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作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大名著的作者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1

[关键词] 四大名著;翻拍;影响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不仅是古典四大名著,也是当今提升人文内涵的阅读经典。在“眼球经济”的今天,被重新翻拍也就成为“自然”。 电影、动画、游戏层出不穷,形成一股股热潮,并且一次次升温。

一、“四大名著”不断翻拍的现状

“四大名著”的翻拍推动了国内影视剧市场的繁荣,也重新唤醒了受众对经典意义和价值的审视和思考。但“翻拍自然难免有‘借鸡生蛋’之嫌,也就避免不了‘遗传与变异’的命运”[1]。

(一)随意想象

“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我们追怀既往、感知历史的心灵驿站。当下一些编剧以所谓的“看点”为要旨,一切人物故事不再坚守原著的血脉,因“紧跟形势” 而胡编乱造。如怪异雷人的台词、尺度较宽的情爱、荒诞不经的剧情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成为映照当下纷繁的社会现象随意涂抹的人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代人物形象的偶像化诉求是不同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但翻拍也应有对影视艺术的执著和严谨。不是“合理”想象的文学作品,只能说明是对保护传承文学遗产的无知与无妄。

(二)“一锅乱炖”

在所谓“推陈出新”的旗帜下,将古装、言情、偶像等各种足以使影视剧大卖的时尚元素全部加入。使用电脑特技增加浪漫多彩的氛围,通过华丽浪漫的服装、造型及大肆宣传为演员进行多重包装,注重的大多是视觉效果,而在内容上却很少有所突破创新,甚至对原著“不忠不肖”, 过度关注人物情感,走出了一条“一切皆有可能”的道路,把观众当弱智和花痴。

不可否认,制造视觉奇观,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官享受,也是丰富影视剧可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内容上的无厘头地颠覆和虚构缥缈地“混搭”,也确实换来了娱乐的轻松,无形中为生活在现实压力中的人们减了压,也迎合了青少年文化的审美需求和娱乐心理,可以说是符合现今当下的时代价值观。但事物是讲究分寸的,文艺创作讲究原创性,改变原著中与如今时代不符的情节剧情,一味迎合观众,博取笑声,最终只能落得毁坏经典的诟病。

(三)资源浪费

1982年国庆节,央视播放了《西游记》试集《除妖乌鸡国》,打响了四大名著上荧屏的第一枪。[2]近两年“四大名著”的翻拍剧在数量上已经呈现“井喷”的状况:荧屏上出现了曹操方唱罢、宝玉就出场的“景观”。长此以往,不但使电视剧题材单一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而且时间间隔太近,导致观众反胃、资源浪费,无异于饮鸩止渴。

影视翻拍关注古典名著固然是好事,然而,仅仅着眼于挖掘其中的经济效益,也是要担风险的。俗话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也应记住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是不能用经济杠杆来衡量的。

二、“四大名著”翻拍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

虽然观众需要找到符合时代口味的偶像来使文学人物形象现实化,虽然主创人员也经过多重工艺的加工,但扎堆儿名著的翻拍剧不但没有超越老版、得到观众认可,而且还给年轻观众带来了消极的反应。

(一)影响人格塑造

“四大名著”不断被翻拍,可谓是我国影视产业以退为进、扩张市场的一种战略选择,但翻拍并不代表为了剧情强行篡改名著。比如新版《水浒传》难掩美女如云,尤其是将“”潘金莲做了“历史同情”处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豪气也被妩媚柔情点缀;新版《红楼梦》导演李少红 “用诗意的画面去阐释哲学的生存状态”,只是为了衬托美好背后的荒凉和惨烈。似乎每个角色都在期许美丽和爱情。其实“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里有“女儿国”之外,其他三部的女人只是点缀。

这种流行的翻拍剧,会让年轻女性沉迷于电视剧里女主人公那种争宠、幽怨甚至自轻自贱的心境,也会让年轻男性失去阳刚、果敢,男子汉气概不足,如今的伪娘也不能不说是受到影响的一个“副产品”。这样既伤害了观众的感情,又不利于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保存和传承,最终只是对文化的忽视和功利性的截取。

(二)诱发浮躁心态

2010年,可谓中国经典的翻拍年,新版《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连续剧陆续登场,但潘金莲“寂寞”了,唐僧“恋爱”了,黛玉“裸死”了……新版《红楼梦》被指“超现实太离奇”,《三国演义》成了偶像剧……以致新版《红楼梦》在青岛电视台首播取得9.3%高收视率后,之后不断下滑。[3]收视率的低下,其实与主创人员“追赶时髦”有关: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去诠释古代,甚至完全按照言情小说思路来写。实际上翻拍剧最见功力,丰富的文史知识是必备的修养。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取信于人。像新版《红楼梦》审美追求和设计都很大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让黛玉“裸死”却备受观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表现的对象是错的。再如新版《水浒传》,时空错乱,人物失去灵魂,制作粗糙。这些均让“80后”“90后”,甚至“00后”感觉剧本好写、剧作好拍、金钱好挣,翻拍似一种吸金工具。实际上,精品来自严谨的创作态度,其创作理想都应是 “写出别人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三)误读经典作品

“含着芯片长大的一代”,阅读习惯已深深打上了网络的烙印,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娱乐性的阅读,使他们对文学的需求则更多追求一种视觉化、影像化的文学欣赏,应运而生的影视可能是他们了解名著的一个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翻拍自有它的积极性。但翻拍不等于“糟蹋”, 必须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而且创新还不能超越观众的承受范围。新《三国》中关羽自杀身亡的情节,就让三国迷感到愤怒:“为什么一代武圣要自杀?依照关羽的性格,即使到最后关头肯定也要流尽最后一滴血,他又不是日本武士,打不赢就自杀?”[4]新版《红楼梦》也不再讲述一个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只演绎了一群痴男怨女的情感纠葛。当年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难道没有超越宝黛爱情的魅力?大唐高僧玄奘“舍身求法”,被鲁迅尊其是“中国的脊梁”。结果在新版《西游记》中竟有,岂不笑话?这样做,看似丰富了人物性格,但却混淆了是非善恶,歪曲了原著。这种不惜“胡编”注水来“稀释”原著,只是使经典变成闹剧。对此,有观众提出:我们想娱乐,但并不想被娱乐,全民娱乐的只能是时代,不能是智商。广电总局于2010年4月也叫停了“四大名著”的翻拍,算是还“四大名著”一个清静吧。

三、翻拍剧的正确走向

在“商业利益”“文化之根”“经典魅力”“敬畏之心”等词语的冲击下,名著翻拍路在何方?

(一)应开掘一些具有“精神养料”的“娱乐富矿”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需要有新兴的传播媒介,来提起年轻观众了解经典作品的兴趣。虽然貂蝉属于颇具牺牲精神的当今女强人,虽然潘金莲变为清纯善良的良家妇女,虽然铁扇公主被处理为自怨自艾的家庭主妇,虽然自由泼辣的晴雯以真性情示人,虽然剧作背负着“弱智”“低端”“山寨”等骂名,但往往是一面被批评为“脑残”,一面又获得热捧。如高希希版的新《三国》自从开播后,其收视率基本位于黄金时段前三名,综合收视率则高达4%以上。

事实上,每一部翻拍剧的出现都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像新版《红楼梦》,即便毁誉参半,但刚一开播时,还是取得了9.3%的超高收视率。虽然一些文化界人士也指出,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但重拍经典还是要从原著的精神内核生发出新的体悟。这既挑战着编导人员的艺术功力,也挑战着人们对于经典的情感和记忆。如果编导们能正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文化娱乐的需求,拍摄出能给他们增加些许“精神养料”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翻拍剧,从商业价值上考量,还是可以成为蓬勃发展的影视剧产业的又一座“富矿”。

(二)应力避急功近利和盲目跟风

名著翻拍虽然填补了荧屏的空白,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名著扎堆儿出现,肯定不是正常的情况。若追根求源,都是经济利益惹的祸。因为四大名著戏都有庞大的体量,都有相当的号召力,都能沸沸扬扬地抢占娱乐版面造成“未拍先红”的局面,巨额的投资有稳定的回报。于是电视剧出品方急功近利,老想借船出海,很少力推原创;老想一本万利,不想从头做起。结果形成我国电视剧产业飞速增长、质量却并未提高的局面。另外,近年影视剧在创作上也存在着一股盲目的攀比之风:攀比投入、攀比制作、攀比场面、攀比豪华,这使得一些作品往往流于营造视觉,缺少经得住回味与咀嚼的内容。

如今我国翻拍剧大多在原作与创新之间徘徊,使得人物塑造以及人物背后故事的处理备受考验,以致新版的“四大名著”的翻拍褪去了光环,得到了板砖。

(三)(主创)应持有真诚的态度与平和的心态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业并不是不想超越平凡,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取悦观众,它的主要策略是运用技巧。”[5]运用何种技巧翻拍达到“取悦观众”的目的呢?这是主创人员应该正视的问题。

对于经典的翻拍,应遵循其应有的 “人文关怀”。既能具备现代色彩,又尽量避免只为迎合当下观众的欣赏趣味。在日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讲究经济效益是影视剧拍摄无法回避的现实。但重拍经典一定要远离浮躁与功利的心态,切忌为“眼球经济”而制造噱头。“任意删减剧情……或是加入太多的情爱戏,或是让英雄人物世俗化、粗鄙化,或者反面人物的人性模糊化等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而且也是对经典作品的严重亵渎。”[6]因此创作视角要独特,创作态度要端正,要在原剧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

翻拍经典,已被西方影视界证明是一条经久不衰的艺术之路。既能解决剧本荒的难题,又能凭借原著吸引更多的观众,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捷径。但翻拍不是简单的复制,贵在出新。而创新并非是为了收视率而烹饪出的文化“乱炖”,翻拍名著的关键在于发掘当代价值。现今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翻拍剧的七十二变仍会继续,希望在更丰满的剧本和更精良的制作之后,有望成为新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王秀芹.“四大名著”翻拍热 改编岂能“乱炖”[N].人民日报,2010-07-16.

[2] 李星文.四大名著翻拍热缺乏理性[J].大众电影,2007(23).

[3] 李法宝.从好莱坞看我国影视剧翻拍困境[J].文艺争鸣,2010(08).

[4] 梁燕芬.《三国》导演有何权力让关公自杀?[N].新快报,2010-06-09.

[5]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4.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2

这本书主要是写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历程。

《西游记》是一部以浪漫主义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神话小说,代表了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最高成就。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它在艺术上推陈出新,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渗透着美好的理想成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

唐僧的性格特点是“愚诚”;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聪明机智、勇于反抗、不怕困难、追求自由;猪八戒的性格中有矛盾两面:头脑简单,忠奸不分,但他的小算盘打得很细;沙僧的性格特点是质朴老实、法力不高、待人真诚。

作者大量使用谐词戏语,不仅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调,而且也渗透着异常浓烈的调侃的西戏谑韵味,读起来不但忍俊不禁,而且能够会意其中之味给人意味永隽的感觉,从而形成小说所特有的语言风格:轻快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3

一说起这个学期的第一单元语文考试,到现在,我的心还紧张。

那一次语文考试,我很流畅地写完了基础题,写到阅读题的第一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哈姆雷特是什么东东啊?吴老师上课可没有讲过呀!叫我怎么写呀!这么可怕的题目!唉!算了,我拼了,写了一个:有一千个爱读书的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后接着继续往下写。可是,写了没多久,我又碰到了一个“在一百分路上的障碍”:你知道《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外还有一本四大名著吗?请写出主要人物和作者。我想,哎哟!出题的'人啊!我家里正好是十大名著,不是四大名著啊!突然,我想它不是让我写知道不知道吗?我就写个“不知道”好了。于是,我最后写好作文就把试卷交了。

在交了试卷之后,我想起来了,那一本书是《西游记》呀!那一题可是3分啊!再加上那题什么哈姆雷特又是乱写的,而且一些小题也会因为粗心而错!我这次语文考试肯定考不好。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4

曾几何时,这个从浙江走出去的娇美女子,几乎就是古典美人“活招牌”,她烟眉微蹙、婉约动人,一度频繁出现在各种古装剧中。她是唯一一个将中国四大名著都演绎过的女演员。《红楼梦》里的秦可卿,《西游记》里的仙女,《三国演义》里的小乔,《水浒传》里的李师师,她与生俱来的古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第一次见到何晴,是在长春电影节的酒会上,她一袭黑裙,皮肤光洁,岁月在她的脸上似乎没留下什么痕迹。与她交谈,她声音轻柔,礼貌而友好,让我觉得那个喧嚣的场合因为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人而美好。现在的何晴,越来越少地参加社交活动,她说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孩子,她说她现在的生活很单纯,而自己很享受这份沉静。

古典之美,演遍“四大名著”

1978年, 14岁的何晴考入浙江昆剧院学员班。19岁时初登银幕,在故事片《少林俗家弟子》中饰演女主角小琴。之后在《西游记》里饰演了菩萨化身的仙女,3年后,又在影片《红楼梦》中饰演秦可卿。拥有靓丽清秀的古典美及温柔恬静气质的何晴,出色完成了这一人物的塑造,受到了创作者和评论界的好评。

此后接二连三地饰演了电视剧《水浒》中的李师师、《三国》中的小乔,《红伶泪》中的筱丹桂、《上海》中的白黛林、《女子别动队》中的凌曼云、《青青河边草》中的华又琳、《戏说慈禧》中的慈安。她把握人物准确,表演真切朴实,轻松自然,出色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生动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她在影视片中亦古亦今的形象优势及观众的认可。

郭蔷:拍戏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何晴:电影或电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创作班子,整体性的素质特别高,才能出一部好作品。现在好的剧本实在太少了。

郭蔷:在你演过的四大名著中,你比较喜欢哪个角色?

何晴:我还是喜欢《西游记》里的仙女,那是我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郭蔷:接到角色时,你是怎么把握的?比如“四大名著”中的角色。

何晴:拍《西游记》时我还不到20岁,在《西游记》之《坎途逢三难》里演了小仙女怜怜。怜怜很年轻,应该是青春活泼,娇美可爱的。也这一部戏开始我真正与四大古典名著影视剧结缘。在我心目中,小乔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对家和丈夫都应该非常爱,她应该具有高贵而典雅的气质。《水浒传》里的李师师完全是一个跳跃性的人物,好在我曾经主演过一部16集的电视剧《李师师》,那是一个全本的李师师。我对她的背景从小到死都非常了解。古时候的这种青楼女子,和现在的风尘女子有着天壤之别,那个时候是卖艺不卖身,什么是艺?就是琴棋书画。为什么皇上那么钟爱李师师,她一定有她超人之处。而《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一个文弱而又好强的悲剧人物。

郭蔷:感觉你接的古装戏比较多,四大名著之外,还有一些清宫戏啊,武侠戏啊。这是因为你气质很古典的原因吧。

何晴:其实,各占一半吧,至于气质,我觉得气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因为我从小是学昆曲的,看一些古典名著是我们当时学习的任务之一,其实看书,尤其是文言文和古文的,对培养演员的修养真的很有帮助,怎么说呢,气质应该是有文化底蕴垫底的东西吧,何况昆曲本身也是很雅的一种艺术形式。

盛年之美平淡温润

一个有爱的女人,内心的宽广是无法估量的。现在的何晴,心态平和,在纹丝不动的美丽表象下,实现着内心的蜕变。从古装剧到现代剧,从青春少女到母亲,在荧屏上,何晴所塑造过的角色不计其数,因此,她也被许多剧评人称为“最具弹性的女演员”

在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里何晴饰演包惜弱,说真的,何晴版的包惜弱是我个人认为最贴近角色性格的,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坚强的包惜弱被何晴演绎得很到位。

郭蔷:最近的一部新戏是什么?

何晴:07年的《孩子你在哪里》和08年的《碧血剑》。《孩子你在哪里》是一部讲拐卖儿童的电视剧,我在里面演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我发现根本不需要酝酿的时间,只要一想起自己儿子,整个情绪就都出来了。

郭蔷:你从小的志愿就是当演员吗?

何晴:这个小时候没怎么想过,当演员也是自然而然的,我应该是比较喜欢当老师吧。

郭蔷:你最喜欢自己创作的哪部作品?

何晴:目前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千秋之约》,这是一部以教育为背景的片子。

郭蔷:你觉得自己在“态度上”改变得多吗?与20年前相比。

何晴:人到中年,态度很重要,无论是你的态度、感悟还是视点,肯定都会跟过去大不一样。处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女人,经历生活,观念、思想都很成熟,对人生更有独特把握的视角。如果说年轻的女人,她们漂亮、飞扬,那么成熟的女人则更有看透人生的从容和淡定。

郭蔷:现在最想演什么样的角色?

何晴:演一些我这个年龄段女人的戏。演女教师、女法官、母亲,演她们的情感,她们的人生。但可惜的是,关注这类女性的本子很少,机会也很少。我希望塑造一个与我年龄相符角色。中年是最丰富多彩的一个阶段,人的心理也最复杂,所以对演技的要求很高。我觉得我完全有能力把“中年戏”演得入木三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演员最成熟的标志吧。

永远相信爱情

何晴低调真实,她从不隐瞒自己的实际年龄,她说“再演比自己年纪小太多的角色,观众会恶心,自己也会恶心的。”她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爱,无论是儿子、事业,还是爱情。

郭蔷:你现在接戏多吗?

何晴:不多,因为我必须要有更多的时间陪儿子,他才八岁,正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各方面都需要我,不想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

郭蔷:你是个有安全感的人吗?

何晴:当然,在儿子的身边我感觉最安全。

郭蔷:你还相信爱情吗?

何晴:当然相信啊,爱情是美好的,我一直相信有完美的爱情。演戏剧出身的人,内心都有一种完美情结。

郭蔷:肯为爱情(或对方)改变或付出吗?

何晴:改变不会吧,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了,但我是个肯为爱付出的人。

后记:采访她的短短十五分钟里,她坦率、干净,不忌讳说出自己的年龄。她爱工作,爱儿子,相信爱情。我并没有问及何晴更多的私人生活,我已经了解到她是一个好母亲,也是一个对工作充满热爱的人,这,足够了。正如她自己说的:“人一定要单纯,这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何晴:演员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5

一、影视资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大量国内外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语文课文的选取、编纂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影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动人事迹曾多次被拍摄成影片;又如初中语文课文《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分别选自于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文学名著也被多次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影视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西厢记》《雷雨》《茶馆》《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老人与海》《哈姆雷特》《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可见,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影视文学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这也为开发影视资源,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影视作品能加深初中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的研究者对中学生了解与阅读文学名著作品的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5%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欣赏文学名著。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爱玩是他们的特点,所以初中生很难静下心来,捧着书本悉心阅读。尤其是由简易文言文编撰的四大名著,里面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理清人物关系与作者的写作思路已经令他们感到吃力、枯燥与无味。而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恰好能拉近学生与文学名著之间的距离,其直观、生动的语言和画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再阅读文本就不会那么费劲了。但是在选择这种途径进行阅读时,学生一定要选择那些改编后极为贴近原著的影视作品版本。否则,不但不能帮助学生阅读,反而会令学生曲解文本的意思。

三、影视资源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四大名著的作者范文6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