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娱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秋娱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秋娱乐

春秋娱乐范文1

一川毓秀碧波翠,灵金业绩化诗香。横批:金城灵宝。

夜幕降临的时候,当你看到这副对联时,你已经置身于我的家乡--金水湖畔。

金水湖景观由三部分组成:东边为弘农春秋园.西边为金水公园.中间由金水湖相连.下面由我带着你逛逛吧!

弘农春秋园

原始石头上镌刻着"弘农春秋”四个大字,周围的松柏用龙的造型将其围绕着,幽长的碎石小道 伴随着用灯光打扮的花木,如黑暗中的星星点灯,将游人的思绪一步步带入远古时代.每当发展到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上设计着每个时代的标志,随后几条小路又将人们引入下一个阶段.越往里走,熟悉的历史画面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你穿越了几个历史的时代后,眼前豁然一亮,前面一个巨大的车轮镌刻着家乡灵宝从远古到现代的不同称谓,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家乡的沧桑.

弘农春秋园,怎一个"幽”字能描述?

金水公园

穿过思平大桥到西边的金水公园拾阶而下,现代的娱乐设施尽收眼底.碰碰车、 过山车、赛车.一映具全,这里是儿童的乐园;嬉笑声 、打闹声,不绝于耳.穿过娱乐设施.一座大山耸立在眼前,山顶上一座佛塔在灯光的打扮下,如佛祖一样俯望着众生.山上的花木经过灯光打扮下异彩纷呈、 五颜六色.花儿们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变换着不同的面孔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活动中去.

金水公园,怎一个"闹”字能概括得了?

金水湖

坐上游艇,荡漾在金水湖上,光电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使宁静的湖水尽显波涛,岸上的美景倒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犹然而生.

金水湖,怎一个"雅"字能够形容?

春秋娱乐范文2

现在大家向前看,动画片《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的小恐龙们做好了pose来迎接我们呢!抬头向上看,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没错!你所看到的是一块翼龙的化石,它被镶嵌在了石头上,为我增添了一股好奇心。

记者我要为你介绍的就是——中国常州恐龙化石院的恐龙。

许氏禄丰龙:许氏禄丰龙是最早出现的恐龙之一,发现的地方是中国禄丰,以此命名,许氏是指德国的科学家许耐。许氏禄丰龙是中国第一具装架的恐龙化石,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忠健院士于1941年研究命名,被称为:“中国第一龙”,是中国古动物馆的镇馆之宝。

马门溪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重庆市合川区马门溪而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12个)、荐椎(4个)及尾椎 (35个)相对较少。

恐龙博物馆带给了我们数不尽的知识,也给了科学家们一个历史谜团——像恐龙这么强大的动物为什么会一下子全部消失。你喜欢这个地方,是恐龙世界带给了你谜团、知识吧!在我小记者的镜头下,还闪烁这许许多多的恐龙:有武定云南龙、甘化四川龙……求知的你,也想要了解吗?那就快了常州恐龙园吧!时光流逝,第一天的阳光之旅很快就到了结尾,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刺激,鬼屋惊魂让你尖叫不断;激流勇进让你吓破胆儿;四维特效电影更是让你感受到最真实的、离你最近的电影……

第一天结束了,它让我们享受到了、了解到了许许多多关于恐龙的事迹。本记者今天去的是淹城春秋乐园,淹城春秋乐园是亦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现在在我们勉强的是一座经过两年施工,让游客在欢乐刺激的互动娱乐项目中,深刻品味浓郁厚重的春秋历史文化韵味春秋乐园。

初入其中,打鼓、鲜红的旗帜仿佛真的把本记者带到了春秋时期。它向我们主要介绍的是我们中国古代的12家,你知道的有哪些?我来告诉你!儒家、阴阳家、医家、农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杂家、小说家和纵横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名家注重的是辩论,在名家内部,由于观点不同有形成若干派别,其中主要有合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其他代表人物分别为惠施与公孙龙,两派侧重点不同,各持一端。合同异派夸大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动不居的特性,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离坚白派则夸大事物的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性,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

春秋娱乐范文3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 音乐教育思想 当代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形成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同时,经济基础的变革催生了社会思潮的根本性转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新思潮对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教育的主体从官方转向民间,教育的思想也有了根本的变革,儒家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儒家“六艺”之一的《乐》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简况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雅乐盛行于祭祀与典礼等各种活动中。这时期的音乐高度发达,有确切文献可考的乐器就多达70多种,此外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周平王东迁以后,雅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造就了我国音乐发展的第一次繁荣。但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崩溃,雅乐的地位逐渐衰微,新乐逐渐兴盛起来,音乐由官方向民间转变趋势的日益明显。例如,当时社会下层流行的地方音乐地位逐渐上升,并出现了《诗经》这样的歌诗总集,其中的“国风”记载了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由于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乐器、音乐理论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乐器更加精美,音律更为准确,诞生了筝、笛、筑等一些新的乐器。在众多乐器当中,尤以琴的运用最为广泛,著名的演奏家有师旷、师文、伯牙等。器乐演奏的形式也不再只是局限于独奏,而是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合奏,其中以编钟和鼓为主的“钟鼓之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歌唱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进行歌舞表演的歌人。随着俗乐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出色的民间歌唱家,如:韩娥、王豹、绵驹,以及歌唱教师秦青等。

音乐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战国时代的文献也明确提出了旋宫的理论,《礼记・礼运》篇中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①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拘,累累乎端如贯珠。”②这一时期音乐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其内容正逐步由礼乐教育转为适应于娱乐需求的技艺传教。从形式上看,当时的音乐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种。

1.官学衰退

最初的礼乐教育都属于官学。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其原因在于王权的散失,使社会上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即便如此,官学还是存在的,且由于文化中心的转移,官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向民间传播,这在客观上扩大了官学中音乐教育的范围。东周以后,官学中音乐教育的内容已经随着文化学术的转移传到了民间,民间有了更多的通晓官乐的人。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乐文化没有消失,反而传播更加广泛。

西周可谓官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但是在春秋战国的官学中,礼乐教育虽仍是主要内容,但与西周的礼教相比就没有那么系统严格了。随着礼乐制度的衰落,官学中乐师、乐工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他们的音乐传习构成的那一部分音乐教育,在艺术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其音乐技能也更加高超。这一时期的师旷是乐师的代表,师旷在琴的演奏方面有着精湛的演奏技巧,民间流传着很多描述他高超琴技的小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中的音乐教育已向技能型方向发展,音乐教育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就连宫廷中的音乐教育也有了一些私学的性质。乐师教授的对象不再只是贵族子弟,且乐师有的也是来自于民间,这样官私两者便融合在了一起。

2.私学兴起

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陈旧的“礼乐”制度逐渐失去了控制力。各诸侯国以强欺弱,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此背景下,各国需求的是适应新形式发展的管理人才,奴隶制教育已不合时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培养出本阶级的人才,所以他们要改革,私学承担了这一方面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士”成了促使私学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聚徒讲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规模,为私学的盛行拓宽了道路。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音乐教育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私学的兴起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更多阶层的人们有机会接受到音乐教育。在西周,官学受教的对象只是王孙贵族,而私学受教的对象则很广泛,既有服务于宫廷中的专业乐人,又有文士阶层的人员,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由于私学具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因此教育形式上更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在民间存在的音乐活动,传教的方式则是设学教徒,其目的是传授技艺和提高文化素养。

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所代替,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少音乐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对当时的音乐教育和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深刻影响的便是两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

1.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把音乐作为“六艺”中的一部分加以传授,他认为“乐”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还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音乐体系。所谓“乐”不仅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正所谓:“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在《礼记・仲尼燕居》中,从孔子提出的“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方针中便可以看出他崇尚礼乐、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音乐应和“礼”积极配合,共同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孔子期望用礼乐的结合达到“仁”,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在孔子看来,音乐作为陶冶人、感染人的艺术,其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统一,外在的艺术形式应服从于音乐思想内容本身。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尽善尽美”,他认为韶乐才符合这一标准,所以他极力推崇韶乐。

孔子把这些音乐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音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重视“乐”,但不是为“乐”而“乐”,而是通过乐对人们思想教育起到感化、调节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教化人民的工具。这种音乐思想,促使他提出了新的“乐教”的主张。他把音乐有意识地贯彻到诗、礼中去,把乐教与诗教、礼教结合起来,甚至把乐教看成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从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观点。孔子认为人们都要接受音乐教育,只有进一步实施乐教人们的修养才能得到提高。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方针打破了贵族垄断音乐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到音乐的教育,培养出了如公孙尼子这样的音乐家。公孙尼子继承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写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在这本书中公孙尼子提出,对人们进行音乐教育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是为了教育人们“平好恶”,使人们成为统治阶级所需求的人才。这一音乐思想的提出在客观上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荀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兼收百家,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思想体系。荀子的音乐理论是最系统的,其音乐思想在《乐论》中有详细记载。荀子肯定了人们的日常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人类感情所需要的,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向上。荀子看到了音乐的巨大社会功能,认为音乐能够教化人的内心,还能教化政治,从而达到“和”的目的,这一点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荀子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他发现音乐能起到感动人心,陶冶性情,使社会关系和睦的作用。所以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移风易俗,所论教的内容也是“雅颂之声”。在音乐教学内容上,荀子主张学习雅乐,因为“中和”为礼乐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平和,反对过与不及,“中”而“不”就是“平和”,这就是他的“中和”音乐思想。荀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

荀子对音乐很重视,但并非一味强调娱乐,他认为推崇音乐的前提是“重己轻物”,也就是说要把个人的修养放在首位,不要被感官享乐所左右,否则将适得其反。他在音乐教学中所论教的内容是“雅颂之声”,而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使当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为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代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音乐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及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时期的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现阶段,更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受重视不够的问题始终存在,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可谓是任重道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儒家学派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以规范教育与审美教育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对音乐尽善尽美的追求,注重音乐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进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我们在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绝不能忽视古代音乐教育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7.

②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9.

③吴晓明.浅谈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参考文献:

专著: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李福顺,刘晓路.中国春秋战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

[6]朱启新.中国春秋战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83.

[7]蔡仲德.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刘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9]毛礼锐,翟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论文:

[1]陈艳.略谈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2003.

[2]朱志德.孔子的音乐思想.武陵学刊,1995.

[3]金尚理.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孔子研究,2003.

春秋娱乐范文4

【关键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武术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n Martial Arts

LI Yi, HU Yu-x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asted more than 500 years, during which, competing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ed, which had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of martial arts?郾Taking the various thought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the reasons of the books of all classes authors, studies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 this period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at that time,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chools of thoughts; martial arts

引言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起来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1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

周朝末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一制度渐渐走向崩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钢术和淬火技术,并陆续开始大兴水利,开凿了邗沟、鸿沟、郑国渠、都江堰等著名的运河和水渠。大量出现和应用的铁器与牛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瓦解,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产量,从而解放了劳动力,出现了有闲阶层。这些有闲阶层即“士”的阶层,“士”阶层的逐渐兴起,打破了周朝时期“学在官府”的现象,使得原来只有贵族垄断的学术文化向社会下层扩散,出现了私塾,有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出现了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各学派之间相对独立自由,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他们从不同的阶级、国家和团体的利益出发,创立各自的学说,写出各自的著作,发表各自的看法,各成一家。这是促进“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

2诸子百家中的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士阶层进入了一个沸腾的时代,按照学术观点和师传的门户不同,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思想派别。由于各学派创立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学派的影响层面和力度又有高低大小之别,因而对武术活动的认识与思考有所不同,但其对后世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特征。

2?郾1以“仁”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1)以“仁义”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武士,因此孔子本人也有着良好的武术素养。孔子一生最主要的职业是教育,在其教育体系中,礼乐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他的武术思想根本的立场就是提高素质和完善人格,基本的思路便是由人的社会个体品德出发,逐步达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的武术思想中,最基本的一点是“成人”理念,从而使武术成为人的基本素能训练的重要部分。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1〕孔子认为人如果具有了臧武仲等人所具备的“知”、“不欲”、“勇”和“艺”这几个方面的才能,然后再“文之以礼乐”,也就是经过礼乐道德修养教化,达到了相应的标准之后,就可以“成人”。孔子的“成人”教育中,武术的教育包含两方面:一是技能教育,比如射、御的技巧和程序;二是勇力训练,也就是精神的培养。孔子的武术思想,始终立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需要,因而他对武术教育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在其思想理念中,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武术活动自然也就成为“修身”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到底,孔子的思想始终是围绕“成人”这一点而来,始终坚守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之上的。

(2)以“仁政”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学方面,孟子的儒学与孔子的儒学并不完全相同,就武术娱乐活动而言,孟子的武术思想重在思考人在社会中的表现,着眼于社会全局,试图引领整个社会。如其所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2〕从孔子开始,“仁”始终是儒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眼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和表述。孟子把自己的思想定位在“仁政”上,在武术方面提出了崇尚“浩然之气”的观点。对于“浩然之气”,宋代朱熹曾做过这样的解释:“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3〕意思就是“浩然之气”包含两种意思,一是人体内部先天固有的物质之气,二是人生活中形成的后天衍生的精神之气。在这一点上,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对中华传统武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孟子的另一个观点是“舍生取义”。他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可以为了道义而舍弃生命。总体上来说,孟子强化了以“仁”为核心的武术精神要求,着重“浩然之气”,提倡“舍生取义”,反映出了一种坦荡、凛然的情怀。

2?郾2以“道”、“自然”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1)以“道”为核心的武术思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诸侯蓄养的卿客,衣食无忧,因而他既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社会层面上了解认识社会大势,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其能够对国家的发展、社会变迁、历史变化、人世沉浮等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老子的武术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在《老子・道德经》中,“道”即是万物的本原,也是最后的归宿。由“道”而生出世间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以此形成了老子独具特色的修身理论体系,确立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建立了一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武术思想理念,追求一种自然规律至上的观念。

(2)以“逍遥游”为核心的武术思想。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庄子提出了一个身心脱俗的行为观,主张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摆脱世间名利场的羁绊,在自然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以此来实现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庄子以超脱现实的苦恼为目的,提出“逍遥游”思想。这里的“游”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精神,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即是掌握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就会自由自在地畅游在世界当中。实现了“逍遥游”,也就离开了现实社会,远离了烦恼,既是一种心灵的自觉追求,又是一种精神寄托,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物我两忘”,忘“物”就是不眷恋身外之物。忘“我”就是不纠缠于世俗情感之中。《庄子集解・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6〕在庄子看来人生的幸福莫过于自由和快乐,体现出了极度浪漫的情怀,反映了一种昂扬的进取精神。

2?郾3以“兼爱、非攻” 为核心的武术思想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成长于战国时的鲁地,深受儒学的影响,但也深知儒家的弊端,深深同情下层人民,形成了侠义精神。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十分著名的特殊学派,《汉书・艺文志》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7〕特殊的原因是其起源于布衣,代表了社会的底层劳动者,与儒家、道家相比较,墨家的思想内容、组织形式、精神特征都是独具一格。墨家对于中华武术的重要贡献,是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精神主张和以侠义精神为核心的行为表现。主张以“兼爱”的思想主导自己的行为,唤起天下人共同奋斗,“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8〕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同时又采取积极防御,用正义的战争制止各种非正义战争,形成了以积极进攻消除战争的“非攻”思想,并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墨家思想中的“义”即“侠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没有丝毫的索取,心甘情愿的利他行为,是一种“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精神。中国武术历史上的侠义传统,主要根源来自于墨子,经秦汉以后更为扩大,后经武术界的推广,遂成为游离于儒、道之外的侠义文化。侠义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特质,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郾4其他学说中的武术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思想流派。“阴阳”概念起源于黄帝时代,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天象。“五行”说在先秦哲学中与“阴阳”说齐名,用来解释万物的性质。经过战国时期邹衍的总结,把阴阳与五行结合在一起形成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纵向相生相克变化有序,横向阴阳辩证无尽的完整体系。成为气功保健养生的重要指导,同时也为后世的太极拳等打下了理论基础。

杂家思想中的《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巨著,囊括了当时的诸子百家之学,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没有成书疑问的先秦文献,其中武术思想主要是“适度”原则,欲望要与自己的需要适度,不可贪得无厌。对保健养生理念也有阐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9〕

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思想,对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武术体系初步形成的基础。

3诸子百家思想对武术体系形成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武术活动从军事技艺分离,并开始向竞赛、艺术化发展。理论形式上出现了针对武术技击的描述,及武道论述,并有武德雏形的相关论述,同时初步组成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理论体系。我们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审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雏形。这一时期,中国武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武术社会功能多面性发展;武术理论专业化发展;武术意识中武德出现。上述三方面使中国武术开始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3?郾1武术功能的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频繁发生,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从春秋时数万人到战国时百万人,促进了尚武之风及军事武艺的演进。各国诸侯均十分重视武力,以求兼并别人。《孙子》中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因此促进了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武术具有了竞赛性、表演性和娱乐性。这时候练武的目的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且也是赛场上的需要。《史记》中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说:“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说的就是其竞赛娱乐性,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斗剑之风。《庄子》中有专叙斗剑的《说剑》:“晋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放前,死伤岁百余人,好之不厌。”该篇以斗剑为寓言来论述治天下,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代斗剑的风气与体制,为研究武术的竞技性和娱乐性提供了重要的史料。〔10〕

3?郾2武术理论的专业化

随着武术多功能发展的日趋复杂与完善,从实践中来的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其中最早的武术理论应为剑术理论。春秋战国,斗剑击杀成风,日夜相击,造就了 “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就是对当时越女之学的高度评价。《史记》中“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表明当时人们对武术的理论探讨有了各自的观点。于是产生了《说剑》:“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通过这段剑术理论,反映出当时斗剑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成为闪耀着光芒的武术典籍。《庄子》中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讲的是搏斗要掌握技巧的问题。更为可贵的是《列子・汤问篇》中的“纪昌学射”将射箭的教、学、效果三部曲一气呵成,写成了古代武术教学中的经典。

3?郾3武术意识中的武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武术意识也逐渐出现,诸子百家思想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武术意识中武德的发展。儒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及伦理观念主张:“仁爱”,这恰恰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时间的消逝,生发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也是武术学习中所必需的。道家曾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11〕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一种自然中的“道”,这体现了武术学习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又恰恰符合中国人的侠义精神。《列子》记载说:“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这显然是礼仪文化在这种武术射箭活动中的渗透,是传统武德要求的结果。

4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促进了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1)促进了射箭技术的发展。射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开展,成为普通民众习武的重要内容。儒家、兵家都提倡“射”,并把其作为一种礼仪的象征,使射箭在技艺和种类上得到了提高,出现了步射、骑射、弩射等。

(2)促进了武术养生学的发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武术养生学体系,奠定了我国古代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础。如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杂家思想代表作《吕氏春秋》中关于养生的专门记载:“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

(3)产生了武术的竞技观念。《春秋》三传里面记载的那些规模宏大的战争,还有那些不胜枚举的家族之间的争斗,都需要一些高水平的武士来完成这些任务。这些武士,包括贵族们豢养的那些死士,在平时是绝不会只在那里吃闲饭的,他们,必然要训练和探讨一些武术套路及技巧问题。武士们在较武竞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以武艺高低决定社会地位的竞技意识,这种竞技意识是中国武术竞技意识的表现。

春秋娱乐范文5

迎国庆小区晚会串词

女:尊敬的各位来宾、

男:现场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国庆将至,xx佳园小区走过了八个春秋,带着满腔的激情,我们迎来了小区首届文艺晚会。今晚我们在这里相聚,欢度国庆!

女:相逢是首悠扬的歌,

男:相识是杯醇香的酒,

女:相处是南飞的雁,

男:相知是那古老的藤。

女:最美十月天,热情奔放。

合:我们有万言千语欲吐为快。国庆盛典是我们进展风采的时刻,是我们尽显xx新貌的良机。

男:年逢喜事精神爽,我们借着柔和的灯光叩开你的心扉,让爱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在小区放飞!

合:用歌舞谱写乐章,用祝福演奏和谐!

男:今天的晚会是xx健身舞蹈队组织的自娱自乐活动。目的是希望小区人关心、支持小区的娱乐、健身活动。让我们的小区更加和谐、更加有品位。

下面,文艺演出正式开始! (鼓掌)

首先,请欣赏舞蹈《相约北京》……

一曲优美的舞蹈,跳动的是青春的靓影,洋溢的是欢乐的情谊!

我们小区人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娱乐是丰富多彩的下面请欣赏太极剑表演……

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万紫千红总是春,欢天喜地总是情,下面请欣赏灯笼舞《欢天喜地》……

男:秋风摇曳,“火苗”跳动,下面请欣赏舞蹈《火苗》……

女:长绸飘飘、歌声悠悠,一曲《南泥湾》带着我们一起回到那如歌的岁月!请欣赏舞蹈《南泥湾》&he

llip;…

男:每个小女孩都是天使的化身,儿童的岁月,有歌,有梦,更有欢笑,下面请欣赏小朋友表演激情四射的拉丁舞《伦巴》……

女:百花争艳,欣望江山万里秀,万民同庆,欢颂祖国万年春,请欣赏长袖舞《吉祥颂》……

男:悠美的长袖舞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异域风情,请欣赏印度舞《欢乐跳吧》……

女:欢快的印度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心情,下面请欣赏老年朋友舞蹈《黄梅戏对唱》……

春秋娱乐范文6

摘要:清明节期间的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在节日里放松身心,投入到大自然里,尽情享受强身健体的嬉戏,不少赋予节日特点的民族体育由此慢慢发展起来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清明期间传统体育的成因、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进行探求,旨在展示其内在的文化意味和价值的同时,提出在当今开发利用民族体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清明节;民族体育;文化意味

清明节的体育活动有着较深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敦促人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正是为了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为此,清明期间的积极户外活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习俗。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和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如能合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不光对民族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利,而且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踏青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踏青,又名春游,是清明节中重要的休闲健身活动,源于远古农事祭祀的迎春习俗,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相传西周时期,每当立春之时,天子常率百官去郊外举行迎春仪式,祈祷上天保佑,鼓励农事,后来活动渐渐地成为一种带有理智特点的休闲习俗,流传下来,并在踏青过程中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健身和陶冶性情的活动形式。到春秋时,踏青成为一项较为普及的娱乐活动。据《论语》记载,孔子是非常喜爱踏青活动的。汉至魏晋时期,帝王贵族常于春季出游踏青,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鼓励人们参加春游活动,并在迎春演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余兴节目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汉书・食货志》)春日踏青到唐代时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休闲活动,历史文献也记录了清明春游的许多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李中:《都下寒食夜作》中“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歌事胜游”。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丽情集》一书也记述了唐玄宗带宫人出东门,姿游踏青之事,可见清明踏青之盛。宋代踏青之风更盛,张择端的《清明河上图》将清明时节京郊人们踏青远足的生动表现描于画卷上。《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风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塞,田野如市”。明清时期,踏青活动更为流行,成为了各阶层常见休闲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作为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踏青,具有健身的作用。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生活惯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心情的机会: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来到大自然中,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踩着松软的土地,行进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乡间小路上,心情是轻快愉悦的。踏青途中,走走停停的肢体运动可以舒展筋骨,增强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消除冬日气血积郁,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

3.开发意义

把旅游业与清明踏青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将促进此项运动的发展。利用清明节日,会集祭祖扫墓活动及健身旅游于一体:以祭祖扫墓为形式,以健身旅游和文化交流为内容,既催动了踏青这古老运动的发展,又加强了本地区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如陕西黄陵每年的祭黄帝陵活动:将祭祀仪式、传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节日的特点,利用本地区传统文化优势和民俗风气,把踏青这体育健身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大作用。

二、荡秋千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荡秋千是一种古老的绳戏,春秋已有。《古今艺术图》中“北方山戎,寒食,日用草秋千为戏,以习轻---”,就有秋千之游戏。“秋千”一词,由来已久,相传汉武帝时,为祈祷武帝的千秋之寿,宫女们乘绳悠荡助兴,“千秋”是祝寿之词,于是将两词颠倒,就将这种游戏称作“荡秋千”。在秋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本身形式的变化,演变出了许多名称,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等。

秋千之戏自古以来为广大人们喜爱。荡秋千不需要很大力量和复杂的动作,同时活动时还略带惊险,通过自身的力量把身体荡在空中,具有挑战性,深受人们喜爱。 由“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两首》), “路人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声趁清明。”(陆游《感旧未章盖思有以自之》),“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侑《寒食》)---,可看出古时清明节荡秋千风俗的盛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秋千之戏,而且方法不尽相同,可见作为游戏活动的秋千,在我国开展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据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祛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2.健身作用

荡秋千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较大的。经常参加此项运动能锻炼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腿力,臂力和握力,使身体迅速适应各种不同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开发意义

因荡秋千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可以根据当今竞技体育的宗旨,结合国际体育竞技化的趋势,对荡秋千项目的竞技和表演竞赛规则完善,参与各类型运动会,在重大节日盛会举行秋千活动和比赛(如朝鲜族的“秋千赛”、白族的“秋千会”),利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比赛方法来吸引了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使荡秋千活动大大推广。

荡秋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藏着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育,让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既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又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变西方竞技体育在当今学校体育中一统天下局面,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三、放风筝

1.起源及文化意味

风筝,古代又称为“飞鸢”。因最早的风筝是以木材制成的,因而也叫“木鸢”。《墨子・鲁问》载,鲁班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可以连续飞行三日。由此可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风筝的影子了。秦汉后,纸的出现促进了风筝的进一步发展。唐宋以后,风筝大为盛行,此时除了作为军事上的通讯工具外,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是清明时节人们最爱玩的游戏。在清明时节,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

2.健身作用

放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鸢者长寿”,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阳光和春风,具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清代文献指出:“今人乘风方纸鸢,令小儿张口望之,视以泄内热”。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之说,可得知放风筝这活动的健身作用。现在医疗实践也证实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3.开发利意义

以节催动风筝运动的发展,以地方协会为组织,兴办各种风筝比赛,风筝展览和风筝节,对风筝运动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比如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潍坊市的风筝节就是个成功的例证: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潍坊国际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新路子,使放风筝这古老的运动得到了前古未有的发展。

四、拔河

1.起源及文化意味

又名牵钩,拖钩。相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其起源和军事训练有关。春秋末年,楚国在攻打吴越之前,为了练习水战,就以这种“牵钩”来训练士兵。最初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种竹索,在水战中用这种器具,使敌船在前进时不能靠近自己的船,在敌船想逃脱时,又可以钩住敌船,这样两船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纠缠在一起,将士就可以大显身手,杀出胜败。拔河就是由楚军这种用牵钩对扯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后来当地人们仿效起来,在陆地上用绳拉扯,拔河就逐渐地发展成为民间游乐活动,并从南方传到了北方,成为清明节节日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竹索也随之改为大麻绳。在时耕春种举办拔河活动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景龙文馆集》载:“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条系千条小绳数人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唐玄宗时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参加者千余人双方擂鼓呐喊,呼声动地,观者莫不惊骇。当时的进士薛胜为之写下了著名的《拔河赋》,反映了当时拔河活动的气势磅礴场面。由于拔河特有的热烈气氛,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使其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拔河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并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参加此项活动既能增强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又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作风。

3.开发意义

拔河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竞赛规则简单,便于在社区,学校以及单位中推广。在节日盛会上,举行不同特色的拔河比赛,能增添节日的气氛。通过拔河,使人在运动中体会到人与群体及自然的和谐,完善人品,发展身心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五、蹴鞠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蹴鞠,即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相传由黄帝发明,用于训练士兵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蹴鞠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汉代,人们意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的精神,将其列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军士一旦无事,便于蹴鞠为乐。唐宋时盛行一时,球也由里面塞毛发的皮革球变成了由动物膀胱作球内胆,外包皮革的充气球,并出现了球门,采用了分队比赛的形式。在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蹴鞠活动是常有之事。韦庄《长安清明》中“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即蹴鞠)。刘向《别录》中就有“寒食蹴鞠”之说,由此可见蹴鞠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着。充气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蹴鞠技术的发展,表演中除足踢外,头肩,臂,胸,膝等部位均可接鞠,花样繁多。带球门的比赛也普遍流行开来。至清代,曾出现难度极大的“冰上蹴鞠”活动。但在清朝中期以后,蹴鞠活动开始低落下去,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渐次传入,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不能说是巨大的遗憾。

2.健身作用

经常参加蹴鞠比赛,可增加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参与者机智勇敢,快速果断的良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开发利用 根据古代蹴鞠活动特征,演变的规律,吸收些现代成分,简化其竞赛程序,统一比赛规则,这样有利于蹴鞠活动的开展。现在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出现了蹴球比赛项目,就是在古代蹴鞠运动基础上,舍弃了激烈对抗性的打法,形成了颇具高雅和较高技,战术与较高观赏性的项目,至今此项运动有了较大规模的赛事,全国各地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使这项古老的运动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六、结论

清明期间的体育活动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心健身价值,在追溯其起源,品味其文化意味,体会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之余,应当挖掘其潜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利用清明节日这媒介,将传统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发出来以此吸引人们前来观摩和参与,让特色的体育活动成为旅游观光的内容,打造民族体育品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反过来带动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是一条出路。

21世纪是一个体育大融合的时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可能脱离世界体育对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也只有融入到世界体育大潮中方能发展。在突出民族特色同时,应汲取精髓,剔除糟粕,积极使民族传统自身内在的特点,现代转型的因素与国际民族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以教育为基础的发展观、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和以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观。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有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

[3]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清明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