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网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网络范文1
从前的社交网络软件,已经逐渐演化成美容潮流的必争之地,如微信、Instagram等已成为品牌和明星宣传自我的最佳平台。
“圈子”概念在哪里都很吃香,它带着私密感,甚至安全感的色彩在里面。美容行业瞅准微信这块宝地,也正因为微信的精准与私密性,它将原先零散的美容爱好者们形成了一种圈子的概念,将具有相同爱好与需要的人收拢其中,仿佛一个家庭般,点对点地推送有价值的内容。品牌们利用微信与我们架起一座新的沟通桥梁,只要扫一扫永远看不懂的二维码,就能将优惠信息、 新品推荐一手掌握。而且现在还有专业彩妆视频教学分享,有的还设置了 “常见问题解答区”,甚至提供语音互动功能,如在对话框中输入“彩妆”,就可以自动收到彩妆教程,贴心度直飙5颗星。
作为一枚美容编辑,我见过各种精致繁复到无以复加,抑或出其不意到一头雾水的会邀请函,材质上的千变万化,有时从心灵深处想想,也真不大环保。但现在美容品牌也开始利用微信平台发送邀请函或制作线上会,除了比起之前要环保得多外,告别了平面化的邀请格式,而且在页面中融入了音乐、动画、产品推介,令人身未动心已远;利用电子平台做的线上会,也能将品牌理念及新品特色融入到各种在线游戏中,你只需动动手指便可,范围广,轻松又直接,而且更能表达你的想象力。
其实社交软件除了交友外,就是个铆足了力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人都有明星情结,明星们就更是恨不得把自己掰开揉碎了与粉丝分享,Instagram的大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这款软件已经成为好莱坞时尚圈明星大咖们自娱自乐的乐土,她们在上面分享自己每日的妆容、发型或者私生活,而它最大的贡献就来自于潮流无国界的,在这里你想看谁就看谁,而且页面洋气简单,展示图片效果极佳。于是,你发现了女明星们不仅会演戏唱歌,而且各个都是颇有潜力的美容达人。像Heidi Klum会在上面晒自己DIY美甲贴的过程照;Hilary Duff会晒出自己绘制的樱花图案脸谱;Jessie J直播着自己做面膜时的随性;IT Girl Poppy Delevingne晒她洗手间的梳妆台,一张雾气弥漫湿淋淋的照片,不知有多少粉丝转身就按图索骥购买起来; 包括Lady Gaga都在上面PO出录音棚工作照,乱发披肩,脸色苍白,NO ZUO NO DIE。明星们乐此不疲分享,我们看得津津有味,颇有点遥遥相拜,白头偕老的意思。上面还有一些极具价值的美容账号,比如威娜的创意总监Eugene Souleiman、著名彩妆师Mark Carrasquillo、Thealexbox等,所以它俨然成了我们和世界潮流保持同步的无障碍利器,全球时尚人士无论是做了一款新的美甲,还是换了一个新的发型,包括晒的好用的美容产品都可以第一时间Update到你的信息库中。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Tumblr,被戏称为“汤不热”,轻博客网站的始祖。它是一种介于传统博客和微博之间的全新媒体形态,既注重表达,又注重社交,而且注重个性化设置,因为可以发表博文这个特长吸引了大批追随者,特别是它倡导广告客户不是单纯地植入广告,而是可以利用Tumblr讲故事,这样的形式就多了无论何时都能打动人心的感性色彩。它曾发起过Burgers and Nails的活动,网友可以上传自己指甲+汉堡的图片,分享自己发现的美味汉堡以及最爱的指甲油色彩和图案,全世界范围都有网友参加,连歌手Even Adele也加入了。它制作的一些回顾类专题,包括了一些有趣的排名,比如说“最受欢迎的美甲博文”“最受欢迎的男女模特”等都掀起过热浪。有趣、灵动、好玩、专业无疑是最贴近当下需要的东西。来自于印度尼西亚的Female Daily Network,这个网络运行多家以女性为主题的分网站,在去年进行了全新规划,重新了Female Daily,关闭了Fashionese Daily和Travelers Daily。因为他们发现在全体网络当中,70%被消费和分享的内容都是与美容相关的,超过60%的讨论组火热话题也是关于美容的。所以,新版的Female Daily加入了一些与美容相关的文章和产品评测,提供218个品牌旗下的718种产品,总计有1679个点评,有207位作者写作,够不够专业?还有一个专门针对美容狂热分子的社交网络Beautiplan,也可能在之后成为美容圈的新宠。
社交网络范文2
如果孤独是现代病,社交网络如何缓解?
社交网络建立伊始,或多或少“肩负”联络情感的使命。人是社交群体,无时不刻处于沟通的欲望中,过去使用邮件和邮件订阅组,再发展到IM、BBS扎堆聊天,社交雏形显现;第二代以Facebook为代表,涌现过各类SNS,以Web 2.0的姿态出现;现在发展到第三波浪潮,标志是移动社交网络,代表是轻量级的Instagram。
Facebook有9亿用户,其中超过一半是活跃用户;全球有1.5亿人每天使用Twitter;目前,中国微博注册帐号已逾10亿个。如此庞大的社交帝国,大有取代真实社会的势头。比如在我们身边,闲逛到哪儿了用“街旁”分享,想吃点啥看看“大众点评”,了解热门电影和小说,有“豆瓣”和“时光网”,更不用说新闻资讯了。再加上“人人”和“开心”,有了移动社交,按理说,走到哪里都不会孤独,社交网络随时提供各类服务,联系唾手可得。
但是,人还是感到孤独。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调查了2000名18岁到34岁的年轻人发现,有1/3的人习惯在网络上沟通,而非面对面交流。网络交流为什么会孤独?研究孤独症的专家从生理角度说,当面对面接触时,脑下垂体后叶会分泌一种类似催产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提高信任感,甚至激发爱的感觉――原来如此,敲击键盘或者视频聊天难以产生这种荷尔蒙。
另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人的脑容量只能处理有限数量的亲密关系,这个数字是150人。这是基于对大脑新皮质的研究。也就是说,尽管微博上“粉”你的人或者你“粉”的人成千上万,但只是“泛泛之交”,能保持亲密联系的只能有150人。
从社交网络的演变看,在不断取代传统社交,满足人类动物性社交需求的过程中,走的是先满足“娱乐”再满足“日常生活”的这条路线。
按照马斯洛的五层基本理论,社交网络现在已经开始满足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接下来应该满足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社交网络范文3
[关键词]弹性社交 临时社交网络 场景 本地化社群构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59-02
弹性社交,其概念来自于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缘起于名噪一时的Color应用,即通过特定场景的构建,对特定事件的识别,将用户的相关信息内容推送到这一特定场景内所有打开程序的用户端上,建立临时社交网络。据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即时即兴、可近可远的,既支持用户与具备强关系的熟人使用,更支持用户和可能产生弱关系的陌生人建立同一社交群组。在移动互联网的人际关系构建中,时间、位置、内容和活动四个维度成为重要元素。而在弹性社交中,人际关系中的时间、位置及活动都是可以处于变化状态下的,唯独需要发生确定关系的即是内容。因此,基于特定场景的弹性社群构建以及用户生成的社交内容,将成为社交网络环境中另一抹亮丽的风景。
一、Color的弹性社交缘起
2011年移动市场风起云涌,有一款社交应用独领近两个月,这就是炒得如火如荼的图片分享应用Color。2011年3月24日正式上线的Color,在没正式推出前就引发美国媒体的热议,项目初期即引来4100万美元,先声夺人。
从构架来看,Color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并以图片分享为主的SNS平台。区别于传统社交应用的差异在于,Color无需注册,也不需使用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个人信息,更没有明确的好友系统——Color鼓励用户与陌生人分享照片并建立社交关系,而不仅限于与熟人分享。这款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交的强关系交往,鼓励基于位置所产生的弱关系维系。
从社交关系来看,Color的社交关系都是动态的,并取决于“场景”的设定。与facebook相比,Color建立的社交关系更接近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用户的图片信息对周围100英尺内的用户群组都是公开的。用户可使用应用查看范围内所有用户近期的图片,进行互动,与好友创建群组或任意加入其他用户的群组参与讨论,还可以查看有共同场景特征的用户的图片信息,全面构架起一个以图片信息分享为核心的场景型临时社交网络。相较于通过传统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图片信息的方式,相同场景内的陌生人分享更符合真实的社交关系。
从用户群组来看,为避免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片流过于拥挤,Color也提供了分组功能。只要反馈给应用是哪四个人在独立咖啡馆内,Color就会创建一个临时群,只显示你和这几个朋友分享的图片信息。当然,基于特定场景内所有图片信息的公开性,你同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群组的图片。
从数据处理优先级来看,Color采用了类Google的计量方式。以看棒球为例,如果有1000名观众都开启了Color,记录了赛场的真实情况,那么,“Color会选择让你最先看到那些离你最近的和你想要拍的图片,因此,如果你的摄像头朝着三垒线的方向,手机会获取这一信息,并试图寻找到所有处于这一经纬度的照片传送给你,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质量好得不能再好的超级无敌放大镜头”,Nguyen(苹果前高管、Color创始人)如是评价。
由此可见,Color的重点并不仅限于图片信息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即时即兴的新型社交网络。它可以随时随地帮用户了解周围,包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用户。而这一社交网络的实现即是基于“弹性社交”理念的建构。
尽管这款图片分享社交应用Color,最终因为各方原因,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成了淹没在移动应用市场中的一颗沙粒。但“无需注册、自动在100英尺内生成一个Color使用者图片分享、评论平台”的“弹性社交”功能,却就“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构筑临时社交网络”的问题给予更多人以新的启发。
二、弹性社交中的“关系”与“场景”
(一)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关系
无论是以Facebook、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还是以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项信息传递关系,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源于“六度分离”理论,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通过很少的中间人(平均6人),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显而易见,“六度分离”理论的最终落点在于建立人与人间的“关系”,沿袭这一理论,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就应该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而弹性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既可以是强关系,又可以是弱关系,甚至可以介于这两种关系之间。这种多元的社交关系建立恰好解决了传统SNS平台下“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核心问题。
(二)弹性社交网络的建立:场景
相较传统社交网络,弹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场景”。任何弹性社交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加以实现。例如典型的弹性场景如:宴会、咖啡馆、酒吧、火车某节车厢……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都可以顺势构建起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当然,弹性网络并不完全等同于LBS确认,也不完全等同于群组聊天,更不完全等同于陌生人交友。
三、弹性社交的细化:用户群组与用户密度
上文中提到,“弹性社交”缘起于Color的概念。Color是LBS和SNS类应用突破传统制约的先行试水者,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围绕着Color所引发的关于“场景”和“关系”的探讨却与日俱增。
显而易见,弹性社交对于“关系”的切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就发展的历程而言,“弹性社交”的应用市场正在出现更细化的细分市场。当然,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细化,自然赋予了产品更有力的支持。相比于以往的“泛社交”,弹性社交的理念即实现了“泛社交”基础之上的“精确社交”,一方面,它仍属于“泛社交”的大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规避了“泛社交”会产生的缺陷,用“精确社交”来弥补缺陷。如此一来,用户的社交弹性才能够更大。以街旁为例,产品初期,它针对“兴趣”和“位置”来框定用户,即:你所建立的好友,是和你有某种共同目的或者爱好才抵达当前这个场景的人。例如一场音乐会,一场球赛等。基于兴趣来参加活动的人在某个位置被“发现”,然后进行好友互动。这种建立在“泛社交”基础上精准式的互动方式,有效规避了传统社交中好友身份模糊不清、彼此信任度较低的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恰如其分地对用户进行了群组式的切分和归类,提高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达成这种细化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在弹性社交的细化模式之下,是否也同时压制了其移动应用市场呢?相对于“泛社交”的用户群,这种精确式的“泛社交”是否有其市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哪一种社交形式,究其实质,都靠“用户密度”强有力的支撑,但对于这两者,其“用户密度”的含义有所不同。
从“泛社交”用户来看,以QQ为例,其强调的是在任意一个地点都能建立QQ好友的关系。这种社交的用户密度是用人口的百分比去计算,其“用户密度”的概念仅是用来测算用户数量的一个指标。
而从弹性社交的用户来看,以“IM”为例,将“同一地理位置”使用人数作为基点。比如在某独立咖啡馆内,(如有必要)能够实现现场使用软件的人数达100%,从而带动和增加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市场价值来看,这一“用户密度”的含义才更为精准,而这个概念也是弹性社交软件的生存根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现有的SNS平台去发展LBS应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势必是社交应用的未来走向。
四、其他社交应用的Color式突围
腾讯旗下即时通信产品“微信”,2.5版本中增加了“查找附近的人”等使业界轰动的功能。新产品上线不足一周,对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界诸多产品形成巨大冲击,一鸣惊人。而探其根本,微信的这次迭代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的虚拟数据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邂逅——凭借腾讯自身产品优势,创新社交模式,细化用户群组——开创了弹性社交网络新时代。
从迭代的功能来看,“查找附近的人”使得用户的情感沟通更富有弹性空间。这一功能将定位系统带入社交网络的体验之中,更让此功能在用户中引发关注热潮,现有关系链进行拓展,人际沟通变得愈加丰富。它极大满足了用户猎奇的弹性沟通心理,也填补了用户在沟通中日益膨胀的空虚心理。通过寻找身边的朋友,分享快乐,传递感触。
此外,这一版本的微信,充分考虑用户的隐私权,也极大调度了用户的主动使用权,使得这种沟通拥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用户在选择位置时,可选择显示位置,也可隐藏自己的位置状态;用户主动添加好友时会有提醒,此时可通过询问对方身份而决定是否接受好友请求。总之,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自愿享受这项服务,同时又能查看附近主动公布地理位置的陌生人,这将大大延伸社交平台的触角,赋予“弹性社交”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弹性社交的发展走向
Color的昙花一现,让这个案例成了移动互联网界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它缔造的全新社交概念——弹性社交,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与新艺术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里,弹性社交似乎已是了无新意,如同Color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事实上,Color的“弹性”只是一种技术呈现形式,在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走向上,“弹性”还应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Color开启了“弹性社交”时代,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弹性”作为一种功能属性,应发挥它更强的延展性,对社交应用进行更广泛的“弹性化”构建。
纵观国内近年来成功的移动应用,大多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创意迁移而来。从创新层面来看,优秀的独立作品并具有移动特质的应用,似乎并不多见。但事实上,能够对创意加以改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样能够赋予产品全新的生命力。而“弹性化”这一过程,恰好可以利用在改造中:基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兴趣、同一话题……都可以透过“弹性”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然,就眼下的“弹性”而言,大部分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这些固有的传统互联网思维模式,束缚了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和宽松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这些应用的“弹性”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不够鲜活,双向交互的能力不足,“弹性空间”成了摆设,没能发挥其最为根本的使命。
总而言之,针对基于弹性社交的移动产品而言,其根本还是应该了解用户价值,满足用户需要,达成用户体验,实现移动社交产品的全面创新与突围。
【参考文献】
[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社交网络范文4
盘点社交网络“流行病”
当下,大众和媒体都热衷于发明“现代病”来诠释某种令人困扰的生活状态,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名词里,就有不少折射出人们与社交网络的难解难分,比如“饭前拍照综合征”“重度手机依赖症”“WIFI焦虑症”等等。这些“病”严格说来不算心理疾病,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若是一味忽视其中隐匿的心理因素,任由其“恶化”,可能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大的麻烦。
其一、微信晒照癖
症状描述:这类患者的相册里总是满满当当,养宠物的晒猫狗,当爸妈的晒孩子,年轻女生晒自拍。“吃货”喜欢晒美食,上菜后总要先拿出手机对着盘子拍个够,心满意足地上传到朋友圈。还有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有产人士”,时常会晒出奢侈品、海外美景、豪车别墅……
心理分析:社交网络的巨大吸引力就在于可以给大众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此类患者大多是容易自我关注的人,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告知天下,吸引他人的眼球,从中获得乐趣。但也有一些人发朋友圈是在“炫富”,对于这些人来说,“晒照”是自卑、是追求虚荣的表现。
其二、刷屏强迫症
症状描述:这类患者一刻也停不下自己刷手机的手,只要有新的信息提示就情不自禁点开看。在任何时间、地方都要捧着手机,一感到无聊就开始刷屏。此症往往合并有“拖延症”,工作成堆也忍不住刷手机,结果完不成任务;或者到半夜两三点,明知道该睡觉也刷得不亦乐乎,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心理分析:刷手机上瘾是一种自控能力的丧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自责的情绪,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抑郁。不少抑郁患者沉迷于社交网络,这类人并不是真正地对信息感兴趣,而是对现实状况不满意,所以选择用手机来排解自己的空虚无聊。
其三、wifi焦虑症
症状描述:这类患者不管到了哪儿,开口闭口就是“有wifi吗?”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都不重要,有无wifi却是衡量商场、饭店甚至旅游景点的重要标准。听说有wifi便喜出望外赶紧问密码。倘若没有wifi,整个人都会焦虑难受。
心理分析:如果你发现自己手机不离身,没有wifi就心慌意乱,就要小心患上网络依赖症了。很多人上网没有明确目标,只因心里空落落的,这说明你对现实的不满太多了。不妨花点时间静心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到空虚,人生的目标在哪儿?对工作不满要重新规划,对感情不满要学会面对,不要逃避。
其四、社交冷漠症
症状描述:这类患者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中排解寂寞,但面对面沟通的能力大大退化。典型表现就是在朋友聚会时,每个人都争当“低头族”,捧着手机各玩各的,没有人主动聊天。在家庭中,很多夫妻间也出现了另类“第三者”――手机。
心理分析:在这个时代,社交网络的兴起彻底将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头换面,人们随时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结识新的朋友。这就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网络归属感,对社交工具的黏性大大增强,因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亲朋好友。手机和网络只是社交的一个虚拟手段而已,我们生活的重心还应放在事业、家庭及真实的朋友上,只有现实的人际交往才能实现自我成就。
社交网络是天使是恶魔?
社交网络虽然带来了过度依赖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的特性有着巨大的优势,牢牢抓住人们的心理需求,重新定义了社会交往的各个层面。
社交网络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消息的可获得性上。手机可以随时放在身边,手指一触就可以打开各种社交应用,随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此外,社交网络的即时性容许人们马上参与到评论中,与朋友分享观点,这个过程使社交渴求得到极大满足。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可以看到形形的东西。越是难得一见的奇闻异事、八卦消息,在网络上越受欢迎,因为它们可以满足人们的幻想和猎奇心理,这对于平淡的生活是种不可或缺的调剂。
第二个优势是自由。人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不由自己做主的,而在社交网络上,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登陆,在平台上待多长时间,和谁聊天,看谁的动态,发个什么样的信息或链接,凡此种种,都在本人的控制范围内,满足了自我掌控的需要。
安全是社交网络最为独特的一大优势。真实人际沟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紧密,交谈时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都传达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信息,我们会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话该不该说,以免气氛紧张,甚至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当我们隔着网络不见面时,反而能畅所欲言,因为网络会屏蔽掉非语言信息,人际关系的张力非常低。另外,每个人都匿去了真实姓名,只留下一个称呼的代号,这就使社交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我。性格内向者以及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群更愿意接受网络社交,这是他们练习与人交往的最好平台。
平衡现实与网络两个世界
社交网络范文5
无论是sns网络化社区还是微博,用户在注册登录时都有了选择实名的倾向。
2010年9月25日,腾讯公司宣布上线全新的SNS社区产品“朋友社区”,并向百万用户发出测试邀请。但和网上其他白领社区不同的是,腾讯朋友社区使用了较为严格的实名验证机制。
11月18日,百度旗下社交平台百度说吧()在经过两个月的内测后正式上线。百度说吧以“你要找的人,正在找你”为口号,推出以“搜索”为主线的社交网络。与国内现有SNS平台不同,百度说吧对注册用户采取了“实名制”的方式,用户账号需与手机号码绑定,也可通过身份证时行实名认证,并且平台对用户上传头像也要求真实可靠。在百度说吧上线的同时,该平台还同步推出了新一代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其核心为“说吧号”,为用户在平台的唯一数字标识。
以往的社交网站中都没有严格要求网民进行实名注册,而多采取奖励的形式鼓励使用真实身份,网民的个人信息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真实性怀疑和安全系数等问题。
国内SNS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兴平台方大量涌现,但始终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此次百度说吧以“实名社交平台”的定位示人,除了模式的差异化,其完全实名的游戏规则颠覆了当前社交网络僵尸遍地、马甲横飞的困局,创造了真实、诚信的全新互动氛围,掀起新一轮的网络实名热潮。
实名社交暴露的是自己绝对真实、完整的信息,如果公司的服务器被黑或者个别员工恶意出卖、泄露注册的私人信息,那后果将有谁来负责?实名制会不会助长人肉搜索?很多网友对未来实施网络实名制的信息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社交网络范文6
Facebook改变了人们在网络上的社交方式。现在,同样的概念也在改变人们在工作中的交流方式。
针对工作环境,新的社交网络应用借鉴了Facebook的思路,鼓励雇员建立个人档案、发起群组、互相“跟随”状态的更新。只不过这个社交网络的目的不仅是交流互联,而是更希望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轻松而详尽地了解组织中的人员信息,以及分享知识等。
福里斯特研究公司的分析师Rob Koplowitz说,“通过电子邮件来协调工作或了解谁是专家,非常困难。很多企业发现如果工作方式更社交化,信息的价值就会得到提升。”
这些新的商业工具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在协调项目进程并保持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方面,电子邮件并不总是通信的最佳方法。
总部位于加州帕罗奥多市的Jive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Tony Zingale认为:“电子邮件诞生了50年,是一种低效的沟通工作方式。”Jive软件公司在12月上市,他们开发的软件允许员工在从事各项工作的同时,维护个人的社交网络。
此外还有很多公司提供商用社交网络的应用软件,包括Yammer公司、Tibco软件、Salesforce公司,他们都能够提供一种叫做Chatter的聊天服务。
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罗伯·泽尔是位于达拉斯州的7-11公司的领导力开发专员,他说,公司内大约有2000名员工在使用Yammer。这家便利店运营商在2011年5月开发了这一应用,帮助区域咨询顾问,为当地的加盟店老板提供支持,并分享专业知识,相互学习最佳的实践经验。
某个人可能会上传一张照片,展示某家店面别具一格,这样其他的店主就可以看到,并在自己的店里做出同样的改进。
泽尔介绍说,“我通常采用虚拟的水冷装置作类比,人们先通过非正式方式讨论出某些举措,然后形成正式文档来记录最佳的实践。”
商业社交网络公司销售这些应用,建议用户建立起各自的虚拟群组,这样员工就可以按照特别的话题、公司的分部或某一类型的职位等加以跟踪。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Yammer公司已经拥有400多万用户,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萨克斯介绍说:“群组是关键。IT专家可以设立群组,其实雇员们也应该被允许创建群组,这样他们可以不必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就可以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某些话题。”
2011年1月,位于加州帕罗奥多的社交计算公司Tibco软件了一款名为tibbr的服务,这一服务不仅允许用户追踪同事间的工作进度,还允许他们跟踪某些信息,例如:订单状态或发票情况。
此服务可自动扫描数据,以便跟踪和保存整理。如,订单执行的每一步都会发出通知,而不需查询。
Tibco公司总裁莱姆·门侬说:“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帖到公告板上。”现在公司已拥有70家客户,用户数量接近100万。
位于硅谷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Emerald治疗机构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弗莱萨介绍说,在公司开始引入商业社交网络之前,因为很难找到更简单的方法让同事间互相了解工作进展及各自当前的项目重点,每天通常都需要花费30分钟与他的8名员工开会,通告各自的进展。而现在自从使用Asana公司的社交应用,所有项目的相关人员都可与特定的项目连接,了解工作伙伴的进展,并加以评论留言。
弗莱萨先生说他现在会全天打开Asana应用窗口,随时跟踪其员工的工作内容,掌握不同项目的进展状况,“从管理角度来看,这样可以保证工作进展,把相关的信息互联,减少并杜绝信息断层。”
让工作变得更有趣
公司高管表示,推动员工更多地应用社交网络,而替代电子邮件来沟通是一种挑战。他们认为提高其使用率的关键在于首先确保高管们积极使用。如果员工知道高管们正在社交网络上,了解下属的反馈与参与情况,他们肯定会积极使用这项服务。
增加工具的趣味性也会有所帮助
保德信地产投资集团副总裁梅利莎·马杜拉介绍说,她尝试采用通过给发帖员工奖励积分的鼓励方式,让员工自发使用Jive's软件。员工们的响应非常活跃,积极发帖,即使没有获得什么实质奖励。“看到大家这样的反映,非常有意思。”她说。
鼓励融合 促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