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活动游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游园活动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游园活动游戏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1

【关键词】区角游戏;丰富;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70-01

区角活动是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材料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既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关系到科技活动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区角游戏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适宜性原则

区角游戏活动的安排、设计,环境的创设,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的引导性就体现在材料上或在材料之间设置的一个个可以保证幼儿做对、保证达成教育目标的控制点上。控制点无处不在,它蕴含在材料的每一细微之处。但是要使这种控制点有意义、有内涵、有艺术性却并不容易,教师需要注意三点:首先,控制点的设置要因人而异。教师要事先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了解哪些控制点能引导幼儿取得最终的结果,了解哪些联系能帮助幼儿获得知识,进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设置不同的控制点。其次,控制点要因材料而异。不同质地、不同结构、不同特性、不同形状的材料有不同的控制点设置方法,教师首先要了解材料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控制点在材料中最恰当的表现方法,使控制点有意义、有价值、体现教育性。第三,控制点要因“成品”而异。教师要考虑希望幼儿最终完成什么样的作品,“成品”与交给幼儿的“半成品”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从“半成品”发展成为“成品”等问题,使控制点确实能引导幼儿把“半成品”变成“成品”。总之,要体现材料的引导性,关键在于发掘材料以及材料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引导作用的控制点例如,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从事平行游戏,即幼儿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游戏是相同的。加上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接触社会的范围小,教师在设计小班的区角游戏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可在一个区角内多放几套相同的材料;在指导方面也应以具体的示范、参与指导为主。

2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例如,小班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主要依靠客体的生动性、新颖性和颜色的鲜艳性吸引他们进行活动。而到了中、大班,幼儿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逐渐明确,活动的结果成为吸引他们进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积木区活动时,小班幼儿积木的颜色要丰富,形状可少些,但数量要充足。在指导方面则着重于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的构造物体,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而对于中班幼儿,积木的形状可以增加,还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指导方面则要求他们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构造。到了大班,可以提供更多形状的积木和丰富的辅助材料,要求幼儿学会通过协商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型结构物。假若一套积木从小班玩到大班,小班是搭小房子,到了大班还是搭小房子,这是不可取的。

3 整体化原则

整体化原则是指将整个活动室的游戏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美工区可以为表演区制作道具等。由此可以衍生出许多游戏的情节,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但是,这个动态系统要建立在幼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由幼儿创造,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并引导他们想像新的游戏情节,而不是由教师指定他们的行动。要注意区角材料的投放应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学习性区角就是幼儿通过操作、摆弄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所以材料是幼儿和知识之间的中介,是区角活动的灵魂,是幼儿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孩子们依靠材料为载体,在与材料互动与客体互动中发展,因此材料的提供很重要。首先,我们应紧紧围绕幼儿的实际需要、学习兴趣和游戏的目标三方面来投放游戏材料;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的吸引幼儿,注意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多功能性等,符合阶段目标、年龄特点,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2

关键词:炊事活动;幼儿园;游戏化

炊事活动是为幼儿准备各种食材、工具的基础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制作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项经验,体验炊事操作的乐趣。由于整个炊事活动从经验、材料的准备,到认识了解制作的过程,再到自己动手尝试,最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都可以全程参与,贴近生活,寓教于乐,深受幼儿的喜爱。成人适当的辅助,跟幼儿共同进行,多方位的教育资源蕴藏其中,成人与幼儿的互动中亲子间的关系也随之增进,因此成人也乐于与幼儿共同参与,对炊事活动给予了高度的好评。

一、根据年龄适宜性巧选炊事内容

炊事活动根据其食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点心类炊事活动,水果类炊事活动和蔬菜类炊事活动。相对而言,蔬菜类炊事活动和水果类的炊事活动的难度较点心类而言较小,因此根据幼儿园大中小年龄班幼儿的特点与实际操作情况,水果类和蔬菜类这种难度适中的炊事活动更适合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而点心类这些技能技巧要求相对较高的炊事活动则更便于在大班开展。

二、根据可行性原则开展多彩的炊事活动

1.前期多观察,多探索

做任何事都要有准备,充分的准备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完成一件事,幼儿的活动也是如此。充分的前期准备,无论是经验还是材料都应该提前完善,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操作才会更得心应手。在大班炊事活动《拌萝卜丝》中,教师带领幼儿去种植园中种萝卜,幼儿通过日常观察,餐后散步等活动阶段性的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成熟后亲手采摘了解了萝卜的生长环境及结构特征等。利用远足活动,参观菜市场,幼儿对萝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解萝卜因种类的不同,颜色、形状也有很大的差异。

2.中期多尝试,多思考

炊事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尝试、探索、想象和创造,要不怕幼儿犯错误,珍视幼儿的错误,将错误作为幼儿发展的契机,给予幼儿分析产生错误原因的机会,以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行动、思考,并作出调整。每一次炊事活动的操作无论成败对于幼儿而言都是一次尝试,一份经验的获得,幼儿在失败中思考,寻找原因,获得下一次成果的经验。

3.后期多交流,多延伸

炊事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真实的,幼儿可以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如果说制作过程是体验劳动的艰辛,那品尝劳动成果则是感受收获的快乐。一口口品尝着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幼儿的快乐洋溢在可爱的脸蛋上。大家会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这个是我做的,我做的是……

活动后,家长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每学会制作一样美食后,都会饶有兴致地在家里进行操作,自己当“小老师”将制作技巧教给家里的每一个人,有时感兴趣的东西会反复制作。

三、根据延续性原则完善后期延伸活动

1.大带小活动展成果重分享

3~9岁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可是当下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得到各方关爱,要什么有什么,家里所有成员都围着他转,“小皇帝”“小公主”们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为别人考虑。大带小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为别人服务的平台,培养了幼儿关爱别人、与他人分享的良好品质。幼儿在相互品尝了自己制作的美食后,将一部分通过大带小的形式,送给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品尝,边品尝边向弟弟妹妹介绍制作的过程,为小班幼儿提供了了解中大班活动的机会,激活了幼儿对炊事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弟弟妹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哥哥姐姐的爱,大中班幼儿经常能反映弟弟妹妹夸他们做得好吃,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区域活动巩固提升经验

区域活动可以更好地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当炊事活动中制作的食物没有成功或制作不满意的,可以利用区域活动进行练习。区域活动由于幼儿是以5至6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对于出现的问题也更便于教师细致、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会做的幼儿意犹未尽的幼儿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

3.创造性游戏促社会性发展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交往、角色扮演,不由自主促使一系列社会性发展。为了提供更为真实的游戏情境,可将炊事搬进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中,结合主题开展游戏,使幼儿的游戏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真正的幼儿园炊事活动应是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容许幼儿自己大胆探索操作,更要容许幼儿失败,因为对于幼儿而言,成品的不美观性并不是失败,或许失败对于幼儿而言更可贵,在失败中探索,积累经验,获得的成功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张春霞.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1.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3

1、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创编各种动作,表现洗衣机洗衣服的程序。

2、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结构,初步学习游戏方法,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愉快合作,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幅图片,图一:衣服放入洗衣机;*图二:水放入洗衣机,衣服漂起来了;图三:洗衣机漂洗左右转动;图四:洗衣机脱水朝一个方向转动。

2、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3、录音机、音乐。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场,导入活动。

二、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创编各种动作,表现洗衣机洗衣服的程序。

1、引导幼儿自由讲述: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2、引导幼儿创编衣*服放进洗衣机后的动作。

教师:衣服放进洗衣机会怎样?谁会用动作来表现一下?

(出示图一)请小朋友利用身体部位创编动作。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放在水里的衣服。

教师:洗衣机放水了,衣服会怎样?

(出示图二)请小朋友利用身体部位创编表现。

4、引导幼儿自由创编洗衣机是如何洗衣服的。教师:水放好了,洗衣机要开始工作了,它是怎么转动的?

(出示图三)请小朋友利用身体部位做动作。

5、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洗衣机脱水。

教师:洗衣机洗好衣服后,还要做什么工作?它是怎么转动的?

(出示图四)请小朋友利用身体部位大*胆表现。(提出要求:转的头晕的小朋友可以放慢速度或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

三、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结构,初步学习游戏方法,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熟悉乐曲结构。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你感觉可以分成几段?

2、分段听音乐,引导幼儿表现洗衣机洗衣和脱水的动作

3、全体幼儿和老师听音乐完整表演:衣*服放入洗衣机——衣服飘起来——洗衣机转动——洗衣机脱水。

四、全体幼儿合作玩洗衣机的游戏。

1、幼儿围成一个大洗衣机,教师指挥,集体玩游戏。

2、幼儿做洗衣机,老师做衣服,再次表演。

3、引导幼儿分组玩游戏:一组表演洗衣机,一组表演衣服

4、幼儿自由分组、合作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快乐。

5、幼儿自由表演衣服晾在衣架上的动作。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4

【关键词】 德州市幼儿园;亲子活动;问题;对策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性格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想增强幼儿家园之间的沟通,增强家园间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进行亲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今在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中,还普遍存在着注重形式和结果、家长参与意识匮乏,教师对亲子活动的认识较为表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认识不深刻等现象,因此,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德州市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不深刻

目前,德州市许多幼儿园中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理解成是由幼儿园创造适当的条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这种理解,仅仅考虑了教育单方面,而对于其他因素则并没有考虑。事实上,大多幼儿园都会不时地开展亲子活动就已经证明了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已经由传统的封闭教育模式逐步向现代的开放模式进行转变,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就不能单方面来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必须同家庭还有社会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新的互动主体来开展亲子活动。但是,目前德州市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降低了亲子活动的质量。

2、家长缺乏参与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幼儿家长的参与意识缺乏,从而导致家长不够重视亲子活动的参与。根据本人在德州市几所幼儿园的见习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家长实际上比较认同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以工作忙为由而不参加亲子活动,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代替。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既然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任务就应该由幼儿园全权负责,家长不应该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正是由于部分家长有这种想法,导致了家长对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极不配合。从实习情况来看,大多幼儿园每学期的亲子活动次数本就不多,这样一来,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机会又少之又少了。虽然可以理解家长们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压力山大”也筋疲力尽,但由于父母对亲子活动不够重视,导致亲子活动无法达到原有的教育效果。

3、亲子活动的互动主体不明确

案例一:德州市德城区某幼儿园中班幼儿开展《我心中的家》活动,老师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与幼儿一起建造心中美好的房子。在活动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家长能与幼儿共同商讨,一起动手操作;有些家长是看着幼儿如何制作,而不参与其中;有些家长喜欢指指点点,告诉幼儿该怎样怎样做,提出自己的要求,甚至有些家长还干涉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还有一部分家长干脆自己动手,只让幼儿旁观,而这些错误行为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制止。

案例二:德州市某私立幼儿园开展春季运动会,大班幼儿进行《三人四足》活动,教师请家长来参与,在比赛的过程中,有些家长因幼儿理解不了或者配合不当而大声斥责;有些家长干脆拒绝同幼儿进行游戏;还有些家长则干脆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拒绝参加。

亲子活动是通过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其教育作用,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它要求父母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视角与幼儿交流,老师和幼儿及家长是活动的主体,应该主动参与活动。但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的溺爱和年龄知识等差距,家长习惯了发挥自己的指导和权威,往往是家长告诉幼儿该怎么做,甚至有些家长直接来代替幼儿做,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家长的意愿。按照亲子活动展开的要求来说,幼儿园应该主动联合家庭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亲子活动环境。但是,目前德州市一些幼儿园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幼儿园主体与家庭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容易使在亲子活动过程中,家长失去活动主体地位。互动主体的不明确,使亲子活动达不到原有的教育效果,违背了亲子活动最初的目的。

4、亲子活动内容的教育价值太片面

亲子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而现如今德州市的几所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亲子健康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亲子科学活动、亲子观察活动、亲子探索活动所占比例较小,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缺乏对幼儿的观察,往往在乎的是幼儿任务的完成,甚至经常出现家长“包办”的现象,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亲子互动中,家长一向注重幼儿的智力发展,而轻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当幼儿在活动中碰到一些问题不能尽快尽好处理的时候,家长通常表现得很焦急,有些家长着急地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鼓励他们尝试采取不同的办法。家长不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言传身教。因而,亲子活动的教育功能很难实现。

二、增强幼儿园亲子活动实效的对策

1、加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

老师应该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并且召开家长会或以其他方式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活动中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以此来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汇集众多人的智慧,使得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家长们可能只会针对于某种现象发表看法,但可能不会找到幼儿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老师这时应发挥指导的作用,来帮助家长分析幼儿间打闹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游戏。其次,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更多发挥身边资源的作用。

2、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和家长要切实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策划活动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活动的可操作性。设计活动应与幼儿的年龄相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内容多层次,同年龄的活动也可以多层次。此外,在早期的活动准备中,要让幼儿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尤其是一些节日活动,应当让幼儿了解一些节日的出处和风俗等。在活动中,要更多的让幼儿参加到过程中来,细致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发现每个幼儿的特长所在,能力与表现,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切实保证幼儿的活动主体地位。

3、丰富幼儿活动内容,遵循活动设计原则

在幼儿亲子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多的应该高度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给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赏识自己的子女,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让家长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的机会,抓住机会,培养幼儿与人沟通的能力,勇于探索的勇气,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总之,对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弥补现在的不足,使幼儿园的亲子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教育作用,真正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邓子红.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9)66-68.

[2] 李丹.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新西部,2008(8).

[3] 王赛.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管理,2014(3).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组织活动

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之余,将其通过肢体行动等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培养幼儿欣赏艺术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能够定期组织活动,从而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喜欢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模仿,使用音乐游戏教学,则可以有效实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组织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学设计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程序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需要在进行背景设计,以及选材上都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组织《小鸡与小鸭》这个音乐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首先,教师需要装备好服装道具,或者通过对其进行标记等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小鸡和小鸭,让他们分别穿上具有小鸡小鸭标志的服装,然后教师通过情境设置,以及语言音乐的渲染,让幼儿都融入到该音乐活动当中,体验小鸡破壳环节;其次,教师通过使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让小鸡和小鸭笑起来,使活动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从而增强该游戏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之间产生亲切感,使幼儿更加深切的融入到该项活动、迅速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实现小鸡小鸭笑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趁热打铁,为幼儿设置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并引导幼儿逐步开展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枯燥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说教,这样很可能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影响音乐游戏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某个小活动,为学生进行示范等方式,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让幼儿在欢笑中,明确游戏中禁止的事项。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展现幼儿的个性,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题材

选择具有新意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题材时,既要保证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又要保证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需要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时,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状况着手[1]。例如,《碰一碰》这个音乐游戏,它是一首非常轻快的歌曲,并且歌曲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刚刚进入幼儿园,内心缺少安全感,还非常依赖家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开展该项音乐游戏时,多让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互相抱一抱等,让其在欢快的氛围中,减少内心的焦虑与紧张,从而逐渐从惧怕的心理中走出来,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程度,需要从小锻炼幼儿对音律、音色等的掌握与认识,让其在学习中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幼儿的训练:第一,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时,能够对音乐的快慢、乐曲的强弱等进行认识与明确,然后根据乐曲的不同,以及节奏的变化等,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进行隐藏;第二,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从而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2]。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需要使活动贴近实际生活,并且在进行活动时,通过播放不同曲目让幼儿明确其用意。例如,教师在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时,就可以通过播放低沉的音乐,让幼儿知道这些内容都是不可以做的,而在讲游戏规则时,就可以播放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让其知道这些是允许做的。

四、发挥示范在音乐游戏中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并且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他们也非常善于对各种动作进行模仿。因此,将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添加一些动作模仿等环节,则会极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由于其思维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对一些表象的事物进行模仿[3]。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在幼儿进行模仿时,让他们阐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鼓励,帮助其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进而实现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达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于从小锻炼幼儿园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设置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云娥.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J].才智,2011,(15):318.

游园活动游戏范文6

本学期我园结合自治区教研室确定的教研主题——把游戏还给孩子,让游戏打开孩子的心智,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既激发了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又满足了幼儿的游戏要求,更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能力,促进幼儿活泼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会亲临班级察看,我发现每个班级的教师为了加强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首先注意制定活动设计方案,做到了有目标、有重点:1.能更具孩子们的发展水平来制定游戏活动的发展目标;2.注意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3.在游戏活动中注意了教师的指导,通过游戏了解幼儿的个性倾向,合理地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个性良好的发展。

一、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强化文明交往意识

由于当前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交往能力。游戏活动中产生了相互交往的需要,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角色分配的矛盾。例如小三班的“小医院”刚产生时,很多小朋友争着要当医生,常会发生抢口罩,抢针筒的现象;在其他区域也会有此类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在每次游戏开始前,应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商量好角色的分工及游戏的主题,如医院里今天谁是医生,谁是病人等。然后按照他们的分工及目标进行游戏。若商量不好,游戏便不能进行。这样做既避免了游戏的盲目性,又避免了游戏过程中因分工意见不同而发生的争执。在活动中,幼儿逐渐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例如“小超市”里要排队;买东西要给钱;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幼儿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了解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与人交往。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协商,孩子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到社会分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使孩子们的文明交往意识得到了强化。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游戏质量

只有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尝试。认真观察了我们教师上设计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六班的特色主题“嘟嘟的小餐馆”,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对这种餐馆游戏非常感兴趣。教师为孩子提高宽松和谐活动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班上的三位教师分工明确,杨教师负责“面点房”的指导,王教师负责“特色小吃”和各种水果拼盘,马教师负责“洗涤房”和饮料的制作。孩子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有的学教师包饺子,有的学关东煮等等。经过教师的耐心教导,小朋友们学会了用小刀切水果,学会了制作水果拼盘,还学会了制作饮料。活动中教师用亲切的语言沟通,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可见,游戏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脑动作的协调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而且游戏活动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的各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不仅促进了感官的发育,而且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幼儿游戏时是快乐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们在每次的活动并不只是让幼儿随意玩,她们参与游戏,参与指导,为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教师们在指导中还深入到游戏中当角色,提供一定的知识经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并促进幼儿之间的学习交往,不断使游戏水平提高。

三、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快乐成长

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是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观察激发起来的。幼儿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能用废旧物品替代自己游戏中的材料,来完成自己的活动。例如大五班和大二班的特色游戏活动主题——《好玩的瓶子》,以瓶子画为载体,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孩子体验在瓶子上做画的乐趣。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充分挖掘身边教育资源,指导幼儿能大胆地进行瓶子绘画组合,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颖美丽的图案。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尝试在特殊材料上创造美和感受美,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不仅可以在纸上作画,还能在其他材料上作画。活动中教师还注意观察游戏中的点滴小事,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精神,并及时鼓励,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主动学习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个别指导,促进全面提高

《规程》中处处体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精神,我发现每班教师在指导游戏活动中,对于参与游戏时胆小的孩子,都会有意让他们在游戏中多和小朋友交往,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努力提高游戏活动效果。在中三班和小一班串班大带小的特色游戏活动“线描画”活动中,一开始小班的孩子绘画水平发展差,我发现每位指导教师都先加强个别指导,不断的鼓励,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就会有中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互助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交往,教师同孩子们一起参与游戏,深入角色中,与小朋友进行亲切的语言交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幼儿专心做事的稳定性格,指导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通过教师的指导,两个班的孩子水平逐渐都有了很大提高。小三班的角色游戏活动区“小医院”中,一位戴听诊器的小朋友见我走近,热情地问:“您好!请问您哪儿不舒服?需要我帮助您看病吗?”。看着他专注认真的样子,我感慨不已。上学期,这个小朋友有一段时间每天早晨哭闹不停都是被爸爸或妈妈强行送入园的,听班里的教师介绍说,这孩子刚入园时对教师也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而现在这个孩子有如此强的活力。可见,游戏是一把钥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能力,还开启孩子的心智,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和规则意识。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反复地模仿和体验,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实践了社会道德行为规则,有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五、培养幼儿游戏活动规则意识,保障游戏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