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赤壁之战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1
■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后一个“乃”。)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梦溪笔谈・指南针》)(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之战》)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之战》)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2
“预备走舸,系于其尾”的意思是准备轻快的小船,将其系在战船的尾部。“走舸”,即小船。
该句出自《赤壁之战》,部分原文为: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翻译为:曹操的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于是调拨十只大小战船,装满干苇和枯柴,在里面灌上油,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树起旗帜,预备好轻快小船,系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称要投降。
(来源:文章屋网 )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3
而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连接两个成分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译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因果关系。可以译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结果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目的关系。可译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其 假设关系。常放在句首,可译为“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若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版》)②若使烛之武见秦若,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
承接关系。可译为“至,至于” “若夫”,引导整个句子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与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因 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因果关系引导结果,可译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②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看松庵记》)
以 并列关系。并列可译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则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5
2.有一天外面下大雨,老师满脸雨水地走进教室,在讲桌前不知道找什么东西,找了一会儿就问前排的同学:“我擦纸的脸呢?”
3.线段a是线段b的一半,那线段b是线段a的多少呢?(全班皆静,候高论,半晌后)线段b就是线段a的两半。(晕)
4.初中,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变形了……
5.一同学在下面闹,我们老师说:“你给我站到黑板上面去!!”高难度啊!
6.我初中老师讲题目喜欢投身其中――“我的底面半径是20cm,我的高是50cm,那么我……”下面有人说“是饭桶……”全班爆笑。
7.高中的代数老师:“说话不许出声音。”
8.某日,我们高中数学老师跟我们讲函数周期表时,讲到“周期”二字时激动地走下讲台,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还不了解周期啊,真的是猪都比你们聪明些。”然后他指着第一排的一个女生说:“你知道什么是周期吗?你跟他们解释一下。”全班均晕倒。
9.我们初中时候规定升国旗时要穿校服,结果总有一些人没有穿校服或者是单只穿裤子或者是衣服。然后每次升旗之前校长都拿着一个扩音喇叭在那里说:“有的同学不穿衣服,有的同学不穿裤子,有的就干脆衣服裤子都不穿。”
10.语文老师教《赤壁之战》,说起曹兵在华容道互相践踏,感慨道:人流是可怕的……
11.初中语文课的女老师刚从师大毕业,什么都好,就是喜欢突击式地抽同学上黑板默写名词解释。方法是,老师口述某个词,同学默写,并加解释。记得有一次,抽到一个不爱听讲的男生。老师一遍一遍地重复念“间或”,那男生抓着头皮在黑板前熬了好几分钟,突然刷刷刷地写下――:下流坯,不是好东西。全班爆笑,女老师气得面红耳赤,一句话都讲不出。
试卷上的爆笑答案
1.地理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是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某次考试,试卷上:中国的煤都是(黑的),中国的铁都是(硬的)。考完还说:老师怎么出那么简单的题目?
2.小学,一同学背诗,前面3句背得不那么费劲。最后一句:“一行白鹭上西天。”全班晕!
3.以前同学读课文,其中有一句:拿出芭蕉扇扇扇。本来停顿应该是拿出芭蕉扇,扇扇。那同学直接读成:拿出芭蕉,扇扇扇!
4.考试写:“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下句。有位天才学生答:“老鼠儿子会打洞”。我们整办公室的语文老师集体毫无形象地狂笑!
5.英语考试:how are you?怎么翻译?答案――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翻译?答案――怎么老是你?
6.B君在作文中要描述一个人的外貌,遇一字不会,遂悄声问同桌:“一副眼镜的‘副’字怎么写?”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6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必须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一、文言判断句特点及翻译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文言判断句的特点是主语和谓语直接相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文言里的“是”多作代词),而是借助语气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文言判断句主要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用“……者,……也”的。(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者”和“也”都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上“是”。)
例如:(1)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鸿门宴》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师说》
2.单用“者”或“也”的 。(“者”和“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
――《游褒禅山记》
(4)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治天下用处最大的,是政治上的根本事务。)
――晁错《论贵粟疏》
(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项脊轩志》
(6)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力量雄厚了,就是您秦国力量的削弱。)
――《烛之武退秦师》
(7)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石钟山记》
3.句尾用“者也”的。(“者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8)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
(9)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
――《晏子使楚》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系”等表示判断,有的还要用语气助词来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的“乃”“则”“即”“皆”等副词,皆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只是”。
例如:(10)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汉书・谷永传》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岳阳楼记》
(1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军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1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嬴只是东门的守门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
――《病梅馆记》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论语・为政》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你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一旦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红楼梦》
(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为”也兼有系词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1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安葬的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鸿门宴》
(四)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句中的“非”也兼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不是”。这是“非”的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19)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纸片一看,上面不是字而是画。)
――《促织》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
(五)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例如: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
(2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
――《赤壁之战》
(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动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2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赤壁之战》
(24)秦,虎狼之国。(秦国是虎狼似的国家。)
――《屈原列传》
(2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鸿门宴》
二、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文言疑问句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主要区别,一是疑问词不同,一是语序的不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含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语气副词,但所用的疑问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疑问句全不相同,所用的疑问代词、语气副词、固定结构,除个别的,也不相同。文言疑问句的翻译一定要把语气译出。文言表示疑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恶等)。
例如:(1)座中泣下谁最多?(在座的人中谁落泪最多?)
――《琵琶行》
(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给这好郎君,以后你想怎么办?)
――《孔雀东南飞》
(3)吾子其曷归?(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
――《左传・昭公元年》
(4)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子产说:“为什么?”)
――《新序・杂事》
(5)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
――《鸿门宴》
(6)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师说》
(7)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愚公移山》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懂得您的用意呢?)
――《齐桓晋文之事》
(二)单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耶(邪)、哉、诸等)。
例如:(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没有,可以吗?)
――《石钟山记》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何况那些在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
(1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
――《六国论》
(1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啊!)
――《病梅馆记》
(1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
(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季氏将伐颛臾》
(1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
(16)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石钟山记》
(17)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现在越国已经降服了,您还有什么要求呢?)
――《勾践灭吴》
(四)语气副词与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王侯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说赵太后》
(1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如今您的恩惠足以达到鸟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老百姓身上,又为什么呢?)
――《齐桓晋文之事》
(2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说》
(五)单用否定词。
例如:(2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还那么能吃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用固定结构。
例如:(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论语・学而》
(2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晏子使楚》
(25)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任随心意决定去留?)
――《归去来兮辞》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季氏将伐颛臾》
(27)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为什么一定要君王劳神费心,代行百官的职责呢?)
――《谏太宗十思疏》
三、文言被动句特点及翻译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文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形式。
(一)“于”字式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例如:(1)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那么,现在那些达官贵人,一旦犯了罪要受到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收留……)
――《五人墓碑记》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过,又不被时下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往往是由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军队被陈涉打败,土地被姓刘的人夺走。)
――《汉书・贾谊传》
(二)“为”字式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伶官传序》
(6)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7)今为速往,恐为操所先。(现在如不赶快前往,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
――《赤壁之战》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杀害。)
――《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鸿门宴》
(三)“见(受)”式
用“见”“见(受)……于……”表示被动。例如:(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猜疑,忠诚却遭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屈原列传》
(1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列传》
(1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地被有道德修养的人取笑。)
――《庄子・秋水》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的控制。)
――《赤壁之战》
(四)“被”字式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先生被捕,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
(1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无标志式
动词本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含被动意味。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六国论》
(1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
――《屈原列传》
四、文言省略句特点及翻译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永州的郊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碰过的草木,全部都会死去。)
――《捕蛇者说》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对张良说:“……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鸿门宴》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送东阳马生序》
(4)(曹刿)问:“(公)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问:“(您)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曹刿论战》
例(1)承前省;例(2)蒙后省;例(3)自述中省略;例(4)对话中省略。
(二)省略谓语动词。
例如:(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曹刿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中间,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论语・述而》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上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8)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子丹到荆轲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六国论》
例(5)、例(6)、例(7)省略谓语动词;例(8)省略动词短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例如:(9)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尉官拔出宝剑,吴广奋起,夺过杀死尉官。)
――《陈涉世家》
(10)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注:“令”省略兼语)(每个字做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坚固。)
――《活板》
(1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项王说:“真是壮士!给他一杯酒。”于是左右就给一大杯酒。)
――《鸿门宴》
2.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12)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同共谋大事。)
――《鸿门宴》
(13)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桃花源记》
(1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往柱子上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如:(15)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杞子从郑国派向秦国报告。)
――《之战》
(16)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希望让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1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回到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例如:(1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鸿门宴》
(1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现在把钟磬放水里。)
――《石钟山记》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非心服也。(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的原因,被他的军威所迫罢了。)
――《赤壁之战》
(2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一百金把它买到。)
――《荆轲刺秦王》
(22)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早上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三峡》
(六)省略分句。
例如:(2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
五、文言变式句特点及翻译
所谓变式句(又叫倒装句),是比较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句式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四种。
(一)主语后置(或曰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愚公移山》
(2)甚矣哉为欺也!(做这种骗人的事太过分了啊!)
――《卖柑者言》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石钟山记》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能放松抄写工作。)
――《送东阳马生序》
(5)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7)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鸿门宴》
(8)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鸿门宴》
(9)子何恃而往?(您凭什么前往呢?)
――《为学》
c.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师说》
(11)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
(12)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是说我啊。)
――《庄子・秋水》
(1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
(1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季氏将伐颛臾》
(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曹操《求贤令》
2.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6)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17)不然,籍何以至此?(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鸿门宴》
b.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诗经・氓》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为政》
c.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2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限制性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而修饰性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后者则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四种格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的三个子孙。)
――《愚公移山》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个的人,也没有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的石头,到处都是。)
――《石钟山记》
2.“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的官员,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五人墓碑记》
3.“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如:(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的庙堂[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处在的江湖 [指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岳阳楼记》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的爪牙,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的缘故]。)
――《荀子・劝学》
4.“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的格式。
例如:(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替长安君配备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触龙说赵太后》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刀和箭头,用它铸成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过秦论》
(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的四周有十几亩土地,院子里还有草屋。)
――《归园田居》
(四)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都要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因此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介词结构“于……”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少数则只能作。
例如:(1)青,取之,而青……(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荀子・劝学》
(2)得双石……([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石钟山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有的人死得。或译为“人总有一死,有的重,有的轻”)
――《报任安书》
(4)公与之乘,战。(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乎……”后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如:(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荀子・劝学》
(6)生,其闻道也固先,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师说》
例(6)“乎吾前”也可译为:在我前面出生的人,而句中的“乎吾”今译时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3.介词结构“以……”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7)为坛而盟,祭。(筑起高台盟誓,[用尉官的头]作祭品。)
――《陈涉世家》
(8)掭,不出。([用尖草]搅动,蟋蟀仍不出来。)
――《促织》
【备考训练】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图。
B.这个人一定有认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2.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政。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烈(注,人名)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汉书・疏广传》)
3.从令纵敌,非良将也。(《三国志・曹彰传》)
4.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
5.闻太子所欲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庄子・说剑》)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①?”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②”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桀(夏桀)其孰为此?
2.何谓得之于心?(元好问《射说》)
3.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使尧在上,咎繇(人名,法官)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理政》)
5.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责力传》)
6.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
7.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唐・孙樵《书褒城驿壁》)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选择题。
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的正确译文是()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2.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D.请而反之。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鸠,同“纠”,聚集)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刘向《说苑・理政》)
3.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使力也。(《汉书・丙吉传》)
4.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魏泰《东轩笔记》)
2.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石之铿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
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苏轼《放鹤亭记》)
7.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