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1

一、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上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婉转悦耳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时屏幕展示诗歌《月之故乡》,学生读着诗歌,听着音乐,不知不觉便进入了一种思乡的氛围中。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了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学生一下子便由最初的“我想学”迅速跃到“我要学”的愉悦状态中,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接着,我顺势导入新课:“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现代作家萧乾用另外一种方式寄托着同样深沉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萧乾的《枣核》一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思乡情愫被初步调动了起来。

二、 整体感知,紧扣情感

在“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我紧扣思乡情设计了两个问题:1.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2.找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第二个问题紧承第一个问题,将自己的理解在文中找到落脚点和依据。学生找出了全文末段,通过齐读加深印象,说出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和看法。所以通过整体感知的两个问题,真正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特别是能够紧扣文章的思想情感。

三、 合作探究,突出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与“枣核”相关的句子,理清故事情节的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明确以“枣核”贯穿全文、设置悬念的作用――引人入胜,把思乡爱国之情表达得恰到好处,突出并归结为:“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四、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是紧扣 “思乡情”,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体现友人思乡之切的词或句,透过词句的字面意思,联系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其深刻含义,并通过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情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板书:“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至此,学生对思乡情的感悟已深入己心。

五、 设身处地,融入情感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所以人们往往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慰藉自己。我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美籍华人寄托思乡之情的方式――栽杨柳,养睡莲,堆北海,种枣树。启迪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到了异国他乡,你会用什么方式寄托思乡之情?”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实际回想初一刚寄宿时想家的亲身经历,深入体会那种强烈的思乡念家之情。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而且所列举的许多方式很独特,富有创意,思乡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六、 设计对话,体验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为了让学生体会“友人”的思乡爱国之情,我让学生自由组合二人小组,团结合作,设想“友人”同老伴儿月夜并肩坐在“北海”的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时的情态,设计一段“友人”和老伴的对话,来展现已届风烛残年的老人的心态。学生们既感兴趣,又受到了感染。学生在设计对话时,必须身临其境,转换角色,注意语气语调,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思乡爱国的情怀贯穿于对话之中。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创新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七、 课后搜集,加深情感

古往今来,爱家乡、爱祖国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情感。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储备的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句,学生很快便将小学阶段和七年级所学的以及自己课后积累的诗词句回忆出来。再让学生课后搜集整理这方面的其他古诗词句、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以及思乡爱国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通过图书馆、网络、报刊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搜集整理。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语文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将思乡爱国的情感教育延伸至课外。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2

古人吟诗喜欢炼字,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事佳句。从欧阳修“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的执着到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动;从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铮铮誓言到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真实写照;由“僧推月下门”改为“僧敲月下门”,由 “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无不体现了古诗词炼字的作用与妙处。

何谓炼字?炼字就是使作者的主观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感与哲理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因而高考炼字的考查受到了出题者的青睐。而对这种常见的题型,学生虽然记住了答题模式,但不是泛泛而谈就是遗漏要点,不能准确地赏析出从炼字到炼意的妙处,写不出满意的答案。怎样才能答好炼字题呢? 我把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为:四步攻克炼字题。

第一步:找。“找”就是找对象,即找出所炼之字的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主语和宾语 。在找对象之前,一定要先准确判断该字的词性。如果是动词一定要找出动作发出的对象(即主语),还要找出它所涉及的对象(即宾语),如果是副词一定要找出它所修饰的对象,即中心词及中心词所涉及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走好炼字的第一步。

第二步:析。“析”即析客观情理特征。它包含两部分:一是解释该字的含义,二是分析该字涉及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特征。在析的时候一定要将该字还原于原句,联系诗句,合理想象,再现画面来分析所涉及对象客观存在的特征。联系诗句客观分析情理特征,这是走好第二步的关键。

第三步:思。“思”即思主观情理。即是思考该字给人的主观情感怎么样,或给人怎样的感觉。一定要从客观角度出发侧重主观角度分析,这样才能走好炼字题的最容易漏写的关键一步。

第四步:答。“答”就是整合答案、规范答题。炼字题的答题格式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释义(可答可不答),如果用了修辞,一定要点出修辞。二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合理描述景象画面。三是写出这个字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以上四步中,第一步是基础,可有效防止学生答题时偏题或答不到点上。第二步是准确表述的关键,第三步是学生最容易漏掉的一步,第四步是让学生规范答题。下面就具体诗句讲解分析操作的具体步骤。

例一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请赏析“铺”的表达效果。

[析]“铺”发出的对象是太阳,涉及的宾语是江面。(找对象)太阳的特点是残,江面的特点是平而阔。不说残阳照在江面上而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用“铺”字写出了残阳像纱缦一样贴着地面照射在江面上的情景,写出了残阳的照射特征是慢、柔和(析客观情理特征)。给人一种安然亲切的感觉(思主观情理)。

[答]太阳本应照射在江面上,而作者却用一个“铺”字,说明太阳是贴着地平线照在宽阔的江面上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的平缓、柔和与静美,既形象又贴切。一种亲切安然的感觉扑面而来。

例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请结合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谈谈你对“横”和“绕”的理解。

[析]此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清澈的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斑斓。斑马犹长鸣,人又何以堪?整首诗形象鲜活,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烈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横”的对象是青山,“绕”的对象是白水。(找对象)“横”写出了山的静姿,“绕”写出了水的动姿。(析客观情理)一动一静,营造了寥廓美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图画美与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思主观情理)分析二字不仅要点出分别之地,更应联系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旨意,才能看出二字的情感内涵。

[答]作者写出了送别之地是廓外青山,水绕城之地。用一“横”字形象地勾勒青山的静姿,作一“绕”字使白水的动态之美尽显纸上,一“绕”字又有缠绵之意。此二字一动一静,于视觉上形成一幅青山绿水的优美的图画,又在心理上引出了情意。写出了作者送友人时的那种缠绵的依依惜别之情。

此二例属于炼实词。

例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是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中“不知”写出了征人迷惘之情,而“尽”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感,有何妙处?

[析]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尽”字修饰的是望乡,而望乡的主人是征人。(找对象)“尽”是“全”与“都”的意思,体现了征人无一例外的望乡之情。(析客观特征)“尽”又有“完”的意思,用“尽”来写出征人的思乡情之无尽。(思主观情理)

[答]一个“尽”将诗情画意的音乐美与战士的思乡之情融于一炉,写出了所有的战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但征人的思乡之情却如春蔓一样没完没了。这样一尽字就达到了征人无一例外之“尽”与战士思乡情之“不尽”的妙合,使征人的思乡之情更显幽深绵长。

此例是炼虚词。

例四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作者从泷洲被贬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

写诗有诗眼,请问“岭外音书断,今冬复历春”这两句诗的诗眼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析]诗眼是“断”与“复”。“断”的对象是“音书”,(找对象)写出了作者在被贬后音讯全无、与世隔绝的境况(析客观情理)表达了作者在逃亡时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痛苦无助(思主观情理).“复”的对象是时间, (找对象)写出了作者逃亡时间之长,(析客观情理)表达了作者当时度日如年的痛苦。(思主观情理)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古代诗词 黄昏意象 情境交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3-01

黄昏,是表述时间的词语,其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纵观我国古诗词,黄昏不再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而是蕴含了丰富意象的词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是:夕阳、残阳、日暮、落日以及余晖等等。学者在探究这些古诗词时,主要分析这些意象词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黄昏是诗人们较为钟爱的意象词,诗人运用黄昏来寄托离愁别绪。黄昏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们经常运用黄昏这一意象来实现心境与物镜的交融。

1 黄昏意象的审美内蕴

从时间上说,黄昏是指一天中昼夜交替的关键时分,其标志着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而步入休息时刻。黄昏的到来,暮霭沉沉的落日给人心理带来一种黄昏的感觉,其告示一天的终结。自古以来,时间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总是特别的敏感,也特别的感伤。一天天,一年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在慢慢流逝,人们也会越发觉得生命短暂。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功立业,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怀才不遇,甚至请缨无路。当文人感受到个人生命的有限以及现实的无奈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对生命以及时间的悲叹转为自然界或者沧桑的历史。在此背景下,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达,文人青睐黄昏这个意象。在文人感情世界里,黄昏代表了一种深沉的氛围,其传达出了一种历史的变迁、青春的流逝以及功名无成的悲叹。例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替、江山代移,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1]。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诗人们总是为黄昏涂上了厚厚的冷水调,其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愁、孤寂、伤感以及郁郁寡欢的情感。黄昏在诗人眼里,总是代表了一种哀景。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生活中的失意以及事业上的挫败习以为常,其造成了文人们宦游天涯的羁旅情怀。在文人们的心理态势中,黄昏总是附以冷色调,如,孟浩然的《秋等万山寄张五》中“愁因薄雾起”让学者产生一种悲怨孤苦的情感共振,进而营造出富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据资料记载,最早运用黄昏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是《诗经.君子于役》。在此诗歌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是描写景色的句子,但是,该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经过仔细品味,学者会发现,词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而黄昏就是寄托情感的主要意象。在静谧的黄昏,学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翘首以盼的状态。由此可见,黄昏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其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物。要想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学者一定要自己揣摩黄昏这个意象词。

2 黄昏意象的赏析

2.1 离愁别绪

黄昏历来备受诗人们的青睐。黄昏意象丰富,诗人可以运用黄昏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对于离家游子来说,黄昏是他们最容易产生思乡情的时刻。夕阳西下,万物都归于平静,然而,游子仍漂泊在外,此时此刻,游子们心里倍思乡。在我国古诗词中,黄昏时分,山川草木以及亭台楼阁等都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诗人对离别阻隔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深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暖色消尽、冷色袭来的苍凉冷落的黄昏之中[2]。例如,王维的《送韦评事》中“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诗人送友直至居延,在此时刻,诗人不禁想起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落寞,因此,诗人倍加感伤。又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描写了此时此刻的景色,而这些景色无疑都被笼罩在暮色中,进而营造出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情境。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特备受欢迎。如,马致远曾写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表达出了诗人浓厚的离别愁绪,以及思念之情。

2.2 迟暮叹老

在我国古诗词中,伤时感物经常出现。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应时分。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其也意味着一次生命的结束。在黄昏时分,人们极易产生对生命短暂的喟叹,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在古诗词中,黄昏具有浓厚的忧患色彩以及忧国意识。在黄昏时分,诗人们总是会思索个体生命的意义,由此感叹生命的短暂以及壮志未酬。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在其诗歌中,黄昏被赋予迟暮的喟叹以及仕途的坎坷等意象。在《离骚》中“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等,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情感,即时光易逝以及功业难成等等。

黄昏意味着白日将近,而夜晚即将来临。在黄昏时分,在外游子异常渴望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的关爱,然而,游子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因此,游子在此时刻总是感慨时光的飞逝。由此观之,黄昏时分各自愁,始终是个体生命无法回避的一种情愫,且朝往夕至周而复始地扣击与掀动着诗人的心扉[3]。黄昏极易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并追忆往昔,进而喟叹功业围城。中国文人大多具有积极入世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他们总是怀才不遇。这种失落的情感无法得到排解,在黄昏时分,文人便在此时寻找排解的机会。

3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与感受黄昏以及描写黄昏。黄昏已成为人们的心灵与自然融合的主要媒介物。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现,其极受诗人的青睐。黄昏是一种文化隐喻,是人生的一种象征,其渗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当前,很多现代人无法体会黄昏折射出的诗人心境。如果现代人也感受深处两地而备受相思煎熬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会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品读古代诗词时,现代人才会感同身受,并发出真切的感慨,即相思了无痕,黄昏情更怯。

参考文献

[1] 李文佳.唐诗黄昏意象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5):26.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4

关键词:雁意象 思乡 怀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42-01

意象是融于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总之,意象是内心观照,是主体心灵同化了的“第二自然”,意象融激情与想象于一体,幽深而含蕴。

雁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雁的思乡怀归情结,始自《诗经・小雅》“鸿雁,哀民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表现周使臣四处召集流民回归故土。在诗歌源头,雁作为象征意味的起兴之物与思乡离愁的情感紧密契合,随着文学的发展,情感倾向越发明显,以至成为一种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反复出现并因此引发某种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象。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具有一种飞越空间的能力,能自由飞翔,而中国农耕社会与古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形成了农耕民族的思乡怀归情愫。因此,文人常借大雁抒情,他们或绘雁行,或写雁群,或绘雁声,或写孤雁,寄予浓浓的乡愁。

绘雁行、雁群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每到落叶纷飞的季节,仰视霜天万里,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而“一”字排开,时而又交叉成“人”字,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的春秋迁徙,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因此,雁自然成为羁旅天涯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王禹《点绛唇》“天际征鸿认行如辍,平生事,此时凝涕,谁会凭栏意”, 词人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飘荡江湖,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将背井离乡的愁绪表达得缠绵悱恻。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诗人长期贬谪,因秋风起、雁南飞触动孤客之心,表达羁旅惆怅之情和思归怀乡之心。赵瑕《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诗人羁旅困顿,心中蕴积愁情,因雁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 李攀龙《长相思》“寒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游子彻夜无眠,因思归而倍觉伤心,行雁惹人,旅客黯自神伤,以雁阵表达了沉郁的乡思之情。

绘雁声,抒发独居异乡的凄苦之情。在北风凄厉、尘沙漫天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掠过长空、悲鸣阵阵之时,亦能唤起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孤寂的诗人在秋雨之夜,听到南来的雁声愁绪万千,怀乡之情不能自已。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哀鸣,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凄厉的雁声,使人怅惘凄切。张可久《清江引・秋怀》“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红叶飘零,黄花堆积,芭蕉雨夜,自然雁鸣伤怀。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之后,踽踽独行,四方飘零,断雁哀嚎,万种离愁包孕心头。这种独居异乡的凄苦感受对边塞诗人来说,更为强烈。如李颀的《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万里荒漠,雨雪纷纷,胡雁哀鸣,胡儿夜哭,将沙场征战的将士厌战之情、思乡之意写得淋漓尽致。

绘孤雁,抒孤寂落寞之情,尽显怀归思乡之意。雁阵,秩序井然,气势壮观,但失群之雁,倍显孤单凄苦,因此迁客骚人每每在遭受贬谪、壮志未酬、仕途沉浮、报国无门之时,自然会想起失群的孤雁,于是,孤雁就成了失意别离和怀乡的代称。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喻指江南游子的飘零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进而抒写了诗人怀念故土之情。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孤雁与落日、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的意象组合,极写旅居他乡的游子的悲苦和孤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在安史之乱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飘零异乡,亲朋失联,渴盼回归故里,亲朋团聚。诗中的孤雁,寄予了诗人的影子。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D缴,孤飞自可疑”。潇潇暮雨,孤雁因失群而独自悲鸣,作者自比孤雁,象征诗人漂泊异乡,写尽其凄苦之意。

总之,雁这一具有张力的意象,以深邃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雁文化,因其思乡怀归的情愫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余冠英.诗经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思路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台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就选编了数十首古诗,由此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与我的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都应批准激情点,以此做契机。如《赠汪伦》是挚友篇;《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从中汲取文学营养。

二、巧用媒体,情景结合,进行审美教育

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台。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视频;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此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淡化诗意,晶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那么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精华,受到熏陶感染。

四、启发想象,升华主题,感悟诗的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古诗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续讲故事,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让学生续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生A讲:“诗人兴致勃勃来游园,主人不在,万般失望,抬头看见盛开的红杏,没想到红杏开口说话,向诗人介绍了园中美景……”生B讲:“看到诗人即将扫兴而归,便主动招呼诗人,告诉诗人它们的烦恼,它们被关在园中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它们多么渴望外界的自由……”看,学生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心灵的火花得以进发。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在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时,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从旁低沉解说,让学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借此激活学生脑中相关表象,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心灵差距。比如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正押着遗民修筑城墙。”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挥着皮鞭抽打着移民,生活多么痛苦啊!”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教师还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活,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

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五、拓展阅读,培养诗趣,课外延伸,积淀文化底蕴

我们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由此及彼地进行相关链接。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多媒体;艺术;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66-0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一、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都应批准激情点,以此做契机。如《赠汪伦》是挚友篇;《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从中汲取文学营养。

二、巧用媒体,情景结合,进行审美教育

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视频;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此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淡化诗意,精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那么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精华,受到熏陶感染。

四、启发想象,升华主题,感悟诗的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古诗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续讲故事,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让学生续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生A讲:“诗人兴致勃勃来游园,主人不在,万般失望,抬头看见盛开的红杏,没想到红杏开口说话,向诗人介绍了园中美景……”生B讲:“看到诗人即将扫兴而归,便主动招呼诗人,告诉诗人它们的烦恼,它们被关在园中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它们多么渴望外界的自由……”

看,学生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心灵的火花得以进发。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在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时,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从旁低沉解说,让学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借此激活学生脑中相关表象,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心灵差距。比如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正押着遗民修筑城墙。"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挥着皮鞭抽打着移民,生活多么痛苦啊!"

五、拓展阅读,培养诗趣,课外延伸,积淀文化底蕴

上一篇巨蚁

下一篇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