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人合一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人合一易范文1
摘 要: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造就了中西不同的自然观。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华民族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天人合一”关系,人们顺应自然,对自然感恩戴德。而以商品经济为主的西方民族与自然处于“天人对立”的关系中,主张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自然充满畏惧。这些都在中西的文艺作品、神话、宗教以及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中西自然观各有所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二者应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造福于后人。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对立,天人关系,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华民族早在商代,或者在更早时期就萌生了天人“相合”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1]中国虽然也产生过为人服务的实用主义自然观,如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但始终没能成为主流。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这一学说,自汉宋以后,就逐步发展演变成“天人合一”思想。这种自然观将人置身于大自然中,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导要素,《中庸》把“天、地、人”并称“三才”,[2]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儒家代表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4]董仲舒表达的就是“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不仅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主张人应该服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如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顺从自然,追求对自然本性的回归。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6]庄子尊奉无为而治,主张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基础。
西方民族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天人合一”时期,但他们对世界本原的探寻却意味着他们是将自然界客体化和对象化了的,并非像中华民族那样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时遭遇了大风大浪,所有的人都葬身海底,令人毛骨悚然。这些经过幻想加工的文艺作品折射出古希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与人是尖锐对立的,自然界总是与人类作对。”[7]埃斯库罗斯的著名悲剧《普罗米修斯》中神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悲壮场面,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中那震撼人心、不可抗拒、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美狄亚痛不欲生、亲手杀死亲生儿女的惨不忍睹的情景……“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不正是大自然与人类尖锐对立的缩影么?”[8]在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主导思想。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民族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在自然观上则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大自然是依附于人类而存在的。色诺芬在《回忆录》中借苏格拉底的口说出“人的所有东西都有其目的,而众神也为了人的利益而精心安排了所有的事物。自然界中的低级动物完全是为了人的缘故才产生出来和生长着的。”[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争辩说:“各种植物是为了各种动物而生长出来的。现在,如果说大自然把所有的事物都完成了,没有任何事物是无益的,那么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她(大自然)是为了人的缘故才创造出了各种动物。”[10]
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在神话以及人对待神的态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神灵与英雄都是对人类友善的,爱护人类的。盘古为人类开天辟地,女娲捏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伏羲教民结网,神农尝百草、播五谷,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友好的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抱一种亲切的态度,尊敬自然,感激自然界带给人们的恩赐。而在古希腊神话中,自然界的主宰者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拒绝给人类以火和希望,当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他残酷地惩罚普罗米修斯,还打开潘多拉盒子,将灾难与疾病带给人类……主宰自然界的神灵总是想方设法捉弄人类,整治人类,人与自然处于尖锐对立的关系中。在古代中国,神的权威是有限的,人们虽然信奉神灵,但同时也相信神不是万能的,周代奉行的就是敬天保民的思想,甚至还有“不畏于天”之言。大圣人孔子也说”不以怪力乱神”,《诗经》里很少有宗教神怪的描写,而是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生活气息。《楚辞》里虽然有一些神怪的描写,但从未被看作“正言”,因而屡遭贬斥。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时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11]中华民族对神灵充满敬意与尊重,以近乎平等的心态对待神灵,这也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反映。而在自然界的威力面前,西方民族则始终充满了畏惧,在惊涛骇浪中,人们总是担忧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只好乞求于神灵,因此,“古希腊的商业性社会似乎是由神灵主宰着的”[12]西方人酒神节狂热的游行,剧场中恐惧与哀怜的情思,全社会对神灵的绝对尊崇,就连最理性、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们,也对神灵服服帖帖、五体投地。苏格拉底认为,神统治着世界,具有无边的权力。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他奉劝大家都去敬神,“免得再度受惩罚”。在自然面前,他们感到畏惧,害怕受到自然的惩罚。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中西自然观还表现在中西方对大自然呈现的美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上。中国的绘画多以花鸟虫鱼或山水为主,它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13]中国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也多以歌颂山水自然美为主题。文人墨客的理想就是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自然景观之美,甚至于归隐山林、寄情山水。而在西方的自然观中,未经改造的大自然在人们眼中都是神秘的,恐怖的,是妖魔鬼怪的寓所和祭坛。人们总是远离原始的大自然,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是一种羞耻的行为。柏拉图在《斐德若》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斐德若散步的故事。苏格拉底为郊外的风景所陶醉,显得非常高兴,斐德若问:“您从未出过城门吗?”苏格拉底说:“确实如此,我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了其中的缘故后会谅解我。因为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民。”[14]
二、 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中西两种不同自然观形成的根源
“物质生产决定了中西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民族性格特征,同样,物质生产的特征也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5]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基础。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手工业的特征,人们经济上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便可满足需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按部就班地生活。自然界对人类亲切和谐,人们的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只要风调雨顺,人们便对大自然感激不尽。即便时有水旱之灾,也不被认为是老天故意与人作对,而多半是人类自己犯了错误,上天不过是警告人们,目的是让人们改邪归正。而西方民族则恰恰相反,西方文明发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它三面环海,“如果说中华民族之树是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那么西方文化之舟则是诞生在蓝色的波涛之中。”[16]农业无法在这里进行,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来谋求生计、获取财富。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和海上贸易形成了西方民族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在茫茫大海中与狂风暴雨搏斗,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不同的天人关系。
三、 中西不同的自然观对现世生活的启示意义
不同的自然观对科学产生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西方民族出于“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欲望刺激了西方人们迫切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中国的自然科学则相对落后,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关系中,人是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人们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并不想过多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某些早期的发明和自然现象也只是用来附会人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这种有机自然观仍然显示出重大意义。由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发展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非征服,平等而非奴役的关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倡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时,应当节制。它指出人应当惜生,爱惜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让整个自然界有机自然地生长,“不夭其生,不绝其长”。道家思想中的追求自然本性的回归,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等等,都是值得整个人类民族借鉴的。与此同时,人类也不能摒弃科学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应该建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二者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中西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应该取长补短,一方面应发扬西方民族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一方面也要从宏观上吸取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民族才能与自然达到真正意义上高度文明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16]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孔子思.中庸.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7
[3] 万丽华,蓝旭.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6]刘庆华,陈方.老子・庄子译注版.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7] [8][12] [15]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色诺芬.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天人合一易范文2
关键词:“天人合一” “天人对立” 循环经济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老子》中第25章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主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贯穿于中华民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体系,融会在三大思想传统儒家、道家、佛家中,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底蕴。依靠这些对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艺术把握,依靠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个体修身养性自我调整的较为完整的生态观,中国维持着相当稳定的社会和生态系统,华夏文明生命力极其旺盛。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文化。
西方现代思想中占重要地位的达尔文进化论,强调了物竟天择的一方面,也就强调了文化是利用自然的手段。由此而出现的功利主义更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成了科学的目的。“人与自然对立,也就是”天人对立“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这里所说的“天人对立”中的“人”字,是指西方文化中所强调的利己主义中的“己”字,这个“己”字不等于生物人、更不等于社会人,是一个一切为它服务的个人。这个“己”字正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
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里,“己”字是应当“克”的,即应当压抑的对象,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反对“天人对立”,反对无止境地用功利主义态度片面地改造自然来适应人的需要,主张人尽可能地适应自然。这种处世态度,就是一种“中庸之道”。老子讲“持而盈之,不若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积累达到满盈,不如趁早停止。锤锻得尖锐锋利,不能长久保全。金玉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的;富贵了而又骄奢,就给自己种下了灾祸。功业完成了,就急流勇退。这才是顺应自然的道理。
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必须采取节制的态度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维持大自然资源不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人类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要有节制,才能正常生长。没有节制,就会走向毁灭,这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人类更是逐渐认识到要节制资源索取,要自觉地克制占有欲,克制无穷索取的欲望。
在近代以前,人们对物的使用与消费都非常珍惜、小心,直到“物”被使坏为止,而且人们还做到了对“物”的回收再利用,把废弃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排出物大都被回收再利用。只有极少的废弃物被投到自然中去,而且投到自然中去的大部分还都被自然净化,还原到自然的循环中去。
资本主义社会,在推进产业化的同时,使以农耕为中心的自给自足生活向以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为中心转变,逐渐建立起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由于产业化服从资本的逻辑(以追求利润积累资本当作最重要的目标),使资本主义社会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率。再加之,人们认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大气和水可以无偿使用,无视废弃问题,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首先,资源枯竭成为制约发展的第一难题: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人口的新一轮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其主要特征是:以毁坏方式征服和利用自然;个人自由与财富消费至上;解除宗教和伦理对人的控制;约束政治权力;民主法制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形态。“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
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费及废弃物的大量排出,使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审视近代产业文明,重新思考下列问题:第一,从结构上看不断排出大量废弃物的产业化形式,是否有避免废弃物的新的产业化形式。第二,在资本逻辑下的产业化所造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能否在源头上得到控制并对废弃物进行管理。第三,大量废弃的承担者(企业、消费者)应担负起怎样的责任。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中心问题――循环经济。
现代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所有生命体都是通过与外在自然物质变换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的。生命体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营养(同化)的同时,还向自然排泄其不要的东西(异化)。这种生命体同外在自然的物质变换,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一部分。而自然界物质的循环过程,也就是作为再循环的回收再利用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并认为其中介是人类劳动。只要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那么排放到外在自然中去的废弃物,就会像“铁会生锈、木会腐朽”那样,在自然中分解、净化,还原到自然中去。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本身就是回收再利用(再循环)过程。它是自然循环过程的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存在的方式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报复了我们。……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体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进行的调节、控制并不意味着人可以通过劳动支配自然。人靠劳动可以任意支配自然的想法,不过是妄想。实际上,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靠劳动可以任意支配自然都是不可能的。
回收再利用
几千年以来,无论是何种社会,都没有能使废弃物变为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减量,把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然后才是再使用,最后是再利用。回收再利用基本上应以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为中心,从能源的使用转移上下工夫。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应该选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原材料和结构,实现替换利用和转换利用。例如水果罐头生产的废弃物果核,能制成无烟、无毒气、无臭味、无残渣、不飞散的高品质木炭。所有材料再生产,都可比新生产显著节能、节水,而且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
目前比较成熟的回收技术是热电联产技术、热泵技术和热管技术。能源的多层次集约化利用不仅使能源的消耗率下降,而且有助于减少污染。自然界中有很多有利于节能的因素,如果对这些因素进行巧妙搭配应用,将不失为人类的福祉。
节制消费和承担应有的责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社会、环境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但是,任何循环都不可能完全,因为总有一部分资源的再生会引起另一部分资源的消耗。所以,没有集约化利用,单靠循环是难以持久的,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人类的节制消费。同时要我们全社会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可能会影响到处于生产第一线的人,而循环利用则可能影响到全社会。当消费者明确了解所消费的商品系再生材料或废弃物衍生而成时,会对资源的分量有所认识,这种认识可能促使其反思自己的消费。把思维方式作一调整,在资源保护过程中来消费资源,结果就会大放异彩,保护就是高级消费。
另外,全社会应当肩负起应有的责任。首先是企业的责任。可持续发展不只是一二个产业的清洁生产,也不仅仅限于末端治理型的环保产业,而是整个系统的转型,建立极少产生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科研部门要从设计规范上,提高产品的修复性、互换性、可降解性、易回收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天人合一易范文3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美在自然;自然美之大美;自然美之生命美;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周易·易传》就提出:“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这是古人在和自然的相处中,以及在对自然的感悟中所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境界。这一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由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的最主要的哲学流派儒、道、释都有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并且都认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相互亲和的关系中,把人的情感与精神,人的理想与追求,同自然的精气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然的物质属性升华到了具有情感和精神的自然,使得自然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自然美除了自身的美感之外,更多地赋予了自然以人格之美,比如崇高、伟大等美感形式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体现的载体。这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通过这一状态,人的情感和精神与自然之生命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这种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绘画领域,创造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美学思想,自然美也成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重要的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美
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表达自然与人的融合,尤其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融合,这种物我的融合,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周易》是中国古人对天地自然变化和人类自身生活相互关系的一部理论着作,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周易》的核心理论。《周易·系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这是人在参悟天地运行后所形成的一种合一的境界。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追求,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都得到认可,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老子也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论观点做了阐释,《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说自然中有四大,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3]老子在这里把人作为自然四大之一,把人同自然连为一体。在这个相互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脉络,那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到最终的法自然,那么自然也就是人所追求和效法的最高的标准。这种理念表现在美学上,那就是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宗白华1921年就指出,生命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也是一切美的源头。自然美所蕴含的生命内蕴,成就了自然美的美学价值和自身定位,自然美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美的最高的标准,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人们在艺术追求上的最高的标准。
二、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
从原始社会的岩穴壁画,到对工具美的创造,再到生活中对工艺美的表达,始终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在书法和绘画成为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需要在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去寻找。其实不光是美学,中国的政治、思想、生活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就连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的。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绘画美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烙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然美也就成为了必然。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论观点和美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历来为画家和理论家所重视。这主要在于道家把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老子将自然放在一个最高的位置,自然涵盖了人、地、天和道,这也是对自然的一个定位。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就是顺应自然,或者说是合乎自然。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效法于自然,也因此,自然美成为美的最高追求,“美在自然”也成为画家们的自觉的追求。在道家的思想里,自然除了上述说的自然界之外,还包括自然的状态,即道家所认为的自然无为的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思,这也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老子崇尚这种自然观,老子反对伪美,即矫揉造作的美,他推崇朴素纯真的美。《道德经》里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一种大美的标准,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就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就是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比如自然界的音乐,那可是最好的音乐了,可是有时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又可以听而不见,这时声音和自然已经融为一体了。与此哲学思想相对应,也产生了关于自然美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人们讲美的创造要妙造自然,浑然天成,这是对自然美的基本要求。唐代的张彦远把自然列为绘画作品的上品,自然之下依次为神、妙、能、谨细。《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5]这些都是古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交融和感知中经过不断地提炼和升华所得到的自然之美,历来为文人和艺术家所重视,形成了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体系。
庄子顺承了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为大,自然美也就是大美,最高的美。庄子认为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创造出天地之间的大美,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6]这里提出了大美的问题,那何为大美?根据庄子的思想来看,这里的大美也就是指的自然之美,或者说大自然的朴素的本真的美。这种美显示着自然的纯真与朴素的特点,是美的本源,美的极致,也是对美的最高的追求。庄子在《山木》篇还提出了“既雕既琢,复归于朴。”[7]的美的观念,就是通过雕琢去掉表面的华饰,回归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的本真的美。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庄子把自然朴素之美看成是最本真的美,是一种内美,一种理想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无法和它比拟。这里的大美可以和张彦远的“谨细”的标准相对比,谨细的美为绘画作品的末端,自然美才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平常所说的绘画要大气,包括雄浑大气,要以小见大,画面要雅致,并且要有大雅之致,才能体现出绘画的大的气势和大的境界,大的意境。中国后来的大写意绘画,强调作品的精、气、神,强调抒发大的情怀,这也是对自然本质的内在追求,是追求自然美的重要的方面。有时绘画讲求大巧,力避小巧,小巧到谨细则为病态,而大巧才是美的,如同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就是一种不加雕饰的朴素的美。
三、自然美是一个生命美学系统
在美学的领域,自然美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自然美是一种生命美学,并且同自然一样,它也是一个完善的生命美学系统。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断地为自然美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是自然美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绘画中生命的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来自于自然,浸润在人的心灵,是在人对自然的感应中所赋予的情感生命,是自然美依托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下所形成的人和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学理论。现实中,自然又是纷繁和复杂的,在自然美描述中,人们往往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之美,这种美感往往比较直观,很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到。那么在自然中的没有生命感或者是缺少生命感的自然物象那里,人们又如何体现它们的生命感呢?首先,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全方位地融合,尤其是心灵的融合和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在绘画领域体现得也很明确,比如自然中没有生命的枯藤,艺术上称为“万岁枯藤”的实例来说,万岁枯藤即使是枯死了,也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用笔上的趣味性而备受画家喜欢。枯藤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象,但是中国的画家们由于深受自然美的影响,所以在表现时就运用“移情”的方法,把枯藤的历史沧桑感和饱经生活洗礼的生命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其获得了艺术性的再生。在运用笔墨表现的时候,将润泽的富有生命之感的表现技巧运用到对枯藤的表现当中,使枯藤如同沐浴在春风当中,赋予它以春的生命之感。
这里充分展示了中国美学的博大与精深,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那就是“移情说”。另一方面,画家们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当表达秋风冷冽,万木枯槁的景致时,在笔墨的表达上,一定会在枯笔焦墨中润含春雨之感,使之具有生的气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表达要求,其核心的思想是要体现出生命之内涵,呈现生命意味的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绘画美学,是中国绘画美学的哲学来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自然的系统,也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生命状态。在天人合一思想里,自然美作为一种生命美学,它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活的循环系统,意即自然美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总而言之,自然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也很丰富,自然美也和很多的美学理论相联系,或者说中国美学的很多理论,归根结底都最终回归到自然美这一范畴里来,而其最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自然美的文化基础或者说是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也只有天人合一思想里的自然美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具有深远的美学上的影响力,也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自然美及其相关的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鹏昆中国画天人合-“思想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26.
[3]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4]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5]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78.
[6]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30.
天人合一易范文4
关键词:环保意识;“天”;“天人合一”
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家园遭到了破坏。于是,环境保护意识被提了出来,并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中国的一些学者试图从古代传统中找到环保意识的思想资源,找到了“天人合一”观念。他们认为:环保意识嘛,乃是吾家旧物,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从来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正是环保意识的最佳写照?看来,西方人在这一点上要向中国人学习了。
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含义非常复杂,儒家、道家、还有其它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谈过“天人合一”。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居主流地位,所以本文只谈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念。儒家所说的“天”,歧义颇多,大体上,“天”的含义有三种:一种是自然之“天”,也就是宇宙物质自然,另一种是人格神之“天”,相当于西方的上帝,这个“天”不仅决定着世间的福祸吉凶,更具有赏善罚恶之能力。第三种是义理之“天”,“天”具有道德意义,人的善性来自于“天”,天道人道相贯通。这层意义上的“天”,经过宋明理学的发展,在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
主张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可以导出环保意识的观点认为,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中,人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就应该和谐相处,人不应该以自己的行动去破坏这种和谐,所以环保意识在中国是古已有之。但是,笔者认为,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念与当代环保意识的精神并不相同,从中并不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环保意识,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当代环保意识体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天人合一”观念体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主客不分浑然一体的关系。人们在自然界生存,但自然界并非处处适应人的生存、满足人的要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这一点上,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环境遇到了危机,人们认识到盲目地改造自然只能事与愿违。人应该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这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这点上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地万物孕育了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易经》中说:“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在汉代大儒董仲舒所描绘的宇宙图式论中,天是人的曾祖父,人是天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摹仿上天而来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人头是圆的脚是方的,一年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六天,所以人身上有大骨头十二节,小骨头三百六十六节,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天是原型,人是副本,这叫做“人副天数。”张载说:“乾称父,坤Q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 乾称》在这种天人关系中,人融身与宇宙之中,与自然浑然一体,主客不分,没有差异,人与天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
第二,当代环保意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天人合一”观念泯灭了人的主体性。在环保意识中,主体是人,人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又去保护自然,人的主体性非常鲜明非常突出,人的能动性得到了高扬。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主客不分。“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王阳明《传习录下》)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 尽心》)人只要用心反省,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本性,本性来自于天,人也就理解了天,存心养性,就可以“事天”了。《中庸》发展了这一思路,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第二十二章》在孟子和《中庸》的作者看来,天是客观存在的(“诚”就是真是无妄),也是不可违抗的,天在人之外,并非人力所能改变,但天人之间是相通的,人尽心知性知天,可以发展到“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的程度。在这个关系中,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人没有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从而对自然施加影响。人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也只能是参与到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天”既然是人的老祖宗,人有什么资格,又有什么能力去改造它保护它呢?对于“天”,人只能是崇拜、顺从、侍奉、敬畏,人的主体性被泯灭在天的威严之下了。
第三,当代环保意识是主体意志自由的体现,“天人合一”观念是人处于盲目必然阶段的体现。自由就是人在生活中认识必然性、把握必然性、利用必然性,人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自由就意味着主体性的高扬。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影响着自由的程度。当然自由是在实践中实现和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正是人意志自由的体现。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对客观必然性、规律性没有认识和掌握,人的活动盲目被动地受客观规律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并不主张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只是武断地把他们自以为是的心性当作“天意”、“天命”、“天理”,加以神圣化、权威化,主张人们顺从“天意”、敬畏“天命”、服膺“天理”,要人们跪在“天”的面前,心甘情愿地让“天”牵着鼻子走。这个“天”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人不得不听任它的摆布,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自由是人从盲目的异己力量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天人合一”观念用“天”来统治人压迫人,只能说明人还处于必然王国的阶段。
其实,人对环境的破坏,早在农业社会中就有了,只不过工业社会的发展加剧了这一过程,使得这个问题凸显了出来,于是产生了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对人的活动清醒的反思,而“天人合一”观念是对神秘力量的顺从,所以“天人合一”观念虽然有天人和谐的意思,但它与当代的环保意识性质根本不同,具有不同的思路。那种认为“天人合一”观念和环保意识的精神是一致的观点,不过是阿Q“我们的祖先比你们阔得多了”的心理写照。要树立环保意识,必须摒弃对“天”的盲从心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能动性,而不是沉浸在吾家旧物中自满自足。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国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泽厚十年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宋志明,向世陵,姜日天著.中国古代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天人合一易范文5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人之根本,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特别是在当代,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威胁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演进历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和谐―失衡―新的和谐”演进过程,具体可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崇拜自然。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端低下,只能依靠自然界维持生存。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处于对自然的一种恐惧、崇拜和完全服从阶段。到了农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不断增大,但总的看来,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依然很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被动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
2.失衡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
生产力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的改造。进入工业社会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陆续问世,使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作为一种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人类一跃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在此阶段,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开始征服自然,也在饱尝苦果。
3.新的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与自然间的冲突和协调。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作全面深刻的反省。人们在反思中发现: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其实同根相连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人类可利用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于是,人类开始正视、思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渐趋达成,人类进入了一个由失衡迈向新的和谐而自觉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渡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第一个阶段原始被动和谐的简单复归,而是建立在发挥人的主动性基础之上。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
我国古代一直就有类似的自然观,这是一种有机自然观,其特点是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人与天地相似,是自然的产物,元气阴阳是天地与人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共生。这种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目的论思想,在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主流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儒道两家都以天、天地或者宇宙指代自然,把宇宙看成动态的流变过程,对宇宙的探索也就是对自然的探索。两者的自然观都是与道德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都得出要关爱大自然的结论,倡导节制的生活方式。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一种圆满自足的存在,因此万物在道之中也具有平等的价值,人应该像爱惜自己一样关心万物,应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境界。
儒家认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两者都具有价值,但只有人才能实现仁义道德,因而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人应该首先关心人,其次才关护自然万物。
当然,“仁”作为天人合一的中心范畴,体现了理学有机论整体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把自然界看作有机系统或整体,处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之中,并且具有“生意”,即某种目的性。仁从人道提升为天道,和《易传》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结合起来,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从自然界合目的性的观点出发,说明二者的关系。它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机械的物理客观对象,而是看作有机整体向生命过渡的无穷过程。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看作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自然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万物与人的整体进化都来自共同的天地的生生之德。自然是有目的的,生命是它的根本目的,但生命还有它自己的目的,就是善,它要向完善、完美的境地发展,而这只有通过人才能实现。人是天地的产物,又是天地之心,人通过天人合一,实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万物施以仁爱之心,从而使自然界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一”学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系统论、自然规律理论、相互协调理论等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有启示作用,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1.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发明时,我们不能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成为统一整体。既然是统一的整体,同存于宇宙系统之中,就应该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认识提供了理性思维方面的借鉴价值。
2.认识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
今天,我们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它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识、利用上的,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人类必须开始对自然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它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关系之上而不是征服关系,要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确立遵循自然的观念。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自然现状,而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正如古人治水,采取“堵”的方法,终究没能治住洪水,而采取“疏”的方法,却控制了洪水。因为“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其次,我们可以局部控制自然,而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自然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我们无论认知和力量都很有限。再次,我们可以微观地影响自然,而不能宏观地驾驭自然。无论是从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角度看,我们远未全面掌握自然规律,只能局部或暂时干扰自然,绝无“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应它,在适应它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推动经济的发展。
3.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因此,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要实现二者科学的相协调发展,我们应倡导一种态度,落实两个转变。
一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恶化将会带来全球性的悲剧。为此,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努力协调好二者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人合一易范文6
你从酒泉来
应当带上酒
我带着十三亿热情
六十亿不参假的友好
携着对你的痴迷,来了
探求成缘,发射
好奇作酒,飞奔
诚邀宇宙的信息啊,齐聚
外太空的生命啊,你们好
让我们相逢吧,就在今生
是的,是的
建立永久的关系
浩淼无边的宇宙啊
大大的你拥抱小小的我们
在您的怀里,我们惬意
不为摘星揽月
胜似自然怀春
苍穹应有涯
神舟旅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