规划主题凝练,提交不同学习阶段的成果。在学生学习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旅游规划不同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体系,而不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来简单衡量。

参考文献

[1]郑文俊.旅游规划本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