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战争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战争的诗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1

1、《塞下曲》的诗意是: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2、赏析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2

边塞诗词是反映以边塞生活为主题的诗词,这类诗词大多和战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所抒发出来的情感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边塞诗词的创作形式大多为古风(考虑到高考命题使用长篇古风做材料的可能性不大,故本文不予涉及)和绝句,词的数量较少。中学生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绮丽俊俏,雄浑挺拔,或清新优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行云,或低回浅唱,感慨万千;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第二,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先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艺的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炊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现象中,霎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美景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发出了对为国御敌戍边,立功异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凉飕飕。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而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的。

第三,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儿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去挖掘出来呢?一定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与人、事、物,如楼山、阴山、凉州、长城、琵琶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还以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五)》来作个剖析:“红旗半卷出辕门”中的“红旗”指的是战旗,它“半卷出辕门”,说明部队为了提高行军的速度和不被敌人发现,他们半卷红旗,飞速前进,虽然作者没有告诉人们这支部队究竟要干什么,但透过紧张的气氛,读者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奥妙。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的“洮河北”是前方战场,最关键的是末句,写唐军已生擒敌酋“吐谷浑”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擒贼先擒王”,敌人已经群魔无首,只能狼狈逃窜,如鸟兽散。至于怎样生擒敌酋,残敌如何逃窜,那就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这一构思非常巧妙,极富戏剧性,极富弦外音。

边塞诗词的鉴赏方法有了,而且不只一种,这就需要考生灵活运用,对具体的诗词做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到相对应的方法,正确做出解答。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3

边塞、战争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战争诗以其悲壮、雄浑的境界,令人感喟不已。近几年高考试题常涉及边塞、战争诗,其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这几个方面。鉴赏这类诗,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意象

抓住边塞、战争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意境的开拓,体察景物及其地域特征。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激烈壮观,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就等于找到了解读边塞、战争诗的一把钥匙。

二、知人论世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如盛唐诗人王昌龄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他从不同视角深入思考边塞战争,尤其把笔触深入到士卒身上,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了解了作者的这些背景资料,有助于考生解读他的诗歌作品。

三、掌握思想感情

边塞、战争诗常见的情感: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对帝王穷兵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的怨恨,有惊异于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使考生在解读边塞、战争诗时,辨明差别,有的放矢。

四、体味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战争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雄壮慷慨,有的委婉清丽等。考生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能准确领会边塞、战争诗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边塞、战争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考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帐 夜

吴兆骞①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作者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这里指作者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八成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描绘壮士的英雄群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①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③,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②临洮:古县名,是长城的起点,是历代经战的战场。③长城战:唐开元二年,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王唆与薛讷等合兵拒之,大败吐蕃。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1.本诗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首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4

《国殇》(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楚辞”。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等。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军。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的敬佩之情。

二、词语解释

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悔改;

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

援玉抱兮击鸣鼓。援:拿着;

身既死兮神以灵。以:而;

三、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两层。

第一层:描写楚军将士英勇杀敌,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句,描写将士披甲操戈,准备战斗;

第二句,描写两军交锋;

第三四句,描写敌人兵多势众,楚军英勇战斗;

第五六句,描写敌人冲进楚军军营,楚军伤亡惨重;

第七八句,描写楚军将士勇武不屈;

第九十句,描写楚军全军覆灭,横尸疆场,天昏地暗,场面壮烈。

作者依照战斗的进程描写,展示了战斗的全过程,表现了楚军将士的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二层,祭奠楚军阵亡的将士的亡灵。

这一层是诗人对阵亡的将士们的深情礼赞。

前四句,描写将士们征战的精神,礼赞将士们刚武英勇,视死如归的精神;

后四句是感天动地的礼赞,活时凛然浩气,死后也是灵魂不散,虽死犹生。

学习要点:

场面描写完整,真切。

描写战争场面十分真切。前十句,记述楚军披挂出阵,与敌人交锋,兵败身死的全过程,层次十分清楚。既有大的场面,又有细节描写,还有气氛渲染。

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垫。

作者描写出战斗场景的气氛,从而引出对死者的礼赞。如旌旗蔽空,流矢交坠,鸣金击鼓,血撒疆场的战斗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气氛,衬托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楚军将士威武不屈的精神。

重点段落分析:

诗的第一部分。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5

关键词:室生犀星;《哈尔滨诗集》;洲国;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I313.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5-0021-005

1937年4至5月间,室生犀星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为期19天的旅行。他在神户港登船启程,抵达大连后途经奉天(今沈阳)等地,最终到达旅行目的地哈尔滨。这是室生犀星73年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海外旅行,对于此次旅行,他在游记《骆驼行》中这样写道:“有传言说我此次旅行收到了某些后援力量的资金赞助,事实上我并没有受到满铁的招待,亦或是某些后援的赞助,我只不过是拿着自己的钱去旅行而已。”(1)[1]446在此,室生犀星明确地指出自己的旅行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个人行为,这一点在他归国后创作的《哈尔滨诗集》以及长篇小说《大陆之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其他20世纪上半叶来到中国东北地区旅行的日本作家不同,室生犀星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当时风行的政治因素。诗人出身的他用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细腻的笔触,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当时的中国东北地区。

作为此次旅行的成果之一,《哈尔滨诗集》的出版显得姗姗来迟。1957年(昭和32年),《哈尔滨诗集》的初版终于由冬至书房刊行。室生犀星在诗集卷首感慨道:“昭和12年4月末的时候,我去满洲旅行,途经大连、奉天,最终来到哈尔滨住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想发表这部《哈尔滨诗集》,但是,20年了,却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2]这部时隔二十年终于发表的诗集,共收录《大连》、《石兽》、《哈尔滨之歌》等34首诗歌,其中最短的一首《荒野的王宫》只有3行,最长的一首《石兽》则达到108行。这些长短各异的诗歌按照作者在中国东北地区旅行的顺序串连在一起,将诗人落在各座城市的视线交织成一幅诗人风格的画卷重现在读者眼前。

一、“安静”的旅大堡垒

对于20世纪前半叶游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人而言,旅顺几乎是他们行程中必须安排的一站。这种独有的情愫源自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作为登陆中国东北的港口要地,争夺旅顺的战争异常激烈。整场战斗中日军的死亡人数达到6万多,仅在位于西线的二零三高地一处日军就损失了4.5万左右的兵力。为此,身为指挥官的乃木希典在战争结束后特意将二零三高地根据谐音改为“尔灵山”,以纪念在战斗中死去的日本士兵。《荒野的王宫》便是室生犀星在参观了这样的堡垒之后写下的短诗:

我睁大眼睛/在洁白如宾馆般的堡垒/侧耳倾听风儿即将掠过的声音[3]

只有三句的短诗展示出诗人一看一听两种感官。第二句“洁白如宾馆般的堡垒”是诗人看到的场景:对于“宾馆”这个比喻,人们脑海中大都会产生整齐划一的印象。位于旅顺的很多战壕、堡垒都是俄军作为永久工事修筑起来的,虽然炮火已经将其摧毁为残垣断壁,堡垒整齐划一的格局却并不会改变。因此,诗人此处的比喻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形象且贴近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同时,“洁白”这一形容词展现的则是作者对于惨烈战事的一种凭吊。在诗人眼中,这些死在战斗中的日本士兵都是“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的死是壮烈的也是圣洁的——“洁白”一词在此寄托了诗人对于士兵灵魂圣洁的一种追思和祭奠。在将战争遗址描绘得洁白肃穆之后,第三句对于诗人听觉的描写则为诗歌营造出“安静”的氛围。诗人在这里倾听的是“风即将掠过的声音”,以风声反衬现场的安静,愈加烘托出堡垒遗址肃穆的感觉。

整首诗歌最值得注目的地方是诗歌的题目——《荒野的王宫》。诗人将作为战争遗址原样保留的堡垒比喻为王宫,绝非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对于日本诗人室生犀星而言,眼前这片曾经战死过几万日本士兵的焦土,因为士兵们誓死效忠、勇往直前的“武士道”精神而显得无比“高贵、圣洁”;同时,由于这里长眠着“英烈”们的灵魂,又使得这片土地是那么的肃穆、安详。正是基于此种考虑,诗人才会选择“王宫”这样肃穆高贵的喻体来描述堡垒遗址,让诗歌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室生犀星的弟子伊藤信吉曾在其评传中称他为“避战的作家”。的确,在室生犀星的诗作中鲜能见到直接讴歌战争的作品。但是,诗人基于日本人自身民族情感的抒怀,却使得他的作品在对战死者的缅怀中不可避免地浸透了战争的痕迹。

二、荒野中的奉天“石兽”

《猫柳祭——犀星的满洲》的作者财部鸟子在《哈尔滨文化之旅》一文中提到:

日本传统诗的影响,在1889年出生的室生犀星的诗里,仍然很显著。俳句诗人,在旅行目的地,为了表达对当地土地的敬意,也写了俳句。这首在沈阳写的敬献诗,多达二十八联(2),题目叫《石兽》。[3]

姑且不提室生犀星的长诗《石兽》是否真的源自他对于当地土地的敬意,纵观诗歌总体,这首长诗确有日本传统俳句的特点:从诗歌的格式来看,这首长诗一共有二十七联,每联四句。虽然四句的格式与遵循“五七五”的俳句略有不同,但是其短小的风格却十分相像;从诗歌的表达方式来看,《石兽》的二十七联各自成景,干脆、简练地将诗人的所见所闻展现给读者。而且,室生犀星在此仅对这些场景进行客观描述,除了最后两节略有抒情的成分,其余二十五联都未见诗人直抒胸臆之处,这些创作方式都属于典型的俳句风格。与以诗言志的中国诗人不同,日本俳人更倾向于简练、真实地将自己所见到的景致还原,至于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还要靠读者自己来领悟。

诗歌中的“石兽”指的是位于昭陵(皇太极陵园)神道两边的石雕猛兽,共有石狮子一对、石貔貅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麒麟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称“石象生”,是帝王陵墓中主要的祭祀仪仗雕塑,含义各不相同。《石兽》中有几处对于石兽形象的描写:

描写战争的诗范文6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25课第2篇

教学设想:《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杜诗立足于现实,他的诗因此赢得了“诗史”的美称,《春望》所记载的正是战争给大唐国民带来沉重灾难的一段历史。八年级的学生,对唐朝历史,特别是安使之乱,十分熟悉,对杜甫及其诗作也有所了解。学习时可把唐朝历史和诗人的遭遇作为参考。鉴于这首诗有着婉转谐美的节奏韵律,鉴赏过程中,将以朗读为重点,以朗读带动其他环节,鉴赏诗的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国、深、溅、短、浑”等字词的意思,感受诗的语言美。

2、学习“拟人、对偶、借代、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感悟、鉴赏的能力。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人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点:诗人所运用的意象和刻画的形象。

学习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传情达意。

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课堂学习:

(一)激兴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面文字)

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以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快十年过去了,战争还没有结束。最近,由法国挑头,以美国为主力的“北约”,又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利比亚进行狂轰滥炸。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国家,他们用战争换来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反恐战争越反越恐,恐怖袭击年年不断,反而给当地人民带来真正的恐怖;“北约”在利比亚实行禁飞区,非但没有制止那里的人道灾难,反而给非洲带来了更多的难民。战争永远只会给发生战争的国家的人民带来沉痛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杜甫的《春望》来认识战争的本质吧。)

(二)真情朗读

1、正音朗读学生先听一遍录音,校准字音后自由朗读两遍。

2、感知朗读学生参看注解后自由朗读,弄懂诗歌的意思,不懂之处举手提出。

3、悟情朗读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看看有没有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提示学生参看注脚的写作背景)

4、示范朗读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指导提示:通过音量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读出诗的意味(内容意思)、韵味(韵律节奏)、情味(思想感情)和趣味(艺术境界)。

(三)细心鉴赏

1、检查预习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所喜欢诗句的赏析文字,其他同学对赏析进行评价。

2、逐联鉴赏 (1)首联描写长安春景,你能举出一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吗?你所举的与本联所写的有没有不同之处?

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几出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上两处借助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意象——莺、燕、花、草、雨,写出了充满活力的早春景象。而《春望》首联则勾勒出了长安城被战火蹂躏后草木丛生、一片荒芜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首联诗人直接写远望春景,颔联则间接写远望春景,对本联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感时连花都要落泪,恨别连鸟都会惊心。你赞同哪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开放性题,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诗可以有多种理解,欣赏时能进入境界。)学生充分发言之后,教师展示预设答案:

赞同①,“感时花溅泪”,是写花,写所见,这是诗人感伤国事;“恨别鸟惊心”,是写鸟,写所闻,这是诗人感伤家事。花香鸟语本是赏心悦目之物,但诗人却观花反落泪,闻鸟反惊心,这里用反衬手法突出忧国思家之情的深切。赞同②,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花、鸟本是自然物,诗人把自己的特殊心境移加到它们身上,连它们都为“国破”、“城春”感到悲伤,这样比直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伤,效果更强烈。

(3)颔联运用的对偶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颈联则用了对偶、借代和对比,看看本联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预设答案:用敌军来犯时报警的“烽烟”指代战争。灾难来临,会令人惶恐不安,“烽火连三月”,警报频响,战争还未打响,人们已经深陷恐惧之中,这更能突出战争的罪恶。把“家书”与“万金”对比,同样突出了战争已造成诗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烽烟”是写国事,“家书”是写家事,诗人用对偶巧妙地将国事与家事紧密相连,把“感时”与“恨别”融为一体,深化了忧国思家之情。

(4)尾联通过“白发”写忧国思家之“愁”。你能举出一两个以“白发”抒写爱国之“愁”的例子吗?你能举出一两个用某修辞手法写“愁”的佳句吗?请赏析它们和本联写“愁”的精彩之处。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秋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写“愁”的佳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白用夸张手法把“愁”写得有长度;李清照用夸张把“愁”写得有重量。在本联中,杜甫也用夸张,把“愁”写得有数量。三个人都运用了夸张这种修辞手法,都通过这种手法把原本抽象的愁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读着本联,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形象好像就在读者眼前。(四)主题探究本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五)拓展延伸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告要和平崛起,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请你用学习《春望》得到的启示谈谈你对中国提出这样的政治理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