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1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探究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从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普及化就业”时代也随之来临。据中国教育部信息统计,最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650万人,2012年680万人,2013年达到69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近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在70%~80%之间徘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社会对就业人员的有效需求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规模,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与社会需求有限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二)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四)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五)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2)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3)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高校办学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0页)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3)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3)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前言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此后,最难就业季的话题日益引人关注。从数字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到了大众化的阶段。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但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26.9%。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精英化就业的瓦解,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将没有可能如刚恢复高考时的毕业生那样备受市场青睐,“机关、企事业单位抢着要”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众多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即“失业”,不得不面临就业困难的现实情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源自西方,指的是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转变为培养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不同行业专业人才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具体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1]其中,“量”指的是高等院校的实际入学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质”则包含了教育的具体方式和方法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及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各种变化情况。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局面。2001年~2015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2001年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待业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就业方面,实际就业率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进步,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而通过对大量即将毕业大学生的调查走访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忧心忡忡的表示,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情况表示“不太乐观”,甚至是“很担心”。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种说法并不新鲜,大学生就业难是近些年国内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现在越来越厉害,四处求职、求职无门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而大学生们找工作的心态越来焦虑。[2]2014年的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5年统计数据已超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们现在深陷就业难题中。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现如今,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正确。很多学生都热衷于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等地区就业,于是在毕业之后便“扎堆儿”到大城市、大企业寻找工作机会,并渴望高福利待遇。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尤其对一些自我期许过高,但综合实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而言,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为此,为减少就业困难的出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十分重要。高校要积极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引导,帮助其做好对自身就业竞争实力的客观认识,并引导其适当降低“期望值”,实现在更广的领域就业。要引导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就业现状,扭转陈旧的就业观念。

2、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

高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注重学生平时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而且时刻关注学生求职进展情况。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和企业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紧扣市场行情进行专业设置。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在毕业前夕,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对那些就业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要予以重视,并指派专门的教师等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辅导。对赴外地用人单位应聘的学生,学校专门组织考前培训,并安排带队教师统一组织前往。并广泛邀请就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举办就业报告会,通过其就业历程和就业经验的现身说法,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氛围。

3、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校园、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互为补充的市场服务体系,搭建就业双选平台,切实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在全面利用常规宣传途径的同时,招生就业处启动大学生就业报刊进公寓、就业信息进班级、大学生微信公众号等服务项目,快捷便利地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覆盖面,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无缝对接。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实名登记,还可以通过人社、教育、院校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充分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切实澄清未就业毕业生底数,为需要就业帮助的毕业生健全实名登记数据库。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向毕业生敞开大门,随时登记、确保毕业生实名登记内容不漏项、无错项,以便开展后续就业服务。

4、加强就业政策扶持

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还需要积极的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例如,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并对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大学生等给予一定的求职补贴,离校前全部发放到位。各地区也可以按照本地无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更好的解决当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5、加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和扶持力度

现如今,很多学生都一味的在走就业这条路,却忽视了自我创业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并不需要把进入职场做为唯一选项,也可以积极的选择自己创业寻求发展。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还要注意积极鼓励和扶持其创业。在校期间,高校即可通过发放政策性文件、现场面对面解说的方式为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以及创业趋势,帮助其开拓就业视野、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开展各种创业培训项目,培养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助力行动”,提高大学生创业实战能力,支持更多大学生走上成功创业道路,举办创业培训讲习所、创业模拟练实招等创业培训板块系列活动。各地区也要积极的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通过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建设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一站式服务”以及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及时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周转等问题。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十分明显的就业困难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大学生本身以及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息息相关。通过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需要积极的从多方面出发,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竞争水平,并做好相应的引导和扶持、服务工作等,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育琛,武毅英.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再审视——基于对某省两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4(6)1-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1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主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以前我国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都是以接收高校毕业生为主渠道。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首先是政府机构的精简,因此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大幅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即使招聘,多数都以公务员考试形式为主。其次,国有大型企业也在减员增效。所以,目前我国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传统的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在逐渐下降。

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大势所趋。但不是每个都能有效地和毕业生形成对接。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单位形象,故意抬高准入门槛,造成了人才浪费。有些单位为了能够马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直接招聘有经验的人。这此行为都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学校因素

学科专业设置不平衡。学校开办专业的出发点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学校的经济效益办学条件。对于那些投资少而具备开设条件的热门专业就大幅度招生,对于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强的专业招生也多。而从各个高校来看,新专业的设立又具有盲目性的特点,忽略了社会的现实需求,从而造成了毕业生供需不平衡

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及教材,从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对毕业生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思想、方法和机制呆滞、刻版、不灵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机制的需求。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3个人因素

观念落后和期望值过高。传统的“铁饭碗”式就业观念还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选择,从而把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得过重,没有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份理想的好工作”的陈旧观念上。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或小城市、小公司就业,不愿意到西部工作,而往较发达的沿海挤,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在不良择业心理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

毕业生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扩招以来,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相对不大,使毕业生质量有所下降。加之一些大学生竞争意识不强,只满足于应学的课程,缺乏宽广的知识面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很差,在就业的过程中紧张、胆怯、缺乏自信,进而不能良好地展现自己,因此错失了许多就业的良机。

大学生“就业难”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以大量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不能找到用人单位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市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但是,从总人口中的大学生占有比例看,中国的大学生并不多;从人才分布状态看,只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人才拥挤;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看,市场的需求潜力还是很大的;从人才的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还有极大的吸纳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象社会主流媒体所宣传的那么难。

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制度上、市场上、大学生自身因素上确实有很多难点影响大学生就业。这些因素不是单方面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体制、大学生期望值过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滞后和就业指导不力以及人们传统思维定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市场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关键是一些制度性因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导致“就业难”的根源入手。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国家某些现行的制度和管理体制,以及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根源性问题,所以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着力从这两方面入手。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起来很难见成效。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考虑,就是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师资力量,注重素质培养,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尹芬.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相关性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问题分析 原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来讲,大学生应该是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那么大学生从一个学校人走向社会变成再一名合格的企业人。从自身的思想,心态,说话上成功的转变,要尽量的减少自己少走人生的弯路,尽快地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能够顺利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却是摆在每一位大学生面前的一大严峻问题。由于学校的教育方式和企业在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理念与价值观体现,企业人是直接面临社会的残酷形势和激烈竞争性,大学生还在充满美好理想的环境下生活。而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社会职能角色转变,能否实现顺利的转变将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起着很大的影响。企业人与学校人有很大的本质区别,存在不同的结果导向,这就要求现在的大学生从在学校里面的思想,行为和心态上摆脱校园这张温床的环境和观念,迅速地与企业连起来,融入到企业生活之中,努力的寻找自己与企业的契合点。当我们试着从微观的层面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时候,本着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就不难的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1大学生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一般高职院校专业学习3年一个周期,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远远高于这个速度,不少大学生仍持有“大学就是天堂”的想法,在大学生活中,沉迷游戏、玩乐、享受,忘却了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三年下来,肚子里“货”就很少了,结果导致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处于不利的位置。

2大学生把握信息不对称,找合适工作难

我国高职院校满足社会需求的“适岗人才”不足,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教育和人才需求上严重脱节。这使得大学生,招生时是热门专业,分配时变成了供大于求的冷门学生。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明显理解时事和政策的关注程度有限,对于企业的招工信息不敏感,使得“就业更难。

3大学生期望过高,流向扎堆

目前,大学生毕业的平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在期望上,很多大学生要求3000-4000元,同时也有很多期盼一出来就拿十万年薪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就有抗拒工作的想法。就流向上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去考公务员、选调生,进国企,而结果是进的人很少,反而错失了更多的良好就业机会;就地区上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去一线城市,“蚁族”问题凸显,而相对有需要的中小城市,却没有足够的人才,大多数毕业生跻身一线城市。这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峻程度化。

4大学生心态不稳,比较浮躁,责任感不强

功利主义在大学盛行,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就不能沉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工作中,又觉得工资少,心态不平衡,抱怨心态盛行,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自身素质、心态没有及时从学校人调整过来,结果导致自己工作岗位频繁的跳动。

5处理人际关系经验不足

除了要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之外,积极处理好周边的人际关系也十分重要。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人际关系处理上经验不足,所谓“出身牛犊不怕虎”使得与上司和周围同事关系不融洽。

诸如此上,大学生就业难存在许多问题,学校在大学生就业中也可以采取能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帮企业解决了招工难的困扰。同时也希望大学生能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黄劲宝.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高校探索,2007.?

[3]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10.?

[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5]徐平福.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南.2010.?

[6]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上)[J].理工高教研究,2002.

[7]王燕,吴文娟,周晓燕.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8]范萍.浅谈“80”后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恩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当前2013年来说随着各地春季招聘的陆续开始,大学生就业有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日前,调查显示,2013年应届毕业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正在取代传统的招聘会,成为应届生投递简历的最重要的渠道。求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仅有27.5%的毕业生在秋季招聘中受到了企业的offer,超过7城的人尚未被任何单位录用,签约率不足三成,在秋季招聘中,有36.1%的应届生因为准备考研、出国深造等原因,尚未参加过求职行为。随着考研成绩及录取工作的完成,这部分应届生里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到春季求职大军中,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毕业等于失业”的恐慌则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应届毕业生的头上。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也即将面对就业的考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2.2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态度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

2.3 高校的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3.1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3.2 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

3.3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4 社会等其他方面对策

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最后加强宣传,切实改变大学生择业观。通过全社会的宣传力量,引导毕业生脚踏实地,先从最基层做起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有志向的年轻人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劲宝.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高校探索,2007.

[2]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10.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4]徐平福.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南.2010.1.

[5]程克坚.信息不对称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2009.10.

[6]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2007.03.

[7]董笑.大学生就业之我见。2009.1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 对策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目在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到2001年增加到1214万人,而2002年已经达到1400万人。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与2001年相比,总数增加了27万人,增长了23%。200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人,与2002年相比,总数增加了67万人,增长了46%。直至近日,2008年教育部预计将有550万人毕业,与2003年相比总数增加了238万人,增长了159.43%。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规模,目前仍紧缺的就业市场一时难以充分吸收所有毕业生。这样严峻的形式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比过去更难了,是哪些原因促使今天问题的出现: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还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又或是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过高,好高骛远而导致的自愿失业,这都值得我们为之讨论。

一、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

我们先从最熟知的“供需均衡”理论开始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假设各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是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品,而社会劳动力需求市场是需求方。只有当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点时,社会才不会存在失业现象。如图1所示

只有当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A点时,供需才能达到平衡。而此时供需之间供需平衡量为0Q1,均衡价为0P1。但是当各高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后,图1则发生了变化。

如图2所示

在图2中我们发现,当毕业生的规模开始逐渐壮大的时候,供给曲线S向下平移到了S’,而同时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供给量。因此,需求曲线D也相应的向上平移到D’。此时新的供需曲线相交于A’点上,形成了新的供给平衡。但这时的均衡收入不再是略高的0P1,而下降为0P2。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有不少大学生选择考研,又或是等待更好的岗位来临,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等待能换来比现在更好的选择。因此自愿失业现象在当今社会是普遍存在着的。我们就图三来进行分析。

图三所表现的正是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的自愿失业。在图中Ld代表市场上所需求的劳动力总量,Ls代表市场上所提供的劳动力总数。当Ls与Ld相交于E点时,劳动供给方和劳动需求方在0Wo的工资报酬上达到均衡,此时劳动力供给平衡,数量为0Lo。但是这个图仅表现出在0Wo的工资报酬下,整个劳动力供给方仅有0-Lo的毕业生选择就业,仍有Lo-Lf的毕业生选择自动放弃就业,因此而形成自愿失业的现象。对于自愿失业现象,有的学者认为是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过高所造成的,他们所选择的考研仅是逃避求职压力的最好借口;但有的学者则认为大学毕业生合理的选择自愿失业是对自身的价值定位,是让自身价值能有效发挥的合理选择。究竟应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我们还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探讨。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

1.择业期望值过高

择业期望值偏高是这些年来一直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因将自身价值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的矛盾是不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时,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希望到沿海城市挖金的渴望,却缺乏到我国贫穷的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3%;对月薪的要求上,选择2000-4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2.大学生的求职压力大

这些年来,大专院校频繁扩招。相比起过去,大学的门槛是降低了,但求职的压力却是比以往都大了好几倍。校园中“催生”的“考碗族”们为了得到一份“铁饭碗”,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紧张而激烈的求职考试中,为求一份“铁饭碗”全国各地到处考。其中,公务员考试是最受大学生秦睐的一项考试。据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创历史之最。人数相较2007年增加了12%,录取比约为46:1。同时此次考试最激烈的是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录取比例为162:1。

其次,还受大学生们亲眯的另一项考试就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在一段时间里是不少大学生们逃避求职压力的最冠冕堂皇的避风港;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为了缓解二本、三本院校毕业这一不利因素而选择考研增加自身砝码。

3.大学生创业中所面临的困难

和过去几年相比,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自主创业的人是有所增加的。有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已占21.8%,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增强。2007年底,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发起的首个“大学生创业调查及创业指数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在校大学生普遍能反映出较高的创业热情,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指标达61.2分。然而,将创业梦想落实到行动中的大学生却不到一半,创业准备分值仅为48.2分,这说明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

虽然这些年来大学生创业已经慢慢地被社会认可,但是大学生的创业还牵扯到资金投入等问题。2003年8月,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个人创业贷款”项目,这为大学生创业困难提供了帮助。虽然创业贷款政策实行了5年多,但却一直无法成为市场的主流。大学生们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往往都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根本不了解贷款程序,被几个部门支来支去,一番奔波却一事无成;二是大多数银行放贷不积极,没有担保就别想贷款。因为贷款难申请,致使很多大学生被迫与自己的创业梦想挥手说“拜拜”。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等院校设置专业与社会需求不适应。近日,不仅是在“高考指南”里还是高考网络指导上都列明了“高考热门专业”。其中就包括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新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等。而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在慢慢向市场需求靠拢,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导致有不少专业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