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成长的诗歌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1

【论文摘要】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然而,事与愿违,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我们为解放学生、张扬学生个性欣喜时,发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等四个维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这需要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学校运用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引言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近9年,“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成为了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与课堂教学相遇,“培养完整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使我们对改革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学生中心论”理所当然地影响到实际的教学,当学生自由徜徉在课堂中时,作为教的主体一一教师,似乎成为了“旁观者”。我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自身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自主性,具有教师鲜明个性的教学越来越少。教师的教学越来越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教师教学个性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

一、教师教学个性的内涵解读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人的个性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的个性就是人自身独特的社会性,是区分不同生命体的重要依据。

教师个性是指教师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教学个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融入的独特感情、所张扬的“个体人性”、所表现的“自我创新性”、所反映的教学特色。教师教学个性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方式去处理课程教学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机智、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的结合。整体上讲,教师教学个性就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一方面,它使教师作为主体生命存在于课堂,展现了“自我”;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师自由的生命价值,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风格的形成。具体说,教师教学个性是由教师教学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组成,教师教学个性彰显的过程是教师个性倾注在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能动的、创造性的实现其主体生命的建构过程。当然,我们讨论的教学个性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的教学个性”,而不是任意式、随意式的教学个性。自由散漫、信口开河等不计后果的误导式教学个性是排除在我们所讨论的教师教学个性之外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原因的分析

1.新课改中“教师边缘化”的实践误区造成教师主体性的失落

“体验教学”、“愉快教学”、“情境教学”、“生命教学”等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要求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的主体,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经验、自发地成长、自我体验,要求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这种价值背景下,学生自然成为了这次新课改的中心。诚然,在“教师中心论”长期盛行的我国,太缺乏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关注,太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呼唤。但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遗憾的是,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仅仅是把“中心”的帽子戴在了学生头上,而忽视了曾经“带帽人”的发展。“即使在汗牛充栋的教育理论和文献参考中,作为教师的角色背景和生命敏感依然是被严重地束缚或者是被轻易地放弃”。当我们期望“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时,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到教师生命的绽放,是不是考虑到教师也是“人”。既然课堂是一个生命相遇、相知的场所,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不是也有权在课堂上实现“全域发展”,有权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自由?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言到:“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另一种人”一一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个性的同时,对教师教学个性却不那么感冒,教师俨然成为了课堂教学中边缘化的人物。教师教学个性的彰显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教师的情趣、态度、个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越来越难得到反映。“一切为了学生”让教师的教学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般的拘束。

2.“审美·体验·生成”的自我认识偏差造成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

课程应把生活世界的东西提供出来让儿童去理解和体验,而不是把事先规定好的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让学生去接受,不能用概念化的东西掩盖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本是对原来仅把知识、技能传递为主要形式教学的批判,指出了教学不是简单的认识活动,不是技能的训练手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体验、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教学应是对生命的审美体验,是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过程,是“把教与学中的人的、物的、精神的诸多因素有机地组织合成起来,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怛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看作“帮助学生体验的人”,自己的任务仅仅是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在直觉的指引下灵动的探寻、体验。生成于是也被看作一种教学任务来实施,成为一种预设式的、先知式的“生成”,学生单方的“生成”。教师不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完成“生成”,更忽视了教学生成的不可预知性。教师误认为“美”是学生才能去追求的,体验也是学生的事情,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无为而治”,让学生自由的去发现、欣赏、生成。这种认识偏差导致由“控制教学”的极端走向“旁观教学”的极端,把多层次的、立体式的教学分解成单向的教学,响亮口号背景下的新课改教学也显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教师富有生命力的“教”,不仅仅融合了自己对世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和人生实践的切身体会,而且能对学生发现美和个性形成提供方法和支持。然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却往往忽视自身的体验,把审美体验式的生成性教学理解为“学生单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了自主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自身角色的迷茫。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也无从彰显。

3.学校标准化的教学管理阻碍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生成

学校标准化的行政教学管理模式导致教师教学创造性无法找到生成的路径。新课改是一场针对课程与教学的内部改革。这场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几乎没有触及,而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现有的“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单向行政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统一和服从,以组织的科层制为核心,对每个人的权力义务都有细致而明确的规定,不允许个人随意扩大行动的阈值。在科层体制中,个体的行为过程被简化为一系列的命令一一服从过程,个人被严重地物化与原子化。”教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黄牛”,只顾埋头辛勤的工作,却无法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无法实现自己对教学的超越。比如,考虑新课改的教师适应性问题,许多中小学仍旧盛行“集体备课制度”。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环境下,这种制度对一些教师的备课确实有帮助。但是集体备课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师。教学思想、重难点处理、教法学法、训练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的要求也让许多教师无法展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无法承担“课程开发者”的角色义务。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组,必须按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这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一刀切”做法自然不止于此。新课改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极少关注,使得教师在这种标准化的管理下,逐渐失去自己的灵性,逐渐在“集体大于个体”的思维下“得过且过”。教学成为了服从管理、疲于应付管理的手段,教师教学创造性逐渐缺失,教学个性成长的动力也逐渐衰竭。

4.单一的、线性的教师评价现状压抑着教学的自主性

新课改主张改变原有单一、量化的评价模式,实现多元、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但考试升学的压力、社会对学校的压力让现有的教师评价现状仍如同“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照某种抽象公式性的条例办事的审判官”。学生分数、升学率、通过率、优秀率、排名依旧是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每年学校评比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唱主角的注定是那些班级成绩优秀、升学率最高的老师。量化的数字在直观的、单向的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如同遥控器一般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当客观的数字成为了评价教师的主流时,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围绕着那些让人心动的数字展开,他们想方设法的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如同机器一般做着重复的工作,因为流水线的“生产”带来的是效率,是“高合格率”,是决定评价好坏的“通过率”。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机械工人”的角色,尽可能的把“更多的知识”塞到学生的头脑里,学生也成为了“机械工人”手中的“物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情感的投入,没有自我的加工,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作为社会职业者在课堂中展示的只是工具性角色的一面,其情感角色被遗忘,从而导致教师生命本真的歪曲,教师的情趣、爱好、个性等被严重遮蔽。”嘲教师教学成为外在压力下的被动教学,缺乏教师自主的思考,课堂教学也因此缺乏生命的活力。

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成为了当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却有一种忽视教师主体的倾向。但“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完善的过程”。“教师是工具还是人往往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学个性发挥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个性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所以说,教师教学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

1.新课改的实践要有教师主体性回归的意识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逐步培养并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新课改中“学生一边倒”的倾向是对以往“教师中心”的矫枉过正。只有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主体性,教师才能带着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发掘自己的潜力,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人。

教师主体性的回归是新课改中教师教学个性成长的前提条件。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我”与“你”的关系,实现教学情境下的对话。只有这样,教师的生命价值才能够充分的展现,教师教学个性才能在自由的空间中生成。教师主体性的回归也更容易使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知识的传声筒,简单的教书匠转变成学生心灵停靠的港湾,能够“为学生彰显不同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这也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不谋而合。

2.教师自己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

教学能动性是教师教学个性成长的不竭动力。新课改中的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他们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力军。教学的过程本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唤起,是双方个体生命价值的展现。教师对新课改一些理念的理解偏差,使教师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适应、理解新课改的理念,不应该想当然的把“促进学生发展”理解为“学生的单边活动”;不应该简单的把“体验”、“生成”看作是学生的专利。“无为而治”的教学会让教师失去教学的动力,教师也会放弃自身的能动性,不愿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风格。教师教学个性当然也无从谈起。所以说,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新课改,主动的适应新课改、体验新课改。这是教师保持教学能动性的关键。在适应的过程中,教师能保持着对教学的激情;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自己生命的美,都为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支持。

3.尝试运用开放、弹性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创造性不仅是教师教学个性的最大特色,也是教师形成教学个性的关键。教学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生成,针对当前新课改中教师教学个性的缺失,学校教学需要运用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所谓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是指教师不必完全受制于管理的束缚,不必局限于“大一统”的教学思想,并能够为教师自由的行使应有的教学权力、维护个体的生命自由提供宽松的环境。教师教学在这种环境下,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对课程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实现“个体生命视界”与“课程文本视界”的融合,促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释放。这种教学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减少过多的教学行政干预,能给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提供最大的自由,真正贯彻新课改对教师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的角色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把课堂教学过程演绎成创造性的生成过程。教师对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加工改造,对教学方法手段创造性的选择与革新,从而使教师的个体意识与管理模式形成一种有序的平衡。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之间也实现了“心灵的耦合”。

4.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自主性是教师教学个性成长的向导。“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n。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文字处理、信息加工的过程,它是由活生生的人参与的活动。科学管理模式下的效率评价在单向考察复杂的人的教学活动中显然过于简单,更无益于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教师的教学以个体自主生命的身份出现融入了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在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时教师教学自主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绝不能简单的以数字来评价教师。新课改中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呼唤一种生命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的落脚点不是最后的“数字评比”,而是生命个性在教学生活中是否得到充分的释放,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完成对自己的超越。评价方法也应该由终结性的评价向过程性转变,从关注客观数字的定量评价向促进个人发展的定性评价转变。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我们希望教师可以避免贴上“同一式的机械化”标签,而“自主式个性”能充盈整个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2

作为主持人之一,我最大的感触是,今天论坛的进行形式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的论坛经费来源于凤凰台饭店的支持,这种横向支持的、具有问题探讨的自发激情的人文科学讨论,在当今学界,仍为数不多。在1985年探讨文化寻根的“杭州会议”之后,“汉诗论坛”继续延续这类会议形式的文化意味。这是对当下学院学术体制下的会议形式的一次有效商榷。

现在,我想简短描述这段属于诗歌的时间。论坛至少有三个明晰的讨论层次。参与讨论的各位对季羡林、韩寒等的诗歌失败论的实质作了全面分析;各位抛弃了成败论的基本论调,将讨论焦点挪移为新诗的生态论证;另外,各位还从诗歌本质出发,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诗歌内在性。

各位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失败论的实质。叶橹认为,失败论者具有价值判断时的文化焦虑心态,而论证新诗演进时,用其他形式规范新诗形式,将是一个伪话题。更多与会者将新诗发展看成汉语诗歌发展的一部分,针对成败论,提出了“生长”的概念。欧阳江河认为当代诗歌具有“中年性”,是中年人的事业,并阐释了新诗认知的历史思路。他期待新诗的个在与广袤的历史时间应该有分隔和错位,也应该留有重影。欧阳江河甚至认为,在失败论者建立的暴力结构中,新诗应该坚持这种失败。敬文东关于新诗认知的时空观值得关注。面对古诗的自足,他指出,新诗的新经验是语言发育的重要体现。并且,在新文学的百年探索中,新诗的成就最大。张子清认为,中国的新诗经验和美国的新诗经验具有时间的同步性,鉴于新诗的成长年轮,它应该被认定为成熟的。在此意义上,他建议新诗的冠名应该被修正为中国诗歌。杨四平分析失败论的文化心理,认为新诗认知需要中度介入的心态,失败论者依靠所谓“新诗的悲剧”塑造自己为“文化英雄”的心态值得警惕。潘维将自己的诗人身份解释为面对母语的接生者,他对新诗与汉语的亲缘关系的重新申告是乐观的。他认为新诗已经全方位具有母语的自觉性。这和欧阳江河对于诗歌作为语言推进器的功能的肯定不谋而合。徐贞敏看到了成败论背后科学认知行为与文学认知行为的深刻冲突,她对此新诗成长的烦恼被纳入失败论中感到困惑,这和欧阳江河等人强调的在诗歌与历史对举中生成的“中年的愤怒”遥相呼应。在你们精彩的论证中,我领会到,或出于某种文化焦虑,或出于某种功利动机,把新诗与传统敌对化并作出失败结论的遗老遗少们,其行为实质乃是面对语言与传统及其生长体的溺子和弑父行为。

在论坛的第二个层次,各位在新诗生长的理念上,将新诗成败论挪移为富有建设性的新诗生态的论析,新见叠出。新诗的生长中具有诸多成绩方面的经验需要总结,各位普遍提到了新诗对语言发展的促成与语言新鲜感的保持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意义。潘维的发言或许已经暗示出,诗歌生态的艰难正在于,诗人身在母语的创作情形,可以被描述为,稚拙的接生者面对着汉语这位难产的母亲。对于新诗引起的成败论的挫败感,各位也作了细致和客观的分析。叶橹说,新诗的根本缺陷在于诗性,而非文体;敬文东认为,真正失败的是诗歌教育,诗歌面对的一种幸存式的教育体制,诗歌教育的失败在这个意义上,并不仅仅体现为教科书与诗歌的单一联系;诗歌在这类教育中,夹杂媒体强加诗歌的意识形态,已经组成了戕害诗歌的强力结构,而暴力最终是无法进入诗歌的;欧阳江河则看到了新诗存在中阅读与批评的缺席方式,即在新诗经验中,世俗化指标、量化概念以及逻辑混乱的分类学构成了新诗背景的虚妄。论坛的一段时间被江雪引发的关于诗歌的现代性问题的争议占据。尽管参与讨论的各方并没有在同一个理论基础上形成争鸣,但诗歌成败引发的诗歌生态的讨论,在这个时间来到哲学层面,并进而引发了对新诗的内在性问题的讨论。

在第三个层面,从诗歌本身出发的关于诗歌内在性的讨论,也同时可以看作对前两个层面的方法论的整理和反思。欧阳江河列举贾樟柯电影《二十四城记》呈现的客体的破碎过程,实际是对电影艺术内在性的褒扬。杨春生认为,诗歌的语言特性决定了它的混沌性和不可预言性。日本诗人春野认为,诗歌存在并不是能够承受类似讨论框架的东西,他同样发出了关于诗歌语言的追问。他和美国诗人徐贞敏呈现在论坛上的域外视角独特,对讨论的话题和诗歌话语的外在性持陌生的质疑的表情。我想,他们的困惑作为今天新诗观的矫正形式,已经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讨论没有条件充分展开。在论坛结束前诸多限时一分钟的简短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与会者已经密集思考了现场呈现的各种观点,并以潜对话的方式将论坛展现为众声喧哗的复调格局。

按原定计划,论坛分为观点呈现和争鸣两个部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论坛只能呈现第一个部分。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论坛呈现的若干层次的问题的讨论可以在会后持续进行。因此,我把论坛的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看成是论坛第二部分的开始,期待成败论的外在性与诗歌宽广的内在性之间的讨论,能够不间断地持续下去。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3

随着课外阅读的进一步推广,儿童诗这种形式也日益受到关注。它内容生动有趣,文字流利自然,节奏明快活泼,非常适合儿童念唱和朗诵,同时短小精悍,充满丰富的想象,又童趣盎然,非常适合学生写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他们的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他们对生活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常常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和发现能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他们童言无忌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笔者近日执教了一节儿童诗创作课,旨在探索儿童诗仿写、创作的一般课堂模式,探索如何有序引导激发出儿童天生的诤陛。

二、现场扫描

第一阶段:观摩儿童诗赏析创作课《蜗牛》,教学流程如下:

1.赏析台湾童诗作家林良的两首儿童诗《蜗牛》,学生以诵读、品析诗句的趣味性橹鳌

2.欣赏两位小学生的儿童诗作品《蜗牛》,学生模仿写诗句。

3.观赏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蜗牛的各种形态,选择感兴趣的一幅画面创作儿童诗《蜗牛》

第二阶段:教研大组长评课。

1.这节课的亮点。一个内容――关于蜗牛,学生熟悉且喜闻乐见;两种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充满灵气的思考;三个层次――①赏诗,欣赏名家的诗情;②仿诗,感受同伴的诗心;③创诗,挥洒自己的诗意。

2.用复盘的方式来看这节课.第三阶段:听课教师畅所欲言,发表对于童诗的看法。要大胆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敢于在低段引进这种文学形式,

三、活动反思

潘新和先生指出: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让孩子写儿童诗歌便是诗意语文的教育。诗意语文,正是要借助儿童无瑕的童眼,为他们的人生亮起一道道真、善、美的风景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有:

1.有读诗的兴趣。耳熟能详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出爱诗的学生,首先自己得做个爱诗的老师。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诗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通过阅读促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总结、反思,使其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精神日趋进步、不断完善和提升。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所以,教师,必须成为儿童诗的“第一读者。”

2.有选诗的眼光。书店、网店、百度……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途径都可以搜到一大堆儿童诗,但到底哪些是我们学生需要的呢?我们在为学生选诗的时候,必须掌握一个原则――不偏食,要把不同国籍、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多样化的儿童诗选出来供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有大量阅读的储备。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4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本无形,经作者之手却成了具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格别具的画作:色彩方面,色调朦胧,月亮和雾营造出忧伤的氛围;意象方面,笛、月亮、雾、树等具象的出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悠扬的笛声唤起人的幻想:漂泊在外,每当月亮由缺到盈、由昏暗到明亮时,便想起遥远的故乡,于是,拿起笛子,吹一曲略显伤感的曲子。时光荏苒,对故乡的回忆日渐模糊;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像没有年轮的树,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淡变弱。此时的构图和节奏构成内在的和谐。诗人用“月亮”“怅惘”点明主题“乡愁”,放在诗的前四行,迸发出诗歌的感染力。随后,诗行变短,速度放缓,犹如乡愁值得沉吟和回味。同时,“故乡的歌是……故乡的面貌却是……乡愁是……”的排列,不仅有助于情感的升华,而且让读者描绘出自己家乡的模样,产生共鸣。诗歌主题的图像化使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的图画。

席慕蓉的乡愁代表了台湾地区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而作为蒙古族成员,她的乡愁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物、文化历史、边塞风光相联系。其作品是“从其画境与浑圆的构图中,展现她内心的愿望,有些甚至是内心生活的告白”。如果说《乡愁》是南国小桥流水般的娇弱柔情,那么,《出塞曲》就是典型的蒙古民族的粗犷豪放: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从行列美来看,作者依旧采取先短后长的创作模式,娓娓道来对家乡的思念。从绘画美来说,前两节多在铺陈,最后一展塞外的秀美风光:草原、大漠、黄河、阴山、英雄、骏马,色彩多样。从形象美来看,诗人对出塞的着墨不多,带着哼唱向读者展现了出塞的雄壮和激昂,人们仿佛置身疆场,高唱《出塞曲》,荣归故里。台湾的美是柔的,春暖花开,婉转绵柔,莺歌燕语;塞外的美是刚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般苍茫。人常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借一曲《出塞曲》聊以慰藉,一抒胸怀。音调绵长,意蕴深远,那是祖先血泪与荣耀交织的历史!

席慕蓉作为著名的当代诗人,创作无数,其中,尤以“乡愁诗”见长。这与她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绘画出身的她在创作诗歌时无疑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的影响。她能够从视觉美的角度出发,进而挖掘乡愁诗中的“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从而使得乡愁诗作的高度得以进一步升华。

(选自2015年第11期《青年文学家》,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席慕蓉的诗,不少同学都很喜欢。你细细品味过其中的韵味吗?“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这些通常只在绘画作品中才被强调的因素出现在她的诗歌中,使她的诗作带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特别美感。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还能有哪些发现与收获?

读有所思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5

模板一: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很快结束了,回想起这其间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又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当然其他的同学写得也不错,李辛夷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陈颖莹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写得十分感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将自己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张张精致的卡片代表着我们的天真与梦想,五颜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儿童诗,首首都那么精彩,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一首的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余,我们还展示着自己收集的诗歌知识,并互相提问,这让我们的课间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始制作诗集,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与绘画好的同学合作,一同配上优美的插图,一下课,我们便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交流着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模板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欣赏诗歌,学习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诗,并且自己动手尝试写诗,从中体会到了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了现代诗和古诗。我尽情的欣赏这些诗人千古传颂的作品,我新认识了一些诗人,如柳永、高适,还有唐宋四大家关汉卿、郑关祖、白朴、马致远。我又认识了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亚、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凝集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还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题材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这次活动让我感觉在诗的海洋里徜徉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是比作沙漠,我觉得我只得到了一粒小沙子;如果把诗比作细雨,我只得到了一滴小雨滴;如果把诗比作天空中的星星,我只得到了群星中最小的一颗。我要继续在诗的海洋中遨游,尽情感受诗歌的无限乐趣

模板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诗歌的特点: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纵向排列.

2. 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形成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诗行.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要懂得现代诗的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要精炼,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为了很好地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老师特地带领我们去图书阅览室借阅了有关诗歌的书回来,让我们用心品读。老师告诉我们: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一个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务必要认真读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多收集诗歌,还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 3.想象画面 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有了放飞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写诗歌。 这是一个让我们难忘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一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秉承中华诗歌优秀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的审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诗歌总集《诗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写的古诗让我们过目难忘:冰心、金波、艾青、郭沫若他们的现代诗使我们难以忘怀。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我们组织小组收集、分类诗歌,学习、创作诗歌,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进入了诗歌的店堂,感受诗歌的无限魅力。我们在收集分类诗歌中感受了合作的快乐。在诗歌朗诵会中,我的诗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伟大,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为自己身在一个拥有悠久诗歌历史的过度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活动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古诗对仗工整、韵律严格:现代诗语言自由,形式洒脱:儿童诗充满童趣,富有想象。还明白了诗歌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读懂古诗的方法。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活动依然在我记忆深处。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自由徜徉,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小组的四名同学制定了活动计划,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诗、宋词、元曲与现代诗,并将搜集来的资料聚集在一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内涵丰富;现代诗的写法则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诗人的情感;我们还了解到了诗歌的分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总之,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次活动,使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的同时,也大开了眼界。 当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技巧。例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知道了去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3.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辉。本学期我们展开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独有的魅力。

首先,我们自发地分了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了每个人应该干的活,如:我们这组就由马昕宇等人收集现代诗,柯霁虹等人收集古诗,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就开始行动了,大家将收集来的资料按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在网上将有关诗歌简介和诗歌背景的资料整理成文,这些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诗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御儿舟中别朗公》我们就是通过收集来的资料,品出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融入了钟声与鸡的鸣叫声中,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收获了许多了知识,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去欣赏诗歌,尝试了自己写诗,在这当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欣赏诗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龄的《出塞》来说,这首诗我是通过收集诗歌背景资料来理解欣赏的。在资料的帮助下,我体会到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耐人寻味,有历史变迁,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的是出征的人还未回来,多少个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心愿,希望有龙城飞将的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当然,欣赏诗歌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欣赏诗歌时总结出来。尝试自己写诗也让我明白了写诗不一定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语,而是要写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我进一步感受了中国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让我明白了读一首诗,并不仅仅限于把这首诗背熟,而是要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赏诗歌的方法,这样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诗。诗歌还有一大妙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当你觉得很疲倦时,不妨试试,闭上眼睛,跟着诗走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那种感觉是你死读书读不来的。

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诗歌的热情还没有消逝,我们要多读诗,品味其中美好的乐趣,将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4.上个星期,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学会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还学写了儿童诗呢!。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从上个星期三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分好了小组,计划好每个人都干些什么,要怎样做之后,便开始匆匆忙忙地去准备。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去,打开了我的百宝箱书柜。我就拿起了一本《古诗70首》来看。里面蕴含许多精彩、与众不同的诗。打开这本百宝书,可以闻到一阵又一阵古时诗人作诗的诗味。李白的《赠汪伦》表现出了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描绘了江上渔民冒风波危险、辛苦捕鱼的生活画面。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写出了宋代家夏天农忙的情景......

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创作了几首小诗,每一首小诗中都感受到天真活泼的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诗歌是很优美很有旋律的。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生动。我还知道了许多学习方法:了解诗的深刻含义,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有丰富想象力地去写诗歌......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让我们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在是个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

第六单元一共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诗海拾贝》,另一个是《与诗同行》。在《诗海拾贝》这一部分主要写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和外国诗。《与诗同行》这一部分主要写儿童诗、诗歌故事等内容。在诗歌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都是以前我不知道的好知识。

在这次综合性的学习当中,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如:举行诗歌知识竞赛、每六个人分为一小组制作一个小诗集。

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而且还学会怎么把诗歌分类;这样会更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的诗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应为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想象力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带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

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

关于成长的诗歌范文6

2005年是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1855)发表150周年,美国学术界颇为重视,举行了一系列研讨会等纪念活动。其中包括3月份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举办的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150余位代表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另有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与中国的数位代表,一同纪念这位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美国作家。若干研讨会的主题内容实际上都涉及到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此后,陆续出版的一些研究专著与论文也都或多或少围绕上述主题,其中包括艾德・福萨姆与肯尼斯・普莱思(Ed Folsom & Kenneth M. Price)合著的《重写惠特曼》(Re-Scripting: An Introduction to His Life and Work,2005)。这部新作体现了目前美国学术界研究惠特曼的一些主流趋向和有代表性的观点。

美国学术界缘何如此重视一位19世纪的诗人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惠特曼及其诗歌作品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所走过的历程及其精神文化遗产。

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历史和现实为写作题材的诗人不尽其数,以未来或者乌托邦为题材的诗人极少,而以历史、现实与未来为题材的诗人更是凤毛麟角,其中彪炳史书的大概只有以一部《草叶集》闻名的惠特曼。从《草叶集》问世到惠特曼1892年辞世,这位诗人在美国文学界与社会阅读大众层面始终备受争议,毁誉参半。在美国内战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评论主要是负面的,乃至于否定性的。哈佛大学许多声名显赫的教授和评论家甚至以充满鄙夷与厌恶的语言对惠特曼进行抨击和咒骂。早在19世纪60年代惠特曼的诗歌已经传播到欧洲,20世纪初叶又被译介到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意义重大的影响。与欧洲和亚洲相比而言,美国文学界与社会大众对惠特曼的认识则显得保守和迟缓得多,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惠特曼。美国大学与学术界普遍将这位诗人及其《草叶集》作为教学与研究的对象,则是二次大战以后的事情。时至20世纪下半叶,惠特曼在美国文学界与学术界、乃至于世界文学界的地位犹如旭日东升,持续攀高。在90年代初期风靡一时的《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一书中,哈罗德・布卢姆(Harold Bloom)高屋建瓴地梳理了数千年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三十几位最伟大的经典作家,其中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仅收入了惠特曼和艾米丽・迪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两位19世纪的美国诗人,将他们与但丁、莎士比亚等世界文坛巨擘并驾齐驱,这标志着惠特曼的地位已经攀升到难以复加的高度。

作为美国文学研究领域颇具影响的权威之一,哈罗德・布卢姆对惠特曼的定位与研究显然具有历史性的高度与深远的意义,但也不无争议。有许多学者认为,以《白鲸》名垂青史的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更具有代表美国文学家进入世界文坛先贤的资格。尽管如此,布卢姆的选择还是代表了美国学术界的主流认知标准,抑或说是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普遍认同。就其更深层面的意义而言,布卢姆之所以选择惠特曼,在于他的艺术遗产符合美国长远的国家利益,尤其是符合美国希望在21世纪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所获得的地位与影响。

美国需要拥有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杰出文学家,正如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泰斗爱默生所呼唤的那样:美国需要与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相匹配的文豪与文学作品。《重写惠特曼》一书就在哈罗德・布卢姆确定的这一宏观框架下,通过追溯惠特曼作为美国民族诗人成长的历程,阐释其思想与艺术遗产在当代语境中的意义,即论证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及其历史性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书两位作者共同创建了一个容量庞大的电子资源库,即名为“惠特曼文献库”()的网站,该文献库收入惠特曼一生中发表的全部作品与一个半世纪以来研究这位诗人的重要文献,是世界上最早为美国文学家设立的原始资料与研究著述的电子档案馆,因此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学科研究基金的资助,耗资数十万美元。世界各地的学者与一般读者都可以免费登陆并使用“惠特曼文献库”中的文字与图片资料。例如,用英文键入“中国” 或者“长城”,瞬间就能够得到搜索结果,显示出在惠特曼的全部著作中使用这两个词汇的次数及其具体的文本位置,提示惠特曼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联。

对惠特曼的三个价值判断

《重写惠特曼》一书立足于对惠特曼若干基本的价值判断。其中之一是惠特曼在美国国内外影响巨大深远,任何作家都无法与其相媲美,而且其诗歌艺术的价值和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还会持续不断地显现出来。就惠特曼在美国国内的影响来说,艾德・福萨姆与肯尼斯・普莱思认为,至少从20世纪初以来,大凡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无法忽视惠特曼,即便是不欣赏他,甚至厌恶他,也无法逾越他,必须与其思想和艺术进行对话。在其国际影响方面,惠特曼也是作品被翻译最多的美国作家之一。单是他在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影响,就已经使得其他美国作家只能望其项背,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世界人口的一半。

基于上述判断,晚近美国的惠特曼研究所呈现的一个显著趋势,是以全球化的意识拓宽研究视野,增加研究的参照对象,更新研究方法。总而言之,是努力将这位诗人放置在全球文化历史的语境中进行考察、研究、比较与鉴赏,明显丰富了惠特曼研究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对他的思想及其诗歌艺术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惠特曼研究,在涉及他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时候,主要侧重他在美国文化语境之外被接受的程度与范围,而目前的研究观念则大不相同,转而侧重考察惠特曼的诗歌艺术是如何影响美国本土之外的读者。也就是说,目前更为关心惠特曼如何将美国文化的强势影响辐射到其他国家和民族。《重写惠特曼》在强调惠特曼的国际影响时,不再是着眼惠特曼在世界各地的接受情况,而是关注他在异域对本土读者与文化的影响。另外一个研究特征,是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惠特曼的价值与意义,不是像先前那样仅仅在美国单一国别文学史的框架中认识他。在2005年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举办的惠特曼研讨会上,哈佛大学英语系劳伦斯・比尔教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如果比较研究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与惠特曼等人所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就会发现《草叶集》不仅毫不逊色于他人,而且它的价值和意义要远远超过许多大文豪的第一部作品。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的全体美国代表的高度认同,在他发言结束之后,全场长时间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学者似乎在不谋而合,努力塑造惠特曼作为美国文学家杰出代表的形象,体现出维护与构建民族文化的强烈意识。

该书的第二个基本价值判断,是惠特曼的诗歌内容包罗万象,主题丰富,《草叶集》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增删,内容结构持续扩展,以深邃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叙写了美国的历史、现实以及对未来的构想。更为重要的是,惠特曼以超前的全球化意识歌颂了世界各国与民族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对生活与世界的基本态度,包括强调民族性、民主、个人的尊严、个性、性别平等、强势族群与弱势族群的平等、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平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爱国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信仰,以及崇尚真实、善良与自然,追求创新与探索,具有生态意识并憧憬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因此在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书的作者还预期,随着对惠特曼的认识不断加深,还会在他的思想与艺术中发现更多新的概念和价值。需要指出的是,《重写惠特曼》一书没有讨论惠特曼思想与艺术中一些自相矛盾、而且一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备受争议的东西,例如同性恋、霸权主义,尤其是美国应当成为世界主宰的霸权思想,以及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性。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性的地位仅次于民主,因为他坚信并宣扬在一个和平有序的社会状态中,性既是个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该书的第三个基本价值判断是将《草叶集》定义为一部史诗,而且是美国迄今所创作的最伟大的史诗,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个人英雄形象。《重写惠特曼》借助大量史料进一步论证《草叶集》作为史诗的演变过程,以及它蕴藏的价值与意义。关于诗中惠特曼的形象,该书的作者援引并进一步证明了著名的阿根廷小说家若热・路易斯・博格斯的观点,认为《草叶集》刻画的惠特曼的形象具有三重性格:一是作为19世纪美国诗人的惠特曼,二是诗集文本所投射出来的惠特曼的化身――一个因为心中怀有理想、希望和喜悦而被夸张放大的人物形象,三是惠特曼在其诗歌文本中塑造了一个能够穿越古今时空的人物形象――读者。具有三重性格的惠特曼通过与自己所塑造的“读者”对话,进入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空间,使得自己的艺术生命成为永恒的延续。若热・路易斯・博格斯的解读表明惠特曼正不断融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而且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读者持续产生互动,发挥影响。

还原诗人成长的真实经历

上一篇蜗牛养殖

下一篇思想动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