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1

   学生《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2022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名叫《城南旧事》的书,令我的感觉,不知道应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又是悲伤,又是欣慰。

  读了这本书,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尤其是读到《爸爸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这篇主要讲的是:林海音在她小学毕业时,他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童年也向它渐渐地远去,她只能对童年说:“再见了!”

  书中的这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硬着头皮去闯,就一定能成功。”令我映象极其深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自己满意。就像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他还是努力学习音乐,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努力去闯,就能成功!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我们的指尖流逝,我很悲伤,悲伤着我们这么浪费时间;我同事也很欣慰,欣慰着现在回头还不晚。有多少谚语是来形容时间的,比如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转手方悔读书迟”是啊,金钱买不了时间,小时候不努力,长大要后悔。我们要珍惜时间!

  这本书给我的力量极其巨大。

  学生《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2022

  《城南旧事》是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对自己儿时居住过的老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写下的回忆录。通过主人翁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城南旧事》中,这些形形的人陪伴着英子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第一章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叙述了英子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问爸爸为什么要系铃铛、想为骆驼剪肚皮底下的绒毛,以及问妈妈春天骆驼去哪儿了这几件小事。当我读到天真的英子学骆驼咀嚼时,不禁笑了起来。多么可爱,多么天真的孩子啊!童年是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在这充满童真的时光中,每个人的做过傻事,连小英子都不除外。第二章叫《惠安馆》。英子遇见秀贞和妞儿,并帮助她们重逢,多么感人啊!第三章是《我们看海去》,讲了英子与“小偷”的故事。他是英子的知心朋友,小英子却在无意中出卖了他……这些章节都细腻生动的描绘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表达了英子对童年的留恋以及对老北京城南的思念。

  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以及对对时光流逝,童年的眷恋,物是人非的感伤。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时光,却只剩下回忆。那美好的时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远……

  学生《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2022

  一个女孩的问题将我引入到这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女孩叫英子,小时什么都不懂,总喜欢问为什么,分不清善恶与是非。英子一家来到了北京,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枊;树下的枯叶;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店门上的老招牌……

  童年,是人生的开端,是记忆的开始,也是梦想的翅膀。英子小时一次与宋妈买菜时,偶遇了惠安馆的疯女人shy;——秀贞,听闻秀贞6年前与女儿小桂子走散,这时的英子才知妞儿就是小桂子,秀贞一见妞儿二话不说就拉着妞儿跑去了火车站……英子后来又遇见了喜欢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不喜欢与小孩说话的德先叔。到后来与她朝昔相伴的宋妈也被她丈夫接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英子的父亲因肺癌离世,那一天正好是英子小学毕业,那天她回忆了许多,她明白了: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大人了,必须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望着院子里凌乱的花儿,心里十分沉重,妹妹拾起一个尚未成熟的石榴,我想:石榴落地,英子爸爸的生命旅途也应该终止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2

——《城南旧事》读后感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在她的心中默念着,在她得到自己父亲离去的时候。骊歌的乐音在耳畔萦回着,一缕哀愁淡淡,一抹相思沉沉……去了,“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太年轻的时候,为何却早已体验了“知交半零落”的愁苦?

惠安会馆的疯女秀贞,饱受养父虐待的伙伴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偷窃的无名青年,从小在凄风苦雨中生长的兰姨娘,朝夕相伴的奶娘宋妈和沉疴染身的慈父……涉世未深的小英子的思绪,久久萦绕在时光与命运的变迁之中。夹竹桃零落满地,她在懵懂与静默之中送别了自己的童年……

读《城南旧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杂念,因为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心绪是淡然而平和的。感动着我的,只是这文字之间荡漾的一种淡泊与纯净。海音先生以儿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诉说她对城南旧事的情意缱绻。半个世纪的别离,城南的落花依旧,然而零落的,只是人们记忆的碎片。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林先生写道。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从容淡定之间,多少悲欢离合,掠过生命的轨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愁苦又有何用?“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童年去了,留下无穷思恋与怀想……

蓦然回首,满地零落的花瓣儿,诉说着盛夏的情怀……落寞之后,骊歌那清越悠扬、古朴深婉的乐音仍在耳畔萦回着,淡淡的愁绪,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点缅怀。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3

读《城南旧事》,心境是平和宁静的,作者林海音的文字纯净淡泊,平白朴素的叙述,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了人世的情怀。小英子用“我分不出海跟天,我也分不出好人与坏人”的清澈童声,为我们唱起一支支素朴单纯的歌谣——缓缓而去的河流,缓缓而去的岁月,生活就在你眼前,缓慢地诉说着自己。黑白剪影的冬日残阳里,缓缓而行的骆驼群,走过了冬,走过了夏,走过了英子的童年,悲欢离合,世迁,花开花落的季节,只有那缓慢悦耳的驼铃在心头一点点荡漾。像孩子的思绪一样,文章情节的编排似乎很随意,然而正是这跳跃性很大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感受着孩童的可爱与单纯。整部作品都是以孩子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以孩子的笔触来描写一切,让我们从始至终都能处于一种阳光的和明朗的氛围中;然而那个年代里的那些故事,却无处不透漏着哀伤,让人在一种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心情里体会着感动。关维兴的淡墨水粉画,静雅诗意,老北京城墙的古韵、光线季节的变幻、人物表情的细微神韵,与淡而隽咏文字一样穿透人心。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当英子在散落的夹竹桃前默念时,那首哀婉、惆怅的骊歌就一直萦绕在我耳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不知那位旷世才子李叔同为这首西洋曲填词的时候,可曾想到过它穿透时空的凄苦苍凉。梳着油松大辫子的秀贞、水亮眼睛的小伙伴妞儿、一起看海去的小偷、清幽幽散发茉莉香气的兰姨娘、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撒手人寰的慈父……他们都曾在英子的生活里爱过、笑过、哭过,痛过、真切地存在过,却又悄然离去,如烟飘过。英子不喜欢离别,却也只能在温情的回眸里用心灵的彩笔给岁月着色。英子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而世俗上的快乐,不过是金钱和名誉。

这是一本带着浓郁的诗意与旧社会气氛的书!

刚读完最后一章,我就忍不住“总结”到。的确,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绕具魔力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恰如其分地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我们架设了一个她所经历过的时空背景。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4

一、语文教学是实施“三生教育”的沃土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并不单指其工具性一面,即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和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种能力,它更包含着更广阔的人文思想内涵,从品德到价值、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从生活到追求、从生存到意志……包含于“三生”的各个层面。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必成为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三生”作为人的素养和发展的核心,决定了它必成为语文教学的内涵,当语文教学渗透“三生教育”时,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二、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文章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优质素材

在语文教材中,作品多为精挑细选的佳篇美文。认真阅读这样的作品,对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意志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上实现课内外信息的重组,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以情动人,这样的教学无疑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也是为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状态。具有内在生命状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循着“三生”主题漫步在语文新教材所呈现的文学海洋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闪烁着“三生”光泽的作品。比如《紫藤萝瀑布》、《敬畏生命》、《爸爸的花儿落了》、《热爱生命》、《谈生命》、《伟大的悲剧》、《斑羚飞渡》等课文无不渗透着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狼》、《伤仲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给人生存的启发;《劝学》、《童趣》、《竹影》、《散步》、《给女儿的信》、《我的信念》等文中充满了生活情趣,给人生活的品味和熏陶。当我们利用好这些好素材,扩展到其他课外的美文,结合到生活中的实践,语文课会更有灵性,学生的生命观、生存意识、生活观也会“潜滋暗长,生生不息”。

三、在作文教学中借助“三生教育”的理念夯实内容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与创造。作文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广阔的大自然,无时无处不是作文表达的源头活水、不竭源泉。只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感悟,善于留心发现、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情,心中有了一定的生活表象与素材积累,作文时就不愁没话可写。这正体现了“三生教育”观的核心内容,融入“三生教育”的作文教学将会使文章更有血有肉。

1.注重读写结合,迁移生活。经典文章也是来源于生活,当学生有启有悟,具有理性认识,对生命、生活、生存有间接的思考(我常让学生写读后感),其中的感悟和生活的观察体验相结合更有火花。如学了《散步》一课,就让学生写读后感,即使是一句话也行,写完进行交流,回家必须散一次步,记录行程和体验,要求真实。再交流时,学生各有各的经历,发言非常活跃,有的写和小表弟散步,淘气死了,像在放牛;有的写和爸爸比赛单脚跳;有一位同学写到“散步是家人沟通的桥梁”。各有情趣,有体验有思考,真实有味,生活的气息飘香课堂。

2.注重时政关注,大胆发表看法。一周之余我总会给学生一段时间“播报”本周新闻。特别是奥运期间、5.12大地震期间更是课前每天一播,学生收集了许多素材,发表了许多见解。在其中学生的积累和生活结合更密切,写作文就不再是无本之木,而是“自有源头活水来”。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5

那么,作文教学又怎样开放呢?

一、开放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过:“我发现语文程度好,作文水平高的,不是那些平日照着课本苦读的,而是那些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靠课堂和课本的封闭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极大地充实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1.推荐学生看《散文》、《少年文学》、《读者》、《小说选刊》等优秀课外读物,在假期布置学生看名著、写读后感。

2.紧扣教材,倡导学生发掘身边同类生活题材。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时,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写父母的关爱、同学的交往等。让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碰撞,启迪积极思维,碰撞情感火花,让学生从经历的生活中挖掘出写作素材。

二、开放思维

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张志公先生说:“只有让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的开拓,变得越来越活泼而缜密,他的写作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而思路的开拓,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遵循思维规律,通过长期训练培养起来。

1.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就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多观察才会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理性认识正是通过对大量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就要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让讨论式的开放型作文训练走进课堂。可以讨论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或立意,或选材,或结构,或方法、语言等,不一而足,总之一切能触发学生写作欲望与灵感的东西都是可讨论的内容。

我在指导八年级学生写“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作文时,曾精心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你最想选什么题材去表现主题?刚开始学生们都有点犯难,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我知道学生们走进了误区,于是稍加点拨。大家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大主题就应用大题材,如汶川玉树地震、北京奥运等;有人认为小题材更能折射大主题,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更能引起共鸣,如小悦悦事件等。在讨论中学生收获很多,而且达成共识:小题材也能折射大的主题,当然大题材因其大气和高远,同样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三、开放训练

1.让作文基本功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写作基本功包括字、词、句、段及篇章的训练。这项工作需要在长期的日常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屏除那种为讲课而讲课、为写作而写作的思想,尤其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往学生作文方面引导。

2.指导学生多写随笔,养成坚持写随笔的好习惯。

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

首先,随笔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因为随笔最不受限制和约束,让学生敞开心扉说话,即“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把写作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练笔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认知自我的能力。

其次,写随笔也可以提高思想修养。学生写的随笔,大多是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加以评论,或批评,或赞扬,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无形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再次,用心命题。题目要让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给学生有倾吐为快之感。这样学生有东西可写,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四、开放评议

1.教师应以充满爱的评语和学生开展心灵的对话,用饱蘸情感的笔墨,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与抚爱,让学生从中获取进步的信心与力量。

2.打破教师评议的专利,放手让学生互评。让学生将写好的作文拿到班上或小组朗读给同学听,然后全班或小组评议。

五、开放成功

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一种企求达到成功的愿望。倘若每次作文,发表的总是同样的几个学生,就会使其他学生自惭形秽,丧失信心,也易使少数学生骄傲自衿,缺乏积极的竞争意识。因此,作文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美酒,还要让他们不满足自我,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可举办班级墙报或作文展读会,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创设班刊或校刊,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亲自参加撰稿、编辑、排版、装订等工作,在酸甜苦辣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提升水平;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语文能力 终身受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在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不少学生却存在着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阅读文学名著或优秀作品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既笼统又肤浅,根本不识书中滋味,未能达到阅读的根本目的。因而,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方式,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该从哪些方面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逐渐养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列举二例。

(一)榜样激趣法

古语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不言之教”。例如,在一节当堂作文训练课上,我进行完写作指导之后,趁同学们构思的空挡,我悄悄拿出《作文与考试》看起来。眼尖的同学发现了我手中的这本书,几天后,班上不少同学都买了这本刊物,后来,大部分同学都订阅了《作文与考试》。我不仅身体力行,做学生阅读的榜样,还非常重视将善于阅读的学生介绍给全体同学,及时地将其阅读动态和好的阅读方法推介给其他同学。这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渐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二)悬念激趣法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很重视设置悬念的,说到关键处,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一方法颇值得借鉴。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设置谜团,巧设悬念,使学生见了生疑,疑而求解,促使学生急切阅读有关读物,以求弄清个中原委,从而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上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告诉学生,该文是节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这部小说展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轨迹,小说中还写了英子想念的几个人物:“疯女人”秀贞,小伙伴妞儿,厚嘴唇的年轻人,奶妈宋妈。他们为何会让英子想念,在人世复杂的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于是,在上夜修课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在读《城南旧事》,同时该书也出现在“班级图书角”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纷纷借阅。通过悬念置疑,又引发了同学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悉心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后,如何进行正确的阅读,并使之成为习惯,还需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有序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而要教其捕鱼的方法和本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达到质与量并行

学生时间毕竟有限,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浏览、精读、粗读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对于消遣性的书报,浏览一下即可。对于教材则需要咬文嚼字,全面仔细阅读。对于拓展性阅读(即以课本为中心,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阅读)则可采用“三遍读书法”:粗读一遍(即按作品顺序粗疏看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想一遍,确认是否值得精读;如有必要则再细读一遍,便咀嚼、消化、领略。浏览与粗读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整体性信息的功用;精读则有增厚基础,透彻理解,巩固知识的好处。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既保质又保量,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引导读思结合,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要教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进而领会文章、书籍的要旨,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例如,《咏雪》一文篇幅短小,充分运用艺术空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课文,请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讲述故事,最好能加上一些创造性的语句,补充细节,可发挥想象,但要合情合理,使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不少学生讲述时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并辅以一定的动作,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赢得同学们的一阵掌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和观点对课文加以解释,用想象力完成作品中空白的填补,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塑造的意象,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上《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在学生整体感知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任选一段或几段,把它改为解说词,解说中国石拱桥。允许查资料,与同学商议、合作,并整理成文稿。

这样的阅读教学指导,既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也可让学生阅读时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重要部分,再深入思考,透彻理解课文,进而有新发现、新感悟,从而不断发出智慧的火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读,还是远远不够的。平时,我还教给学生摘抄法、圈点勾画法、读书笔记法等动笔墨读书的方法,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首先,我让学生准备专门摘抄本,阅读课外书籍时摘录优美词语、句子、段落、名言警句,并学会在触摸、品味别人的语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模仿、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平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边看边画边作旁注,记下当时的感悟,并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评注表达”,达到资源共享。另外,我每学期(包括寒假或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两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尖子生可再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增加阅读量,每人要准备读书笔记本,从阅读经典名著中吸取营养,用日记或读后感形式对作品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期末推荐写得多且写得好的同学参加学校“阅读之星”“阅读小学士”的评选。这给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成功喜悦,同时以读促写,读与写形成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进而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4.指导学生选择读物,系统进行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要求“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每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名篇和一些优秀刊物。同时适当考虑课内教学的需要,即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使课内外阅读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博学多识,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5.开设阅读课,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或“名著阅读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和同学、老师分享阅读心得和快乐,收到“沉浸致远书香,感受阅读之乐”的效果!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蔡高才.袁光华编著.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