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范文1
20xx感恩节诗歌朗诵大全 关于感恩节的诗歌诗歌一:学 会 感 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
我感恩,很多很多人……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将永过成为我栖息的地方。
我感恩我的爷,奶奶,是他们为我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氛围,
使美妙的童真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我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阳光般的笑脸抚慰我心灵的创伤,
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
我感恩我的朋友,同学,是他们让我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朋友是世上最大的宝贝。”让学生时代成为相册中最真最纯的一页。
我感恩……
很多很多的人……
感恩,让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为贵”;
感恩,让我懂得“承膝于祖辈的乐趣”;
感恩,让我领略到阳光的妩媚;
感恩让我明的什么是披肝沥胆,风雨同舟;
感恩,让我明白……。
感恩鸟语花香,
感恩春和景明,
感恩蔚蓝的苍穹,……
感恩,生命如此不平凡,生命长河中确有宝石在熠熠生辉,
感恩,生命如此丰富与多彩,万物生灵赐予的永不泯灭的生活热情。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甚至有超脱世俗的情愫。
那我们为什么不感恩“感恩”呢?
那么,让我们合上双手,闭上双眼,向上天诚心的祷告,
愿天下人都学会感恩!
诗歌二:感 恩
树叶在空中飘荡
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
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
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学习的本领;
感谢小伙伴,给了我们真诚的帮助;
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和谐的成长环境。
关于感恩节的诗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关于感恩节的古诗《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晒旧衣》——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关于感恩节的诗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关于感恩节的古诗】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晒旧衣》——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范文2
关键词:下场诗;集唐诗;《牡丹亭》;《长生殿》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下场诗又称“落诗”、“落场诗”,是明清传奇剧本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每出戏的末尾由人物下场时念诵的几句韵语,一般用以概括剧情、突出重要场景和造成期待等。明清传奇的下场诗沿自宋元南戏,在文人作家笔下逐渐定型,最标准的形式是由四句韵语组成.形同一首绝句。剧作家们由喜欢借用古语和古诗,最后集中到完全采用唐诗句,形成下场诗中很引人注目的“集唐诗”。曲论家对这种现象诟病不已,文人剧作家却十分热衷,形成一个矛盾却有趣的现象。那么,明清传奇中的下场集唐诗是如何发展定型的?应该如何评判它的是非功过?本文尝试对此作粗浅的探索。
一
王骥德《曲律》中说:“落诗亦惟《琵琶》得体,每折先定下古语二句,却凑二语其前,不惟场下人易晓,亦令优人易记。自《玉块》易诗语为之,于是争趋于文。迩有集唐句以逞新者,不知喃喃作何语矣。”作者概括出下场诗的三种类型,这是符合明清传奇下场诗的演变情况的。试以毛晋所编《六十种曲》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六十种曲》作为我国篇幅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戏曲选集,所收60种戏曲中除去《北西厢》一部杂剧,《琵琶记》、《荆钗记》、《杀狗记》、《白兔记》、《幽闺记》等一向被目为戏文外,共有54出传奇,据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可知,作于生长期的有15部,勃兴期的有39部。这54部传奇已经可以涵盖传奇下场诗的所有类型。传奇下场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俗型,以俚语、自作语为主,即王骥德所说的“先下古语二句,却凑二语其前”,形式比较粗糙;二是雅俗混杂型,已多采用唐诗句,但仍有大量俚俗语,且形式参差不齐;三是雅致型,集句诗几乎完全取代俗语和自凑语。具体情况看下面列表:
由上表可以发现:
(一)下场诗经历了一个句式、句数和语句的筛选淘汰过程。由句数和句式的参差不齐逐渐统一到整齐的七言四句形式;由广泛杂采古诗、古语到讲求采用不同的唐诗句。
(二)对下场诗的加工改造从生长期就已开始。粱辰鱼、邵灿、郑若庸、高濂、张凤翼等人开创了传奇中的文词一派,“自《香囊记》以儒门手脚为之,遂滥觞而有文词家一体。近郑若庸《玉i记》作,而益工修词,质几尽掩。”文人参与创作传奇,讲求典雅精致,逐渐注诗语文辞入传奇,初步改造了下场诗的滥俗和粗糙。
(三)集句诗一直没有完全统一下场诗。尽管文词派在生长期就已着手雅化传奇,但即使到勃兴期中三种类型的下场诗仍然并存,彼此难分伯仲。这主要与作家们的创作观念相关。戏曲的本色一向被定为通俗易晓,与含蓄蕴藉、讲求韵外之致的诗文雅文学泾渭分明。曲论家一再强调戏曲的这种“本色”。“曲始于胡元,大略贵当行不贵藻丽。其当行者日本色。盖自有此一番材料,其修饰词章,填塞学问,了无干涉也。”坚持戏曲本色当行的剧作家会注意作品的演出效果,追求让受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效果。“传奇之体,要在使田红女闻之而然喜,悚然惧;若徒逞其博洽,使闻者不解为何语,何异对驴而弹琴乎?”而文词派的剧作家则坚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去俚腐而致藻丽博洽。于是本色派传奇中的下场诗会坚持一贯的朴质通俗,文词派的下场诗则在改造雅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由起初的“雅俗混杂”发展到“雅致”,直至定型为四句七言集唐诗。
二
坚持本色当行的剧作家使用的语言直白晓畅,能够让受众喜闻乐见。下场诗达到了“场下人易晓,优人易记”的效果。通俗型传奇下场诗中俗语俗句的随处可见也就再自然不过。象“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奉劝世人行好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夫妻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都是流传众口、耳熟能详的语句,它们或出自小说笔记,或采自佛道语录,或来自童蒙读物,范围特别广泛。另一方面,下场诗中的诗句从唐诗、宋诗到民歌、宋词都有引用,但往往只局限在几首几句。譬如“门阑多喜色,女婿近成龙”(杜甫《李监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欧阳修《再和明妃曲》)、“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晏几道《鹧鸪天》)等等,都在传奇中频繁出现以至滥俗,这样就很难保证每一次使用都能准确恰当地起到下场诗的总结或提示作用。试以“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为例,它出自晏几道的《鹧鸪天》词的下半阙,描写久别的恋人再次重逢的喜悦之情,实际上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还秉烛,相对如梦寐”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这两句也受到传奇作者的青睐。他们在传奇中反复使用,往往根据剧情先自凑两句,再缀此两句,构成一出的下场诗。下面是《六十种曲》中的几个例子:
粱辰鱼《浣纱记》第十九出“放归”:自遇烽烟霸业空,三年流落似飘篷。今宵胜抱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陆采《明珠记》第二十出“赘苹”:百岁欢娱今始同,劝君且莫叹西东。今宵胜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汤显祖《紫钗记》第五十二出“剑合钗圆”:薄命回生得俊雄,感恩积恨两无穷。今宵胜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朱鼎《玉镜台记》第三十八出“赏雪”:暴虎当年罹鞠,一朝脱悔喜重重。夜来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袁于令《西楼记》第三十八出“会玉”:何处飞来锦绣丛,新欢旧爱两无穷。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汪廷讷《狮吼记》第三出“访友”:准拟今春乐事浓,休教枉却一东风。樽前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第十四出“赠妾”:喜得双仙驾彩虹,临歧含泪别恩东。今宵试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沈鲸《双珠记》第三十出“遇兄”:敕降仙姬下九重,笑啼交集叙行踪。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此外,崔时佩、李景华《南西厢>第二十七出“佳期”;范受义《寻亲记》第三十二出“寻亲记”;沈Z《义侠记》第六出“旌勇”;徐霖《绣襦记》第三十九出“父子萍逢”;王玉峰《焚香记》第五出“允谐”;张四维《双烈记》第十二出“就婚”;无名氏《四贤记》第三十六出“寻亲”等剧中同样如此,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征引。很显然,上述下场诗大多数并不能很好地表达 剧情,四句截然分作两节,缺少必要的关联,描写重逢之喜的“今宵”两句成为地道的摆设,频繁的出现已经使其变得俗不可耐。下场诗这种不避滥俗的创作距离成功完美传达剧意相差实在太远,更让一些追求雅致的文人作家不能容忍。“上下场诗,乃一出之始终条理,倘用旧句、俗用草草塞责,全本削色矣。”孔尚任的批评可谓代表广大追求雅致作家的心声。
文人参与传奇创作,自然会把接受的雅文化带入作品,更何况有些文人还着意对传奇进行“雅化”,加强剧本的文学意味和可读性。文人通过雅化传奇语言,将语言从鄙俚浅近改造成典雅绮丽,从而使传奇能够为尚雅的上层文人士大夫喜欢接受。这种“雅化”改造自然也波及到下场诗。从明代的传奇剧本中可以发现下场诗的形式渐趋于整齐,从杂言到以五、七言为主,从后两句引用诗句,到前两句也时有引用,从完全的俗语到偶用成诗,最后到四句集句诗,引用诗句的比重不断增加,征引的诗人也逐渐从几个大诗人扩展到大中小诗人。四句七言集唐诗是文人雅化下场诗的最后归宿。汤显祖《牡丹亭》就是一个范例。55出戏中除第一场开场、十六出无下场诗、最后一出大收煞八句以外,全部都是四句七言集唐诗,涉及唐代诗人104人,引用的范围大大拓展。
之所以最后限定在集唐句,个中缘由应该与有明一代的诗歌风尚密切相关。明代诗歌流派叠兴,但基本上都推重唐诗,鼓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贬斥宋诗,“宋诗尚理,主于议论,而病于意兴。”很多传奇作家就是这些诗歌流派的拥趸者。文词派的兴起与明代的诗歌风尚更是密切相关。“自粱伯龙(粱辰鱼)出,而始为工丽之滥觞,一时词名赫然。盖其生嘉、隆间,正七子雄长之会,崇尚华靡。”这种诗歌风尚下,传奇作家选择集唐诗而不是集宋诗、集宋词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另一方面,宋诗相比唐诗更加的生活化,宋词自不必说,这在崇尚本色的戏剧家那里或许会更加适合,本色的传奇中仍不乏宋诗宋词的句子,如欧阳修、寇准等人的诗句被引用的频率就很高。但到后来,作家们就有意避免除唐诗以外的其他诗句词句,以求得典雅和谐。
三
集句诗作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字游戏,迎合了文人追逐才情,炫耀学识以求喝彩的心态。它的创作难度非常大,“按集句诗者,杂集古句以成诗也。……盖必博学强识,融会贯通,如出一手,然后为工。若牵合附会,意不相贯,则不足以语此矣。”“《柳塘词话》日:徐士俊谓集句有六难,属对一也,协韵二也,不失粘三也,切题意四也,情思联续五也,句句精美六也。贺裳曰:集之佳者亦仅一斑斓衣也。否则百补破衲矣。介甫虽工,亦未生动。沈雄日:余更增其一难,日打成一片,稼轩俱集经语,尤为不易。”(可以想见,下场诗使用集句既要符合诗的审美标准,又要贴合剧情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下场集句诗就弊病百出,招来很多批评声音,王骥德说其“不知喃喃作何语”;黄振说“上下场诗,前人多集唐句,文气本不贯穿,不过拈一两句与本出稍有沾染者入之,余皆闲文,且滥套可厌。”综合看来,传奇下场集句诗主要有三弊:一是四句杂凑,文气难以贯通;二是语句晦涩难解,“不知喃喃作何语”;三是不能很好地贴合剧情,大量闲文“干卿何事”。但是剧作家既然选择集句诗形式就会尽量避免这些为人诟病的地方。因此,下场集唐诗中工稳出彩者也不乏例子。《牡丹亭》和《长生殿》就是为人称道的典范。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为得意和看重的一部传奇。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清晖阁批点《牡丹亭还魂记》卷首)。他曾极力反对他人的改动,将之与王维《雪里芭蕉图》被改一事相提并论。《牡丹亭》下场集唐诗可圈可点的很多,仅以《惊梦》一出为例略作分析。此出描写杜丽娘在花园中梦见与柳梦梅相遇的故事。四句诗作“春望逍遥出画堂,间梅遮柳不胜芳。可知刘阮逢人处,回首东风一断肠。”此四旬平仄合律,构成一首完整和谐的绝句诗,描写春游的一种感受。第一句写出游,出自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诗;二句写所看之景,出自罗隐《桃花》诗;三句四句抒情写怀,出自许浑《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岑次天姥岑》和韦庄《春陌二首》,丝毫不见牵合附会的痕迹,达到“如出一手”的艺术境界。放在传奇中,此诗也与剧情非常贴和。第一句概括杜丽娘受到春景的触发走出闺房到园中赏春。第二句写杜丽娘所睹春色,其中又暗合柳梦梅的名字。三句与戏中柳梦梅吟诵的上场诗相照应,“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人,今朝阮肇到天台。”可见汤显祖将梦中相遇的柳梦梅与杜丽娘比作阮肇天台遇仙女。而下场诗中的三句却从杜丽娘口中发出,形容其好梦被母亲惊断与柳梦梅分开的过程,四句刻画杜丽娘醒后的怅惘痛苦的心情。这样诗句与风华秀美的曲文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和谐完美的艺术境界,很难想象如果把它们替换成流传众口的俗语俗句将会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情。
作为“一部闹热牡丹亭”,《长生殿》在言情的主题上向汤显祖看齐,在艺术形式上也直接步武《牡丹亭》,“罔敢稍有逾越”。除第一出“传概”外,《长生殿》中下场诗全部采用集唐句,内容上贴合剧情,形式上更加齐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如“傍讶”、“幸恩”、“复召”、“偷曲”、“舞盘”、“埋玉”等出都是值得称赞的代表。试以“幸恩”一出为例作具体分析。春日禊游中,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杨贵妃因此醋意大发,触怒龙颜被谴出宫。此出写虢国夫人回味被皇帝召见的独自以及和韩国夫人的对话,突然闻报贵妃回家。与之相配的下场诗是“传闻阙下降丝纶,出得朱门入戟门。何必君恩能独久,可怜荣落在朝昏。”此四句分别出自刘长卿《狱中闻收|京有赦》、贾岛《上杜驸马》、乔知之《折杨柳》和李商隐《槿花》。前二句叙说贵妃被谴回家的事件,三句点出被谴原因,四句感慨君恩无常,有叙有议,文气贯通,畅达明白,与剧情配合无间。作者没有具体写杨贵妃被谴回家的具体过程,下一出开场直接写其在家的情景,因此一定程度上这首下场诗又有串联戏剧冲突的作用。可见,集唐句的运用并未造成削足适履、东拼西凑的不良效果,恰恰相反,作者一样可以自由驱使唐人诗句为己所用,使其与戏剧情节完美的融为一体。集句诗中经常出现的弊端在这里都已被化于无形之中了。
感恩母亲的诗句古诗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英文诗歌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44-02
1 引言
英文诗歌音乐感强、语言凝练、富有想象力、情感丰富,是有特色的英文教学材料,但长期以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却一直被忽视。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中职校英文诗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中职校开展英语诗歌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英诗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英语作为常用语言,对中职校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笔者在授课期间发现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方法不正确。笔者任课的班级80%的学生中考成绩低于及格线,90%的学生上课不做笔记。低分逐渐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1](董淑琴,2006:198)。另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足。目前,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英语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企业要求职工能看懂英文说明书,能与外国人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写英文信函。但中职校的学生对人才需求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接触到外语的可能性很小,这直接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需求下降,厌学情绪滋长。
因此,中职校的英语课程必须找到学生学习需求和市场人才需求的结合点,改进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帮助学生认识学英语的必要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了解基本的西方文化,初步形成语言应用技
能。[2](教育部, 2009:2)
3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诗歌教学的现状
目前,英文诗歌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重视,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英文诗歌。但中职英语教材中几乎找不到英文诗歌,这是因为多数中职校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多做听说练习,而诗歌不实用。并且,中职校的教师很少运用英文诗歌进行教学,多数教师认为英诗难理解,学生英语学习准备不足,基本读不懂。此外,学生对英诗的了解有限,调查发现在本次诗歌教学前88%的学生只读过1-5首英文诗歌,只有8.7%的学生对英诗感兴趣。
但笔者认为英文诗歌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儿童对童谣很感兴趣能在边唱边读中记住旋律和歌词。这说明选用的诗歌只要在内容和难度方面合适,学生就能接受。实践证明,笔者选用The Star,The Swing等童谣来讲解诗歌的压韵、节奏、意境,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学得快。因此,中职校的英诗教学还有待发展。在英诗中,学生不仅能学到语音、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还能了解英美历史和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4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诗歌教学的尝试
将英文诗歌引入中职英语课堂,首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赏析的诗歌,如果题材不合适、语言太难或太易都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题材上,应尽量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且积极向上的主题,如友谊、亲情、励志等。在语言上,所选诗歌以生词少、语句通顺为原则,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对英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教师不仅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意境,还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诗歌的内涵。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进入到诗歌所创造的想象的世界中去,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从内部去赏析和体验一首诗歌,享受诗歌带来的美感和乐趣。[3](闫建华,张平,2004:63)
4.1融入乐曲,边读边唱学英诗
音乐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从音乐性入手分析英文诗歌能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去感受诗歌的魅力。聆听和朗读英诗有助于学生认识英文的发音,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中,笔者选用了由Jane Taylor的诗歌The Star改编成的儿歌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首先,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录音一起哼唱,在歌唱中感受诗歌的重音和节奏。当然,教师还可以边打拍子边领读诗歌,教师声音的起伏变化不仅能展现丰富的情感还能将诗歌的节奏、音韵传达给学生。然后,把简单的乐理知识引入英诗课堂,将音乐的节拍与英诗的音步进行比较。例如,音乐中常见的节拍有2/4拍(强―弱)和3/4拍(强―弱―弱),这恰好与英文诗歌中的音部类型相类似。对比之后,再问学生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是几音步的诗?音步类型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就能答对了。此外,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英诗的压韵也是毕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可以让学生学习尾韵、头韵、内韵等英诗中常见的压韵形式。笔者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比较来发现并归纳诗歌的压韵规律。之后,还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诗人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压韵方式?这些压韵与诗歌的氛围或主题有什么联系?进而让学生更加关注诗歌的内涵。
在英文诗歌的音韵学习中融入音乐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又降低了诗歌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朗读中对比诗歌的格律、音韵不仅让学生对英诗有初步的认识,还让他们更好地感受连读、弱读、爆破、吞音等语音现象,来纠正学生在语音上的错误,形成地道的发音。诗歌朗读还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开口的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4](张晓宁, 2010:30)
4.2赏析经典名诗,提升语言感知力
根据Krashen等人的输入理论,语言学习是输入(阅读、视听等)――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5](Krashen,1985:67)。只有学生接受了足够的听、读训练之后,其语言输出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二语习得非常重要。英文诗歌作为英语国家的最高语言形式,在措辞上是最地道的,在内容上是高雅艺术与人民生活的融合,在思想上体现了英美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诗歌的意象、修辞和情感,领悟诗歌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2.1意象视觉化,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是形象化的语言,能以简短的文字展现生动的画面。欣赏诗歌必须调动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猜想相关的中文诗句。比如,蓝天白云下,一群牛羊在草原上吃草描绘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游戏让学生从唯美的画中走进诗歌的世界,为赏析英文诗歌做铺垫。笔者随后与学生一起欣赏了R.L.Stevenson 的The Swing。这首诗属于童谣,语言通俗易懂,主要描写了孩子荡秋千时所看到的景象。诗歌的画面感强,明亮的画面折射出孩童欢乐的心情。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1. When you read this poem, what come into your mind? 2. Does the poem have rhyming words? 3. What kind of emotion did the author want to express? And how did he show it? 朗读诗歌后,先请学生回答问题,再分析诗歌。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韵律入手来分析情感。这个练习让学生在英诗的意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生将来欣赏其他文学作品。
4.2.2中英诗歌对比,感受语言文化的异同
中国学生是在古诗词的熏陶下长大的,因此英语诗歌教学可以利用汉语的正迁移效应,将英文诗歌与中文诗词进行比较,发挥学生的中文诗歌鉴赏能力,让语言学习触类旁通。
英国诗人Robert Burns的诗歌A Red,Red Rose堪称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爱情诗。《诗经上邪》与A Red,Red Rose在主旨、修辞和意象选择上都具有相似性,可相互比较。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欣赏这两首诗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后,学生上台分享小组成员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再重点分析两诗的共性,即选用相似的意象,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此外,还可以分析直抒胸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两首诗歌的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共性,体会到诗歌是“发挥人生的美”,“传达人间真挚且普遍的感情”的文体。[6](潘颂德,1991:60-64)
当然,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的诗歌还体现了文化差异。例如,西风在中文诗歌中代表寒冷,凄凉,“古道西风瘦马”瑟瑟西风衬托出游子的失意之情。而Ode to the West Wind中的西风虽然凛冽,但能带走冬天迎来春天,是希望的象征。教师应该启发学生通过诗歌去了解各国的文化传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感知力。
4.3展开想象力,进行英文诗歌仿写与创作
英语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英文功底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书面表达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弱项,而对中职校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写作是一个人语言生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活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7](普君,2012:247)。英文诗歌语言精练、趣味性强,借助英文诗歌撰写巩固学生对词组、句型的掌握,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4.3.1利用英诗学习巩固语言知识
英文诗歌教学可以利用清单诗不断列举事物,不断重复句式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词组、句型的操练,以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7 A Healthy Lifestyle恰好能与清单诗相结合。该单元的重点句型是You’d better (not) do,并且有很多与保持健康相关的短语。因此可以让学生完成诗歌Good Habits:Good habits keep me fit/Mom says/You'd better.../Dad says/You'd better not.../...../I say I will give up the bad habit. 若学生完成诗歌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参考课本96页第6部分的表格。[8](陈琳,朱亚莉,陈开宇, 2009: 96)
在学生完成诗歌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one by one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这个活动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既学习了清单诗这种诗体,又把句型操练融入其中,巩固了知识。
4.3.2学写英诗抒情言志
诗歌之所以打动人心,除了文字上的美感,还因为诗中的真挚情感。英文诗歌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填补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9](朱光潜,1993:335)英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诗歌抒感。
笔者授课的时间恰好临近母亲节,于是笔者让学生创作英文诗歌,表达对母亲的爱。笔者首先以The Giving Tree的视频导入,告诉学生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私又无声,所以儿女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时刻关爱父母。之后引出“写英文诗歌说出对母亲的爱”这个活动。笔者给出诗歌的框架让学生完成诗歌Thank You Mom: Thank you mom./For ....../Thank you mom/ For ....../I wish when I grow up/I will .... ./I wish when I grow up/I will .... .诗的第一节让学生回忆What did my mother do for me?第二节让学生说出What will I do for my mother when I grow up?可以给一些提示,如teach me how to do sth.,take good care of sb.,stay with sb.等。之后,请学生朗诵自己的诗,提示学生在朗诵时,要有感情,要表现出子女的孝心。
通过这个诗歌创作的小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用英文诗歌表达感情,提高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学生在英文诗歌中汲取人文情怀,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父母,实现了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教育。
5 结语
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到,在本次教学后喜欢英诗的学生从8.7%提升到了40.2%, 70.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82.6%的学生希望今后还能学习更多英诗。由此可见,只要选择题材合适、难度适中的诗歌,采用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就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职英语课堂上适当地融入英诗,将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淑琴.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析因[A].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97-199.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3]闫建华,张平.英语专业诗歌教学新探[J].外语教学.2004(2);63-64.
[4]张晓宁.高职英语诗歌教学的意义与尝试[J].读与写杂志,2010,7(9);30.
[5]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 Longman,1985;67.
[6]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40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60-64
[7]普君.借英文诗歌撰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J].现代阅读.2012,10;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