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包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包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包装

智能化包装范文1

研发背景

当前,无论是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具体功能上,药品包装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推拉式、轴转式药品包装等。但从整体结构上来看,这些药品包装都没有摆脱传统“泡罩+说明书+纸盒”的形式。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厌烦必须同时携带或保存泡罩、说明书和纸盒,但说明书对患者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U型说明书容易从纸盒中取出,但也十分容易丢失,而一旦说明书丢失,就会给患者的用药安全带来隐患,不仅不能使药品发挥应有的功效,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夹式包装应运而生。

钱夹式包装就是将药品的内包装(泡罩)、外包装(纸盒)和说明书紧密地整合到一个包装中,整体相当于一本小册子,既可以作为用药说明,也不会因外包装破损或说明书遗失而导致患者误服或错服药品。另外,钱夹式包装还可以将诊断信息等内容结合起来,帮助患者正确用药,也可以附带一些商业回执,甚至做一些公益广告。

结构特点

钱夹式包装采用了一体成型的方式,将铝塑或铝铝泡罩、说明书和其他附件都组合到了一个包装中,形成了钱夹式的包装结构。

钱夹式包装有3个盒体表面,以压痕线为界,各部分由内向外依次折叠(样品如图1所示),整个包装采用可反复开合的胶、标签或以插口的形式进行封合。其中,最外端的盒体表面即形成一个长方体的盒体结构,盒体上的泡罩定位孔用于将铝塑或铝铝泡罩进行固定;盒体内表面则印有用药说明,相比外表面印刷,内表面印刷可以防止因外表面长时间磨损而造成说明书不清晰、被磨损或残缺的现象,从而起到保证信息完整的作用。

患者在使用钱夹式包装时,只要撕开封口处的胶、标签或插口,打开盒体盖,即可方便地在盒体表面上的泡罩定位孔处开启铝塑或铝铝泡罩,取出药品。在取药的同时,患者可以直接参照盒体内表面上印制的用药说明,而无须另行翻看或保存说明书。

作为一种紧凑型的药品包装形式,钱夹式包装将药品整合在泡罩中,能防止药品被压碎、压坏,有效保护了药品质量与安全。另外,钱夹式包装运用了热封合技术,还可以防止儿童误开启和误服用,保障了儿童的人身安全。

生产注意事项

钱夹式包装这一新型包装形式的推出,不仅给患者的用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但其也对包装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公司作为钱夹式包装的供应商,当初在接到该包装的生产订单后,便立刻组织了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研究,通过不断攻关,最终研发出了钱夹式包装的整套生产技术,并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该项技术运用了多种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检测方法,同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了严格、有效的管理控制。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由于钱夹式包装的结构较为特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 1 )充分了解制药企业包装生产线的运行状况、质量标准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正确的工艺技术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试制成本。

(2)钱夹式包装在制药企业装完铝塑或铝铝泡罩之后需要进行热压封合,热封后印刷图文应保持完整,而不能被粘掉、粘花,因此在选择印刷材料时,应尽量选用耐热性能好的纸张,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超负荷实验。此外,在模切加工时,还需要对泡罩孔内的清废纸屑剔除完全,切忌夹带在产品中,否则在热封时会被误封入内,从而给制药企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3)钱夹式包装一般为正反双面印刷,且纸张表面通常有一层非吸收性的可热封涂层,因此,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一般采用UV印刷。同时,正式印刷前,还应对纸张的印刷适性和物理指标进行检验,以保证印刷的高质量。

智能化包装范文2

[关键词]常规 智能一体化 便携式保护装置 设计

中图分类号:R540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08-01

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或者新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异常问题,或者需要定期的进行检修,因此,在此期间,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提供供电服务,需要使用一些临时性的通用保护装置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常规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逻辑元件组成

在设计常规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时,主要以PLC的方式为主。PLC拥有图形化界面,可以进一步实现装置保护功能的可视化。而且该装置由许多逻辑元件组成,在进行保护工作时,只需要工程设计者或者用户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装置内的逻辑元件进行自由的组合,从而实现保护控制的目的。这样不仅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还实现了装置的多功能化,维护起来也较为方便。

(一)基本的逻辑元件:主要有异或门逻辑元件、与门逻辑元件、以及或门逻辑元件三种。

(二)开入开出元件:主要有开入输出元件、开入输入元件、控制字元件以及压板元件四种。

(三)时间元件:主要有延时动作延时返回元件、延时动作元件以及延时返回元件三种。

(四)过量欠量元件:主要分为单通道过量元件以及单通道欠量元件两种,其中,单通道过量元件主要包括了单通道过量元件,三通道(或者)过量元件、三通道(和)过量元件等。而单通道欠量元件主要包括了三通道(或者)欠量元件、三通道(和)欠量元件等。

(五)可扩展复合元件:主要包括了反时限延时元件、方向判断元件以及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等。

二、常规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应用

常规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对于常规变电站以及智能变电站都能适用。应用常规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可以对变电站进行临时性的保护,确保其在检修期间不会因为出现突发性的故障而引起跳闸、断电等问题,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一)常规变电站中的使用

图1为常规变电站中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运作程序图,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停止供电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常规变电站中的线路以及变压器等结构中的保护装置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及维护,这样会极大阻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电力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使用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后,就可以让其暂时性的接替原有保护装置的保护工作,从而减少了断电带来的不便,确保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二)智能变电站中的使用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网络交换机以及保护装置等做定期的维护,而且,为了保护电力系统安全性,供电网络中出现任何一点内部故障都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检修,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此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可以使用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来替代需要维护或者检修的部分,从而确保电力系统正常有序运行。

1.合并单元

如图2所示,在维护合并单元时,其替换方法是:将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交流端子与合并单元的互感器连接起来,该保护装置就可以利用光纤接口与合并单元进行连接,继续完成数据采样,其传输协议采样值主要有IEC61850―9―2、IEC60044―8(FT3)两种。

2.保护装置

在维护保护装置时,将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SV光纤接口与合并单元中的备用接口连接起来,再通过该保护装置中的GOOSE跳闸光纤接口将其与变电站中的智能终端连接起来,从而使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暂时取代变电站原有的保护装置,完成动作判断工作。

3.智能终端

将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交流端子与合并单元的互感器连接起来,再将该保护装置中的跳闸出口与变电系统内断路器中的跳合闸线圈相连接,以此,就可以替代变电系统中原有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及保护装置等,从而确保维修期间,变电系统还可以正常进行跳合闸出口、数据采集以及保护判断等工作。

4.网络交换机和光纤

在进行网络交换机和光纤维护工作中,首先需要将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交流端子与合并单元的互感器连接起来,再将该保护装置中的跳闸出口与变电系统内断路器中的跳合闸线圈相连接,以此,就可以替代变电系统中原有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及保护装置等,完成变电系统所需的跳合闸出口、数据采集以及保护判断等工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电力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常规变电站中的系统十分繁多,而且有着数据资源重复采集、变电站设计调试复杂、缺乏规范化与标准化等问题。而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又因为没有充分的运行测试,因此极易因为外界环境影响,出现各种设备故障问题,再加之变电站各类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因此,智能一体化便携式保护装置的设计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该保护装置,可以确保在维护与检修变电站各类设备时不会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有序性。

参考文献:

智能化包装范文3

互联网+包装催生新机遇

我们追溯20世纪50年代,人类追求人工智能的脚步不曾停止,从机械手到无人工厂,智能包装是延续这一主题发展的阶段产物之一。在此理念之上并结合时代背景,我们探究智能包装,认为其应是伴随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通过对包装材料的更新换代升级、通过改造包装结构、通过整合被包装物信息管理,实现被包装物的人性化、智能化。

包装是高频次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智能包装将打开包装物联网的新蓝海,通过已经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与消费者形成数据交互。在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盛行的时代,包装正在适应体验、交互与网络化的新消费环境,从注重品牌形象与包装视觉美感向实现包装功能化与智能化发展,并应用IT新技术开启包装使用功能与应用智能结合的智能包装新模式,推动包装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现代化生活中,千姿百态的包装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包装制造正在将传统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技术与移动互联、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技术融合,主动构建智能包装制造体系,推动传统包装印刷从商品美化和商品保护的基础功能,向包装信息与现代物联网进行数字识别关联转变,向快速服务网络消费者转变,其关键技术为数字信息的智能关联技术和定制与安全防伪技术。

国内印刷业一直以来都处在转型发展及技术升级阶段,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而智能包装这块诱人的巨大蛋糕,就成为了众多实力公司争抢的目标。深圳劲嘉彩印、美盈森等公司都于2015年高调宣布进军智能包装领域,并预测市场空间为万亿级。智能包装的巨大市场及其潜在的机遇,预示着这一朝阳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跃升点。所以,研究与实施智能包装的产业化印制,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得不说,中国“互联网+”概念与德国的“工业4.0”遥相呼应,它代表着中国制造发展的新风向,“互联网+包装”正是“工业4.0”发展模式的体现。同时,“互联网+”模式促进了定制化时代的到来,包装行业也将获得重新定义,传统包装企业有望通过互联网创新抢占未来市场的新高地。对于包装行业,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包装”的发展模式,将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国家“互联网+”的战略规划的深入,国务院了〔2015〕95号文件,要求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追溯体系,商务部也在组织各行业进行电商物流绿色包装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场运用和普及。2015年,包装工业总产值14800亿元,物联网智能包装按5%计算将达到近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还不包括庞大的物联网生态链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对接和交换,从源头上切除了各种安全隐患,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控制,逐渐形成全新的B2C、C2C、C2F商业模式和巨大价值的流量入口。

2016年,注定是中国包装印刷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众多龙头企业蜂拥进入“物联网智能包装”的项目研发,如美盈森定向增发32.5亿元,劲嘉股份定向增发16.5亿元,合兴包装定向增发9.5亿元;中国包装总公司成立中国智能物流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奥瑞金、新通联相应投资物联网智能包装,所有的巨额资金纷纷投向物联网云平台和物联网智能包装的建设和研发。

物联网智能包装技术的应用

智能包装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比如材料科学、微电子科学、化学、人工智能、微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包装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为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虽然这十大应用领域没有包装印刷字样,但里面很多行I都和包装印刷有关系,因为包装是一个载体,以前承载的都是可以看到的一些图文、信息、结构、材料,但现阶段物联网的发展可能承载更多的信息。其中,按照各个技术在其应用的比重不同以及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智能包装可以分为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技术、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技术以及信息型智能包装技术。智能包装制造在印刷工业数字化、全流程、绿色的集成制造与服务等主流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正伴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渐入佳境,智能包装技术的发展可归纳如下:

1.利用电子标签对商品进行可跟踪性运输包装,反映商品物流信息

包装技术的科学、低成本、合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保障。特别是智能化的包装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装信息的不足和错误会直接影响物流业各个环节的发展;包装智能化发展不足也会对现代物流业中的扫描设备管理、计算机管理等产生制约。因此,包装技术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进步。

可跟踪运输包装技术作为一种自动化运输管理包装技术,能够对流通线路上的运输容器信息进行全方面的跟踪管理,并利用控制中心对运输线路、运输中的商品信息进行调整和管理,从而实现方便的商品流通管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加入来构建一个智能型的物流管理体系。电子标签就是可跟踪性运输包装中的重要应用体现。

以智能物流为例,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都要经过3个区域,首先从制造厂出来,进入区域配送中心,然后进入零售商店。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产品是否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并且能够合理的管理;多个零售店之间资源的共享、及时的配货,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在以前是无法监控的,现在通过在包装上设置一些电子标签,通过物联网实时的传输,生产企业就可以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减少库存量,减少仓储要求,提高存货可视性和可跟踪性;通过JIT(无库存生产方式)和库存共享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电子信息组合包装反映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信息

电子信息组合包装是实现商品生产和销售信息智能化的手段,其主要由具有记录信息功能的电子芯片、软件以及条形码组成,能够帮助用户了解商品的使用属性以及商品的物流管理问题。电子信息组合包装技术能够将商品的名称、功能、成分、保质期、价格、使用方法等信息,以一种数码的形式存储在微芯片的包装中。这种带有电子数据信息的包装方式基本适用于所有商品上,能够方便消费者对这些信息进行读取。

美国一所大学开发出了一种智能化微波加热包装,将商品包装的加工信息编成信息码,利用微波炉的条形码扫描仪和微波处理器来对这些信息码进行识别,通过信息码来获得加工信息,从而对微波炉的加热效果进行控制。这种智能化的微波加热包装技术作为一种载体实现了商品、包装和微波炉之间的联系。

3.数字信息关联服务技术的应用

如今,智能手机等数字识别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大众生活中,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数字信息关联服务的技术应用,将是未来智能包装企业技术发展的关键。首先,包装印刷企业只有认清数字印刷特有的数字与网络特性,主动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升级,才能积极引进“互联网+”来改造或重构自身的产品制造流程,使静态产品包装变为动态的智能包装。其次是利用数字印刷成像方式的多样性,为包装用户提供从创意设计到产品制造的集成关联服务,按照智能包装数字信息关联的需求来印制各种数字监管码,如药品电子监管条形码、二维条形码、密钥、水印以及特殊纹理,进而为用户提供溯源、比价、配送和支付等服务,实现包装的智能化。

4.专属体验型智能包装制造技术的应用

在当今交互与体验的新市场环境下,将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电商平台与数字印刷技术整合,来引导或创造包装用户的专属感和体验性是创造智能包装需求的前提,更是智能包装制造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智能包装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要通过智能包装的全方位设计来诱导或强化用户“触觉、视觉和嗅觉”的体验,增强卷标的体验功能和感受,使卷标具备更多的信息感受,还要能够利用数字印刷来制作出对特定人群或特定人群需求的体验型标签,并能够实时地应用互联网来推送用户体验的感受,提升用户的交互性、参与感和满足感。如在高档礼品或奢侈品上印制满足特定“触觉”的智能标签,在各种金属光泽感、特亮膜、糙面膜、全息膜及喷铝膜、立体三维全息成像等特殊材料上印刷来刺激“视觉”感观的智能包装等。

物联网智能包装的未来之路

随着包装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一体化服务显得愈加重要。据包装版块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包装企业正努力建立智能包装物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包装生态链,在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望持续加大向一体化综合包装解决方案转型的力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包装品牌商唯有持续保持创新性,才能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压群雄。

数字化功能印刷与物联网智能包装是数字印刷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正在成为数字印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依托集成制造技术,数字印刷技术能够将许多功能性材料和信息嵌入到各种测试试样、包装、标签等产品中,一方面使产品具备某些特定的、个性化的功能,如温致变色,另一方面也能使产品具备特殊识别功能以及防伪功能,从而使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工业4.0”新时代,数字化和智慧化正在成为印刷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包装企业只要将已有的各种印刷技术与新兴的IT技术和新材料融合,创造用户包装的智能化需求,创造与同行在智能化上的差异,就能够抢占智能包装制造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新高地,推动企业高质、高效、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其中,包装印刷工业4.0智慧型工厂项目意在实施智慧化运营,从产品制造、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此外,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上的服务能力,利用数码印刷设备生产各类大规模定制化产品,实现新业务模式方面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互联网包装印刷产业云平台及生态系统建设项目旨在打造整合包装产业上下游,汇聚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应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及提供增值服务的互联网包装印刷生态系统。同时,发展“互联网+”创业服务,建立创客中心,助力互联网包装印刷生态系统中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智能化包装与互联网的结合,可利用云端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带领商品进入智能化生产,并通过实时信息采集实现从检测、追踪到智能验货等自动化流程,营造出新的价值链和生态圈。此模式通过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构建新型产业链商业模式,是目前整个包装行业的大势所趋。在信息技术里面,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浪潮。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智能化包装范文4

2016年1~11月纺织工业增加值为5.2%,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放缓,出口压力较为突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面对这一形势,如何做强内功,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以化解行业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成为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改革深化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点任务,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汇入供给侧改革的洪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改革的重要战场。

转型升级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并对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做出具体指导。2016年,纺织信息化向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方向,取得了脚踏实地的进展。

智能装备取得进展

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近年来纺织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普遍进展。在纺纱设备方面,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都形成了成套设备;印染设备方面,具有优化功能的染色机、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数码印花机投入应用;在其他方面也有亮点,如杭州爱科的真皮智能裁剪机,考虑到真皮面料形状不规则并有疵点的特点,先扫描面料,自动识别,再按照形状进行优化排料,并避开疵点,最后自动裁剪、收料,整个过程都在流水线上连续完成。

智能物流系统形成突破

化纤、棉纺企业的自动化物流输送与管理系统近年来在技术上形成突破,应用取得快速发展。如青岛赛特环球的筒纱自动包装物流系统,包括筒纱的自动识别输送、堆垛、拆垛、视觉检测、称重筛重、多方式自动成包、自动装箱、整包(箱)称重贴标、打包、码垛、入库出库等功能。可以对筒纱品种自动识别跟踪,并采用视觉识别技术全过程质量监控,自动剔除不合格筒纱。已经应用于魏桥纺、临清三和、山东华兴、浙江鸿海等企业,大大提高了纺纱生产线后道工序的自动化水平。

智能生产线有了试点

以智能生产线为代表的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投入最大,最受关注。去年终于建设了山东华兴、江苏大生等纺纱生产线试点,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力。如山东华兴的环锭纺智能生产线,包括在线监测信息系统、条筒AGV 输送系统、细纱接头智能导航系统、筒纱智能包装与输送系统等,实现了对国内外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和系统全流程综合集成,建成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入库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该项成果获得2016年纺织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个性化定制多点开花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继青岛红领之后,宁波慈星、太平鸟、泉州海天2016年被工信部确定为个性化定制的示范企业。如宁波慈星开发了针织毛衫定制系统,提供可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的毛衫款式、制版软件、织造工艺单和设备改造等服务功能。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受理、工艺制版、原料仓库、织造生产、半成品仓库、缝制生产、去污柔软、整烫定型、质量检测、成品仓库、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网络化产业链。

云服务平台发挥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平台是“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在纺织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福建睿能开发了针织横机网络监控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访问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横机远程数据采集、数据实时跟踪、运行维护等,便于机械厂对出厂设备进行后期维护,还可以提供远程基站定位、远程锁机、远程解锁等服务。

2017年: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纺织工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结合行业的具体情况,发挥其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助力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提升供给系统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突出纺织信息化的重点领域

2017年是推进纺织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年。《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强调了要实现两化融合能力增强,成套智能纺织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形成纺织各专业领域智能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智能制造提供纺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点,各级政府也将其作为做强制造业的抓手,会继续给予专项支持。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包括装备、产品、生产过程、制造方式的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其中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整个智能制造的核心。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设纺纱示范生产线、从纺丝到产品包装的长丝示范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的印染示范生产线、新型非织造布示范生产线、经编和纬编针织示范生产线和服装家纺示范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中,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从设备采集数据,是生产过程智能化必不可少的基础;生产物流信息化系统是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各个环节的纽带,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MES与ERP的集成,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充分发挥生产线的整体效益;需要着力开发是知识获取和优化决策功能,以实现智能化的目标。

就纺织行业的现状而言,选择和培育试点示范是实施智能制造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条件好的重点细分行业,选择需求迫切的骨干企业,围绕智能化生产线、网络协同制造等主题,开展不同模式和不同技术方案的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在全行业推广。

互联网融合发展注入纺织转型升级新动能

纺织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覆盖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物流、营销和服务等全产业链业务,涉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智能化包装范文5

“智能化”的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业务来自互联网、生产走向无人化、材料(产品)通过物联网”。这样做一方面是减少企业用工,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与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达到理想境界可能得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切忌奢望“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既不现实,也容易摔跟头。

智能化课题的提出

最先提出智能化生产的当属工业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他们于2013年正式提出工业4.0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紧接着中国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二者遥相呼应。

“智能化”命题的提出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前提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基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到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计算机、传感器、机器人、用于生产与管理的专业软件广泛使用,甚至包括客户资源都整合到一起,这才使得从业务承接、生产到物流的全过程走上智能化成为可能。

印刷圈首先提出“无人工厂”概念的当属德国的海德堡公司。在2016年德鲁巴展会上,海德堡对外宣传的口号就是帮助客户实现“Push to Stop”(一触而就)。他们宣称:要“让他们的客户如同无人驾驶一样,无须干预生产过程,通过软件集成,实现各工序间及设备间的全自动、不间断运行,直至完成系统中的所有订单,这将全方位地改变现有印刷企业的生产状况。”在现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这既令人憧憬也确实存在着可能。

在数年前,就听瑞士的马天尼公司告知,他们工厂的夜间作业除了少量值班员工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外,基本作业都系设备自动完成。这可以说是下一步印刷厂的方向,也正好解决了“蜜罐”里长大的新一代工人对上夜班避之不及的现状。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初期,像上海等不少城市把印刷业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安置返城知青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近10年来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与社会保险走向规范,企业深感用人压力的巨大,用设备置换人工成为一种趋势,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的积极性日趋高涨。从单体设备的自动化到全流程的智能化既是时展的要求,也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成为可能。

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清晰把握主客观状况。在印刷企业实现智能化的工作中,同样必须准确地把握企业现状,实事求是地提出阶段性目标,如果目标与现实不匹配,在人、财、物诸环节上出现任何一块短版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目标的流产。

因为条件不具备导致满盘皆输的案例在发展电子商务上已经出现过不少,龙樱网从先锋成为先烈,涂书网在赢得人气后因后继乏力无奈退市,他们选择的发展方向都对,但在入市的时机与自身条件的匹配上存在问题,在走智能化发展之路上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

由自动化进而走到智能化看似一步之遥,但这中间的差别巨大。有关部门编制的《中国制造业工业 4.0进程》报告认为:“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现在仍然徘徊在工业2.0~3.0之间”,对照下面的说明,显然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报告指出:“工业2.0通常指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工业3.0则需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以实时掌握各类生产信息。”“升级到工业4.0层面,则被认为必须拥有最高层次的机器间的信息交互,这会赋予机器决策能力,而这背后则需要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作为依托。”

以此标准来衡量我们印刷业的现状,确实充其量也就是徘徊在工业2.0~3.0之间,也就是“拥有自动化生产线”,部分企业“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化”,而且,这个所谓的信息化还只是局部的,比如仅是使用了ERP,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并没有延伸到物流领域。至于对企业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可能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看到了差距,就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毫无疑问,印刷全流程智能化的基础建筑在网络全覆盖之上、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之上,软件的开发应用、传感器在生产中的应用不计其数,无处不在,原本大量依靠员工通过生产积累形成经验进行操作的环节,现在通过标准化与规范化来加以实现,因此,智能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不仅高而且多,而这恰恰是印刷企业现时的短版,如何通过自我培养与对外招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客观存在的这一问题,是走智能化道路过程中绕不过的一道槛儿。

两个渐进发展智能化生产的案例

可喜的是,印刷应该走智能化道路这件事已经被不少企业所认知,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他们是这条道上的开路人,无论成功与否,他们付出的努力都值得同行尊重。

早在数年前,笔者参观云南红塔烟草公司,车间内负责运输的叉车都是无人驾驶通过传感器行驶在规定的路线上,他们是凭借着远高于普通印刷企业的经济实力先于一般企业走在局部智能化道路的前列。

上海市奉贤区有一家名叫龙利得的包装印刷公司,在2016年花巨资对两条瓦楞包装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说是改造完成后,原来需要数百名员工操作的生产线将减至10人以内。如是看,不菲的生产线改造投资,因为劳动力的有效减少,在数年后即可得到有效回报。

作为“中国农村第一股”,于1994年成功上市的上海界龙实业集团,看到迪士尼扩张发展的趋势,正在酝酿把部分工厂迁去毗邻上海但VOCs排放收费标准却不到上海1/5的江苏平湖。在规划新企业的过程中,他们设想走的就是高度智能化的道路。

已经实现了局部智能化的江苏茉织华印刷公司和广州天意有福科技公司是两个渐进式地推进企业智能化的典型,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茉织华公司是一家以票据印刷为主营业务的企业,3年前,在新厂建造过程中,出于对接物联网的考虑,在厂房内同步布局了一座贯通4层生产楼面的智能化库房,无论是来自纸厂的卷筒白纸还是完成装箱等待外发的成品全部通过扫码入库,无人驾驶的铲车按照指令穿梭在窄窄的过道中,或把待加工的纸张放入指定的库位,或把待发运的成品提出交付货运车辆,一切显得井井有条,整个库房除了一名完成扫码的女工外不见其他人影,但就是这样一座库房承担起了整个企业的物流重任。这就是智能化管理库房带给我们的惊喜。

时至今日,做到这一切并不让我们感到诧异,因为连青岛港这样日进出成千上万个集装箱的码头都可以做到寥寥数人管理,更何况规模小得多的印刷企业。影响到企业下决心迈出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资金,毕竟起步阶段的投入十分庞大,但从节省人力、减少差错的角度考虑,印刷企业的智能化率先从库房开始并非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而这种突破为企业带来的是传统管理理念的颠覆。

广州天意有福是一家上规模的数字印刷企业,每天从线上或线下承接上万个个性化订单,要做到生产加工与产品对应发货没有差错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智能化管理系统帮助他们把这一切做得有条不紊。学生毕业季不计其数的相册制作业务蜂拥而入,数量不一,交付时间、地点不一,在加工过程中封面与正文使用的纸张不一,完成印刷交付装订的时间同样不一,如果像以往一样凭人工选择配套,不仅使用人员众多,而且极易发生差错。天意自己开发的智能化管理软件,运用条形码来完成封面与正文的配套,在产品完成下线的时候,同步完成快递封装,按照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所有这一切看似简单的操作,在开发系统时针对需求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让人肃然起敬。

至今为止,天意所做的这一切只能说是实现了局部生产的智能化,只要假以时日,不断地完善项目添加,最终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总之,智能化是社会发展至今的企业必由之路,在有了足够认识以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条件积极地付诸尝试,从局部开始,最终走上无人化生产、运营的道路。

走模块化发展的道路

走智能化道路是一个过程,既与投资人的认知有关,也与投入资金的多少有关。同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量与价的矛盾一样,起步阶段因为使用量少,单位成本就高,反之,待到数量上升,市场价格就会下降,但价高恰恰影响着新产品在起步阶段的良性发展,合理处置量与价的关系实际上是一门艺术。

智能化因为牵涉到传感器、网络软件的大量应用,起步阶段的成本肯定就高,加之,企业这方面专业人员的缺乏也导致不少工作需要依靠外援,这也对企业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家企业的智能化仓库,笔者就遇到因为设备故障,企业只能求救于建设方,等待对方派人从其他地区赶来维修,这肯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但这就是现状。

智能化包装范文6

关键词:电力营销;项目储备;管理

现今,供电企业中地市公司的二级表库普遍采用周转箱、密集柜、电能资产原包装存储等方式,无法实现电能表智能化的分发配送、物流运输、分组存储、派工领用和现场安装管理等,现实工作中人工参与多,工作效率低。如何提高表计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到计量器具的可控在控,实现电能计量表计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已成为地市供电公司营销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地市公司二级库房建设现状分析

(一)传统形态的二级库房管理现状

目前,传统的二级库房管理中,普遍采用周转箱、电能资产原包装进行存储,大量的电能表在库房地面、货架上堆叠存放,不仅占地面积大、存储效率低,而且存取不便,劳动强度大;同时,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资产管理的相关信息。在仓储区域建设中,因存储区货架间隔较大,库房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实现出入库自动化,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工作效率较低。

(二)升级改造后的二级库房管理现状

近几年,一些地市对二级库房的管理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库房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方面做了较多的设计工作,主要采用的方式为智能密集柜方式。采用智能密集柜的方式,可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将存储容量提高到了传统形态的2倍以上。同时密集柜配备了显示屏幕,可以实时显示柜内的计量器具的库存量,及时了解资产的相关信息。

但是,智能密集柜以表计为单位进行人工存取,并未节省人工劳动量,自动化程度并不显著,工作效率低,实用性差;另外,人工单次对表计的存取量小,无法满足表计的大规模出入库的工作,只适用在供电所等吞吐量小的应用场景,不适用于一万块以上的表库。

二、地市二级表库智能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原则

地市二级表库智能化建设应坚持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灵活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等技术原则。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地市二级表库智能化建设应充分考虑现有计量资源与外部环境、现有用户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地域分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规划,总结经验,分步实施。

(二)标准统一、技术先进

应制定集中检定、仓储、配送的技术标准,开展典型设计,完善计量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理论,建设智能仓储设施。

(三)标准化和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应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管理要求,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相结合原则,提高建设二级库房的整体运营能力,完善和补充计量中心建设。

(四)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新建系统应保持技术领先,性能设计应能够充分满足计量中心全部资产管控的要求,要通过二级库房的建设,完成计量器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的延伸。节省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计量器具的维护性。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级库房的建设应采用自动化手段实现计量资产的自动化大规模高效存取,并节省空间,减少对周边影响。

(一)节省存储空间

相比省级计量中心,二级库房的占地面积较小,无法直接引用计量中心的建设方案,需根据二级库房的独有特点进行设计,满足占地面积小、存储容量大的要求,提高二级库房的空间利用率。

(二)节省人工

二级库房的计量资产管理工作量较大,每次出入库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参与,尤其是表计的找寻、拆回旧表的管理等,对人员耗用较大,需建设自动化装置减少人员投入,提高单位人员劳动生产力。

(三)实现精益化管理

二级库房的计量资产的仓储、出/入库管理、盘点等业务内容的工作频繁,资产信息的一致性管理难度较大,为了减少计量资产丢失,避免管理混乱,应在二级表库内建设自动化的出入库装置以及中央控制系y,提升表计信息、出入库、资产盘点等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综合提高计量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地市二级表库智能化建设应达到的目标

1、建设横梁式双轨数控智能计量表库系统,实现对计量器具的自动化存取,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偏差。2、优化二级表库计量资产的管理流程,节省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计量资产管理的准确性、精益化管理水平。3、实现与SG186营销系统的对接,完成数据共享和交互,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一体化管理。

五、总结

为了提高二级库房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好地完善和补充计量中心管理模式,实现计量器具的整体规划、存储、配送、管理等功能,各供电企业需对二级库房建设的业务流程、外部接口等方面进行认真的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现表计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达到计量器具的可控在控,进一步提高表计智能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