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1
除了茶之外,《红楼梦》中提到的饮品还有仙醪、惠泉酒、金谷酒、合欢花浸的酒、屠苏酒、西洋酒和绍兴酒等七种名酒和玫瑰清露、木樨清露、酸梅汤等。曹雪芹本人虽是个饮酒的行家,但他在《红楼梦》中却没有为酒费及更多的笔墨。书中提到的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为花露,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宝玉挨打后曾享用过。“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得不得了。”
《红楼梦》中还记述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作为贵族之家的贾府,不仅是“白玉为堂金做马”,“珍珠如土金如铁”,可以把“银子花得像海水一样”的有势有钱,而且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还有闲。如薛宝钗所说,“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但他们却兼有了,所以他们要纵情享乐一番。于是,曹雪芹为小说中的人物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诸如打骨牌、行酒令、斗牌、解九连环、射覆、拇战、击鼓传花、抢快、双陆、击鼓催诗等等。小说第四十回“史太君雨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充分展示了红楼的饮食活动。
细细研究欣赏《红楼梦》,你就会发现红楼美食具有重精细、重滋味、重强身等特点。
重精细。在红楼美食中,制作精细的难以计数。有的精于刀工,如“鸡瓜子”;有的精于火工,如火腿炖肘子和烤鹿肉。而最典型的精细食品莫过于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莲叶羹。书中写到宝玉遭父责打受伤,贾母、尤氏、李纨和凤姐去怡红院探望,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想吃“莲叶羹”。据凤姐说,这种羹是“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和在面中,用“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的、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印出来,放在鸡汤中煨成羹。”你看,这道美食的制作过程多么精巧烦人。难怪凤姐又说:“这种东西,家常不大做。”
重滋味。味为菜点的核心,红楼美点也重调味适口。如第43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的野鸡崽子汤,是将童子鸡煮得肉嫩,清淡爽口,当时贾母风寒刚好,她说:“方才你们送来的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再如第8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中的糟鹅掌。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连忙把自己糟的取来了给他尝。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用香糟浸制的糟鹅掌,糟香馥郁,鲜美可口,宝玉才将它当作佐酒佳品。
重强身。《红楼梦》的饮食对象,主要是娇生惯养的老爷太太、公子哥儿、大家闺秀,饮食好在于滋补强身。例如,第11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中的枣泥馅山药糕。秦可卿说:“昨日老太太赏的枣泥馅山药糕,我吃了两块,倒像克化得动似的。”这道点心中的山药晒干后切片,就是中药中的怀山,红枣能补血,秦可卿体虚,气血两亏,常吃它能够增加体质,有利病体康复。再有62回中写春燕揭开柳婶婶家送来的盒子,“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气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这些主食汤菜,清淡可口,极富营养。如虾丸鸡皮汤,鸡能补气,虾能健肾;酒酿清蒸鸭子中的酒酿能开胃暖胃;鸭子能滋阴养胃;胭脂鹅脯中的鹅能益气补虚,和胃止渴;奶油松瓤卷酥是用牛奶、白糖、松仁、面粉等烘制而成的,有健肺润肠之功;而碧莹莹的香稻粳米饭能健脾养胃。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2
2009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董维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人家都说北京传统音乐节是我和耿生廉老师的节日,这个节让我们回想起五六十年代学校学习和教授传统音乐的场景。这么多年我们很难再见到的场面,我们在传统音乐节上看到了。但非常遗憾的是,除了志愿者外,我只在现场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这么精彩的节目,这么难得的机会,我为没有能到现场参加的学生感到惋惜。”[1]在这座“我国唯一一所以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府举办的传统音乐节,仅成为了老教授们的节日,而年轻学子却“无暇一顾”。这真切地反映了我国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承中的危机状态。
1 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及其传承危机
我国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传统音乐的范畴。传统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2]。宫廷音乐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祭祀、朝会所用“雅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宗教音乐主要指佛、道两教的音乐;而传统民间音乐包容的范围则要广得多:“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这都属于传统民间音乐范畴,它“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3]。
改革开放以来,受工业化、信息化浪潮、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及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冲击,公众的文化生活节奏及音乐消费结构、消费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以QQ音乐、百度音乐、itunes为代表的网络音乐消费模式异军突起,更凸显了“传统民间音乐淡出年轻一代视野”的危险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许多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活态”传承乏力,后继乏人,徘徊于“灭绝”的边缘。所谓“活态”传承,是指千百年来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人对人、口耳相传的模式,它们就是靠口耳相传的集体创作得以丰富、发展并流传下来的。近年来,许多传承地出现了青年人外出打工的热潮,年轻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使得“活态”传承的链条断裂,并使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及受众趋于老龄化。目前,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人及受众多在50~70岁之间,有些已达八九十岁高龄,可谓“人在歌在,人亡乐亡”。且许多高龄传承人声带日益老化,已无法唱出年轻时那般动听的歌曲,抢救传统音乐迫在眉睫。
2)当代生产、生活习俗的改变使传统音乐的传承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载体。比如除草剂和农业机械的大规模运用,使南方的薅草秧歌音乐失去了文化习俗的依托;婚丧嫁娶仪式引入的现代乐曲,也使河北昌黎吹歌丧失用武之地,从而失去了赖以传承的文化语境;端午节日风俗的淡漠也势必使龙舟号子失去传承的文化载体。
3)地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呈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状态,导致学生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音乐的责任意识淡薄;高等院校对于区域性传统音乐的教学重视不足,热情不高,导致许多优秀的地方民歌难以走进当地高校的课堂,一些高校虽欲开设地方性传统音乐的“专题班”或专业方向,但苦于此方向的学生就业率低,故而有心无力。
2 从文化角度保护、传承我国传统民间音 乐的措施与途径
文化是宽泛的概念,为与“文明”相区别,本文取狭义“文化”之义,即“与意识生产直接相关的人的意识生活及其成果”。在本质上,传统民间音乐表现的正是先辈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意识生活的直接成果”,故而传统民间音乐无疑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必须从“文化生态”保护与建构的角度来审视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抢救和传承,且此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公众来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多角度、多梯次、全方位的保护、传承机制体系。
1)由政府主导,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博物馆”,并给予资金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双向扶持,以期从根本上来保护并传承传统民间音乐。
所谓“文化生态”,即引入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思路来考察文化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等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比如,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地的山山水水属于自然环境;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属于经济环境;而传统村寨的组织制度、人与人的关系模式、传统节日及其庆典活动、当地居民特有的风俗习惯等,则属于社会组织环境。
如果将传统民间音乐这样的文化比作“鱼”,则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就是“水”。因此,挪威等国相继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即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经济、社会组织环境)原状而且动态地保护、存留于某一特定社区内的博物馆。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本区居民“追溯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未来”的发展活动,次要目的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感受多元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保护区”其概念及运营模式与“生态博物馆”相似,但覆盖区域更广,更强调“保护”这一目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贵州“六枝梭嘎苗族”、“堂安侗族”等一系列生态博物馆以及闽南、徽州、晋中、大理等十余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这些文化生态博物馆和保护区内,地域性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同其赖以生存、传承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一道,得到了原状的、动态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3]。
因而,在现有基础上,一些地区可根据地域性传统民间音乐资源的传承现状,申报以传统民间音乐保护为主题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或生态博物馆,使传统民间音乐得到“原汁原味”的“鲜活”传承。另外,文化生态保护区、馆的生态旅游项目也可为普通景区提供借鉴,促进普通景区以传统民间音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开发,“以点带面”地推动广泛的“生产性”、“开发性”传统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的“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一个范例[4]。
2)汲取其他音乐形式的优点,在市场环境中传承传统音乐。比如,蒙古族歌手哈琳借鉴新世纪音乐唱法推出的《蒙古天韵》系列CD,其风格固然迥异于传统的蒙古长调,但它所传达的仍然是草原民族的深沉体悟和独特情怀。同时它们也契合于当今公众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节奏,适应了当前社会的音乐“文化生态”,因此取得了可观收益。王向荣、辛礼生、石占明、刘改鱼等一系列民间歌手站在舞台上的演唱,使公众认识了传统的民间音乐,而并非在牧羊群边、黄土崖上。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比如传统器乐古筝乐的发展可谓形势大好,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对传统技法的革新,如快速指序技法、双手技法、个性化自由定弦等等。这使得古筝弹奏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键盘乐器的演奏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和声乐器的特点,从而呼应了当代青年的音乐文化心理节奏。
传统民间音乐要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在保持较多原生态、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之上,适当融入其他音乐元素,做出趋近于当前音乐消费习惯、适应当前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某种妥协。其意义在于,将市场化的传统音乐当作一扇窗口,向公众传达先辈对于自然、世界、生命、情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态,让公众从中不断体认原生态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
3 高校在传承、发展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作用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立足于对传统音乐的“原样”传承保护,市场化的传统音乐创作利用“取精用弘”的“变样”形式来对公众进行传统音乐的宣介,高校音乐教育就是联结二者的纽带。
一方面,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指导文化生态保护区、馆的建设和运营以及请老艺人进校讲学等活动,与区、馆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高校与生态区、馆的共建模式。在此基础上高校通过教学改革,采取代培等模式开设区域性音乐资源的专业课程,为生态区、馆输送传统音乐人才。
另一方面,专业的传统音乐人才也可就职于艺术生产部门,通过创作、改编传统音乐,以市场化的营销手段来提升公众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水平;并以此为窗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传统音乐的生态区、馆参观旅游,从而为保护传统音乐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支持。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艺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生态馆、区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互动机制。
因此,可以说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代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还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推进作用[5]。高校音乐教育应改变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恢复我国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带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向传统音乐的回归。高等院校要将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发展下去,必须发现自身缺点和不足,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做好课程改革工作并提出相应措施。
1)加强传统民间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程度。地方高校要改革教学制度,将传统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加入正常教学课程,并且要以大分值的必修课来进行要求,还可以将老艺人请进校园,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的讲座,进而增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爱好;对广大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安排一定的音乐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知和欣赏,从而扩大传统民间音乐的普及范围和领域。
2)传统民间音乐素材的整合及在高校的应用。高校加强对传统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录制等抢救性工作,然后请相关老师和专家将其搜集、整理的内容进行整合、编辑、排版,最后形成一本有价值的书籍,还可以作为教材。将过去相关音乐资料转化为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库,有利于传统民间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化;在高校设置传统音乐公共课,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应留给学生自己进行欣赏、创作和表演,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使传统音乐的教学不仅仅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普及到其他专业的学生耳中;高校自身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如开办“传统音乐节”、“传统民间音乐比赛”等活动,让已经慢慢淡去的传统民间音乐再次走上舞台[6],也可以在高校的校园广播中把流行音乐换成传统民间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习惯传统民间音乐的存在。
3)注重传统民间音乐师资的培养。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使传统民间音乐后继有人,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也少不了具有“传统民间音乐继承人”性质的教师,因此,高校应当有选择的安排音乐教师去进行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3
[关键词]传统饮食文化 食品教学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98-02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
狭义上来讲,“饮食文化”特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食文化,广义上来讲,它包括“饮文化”和“食文化”两部分,二者有着各不相同的特色,承载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品位,锻造了华夏子孙的健康体魄以及高尚品味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刻苦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加强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透过沉沉时空,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以推动现代食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人们饮食生活已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步趋于多元化,人们的日常饮食所需已从温饱型向丰富型和享受型转变,饮食的美感、乐趣和健康方面成为转变的焦点。消费者要演绎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精彩角色,更要完成好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光荣使命,归根结底在于是否从全面、准确角度去理解饮食文化中的内涵。
二、在教学中灌输传统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
高校食品专业开课内容主要是食品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工业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食品生产工艺操作和加工过程的研究;食品生产中的高新技术应用;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其他食品包装、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条例、食品流通、食品质量检验等方面。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与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
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三、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四、总结
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存理念驱动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人生丰富的哲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自身修养、人文关怀有着深远影响。抓住人们饮食生活的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价值的提升,是实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民族中更好传承、更快发展,从而最终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个人修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教学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把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引向正确道路,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划时代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
[1]徐兴海.中国食品文化论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6:7-8.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4
依据历史记载,从黄帝时期开始,中华民族的饮食开始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为集中火力节省燃料,让食物速熟,并且在秦汉时期广泛使用。不久之后,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发明出蒸锅,名为甑。至此,历史上第一次随着烹调方法的不同来设计食具,“蒸谷为饮,烹谷为粥”就是如此。到了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人类开始以谷物蔬菜为主要食物。而汉代则是中国饮食的丰富时期,这主要归功于汉代中原与西域文化间的交流,比如石榴、芝麻、西瓜、菠菜、葱蒜等果蔬品的不断引进,还有各种烹调手艺。在此尤为一提的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他研究的豆腐工艺能使豆类的营养在人体内得以充分消化,同时可做出多种菜肴形式,可谓物美价廉。在大约1960年,河南密县的汉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大画像石上有关于豆腐作坊的石刻艺术。
一直到明清鼎盛时期,中国的传统饮食工艺可谓又攀高峰,不仅是对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加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极大之变化。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的大辐增加,使得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此外,明代大规模引进马铃薯和甘薯等作物,蔬菜的种植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一度成为人们餐桌前的主要菜肴。人工畜养的禽类也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著名的“满汉全席”可谓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
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不但总结并吸取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这里不得不提到当时的皇家膳食文化。此时的饮食文化可谓把宫廷饮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档案史料中获悉,清代皇家膳食有以下特征:首先清代皇帝每天进食两餐,早膳一般在早晨6点至8时左右,晚膳多在正午12点至午后2点。现今来说,晚膳应算是午餐,只是在两次正餐之后,饿了才会各加一顿小吃。二是清宫御膳的构成特色,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首先是满族菜,是皇帝从小吃惯的民族口味,它由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等组成,这些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其次是随着皇室入主中原后,明代宫廷饮食特色从清宫中沿袭下来,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真正乾隆年间,由于皇帝屡下江南,苏杭菜慢慢受到赏识并逐渐在宫中流行起来。就此三大菜系饮食文化特色在清代皇室间广受喜好。可以说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些不同历史朝代下的人们,无时无刻在用他们的智慧塑造着一场场新的饮食艺术革命。
此外,由于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也是造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艺术特色之一。古往今来,中国人不管是平日还是请客做东,都是七大盘、碗,一是见证了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其二是显示了主人的富足与排场。特别每到风俗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做出各自拿手好菜,来招待各家亲戚,每一道菜对于主人来说,不仅是招待宾客远道而来的诚意,更是对家庭、对节日所期待的一种祝福和呈现欢乐的一种形式。由于各地的传统不同,于是代表着各地风俗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中,饮食文化则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比如在江苏无锡当地的饮食习俗中,每逢春节时期,年初一的早餐要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此外,近而形成的另一个风俗就是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此外,说到传统饮食文化,不得不联系到的便是饮食工具。在中国,由于人们都是主要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普遍用筷子来吃饭,不像西方人起于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他们一般使用刀叉。筷子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之道。两跟筷子,就是一阴一阳。在你用筷子的时候,动的那个筷子就为阳,不动的那个就为阴,可见传统烹饪所用的食具十分有意思,如《灰陶釜、灶》,是目前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新石器时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到了春秋后期,饺子也已出现,随之而来的各种面食、云吞及粉食也纷纷出现。
其次,中国的传统饮食艺术也是比较讲究和谐圆融的。中国人吃饭一定是要用圆桌的,因为圆桌意味着吃饭的时候不分贵贱尊卑。古人认为,进食是人类最放松的时刻,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放松的愉快的心态。这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所以,大家在吃饭的时候不要老去催促孩子“你快吃,快吃,快吃”,这样对他将来的生活习惯和脾胃都会有很坏的影响。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5
[关键词]食物 文化 国家特色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45-03
引言
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本文以狭义的西方文化为视角。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
食物原料、烹调方法、食品的味道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地域、气候、习俗还有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烹调方式。此外,不同的饮食观念、方式、食物以及饮食的时间、地点,可以反映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社会状况及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不同的性格。早餐是睡醒后的第一餐,通常在清晨食用,如此一来,人们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一天繁重的工作。中国人和英国人有一点相似处,就是他们都喜欢在早上吃很多的东西,他们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由此可见,早餐是最能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的一顿饭。本文主要就英国传统早餐和中国传统早餐进行调查,帮助人们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处世哲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国传统早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And then to breakfast, with what appetite you have.”由此可见,早餐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一顿,在英国,早餐的分量相对多于其他国家。在周末或是一些特殊节日的早上,甚至当工作量繁重的时候,英国人常会来一份这样的传统早餐,他们认为,传统的早餐是开始一天的基础,因为传统早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他们一天的工作提供能量。因此,较于如今全球盛行的快餐文化,传统英式早餐更能展示英国文化不同于他国。
(一)英国传统早餐
英国的传统早餐称为“a full English”,亦可称为“A Fry Up”或者“A Full Monty”,爱尔兰经常称之为a Chub。传统早餐通常由许多种食物组成,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分是:培根和鸡蛋,除此之外还有香肠、野蘑菇、烤西红柿、炸土豆条、麦片粥、鸡蛋葱豆饭、腌鲑鱼、黑布丁、烤面包、蛋糕卷、萨莉·伦恩甜饼、浇上豆子的烤面包、既脆又有条理的艾尔夏牛熏肉和适季的水果。
如今,人们怕早上使用大量的油炸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导致肥胖,因而改用一些简单的食物,而这类简单的早餐叫做“大陆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其味道比较清淡,通常是没有鱼的,但仍有少部分人早上会吃烟熏鲑鱼,这种大陆式早餐如今已风靡英国。在这种早餐中,最受欢迎的是玉米薄片(是用许多种谷物做成的,有小麦、玉米、小麦燕麦等),还有吐司、杂粮粥、浇上豆子的烤面包、水果汁、酸果酱(蜜饯食物,调味品之一)配上茶或咖啡。
(二)英国各个地域的传统早餐
英国,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其每个地区的早餐亦是各具特色:
苏格兰:土豆烤饼、麦片粥、哈吉斯(Haggis,类似大香肠,苏格兰人称之为羊杂布丁)。
爱尔兰:苏打面包、浅色香肠或白布丁(用牛肉、猪肉和内脏一起碾碎,掺入面包屑、香草、洋葱和辛香料,一起灌入肠衣中,趁新鲜煎或烤熟食用)。
威尔士:莱佛面包(将紫菜置于面包上烤食,味似牡蛎)。
北爱尔兰:基本上是和英式早餐相似,但是北爱尔兰的早餐中,通常还会有苏打面包,并且这种面包几乎全天都会被食用。
英国人通常不会在一些档次比较高的饭店吃这种英式早餐,他们会在家里自己做,或者是去café,也称作“caff”,其昵称是“greasy spoon”(油腻的勺子)。那里是一个让人能很好地放松的地方,并可以听听周围所发生的事。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一些小餐馆常会配薯条和番茄酱或棕色沙司,早餐通常是由吐司、黄油、柚橘酱、一杯茶(很多人喜欢用那种不带茶碟的有柄的杯子)或咖啡。
二、中国传统早餐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与此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悠远绵长。中国的饮食不仅受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民族特征、著名人物、历史神话的影响,还在“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说、形神相即说、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艺术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其中“天人合一”是强调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要在饮食中实现人和天地的内在和谐的。(庞杰,2009)而阴阳五行说的内容为:以臊、焦、香、腥、腐五气为阳;以甘、酸、辛、苦、咸为五阴。阴养阳、阳调阴、阴阳平衡,人体健康。由此,古人为此拟构了一个营养体系框架:即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庞杰,2009)
(一)中国早餐的历史
自(约)公元前6500年,已知最早的中国农业开始的北方的粟,及《古史考》上记载的“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汉朝以前,人们每日只食两餐,直到西楚霸王项羽命令战士一日三餐,以此来确保能够统一国家,早餐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干春松,张晓芒,2003)
至清朝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已达到巅峰。如《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过的粥就有:糖粳米粥、碧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饭乃是一天的开始,为人们身体活动提供营养能量,直至今日,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国早餐的多样性
受不同区域、气候、民族特性的影响,中国的饮食已形成了如今公认的鲁、川、苏、粤、闽、浙、湘、徽中国“菜系”。中国的食物正逐步走向世界,中国各地早餐都具地域特色,且名称各异。在尤金·N·安德森著的《中国食物》书中,他详细列举了中国各地早餐的例子:
鲁:济南派:稀饭(旧时多以小米、高粱米煮食)。胶东派:粥,配食小面食、油炸食品及点心。孔府派:六个家常小炒,豆浆或咸糊糊,三四种点心。山东的煎饼、火烧(馅饼),咸菜(尤其喜欢吃蒜)。
川:酸辣粉,重庆的小面(主要是作料,有炒花生、黄豆、芝麻酱、榨菜粒、花椒粉、姜水、蒜水、香菜、五香粉、麻油等二十几样作料),武汉的热干面。
苏:包子(生煎包、小笼包、汤包)、蒸饺、豆腐脑、油条、烧饼、徐州的辣汤。
粤:米粉、猪杂汤河米粉、肠粉、咸水饺、煎油饼、黄豆面、葱油饼、煎饼、早茶iam ch’a(喝茶,包括一些小吃tim sam统称为早茶)、虾饺ha kaau、烧卖siu maai、芋角、叉烧包、糯米团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早餐,如纳西族的丽江粑粑、酥油茶;蒙古族的马奶;维吾尔族的“乌马什”;藏族的斗麻(是放了一撮炒面和少量曲拉(奶渣)和小片酥油的早茶)。
还有一部分早餐,只在特定节日时才会食用。正月元旦通常是略食些糕点,因为人们要互相拜年,请客吃饭。例《金瓶梅》中有一段:“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柱了香,烧了纸,吃些点心,备马。”寒食节常食大麦粥,子推饼(枣糕)。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五代。
三、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在饮食观念上体现出西方崇尚理性的概念,尤其是英国。英国人视早餐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此,英式传统早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餐,可以反映出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英国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来考虑的,(陈歆,2008)他们不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注重每日所摄取的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英国菜肴主要讲究原汁原味,煮菜居多,是为了保持食物中的营养,因此,英式早餐多是平淡无味的。英国人做菜时操作规范,不难发现他们的厨房里有秤、液体量杯、定时器、秤盘等,由此可见,其性格特点是精力充沛、呆板、不愿接受新事物,生活方式理性、健康,处理事情的态度严谨认真,做事情讲究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中国,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当与熟人见面时,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会问“吃饭了吗”,若对方回答“没有”,问话人通常会邀请对方去他家吃饭。上述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聊天对话,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战争不断,朝代更换频繁,没有自己土地的百姓,就只能交沉重的税收,租用地主的土地。一旦战争爆发或遇上自然灾害,就意味着百姓将会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问“吃饭了吗”,是中国人最贴心的一句关怀,也能反映出中国人务实的性格。(曾寒英,2007)“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能明确说明,吃对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上述提到的传统早餐来看,中国人将“吃”发挥到极致,使其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人食用应季食物,实现人和天地的内在和谐。根据阴阳五行说,中国人拟构了一个营养体系框架:即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这些理论造就了“药补不如食补”的饮食文化。(庞杰,2009)
在保持营养的基础上,中国人亦将饮食登峰造极,追求达到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在做饭时比较感性,食物的味道以协调为度,在度以内的范围进行发挥,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人做出的早餐,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如我们所见,仅仅一类包子,就多达200种,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变通和创新的一面。
(二)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亦在早餐内容上。从自然条件上来看,英国土质稀薄缺水,只适合种植麦子和草,(李媛,2009)大面积的草原利于畜牧业发展,使牛肉、羊肉和奶制品极为丰富。与上述所提到的早餐相同,英国人早餐桌上往往都会有鸡蛋、牛奶和培根,这三者不仅能为英国人提供足够的能量,其营养还使英国人有着结实强壮的身体。就早餐内容而言,可以将英国人划分成“动物性格”(张从益, 2004),食肉为主的民族多数有野心,并敢于开拓冒险,因为他们有强健的体魄,可以到世界各地进行打拼,这也许就是英国曾称霸海上,并到处殖民,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吧。
几千年以来,中国生产水平都处于低下状态,并且中国农民还身负重税,正因为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在古代,只要能吃的,人们几乎都吃,这体现在性格上就是包容、顺服与和谐。中国传统早餐以素食居多,这不仅有肉价贵的问题,还有佛教信仰的原因,而常食素菜的人,多数比较爱好和平,不喜争斗,也略显懦弱怕事。根据饮食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张从益,2004),食素为主的民族通常是温和的,固本守己,不愿远离自己的家乡,中国人能知足常乐,与自然相处和谐,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三)饮食餐具的差异
在中国等东方国家,人们通常都使用筷子,而西方国家的人,则更喜欢用刀叉。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筷子和刀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们各具自己的特色,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张吴湖,2006)。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因为用筷子显得得体。虽然在远古时代,我国也曾用过刀叉,但古人认为那太不雅观,故而弃之不用。因此,筷子是一个高度文明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心理趋向,并铸造出我国是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张吴湖, 2006)
在中国传统早餐中,人们除了使用筷子外,还经常用勺子来喝粥、吃馄饨及豆花等,这更能突出中国人内敛和含蓄。而在英国的早餐里,人们则是用刀叉来就餐,使用刀叉时,会给人一种暴虐、张狂的感觉。在吃吐司一类的早餐时,英国人甚至会用手去拿,这会给人一种野蛮、未经开化的感觉。
中英两国的食具代表着不同的理念,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木制圆状,这生动地表明,自然界和人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英国人所用的刀叉,均都是金属所制的,这意味着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有些人认为,餐具的材料和外观与两国各自的传统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传统要比英国更加文明。
(四)饮食时间及地点的差异
就早餐的使用时间及地点而言,也可以反映中国人和英国人的个性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人通常都是在洗漱完毕、衣着整齐之后才上桌吃,而且中国人几乎不会在床上食用早餐。第一,他们认为在洗漱之前吃早饭,嘴里的污浊会随着食物进到体内,这样既不卫生,又会导致健康问题。第二,他们通常会认为在床上吃早餐有失体面,并且会有残渣掉到床上,使周身的环境肮脏。并且人们通常把这样的生活同畜生联系起来,如“猪窝生活”。这可以反映出中国人讲究面子的性格,并且中国人普遍认为,人类是高于动物的生物。
与之相对,英国人在周末不需要上班时,通常会在床上享受他们的早餐时间。早餐会被端到床上享用,并且在享用之后,很可能再睡个回笼觉,他们并不在意掉在床上的残渣,并且他们的宠物也可以到床上同他们一同享用早餐。这个反映出英国人在生活的一些细节上比较随意,并且比较亲近自然。
【参考文献】
[1]庞杰,邱君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干春松,张晓芒(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5]曾寒英.从中国饮食文化看中国人的性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1).
[6]庞杰,邱君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李媛.从西方饮食文化谈跨文化交际[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246.
[8]张从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6
1、本书理论新颖,运用最新营销策略指导旅
游景区食品营销,应用性强饮食文化旅游是食品工业、餐饮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属性是“旅游”,能让消费者通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感受到食物带来的味觉美感和旅游风景带来视觉享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第二章“秀”出特色食材阐释了食材旅游的开发方式和食材旅游开发案例,有助于了解旅游景区的食品营销策略。一方面,要基于旅游景区的特色风景和饮食,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制定相关的旅游资讯、旅游指南,帮助外地旅游者及时寻觅到各具特色的“老饕之所爱”,借助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延长景区产业链,增加景区旅游食品营销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各地景区也可以利用特色的美食元素进行民俗文化营销,例如四川省推出的“游‘三国’线,品‘三国’宴”、“川南悠闲游,大饱竹荪宴”、“游世界遗产、品藏羌风味”,福建省推出的“福建传统闽菜品尝线”“福建风味小吃品尝线”等地方特色旅游线路,从而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内容,塑造区域特色形象,增加区域旅游美誉度。
2、本书案例丰富,介绍了酒文化和茶文化
景区旅游开发,对食品营销具有参考价值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一种独特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景区品尝美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也能在了解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中追寻历史文化特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书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详细阐述了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及营销策略。例如对于酒文化旅游而言,其最大的营销特色是酒产业,包含酿酒遗址、酿酒园区、酿酒工厂、酿酒建筑和储酒设施等,可以在营销方面开展“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酒产业+旅游”项目,包括创意酒文化宴、煮酒糟蛋、酒庄和酒堡住宿等;对于茶文化旅游开发而言,也可以打造景区特色茶旅品牌,例如通过举办各类传统的茶文化艺术节,以茶艺表演、茶具拍卖、制茶大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向游客们宣传当地的茶文化,并促进当地茶叶营销,也可以在旅游景区内设置茶馆、茶亭等休闲场所,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的平台,让游客在景区中感受茶叶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愉悦。
3、本书特色鲜明,从旅游开发角度探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