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1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机器人;教学改革

1引言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语言,广泛用于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开发,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和较高移植性等优点[1],是近些年来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是众多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也通常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为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打基础。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学习C语言的基础语法,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编程思想,能运用C语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C语言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的程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而在C语言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1)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在C语言学习中,有不少学生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和语法规则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错,并且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低,而且知识点细化烦琐,不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困难,不同程度产生畏惧心理,由此影响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2)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C语言对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通过研究各类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中的实例与解决数学问题有关,学生对此兴趣不大。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应用价值不高。传统“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以上机为主。实验教材上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联系不大,学生积极性不强。

2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把教育机器人引入到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来,学生边学习C语言边慢慢融入机器人工程项目中,现学现用,使得学生更快速理解C语言的语法结构并灵活运用。

2.1硬件平台的选取

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结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控制、人工智能和造型技术等众多的先进技术研发的教育机器人平台。我们选择的平台是机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探索者创新平台”,简称“探索者”。其采用标准通用的结构件、传感器和控制器;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简单易用的初始程序;开源的资料库,实现了无上限的升级功能。适合于各类的开发创新,可设计出各类型智能机器人。

2.2设计教学实验项目

通过丰富的、有趣的项目实例,将CDIO的项目式教学方法理念融入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3],让学生能动手制作并思考设计如何让自己做的机器人的动作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使得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状态。在动手并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开发程序的算法阶段,算法完成后再根据想法流程编写出程序再运行测试就是一个完整的C程序开发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实验项目应按难易程度分并逐步进行,相对较容易的实验内容放在软件平台上进行[5],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基本知识点、错误查找方法、软件调试方法等基本知识,并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例如制作调试“电风扇”“搅拌机”。以“迎宾机器人”“起重机”经典控制项目为对象,掌握基本的硬件编程、调试方法,实现机器人自动运行,并根据需求设置参数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硬件编程方法。后期可以鼓励学生,添加各种传感器、模块套件等硬件设施,独立设计方案实现不同功能。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2

关键词 C语言 实验教学 任务驱动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Method Based on College

C Langua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U Jun

(Lincang Teachers' College, Lincang, Yunnan 677000)

Abstract Task-driven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built 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which breaks the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C language experiment in rational use of task-driven method, able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o quickly enter the state, to develop student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 aspec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C language us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use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C langua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Key words C langua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sk-driven method; application

1 任务驱动法在大学C语言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法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展开的,而建构主体理论本身强调学习者对目标的构建以及理解,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是知识脉络的主动建构者,而非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知识探讨学习中的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者。可以说在大学C语言实验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实现了由传统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解决问题及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教师属于实验教学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法包含了创设任务情景、确定任务目标、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任务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C语言实验教学,这是由于C语言实验教学的课堂性质决定的,对学生更好的掌握C语言教学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2 大学C语言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分析

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满足了C语言实验教学要求,其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任务开展中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那么要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对大学C语言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分析:

2.1 合理设定任务目标

任务设定是任务驱动法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关键一步,是任务驱动法是否能够实现其应用价值的重点,基于任务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那么要确保任务目标的合理性、吸引力及针对性,首先教师应在任务中设定专门针对特定语法现象的练习题,C语言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在以往C语言实验教学中,教师对C语言知识讲解的比较多,并没有对这些理论知识过多的加以实践,传统上机实验教学中学生调试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编写的程序,由于学生相关知识有限,所编写的程序中可以既存在语法错误,也存在逻辑错误。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状况,教师应针对C语言实验教学中的特定语法给出一段功能比较简单的程序,让学生对该程序进行语法改错,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编译系统中的出错信息提示,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法规定的内容及含义。其次,要设定程序阅读训练任务,C语言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以及程序设计思想,而思想与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设定程序阅读训练任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任务训练中学生通过借鉴、模仿现有程序中的编写技巧与方法,能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编程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编程思路。再者,任务目标应联系生活实际,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任务目标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对C语言实验教学的兴趣,对C语言实验教学任务目标的良好开展具有辅助作用。

2.2 提倡协同学习方式

让学生单独思考或解决任务中的各种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由于C语言实验教学课程时间有限,教师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协同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及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协同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任务相关问题的了解,激励学生往知识更深层次与广度上探讨。C语言程序设计就像语文中的创作一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3 明确C语言实验报告写作规范

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运用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进行任务操作中掌握和理解C语言教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当然要想学生掌握扎实的C语言知识,不仅要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任务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撰写详细合理的实验报告,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正确形成。传统C语言实验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报告主旨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学生设计的C语言程序以及实验运行结果,并没有达到实验报告的目的。为使学生对C语言实验报告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明确C语言实验报告写作规范以及实验报告中应重点突出的主旨内容,例如在实验中时常犯的一些语法错误及逻辑错误总结;在程序设计中主要运用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运用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同学之间哪些方案值得借鉴,可以借鉴的点在哪里等等。实验报告不仅仅阐述的是实验结果,而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做好C语言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模式,使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编程有一个更为深刻清晰的了解。

2.4 对任务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教师对学生在任务操作中的表现状况及任务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其在任务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学生的C语言编写能力。那么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任务学习评价的影响力,首先在评价中教师应对学生在C语言程序编写中创新程序设计思想及方法给予相应的鼓励,对于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应合理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鼓励,充分激发学生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任务操作与学习评价中对自身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知,不断完善学生的编程思想。

3 总结

任务驱动法中的理论知识及特点等内容符合C语言实验教学要求,在C语言实验教学中通过任务操作完成的方式,在任务操作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对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C语言编程知识具有深远意义。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夏海江.细分任务驱动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8(25):2311-2312.

[2] 赵龙阳,盂瑞敏.《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2.8(10):187-188.

[3] 王红光,都丽霞.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32):252-253.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3

关键词:教学质量;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69-04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途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培养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注重研究的重要性

1.基于研究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1]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并将其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将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探究者,师生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文化。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的转变,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学会”向“会学”转变。[2]基本方法是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式学习,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各种机会,从而把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学习。[2]让学生成长为清晰思维,富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掌握语言交流技巧的人。[3]

2.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来开展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探究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3]

3.实施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指导的交互式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交互方式:(1)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师生互动。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教讲授过程中应多采用提问、设问、启发、自问自答等多种方法,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探索历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4](2)以研究探讨为主的师生互动。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解决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把问题带到全班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交流表达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教师由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4]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面临的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多数理工类本科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通过训练和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程序设计的技术和基本算法,更要深入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以及计算思维和复合思维的能力。

C语言突出的特点是功能强且规则多、灵活性大,课程面对的是没有任何程序设计基础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虽然我们部分采用了案例化的教学方式,按知识点设计教学用例,突出重点,注重应用,教学模式采用“课内外一体化”,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置实验项目10个,除课内实验20学时外,还有课外20学时采用实验室开放与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后期还安排了综合性训练,以便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期末采用题库出题上机考试,机器自动阅卷。但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许多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对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C语言本身语法细节多、灵活性大,特别是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容易陷入细节当中,经常有学生反映听课有困难。而目前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外界诱惑又多,一旦发现课程有困难,不是去努力学习,而是直接放弃。上课时,部分学生不听课、玩手机,甚至干脆逃课,越到期末逃课现象越严重,因为班级大、人数多(一般在120左右),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过多管理。

2.实验课上,尽管每次实验课安排两个教师或一个教师一个助教,但机房大,总有部分学生偷偷上网、看电影、聊天或玩游戏,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敷衍了事,抄袭或直接抄答案。

3.平时没有有效手段监督学生学习,部分学生容易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到期末才去看书,可是C语言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课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编程实践,到考试才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所以,期末不及格率一直比较高。

因此,《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需要采用更好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的需求。

三、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年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采用多种教学技术和学习系统同时使用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基于问题的交互式教学方法

1.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精心选取一个现实世界中相对复杂的大“问题”作为本学期学生们需要完成的综合程序设计题目,在第一次课堂教学时将此问题提出,然后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调整传统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以每个小问题为导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根据这些小问题再精心设计若干个相关的小问题,这若干个小问题力求既结合实际,又能涵盖课程教学的要求,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展开,重在分析数据的组织形式、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讲授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探究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3]到学期末时,再让学生完成学期开始提出的大问题作为综合程序设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重新整合规划网络教学平台上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和资料,补充新的课件、练习题等资料。教师设计适当的教学进程,提出学生的学习进度、内容和方式,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时,教师实行“精讲多练”,主要做重点的、带有启发性的讲授,压缩语法知识等的讲解,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将时间和重点更多地倾向案例和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

3.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尽可能多地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在一些比较复杂问题上,允许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将讨论后得到的结果带到全班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训练解决问题的技能,锻炼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和终生学习的能力。[4]

4.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多用表扬鼓励的态度。教师的课堂表扬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然后课堂上要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促进课堂交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再次教学的内容应反映社会实践,介绍当今最新的研究内容,把学生引到研究的最前沿;最后应巧用表扬来提升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监督与管理,在学习过程中引入模块测试和阶段测试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从中学繁重、高压、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过来的,很多学生并不适应大学自主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总认为大学学习应该很容易,大学生生活应该以玩为主。特别是像《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绝大多数同学以前没有接触过任何程序设计语言,没有计算思维概念,编程实际上是很枯燥的,程序设计在学习的初期有大量语法知识,程序又不能有任何错误,一部分学生上了几次课后,觉得学习困难,就放弃了学习,到期末为了通过课程才重新拿起书本。可是程序设计不是短期突击看看书就可以通过的课程,需要大量的编程实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才能逐渐掌握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培养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思维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根据课程的内容设计了7次模块测试和3次阶段性测试。

依照课程的进度依次将7次模块测试到本校的BB教学平台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课外时间去自行完成测试,每个测试可以做两次,取最高的成绩作为测试的最终成绩。由于BB教学平台的限制,模块测试中的试题题型为选择题,每次测试完成后,教师统计分析每道测试,选择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在课上分析讲解。

将上机实践课分成3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的实践课完成后利用现有的上机考试系统,在上机实践课时进行阶段性测试。教师精选本阶段应掌握的典型问题,采用程序设计、程序改错和程序填空3种题型,进行开卷考试,考核学生本阶段程序设计的学习情况,再根据阶段测试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

(三)建立多种辅导答疑渠道

为了方便学生随时解答疑问,在第一次课便公布教师的办公电话、手机、微信号和邮箱,设立每周一次办公室答疑时间,组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辅导答疑,鼓励学生相互解答问题,进行讨论。

四、结果对比

2016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期末考试为上机考试,题库随机出题,机器自动判卷,题型为选择题20%,程序设计类题型80%。笔者今年共教授3个班的《C语言程序设计》,共计347人,平均成绩为68.22分,各分数段人数比例如表1所示。

除笔者的学生外,全年级其余学生共计1648人,平均成绩为64.04分,各分数段人数比例如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看出笔者所授课班级和其余班级相比平均分高了4.18分,90分以上学生的比例高了8.1%;80―90分数段的人数低了0.8%;在低分数段,50―59分数段的学生笔者授课班级和其余班级相比少了6.9%;50以下分刀蔚难生笔者授课班级和其余班级相比少了3.3%。合计在高分数段(80分以上)笔者授课班级的人数比其他班级多了7.3%,在低分数段(60分以下)笔者授课班级的人数比其余班级少了10.2%,特别是50―59分数段的人数少得较多。图1为笔者授课班级和其余班级不同分数段比例对比图。

2015年笔者共教授2个班,合计209人,期末上机考试平均分为62.34,各分数段人数比例如表3所示。

近两年笔者授课班级不同分数段比例对比如图2所示。

今年笔者授课班级学生成绩比去年有了较大增长,平均分增加了5.88分,由图2可以看到今年9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了14.6%,增加比例较大;而50―59分数段的人数减少了9.9%;但50分以下的人数只减少了2.8%。分析原因如下:(1)今年笔者在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改变,强调学生应用混合学习方式,到网上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则使用了新的教案,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压缩了部分语法的讲解,把重点更多地倾向案例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上。(2)设置了7次BB教学平台上的模块测试和3次上机阶段性程序设计测试,这10次平时测试从开学初到期末,平均不到2周一次,督促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所以在成绩上有一定的进步,特别是90分以上的高分数段的学生增加较多,而50―59分较低分数段的学生减少较多。但是,成绩虽然有进步,可进步不是很大,6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仍然较高,特别是50分以下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2%,只比去年减少了2.8%,这说明今年采用的种种办法对最差的20%左右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这些学生是基本不怎么学习的,网上教学平台上的资料基本不看,到了课程的中后期逃课现象比较严重,自己很少编程,实验课时玩游戏、看电影,有的被多次提醒仍不改正,实验报告的程序经常是错的,时有抄袭或者干脆不交,甚至有少数学生连平时测试都不完成。

五、下一步教学改革计划

今年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网上教学平台上还缺乏视频教学,学生在课下学习的主动性不大;BB教学平台缺乏专人维护,小毛病比较多,有的功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程序设计课程最重要的是编程,目前仍然是交纸质的实验报告,教师没有办法检查每个学生的每道题目是否都真的完成了,3次程序设计的阶段测试还不足以监管学生程序设计的全面情况;网上交流讨论学生参与不积极;等等。

1.混合式学习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以及课程内容来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是对整个教与学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在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之间实现最佳的协同作用,因此下一步课程组准备进行MOOC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MOOC是基于互联网兴起的,注重学习交互,被认为是在线学习的一种新形式,MOOC采取短视频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学习时间。MOOC可以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规划学生学习的进度、内容,学生课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学习,教师面授的时候可以压缩讲授语法知识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问题”和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上,可以更多地采用以研究为主、以学生为主的交互式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发“C语言学生作业在线提交系统”,今后实验报告和编程作业将不再以纸质形式交给教师,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在线提交,系统自动判卷。将教师从判纸质实验报告和作业的无用功中解放出来,教师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出题和对学生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上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将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

六、结语

在当代社会,技术变化的速率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使得19世纪以来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体系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5]20年后,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和今天的完全不同,人们以今天的知识和眼光也许根本无法理解那时候的世界。这就要求大学本科教育应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l学生的好奇心、热情、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而言,这是更为基本的挑战,也是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建晓.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及其对福建省的启示[J].莆田学院学报,2016,23(1):89-94.

[2]时彦.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经验与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4,(8):44-46.

[3]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0-6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4

关键词:C语言;教学方式;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文学志(1970-),男,湖南津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方巍(1975-),男,安徽黄山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提升工程一般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2JY0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77-0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学生进校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也是高校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选择最多的编程语言。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从而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编程工具。

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内容太抽象,学习难度大,期末考试不及格率高,学生们不能学以致用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认为该门课程内容多,教学时数有限,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那么,如何解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加强学生上机实践、灵活设置考核方式;[1]加强算法和数据结构教学;[2]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提高C语言教学效果。[3]本文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探讨提高C语言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改进教学方式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编程思维的形成和编程能力的提高,所学到的语法知识也不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这就是学生不爱学、学不好,即使学会了语法也不能进行灵活编程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中应尝试多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比如与学生一起来分析待求解的问题,绘制解决问题的算法流程图,根据流程图与学生共同完成程序代码编写,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算法”轻“语言”

目前C语言教学中一般都包含有概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算法和控制语句、函数、数组、指针、预编译命令、结构体和共用体、文件这些内容。如果按部就班进行讲授,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显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有必要对讲授内容进行精心组织,既要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具体到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本着“强化算法,弱化语言”的原则,即把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算法)当做授课的重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正确思维模式。而那些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不易理解的语法知识则通过例题引出,在讲解语法时只讲解最基本的用法,其他用法随着学习的深入在以后的问题中再逐步呈现给学生。

3.合理运用类比法

类比法属于讲授教学方法的一种,即借助于两类不同本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形象地将一种已经熟悉或掌握的特殊对象的知识推移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上去的推理手段,也是教学中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工具之一。[4]从认知学角度来看,是学生把熟悉的思维方式平移转化到接受新的知识点上的过程,即用熟悉的生活实例来理解并消化所学概念。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指针、指针变量和普通变量之间的区别,有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指针就是变量所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地址,即指针就是地址;指针变量就是专门用于存放地址(指针)的变量,而普通变量就是用来存放数值或字符的变量。但是如果用类比方法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假设有一个装钱的A箱子被锁起来,该箱子有一把钥匙,需要取钱时,有两种典型的途径:第一种途径,直接拿A箱子钥匙打开箱子取钱;第二种途径,为安全起见,把A箱子钥匙放进B箱子中锁起来,则要取A箱子里的钱,需要先找到B箱子的钥匙,打开B箱子,取出A箱子的钥匙,再打开A箱子,取出A箱子里的钱。在这个过程中,把箱子比作存储空间,相当于变量,把钥匙比作指针,专门用来存放钥匙的箱子比作指针变量,而专门用来存放钱币的箱子比作普通变量。这样,三者的区别一目了然。

4.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良好的编程习惯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对于要解决的问题,遵循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分析问题,明确做什么;二是给出求解问题的算法流程图;三是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代码;四是运行程序,输出最终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与学生共同践行这四个基本步骤。第二,良好的编码习惯。规范的代码,阅读起来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对于C代码,应采用缩进格式来编写:比如函数体或语句体应缩进4个空格,运算符左右两边空一个空格,逗号分隔符右边应空一格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定要严格按此规范编辑代码。第三,良好的输入、输出习惯。有的学生只关注问题的解决,不关心界面的友好性问题,导致运行时连自己都不知道运行界面上到底要求做什么,输出的值代表什么含义。因此务必要求学生程序中凡是有输入变量值的语句,一定要事先给出输入提示,凡是有输出值的语句,一定要给出该值所表示的含义。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编程求1+2+3+...+n的和。结果出现了很多如下所示的编程样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n,sum;

scanf(“%d”,&n);

sum = 0;

for(i = 1; i

sum += i;

printf(“%d\n”,sum);

}

运行时光标在屏幕上闪烁,没有任何提示,不知道要做什么,输入一个值后,得到的输出结果也不知道代表什么含义,这不是一个好的输入、输出编程习惯,将以上程序改写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i,n,sum;

printf(“Input a integer n(n>1): ”);

scanf(“%d”,&n);

sum = 0;

for(i = 1; i

{

sum += i;

if (i != n)

printf (“%d + ”,i);

else

printf(“%d = %d\n”,i,sum);

}

}

可以发现,改写后的程序运行界面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楚,既表明了要求输入什么样的整数值n,又表达了对输入的整数值做了什么样的处理。

此外,对于碰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养成先在心底这样问自己的习惯:这个问题能否编写程序来验证或解决?曾经有学生提问:若x和n均为int型变量,且x和n的初值均为5,则计算表达式x+=n++后x的值为多少?n的值为多少?这个问题本身不难,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复合赋值运算符和自加运算符的计算规则是否理解清楚了。像这样的问题,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通过自己编程上机运行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 = 5,n = 5;

x += n++;

printf(“x=%d,n= %d\n”,x,n);

}

如果学生自己理解的结果与上机运行结果不一致,应该通过调试跟踪程序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二、教学管理

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利益攸关法”可显著提高课堂管理效果。所谓利益攸关法,就是指在分配任务时,将该任务与完成人员的利益得失挂钩,从而确保该任务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具体到C语言教学中,关系所有学生共同利益的是期末考试总评成绩。C语言课程的期末考试总评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这三个部分按比例计算得到,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上机这几个部分按比例产生。利益攸关法主要应用在平时成绩这个环节。在上C语言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务必将与学生成绩挂钩的规定给学生讲解清楚。比如上课点名之后到课的,一律按旷课处理,旷一次课扣除平时成绩1分;作业和实验报告不按时交的,一律按未交作业处理,缺一次作业或实验报告扣除平时成绩1分;上课主动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无论对与错,平时成绩加1分;上机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平时成绩加1分,否则扣除1分。同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只要按老师规定的要求去做,平时成绩拿满分应该问题不大,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这个方法要求教师在执行时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学生。

三、教学效果

通过执行以上措施前后的对比发现,以前所出现的学生迟到、旷课、缺交作业或实验报告、上机玩游戏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扭转。课堂上大家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实验课上,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好。

四、结语

笔者在C语言教学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C语言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成果,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随着教学对象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不断变化,如何探索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谢竞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7-140.

[2]金华,崔荣一.“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2,(14):60-6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5

【关键字】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 ACM

一、引言

近来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应用领域的渗透和普及,程序设计类课程已经发展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重点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验教学是完整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所编程序的正确与否,也是为了加深对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的充分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积累丰富的编程经验,从而引导他们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作一些探讨。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计算机学院开设了高级语言如C、C++等多门程序设计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来巩固课堂上讲解的语法规则和算法技巧,锻炼编程能力。但是现有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整个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相符。本节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2.1 实验教学安排

我院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上机实验课时是有限的,一般都是每周安排两个课时,或者最多四个课时,通常会在连续的几周内结束。由于一般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比较费时间,要是学生不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仅仅靠在两个课时内去完成一个完整的程序编写是不太可能的,对所学内容也没能充分理解,很难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2.2 实验教学内容

我院专业实验中心的机房环境是一个内部的局域网,不能连接到互联网,教师都是通过课件投影或屏幕广播教学软件来完成主要的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内容基本卜^都是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和实现,学生按照教材或课件来完成实验。整个的实验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是否进行案例教学,而当前多数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不够理想,不能将新旧知识点都包含进来。案例陈旧,缺少更新,实用性和趣味性也不强,因此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3 实验教学考核

实验课程主要是通过实验报告中的程序编写情况来考核的。由于时间有限,实验报告的批改都是教师在课后另找时间检查,教师往往只能通过纸质的实验报告来分析学生的程序,要求程序能正常通过,看到运行结果就可以了,而忽略了程序中的调试环节,而这些环节中通常都是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ACM学习模式的特点

现在,随着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在高校中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了。在迎接ACM竞赛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ACM竞赛特点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特点如下:

l、ACM竞赛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算法电极具复杂性。通常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为了能深刻而透彻的理解各个知识点,教师会引入大量的案例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可以将学生带人特定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团队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ACM竞赛是通过在线测评系统上实时提交程序代码,给出评判结果的竞赛形式。ACM测评系统能够实时的给出参赛队的排名情况和每道题的通过率以及通过人数,教师可根据题目的通过率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反思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ACM模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做法

将ACM学习模式应用到我院现有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具体措施运用如下:

4.1 实验课程的开设

我院高级语言(C、C++)程序设计实验课程都是在大一这一学年开设的,大一第一学期是面向过程的C语言编程学习,大一第二学期是面向对象的C++语言编程学习。这样开课的结果就使得大多数学生连面向过程的编程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就直接跳到了面向对象的编程,可以说整个大一学期都是处于混沌的编程状态。因为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思想和语法还没完全掌握,所以很多学生不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甚至对编程有恐惧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结合ACM的竞赛模式来调整开课计划,把原计划2个学期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时间调整为5个学期,这样可以贯穿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从而将程序设计语言和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更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时间去深刻地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地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积累编程经验。

4.2 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验课程的考核

对实验环境来说,要求将我院专业实验中心机房连接到我校的源程序在线测评(Onlinejudge,简称OJ)平台上。根据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每次实验前,教师可以从我校或者其他高校的OJ平台上的ACM竞赛题库中挑选或改造2-3个相关题目作为实验内容挂到我校的OJ上。在实验课阶段,由学生独立完成或者自由组队来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解决问题,编写好的程序提交给OJ来判断正确与否。通过每次实验在OJ上完成的做题数量,教师可以由此掌握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对欠缺的知识点再给与重点讲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OJ上的排名很轻松的完成实验课程的考核。学生也可以通过每次实验的做题和排名情况,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实验教学目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范文6

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阐述融入微课程的在线教学、CDIO思想的课堂教学及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

关键词:

SPOC;CDIO模式;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1背景

通信工程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能够用来设计、分析与维护通信系统。因此,作为信息类专业核心学科基础课,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肩负着专业入门和兴趣培养的重任。

2编程语言类教学模式的改革背景与意义

针对编程语言类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书本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陈旧。以单纯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虽然省时、见效快、能系统地传递知识,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灌输”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②学习主体缺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只看成是“听众”和被动接受的群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造成学生即使进入课堂,但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的现象。③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语法知识,注重语法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案例都是以辅助讲解语法规则为目的,既抽象又枯燥无味。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效果不佳,不能真正理解程序设计的精髓。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国外高校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美国高校,通常对大三、大四学生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在我国的研究生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对大一、大二学生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辅以小班展开讨论。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课堂实验和独立项目研究。英国大学的课堂核心是学生汇报,教师提问问题,带着问题下课。教师的讲授是以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包括调研、案例设计、社会能力、合作精神、领导力。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中心”和“重视合作学习”是国外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随着网络科技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联合,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在全球迅速升温,先是美国顶尖大学创办了多个MOOC平台,然后是欧洲、亚洲、澳洲的一些国家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清华大学也了“学堂在线”,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由于慕课不设先修条件,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为慕课注册率高、完成率低的重要原因[1]。针对这一问题,近来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学府正在尝试一种相对慕课更为精致的课程类型——微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该课程形式要求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微课仍然像慕课一样属于免费在线课程,全球学习者都可以申请,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1-2]。

3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在线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3部分内容。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我们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试点,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3.1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

借鉴微课的教学思想,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流程如下:课前去在线学习平台领取学习任务,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包括看老师提供的在线视频、学习资料或教材,有问题可以在线提问,老师会集中时间回复;课堂上根据学生对任务的掌握程度进行讲解、选取重点案例讲解,还会有部分针对任务的讨论课。实验课内容分为小项目和综合项目两部分,综合项目会要求学生分组,分工不同,最后交上来的项目通过答辩验收。课后在线提交作业和实验报告。针对提供学习资源这一问题,调查问卷反馈:有76.32%的学生喜欢与课程相关的视音频资料,68.42%的学生喜欢教师的视频录像,50%的学生喜欢文本资料。这与微课的理念相吻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上传教学视频,以知识点为主。有76.32%的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掌握50%的内容,再通过课堂讲解例题,92.11%的学生反映知识点能够吸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程序设计竞赛的积极性,信息学院开发了青岛科技大学OJ(OnlineJudge)平台。利用该系统,给学生布置编程任务,课下在线提交在线打分,既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促进效果,又为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3]。

3.2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手段采用CDIO的思想和模式,CDIO是一种源自国外的工程教育模式,这个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欧美理工学科20多年来教育改革的理念。CDIO是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于一身,从而达到“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4]。通过调查问卷,有78.95%的学生希望课堂上多讲实例,因而课堂教学采用了以下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1)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是培养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初学者的好奇心理,选择一些有趣、有实际意义、难度适中的“任务”或经典算法布置下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渗透概念,对于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如果课程一开始就引入枯燥难懂的概念,势必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与任务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完成任务,然后趁热打铁将概念与实际任务联系起来,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是分解难点,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分解,适时、适量地渗透到各个任务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2)问题纠错教学法。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通过传统教学模式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似乎能听懂,但大部分是一知半解。当需要编写代码上机调试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调试运行程序的过程难于代码编写。调试时能够迅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是一个合格的编程人员所必备的能力,因此,给出一些错误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改正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编程经验。(3)一题多练教学法。学习程序的奇妙和乐趣在于对于一项任务,可以通过多种编程方法去实现它。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上机练习题目时,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每学完一项新的内容或概念后,再回过头来看过去做过的练习,尝试用新方法实现;改变并增加教材例题和练习题并重新实现。例如某上机实验题目要求分别使用do…while、while、for循环实现;教材上某例题讲解了如何求解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我们要求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的实现方法。该教学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养成运用动态思维来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编程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此外,将讨论、答辩、专题等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既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发挥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3.3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该课程水平的检验。C语言与C++程序设计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死记硬背各种语法规则和语句格式,而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程考核应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将多样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本课程的考核拟采用理论考试、上机考试与综合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C语言与C++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考核成绩都是由以下4部分组成:①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讨论问题成绩、课堂作业成绩、实验课问题解决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②理论考试(闭卷):题目类型包括基础知识考查(选择题、判断题)、程序改错、程序结果分析、编程等。③OJ平台编程作业成绩。④综合项目考核:采用分组的方式,以通信工程2015级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两个班级共59人,设置了难度相当、类型不同的10个题目,每个题目要求开发一个应用系统。5个人做同一个项目。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形式验收学生的作品,答辩又分为小组答辩和个人答辩,最后给出个人综合成绩。这一项考核学生反映效果很好,同学们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上锻炼了团队合团能力。

4教学改革的初步成绩与问题

通过学生成绩对比和学习调查问卷,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学习成绩来看,2014级学生实行改革前的培养方案,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了通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该课程综合了C语言的面向过程和C++的面向对象两种方法,96学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015级学生实行了改革后的新一轮培养方案,大一上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本学期开设“C++程序设计(56学时),按照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授课。2014级通信程序设计基础与2015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的综合成绩对比,如图2所示。2014级80分以上的比例为55.6%,2015级80分以上占学生总数的72.9%,成绩有很大提升。通过学习调查问卷,学生普遍认为“视频教学好,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细致”“多讲例题”“授课效果好”。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当“听众”、被动接受的现状很难根本转变,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4.21%的学生不预习,21.05%的学生不复习,仍有57.89%的学生依靠课堂教授受益最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调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教学互动,布置提前看书做练习,尽量达到进教室即进入学习状态。

5结语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提出建设一个平台的规划:学院打通每个专业均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统一课程大纲、统一考试要求,教师以课程小组形式统一备课、材、案,加强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笔者提出的“融入微课程在线教学、基于CDIO模式的课堂教学、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能够做到让学生“我的学习我做主”,初步实现了先学习后上课,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找答案。利用分组开发同一个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升参与学习的热情,熟悉开发一个完整项目的流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丽珺 李莎 王玲玲 李勤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2]厉兰洁,廖雪花,谭良,等.基于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1):74-76.

[3]赵磊,焦铬.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ACM/ICPC的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6(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