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子论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子论语

孔子论语范文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要表达孔子的意思是指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广大人民群众,亲近那些有仁德,品格高尚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化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小小的一句话,短短的几十个字,一语道出了人一生中应该所遵循的道理与规矩,将从孝顺到学习,从礼貌到交友融合在一句话之中,这难道还不能够表示孔子的伟大思想么?所以我认为,孔子牛在这第一点。

中国古代的基层知识分子被称为“士”,也就是这个阶层撑起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那个部分。虽然孔子也曾经官拜到省市那一级别的官位,但是归根结底,孔子还是一个思想永远比身份更高的人。这种境况就使得孔子只能够将自己的民众根基打牢以便于传播自己的思想。于是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这一称号便流传了下来。别说,孔子还真的是拥有教学天才。开办了一个私塾,自己兼任校长和教师的孔子一教就出了弟子三千,其中的佼佼者还有七十二位。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文化流通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我认为,孔子牛在这第二点。

第三点或许许多人都没听过——孔子牛在,他是一个民族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和不被大众重视的文化的忠实保护者。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虽然春秋战国没有如同19世纪那样巨大的改变,但是写在书中的“王室衰微,诸侯称霸”的的确确的发生在那个时代。为了称霸,就要不计手段,以利益为最高目的。那么,无论是如何卑鄙,如何被人所不齿的手段都可以被视为是正当的行径。在国家与国家都如此混乱的情况之下,孔子作为一个简单的教育家或许还作为一个小小的官吏,高高举起“复兴周朝礼仪文化,传承古典文明精神”的旗帜,向大众传播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中国最值得称赞的礼仪文明,这不是正代表了孔子自己的性格么?作为一个时代人物,孔子牛在这三点,也为人所称赞于这三点。

我不知道我总结的孔子是否是学者心目中的孔子,也并不清楚这是否是历史上真正的孔子,但是至少我可以肯定一点——这是“牛”在我心目中的孔子。也许一切都正如易中天老师所说:

孔子论语范文2

关键词:孔子;哲学;仁

一、世界观

关于宇宙自然(天),孔子的基本观点是自按其“道”运行,即“天道”。在孔子哲学中,“天”与“道”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认为天是宇宙间最神圣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把天说成了第一性的存在,在实质上是天本论。“道”之初义,是指具体道路,其深刻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孔子在其晚年,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道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就要“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所推崇的“仁”,正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条件。孔子强调“仁”为人之最内在的本性,那么如何达到“仁”?概括起来有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对待个人精神世界,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道德,所以儒家注重修己体认、躬行践履,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另外,孔子认为,一个徒具人的形骸和自然生命的人,只是一个自在的人,而不是理想的人。人生的最高价值或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想,即“成仁”。为了仁,有时需要付出重大牺牲,甚至献出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这些表明孔子的世界观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他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承认客观存在,顺应客观规律,已具有唯物辩证的成份。

二、方法论

中庸是孔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即中正、中和;“庸”,即常,“用中为常道也。”(《札记・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把中庸之道视为实现其仁道的基本原则,以至于把它当成最高的道德。中庸要求“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就是说既不站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转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实行残酷斗争,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统一体协调地保持下去。

表现在方法论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与联结,反对过头和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矛盾的两个方面快乐与放荡、悲哀与痛苦把握得恰到好处,和谐统一。表现在治理国家上,要执两用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表现在学习上要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子路》)。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孔子既反对思想过激,也反对狭隘、保守,“不得中行而与之,毕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还认为“申”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提出了“时中”的概念。“时中”指因时权变而求其中。《中庸》载:“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即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孔子很重视“时”,《论语・子罕》载:“于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叹息时间的流逝。事实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时而变的,由此可见,孔子的“时中”理论是合乎辩证法的。

三、认识论

孔于虽然没有建立起系统地认识理论,但他的《论语》中已经讨论到了关于学思观和知行观的内容。他从多年的教学从政的实践中,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的学思观和言行观。

孔子把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段话是他认识论思想最集中最完整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他认识论的纲领。他提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入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谈到他本人,他并不以“生知”而自封,而认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提倡多问、多见、择善而从,“人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可见在孔丘那里,“生而知之”只是虚悬一格,他更加重视“学而知之”这一知识的实际来源的。

孔子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同时,提出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即为空想。“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他提出:“闻一以知十”(《论语・公治长》)、“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等为学之方。懂得一件事,可以推演而知十件事,学习基础的知识,可由此进而领会高深的道理,此即理性演绎的方法。

孔子论语范文3

关键词:孔子;师生关系;平等;关爱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18-01

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文明,其文化的本源是儒家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多项影响,在中国师生交往史上,专制性的师生关系一直存在着,教育中民主、平等、自由鲜有市场,师生关系的尊卑贵贱现象至今在一些教师身上仍有影响。其实在师生关系上,圣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典范。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师生交往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一、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在教育层面上,孔子及弟子堪称平等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跟弟子相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教育平等。“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根本,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孔子弟子三千,多出于贫寒之家。颜回、原宪、曾参等人,生活饥寒交迫。据载,颜回身处陋巷,原宪住在只有一丈见方的茅屋里,曾参常常衣不蔽体,捉襟见肘。孔子照样收他们为徒,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孔子招弟子不要学费,送上几条干肉当薄礼,他都统统收下给以教导。且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加以教育,子路比孔子小九岁,生性粗鄙好勇,曾当面羞辱孔子,可孔子还是设法诱导。“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孔子针对子路鲁莽的品行,建议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非常具体,通情达理,改变其操守,最终成为最亲密的弟子之一。孔子对学生的教育秉承“一视同仁”的思想,对弟子毫无保留,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从来不对弟子隐瞒什么,“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对待学生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厚此薄彼。

尊重是平等的基石,互相尊重,才会有互相平等。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和他的弟子把“仁”当作最高的目标,在“仁”面前,学生也无需受到老师的压力,人人平等。

二、关爱学生,亦师亦友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孔子和他的学生感情深厚,情同父子。另外我们从颜回和子路等学生与孔子的言行来了解。

颜回,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曾经这样评价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操行卓越,可生活艰苦,饮食不周,居住条件差,而孜孜不倦地在追求“仁”。颜回死后,孔子伤心欲绝,反复念叨:老天爷要了我的命!跟在身边的人说:你哀痛过度了!他却反问:我不为这样的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颜回死后,鲁哀公曾经问孔子:弟子当中谁好学?孔子回答:颜回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则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孔子对颜回有很高的评价,在孔子看来,颜回是努力践行自己理想人格的学生,好学而安贫乐道。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直率鲁莽,在言语和行动上经常和孔子发生分歧,表面上似乎两人师生关系不好,子路当从指责孔子“子之迀也!”甚至“凌暴孔子”,必是动手了,然而,孔子表现出超然的大将风度,“君子和而不同”,当着子路的面对天发誓,真诚接受子路的建议,有效缓和师生矛盾,又以柔克刚,“设礼,稍诱子路”,以礼仪感化了子路。在卫国统治集团的内讧中,率直忠厚的子路被剁成肉酱,噩耗传来,孔子失声痛哭,也是呼天抢地,这使得七十多岁的孔子更快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结,在子路死后四个月,孔子就与世长辞了。

颜回和子路,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颜回对孔子毕恭毕敬,子路率直,不盲从,孔子与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互相称赞。足见其师生关系和谐。《论语》记载,伯牛德行很好,却身患重病,据说是麻风病,孔子前去探望,从窗口伸进手去握住伯牛的手,哀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孔子对弟子的爱如此深厚,显示了孔子在道德方面的伟大。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恶搞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师生关系紧张,其结果导致师生关系对立,严重伤害了师生之间的感情,难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的师生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三、相互切磋,对话教学

在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使教和学形成良性的互动,主张教学相长和对话式教学,学生可以坦白地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批评,孔子也常常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充分展示孔子的对话式教学,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曾明确表示:不要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你们就不发表意见了,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这种对话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

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上,我们看到了孔子终其一生为其奋斗的“仁”“礼”二字,师生之间的交往侧重于德行、政事、思想传播。与当前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不同之处,当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存在以教学为前提,在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像孔子那样以无限的仁慈和宽爱对待学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着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不分年龄、不分个性、不分等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用热情去鼓舞学生。在教学过程上,采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孔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会历久弥新,传承下去,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孔子论语范文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论语》详细地记录了孔子和众多弟子学习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在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有一百多次。毋庸置疑,“君子”是教育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更是其毕生的人格追求。笔者力图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语、界定和文字描述进行深入的归纳、探究和分析,从而探究、理解和把握“君子”的深刻内涵和衡量标准。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者,此则君子也。”由此可见,“君子”的内涵丰富,要求宽泛,标准较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高频率出现,约有109次,可见孔子对“君子”的重视程度之高和向往程度之深。笔者认为,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大力张扬君子风范,严君子小人之分,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借笔抒怀,展现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修身要求,教育弟子注重个人品行的塑造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化广大民众以“君子”标准做人做事,从而匡扶人性,合力转变不良社会风气。

二、“君子”的标准

所谓标准,指的是衡量某种事物的一般性准则。总体说,《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中,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标准大致有四个,即基本标准、核心标准、做事标准和做人标准。

(一)“君子”的基本标准是不忧不惧,善良厚道

孔子提出,不忧不惧、善良厚道,这是要成为一个君子的基本标准和前提要求。在《论语?颜渊》中,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回曰:“君子不忧不惧。”这六个字看上去简单,但认真揣摩之后,其实不是一般都能到达的要求。何谓“不忧不惧?”通俗地讲,就是夜下无人时,自我反省,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更没有什么担忧和惧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做到“不忧不惧”,反躬自问,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光明磊落,经得起深究追溯,的确是太困难了,可见,孔子的这个最低标准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君子的标准有三个,我是没有能力达到的:内心善良、心怀仁义、厚道待人、心胸宽广的人,就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他,没有什么成败荣辱左右他;充满智慧、博文明理的人,他通常能够通达看事,抓大放小,懂得取舍,从而不会对这个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所困惑;内心强大勇敢的人,心中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勇往直前,他心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畏惧害怕了。这三句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但到现在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思想愈演愈烈,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独善其身,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汲取营养,努力拥有仁心、智慧和勇敢,最终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二)“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

在孔子的思想中,不忧不惧、善良厚道只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心系苍生,做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敢于承担,而不要总惦记着自己家里的小日子,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这种责任担当和广阔胸襟,逐步就演化成为儒家学派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至于在后代的杜甫、范仲淹身上都能看到《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印记。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孔子多次把君子和小人进行比较,通过对小人行为的驳斥,从而反衬君子的伟大。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中常思提升道德水平,常思礼乐法度的约束;而小人则常思个人的私利,常念个人的荣辱与得失。言下之意,小人往往只追求满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视道德于不顾,视法度于无睹,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以道德为约束,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这也是君子的最核心的标准要求。

(三)“君子”的做事标准是言行合一,身体力行

要想言行合一,首先要心口合一,而后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言行合一也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原则。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意思是说那些经常巧舌如簧,看上去老是讨好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由此可见,孔子很厌恶那种喜欢说大话,善于夸夸其谈、说大话的人。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具体的行为后,才能相信。”孔子一生游历多国,阅人无数,正因为遇到过许多言行不合一的人,所以痛定思痛,在以后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时,尤为重视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观察。正因为如此,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真正的君子应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即真正的君子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身体力行见实效,而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做起事来稀稀拉拉,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

(四)“君子”的做人标准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孔子论语范文5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教育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私人讲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将永彪史册。孔子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几乎一生没有间断。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应该是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为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因而,孔子以“六艺”“六经”“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除了选择好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论述。下面就教育方法略加分析。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多闻、多见、好学、博学。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多学善思,学思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要学以致用,孔子说:“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

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如:“子使漆开仕。对曰:‘我斯之未能信。’子说。”“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5.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2008.

[3]孙小玫,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3).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7]冯皓,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孔子论语范文6

作者简介:顾慧(1989―),女,江苏仪征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孔子作为开启后世儒学的大思想家,他的女性观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总体来说,孔子的女性观是较为复杂的,既有对女性轻视的一面,也有对其尊重、重视的一面。

关键词:孔子 女性观 《论语》

中图分类号:B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

一、前言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谈及女性的话语只有短短几条,却相当具有代表性。总的说来,孔子对女性的态度是较为矛盾的。一方面,孔子的确有轻视女子的倾向。但是另一方面,在具体问题上,孔子对待妇女是尊重、重视的。特别是为人子、为人父的孔子,在对待母亲、女儿时充满尊敬、关爱之情。

二、《论语》中孔子的女性观

1.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论语・阳货》篇载: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①

在这段话中,孔子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女性观。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在很大的分歧:

第一、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会无礼;疏远了,他会怨恨。”②这一解释为多数人所接受。

第二、钱穆《论语新解》解释为: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若和他们近了,他将不知有逊让。你若何他们远了,他便会怨恨你。钱穆认为“此章女子、小人指家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因其指仆妾,故称养。待之近,则狎而不逊。远,则怨恨比作。善御仆妾,亦齐家一事。”③他把“善御仆妾”看作“齐家”,进而联系到治国、平天下,符合孔子倡导的理论。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这句话的内涵说:“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临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④如此看来,二人的解释是相通的。但是“女子”能否解释为妾,“小人”是否指仆人,还需要拿出具体的证据,才能使人信服。

综合上述说法,笔者认为杨伯峻的解释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因而在这里从第一种说法。在《论语》中,“小人”常常作为与“君子”相对的概念出现,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此把“女子”和“小人”并提,对女子含有一定的贬义。孔子感到与女子相处很难把握距离,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但是不论是与女子相处,还是与男子相处,都存在着“距离”的问题。那么,孔子为什么独独对女性有意见呢?为什么独独把女子与小人放在一起呢?为什么不说“唯男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呢?所以说,孔子在说这句话时,潜意识里对女性是带有一定轻视意味的。

2.子见南子《论语・雍也》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⑤

孔子和南子见面,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天厌弃我罢!天厌弃我罢!”南子是卫灵公夫人,把持着当时卫国的政治,而且有不正当的行为,名声不好。因而孔子去见她,子路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对于这段话,钱穆是这样理解的:“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如《左传》季文子如宋,宋公亨之,穆姜出于房再拜,是也。圣人道大德全,在我有可见之礼则见之,彼之不善,我何与焉。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初不欲见,及其馈蒸豚,亦不得不往而谢之。”⑥

孔子去见南子是为了要合于“礼”,合于“道”,并不能看出孔子对女性的态度。至于认为孔子对天发誓是表示孔子对南子的厌恶,从而推出孔子对女性是歧视态度的观点,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南子名声不好,道德败坏,因而君子以与其交往为耻,孔子也是推脱不掉才去见她。孔子不愿同不守礼教、道德败坏之人交往,本来就合乎情理,难道就因为南子是女性,我们就能认定孔子歧视女性吗?如果南子是男性,孔子就会乐意前往了吗?恐怕也未必。

3.孝母思想与女性观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身世。孔子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其抚养长大。应该说孔子对母亲十分敬重,母亲死后,孔子还特意将其与父亲合葬。孔子推崇“孝”,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语句。如《论语・学而》篇,孔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里仁》篇中:“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等等,不胜枚举。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在某些方面否定女子。但他又为人子,因此孝敬母亲又是孔子女性观的另一方面。

有人以孔子孝敬母亲,而母亲又是女性,从而推出孔子是尊重女性的。这一推理其实存在着一定问题。在封建社会,有很多歧视女性的士大夫,但是同时他们又很孝敬自己的母亲。所以说,亲情关系与政治态度、思想观念不是一回事,不能用推己及人的原则去混为一谈。孔子推崇孝道,主要是着眼于“孝”的政治教化功能。孔子尊敬母亲是事实,但这时的母亲与父亲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她已经弱化了性别特征。所以,我们只能说孔子是孝敬母亲的,在具体问题上,孔子对女性有尊重的一面。

4.男女择偶观与婚姻观

《论语・公冶长》篇载: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⑦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⑧

这两段话说的是孔子给自己的女儿、侄女择夫的故事。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被关在监狱之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而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时,不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也不致被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在孔子看来,女子择夫最重要的是男子的品德。孔子在给女儿、侄女择婿时,重视男子的品德,而不是钱财、名声、利禄,对她们的重视、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儿女的婚姻问题上,孔子行的是“父母之命”,他为女儿、侄女选夫,似乎并没有询问女儿、侄女的意愿。当然孔子身处于那个时代,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因此我们并不能一味地苛求孔子。

三、结语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女性观思想是混杂的。我们必需承认孔子的确有轻视女子的倾向。但是另一方面,孔子的中庸思想和温和的个性,又使得孔子在具体对待女性时具有尊重、重视的一面。特别是为人子、为人父的孔子,在对待母亲、女儿时充满关爱之情。

后世经学家不断夸大甚至极端化了轻视的一面,而弱化或忽略了重视的一面,将孔子的女性观逐渐推向极端。这些都并非孔子的本意。孔子的确有轻视妇女的倾向,这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普遍存在的观念。孔子虽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但是他同样不能超越他的时代。我们既不能把几千年男尊女卑的账全部算在孔子的头上,也不能为了美化圣人而忽略历史真实,盲目尊孔。

注解: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8-189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9

③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464

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6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63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41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41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5]曹爱群.论孔子的妇女观[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23-26.

[6]周远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的女性观辨证[J].船山学刊,2009,(3):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