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殖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殖技术范文1
1 泥鳅场址的选择
1.1位置选择选择日照充足,温暖通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容易、家宅附近用电有保障的地方建养殖场,这样便于管理。另外附近不能有工业和城市污染源,不能有农药和有毒废水的侵害。
1.2水源、水质的要求泥鳅的适应性较强,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十分苛刻。一般无污染的江、河、湖、库、井水以及自来水都可以用来养殖泥鳅。养殖用水的溶解氧在3mg/l以上即可。ph值在6~8之间,透明度在15cm左右。
1.3土质土质对养殖泥鳅效果影响很大,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道美;在沙质土中生活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味道差。因此养殖泥鳅的土质以粘土为好,显中性或弱酸性。
2 苗种放养
3 成鳅的日常管理
3.1饲料的配制和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最好使用配合饲料,因为配合饲料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而且使用方便,对水质污染较小。由于泥鳅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颗粒的大小以及对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不同,所以在不同阶段应配以不同规格的饲料:5~8cm的鳅苗使用的饲料规格为:麦麸42%,豆粕20%,棉粕10%,鱼粉15%,血粉10%,酵母粉3%;8~12cm的鳅苗使用的饲料规格为:麦麸48%,豆粕20%,棉粕10%,鱼粉12%,血粉7%,酵母粉3%;12—20cm的鳅苗使用的饲料规格为:麦麸50%,豆粕20%,棉粕10%,鱼粉10%,血粉7%,酵母粉3%。投喂人工饲料时要沿着池塘边缘泼洒,而且要泼洒的均匀,避免在一个地方过于集中而引起抢食现象。饲料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大约为泥鳅体重的8—10%。每次投饵量以泥鳅在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泥鳅的进食情况可以通过自制的观察台观测。
养殖技术范文2
关键词 泥鳅;稻田;池塘处理;水质管理;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96-02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长期处于水淹状态,水稻种植成本相当高,如何充分利用北部低洼地区“水”这个特点,变“水患”为“水利”,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通过几年的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的稻鳅养殖技术模式,为渔农民增收找到一条新路子,现对该养殖技术作具体介绍。
1 选址要求
1.1 场地选择
稻田内套养泥鳅,不仅要考虑水稻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满足泥鳅的生存、生活环境。因此,在稻田的选择方面,应当水源充足而且排灌水都比较方便,不能出现干旱或者被水淹没。此外,为了保证泥鳅和水稻的正常生长,稻田里的土壤应当肥沃,水质干净无污染,场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要求。
1.2 池塘要求
为满足泥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稻田的四周还应当开挖沟槽,一般宽2.0 m、深0.8 m左右,沟槽面积占稻田总面积5%~8%时较适合。稻田的进排水口处要设置防逃网,一般设置2道,最外侧使用聚乙烯塑料网,网口的大小以不阻挡水流和不出现逃鱼为准[1]。
2 池塘处理
先清淤整池,将池塘里的水排干,对塘的四周进行加固处理,清除池底的杂草、垃圾和过多淤泥等,翻耕并曝晒池底。然后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等,但最好的清塘药物是生石灰。一般清淤整池后,放养鳅种前30 d左右,池沟用生石灰2 250~3 000 kg/hm2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虫卵等。清塘消毒后,待池水产生浮游生物后,表明药性已消失,则可放养种苗。
3 水质管理
3.1 水质培育
在稻田水体中施入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3.0~4.5 t/hm2或复合肥(15-15-15)150~225 kg/hm2进行肥水,为水稻、鱼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稻田套养泥鳅水质管理与池塘专养有所不同,池塘专养可以保持水位不会发生变化,而稻田养殖的前期水位比较浅,因此水温容易受外界影响,稳定性较差。由于泥鳅生存需要保证一定的水位,所以在泥鳅放养之后,稻田里的水位要逐渐地加深,随水稻的长高,尽可能多注入些新水,使得水中含有足量的氧气供泥鳅呼吸。
3.2 水质要求
稻田套养泥鳅田的水,适宜pH值为7.0~8.5,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应当在4 mg/L以上,整个水体的透明度在20~35 cm。夏季温度比较高,投入水中的饵料也相应地增加,使得水质更容易变坏,因此应当要勤换新[2-3]。
3.3 水质更换
适当换水,定期加水。在高温季节和水质变差时要根据情况随时换水,保持水质干净稳定,每次换水量一般不得超过原水量的1/3。由于稻田里的水渗漏或者蒸发,根据田中水量加水,因此每隔10 d要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度15~20 cm。
3.4 消毒和调节水质
每15 d四面沟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每次用量为225~300 kg/hm2。每隔30 d泼洒1 mg/L漂白粉液1次,并且每月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以调节水质。
4 鳅苗放养
鳅苗放养一般都是在插完稻秧之后,防止插秧时对田中水的扰动,破坏其稳定性。对于每年只种1次的水稻田,一般在第1次除草之后再进行鳅苗放养。放养前,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然后训练开食,消毒后的鳅苗即可放于开挖好的稻田里,等鳅苗适应水温后就可以投喂饵料。一般放养密度对于鳅苗的规格应当尽量保持一致,防止互相蚕食。规格在3~4 g/尾的鳅苗,平均可放养约30万尾/hm2。
5 鳅苗管理
5.1 水位控制
田中水位一般保持为10~20 cm,根据情况,适当地加入新水。夏季气温较高时,就要使水位加高,防止由于水量少,水温变化太大破坏泥鳅的生活环境。此外,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
5.2 饵料选择
一般以动物性饵料(动物内脏)为主,适量配合饲料。还可用玉米、豆粉、麦麸、鱼粉等饵料混合煮熟后投喂。投喂配合饲料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32%左右。一般喂完植物性饵料后再喂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可以将动、植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投喂[4-5]。
5.3 投喂
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投喂2次/d,分别为7:00和17:00点各1次,盛夏时节下午的投喂可改在18:00―19:00。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和泥鳅的摄食强度等其他因素灵活掌握,可按泥鳅重量3%投料。投喂的饲料应做到优质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等。
5.4 勤加检查,严格“五防”
要经常对稻田进行检查,在稻田施肥、施药前都需要认真检查,保证鱼沟和鱼溜顺畅。“五防”包括防逃、防贼、防药、防鸟、防乌鳢。一是防逃。由于稻田四周田埂较低,漫水时,泥鳅容易逃跑,所以要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加固田埂。二是防贼。安排人员昼夜巡逻,以防有人偷捕泥鳅。三是防药。有些剧毒农药可以杀死泥鳅,因此要严防四周含有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田中。四是防鸟。傍晚时鸟类寻食,可能会过来偷吃泥鳅,因此要在稻田上方罩渔网。五是防乌鳢。洪水过后,水中可能会有乌鳢,要及时清除[6]。
6 水稻管理
稻田套养泥鳅,在养泥鳅的同时,还要对水稻进行管理。一是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应选择耐肥力强,抗倾覆,特别是抗虫能力强的品种。二是施肥的原则。只要是施以基肥,适当地施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施化肥为辅。三是注意防治。稻田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无法避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且要对水稻的叶面进行喷施。可以定期在稻田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杀毒。
7 病害防治
除了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对于喂食的器具,也要进行消毒。食台每周要用10 mg/L的强氯精清洗1次。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要每周消毒1次。泥鳅捕捞前15 d应停用任何药物。
8 结语
稻鳅养殖技术,是通过建立一个稻鳅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生态套养系统,泥鳅在这个系统中除了耕田除草、减少虫害的作用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达到了“节地、节水、节成本、增效益”等多种效果。稻鳅养殖模式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该养殖模式平均产水稻5 400 kg/hm2、泥鳅2 400 kg/hm2,产值9万元/hm2,效益可达到4.5万元/hm2,相对于传统的种稻,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该模式能有效较少病害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新型的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水体中各物质间的循环利用,能有效转变传统种养模式,拓展农业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实现渔农民增收和农水产品品质提升,有效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转型升级。
9 参考文献
[1] 张德华,许国民,陈丰刚,等.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93-294.
[2] 周大颜,杨宾兰,徐鸿飞,等.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4(14):54-55.
[3] 吴绍山.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4(11):157.
[4] 黄孝湘.一种简单的稻田繁殖和养殖泥鳅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15(5):37-39.
养殖技术范文3
关键词:舍饲养羊;品种;羊舍;饲料;养殖技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逐年加大了农村牧区禁牧的时间和范围,各执法部门也不断加大了对违法放牧和破坏草原、林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传统的放牧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转变羊的饲养方式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舍饲养羊就是一种新型的能够很好地适应时展需要的养殖方式。
1舍饲圈养概述
舍饲养羊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生态破坏问题,还能够解决产值过低的问题。传统的粗放型放牧形式对牧草的依赖性很强,而且形式单一。而舍饲养羊可以开辟多渠道的饲料来源,这样就保证了羊的生长速度,同时羊只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可以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利润。同时,养殖户可以根据羊群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一定比例的饲料搭配,在饲料中加入秸秆和玉米等,既丰富了饲料的多样性,又节省了开支,实现肉羊的营养均衡,促进羊群的成长发育。不像传统的放牧,羊群比较散,因为有地域限制,羊只的饲草摄入受草场类型、牧草长势及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舍饲圈养在管理上非常便利,而且更容易控制,更适应科学、集约和专业化的生产需求。
2舍饲养羊的养殖技术要点
(1)饲养品种的选择。
发展舍饲养羊,选择好的品种非常重要。首先要实地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饲草饲料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条件,再权衡利益比值来挑选合适的品种进行繁殖饲养。相关资料显示,饲养优良品种杂交的羊可使母羊每胎断乳羔羊增加1~2头,而且可以使增重提高10%~25%,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好品种比本地羊的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能够提升经济效益10%~11%。所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后代繁育,从而保证羊群后代的品质优良和高繁殖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2)羊舍的选址和建设。
舍饲养羊的羊舍建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从羊的养殖数量和后期发展以及资金状况来进行整体规划。羊舍要保持冬暖夏凉,尽量选择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和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1]。为了便于交通运输和疾病防治,羊舍应选择距离公路和村庄0.5km以上,但是不能太闭塞。设计好料槽、水槽和盐槽,槽要做成上宽下窄状,底部呈圆形,移动的料槽可用木材或薄铁皮打制。要同时具备移动的料槽和固定料槽。
(3)饲料管理。
饲料是养羊的基础,也是养羊成败的关键因素。舍饲养羊需要储备一整年的饲料,一定要保证正常的饲料供应。要控制羊践踏草料、弄脏饮水和食盐,避免饲料浪费。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肉羊长期采食单一饲料造成食欲不振,影响发育水平。在不同时期要选择不同的饲料饲养、阶段性地饲喂,实现快速增重。同时把成年羊只、羊羔、公羊和母羊分栏饲养,满足其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理需要,避免出现抢食和疾病传播。
(4)疾病预防。
对舍饲养羊的疾病防治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防范于未然。日常做好饲养的卫生达标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驱虫等防疫保健工作。要轮换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羊舍、院舍、食槽、水槽和盐槽等羊群能够接触到的地方都要进行消毒,从而保证羊群处于优良的生长环境。要对羊舍的饲槽、饮用水餐具等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清洗,圈舍半个月至1个月选择使用漂白粉等溶液进行杀毒。羊只出栏后再对羊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2]。定期对羊只进行接种和驱虫工作,羊群中的每只羊都要做好编号标记。每年春秋两季对羊群进行接种,对接种情况做好登记。对羊只的生长情况也要随时做好记录,及时统计结果,也可以绘制成图表,更直观地了解羊群的发育情况。
3结论
目前,养殖户在对舍饲养羊在防疫、消毒和疾病防治方面还存在着认识和管理上的不足,但是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更多的环节将被重视,很多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舍饲这种区别于传统羊只养殖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相信养殖户通过舍饲的方式来进行肉羊饲养,合理科学地采用各种饲养技术,最终能够实现环保生态的养殖目的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艾克荣,黄席存.靖边县农户舍饲养羊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2014(4):286.
养殖技术范文4
1新疆牧区概况
新疆地区是我国五大主要的牧区之一,新疆地区以畜种优良和草原辽阔而闻名全国,新疆全区具有5725.88万公顷天然草场,可利用草场面积达到了4800.68万公顷,占据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比例为24%。新疆地区草场广袤优美,畜牧业是该地区主导的行业之一。
2高效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2.1饲养技术
新疆克拉玛依国营牧场饲养小尾寒羊以群居放牧作为主导,在枯草期,收牧以后进行饲草的补喂,对于怀孕后期的母羊、种公羊以及哺乳母羊,要适当进行精料的补喂。牧场饲养小尾寒羊,对叶蔓、作物秸秆、青贮饲料、干草等农副产品进行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适量供给混合精料。通常情况下,每只小尾寒羊每天供饲料1.5kg~2.5kg,供混合精料0.1kg~0.2kg,繁殖种公羊和母羊为0.3kg~0.5kg。将饲草在草架上或者筐内存放,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污染或者浪费。对于地质比较坚硬的秕壳类和秸秆类,要将其粉碎并且混入少量的精料,用水拌湿以后再进行饲喂。其中,秕壳类包括花生壳、豆秸、干玉米秸等。在饲养哺乳母羊的时候,还可以将精料混合在饮水里,进行投喂。保证小尾寒羊饮水充足,通常每只小尾寒羊需要饮用2kg~3kg水,每日饮用2次~3次,并且在食后再次供水。在饲养羔羊的时候,要对哺乳母羊进行悉心照料,保证母羊的母乳充足,还要增强羔羊的增喂以及安全防护。在羔羊出生6天~10天内,可以喂其注射维生素D3半支,而后,要每日灌服2片~3片钙片,以及相同剂量维生素糖丸,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羔羊骨骼生长。
2.2繁殖技术
首先,要选择种羊。在一胎多羊和后代公羊和母羊中选择种养,培育好的种公羊,使其和其他羊群培育种公羊交换进行使用,切忌近亲。对于种公羊,要保持中等膘情,在月料里另外加入10g食盐。其次,适时进行配种。由于小尾寒羊的性成熟比较早,5月龄~6月龄会产生,为了防止小尾寒羊出现早配的现象,要尽早把公羊羔与母羊羔分群适时饲养,只有达到7月龄~8月龄的时候,才能够初配。小尾寒羊中,母羊的期排卵为2个~6个,前后排卵相距时间约为9h。所以,在一个情期里,要进行2次~4次配种,适宜在后8h~24h,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受胎率。在母羊产后2h~28h,可以实施血配。周期在18d~21d,平均为18d。最后,妊娠和分娩。小尾寒羊妊娠期是150d,母羊在怀孕以后的2个月时,胎儿生长速度最快,必须要对母羊进行精心的饲养。
2.3保胎技术
怀胎的母羊要与其他养只分开饲养,将怀胎母羊单独组成群饲养,由于胎儿发育时期不同,运用的饲养管理方法也不同,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胎儿良好发育。对于怀孕的母羊要喂给质量较好的饲草,对于有些营养比较差的母羊,要单独补给一些精料。对于怀孕后期的母羊,要在精料中添加磷、钙、维生素、矿物质、骨粉等。同时,还要加强放牧运动,母羊长期不运动,会导致其体质变差,甚至难产。因此,要适当增加运动,通过运动,增强胎儿的体质,提升羔羊成活率。由于小尾寒羊为2年3产或者1年2产,小尾寒羊具有频繁周期短的特点,因此,在保证羔羊的生长和发育的前提下,要尽早为羔羊断奶,这样可以使母羊尽快恢复体制,保证体内胎儿的良好发育。因为怀孕的母羊很容易发生流产,因此,在母羊怀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疾病的预防。按时为母羊驱虫和接种疫苗,保证圈舍卫生,还要保证母羊的保暖和防寒,防止饲料或饲草变质,杜绝母羊食用有毒饲料。从母羊受孕开始到母羊分娩整个过程为妊娠期,小尾寒羊的妊娠期是148天,由于小尾寒羊的营养状况或年龄不同,其妊娠期有略微差异,通常为146天~152天。在母羊生产之前,要做到接产前准备,为母羊配备专门产房,保证产房良好通风,充足的光线,还要保证产房的地面干燥。在接产之前,要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以及清扫工作。冬季时,要在舍内垫草,保证产房的温度处于2℃~3℃之间。准备好消毒药品,例如来苏儿和碘酊,为接产器具消毒。
2.4疫病防治技术
每年的初春和秋季都要为小尾寒羊进行驱虫,夏季在剪毛以后要进行一次药浴,秋末要发烟熏鼻。每年的春秋要实施各种疫苗的注射,平日要做好圈舍的卫生,保证清洁饮水,避免在早晨到潮湿和低洼的地方进行放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虫感染。
结语
养殖技术范文5
在农村畜牧养殖中,其兽医体制的改革还严重滞后,服务体系也有待健全,农村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中,良种繁育体系不仅不稳定,对于疾病的防控还不到位,并不适应现代的农村畜牧业发展需要。
2做好养殖技术的推广
应该加强在农村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素质,迅速推广农村的畜牧养殖配套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整体水平。
(1)在农村推广以及应用养殖技术,应该提高农村畜牧科技人员,用他们作为搞好农村畜牧业技术的主力军,依靠他们将畜牧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做好培训农民、技术指导、蹲点指导,提高农民畜牧养殖的技术观念,更好的提高技术人员与养殖户间的信息传递,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乡镇、村办组织也应该做好协调组织工作,成立专门的畜牧养殖合作社,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员对农民养殖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并且还可以科技示范户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来推进全村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2)在农村畜牧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中,应该依靠养殖户来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对其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以及市场观念,用试验、培训、示范、宣传、会议等方法,增强农民对养殖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村养殖户的素质,从而使农村养殖户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农村畜牧养殖业更具特色,使农村养殖户获得更多的利益收入。
(3)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还应该围绕生产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优质化的目标进行发展,要大力推广在农村养殖中的现代养畜配套技术,提高农民养殖人员的多项职能,积极开发推广养殖技术,加快建设科技示范园以及示范场,做好对畜牧业饲料的监控,使农村畜牧养殖中各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多培养出善经营且懂技术的新型养殖户。
(4)农村养殖技术应用中,可以先在农村养殖户中设立示范户,使农民可以感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在农村畜牧养殖推广中,使农民亲眼目睹由养殖技术而带来的好处,尝到科学养殖的甜头,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促使农民走上畜牧养殖的共同致富道路。
(5)在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中,应该要让农民学会自己掌握技术,技术业务部门应该针对农民的养殖技术需求来进行培训,让农民可以掌握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方案,使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畜牧科技人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深入养殖户中,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传授,确保农村养殖户可以完全掌握实用的养殖技术。
3结论
养殖技术范文6
关键词:猪;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业也呈现出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让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生猪养殖技术成为了一些农户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猪的养殖技术进行探究。
1猪幼仔选择技术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猪仔质量的好坏对猪的成长速度和成长质量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猪仔的选择成为了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不容忽视的问题[1]。为了搞好猪的养殖问题,对猪仔进行科学选择就成为了养殖户购买猪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选择猪幼仔的过程中,养殖户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因素来挑选幼仔,首先,在猪仔选择过程中,养殖户要选择一些活蹦乱跳的幼仔,对过于安静的幼仔要审慎选择;第二,养殖户应该通过观察猪仔粪便的方式来选择幼仔,如果猪仔产生的粪便具有成团、松软适中的特点,那么这样的猪仔就是可供选择的猪仔,第四,养殖户要对猪仔的皮肤进行细致观察,在选择猪仔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皮肤光亮、身上无斑无癣的猪仔,第五,养猪户可以选择二元杂种仔猪、三元杂种仔猪等优质杂交品种来进行饲养,这一类生猪具有瘦肉多、生长快的特点,养殖这种猪可以给农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第三,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为温和,是生猪发育的好季节,养殖户应该尽量在春秋两季完成猪仔的购买工作;第四,养殖户在购买猪仔的过程中也要对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考虑,选择一些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幼仔,以河北地区为例,河北省具有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和冬季寒冷少雪的特点。这一地区的生猪养殖户在猪的购买过程中就可以选择一些生长周期短、饲料摄入相对较少、瘦肉率高、增重速度相对较快、适应能力较强的猪,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猪群养殖过程中出现引种后的应激反应,进而让猪在一种生长习性与当地气候相融合的状态下生长发育。
2猪的配料技术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配料技术也会对猪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饲料配料技术也成为了猪的养殖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饲料配制的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会采用对多种饲料进行合理配置的方式来完成饲料的配制工作。诚然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猪饲料的营养均衡[2]。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更应该在了解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猪的实际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来配置饲料,在一般情况下,猪的饲料原料主要以米糠、玉米、麦粉、麦麸、高粱、维生素添加剂以及和成氨基酸为主,以南瓜、胡萝卜、甘薯秧、野菜等青绿饲料及花生饼、菜籽饼、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作为补充材料。在饲料配制过程中,养殖户应该让谷物饲料的颗粒直径保持在1.2mm至1.8mm区间,饲料颗粒大小保持在这一区间范围内,可以让饲料起到增强口感、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谷物类材料加工过粗,会让猪对饲料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加工过细会导致溃疡病的出现,因此,在配料过程中养殖户应该对谷物类饲料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在对谷物类饲料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的同时,养殖户还要对饲料的味道进行关注,如果饲料中出现了鱼腥味,养殖户就需要对饲料问题进行关注,这些散发着浓浓鱼腥味的饲料中往往添加了氨腥香这一化学添加剂,这种化学添加剂的应用会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在人们食用了用含有氨腥香的饲料喂出来的猪的肉以后,氨腥香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饲料的选择也应该是养殖户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3猪的饲养技术
从猪的饲养技术来看,目前养殖户采用的饲养方式主要包括直线催、平面喂以及多次投三种方式[3]。直线催指的是在仔猪断奶入栏以后让猪仔不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精料催肥的圈养方式,平面喂是根据猪的实际情况投放饲料的饲养方式,多次投则是在猪断奶以后采用那个定时定量的方式进行饲喂的养殖技术。这三种途径可以说都是一些具有可行性的饲养措施,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根据猪的实际情况,采用让这三种方法进行结合的方式来对猪进行饲养。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还要对猪吃过饲料以后的表现进行关注。受到自身生活习性的影响,猪在吃过饲料以后不会立刻进入睡眠状态,如果猪在食用过饲料以后出现了马上睡觉的状况,就说明猪在食用了饲料以后出现了生理功能紊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应该对饲料进行充分检查,检查饲料之中是否添加了镇定剂的成分。在猪的饲料之中添加了镇静剂,人们在食用了这种猪肉以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4猪的防疫驱虫技术
猪的防疫工作与驱虫工作是让生猪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让猪圈处于一种干净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之中,这就要求养殖户要对猪圈进行定期打扫,对猪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对猪圈的垫草也要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养殖户还要定期采取喷药杀毒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疾病在猪群之中的传播。
5结束语
幼崽的选择、配料技术和饲养技术的运用,以及防疫驱虫工作的开展是猪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关注的方式来提升猪的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赵秀珍.猪的养殖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01):65.
[2]高红梅.猪的养殖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