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1

随着秋季的开始,天气变化也日趋明显,宝宝的病也开始增多;新妈妈需要摆脱宝宝秋季疾病的困扰,宝宝需要一个愉快的秋天,重点预防以下病症吧:

腹泻

宝宝腹泻是秋季的多发病之一,宝宝腹泻发生是由于天气转变剧烈,宝宝无法适应天气变化;新妈妈为宝宝喂食时间过长,食物温度下降,宝宝食用了大量的过冷食品;宝宝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对病菌的抵抗力弱,同时大人不注重个人卫生也会造成宝宝腹泻。

初秋宝宝腹泻的防护:

要保持宝宝食物的新鲜,食品不要再喂给宝宝。在宝宝腹泻初期,新妈妈要保持宝宝饮食清淡,可给孩子准备一些米粉、稀饭等易消化的食物;在宝宝腹泻后期,新妈妈要给宝宝适当补充营养,给宝宝进食一些牛奶、鸡蛋等。

要给宝宝合理补充水分。新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含有适当比例的糖、碱(苏打)、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口服液,使宝宝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等矿物质。

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但是要注意给宝宝吃的水果要随吃随开。

要注意保持宝宝个人卫生。初秋宝宝腹泻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细菌传染,保持宝宝个人卫生,可以切断细菌的传播过程。

给宝宝喂食前一定要洗手,新妈妈要避免用自己的嘴巴试食物的温度,以免造成细菌传染。

扁桃腺炎

一旦得了扁桃腺炎,宝宝通常会一侧或二侧枝扁桃体肿大,恶寒发热,头痛不适,咽喉疼痛,频吐痰涎,吞咽不利,咽喉一侧或两侧红肿,其上有白色或黄色之点状物,多会兼有咽部干燥,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的症状。临床可分急性扁桃腺炎及慢性扁桃腺炎。除咽痛不适、扁桃体肿大、充血、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外,宝宝常可出现发热。

在治疗方面,一般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但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高烧时,可用酒精擦颌下、腋下等降温,可口含六神丸、碘喉片等做局部治疗。宝宝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用盐水或复方硼酸漱口液等漱口。对于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可在急性期炎症控制后,做扁桃腺切除手术。

为预防宝宝扁桃腺炎,平时应注意增强体质,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多喝水,注意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还应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清晨和睡前刷牙的好习惯。

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好发于冬、春季。普通感冒,可称做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流感病毒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人得了流感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感的症状对婴幼儿的生命更是威胁。

西药预防药物。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可在缓解流感症状的同时,缩短患病的时间和降低患病的严重程度,在流感流行期间预防性用药能减少流感的发病率。

注射流感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流感,但是因不能涵盖到所有的病毒株而影响预防效果。如果您正在怀孕或对鸡蛋过敏,请向专业医生询问是否适合注射流感疫苗。

鼻炎

鼻窦炎的症状:

宝宝一旦得鼻炎,通常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多,鼻腔分泌液向鼻前孔流出,或向后流入鼻咽部,患者常诉为“痰多”。分泌物属黏液脓性或纯脓性,有时宝宝自觉有恶臭。鼻阻塞:一侧或两侧均觉阻塞,晨起较甚。阻塞轻重视鼻腔分泌物多寡、鼻窦炎范围及气候之改变而定。鼻阻塞发生后嗅觉亦不灵敏。患急性鼻窦炎的宝宝。鼻阻塞尤甚。头痛及局部疼痛:头痛亦为鼻窦炎常见症状,其发生原因为窦内黏膜肿厚及分泌物潴留压迫神经所致。

慢性鼻炎的治疗需遵照以下原则:

避免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饮食营养不良等。这是因为当宝宝抵抗力下降时,鼻黏膜调节功能差,防御功能低下,病毒乘虚入侵导致发病。

要坚持宝宝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带着宝宝晨跑、冷水浴或冷水洗脸等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宝宝对寒冷的耐受力,提高宝宝对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同时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及全身其他慢性疾患。

可用中草药预防。宝宝受凉后,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驱除“寒邪”。感冒流行期间可以给宝宝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生甘草等配成的中药,以减少发病机会。在秋冬寒冷季节或感冒流行期间。

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家里有发病者要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以白醋熏蒸空气消毒。

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也是宝宝秋季易发的常见病、多发病,致病原因是由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疗,经反复感染,长期刺激造成的。过敏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是重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带来这些刺激的致病原主要有:烟尘、受凉、伤风、吸入粉尘、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刺激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一再受到感染,导致这些管道的衬膜变厚,扭曲变窄,并被过多的黏液及管壁过度收缩而阻塞支气管,便会造成慢性支气管炎,严重时产生呼吸道衰竭和肺癌。

为了宝宝的健康要从各个方面做好工作:

少吸烟或不吸烟,这样能消除或避免烟雾和刺激性气体对宝宝呼吸道的影响。

开窗通风,让宝宝吸入新鲜的空气,但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别让宝宝着凉或被阳光直射。

要带宝宝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尽量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项目,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食物营养,能增强体质有效预防宝宝气管炎的发生,多喝牛奶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宝宝的康复非常有益。多吃青菜,每餐可适量多吃一些蔬菜和豆制品,如白萝卜、胡萝卜及绿叶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枇杷、柚子、北瓜、山药、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物品。

秋季天气忽冷忽热,要注意给宝宝适当增减衣物,以防着凉引发气管炎。

流行性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主要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症等,重型患病后宝宝往往留有后遗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症、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2

一、消化系统疾病

入冬后,部分地区的居民有进补的习惯,习惯吃一些味甘、肥腻的食物,以便增强机体的御寒、防病能力。但进补不可盲目,应科学进补。

此外,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冬季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偶尔吃火锅时不妨多喝些面汤、开水,减轻食物的刺激作用。患有胆结石、胰腺炎疾病的患者,冬天喝酒、吃火锅、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很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胰腺炎,因此一定要多加注意。

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做过分流手术的患者,还应尽量避免食用蛋白质含量过高、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引发血氨升高,导致肝昏迷。

高危人群:饮食不规律者,尤其是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年人

专家点评:秋冬季节交替时,人体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给以消化性溃疡为代表的消化道疾病制造了温床。患者会有腹痛、反酸、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

小贴示:吃火锅要适可而止,吃完后要多喝开水或茶水。

二、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气温骤降,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又以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为主。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患者,随着天气转冷也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诱发原有疾病,哮喘患者则会严重发作,因此在气温骤降的冬季,人们应当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加衣物。老人、儿童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人群应当在秋季提早注射流感疫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口服预防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的药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与寒冷一样,干燥同样是呼吸道的大敌。干燥的空气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导致局部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冬季要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的湿度。冬季适量喝些梨子水、蜂蜜水、甘蔗水有利于保护呼吸系统。

高危人群: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

专家点评: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是呼吸系统。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例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喜欢趁着寒冷“入侵”,而对季节很“敏感”的哮喘更是不会放过作乱的最佳时机。

小贴示: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将自己裹在厚衣服里,而应适当增加耐寒锻炼。

三、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原因在于突然下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同时,有研究证明,心脑血管疾病与炎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气候突变造成感冒(细菌感染引起)的人增多,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防寒保暖依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注意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有锻炼习惯的人,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原因在于早上人们的交感神经较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更加强了发病的可能。

医学证明,心肌梗死3小时内通过手术或药物将梗塞去除,缺血区的心肌基本不会发生坏死,预后较好。但心肌梗死时间超过三四小时就会造成心肌坏死,即使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也难以逆转。因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时要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生气导致肾卜腺素分泌增多,诱发疾病。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高危人群:老年人

专家点评: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寒冷的刺激可使人体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骤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的器官进行性病变则使得血压波动更大,严重时可诱发心血管突发事件或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患者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小贴示: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早晨8~9点钟为宜。

四、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患者冬季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足了,一旦治疗不当,很容易出现感染致使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除了要穿宽松的鞋袜、经常换袜子、勤洗脚保持脚部清洁外,每晚还应用热水泡脚,以利于防寒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不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以防止烫伤、

此外,糖尿病患者冬季还应注意饮食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汪足量维生素的摄入。再者,糖尿病患者还应当养成多喝水、多喝汤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体内废物和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其属于高代谢人群,机体抵抗力弱,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多,冬季应当多吃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少吃紫菜、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以及浓茶、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高危人群:中老年人、已患有糖尿病的人

专家点评:冬季人们吃油腻重味多而运动却减少,身体会迅速发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寒冷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另外,冻伤也是发生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五、皮肤科疾病

每年冬季,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鱼鳞病、单纯皲裂、冻疮等皮肤科疾病的发病率都很高,这与寒冷空气的刺激有很大关系,因此从皮肤科的角度来讲,是不提倡“秋冻”和“冬冻”的,这就要求在入冬后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具体来说,银屑病应当防寒保暖、预防各种感染,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湿疹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寒冷是其诱因,因此应当注意保暖,配合抗过敏治疗,反复发作者可以吃些维生素E和6542等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

冬季皮肤瘙痒症多属于干燥性的,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类人群日常生活中要少洗澡、尽量避免使用洗涤剂,可以用些润肤的浴液,洗完澡后应当及时使用润肤霜;治疗冻疮时,除了防寒保暖外还应除湿,服用维生素E或局部使用冻疮膏、樟脑霜、肝素钠霜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高危人群:中老年人或者干性皮肤的人

专家点评:冬季皮肤最容易受到干燥与寒冷的侵害。干燥的气候会让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就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寒冷则会引起冻疮等皮肤疾病。

小贴示:洗澡次数不要太频繁,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合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品。

六、骨科疾病

冬季也是骨科疾病多发及复发时期,这是因为很多骨科疾病患者一旦受凉受潮湿,疾病就容易复发。所以大家要在冬季注意衣物添加、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样才可以有效预防各类骨科疾病在冬季的加重。

高危人群:中老年人和骨科疾病患者

专家点评:关节炎患者常常被大家笑称为“天气预报员”,原因在于随着冬季气压的降低,他们的关节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经寒冷刺激后滑膜炎症也会随之增加,继而表现为关节僵直和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骨质疏松患者和痛风患者在每年冬春季节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

小贴示:冬季一定要做好防滑工作,避免意外跌倒造成骨折。

七、肿瘤

寒冷冬季的来临,对肿瘤的防治十分关键。每年秋冬季节肿瘤患者复发的比例大幅增加,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这与患者因天气原因产生的抑郁症有关,这直接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直接影响到肿瘤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因此,冬季到来时家人除了应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外,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也不能忽视。

高危人群:肿瘤患者

专家点评:肿瘤患者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低,天气变冷很容易引发机体不适,气温突降时还很容易感冒,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降低、肿瘤治疗用药效果变差等也接踵而至。因此,肿瘤患者尤其是肺部肿瘤患者和正在进行放疗、化疗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

小贴示:尽量避免在有雾的早上外出,即使没雾也最好在9点以后出门锻炼。运动量不能太大,以不觉疲劳为宜。此外,为达到锻炼目的,运动最好持之以恒。

八、肛肠疾病

冬季是肛肠疾病好发的季节。除气候因素外,此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又因为天冷,不少人常吃辛辣饮食,经常饮酒、吃肉,还喜欢吃火锅、烧烤等食物,这些都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于是每年这个时候,肛肠科的患者比以往都多。

预防便秘和痔疮等肛肠疾病,重要的在于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1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是受意识支配的,若经常抑制便意,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变干硬,干硬粪便压迫直肠,致痔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形成痔疮。

2 注意饮食习惯。补充含粗纤维量高的食物,食用酸奶、蜂蜜等食物培养肠道有益菌,少吃烟熏食品,多吃新鲜水果、绿色蔬菜。也可适当服用一些市售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制剂。

3 加强锻炼。每天应有一定的活动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 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喝4次水,最好是空腹饮水。

5 排便时要专心。在排便时不要看报纸杂志和听广播。

慢性结肠炎患者冬季饮食要避免食用过凉的食物,注意保暖和饮食起居的规律性。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喝些姜糖水(生姜3~5片、红糖适量泡茶),以利于结肠炎的预防和恢复。

高危人群:溃疡性肠炎患者、慢性结肠炎患者

专家点评:慢性结肠炎患者大多脾肾阳虚,本身比较怕冷。由于冬季天气变幻无常,稍不注意就会腹痛、腹泻,有溃疡性肠炎的患者因此还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出现黏液血便、脓血等症状。

有肛肠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治疗。

小贴示: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坚持每天进行提肛锻炼,久坐久立后。适当变换一下;积极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配合合理的饮食,多饮开水,多食易消化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黑芝麻、胡桃仁、蜂蜜等,避免嗜食煎炸、辛辣的食物。

九、妇科疾病

冬季是妇科疾病高发季节,人们往往过多地注意防寒保暖,忽视了妇科疾病的预防。随着冬季气温的日趋下降,人们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身体被厚厚的各种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增强保暖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肌肤表面空气长时间停留,无法形成空气的正常流通,各种细菌在此条件下容易生长、繁殖。此外,常穿塑身内衣裤也会影响局部空气流通,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某些妇科疾病。再加上岁末年终,很多女性白领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忽视个人卫生,也是导致妇科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高危人群:孕妇、妇科疾病患者

专家点评:对于一些已经患有妇科疾病的朋友来说,冬季也是一个极易导致妇科疾病加重的时期。如果不谨慎预防或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炎症加重。

小贴示: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裤;换下的衣裤要用肥皂洗净,放日光下暴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十、儿科疾病

多数病毒在气温降低时容易大肆繁殖,且迅速播散,直至感染人类。而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体内能抵御疾病尤其是抵御传染病的抗体,无论从种类还是从数量上都明显低于成人,因此容易感染疾病。

房间应当每天定时通风,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当的湿度,尽量让孩子少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合。有哮喘和过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外出时要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和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居住的环境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被褥要经常进行日晒等;防肺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地增减衣服,在家长的带领下,科学锻炼身体,使机体能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儿童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饮食的清洁,多饮开水等。

另外,要进行饮食预防。儿童需按时就餐,营养要丰富而均衡。此外,秋梨汤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功效。

高危人群:婴幼儿、儿童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3

小孩子应该注意及时补水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上班族预防空调病 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 “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摄氏度左右为宜。

针对空调病,养生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C、钙镁片等。

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高温作业的工人要防中暑 在伏天室外工作的工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会导致水盐代谢障碍,极易中暑。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三伏天养生不容忽视,只要根据天气合理地饮食和运动,您就可以安全轻松地过夏天。 (利民)

伏天食疗策略

伏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过高,汗液蒸发慢,体温调节更为艰难。营养素和水分损失大,消化系统功能变差,更加重了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觉。怎样才能健康地度过酷暑呢?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牛奶鸡蛋和豆类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专家建议:夏天时候每天要保证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4

罗主任:儿童秋冬易发病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而腹泻的感染率在呼吸道感染之后,占秋冬儿童易发病的第二位。

记者:请您谈谈腹泻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怎样?

罗主任:腹泻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居第2位,尤其是儿童发病率高,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人每年患腹泻2―3次。腹泻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特别是影响儿童的生长与发育,病毒性腹泻仍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我国卫生部把腹泻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记者:请问腹泻病的病原有哪些?

罗主任:腹泻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为饮食不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感染性腹泻约占85%以上,有传染性,对健康危害最大。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有好多种,病毒类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小圆病毒、冠状病毒等。其中冠状病毒的一个亚种目前被认为是造成SARS的元凶,而且的确有大约30%的SARS患者有发生腹泻 ;病毒是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并且占儿童腹泻的80%以上,病毒性腹泻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氏菌等,

记者:怎样判断小孩得了腹泻呢?

罗主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多伴有发热、呕吐,脱水是腹泻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记者:脱水这个词平时听得很多,但不知道我了解的是否正确,我想这也是许多父母心头的疑问,究竟怎样判断脱水呢?

罗主任:一般可根据以下表现来判断口干喜饮,尿量减少,眼眶下陷,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另外,1岁半以下的儿童还可以通过前囟下陷来判断。

记者:发现小孩出现脱水家长该怎么处理?

罗主任:发现小孩脱水首要的是补充足够的水分。这个水不是一般的茶水,而应该是含有钠、钾的液体。脱水较轻,可以口服补液盐(ORS液);脱水较重,或不能口服如有呕吐等,则需静脉补液。

记者:治疗腹泻病有些怎样的原则和误区?

罗主任:三点原则:1、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2、饮食原则,不要禁食,继续原来的饮食;3、选用适当药物:防止滥用抗生素,选用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其中关于禁食和滥用抗生素是目前比较明显的两大误区,其实小孩出现腹泻不要禁食,只是注意不要吃过期变质、冷热不均的食物,再适当的量上少点,质上稀点,减少辅食;也不要一发生腹泻就自己去药店买些抗生素吃了,其实抗生素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记者:抗生素的选择有怎样的讲究?腹泻病怎样选用药物治疗呢?

罗主任:1、80%的腹泻患者为水样便,为病毒或产毒素型细菌感染引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粘液脓血便的患者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这种情况只占了20%,所以绝大部分的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2、腹泻病的药物治疗可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思密达适用于所有急慢性腹泻患者,再者思密达属于天然矿物质,安全无毒副作用。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5

人们赞美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颂扬心脏为生命的动力,却很少提及内分泌系统。其实隐居深处、不露声色的内分泌系统,才是功劳卓著的“无名英雄”。

内分泌系统由多种内分泌腺体组成,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等。这些腺体分泌出各种对人体具有特殊效应的物质――激素,也称荷尔蒙。激素被输送到人体相应的器官、组织,起化学性的调节作用。荷尔蒙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唤起活动”。正是它唤起了襁褓中的婴儿发育成人。

内分泌之王

人的大脑底部有个像豌豆大小的腺体叫脑垂体。成熟脑垂体重约0.5~0.6克,虽然很小,但它是内分泌腺的中心。

例如,它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如果缺乏生长激素,即使到了成年时期,身材仍然十分矮小,这就是通常说的“侏儒症”。 世界上曾有一个最矮的成年人――荷兰人鲍林・马斯特斯,身高只有59厘米,体重仅4.09公斤。如果生长激素过多,少年儿童会异乎寻常地发育,成为“巨人症”患者。生长激素增多的情况若发生在成年以后,个儿虽不能再猛长了,但手指、脚趾会变粗,鼻子、嘴唇会增大变肥,这种病症称为“肢端肥大症”。脑垂体还能分泌另外一些激素来指挥甲状腺、肾上腺、卵巢和的活动。

“H”形的腺体

我国有些地区的居民容易得“大脖子病”,这是甲状腺肿大引起的。甲状腺是一个“H”形的腺体,也就20~25克重,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甲状腺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使人保持正常的活动能力和抵抗力。若缺乏甲状腺素,身体的发育和代谢过程就会减慢,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这种情况,若发生在小孩身上,就会出现个子矮小、智力迟钝的现象。如果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则会走向另一极端:由于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便会感到心慌气短、怕热、出汗多、坐卧不安、脾气急躁,同时又因为营养的过度消耗,食欲旺盛,还会发生吃得很多人却很瘦的情况。

甲状腺的“小弟弟”

在甲状腺两个侧叶后面的包膜里,藏着四个小腺体,它们像是甲状腺的“小弟弟”,叫做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能促进骨头的成长,能使钙和磷从骨头进入血液。

如果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使进入骨头里的钙和磷过量,一方面造成血中的钙、磷含量过高,另一方面又使骨头因钙、磷流失而骨质变得疏松、易弯曲变形、甚至骨折,同时,尿中多余的没有排出的钙、磷也易沉积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里,形成结石。如若激素分泌过少,钙和磷沉积在骨头里无法释放,令血钙含量过低,人就会抽筋,呼吸肌和心肌的活动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应急的“勇士”

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尽管平常行动迟缓,此刻却能疾步如飞,往日肩不能挑,此刻却力大无穷。是谁在这个紧急时刻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这个“勇士”就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是藏在肾脏上方脂肪里的两个小腺体,每个重量不过12克,外边的一层叫皮质,内部核心叫髓质,它们各自分泌不同激素。髓质部分分泌的激素叫肾上腺素,它能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当人们进行剧烈活动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身体就会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调节,迅速告知肾上腺,肾上腺就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保证身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将氧气、营养物质及时送到肌肉中,为应付紧急情况“调兵遣将”。肾上腺素还能迅速地使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增高,所以,医生常常把肾上腺素作为危急时抢救病人的急救药,如经常使用的强心针就含有肾上腺素。

控制糖的“小岛”

在胰腺中分散着一团团有特殊结构的细胞,颇似小岛,所以被称为胰岛。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以调节全身糖的代谢。人类食物中,大部分是糖类,它们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才能被身体利用。胰岛素就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发挥它的独特作用的。它既能帮助血液中由淀粉变成的葡萄糖进入细胞,方便细胞的使用,又能帮助将单个的葡萄糖连结起来送进肌肉、肝脏这些储存糖的“糖库”。如果胰岛素不足,糖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就会发生故障,血中的葡萄糖既不能被储存,又不能被细胞利用,造成血糖含量增高,只好从尿里排出,这就是糖尿病。

“指挥部”协同作战

在脑垂体的管理下,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等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调节生命。这种大规模的协同作战,是靠脑垂体的“上级”――下丘脑来完成的。下丘脑在脑垂体的上面,它和脑垂体之间既有神经相连,又有小静脉相通,关系非常密切。下丘脑是怎样指挥脑垂体的呢?下丘脑能够分泌多种量虽少但能效很高的激素,这些激素经过血管传到脑垂体,有的能增强脑垂体的活动,有的则减弱它的活动。

儿童怎样增强抵抗力范文6

亮亮今年5岁了,眼睛大大的,胖乎乎的,长的十分可爱,但妈妈很少让他出门,总是在家里自己玩耍,出门时也总是穿的很厚的衣服,就是这样亮亮还是常常得病。每次医生都说孩子患的是“气管炎”,要输液治疗1周左右才能好转,并说孩子抵抗力差,应服用增强免疫的药物,可是妈妈给亮亮用了许多增强免疫的药物也不见效。亮亮妈妈带他去多家医院就诊都是同样说法。妈妈也常常想这孩子个子比同龄孩子高,体重也不轻,不象身体不好的孩子,但为什么总患气管炎哪?孩子会不会有别的什么病,妈妈决心去专科门诊给孩子全面检查。几天后妈妈一早带亮亮来到儿科呼吸与哮喘门诊就诊,医生详细地询问了亮亮的病情,妈妈回忆亮亮在1岁以前身体一直很好,刚过1岁一次由于受凉咳嗽、发热、呼吸增快、肺部有呼噜声,在医院住院一星期出院,此后孩子每次受凉后就开始咳嗽、气喘,每次到医院医生都说是“气管炎或肺炎”,询问后经医生听诊发现孩子肺部有喘鸣音,并进行了肺功能检查,最后专家诊断孩子是支气管哮喘,经过吸入药物治疗后,亮亮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很少感冒,再也没有所谓的“气管炎”发生,妈妈十分高兴,亮亮也可以与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孩子越来越可爱,爱说爱笑。后来听专家讲象亮亮这种情况的孩子,因没有诊断清楚,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导致孩子经常犯病。那么小儿哮喘是怎样的疾病?如何早期诊断与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哮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成逐渐上升趋势,2000年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为2.13%,较10年前的1%明显增加。哮喘是一种从婴幼儿时起病,此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直到成年,影响患者一生的心身健康。哮喘发病开始于儿童,哮喘儿童中有80%在5岁前起病,其中50%在出生后第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及早诊断哮喘给予合理的早期治疗是哮喘治疗的关键。当婴儿出现喘息症状时,特别是伴有高危因素的患儿或持续性反复发作性喘息,应当及早做出哮喘的诊断。目前哮喘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在遗传基因(70%)与环境变应原(30%)双重作用下引起发病。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反复喘息、呼吸困难,经治疗可很快缓解,或孩子长期咳嗽,经抗感染治疗不好转,应到儿科呼吸专科就诊,看孩子是否患哮喘。一旦诊断后一定要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原则规范治疗。哮喘治疗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分级阶梯治疗,除按需使用缓解哮喘症状的解痉平喘药(如舒喘灵、氨茶碱、抗胆碱药等)。应每天给予吸入型激素治疗, 一般3个月为调整治疗级别的观察时间。由于哮喘药物多为吸入剂型,孩子难以掌握,所以按照某一级方案治疗后,如果疗效欠佳,应询问患儿用药技术是否正确,否则应给予升级治疗;如果按照某一级方案治疗后哮喘症状已被有效地控制3个月以上,可考虑降一级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吸入激素与传统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不同,合理的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也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体型,可放心使用,家长不必过分担心。相反家长听信所谓“篇方”或“秘方”,没有规范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不但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哮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教育管理、长期随访,为每个孩子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由于喘息与哮喘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所以有必要在婴幼儿患喘息时给予短期吸入治疗,可预防婴幼儿哮喘的发生。最后提醒家长注意因哮喘的治疗较为专业,就诊时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哮喘门诊或儿科呼吸专家处就诊,使哮喘患儿及早得到正确合理规范的治疗。

上一篇单片机项目

下一篇农业的论文