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1

一、请名家进校园,激发读书热情

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幸福。通过邀请作家或文化名人讲座、参加活动,用大师的聪明智慧影响学生,让大师的人格影响学生。让师生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让学生走近大师,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成长。

场景:

在春风丽日的沐浴下,学校迎来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晓玲叮当老师。晓玲叮当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抓住梦的翅膀”专题讲座,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造势。见面会上,作家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孩子们的热情和现场热烈的气氛令作家感动,她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写作经历为主线,介绍了读书和写作经验。

作家的讲座深入浅出,并在互动中向学生们赠送自己的作品,深受学生喜欢,现场气氛迭起。作家循循善诱,带领孩子们插上“梦的翅膀”,在书的海洋遨游。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围着晓玲叮当老师让其答疑解惑,久久不肯离去。引用该校校长的话说“这次名家进校园活动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写作带来更大帮助。”

作家(文化名人)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或现身说法介绍读书的经历、好处,或介绍自己创作的过程、乐趣。见面时,场面是热烈的,学生们的心情是激动的。见面会后,学生们会保持持续阅读的热情,这是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掀起一股股读书热潮。

二、寻找座右铭,引领读书成长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找一句座右铭,并做成精美的书签,让大家一起欣赏。

这些名言警句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关于“书”的名言警句可以归类如下: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当然也可以是“劝学、励志、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

在活动中,可以指导学生诵读古今中外有关读书名言警句,并从中感受名言警句育人的魅力,而后将这些名言警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指引自己,陪伴自己成长。正如培根所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三、积极宣传,为活动造势

“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显现,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基础。走进博大精深的书香世界,虚心聆听古圣贤的谆谆教诲,尽情领略文人骚客的奕奕风采;走进百花齐放的名著领域,我们恣意享受着知识的阳光雨露,悠然徜徉在智慧的海洋。而这一切,都可以在兼容并包的标语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缩影。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2

首先农村学生接触书籍的面比较狭窄,这些孩子多依赖老师的推荐来寻找书籍,没有条件接触到自己易读懂又感兴趣的书籍,使读书在最初的阶段就陷入无趣被动的状态。

其次,读书的时间难以保证。校内的时间安排比较满,长期以来借由读书考个好成绩改变命运的观念不容易改变,学生们天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课余是难得的放松时间,怎会读书?双休日里,有作业、有父母吩咐的劳动,这之余时间所剩无几,应该玩玩了。

再次,没有好的环境影响。很少有家庭的父母拥有读书的习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但家庭里只有言语要求,没有“身教”。再加上现在网络的快速普及,面对这份新鲜有些惊喜得无所适从,慌不择路间就被游戏和不良信息吸引住了,便也跟着去了。课外阅读退守到了一个尴尬的角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有道理。他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提高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一、给孩子提供读书的环境气氛

建议家长在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故事、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也建议老师在班上设立图书角,鼓励孩子借阅。墙壁、黑板设立读书专栏,对读书积极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要人们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它、研究它。可见,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一)以名言警句、名人事例激励学生。以名言警句、名人事例激励学生。有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有意识地印发一些关于书的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重视课外阅读。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等等。同时我也在教室张贴名言警句,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营造阅读的氛围。

(二)以介绍名著,赏析片段引导学生。以介绍名著,赏析片段引导学生。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由于内涵丰富,而且其写作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给中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只有老师加以悉心指导介绍,才能使学生理解其深刻的主题,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同时教师可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三、加强阅读指导

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方法很不得当,表现为随意性、无目的、无计划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该:

1.要做到课外阅读与讲解精选文章相结合

由于在初中学习中内容多、任务紧,老师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课内阅读,抽不出时间去找更合适的课外阅读文章,加上复习资料上已有很多的阅读文章,教师已习惯于对教辅资料的依赖,从而形成了这样一成不变的阅读训练模式。这种模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成为阅读机器,使他们对阅读产生麻木的感觉,很少去发现作品的美感所在。教师既要让学生做复习资料,精选精讲部分作品,让学生味美妙,又要及时为他们提供更吸引他们心思的课外阅读。也可以在阅读讲解过程中,适时添加一些与课外读物相关的内容,借课堂激发兴趣,促进课外阅读。

2.培养学生边看边整理思路的良好习惯

如果不动脑筋单纯地直接去看文本,就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看得多了也就越糊涂成一片了。例如看小说,随着情节的发展深入,人物事件就会越来越复杂迷离。这时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看一段时间就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理清读过部分的思路,弄清楚了前面部分的内容再接着读下面的。

3.要做到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

4.做好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

四、老师、家长与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不管工作有多忙,应酬如何多,都要尽量看看书,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这样的潜移默化,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定会提高,阅读习惯也可以养成了。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3

一、创设阅读氛围,启动阅读内驱力

1.讲故事,启动阅读内驱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如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能从讲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如讲述梁山好汉宋江、李逵替天行道、锄暴安良的故事,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突然来句你们想知道梁山上其他英雄的精彩故事吗?请赶快打开古典小说《水浒传》吧,那里有更多更酷更美的场景呢!

2.谈感受,激发阅读内驱力。教师如果想要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情感上激起共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就可以时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在学习《少年王冕》课文时,通过文本的探究,学生能感受少年王冕刻苦好学,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在激起学生对少年王冕崇拜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选自吴敬梓什么著名的小说吗?想看吗?想看那就赶快打开《儒林外史》吧。这样的启发引导,能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

二、授予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就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训练。在训练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多读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阅读的指导者,教师要利用阅读指导课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

1.精读与略读。(1)精读。对文章重点或与自己学习紧密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同时要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和感受最深处勾点、圈画重点词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

(2)略读。略读是精读的基础。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这样能了解文章大概,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我们在读书中,只要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背诵与复述。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多读,熟读课外阅读中优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诗句等并复述。农村的孩子普遍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复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学生读后,让学生复述主要内容,背诵富有人生哲理的几句话,加深了解笛福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非凡勇气。

3.笔记与感受。笔记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也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也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书读完了,一定要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或写一写读书的体会。教师可以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三、培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持久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4

关键词:日积月累;程度;途径;策略

“日积月累”栏目是新课程语文内容设置上的创举,是语文园地“回顾・拓展”栏目固定板块之一。呈现形式以格言警句诗句等为主的句子居多,也不乏词语形式的成语等熟语,另外每册一般还安排两次诗(词)篇。这些内容中外贯通,古今横贯,归类出示。虽属小得不能再小的板块,但它紧密地与单元主题相配套,其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可由于该板块教学随意性大,操作实效性小,探讨力度也弱,“日积月累”可谓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学预设,还是操作方法,乃至教学效果,现状都不尽人意,不容乐观。

笔者在学校的一堂推门听课中发现,某教师执教语文五上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流程如下:

第一步,理解意思并板书,熟读成诵。

第二步,抄写名言警句及意思。

第三步,默写名言警句及意思。

第四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理由。

执教者课后交流时还相当自信:这样教,甭愁这块内容考试不过关!

如此死记硬背,一味灌输,为考试而积累;

如此机械操作,按部就班,为积累而积累;

如此本末倒置,目中无人,弃主体于何处?

无需回避,类似课例不乏其人,目前“日积月累”教学现状总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遮蔽了“马蹄”!“日积月累”到底该怎样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根据课标要求。《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之“教学组织与实施”第14条也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这为“日积月累”指明了方向,并以“词语”为例提供了指导性的操作框架。为此,笔者对五上年级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初浅尝试。

一、积累程度上把握好“三个维度”,适当点拨写法

我们可以把“日积月累”分解到有意义单位,音形义结合体――词语。任何语言的积累,基本要求是会读、能写、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紧扣积累内容的“音”、“形”、“义”三个维度。这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音”的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出现一些冷僻拗口读音,学生也能够借助工具书解决,倒是“形”、“义”必须重点把关,落实过关。

笔者尝试通过读悟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大意。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句子的大概意思,随后在交流中初步理解,再抓住要点深入理解:五个句子,分别强调了什么呢?相机板书:①读书要持之以恒;②读书对写作的帮助、促进;③读书的重要性;④要珍惜时光读书;⑤读书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积累内容的语言形式。否则,学生仅仅“知其然”,而没有“知其所以然”;否则,师生仅仅关注“写什么”,而忽视“怎样写”,顾此失彼;否则,课堂语言味淡化,缺乏深度解读。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明白格言警句之所以流传广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除了蕴涵哲理启示,还与写法巧妙密不可分。

二、积累途径灵活不拘一格,读记背写并用

积累的途径,课内课外均可,但课堂积累是主阵地;有意识积累和无意识积累并存,但应该以有意识积累为主渠道;教师强化与学生熏陶同步,但应该是以教师的引导为大前提,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旋律。一句话,积累应该是多渠道、多途径、多策略的。

“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贵在运用。在本课例中,笔者尝试设计多项的情境补白:小弟弟不爱读书,还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可以告诉他:“ ”。如果他狡辩:“我有的是时间,现在玩,以后读书也不迟。”我应该这样教育他:“ ”。我还要告诉他读书的方法:“ ”。

至于积累的方式,无非读读记记背背写写,当然,这个“写写”不仅包括抄写,还包括用上这些积累的材料来写――写句子语段,写感悟体会等。同时,“写”的内容与形式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避免生吞活剥,避免无趣乏味。因为积累主体是学生,激发其内动力是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从理解到积累,再到运用,可以提炼成一个训练的模式:理解大意实践应用领悟写法。模式仅仅是一种范例,一种最基本的教学程式,应当随机应变,如在“积累”古诗词时,研讨写法环节可以安排研讨押韵等;“积累”熟语时,研讨写法环节也可以讨论褒贬感彩和应用范畴,也可以研究构词规律等。只要我们脑中有“模式”,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循序渐进,灵活变通,必有成效。

三、积累策略注重实干运用,强调整合提高

上海吴忠豪教授在谈及积累时,阐述了他的观点:积累有两类,一类是消极积累,一类是积极积累。其分水岭在于能否运用,因为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或用于书面交流,或用于口头交际。为积累而积累的语言只能属于消极语言,即使积累数量再多范围再广,也只是埋在喜马拉雅山下的矿藏;为运用而积累的语言才是积极语言,能够长久储存而最终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学习语言目的是什么?交际应用!只积累不运用,那是消极语言,记忆的痕迹稍纵即逝;积累并能运用的语言才是积极语言,积累并运用的过程才是真正提升语言素养的基石。语言内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中预设如下问题:你打算挑选哪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此环节,不仅回顾格言的意思,还强调运用的“场景”,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格言的表达方式。如上述案例,只要通过适当引导,就能帮助学生在记忆中留下写法上的烙印:①夸张;②比喻、夸张;③比喻;④对偶、对比;⑤排比。

同时,我们有不少老师容易被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所禁锢,其实,只要教师认识到位,举措跟进,“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的有关教学内容可以整合,有时可以互换顺序,尤其是“日积月累”往往可以放在“口语交际・习作”前面来学习。还以笔者在尝试中,考虑到“口语交际・习作”内容也是读书的话题,不妨先积累关于读书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再来“口语交际”,最后书面习作。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再来口语交际同主题的话题,无疑是循序渐进的,无疑是水到渠成的。因为我们不可缺少这样一个“以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学生并不规范的口头语言”的提高过程,同时又是“以丰富的书面语言丰富学生并不丰富的口头语言”的上升过程。

在此基础上,再去写自己读书的经历、体会,有了材料内容的迁移和话题理解的铺垫,“厚积”后“薄发”,既巩固积累、运用积累,更让学生明白积累的价值之所在,强化学生有效积累的内驱力。

语言积累是个永恒的语文课题,而我们应该强调和坚持的积累是一种积极积累――兴趣的激发,文化的积淀,能力的提升。只要我们贯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课本为例子,课堂为引子,把学生引向“生活大积累”,真正发挥日积月累的功效,让“日积月累”小板块也能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2009年版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5

关键词:语言;素材;情感体验;好题目;写作训练

大部分中学生的作文语句单调而枯燥,表现力严重匮乏,语言表达能力差,落笔茫然无绪。那么怎样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写文章挥洒自如、下笔有神呢?我想应在积累上下工夫。

一、勤于积累语言

作文的好坏,归根结底是语言的好坏。要想使学生的文章语句生动丰满,内容充实丰富,表达生动具体。首先,老师应在语言教学上下工夫,还应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几点方法,这样学生的文章语言就会“亮”起来。

1.识记字词

词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单位,大部分的字,又是词。因而,只有掌握了较多的字词才能造出多种多样的句子,才能表情达意,所以说积累字词是语言积累的基础。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随时随地记汉字、识记词语,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可嫌麻烦因一时效果不明显而放松识记字词,应准备好“词汇册”之类专用的记录本随读随记。

2.熟记妙语(名言警句、俗语、歇后语)

一句机智的妙语胜过一摞劣书。英国思想家迪斯累利说过:“贤者的睿智与年岁的经验将因引用而万古常存。”名言警句、俗语是人类语言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宝库。这些妙语充满智慧的魅力,有的还很幽默。如能熟记,并恰当引用,可谓是锦上添花。

3.背诵精美段片、名字名篇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方法。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模仿”,而“模仿”的基础又源于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中学生来说,课文要求熟读,该背的课文(或文段)必须背熟。

二、勤于积累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平时就要为“写”备下充足的材料,不然写起来就会思路闭塞、平淡如水。写记叙文要有事有叙、有人可记,写议论文要摆得出事实和事理论据,写说明文也要运用有关的资料。这些人和事、论据、资料都是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靠平时多注意、观察和分析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还要经常读书看报、从书报中汲取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这对于写好作文,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勤于积累情感体验

亚里士多德说:“情感,是指嗜欲、愤怒、恐惧、自信、嫉妒、喜悦、友情、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如果学生能积极地观察生活,体验情感,写出的文章就会有声有色,就会淋漓尽致地挥洒个性,表现自己独特的感情世界。这样充满了真情实感的文章,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四、勤于积累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果文章的题目能拥有一双动人的眸子,那就能见面的瞬间使读者心动神凝,“一见钟情”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遇到“令人心动”的题目记下来,时间久了,积累多了,命题的小窍门也会总结出不少。

由此看来,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情感、积累题目,对于写文章是何等重要。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只要常写常练,你就会才思敏捷,语言流畅,下笔如有神。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不至于缩手缩脚,步履维艰。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范文6

一、 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二、 以课文为基础,课内外结合扩大阅读量

阅读应以课文为基础。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最初内容,教材中的文章多是著名作家的名篇名作。这些课文语句优美、选材新颖、构思独特,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刻领悟课文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项规定的目的是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在学习《称象》一课时,当学生惊诧于曹冲的智慧时,我告诉学生:“曹冲生活在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像料事如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信义卓著、爱民如子的刘备;豪气干云、老当益壮的赵子龙等。有人还专门写了《三国演义》,想认识这些英雄的小朋友不妨去看看。”不久,班级中就出现了漫画《三国演义》、儿童读物《三国演义》,还出现了不少小三国迷呢!此后,许多孩子还看了《水浒传》等小说,至于《西游记》那更是学生的心爱之书。

三、 运用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分门别类进行朗读训练。如童话,采用让学生表演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在学习散文时,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如诗如画的氛围之中;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比比谁读得最精彩,读得最有个性。同时在教学中采用领读、范读、赏读、赛读、表演读、诵读、自由读、配乐朗读、评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展示朗读的天赋,从而养成阅读课本的兴趣。

四、 优化阅读环境

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学校要注意环境的布置,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要布置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新书推介栏等,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积极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和有关阅读的一些好做法;教室内除了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外,还应设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踊跃捐献图书,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上一篇意外收获

下一篇房地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